病理-缺氧XZ 2011課件_第1頁
病理-缺氧XZ 2011課件_第2頁
病理-缺氧XZ 2011課件_第3頁
病理-缺氧XZ 2011課件_第4頁
病理-缺氧XZ 2011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缺 氧基礎醫(yī)學院病理生理學教研室1缺氧概述缺氧的原因與機制缺氧對機體的影響缺氧治療的病理生理基礎2氧的獲得與利用過程缺氧的概念缺氧類型常用血氧指標概述3血管肺血液 循環(huán) 組織 氧的獲得與利用過程4 肺部 攝氧 血液 攜氧 供氧用氧 循環(huán) 運氧 組織 用氧 5缺氧(hypoxia)細胞代謝、功能、結構異常變化 氧供應不足或組織用氧障礙概念:7 肺部 攝氧 血液 攜氧 循環(huán) 運氧 組織 用氧 供氧 用氧 缺氧乏氧性缺氧 血液性 缺氧 循環(huán)性 缺氧 組織性 缺氧 缺氧類型8PaO2(100mmHg) 吸入氣 PO2 外呼吸功能PvO2(40mmHg) 內呼吸狀況 溶解于血液中的O2所產生的張力血氧分

2、壓(PO2)10正常值 20 ml/dl 取決于 Hb 的質與量 100ml血液中Hb被氧充分飽和時的最大帶氧量 血氧容量(CO2 max)反映血液攜氧能力的強弱11-100ml血液的實際帶氧量 取決于氧分壓與血氧容量血氧含量(CO2 )(溶解O2 + Hb結合O2)A-V氧含量差(CaO2 - CvO2 )正常值= 19 ml/dl -14 ml/dl=5 ml/dl反映組織攝氧和用氧能力12血氧分壓與血氧飽和度的關系 氧離曲線2040608010020406080100血氧飽和度%血氧分壓 (mmHg)2,3-DPGH+CO2溫度2,3-DPGH+ CO2 溫度 P50P50P5014Pa

3、O2CaO2CaO2 - CvO2常用血氧指標(小結)SaO2CO2 max15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 ) 原因-吸入氣氧分壓過低-外呼吸功能障礙-靜脈血流入動脈血(大氣性缺氧)(呼吸性缺氧) 特點: PaO2 即低張性缺氧 (hypotonic hypoxia)17法洛氏四聯癥解剖改變示意圖右心室肥大室間隔缺損主A騎跨肺A狹窄靜脈血直接摻入左心動脈血18 PaO2組織缺氧的機制組織缺氧氧向細胞彌散速度和量血液-細胞氧分壓差19SaO2PaO2CO2 maxCaO2CaO2 - CvO2血氧特點N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 )又稱低張性低氧血癥20發(fā)紺

4、(cyanosis)脫氧Hb 5g / dl皮膚粘膜顏色變化缺氧一定有發(fā)紺?發(fā)紺一定有缺氧?乏氧性缺氧( hypoxic hypoxia )21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Hb量 原因嚴重貧血(貧血性缺氧)攜氧 特點: Hb量減少或質改變22 1.一氧化碳中毒-Hb質改變原因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Hb量 2.高鐵Hb血癥HbFe2+ HbFe3+OH氧化劑 亞硝酸鹽、過氯酸鹽等中毒24 高鐵Hb血癥 (HbFe3+OH)(HbO2 )Fe3+不能攜氧 Fe2+-O2不易解離氧化劑 攜氧能力釋氧能力25血氧特點PaO2 N SaO2 N 等張性低氧血癥CaO

5、2 - CvO2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CO2CO2 max 27皮膚粘膜顏色貧血蒼白 CO中毒櫻桃紅高鐵Hb血癥咖啡色血液性缺氧(hemic hypoxia) 腸源性紫紺食用大量含硝酸鹽的食物28 特征: 組織血流量 循環(huán)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xia ) 原因組織缺血 -局部:動脈血栓形成等-全身:休克、心衰等組織淤血-局部:如靜脈栓塞、靜脈炎等-全身:如右心衰竭等-缺血性缺氧-淤血性缺氧又稱低動力性缺氧29組織缺氧的機制 循環(huán)障礙組織缺氧氧向細胞彌散的量 血流量30SaO2PaO2CO2 maxCaO2血氧特點循環(huán)性缺氧(circulatory hypo

