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CI游戲與文化介入概論:什么是PCI游戲與文化介入(PlayandCultureIntervention,PCI)是臺灣楊宗仁教授自2008年起在中國大陸推廣的一種自閉癥兒童介入的本土化模式,是楊教授結合本地文化對RDI的延續(xù)和發(fā)展。楊教授多年來一直從事自閉癥、學習障礙、情緒障礙研究,是臺灣地區(qū)最著名的自閉癥專家之一。楊教授基于人際關系的介入方法,包括RDI、FloorTime、游戲教育等在臺灣各地中小學、幼兒園、特殊教育機構得到廣泛的應用。特別是RDI興起以來,楊教授進一步結合自己的課題對游戲教育、RDI等展開實踐和研究,整合形成了兩天、四天、六天等不同深度的家長課程,在臺灣各地進行講學和試驗,取得很好的效果。2007年起在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廣州、青島、武漢、福建等地為家長和機構人士做了大量的RDI和PCI講座,深受廣大家長及特教機構的歡迎!PCI特別強調(diào)游戲的運用,透過互動、游戲與日常文化的互動來建構孩子的文化學習能力,并從文化學習與社會建構的角度出發(fā),來協(xié)助我們的孩子,培養(yǎng)他們的文化學習、文化傳承與文化創(chuàng)新的能力,使孩子回歸主流社會。每一個嬰幼兒不論是出生于何種文化,都能學會當?shù)匚幕械恼Z言、風俗、習慣,包括衣食住行育樂與應對進退的內(nèi)涵與表現(xiàn)方式、各種文物的意義與運用等等;因而能在不同的場所中察言觀色,表現(xiàn)出適切的情緒與行為。簡言之,人類有一種文化學習的能力。Tomasello,Kruger和Ratener(1993)曾提出文化學習的觀點來說明自閉癥兒童的問題,他們認為自閉癥兒童有困難透過模仿學習(imitativelearning)、教學學習(instructedlearning)、合作學習(coorperativelearning)等方式進行文化學習,筆者認同他們的觀點,但加以擴充其內(nèi)涵,將文化學習的能力擴充至社會性趨向(socialorienting)(Mundy,&Burnette,2005)、相互調(diào)控(mutualregulation)>意圖解讀(intentionreading)、社會性參照(socialreferencing)、游戲(play)、分享式注意力(jointattention)>心智理論(theoryofmind)、會話(conversation)與敘事(narrating)等與文化學習有關的能力。游戲與文化介入主要的依據(jù)就是文化學習的觀點。亦即以各種的文化為此一模式的主要介入目標。在達成介入目標的做法上,游戲與文化介入模式強調(diào)經(jīng)由游戲與日常生活進行介入,背后的理論是建構理論(constructivetheory)與親驗之心(enactivemind)(Volkmar,Paul,Klin,&Cohen,2005)。建構理論強調(diào)兒童是內(nèi)在心智的重新建構進行學習,而不是經(jīng)由外在的灌輸進行學習的,建構理論著重兒童的興趣與主動學習。而親驗之心則認為一切的認知起源于經(jīng)驗,而經(jīng)驗則來自于個體與環(huán)境之間的互動,親身的經(jīng)驗是我們認知的基礎,此種親身經(jīng)驗也決定了大腦神經(jīng)系統(tǒng)之間的聯(lián)結方式,從而影響到認知的運作。而社會認知是認知中的特別形式,它是來自于大量的社會互動,沒有社會互動的大量經(jīng)驗,社會認知將被扭曲;由于自閉癥兒童的早期社會互動嚴重不足與失調(diào),因而影響到其大腦社會性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形成,使得其社會認知與眾不同。由于自閉癥兒童缺乏大量的社會性經(jīng)驗,因此在社會性情境中,他們所注意的人、事、物往往與眾不同,大部份人都會注意到社會性情境中關鍵性的訊息,例如臉部的表情,而自閉癥兒童很可能是注意嘴巴或者物品等非關緊要的社會性訊息,以致影響到他們與人進一步的社會互動。親驗之心強調(diào)社會性經(jīng)驗的不可取代性,認為此種社會性經(jīng)驗,不能夠透過靜態(tài)的教學達成,不是單純口頭的或者書面的社交技巧教學就可以達成的,需要親身經(jīng)驗才可以。游戲與文化介入模式相當認同建構理論與親驗之心的理論,因此特別強調(diào)在自然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育樂就是日常文化的內(nèi)涵)進行介入,例如經(jīng)由吃飯、穿衣、洗澡、聊天、說故事等日常生活中進行文化學習的介入;但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各種文化學習能力介入時,自閉癥兒童可能會有動機、環(huán)境過于復雜、注意力不集中、感官調(diào)適困難、介入密度不足、學后鞏固不佳等各種的問題,因此需要特別透過游戲的設計來強化文化學習。