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_第1頁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_第2頁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_第3頁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_第4頁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日期:20xx年X月高中階段的文言文中的賓語前置分類及分析一、否定句賓語前置在否定句中,有否定副詞“不”、“毋(無)”、“未”、“弗”和否定性無定代詞“莫”等修飾動詞,且代詞作賓語,這個代詞賓語一般放在動詞前。如:(1)忌不自信(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忌不信自”)(《鄒忌諷齊王納諫》)(2)毋吾以也(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毋以吾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3)未之有也(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未有之也”)(《寡人之于國也》)(4)寂寥而莫我知也(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寂寥而莫知我也”)(《愚溪詩序》)(5)以為莫己若者(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以為莫若己者”)(《秋水》)現(xiàn)以(1)(2)(3)為具體例子分析:(1)句為否定句,有否定詞“不”,代詞“自”作動詞“信”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鄒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漂亮>。(2)句為否定句,有否定詞“毋”,代詞“吾”作動詞“以”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不用我。(一說:“以”為介詞,此句是省略句:你們不要因為我就不說了。)(3)句為否定句,有否定詞“未”,代詞“之”作動詞“有”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從來就沒有過這樣的事情。由上幾例可知,辨別這類賓語前置句,一般看在否定句中有無否定詞,并且代詞是否作動詞的賓語。(注:古漢語中“否定句代詞賓語”也有不前置的。如《燭之武退秦師》中的“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句,否定句中有否定詞“不”,代詞“此”作動詞“及”的賓語,但代詞“此”卻沒有位于動詞“及”前。句意是:假如沒有那個人的力量,我是不會到這個地步的。)二、疑問句賓語前置疑問句中有疑問代詞“何”、“安”、“誰”、“執(zhí)”、“胡”、“曷”、“焉”等作賓語時,這個賓語一般在動詞的前面;如果充當介詞的賓語時,這個賓語一般也放在介詞的前面。(一)疑問句動詞的代詞賓語前置(1)大王來何操(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大王來操何”)(《鴻門宴》)

(2)胡為乎遑遑欲何之(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胡為乎遑遑欲之何”)(《歸去來兮辭》)

(3)則何以哉(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以何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華侍坐》)

(4)何有于我哉(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于我何有哉”)(《<論語>十則》)

(5)牛何之(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牛之何”)(《齊桓晉文之事》)

現(xiàn)以(1)(2)(3)為具體例子分析:(1)句中有疑問代詞“何”作動詞“操”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大王來,拿了什么禮物(2)句中有疑問代詞“何”作動詞“之”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為什么心神不定,想到哪里去呢(3)句中有疑問代詞“何”作動詞“以”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那么(你們打算)做點什么呢要辨別這類賓語前置,就要看在疑問句中動詞前的代詞是否作它的賓語。是,則賓語前置,代詞位于動詞前。(二)疑問句介詞的賓語前置(1)何以自托于趙(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以何自托于趙”)(《觸龍說趙太后》)

(2)何由知吾可也(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由何知吾可也”)(《齊桓晉文之事》)

(3)君何以知燕王(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君以何知燕王”)(《廉頗藺相如列傳》)

(4)何為而在吾側(cè)也(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為何而在吾側(cè)也”)(《祭十二郎文》)

(5)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也(現(xiàn)代漢語語序應為“又以何蕃吾生而安吾性也”)(《種樹郭橐駝傳》)

現(xiàn)以(1)(2)(3)為具體例子分析:(1)句中有疑問代詞“何”作介詞“以”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憑什么在趙國托身?(2)句中有疑問代詞“何”作介詞“由”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憑什么知道我能夠呢?(3)句中有疑問代詞“何”作介詞“以”的賓語,賓語前置。句意是:憑什么知道燕王(可以依靠)要辨別這類賓語前置,就要看疑問句中疑問代詞是否作介詞的賓語。是,則賓語前置,代詞位于介詞前。三、用“之”“是”作為賓語前置的標志為了強調(diào)賓語,文言文中可把體詞性賓語移在動詞前,并在提前了的賓語后面加“之”“是”作為提賓的標志。有的文言句式為了表示強調(diào),特意在賓語的前面加副詞“唯”,組成“唯……是”,“唯……以”式。(一)“之”、“是”作為提賓的標志(1)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一般語序為“不知句讀,不解惑”)(《師說》)(2)夫晉,何厭之有(一般語序為“夫晉,有何厭”)(《燭之武退秦師》)(3)何陋之有(一般語序為“有何陋”)(《陋室銘》)(4)宋何罪之有(一般語序為“宋有何罪”)(《公輸》)(5)何功之有哉(一般語序為“有何功哉”)(《信陵君竊符救趙》)現(xiàn)以(1)(2)(3)為具體例子分析:(1)句中,“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使賓語“句讀”、“惑”前置在動詞“不知”、“不解”前,表示強調(diào)。句意是:不理解〈書本上的〉字句,不能解決疑難問題。(2)句中,“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使賓語“何厭”前置在動詞“有”前,表示強調(diào)。句意是:晉國,有什么滿足的呢?(3)句中,“之”為結(jié)構(gòu)助詞,使賓語“何陋”前置在動詞“有”前,表示強調(diào)。句意是:有什么簡陋的呢?要辨別這類賓語前置,(在疑問句中)要看疑問代詞的定語和中心語是否一起作前置賓語(如(2)句中疑問代詞“何”作動詞“厭”的定語,則一起前置作整個句子的賓語,以區(qū)別于疑問代詞單獨作賓語);是否是動詞所關(guān)照的對象(如(1)句中“句讀”“惑”是“不知”“不解”所關(guān)照的對象)。它們往往和“之”“是”配合使用,“之”“是”一般無實義。(二)賓語前加副詞“唯”,組成“唯……是”,“唯……以”式。比如我們常用的一些詞語或句子:(1)唯利是圖(一般語序為“唯圖利”)(2)唯命是聽(一般語序為“唯聽命”)(3)唯余馬首是瞻(一般語序為“唯瞻余馬首”)從三句中可見“唯……是”已成為一種固定格式。(1)句句意是:只講求利益;(2)句句意為:只聽從命令;(3)句句意是:只看著我馬頭的方向,(決定進退)。要辨別這類賓語前置,首先要看句子是否是“唯……是”,“唯……以”的格式;再看“唯”后的名詞是否作賓語,“是”后的動詞是否作謂語。(三)“……之謂也”,“其……之謂也”,“其……之謂乎”句式用“……之謂也”或“其……之謂也”,“其……之謂乎”句式表示總結(jié)性的判斷。這是賓語放在動詞“謂”之前的格式,意思是“說的就是……??!”雖可看出“之”可作為提賓的標志,但“……之謂也”可以形成一種固定格式,因此在這簡要談及。(1)我之謂也(一般語序為“謂我也”)(《秋水》)(2)夫子之謂也(一般語序為“謂夫子也”)(《齊桓晉文之事》)上面(1)(2)句用“……之謂也”的格式一套便知其意:(1)句句意是:說的就是我啊?。?)句句意是:說的就是(夫子)您啊!要辨別這類賓語前置很簡單,看其是否是“……之謂也”的固定格式,且“之”可否作為提賓的標志。上述三種賓語前置的情況在中學文言課文中頻繁出現(xiàn),我們應熟練掌握和運用。但還有幾種情況也有出現(xiàn),因其次數(shù)較少,所以常常被忽視,現(xiàn)提及如下:四、方位詞作“向”、“面”等的賓語,賓語前置(1)沛公北向坐,張良西向侍(應為“沛公向北坐,張良向西侍”)(《鴻門宴》)句中方位詞“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