6、xia ) NNNNCaO2 - CvO2?31血流緩慢流經毛細血管時間單位容積彌散氧 A-V氧含量差血氧變化特點組織用氧 =(CaO2CvO2)血流量?32組織性缺氧 原因與機制特點:組織利用氧能力降低1.組織中毒氰化物 呼吸鏈酶活力用氧障礙2.細胞線粒體損傷:細菌毒素、放射線3.呼吸酶合成減少:vitamin缺乏(histogenous hypoxia)33血氧特點組織性缺氧(histogenous hypoxia)SaO2CO2 maxCaO2CaO2 - CvO2NNNNPaO2皮膚黏膜可呈紅色或玫瑰紅色34小結缺氧由供氧不足或用氧障礙引起缺氧分為四種類型臨床上缺氧常為混合性缺氧35

7、循環(huán)障礙循環(huán)性缺氧失血性休克 失 血血液性缺氧內毒素血癥組織性缺氧臨床上常為混合性缺氧小 結肺功能衰竭乏氧性缺氧36小結缺氧由供氧不足或用氧失常引起缺氧分為四種類型臨床上缺氧常為混合性缺氧各型缺氧有不同特征的血氧特點37乏氧性血液性循環(huán)性組織性NNNN N N NN N N N或N附表 各型缺氧的血氧變化類型 PaO2 CO2max SaO2 CaO2 A-V氧差注: 降低 升高 N正?;騈38缺氧對機體的影響以“低張性缺氧”為例輕度缺氧:重度缺氧:代償性反應為主損傷性變化為主39組織細胞變化代償性反應-組織細胞利用氧能力增強盡可能多利用一點氧-糖酵解增強盡可能多產生一點ATP-肌紅蛋白增加盡

8、可能多儲備一點氧-低代謝狀態(tài)盡可能少消耗一點ATP40細胞膜損傷線粒體損傷缺氧性細胞損傷:溶酶體損傷*膜離子泵功能障礙*膜通透性增加*膜流動性下降*膜受體功能障礙鈉離子內流鉀離子外流鈣離子內流41細胞膜損傷線粒體損傷缺氧性細胞損傷:溶酶體損傷鈉離子內流鉀離子外流鈣離子內流氧化應激鈣穩(wěn)態(tài)紊亂線粒體結構受損酸中毒鈣超載42呼吸系統(tǒng)變化代償性反應呼吸加深加快低張性缺氧PaO2 外周化 學感受器 反射性呼吸加深加快 PaO260mmHg43呼吸系統(tǒng)變化損傷性變化-高原肺水腫-中樞性呼衰缺氧本身抑制呼吸中樞PaO230mmHg44循環(huán)系統(tǒng)變化代償性反應-心輸出量增加-血液重新分布-缺氧性肺血管收縮-毛細

9、血管增生 對急性缺氧有代償意義維持通氣和血流比相適應縮短血氧彌散至細胞的距離,增加對細胞的供氧量 血液重新分布保證心、腦組織氧供45-肺動脈高壓循環(huán)系統(tǒng)變化損傷性反應46缺氧致肺動脈高壓的機制長期肺泡PO2 縮交感神經興奮縮血管物質肺血管 收縮、硬化NO,PGI2抑制內皮素增強慢性缺氧肺動脈Kv通道功能K+外流 Ca2+內流肺動脈高壓肺源性心臟病47-肺動脈高壓循環(huán)系統(tǒng)變化損傷性反應-心律失常-回心血量減少-心肌舒縮功能降低48中樞神經系統(tǒng)變化輕度缺氧或缺氧早期: 血液重新分布保證腦組織血供與腦細胞受損及腦水腫有關*缺氧擴張腦血管腦Cap內壓*缺氧代酸Cap壁通透性*缺氧ATP、膜鈉泵障礙*腦充血和腦水腫顱內壓增高嚴重缺氧或長時間缺氧: 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障礙49血液系統(tǒng)變化-紅細胞和血紅蛋白增多-紅細胞向組織釋放氧的能力增強代償性反應缺氧2,3-DPG氧離曲線右移RBC pH50血液系統(tǒng)變化代償性反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