以游戲來進行介入,有幾個好處:第一、游戲中有大量的社會互動,自閉癥兒童可以有第一手的社會性經(jīng)驗,符合親驗之心的理論;第二、游戲是有趣的,可以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興趣與主動性;第三、游戲中充滿各種的假裝與角色扮演,對于提升自閉癥兒童的想象力與心智理論有幫助;第四、游戲中充滿各種的變化,對于提升自閉癥兒童的彈性與問題解決能力幫助很大;第五、在游戲中有許多對話,對于提升自閉癥兒童的語言能力有幫助;第六、社會性游戲,需要與人合作與協(xié)調(diào),有助于發(fā)展自閉癥兒童的相互調(diào)控能力;第七、游戲合乎生態(tài)效度,每一個一般兒童都會玩游戲,自閉癥兒童學會各種游戲的玩法后,有助于他們?nèi)谌胪瑑妶F體。最后,游戲可以依據(jù)介入目標及兒童的特性量身訂做,可以介入各種特定的目標,可以適應各種自閉癥兒童的需要。簡言之,游戲與日常生活是游戲與文化介入模式的主要介入管道與平臺,讓自閉癥兒童在游戲與日常生活中自然學會各種的文化學習能力。實例:下文將簡單地介紹社會性趨向、社會性參照、分享式注意力三種與文化學習有關的能力內(nèi)涵,并說明如何經(jīng)由日常生活與游戲來介入的可能做法:一、社會性趨向:社會性趨向指的是在自然的情境中趨向各種社會性刺激或訊息的行為傾向,包括對于人的眼神、臉孔、聲音、動作、情緒等各式各樣的社會性刺激或者信息的自然趨向與響應。以往的研究發(fā)現(xiàn)自閉癥兒童常對于熟悉的人少有表情、滿足于自處、異常的眼神接觸、對其他兒童的興趣有限、社會性微笑有限、動作模仿有限、叫其名字響應不佳、很少看其他人手上所拿的玩具等等都是社會性趨向不佳的現(xiàn)象。要介入自閉癥兒童的社會性趨向能力,可以有幾種不同的做法:在日常生活的例行性活動中,藉由中斷的做法,誘發(fā)自閉癥兒童的眼神注視;模仿自閉癥兒童的自我刺激與重復性的行為;感官肢體動作之社會性游戲。以下分別加以說明這幾種做法——說明1:在日常生活中介入日常生活中充滿許多例行性活動,例如吃飯、洗澡、睡覺等都是兒童很熟悉的例行性活動,兒童可以理解活動發(fā)生情境脈絡,因此在日常的例行性活動中,突然中斷活動的進行,兒童會知道事出異常,可能會透過口語、動作或者眼神注視加以補救,希望活動能持續(xù)進行。此時介入者應該要等待孩子反應至少5?10秒,兒童如果沒有反應,才能以聲音、口語或者動作協(xié)助兒童,初期介入時可以兒童的眼神注視為主要的介入目標。例如,在吃飯時,故意不夾菜給自閉癥兒童,誘發(fā)自閉癥兒童的反應,等待自閉癥兒童有所動作時,設法吸引他的目光后(可以聲音或者動作吸引兒童的目光),才將碗給他或者夾菜給他。除了吃飯外,其他諸如洗澡與散步等日常生活活動都有很多機會可以介入社會性趨向的能力,其中以搞笑最為可行,亦即透過夸張的表情、動作或者聲音來吸引兒童,讓兒童注視或者接近你,都是很有效的做法。說明2:模仿游戲最近的研究發(fā)現(xiàn),模仿自閉癥兒童可以增進他們對于模仿者的注視或者微笑等社會性趨向的行為,此一做法相當簡單,但相當耗費體力。模仿他們時,不要評斷他們行為的好壞,所有的自我刺激性行為或者重復性行為都加以模仿;模仿時可以口語描述正在模仿的行為,以強化兒童的注意力。模仿時,放進可以誘發(fā)大肢體動作的玩具效果會比較好,但切勿放進兒童高度喜歡的玩具(只要放進中等喜歡的玩具)與復雜度高的玩具,否則兒童可能會過渡著迷于玩具的操弄,而忽視旁邊模仿他的人。一旦兒童對于模仿游戲產(chǎn)生興趣,開始想要與介入者互動時,介入者應自然地響應兒童,并與其互動,不必再模仿他。說明3:感官肢體動作之社會性游戲自閉癥兒童常有感官動作異常的情形,有時是過于敏感,有時是過于遲鈍,過于敏感者則要避免強烈的刺激,不然兒童會逃避與人的接觸;過于遲鈍者則有強烈感官動作刺激上的需求,很適合用來當作介入的媒介。以下列出幾個常見的游戲作為參考:以視覺為主的游戲:◎吹泡泡◎吹氣球◎會發(fā)出光線的旋轉(zhuǎn)風車以前庭覺為主的游戲◎賽跑游戲,如追逐或者騎馬游戲◎上上下下游戲◎蕩秋千◎跳躍游戲◎搖晃游戲以本體覺為主的游戲◎擠壓游戲,像是擁抱◎觸摸游戲,像是呵癢◎抓握游戲,像是手部擠壓、舉手擊掌、擁抱、拍手◎騎馬游戲在玩以上的游戲時,如果兒童的功能比較高,直接與兒童玩這些游戲,在兒童玩出興趣后,中斷活動幾秒鐘,等待兒童以眼神注視你時,再繼續(xù)玩。如果兒童的功能比較低,則要先建立規(guī)律性,再中斷游戲活動,其做法如下:例如兒童喜歡前庭刺激,則可以讓兒童躺在一塊布上,兩個大人各抓著布的一頭,然后開始搖晃他,每搖兩下就停下來,再搖兩下再停下來,同時口中說“搖,搖,停。”,以配合搖的規(guī)律性,這樣重復好幾次,一直到大人和小孩都很習慣這樣的搖晃頻率,然后突然在某一次“停”的時候,完全停下來不動,不再繼續(xù)搖晃,看看孩子會在提示下注視大人時,大人既要消退提示,讓兒童自行注視大人。此外,也可以將喜歡前庭刺激的兒童放在大龍球上,往前滾,往后滾,停止,嘴里說著“滾,滾,?!?,。其余的做法如上所述。