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導學案-第18講-運算定律(含答案)滬教版_第1頁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導學案-第18講-運算定律(含答案)滬教版_第2頁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導學案-第18講-運算定律(含答案)滬教版_第3頁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導學案-第18講-運算定律(含答案)滬教版_第4頁
三年級下冊數(shù)學導學案-第18講-運算定律(含答案)滬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學員姓名:學科教師:年級:輔導科目:授課日期××年××月××日時間A/B/C/D/E/F段主題運算定律教學內(nèi)容1.理解加法交換律、乘法交換律的內(nèi)容和字母表達式,能運用交換律驗算加法和乘法;2.初步知道結合律的內(nèi)容,用不完全歸納法歸納出結合律,并能運用;3.知道乘法分配律的內(nèi)容和字母表達式,能運用乘法分配律使一些計算簡便;4.能運用所學的運算定律使一些計算簡便.(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時間在50-60分鐘)回顧上次課的預習思考內(nèi)容案例1:加法交換律問題1:觀察以下兩個算式的結果,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8+18=18+8=8+18=18+8,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教法說明:通過實際問題的解決,引導學生觀察,喚起學生的記憶(對于加法交換律,學生早已接觸過),通過語言的表述,幫助學生初步理解加法交換律。概念:兩個數(shù)相加,交換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交換律。問題2:根據(jù)加法交換律寫出算式的另一半7+8=()()=98+6645+()=54+()○+□=()甲數(shù)+乙數(shù)=()總結:加法交換律的字母式子:a+b=b+a案例2:乘法交換律問題1:加法有這樣一個規(guī)律,乘法的運算是不是也有這樣的規(guī)律呢?教法說明:請同學們合作舉例、驗證,并總結乘法交換率的語言描述和字母表示。乘法交換律:兩個數(shù)相乘,交換因數(shù)的位置,它們的積不變。總結:乘法交換律的字母式子:ab=ba問題2:用你喜歡的方法計算78×1426=102×248=案例3:加法結合律“愛心助學義賣大行動”統(tǒng)計圖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四年級764852三年級233440二年級402620一年級504456問題1:求四年級的義賣總和列式并計算。76+48+5276+48+52=(76+48)+52=76+(48+52)=124+52=76+100=176=176觀察: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兩種算法?得出:(76+48)+52=76+(48+52)通過從實際問題的解決,請學生用自己的話說說算法,初步感知加法結合律問題2:分組計算一、二、三年級的義賣總和。你發(fā)現(xiàn)了什么?(50+44)+56=50+(44+56)(40+26)+20=40+(26+20)(23+34)+40=23+(34+40)加法結合律:三個數(shù)相加,先把前兩個數(shù)相加,再加上第三個數(shù),或者先把后兩個數(shù)相加,再和第一個數(shù)相加,他們的和不變。這叫做加法結合律。加法結合律:(a+b)+c=a+(b+c)問題3:用加法結合律填空。89+72+28=89+(+)()=83+(17+25)78+(28+19)=()○+□+☆=○+(+)案例4:乘法結合律問題1:猜想乘法結合律會怎么說?并舉例說明?運用猜測的教學策略,引導學生根據(jù)加法結合律,模仿敘述乘法結合律,初步感知乘法結合律。舉例如:(7×125)×8=7×(125×8)=問題2:用一個算式表示乘法結合律。把數(shù)學語言轉化成數(shù)學算式,一方面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語言變通能力,另一方面有為后面的驗證猜測作好了充分的準備。乘法結合律:(a×b)×c=a×(b×c)問題3:根據(jù)乘法結合律計算25×(4×7)=(57×5)×2=31×25×4=案例4:乘法分配率希望小學的操場是一個長方形,原來長65米,寬52米。擴建后,寬將增加15米,擴建后的操場面積有多大?問題1:想像原來的操場是怎樣的?現(xiàn)在的呢?你能畫出示意圖嗎?問題2:根據(jù)示意圖,計算擴建后的操場面積,你有幾種方法?