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們的蒸餃店煙火氣里的溫情_第1頁
媽媽們的蒸餃店煙火氣里的溫情_第2頁
媽媽們的蒸餃店煙火氣里的溫情_第3頁
媽媽們的蒸餃店煙火氣里的溫情_第4頁
媽媽們的蒸餃店煙火氣里的溫情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本文格式為Word版,下載可任意編輯——媽媽們的蒸餃店,煙火氣里的溫情欣家

想也不敢想

水汽順著蒸屜的縫隙流到原木色的餐桌上,徐強拿起托盤,不顧正在吃飯的客人,伸手抬起餐桌上那屜蒸餃,“要、墊、著,有、油〞,她口齒不清楚,又沒操縱住音量,聽起來像在訓斥。埋頭玩手機的客人皺眉抬起頭,看到她又愣住了,然后一笑,說了聲“感謝〞。

徐強是這家蒸餃店的兼職店員,除了她,店里還有3個孩子,他們并排站在冷柜旁邊,隨時準備收餐具、擦桌子,給客人遞飲料。和徐強一樣,他們都患有疾病,如腦癱、自閉癥、唐氏綜合征等。

這家特別的蒸餃店位于長春城北,由11位心智障礙兒童的媽媽共同經(jīng)營。服務、后廚、洗碗,包括清掃廁所,都由她們自己完成。

擁有一家小小的餐廳,是余春芳多年的夢想。

這個夢想跟女兒徐強有關。1999年徐強出生,醫(yī)生斷定這個孩子大約率不會說話,也不能行走。余春芳第一次見到徐強,她小小的,躺在保溫箱,渾身浮腫,兩只眼珠子凸得好大,“就像青蛙一樣。〞

23年過去了,徐強的個子躥到1米5多,每天自己坐公交上學,還能單獨去打疫苗,余春芳很滿意了。女兒還有一年就要從特別學校畢業(yè),接下來能去哪兒?

為了這一刻,過去的20多年里,余春芳有過大量次嘗試,只因她需要這樣一個地方:既能掙錢養(yǎng)家,也能照看孩子,鍛煉孩子的獨立性。為此,她每天干兩份活兒,來回奔波,開餐廳的計劃最終不了了之。

直到2021年6月,在長春北端一個新小區(qū),余春芳和其他10位母親共同經(jīng)營的蒸餃店開業(yè)。在這個廚房里,她們開啟了新的希望。

今年47歲的余春芳,因有做餐飲的經(jīng)驗,單獨把持煮面的熱水爐和4口做湯的小灶。她話不多,做事也利落。她和王春枝相識于一個公益藝術團活動,聽聞蒸餃店的經(jīng)營理念后,辭掉帶有五險一金的售貨員工作,帶著女兒徐強來到這里。

王春枝49歲,是這家蒸餃店的店長。大門珠簾子撞擊的聲音一響起,她立馬直起腰背,喊一聲“歡迎光臨〞。王春枝脾氣溫柔,聲音細軟,不管跟誰說話,臉上始終掛著笑。媽媽們手慢,胡蘿卜搓絲,總剩一大截,小蔥又切得太長,不適合撒面湯上。王春枝也不說什么,自己把活兒補上,“她們太久沒出來(接觸社會)了,內(nèi)心都很脆弱。〞

這一切對于王春枝而言,也是新鮮的,由于她太多年沒有過這樣充實的生活了。

15年前,王春枝的兒子一出生,就被確診為唐氏綜合征,“活不長〞“不會說話〞“不會走路〞是醫(yī)生對孩子的宣判。這些年,她帶兒子到各地求醫(yī),陪他上學,跟他去醫(yī)院做康復訓練,生活里只剩下孩子這一件事。

在蒸餃店里,這樣的生活也是媽媽們過往10多年的共同經(jīng)歷。盡管她們年齡只在38歲到49歲之間,但人生軌跡基本停止,眼睛都像蒙上一層霧。幾乎每個媽媽都陪孩子上過幾年特教課,擁擠的教室里,孩子坐前面,媽媽跟在后面,聽老師講解最簡單的發(fā)音和動作。