二、社會性參照社會性參照是一種溝通的過程,指的是當一個人面對一個他無法決定的情境時,會參照他人,從他人身上獲得對于情境詮釋的訊息,以決定要如何進行下一步行動的能力。一般嬰兒約在9個月大時發(fā)展出社會參照的能力,此一能力大致上是與分享式注意力及模仿等能力同時期發(fā)展出來的。社會性參照可分為:(1)參照物:影響訊息的主題。(2)參照者:被影響的個體。(3)被參照者:影響個體的人。進行社會性參照介入時,大致上可以分為日常生活中介入及游戲中介入二種,分別說明如下:日常生活中介入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機會進行社會性參照的介入,例如在超市買東西時,可以要兒童幫你拿你想要買的食物。例如要買水果,你站在較遠的地方指著某一顆蘋果說:“小明,幫媽媽拿這一顆蘋果”,此時,小明要看著你指向的那一顆蘋果(即參照你),問“是這一顆嗎?”,你或者點頭或者搖頭,進行確認。在餐桌上吃飯時,也可以進行社會性參照的訓練,例如兒童要父母幫他夾菜時,大人可以裝作不知道要夾哪道菜,要兒童以手指向那道菜時,才夾給他吃,當然可以相反過來,大人要兒童幫忙夾菜,但不要明確說或者指所要吃的菜,待兒童詢問時,才指向所要的菜。游戲中介入有相當多的游戲可以進行社會性參照介入,主要的做法就是要在游戲的過程中制造許多的不確定性,讓兒童來參照他人。以下舉幾個例子來加以說明:迷津游戲:以長條紙制作多條分叉路的迷津游戲,將紙卷起來,露出分叉路口,但不能讓兒童看到出口,此時,兒童只能看你,指著其中的一個分叉路,問你是要往這邊走嗎?你可以點頭或者搖頭來加以確認。此一游戲,可以在一個迷津中制造許多社會性參照的機會,等到兒童會參照你之后,你再與兒童互換角色,由你來走迷津,參照兒童,并由兒童來確認是要往那一條路走。玩丟人球的游戲:可以有數(shù)人貼站著墻壁,有一個人(下指令者,即被參照者)以眼睛或者以手指向站在墻壁上的某一個人,另一個人(即參照者)則依下指令者的眼神或者手指用球丟向其指定的人;所有的玩者應輪流擔任其中不同的角色,學習擔任參照者與被參照者的角色。猜手中物:可以在右手或者左手中放一個兒童喜歡的物品(但不能讓兒童知道東西放在哪一只手),要兒童以手指向某一只手來猜物品放在那一只手,猜時,兒童要參照大人臉部的表情,大人可以用笑臉或者哭臉來讓兒童得知物品是放在哪一只手,兒童猜對時,可以采取抱抱他,或者讓他玩該物品等不同的方式來鼓勵。三、分享式注意力分享式注意力廣義的說是指兒童與其社會伙伴協(xié)調(diào)彼此視覺性注意力的能力,此一能力包括響應性(responsive)與主動性(initiative)分享式注意力,具體行為包括眼神交替(eyealternating)、手指指示⑺0^^8)、跟隨手指指示(followingpoint)、展示(showing)、眼神追視(gazefollowing)等多種行為。自閉癥兒童常常無法與人分享興趣(例如經(jīng)由手指指示、給予和展示)、對別人手勢的溝通無能回應(例如經(jīng)由手指指示、給予和展示)、情感與樂趣的分享有限等。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介入目標,但對于自閉癥兒童來說,是相當不容易達成的介入目標,因為此一能力不會有實質(zhì)性的好處,只是與人分享所見所聞,因此在動機上較難誘發(fā)。以下說明在日常生活中與游戲中介入的做法:日常生活中的介入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機會可以進行此一能力的示范與訓練,家長或者老師要把握日常生活中,值得分享的種種食物。例如到超市時,看到以前沒有看到的水果時,可以用手指向水果說“小明,你看這水果好特殊哦!”,說時,不只手要指向水果,臉上也要有豐富的表情,如果再配上動作則可以引起兒童的注意,讓他知道你要與他分享;也可以在搭車時,就車上所看到的景色與兒童分享,或者在吃飯時,眼睛看向從沒有看過的炒菜,一面與兒童分享,說“好香的菜!”。另外,也可以在家中的墻壁上經(jīng)常變動所掛的畫或者兒童的作品,讓彼此都有機會進行分享。事實上,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分享的事物相當多,只要大人善加運用,到處都是機會。游戲中的介入家長或者老師可以設計多種的游戲來讓兒童學習分享式注意力,在設計游戲時,所使用的玩具越簡單越好,因為重點不在玩具,而在制造分享的機會,玩具太復雜的話,兒童可能會將注意力放在玩具身上,反而難以與人分享。以下介紹幾種可能的做法。A.與兒童玩紙牌時,在洗牌時,笨手笨腳地故意將牌洗到牌桌外,制造意外,讓兒童主動與大人分享。B.玩可以改變狀態(tài)的玩具,例如會彈跳出來的人偶箱(Jack-in-the-box),讓兒童在非預期狀態(tài)下,人偶突然彈跳出來,以制造分享的機會。也可以使用會咬人的動物玩偶,只要兒童的手伸向玩偶的嘴中,動物就會咬下來,以制造驚險的畫面與分享的機會。C.在常玩的各種游戲中變化玩法,以制造可以分享的機會,例如在玩《老師說》的游戲時,故意做些與《老師說》內(nèi)容相反或者不相關的動作,并同時配合夸張的聲音與表情,讓兒童注意到你的笨拙或者好笑,從而主動與你分享。