(1):先算擴建后操場的寬,再算……(2)先算操場原來的面積,再算增加的面積,最后……65×(32+15)65×32+65×15=65×47=2080+975=3055=3055問題3:觀察上面的計算結構,你有說明發(fā)現(xiàn)?用自己的語言說一說?65×(32+15)=65×32+65×15問題4:為希望小學添置了30套課桌椅,每張課桌35元,每把椅子15元,一共需要多少元?(1)學生獨立思考列式計算;(2)交流想法;(3)發(fā)現(xiàn)了什么?30×(35+15)=30×35+30×15歸納總結:兩個數(shù)的和與一個數(shù)相乘,可以把兩個加數(shù)分別與這個數(shù)相乘,再把兩個積相加,所得的結果不變。這叫做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率:(a+b)×c=a×c+b×c練一練:1、運用乘法分配律填空。(93+28)×11=93×()+28×()◆×★+●×★=(+)×()a×(b-c)=a×()-a×()……舉例驗證(85-13)×29=()×29-()×292、不計算,判斷下面各題是否正確,并說說理由。(對的用“√”表示,錯用“×”表示)(1)54×36+36×46=(54+46)×36.......()(2)75×91+91×25=75+25×91.......()(3)8×(11×9)=8×11×8×9.......()(4)(22-17)×35=22×35-22×17.......()(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時間在20-30分鐘)例題1:用簡便方法計算:74+128+326+472教法說明:先觀察題目中的數(shù)字能否“湊整”,觀察發(fā)現(xiàn)74與326、128與472這兩組數(shù)字可以湊成整百數(shù),所以可以運用加法運算定律進行巧算。“湊整”是解決本類試題的關鍵。參考答案:74+128+326+472=(74+326)+(128+472)…………運用加法交換律和結合律=400+600=1000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1)363+134+266(2)36+125+164+275(2)365+129+135+671例題2:用簡便方法計算:125×7×8。教法說明:這是一道連乘題,先觀察是否能找到兩位相乘可以湊整,觀察發(fā)現(xiàn)125×8=1000,所以可以用乘法運算定律進行巧算。解決本類試題需要熟記兩位相乘為整百或整千的數(shù),如25×4=100和125×8=1000參考答案:方法一:125×7×8 方法二:125×7×8=125×8×7……運用乘法交換律 =7×(125×8)……運用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1000×7 =7×1000=7000 =7000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1)4×13×25(2)125×808(3)25×32×125例題3:用簡便方法計算:102×98參考答案:102×98102×98=(100+2)×98=102×(100-2)=100×98+2×98=102×100-102×2=9800+196=10200-204=9996=9996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1)101×37(2)98×57(3)103×99例題4:用簡便方法計算:37×124+37×76參考答案:37×123+37×76=37×(124+76)=37×200=7400試一試:用簡便方法計算。(1)25×39+39(2)75×113-13×75(3)56×74+56×48-22×56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時間在30分鐘左右(20分鐘練習+10分鐘互動講解)。1.下面的算式運用了什么定律。137+248=248+13725×13×4=25×4×13356+173+227=356+(173+227)2.填數(shù)362+483=()+362125×48×8=()×()×48398+()=454+() 25×86×4=86×()×()3.用簡便方法計算。(1)25×27×4(2)8×27×125(3)563+(187+437)(4)166+332+268+184(5)(277+174)+26(6)(250×23)×4(此環(huán)節(jié)設計時間在5-10分鐘內(nèi))讓學生回顧本節(jié)課所學的重點知識,以學生自我總結為主,學科教師引導為輔,為本次課做一個總結回顧【鞏固練習】1.選擇題。(1)(139×25)×4的簡便運算是()。A.(139×4)×25B.139×25+4C.139×(25×4)D.139×4×25(2)250×32的簡便運算是()。A.250×4×28B.250×30×2C.250×30+2D.(250×4)×82.簡便計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