然而,恰恰又是在這家蒸餃店里,她們可以暫時卸去媽媽的身份,獲得另一份充實和開心。在店里的時光,除了孩子,媽媽們最關注的是今天哪款餃子受歡迎,當日外賣單和堂食單的比例。若時值秋日,生意大不如前,她們還會坐下來分析原因:北方農(nóng)忙,人都耗在田里,沒時間出門。

下午兩點半,特教學校的放學時間,該去接孩子了,幾個媽媽相繼摘下圍裙。學校、醫(yī)院、家里來回奔波,曾讓她們難以找到一份穩(wěn)定的活計。蒸餃店就不一樣了。這里有早班,從上午8點半做到下午2點,下班后,有充沛的時間走兩公里路到學校接孩子回家。

幾個媽媽走了,放學回來的孩子頂上了。店里現(xiàn)在有4個小孩幫忙,最小的15歲,時間從下午3點到晚上8點左右。分派給他們的,是擇韭菜、削土豆、端盤子、擦玻璃這樣的基礎活兒,說是活兒,其實媽媽們更想通過這樣的方式,鍛煉孩子們面對生活的能力。

“不過,管理這些孩子是要考究技巧的。〞王春枝坦言,雖然有的孩子已經(jīng)20多歲了,但心智并不能跟上,還是要用對待孩子的方式,“不管做什么,夸獎、勉勵他就行了。〞

為了讓孩子們學算數(shù),王春枝試圖讓他們統(tǒng)計工作時長,給每個人設置排班表。王春枝的兒子也在店里工作,大多數(shù)時候,他都坐在角落里擇韭菜,先提防翼翼地撕去外面帶泥的葉子,再擇去發(fā)黃的末梢,一板一眼,動作遲鈍。他一邊擇葉子,一邊跟隨音樂哼著歌。瞄到兒子專注的模樣,王春枝的雙眼漾起了笑意。帶著兒子,還能工作,過去15年,這樣的時刻她想也不敢想。

一隅天地

在抽油煙機的轟隆聲里,在沸水“咕咚〞的冒泡聲里,媽媽們擁有了屬于自己的小天地。在這個僅有80平方米的小店里,她們既是員工,也是股東,依靠著10張餐桌和兩口大蒸爐,重新踏進社會?!懊刻於己芊泵?,大家一起干活兒也逍遙,能短暫忘掉心里的石頭。〞王春枝往往這樣說。

王春枝出生在一個優(yōu)渥的家庭,大眼睛濃睫毛,皮膚白皙,臉蛋肉嘟嘟的,從小相貌就十分出眾。畢業(yè)后到工廠做衣服,很快就成為車間主管,后來晉升成裁縫,專門在商場接高級定制的單子。

孩子出生前,丈夫開出租車,日子過得還算滋潤。她對生活寄予平凡的期待:以后要教孩子音樂和美術,栽培他上大學,等老了,還能給孩子帶孩子。

躺在醫(yī)院的產(chǎn)床上,當醫(yī)生抱著只有4斤重的兒子,說“該咋治就咋治〞的那一刻,麻醉藥效還沒退去的王春枝,模模糊糊中,有了一個念頭:“變了,生活和命運指定都得改變了。〞

蒸餃店里的11位媽媽基本都是這樣的,有過屬于自己獨特的亮色,也有過近乎一致的灰暗。一個媽媽大學讀法律,畢業(yè)后還創(chuàng)業(yè)開了花店;

一個媽媽做室內(nèi)設計師,總在北京、長春兩地的酒店跑,兒子出生后,她一邊帶孩子,一邊在家接私活兒,工作無法按時交付,只能放棄;