分享式注意力可以玩的游戲很多,主要的做法在于制造可以分享的機會,玩法沒有特定,但以能夠在游戲中制造新玩法與新鮮感,再配合介入者本身的夸張表情、聲音與動作,從而制造分享的機會。游戲中,不一定要使用玩具,如果使用玩具,也要以簡單好玩或者易于分享的玩具為主,盡量避免復雜或者認知性強的玩具。家長或者老師在進行介入時,盡量少用口語的提示,多用聲音與表情與動作,讓兒童自己注意到好玩與好笑的事情,自行與人分享。當然也可以在游戲的情境中,偷偷地在環(huán)境變動常見的事物,以制造分享的機會。結語:游戲與文化介入模式主要是以文化學習有關的能力為主要的介入目標,包括社會性趨向、相互調(diào)控、模仿、意圖解讀、社會性參照、游戲、分享式注意力、心智理論、會話與敘事等,介入的做法,主要是以日常生活中介入與游戲介入為主,在介入時,特別著重兒童的興趣與主動性,讓兒童親身體驗與建構各種的日常文化活動。除了要從游戲與日常生活中教會自閉癥兒童文化學習的能力外,此一模式也強調(diào)要將當?shù)氐奈幕瘍?nèi)涵傳承給自閉癥兒童,而不是空有文化學習能力,而無文化的內(nèi)涵;最后我們也要建構一個善意與接納的助人文化來幫助自閉癥兒童。游戲范例:(一)唱五官進行的是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針對功能較弱的一些孩子。自閉癥孩子非常喜歡音樂,并且在聽音樂時會模仿一些動作,而且伴隨注意力比較集中?;谝陨线@些特點我設置了唱五官這個游戲,讓孩子在兒歌中指認自己的五官。歌詞改自《找朋友》,過程是:找呀找呀找朋友,我的眼睛在哪里?(出示眼睛的卡片給孩子看),在這里呀,在這里,(放下卡片,指自己的眼睛)我的眼睛在這里?!繕耸牵航⒛7乱庾R,認識自己的五官,愉悅兒童的身心,讓孩子在愉快的環(huán)境里學到一些東西。(二)抓小魚這是小朋友之間的進行互動的集體游戲,針對功能較高的并且有一定理解能力的孩子。自閉癥孩子喜歡圓圓的、能轉(zhuǎn)的東西。這個游戲就根據(jù)這個特點讓小朋友手拉手圍成一圈轉(zhuǎn)一轉(zhuǎn),圈中間站一個小朋友,拉成圈的小朋友要唱兒歌:“小魚小魚哪里游?小魚小魚水里游,小魚小魚你想出來嗎?我想出去玩一玩。你想出來并不容易,一,二,三,收網(wǎng)嘍!”在數(shù)數(shù)的時候,站在圈中間的孩子要快速的逃到圈外,這樣就算贏了。而圈外的小朋友往中間擠,盡量不讓圈內(nèi)的小朋友逃出來。目標:關注圈內(nèi)的小朋友,理解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三)翻餅雙人游戲,針對年齡較大的有語言的自閉癥兒童。過程是:兩個小朋友手拉手開始左右擺動,念兒歌:翻餅,烙餅,一個鍋里倆餅。翻幾下(一個小朋友問),翻一下(另一個小朋友回答),然后兩個小朋友從一側的手臂下鉆過去兩遍。目標:肢體接觸,兩個小朋友之間的互動,兩個小朋友之間的交流以及對數(shù)的理解和身體協(xié)調(diào)能力的訓練,也便于訓練者較容易控制場景。(四)爆米花游戲把一定數(shù)量的小球放在1塊布的中間,然后一起把布抬起來,一邊轉(zhuǎn)一點說爆米花爆米花1個玉米1朵花2個玉米2朵花3個玉米3朵花許多玉米許多花123一起把小球拋向天空,很有天女散花的感覺,孩子都非常愛玩(五)金鎖銀鎖的改版事先:準備好水果(可以是各種水果,不拘泥與芭樂石榴)甲方坐下,手腕對靠,手掌撐開。乙方,面對面坐下手執(zhí)石榴芭樂。等甲方喊“芭樂石榴快快進窩“,乙方就將“芭樂石榴,推到甲方的手掌中。接下來由乙方手腕對靠,手掌撐開,喊”芭樂石榴快快出窩“,甲方把芭樂石榴推到乙方的手掌中。這個活動應該是比較平常的,我們主要抓住了三個變化,讓這個模式變的十分搞笑,激發(fā)小孩笑神經(jīng):1,進出窩的方式,只要一種方式孩子玩的有點膩了,我們隨手把椅子,被子。袖子,衣服,水桶等等能容納物品的東西都拿來當”窩“。2、進窩的東西不局限于芭樂石榴,可以是球、果凍、拼圖等等能滾能扔的小物件,口號也隨著物品變動而改變。3,在玩的比較熟悉的后,口號又可以變?yōu)槲锲返奶卣鳎笠曳綄⑹种兴钟械奈锲吠七M窩,例如:蘋果,不說蘋果,而說”紅色的圓圓的快快進窩“。其他游戲:老狼老狼幾點鐘(團體游戲)游戲方法:一人當老狼,站在固定的位置(姑且叫做狼窩)不動。其他人都是小羊,圍著老狼邊走邊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老狼就回答“X點鐘”,當老狼說“12點鐘的時候”,就可以出來抓羊吃,而小羊們則要逃到事先規(guī)定的安全地帶(羊圈)。如果被老狼抓住了,就要接受相應懲罰,并由他來當老狼。這里所謂的懲罰不一定是真正意義上的懲罰,也可以是孩子比較喜歡的活動,如撓癢癢、涮羊肉(兩個大人架著孩子有節(jié)奏的前后晃蕩)等。這是一個比較經(jīng)典的游戲了,這段時間里,通過老師、家長的集體智慧,我們在原來的基礎上加以發(fā)揮,增加了很多變化。變化一:提高孩子對老狼的關注程度。將老狼的回答改為用手勢表示,老狼出示手勢后小羊們要齊聲說“X點鐘”,然后再繼續(xù)問“老狼老狼幾點鐘?”變化二:增加不確定因素將老狼固定的12點鐘出來吃羊改為,由老狼自由決定幾點鐘出來吃羊,每次都可以不一樣。老狼出示的手勢也不一定是按數(shù)字順序來的,可以是隨機的。這樣就使游戲變得更加多變,更加刺激。變化三:增加口語表達不再由老狼向大家宣布,而是由小羊自己去問:“老狼,你幾點鐘出來吃羊啊?”其他小羊則可以再去問已經(jīng)知道了答案的小羊。讓孩子練習提問和轉(zhuǎn)述的技巧。變化四:語音調(diào)控(悄悄話)變化內(nèi)容同變化三,但要用悄悄話的方式進行。變化五:即興加入故事情節(jié)老狼故意裝作年老體邁,一只羊都沒有抓到。最后來到了小羊們的家門口,用語言誘騙小羊開門。小羊讓老狼把爪子和尾巴伸進門縫等等。家長可以進行即興發(fā)揮,也可以借用熟悉的故事情節(jié)。生活中的rdi——非語言溝通(肢體語言):肢體動作、面部表情、手勢1、日常生活中發(fā)指令時:吃飯、刷牙、洗臉、睡覺、穿衣、洗手、停止、前進、后退、跳、蹲下(坐下)、過來2、在超市購物時讓孩子看指揮拿物品:點頭、搖頭、微笑、鼓掌、伸大拇指、皺眉、撅嘴、指、擺手3、陪孩子一起玩洋娃娃或玩偶時的動作模仿:梳頭、照鏡子、洗臉、睡覺、喂飯4、根據(jù)動作猜物品:蘋果、香蕉、桂圓、葡萄、西瓜、檸檬;面條、生日蛋糕、瓜子、冰激凌;帽子、手套、襪子、外套、套頭毛衣、褲子、圍巾、鞋子5、根據(jù)動作猜字卡:吃、喝、睡、跳、跑、踏、走、坐、蹲;推、拉、摸、搓、擰、敲、拍、按、捏、撕、剪;哭、笑、聽、看、聞、舔、嚼、咂、吹;甜、酸、苦、辣、燙;高興、難過、生氣、害怕;冷、熱、累、困、痛、癢6、猜動作:跳繩、游泳、看書、寫字、唱歌、跳舞、彈琴、做操、踢毽子、打羽毛球7、猜動物:兔子、青蛙、蝴蝶、老鼠、老虎、猴子、企鵝、公雞部分動作說明:動作、表情和配音都要足夠夸張,表現(xiàn)形式盡量多樣化哭:嚎啕大哭、捶胸頓足地哭、哭、抽泣、癟嘴等笑:放聲大笑、咧嘴笑、微笑高興:各種笑、歡呼雀躍、各種pose生氣:皺眉、跺腳、大聲吼叫、扔東西害怕:張大嘴睜大眼縮著脖子、發(fā)抖、縮成一團擰:擰毛巾、擰瓶蓋、擰螺母敲:敲門、用手敲桌子、用筷子敲碗、敲鼓吹:吹泡泡,吹蠟燭、吹哨子、吹氣球舔:舔嘴唇、伸出舌頭舔食物冷:發(fā)抖,雙手抱臂縮成一團熱:用手扇風、擦汗、扯動衣服累:彎腰駝背、喘氣,步伐沉重緩慢困:伸懶腰、打哈欠、打瞌睡痛:抱著腳跳、撫摸(做出要哭的樣子)、邊吹氣邊甩手(痛苦狀)癢:身體扭動,用手抓撓根據(jù)動作猜字卡:團(搓成圓球,如湯圓)、切、剁、炒、啃、抓、扔、踢、趴、跪、穿、脫、戴、瞪、眨、仰、騎、滑、躺今天和姐姐的孩子一起玩了個游戲,人員:我姐、我老公、我、兒子、我姐的兒子,大家手拉手圍一個圈,我說:我們這幾個人里大姨最大,第二大的是誰?兒子說:是爸爸。我說:第三大的呢?他說:是你。我說:那大姨是1號,爸爸是2號。兒子說:你是3號,我是4號,寶寶是5號。于是我開始發(fā)令:3號蹲,3號蹲,3號蹲完了1號蹲。然后我姐說:1號蹲,1號蹲,1號蹲完了4號蹲。然后兒子也接著說:4號蹲,4號蹲,4號蹲完了2號蹲。一邊說一邊彎腿做半蹲狀。這個游戲兒子可以一直看我們,我們在接的過程中會故意停頓,等孩子反應,或故意忘了自己的號碼而蹲錯,時而小聲時而大聲的念,或放慢說話的速度,以吸引孩子的眼球,我覺得挺不錯,大家試試吧。彤云的“下蹲”游戲真好,很適合喜歡肢體運動的孩子們玩,而且隨時隨地都可以玩。突然想起來,這和我們前期做過的一個“不準站起來”的游戲有異曲同工之妙。不準站起來五六個人圍成一圈蹲著,一個人站在中間監(jiān)視,手里拿個海綿或抱枕之類的東西做武器,不準大家站起來。看見誰站起來了就要說:“不準站起來!”并用武器去攻擊站起來的人。蹲著的人要趁監(jiān)視者沒看見自己的時候站起來,并大聲宣布“我要站起來!”然后搶在被監(jiān)視者擊中之前又趕緊蹲下。這個游戲可以很好的訓練孩子的觀察能力、判斷能力、共同注意力和快速反應能力。眼神追蹤:1、訓練篇:“我的目光有獎品”,近距離的眼神追蹤,難度:初級。需要強化物的大量刺激,具體操作內(nèi)容詳見/leadbbs/Announce/announce.asp?BoardiD=71&ID=4923&Ar=247203&AUpflag=1&Ap=9&Aq=1&r=38786&q=3177樓2、生活篇:“猜我看的是什么”,較遠距離的眼神追蹤。難度:中級?;顒右c:1)在日常生活中找機會中穿插進行,每回進行五六次即可,在孩子不耐煩之前即時打住。2)調(diào)動孩子的興趣和注意力,動作和語氣顯得另類或搞笑效果會更好。我通常是趁孩子情緒好的時候,聲調(diào)夸張的:“小小,你猜我看的是什么呢?”如果孩子的注意力沒有轉(zhuǎn)過來,我就主動湊到他面前盯著他的眼睛看,并一直延長聲調(diào):“我看的是——”。開始小小很疑惑,會看我一下然后身體轉(zhuǎn)動角度,我就跟著他轉(zhuǎn)動,仍然盯著他看。幾次轉(zhuǎn)動后我用手點了點他的鼻尖,他一下就笑了:“是我!”我馬上夸獎他聰明。3)增加孩子成功的機會和成就感,提高孩子的參與度:初期孩子能力不足,不要太在意結果,只要孩子在關注在配合就已經(jīng)很好了。