一個媽媽曾在莫斯科做鞋批發(fā)生意,每月收入數(shù)萬美金,還在那里定了居,可當兒子被診斷出自閉癥后,為了治病,她的生意停了,房子也賣了……

最終的最終,她們只剩下“媽媽〞這個身份。

丈夫們奔波在外,媽媽們單獨應對生活的瑣碎。沒法工作,也沒有私人消遣,自我了卻是她們曾經(jīng)都想到過的事情。

很長一段時間,王春枝甚至陷入自我懷疑中。兒子短暫地上過幾天普通小學,其他家長在校門口談論各種話題的時候,王春枝縮到一旁,她不敢輕易開口,生怕自己思維的異樣讓其他人看出孩子的異常。帶兒子出門,路人總是投來異樣的目光。有時候,兒子慌張地扯她的衣角,王春枝會捏捏兒子的手,安慰他。后來她盡量往胡同里走,避開人群,親友的聚會也不加入,“不能讓別人不安逸。〞

蒸餃店開業(yè)當天,客人從柜臺排到門口,一個媽媽慌了,當場呆住沒有反應。由于接待能力不足,那一天,大量客人帶著不滿離開了。兩個多月過去了,媽媽們還是習慣沉悶,但也有些許改變。以前是一個人來回坐車接送孩子,現(xiàn)在她們結伴下班,一起到學校門口。如今后廚每天能出將近3000個餃子,出一屜餃子最快的速度是1分43秒,還上線了外賣功能。

過去,王春枝的生活里只有兒子。她每天陪著去上課,每一個從家離開的早晨,是她最壓抑的時刻,“又是一天,又是一天。〞好多個夜晚,兒子躺在身邊睡覺,她一個人輾轉反側,想過去和未來,眼淚打濕了枕頭。

現(xiàn)在,她重新?lián)碛辛顺鋵嵏?,感覺每天都過得快速。有一回,店里的活兒太密了,王春枝忘掉去接兒子。下午2點半,兒子突然出現(xiàn)在她身旁,大聲說:“媽媽,我自己回來啦。〞王春枝眼眶止不住紅了。那幾天,她逢人就說:“我兒子能自己坐車了。〞

總有一束光

晚上8點多鐘,干滿12個小時,余春芳和女兒徐強,坐上285路公交車回家。那是一室一廳的房子,不到60平方米,公婆帶著女兒住寢室,她和丈夫住客廳。幽暗的車廂里,徐強拽住余春芳的胳膊,講學校和店里發(fā)生的事,她操縱不住音量,頻頻惹人回頭。

余春芳瞥到這些目光,只能盡量忽視。孩子是她一生的隱痛,同事聊孩子,她習慣默然;

每逢高考季,聽到別人的孩子上大學,她的心都會被刺痛。曾經(jīng)長達20年,余春芳阻止家人帶女兒來她工作的超市找她,“抬不起頭〞“影響不好〞。

兩年前,她決定跨過這道檻。第一次將女兒介紹給同事,她在心里給自己打氣:“對,這就是我的女兒,她就是這樣。〞之后,她常帶女兒到超市,教她分裝產(chǎn)品。

來到蒸餃店的兩個多月,徐強的變化很明顯。最開始做兩個小時就哭著喊累,現(xiàn)在干半天也沒埋怨。和客人的溝通多了,她也更樂意去表達了。以前,徐強只能說簡單的話,超過4個字就不樂意說了?,F(xiàn)在,手機上一條短信、一大段話,在余春芳的勉勵下,雖然磕磕絆絆,好歹能完整地讀齊了,“比以前進步太多了〞。

徐強自己也喜歡這個地方,她說這里潔凈美麗,就算沒有班次,也爭著來店里幫忙。

王春枝也感覺到兒子變得開朗了。以前在家,怎么都喊不動兒子干活兒;

在店里,在小伙伴和媽媽們的勉勵下,他每天能獨立擇完幾斤韭菜。閑暇的時候,還會在店門口旁若無人地跳起舞來。

夜幕來臨,白色的店鋪燈牌點亮夜的一角。兒子被丈夫提前接回家,訂完其次天的菜品,王春枝也坐上夜班公交車回家。歲月磨掉了她年輕時的秀美,眼角被深深的褶皺占據(jù)了,她的眼睛流過太多的淚,現(xiàn)在一見風就生疼,這些年失眠居多,曾經(jīng)及腰的黑發(fā),愁白了,也變得稀疏了。

她還保持愛美的習慣。每個月固定染一次頭發(fā),深棕或深栗色,洗完頭自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