的方法是,在孩子猜錯時馬上把自己的眼神移到孩子猜的物體上,并大聲給予鼓勵和強化。4)輔助必不可少:活動初期要伴隨著很大的身體或頭部轉(zhuǎn)動,必要時把食指放在兩眼中間指示方向。隨著孩子能力的提高,逐步減少提示和輔助。4)增加對比性:如我看的是沙發(fā),而小小猜成了地板,我的眼神就會在沙發(fā)和地板之間來回移動,增加對比性,看著沙發(fā)的時候提示“沙發(fā)”,看著地板的時候提示“地板”。5)目標物體:家具:如沙發(fā)、、電視、空調(diào)、茶幾等,房屋結構:地板、天花板、墻、窗戶、門等,家庭成員。6)孩子能力提高后可增加視線的不確定性:發(fā)出口令“我看的是——”后尾音盡量延長,眼神在不同物體上移動,或故意眼神詭異搖頭晃腦的,讓孩子能夠進行眼神追視,然后突然定住在某一個物體上,同時口令停止。眼神追蹤:1、訓練篇:猜物品或猜卡片,理解他人意圖(雙教練法)。難度:中級。家長和孩子面對面,請孩子猜手中卡片(物品)的形狀或顏色,并通過表情或肢體語言告訴孩子是否正確,猜對后給予獎勵。按部就班的進行一段時間后,在孩子注釋家長的表情時,家長突然轉(zhuǎn)向另一家長,希望孩子能跟隨著轉(zhuǎn)頭看另一家長的表情,來判斷自己猜得正確與否。1、訓練篇:我看的是什么。難度:中級。準備一些小道具,如撲克牌,圖片,小物品等都可以。家長和兩個孩子面對面坐著,將四張圖片上下左右各相隔一段距離放在面前。訓練方法和技巧同“我的目光有獎品”,不同點是觀察物品由左右兩個增加到了上下左右四個,由一個孩子判斷變成了兩個孩子競爭,由搶的動作變成了語言的快速反應,誰先說對了誰就可以贏得獎勵。3、游戲篇:遠距離的眼神追蹤。難度:高級。“我要看”——頌唱參與者:2個孩子,2-3個大人。游戲方法:一人當演員,站在中間隨便起個調(diào)子唱:“我要看,我要看….我要看一一”,同時頭部四處轉(zhuǎn)動,歌聲停止時定住不動,其他人要猜出他看的是什么。猜錯了就要接受懲罰。游戲提示:1)先由老師或家長示范。2)角色互換,增加孩子主導游戲的能力。3)家長或老師故意答錯,訓練孩子對別人回答正確與否的確認能力。08“吊死鬼”游戲參與者:3到5人。游戲方法:一人當老師領讀,其他人當學生跟讀。在白板上劃幾列階梯或方格,分配給各個學生。學生們的初始位置都在最下面一格。指定兩到三個詞語為炸彈,當老師讀到“炸彈”時,不準跟讀。應該讀不讀或不該讀的讀了都算錯,誰出錯誰就往上移動一格。先到達頂端的就會成為吊死鬼,接受“懲罰”。游戲提示:1)由孩子學會自己做主,決定哪些詞作為炸彈。2)孩子的角色在老師和學生之間互換3)家長故意出錯,訓練孩子的判斷和確認能力4)家長當老師時,要注意使用停頓、延時的技巧來增加孩子的眼神接觸游戲變化:任何帶有競賽性質(zhì)的內(nèi)容,都可以加到本游戲中來。如:大小聲的游戲、視線追蹤、猜動作、認知理解(數(shù)字、英語、拼音、反義詞)等附:大小聲游戲兩人或兩人以上都可以玩。一人當老師,其他人當學生。老師隨意說什么,學生都要跟著說,但必須和老師聲音大小相反。老師大聲,學生就要小聲,老師小聲,學生就要大聲。這個游戲可以很好地訓練孩子的注意力和聲音大小的調(diào)控能力。十點半——改良后的傳統(tǒng)紙牌游戲:道具:撲克牌一副游戲規(guī)則:一人隨機發(fā)牌,2-4人參與競賽。發(fā)牌者用眼睛看競賽者的示意,如點頭則發(fā)一張牌,搖頭就不發(fā)牌;然后輪到下一個競賽者。發(fā)完一圈后再重復剛才的程序,直到所有人都不再要牌(最多可發(fā)五張牌)為止。競賽者公布自己每張牌相加后的點數(shù),十點半為最大,超過十點半則爆炸,點數(shù)變成零。點數(shù)大的為勝利者,五張牌都拿滿了而點數(shù)仍沒有超過十點半的稱為“五小”,也是勝利者。游戲說明:A的點數(shù)為1,其余花牌均為半點。游戲目的:1、社會參照:關注發(fā)牌者和其他參與者2、認知:10以內(nèi)的加法3、確認能力:判斷是否爆炸,判斷失敗者和勝利者4、共同注意力:強烈的參與動機帶來高度的關注5、情緒分享:分享勝利或失敗的感覺6、變通能力(彈性思維能力):將所有的花牌轉(zhuǎn)化為半點7、心智訓練:預測是否會爆炸,并作出正確的選擇(是否要牌)卡片游戲之1——拍螃蟹:這個游戲的創(chuàng)意源于電玩游戲。游戲雙方擁有相同數(shù)量和圖案的卡片,拍打方把卡片圖案向上整齊的排列在桌子上后,根據(jù)對方出示的卡片,迅速用手拍打與之圖案相同的卡片。游戲變化:1)猜圖案:按部就班地玩幾次后,家長突然將出示地卡片背對孩子,要孩子根據(jù)自己的判斷來猜是哪一張卡片。如果猜錯了就搖頭,孩子繼續(xù)猜,直到猜對,家長點頭。2)看表情:根據(jù)孩子對家長表情的關注程度,逐漸在搖頭前加入失望或沮喪的表情,然后搖頭;在點頭之前加入高興的表情,然后再點頭。3)停頓和延遲:在孩子關注家長出示卡片或孩子拍打后參照家長的表情時,加入停頓或延遲,盡量延長孩子注視的時間。4)角色互換:由孩子出示卡片,家長猜和拍打,孩子判斷并通過表情和動作告訴家長。卡片游戲之2——翻翻樂:選取成對的片8-10組,圖案面朝下放在桌子上。孩子和家長輪流翻卡片,一次可以任意翻兩張。如果翻開的兩張卡片圖案相同,則贏得卡片,并可以繼續(xù)翻,直到翻開得兩張卡片圖案不一樣,則輪到對方翻。贏得卡片最多的為勝者。游戲變化:1)用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玩:開始時家長故意問一句誰先玩呀,孩子往往希望自己先玩。家長也裝做想先玩。同時作出姿勢要用石頭剪刀布來決定。石頭剪刀布的過程也要設置很多的停頓或假動作,迫使孩子不得不集中注意力參照家長的一舉一動。2)孩子的興致正高的時候,故意半天不動,等待孩子的眼神接觸??ㄆ螒蛑?——拖板車:我們小時候用撲克牌常玩的游戲,現(xiàn)在改用卡片來玩。游戲雙方各拿一半卡片,雙方輪流發(fā)牌,排成一列。發(fā)卡片的一方如果看到前面有相同的圖案,就贏得了這兩張圖片和這兩張之間的所有圖片。最后卡片發(fā)完的乙方為失敗者。游戲過程:1)用石頭、剪刀、布決定誰先發(fā)卡片2)輪到家長發(fā)卡片時停頓或延遲,只要孩子一抬頭看家長,家長就立刻動作3)分享興奮時刻:玩得比較熟練之后,A、孩子贏得卡片時:如果孩子只顧高興的收卡片,家長可以按著孩子的手,直到孩子抬頭看見家長興奮的表情,就馬上松開。同時興奮的大叫:哇,你好厲害呀;B、家長贏得卡片時:停頓,等孩子的反應,只要孩子一看家長,馬上興奮的大叫:;哇,我好高興啊。[說明]:以上游戲都要求有兩套圖案相同的卡片??ㄆ螒虻淖兓ㄑa充):1、拍螃蟹中的認知訓練:逐漸增多卡片的數(shù)量,孩子幾次拍打扔不正確時,加入提示,縮小猜的范圍。開始可使用簡短的語言提示,如提示分類“屬于蔬菜”“屬于動物”;提示特點“紅紅的”,“長長的”;描述性提示:“長著一對翅膀,會飛的”等等。然后把語言提示過渡為動作提示,用動作比劃可以吃的,圓的,會飛的等等2、活動中斷時的調(diào)協(xié)、修補:確認孩子對某個游戲動機很強,在游戲高潮時突然中斷、開開小差(比如扭頭看電視,拿本書來看等),孩子一定會有使游戲持續(xù)下去的強烈愿望。剛開始可以在他提出繼續(xù)的要求后就馬上予以滿足。等孩子的能力逐漸提高后,要注意緩慢的增加難度,不要輕易就回應他。到最后要讓孩子再三請求才同意,還要裝作很勉強的樣子。一二三踩腳了,一二三打手背(這個也有目光參照)11口香糖粘那里?框架:口香糖粘哪里?粘某某物上(可以是人體部位,物品,家里的東西)。問:口香糖粘哪里?答:粘到上,同時將口香糖粘到那個東西或部位上(這個游戲要求有靈活、流暢的思維,游戲的結構稍有復雜??梢岳蠋熓痉?,然后學生輪流引導其他人作。12老師說框架:老師說“站起來,坐下,摸摸頭。。。?!?。剛開始的時候,要用紙牌掛在胸前作為老師的視覺提示。這個游戲其實并不簡單要求對構架的了解,還有創(chuàng)造力和思維的流暢性,才能玩好,比較難(有個小孩玩了幾輪就說我不干了,其實是他江郎才盡了,呵呵)擴展:老師說摸摸頭舉牌時――作動作不舉牌――不動作擴展:可以要求連續(xù)動作13大風吹框架:老師:大風吹;學生:吹什么?老師:吹有耳朵的,吹有腿的,等等。(要求也是每次講的不能重復,也要求思維的靈活性、流暢性)擴展:這個游戲在人少的時候可以變?yōu)槿耍ㄒ患胰冢┗騼蓚€人(媽媽和兒子)14RDI中有關調(diào)控的一些游戲⑴one-two-three----go!——stop!或者走走走停⑵兩個人站在一定距離,拋接球,也可以向地下彈球,另一個人接住,可以用夸張的表情和其他視覺提示來告訴對手什么時候拋,什么時候我要變換拋的方式、方向了。⑶兩個人合著拿一塊布,球放在布上,合力向上彈而不要掉下來(變化:球的大小、硬度)⑷彈球接球:一個人向地下投擲球,球反彈后由另一個拿網(wǎng)兜接住。也是很好的調(diào)控訓練。⑸敲鼓:具體做法就不說了。楊教授在這里主要強調(diào)訓練者的表情要夸張、要有停頓。剛開始可以在節(jié)奏和鼓點上差距明顯,可以讓學生明顯體會出來。泛化:可以敲各種東西玩,比如不同樂器之間的同步。并且要輪流主導開始,位置也可以變化。⑹推瓶比賽:一個人的游戲兩個人的游戲兩個人玩的時候,會有更多不同的結果組合。比如一人達標一人失敗,壓線、作弊等不可預知的情況,大大增加了趣味性。⑺擊鼓搶球比賽:首先用“石頭剪子布”來決定誰來搶什么球,然后在擊鼓時快速搶自己顏色的球,一旦停止敲鼓就只能原地不動,鼓聲恢復,馬上搶球,當然是多者為勝了。⑻矛和盾:一人持矛,一人持盾,矛攻盾守。這是一個較為高級的調(diào)控。要求雙方不但要快速觀察他人的動作,還要有快速的反應15角色扮演是調(diào)控的更高級內(nèi)容。1-2級尚不熟練的孩子,很難操作這類游戲。因為這要涉及多個人物的關系,和前邊講過的游戲比,對孩子的操控能力要求很高。起床了:⑴人物是爸爸、媽媽和兒子⑵劇情:三個人睡覺,媽媽起床了叫兒子起床,兒子不起床。再叫爸爸起床后喚醒兒子起床,然后是吃飯、穿衣、背包、上學。⑶要求輪流扮演各種角色。模仿介入:模仿的作用:1、激發(fā)主動性2、情感的交流3、接納了孩子4、鏡像神經(jīng)元修補的功能5、轉(zhuǎn)移注意力(發(fā)脾氣時)重復一遍:年齡大的、高功能的、口語好的不適合模仿,因為你模仿他會讓他感到很生氣。年齡小的、低功能的、口語不好的適合用模仿來與成人溝通交流,口語能力在三歲半以下的適合使用模仿介入。這種介入不需要復雜的教具,適合用在小孩子有刺激行為、不能跟人交流的狀態(tài)下。據(jù)說《滄海赤子心》的作者曾經(jīng)模仿他的小孩子三年。RDI講座中介紹的部分游戲找領袖——團體游戲一人做偵探,先暫時回避,其他人坐成一排,選出一個領袖隨意做動作,其他人跟隨做同樣的動作。偵探進場觀察,領袖要趁偵探?jīng)]看見自己的時候變換動作,其余人員要盡量同步模仿來掩護領袖。大風吹——團體游戲一人站在前面當魔鬼,其他人面對魔鬼做成一排。魔鬼先做刮風的動作和聲音,并說:“大風吹——”其他人齊聲問:“吹什么?”魔鬼:“吹一一XXX的人。”被說到的人要趕緊站起來換個地方坐,慢了就會被魔鬼抓住。如沒有人被抓住,則游戲繼續(xù);如被魔鬼抓住,換被抓者當魔鬼。“XXX的人”性別、頭發(fā)長短、衣服眼色、年齡大小等可以用來作為定語??谙闾恰獔F體游戲一人當老師,其他人做口香糖。老師發(fā)指令:“口香糖——”口香糖們齊聲問:“粘什么?”老師回答:“粘——墻壁!”則口香糖們要爭先用手貼到墻壁上。最后一名接受懲罰??谙闾钦车臇|西可以是任何物品,包括家具、房屋、電器、人體部位等。老師說——團體游戲一人當老師發(fā)指令,其他人當學生做動作。老師的動作指令前面有“老師說”幾個字的時候,學生們都要做相應的動作。如老師的指令前面沒有“老師說”幾個字的時候,學生們就不能做動作。該做的不做、不該做的做了或做錯動作的都要接收懲罰或改由他來做老師。一起倒下——二人游戲發(fā)出指令后,兩人同時倒在懶骨頭椅或床墊上1、原地倒下2、移動一段距離倒下,保持動作的一致性。移動的方式包括:快跑、慢跑、走、小碎步走、高抬腿走、跳走、邊走邊轉(zhuǎn)圈、躡手躡腳走等。3、改變角色,由孩子發(fā)指令并作為動作的主導者。大鯊魚——雙教練法父母裝成兩條大鯊魚,距離孩子一段距離。孩子只能用眼睛來定住鯊魚,他看著誰誰就不能前進。父母輪流向孩子逼近,到達后裝作要吃掉孩子的樣子,一起撓癢癢嬉鬧。躲避球——雙教練法父母相隔較遠距離進行傳接球運動,孩子站在父母之間觀察。事先約定開始攻擊的手勢,如有人發(fā)出這個信號,則表示這次要用球攻擊孩子,孩子應馬上進行躲避。如有玩伴,則攻擊者眼睛看著誰,就表示要攻擊誰,沒被看著的孩子則不用躲避。推杯子——動作調(diào)控在桌上劃定目標區(qū)域,將一個杯子(也可用其他道具代替)從起點處推出,推到指定區(qū)域內(nèi)為成功。杯子可以是空的,也可以裝物品,裝的東西可多可少,不斷調(diào)整杯子的重量,推杯子時的力量調(diào)控也不一樣。注意最好不要用易損壞的玻璃杯,杯子里裝的物品一旦灑落要易于收拾。撞車游戲——動作調(diào)控兩人相隔一段距離相對而坐,在中間圈定一個區(qū)域范圍作為撞車地點。發(fā)出指令后兩人同時推出小車,力求力量和速度一致,小車在指定區(qū)域內(nèi)相撞則表示游戲成功。這個游戲需要的調(diào)控技能很高,雙方都要想辦法去接近對方的節(jié)奏和速度,需要很多次練習才可能會成功。個人認為眼神追蹤的訓練非常重要。如果孩子連別人看的是什么東西都不知道的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份第二季度跨境航天食品無菌包裝場地租賃衛(wèi)生協(xié)議
- (新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下冊第三單元分析+大單元教學設計+詳細教案
- 25年2月份深空探測模擬艙密閉空間計時心理評估
- 2025年份首季度衛(wèi)星發(fā)射塔架拆除技術安全協(xié)議
- 網(wǎng)絡安全與文明
- 2025金融機構貸款合同協(xié)議書范本
- 二零二五版委托房屋出售合同書
- 二零二五民間借款協(xié)議合同范例
- 急冷塔設計停留時間
- 土地委托轉(zhuǎn)讓居間合同范例
- 教育評價改革的創(chuàng)新路徑與實踐方案
- 壁紙施工協(xié)議書范本
- 2025年遼寧沈陽地鐵集團有限公司所屬分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年供應鏈數(shù)字化轉(zhuǎn)型試題及答案
- 學校健身俱樂部的盈利模式探索
- 2025年浙江嘉興市海寧實康水務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4-6歲幼兒同伴交往能力量表
- 人教版 數(shù)學一年級下冊 第三單元 100以內(nèi)數(shù)的認識綜合素養(yǎng)評價(含答案)
- 無錫諾宇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放射性藥物開發(fā)及核藥裝備研制項目報告表
- 2025年中考道德與法治仿真模擬測試卷(含答案)
- 工程造價司法鑒定與糾紛調(diào)解典型案例-記錄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