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歷史-新中國的外交課件3_第1頁
初中歷史-新中國的外交課件3_第2頁
初中歷史-新中國的外交課件3_第3頁
初中歷史-新中國的外交課件3_第4頁
初中歷史-新中國的外交課件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新中國的外交新中國的外交

新中國建立初期,奉行的是什么樣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思考:新中國建立初期,奉行的是什么樣的外交政策?(獨立

請說說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外交的主要活動。請說說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外交的主要活動。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出席萬隆會議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新中國的外交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出席萬隆會議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建交新

江澤民在十六大上指出: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擴大共同利益的匯合點,妥善解決分歧。一、江澤民在十六大上指出:我們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

請回答: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由誰在什么時候倡導、提出的?

(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20世紀50年代周恩來倡導提出的。)請回答:(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由誰在什么時候倡導、提出請回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nèi)容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nèi)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意義: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被世界上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準則。。)

(2)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nèi)容及意義?

請回答:(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nèi)容是: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如圖,周恩來在這次大會上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架的”,“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同而不是來求異的”,“我們的會議應該求同而存異”。二、如圖,周恩來在這次大會上說:“中國代表團是來求團結而不是來吵請回答:(1)這是哪一次會議?是什么時候在哪里召開的?(這是萬隆會議;是1955年4月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的。)請回答:(1)這是哪一次會議?是什么時候在哪里召開的?(這請回答:(2)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什么方針,對會議有何影響?(中國代表團在會議上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這個方針得到了與會代表的普遍贊同,為會議的圓滿成功奠定了基礎。)請回答:(2)中國代表團在萬隆會議上提出了什么方針,對會議有同異1、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干涉和侵略2、維護和促進民族獨立和世界和平3、互幫互助,發(fā)展亞非各國的經(jīng)濟和文化1、社會制度不同2、意識形態(tài)不同同異1、反對帝國主義、殖民主義的干涉和侵略1、社會制度不同請回答:(3)萬隆會議的召開有何意義?(萬隆會議增進了中國與亞非各國之間的理解和信任,擴大了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請回答:(3)萬隆會議的召開有何意義?(萬隆會議增進了中國與中國代表笑逐顏開。左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右為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代表黃華

中國的國旗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大樓前升起

(圖1)(圖2)三、中國代表笑逐顏開。左為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喬冠華,右為中國常駐聯(lián)請回答:(1)圖片(1)中國代表因何事笑逐顏開?(圖片中代表們笑逐顏開是因為中國恢復了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2)這件事發(fā)生在什么時候、哪次會議上?(這件事發(fā)生在1971年10月、第26屆聯(lián)合國大會上。)請回答:(1)圖片(1)中國代表因何事笑逐顏開?(圖片中代表請回答:(3)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義?(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是中國外交的巨大勝利,進一步提高了中國的國際地位。從此,中國外交史翻開了新的一頁。)請回答:(3)中國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有什么意義?(中國恢

請說說建國初期美國與我國的關系及20世紀70年代中美關系改變的原因和中美建交的過程。四、請說說建國初期美國與我國的關系及20世紀70年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邀請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國慶典禮。同年12月18日,毛澤東會見斯諾時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來,我愿意和他談”。

一、積極回應1970年10月1日,毛澤東邀請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登上天安二、乒乓外交---小球轉動大球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訪華,打開了兩國人民友好往來的大門。二、乒乓外交---小球轉動大球1971年4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冰峰解凍)1971年7月9日至11日是中美關系中最值得回顧的重要日子,美國總統(tǒng)尼克松的國家安全事務助理亨利·基辛格博士秘密訪問了中國,恢復了中斷20余年的中美兩國政府交往,為尼克松總統(tǒng)訪華和兩國正式建交打下了基礎,從而揭開了兩國關系史冊上的重要一章。上圖為周恩來總理會見基辛格時的情景。三、官員交往(冰峰解凍)1971年7月9日至11日是中美關系中最值得回顧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乘專機抵達北京首都機場,中國國務院總理周恩來前往迎接。四、握手言和1972年2月21日,毛澤東主席在中南海會見尼克松總統(tǒng)。中美雙方在上海發(fā)表聯(lián)合公報。1972年2月21日,美國總統(tǒng)理查德·尼克松乘專機抵達北京首1978年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會見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事務助理茲比格涅夫·布熱津斯基博士。商談中美正式建交事宜。1978年12月16日發(fā)表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關于建立外交關系的聯(lián)合公報》,宣布:1979年1月1日起,中美雙方互相承認并建立外交關系。五、正式建交1978年5月21日,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會見美國總統(tǒng)國家安全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在卡特陪同下檢閱儀仗隊。1979年1月28日至2月4日,鄧小平副總理應美國總統(tǒng)吉米·卡特的邀請對美國進行正式友好訪問。這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領導人第一次訪美。六、鄧小平訪美---建交后第一個重大雙邊外交活動1979年1月28日,鄧小平在卡特陪同下檢閱儀仗隊。1979課堂小結:

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二、參加萬隆會議三、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四、中美建交新中國的外交1、時間:20世紀50年代2、內(nèi)容1、召開的時間、地點2、中國代表團提出的方針3、會議的意義1、時間、會議名稱2、意義1、過程2、時間課堂小結:一、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二、參加萬隆會練習題: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內(nèi)容中的“非攻”、“和為貴”等思想,下列屬于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內(nèi)容的是()

①獨立自主②互不干涉內(nèi)政③和平共處④互不侵犯⑤平等互利⑥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的完整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⑥

C.①②③⑤⑥

D.②③④⑤⑥D練習題: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中蘊含著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主要內(nèi)容中的練習題:2.關于萬隆會議不正確的說法是()A.周恩來出席了會議B.中國代表提出了“求同存異”的方針C.會議在印度尼西亞的萬隆召開D.會議促進了歐亞各國的團結與合作D練習題:2.關于萬隆會議不正確的說法是(練習題:3.1955年,中國代表團提出“求同存異”方針的國際會議是()A、萬隆會議B、日內(nèi)瓦會議C、第26屆聯(lián)大D、上海APEC會議A練習題:3.1955年,中國代表團提出“求同存異”方針的國際練習題:4.1971年11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lián)合國總部升起,這表明(

①中國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復

②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大

③中國與日本建立外交關系

④中國正式加入了聯(lián)合國

A.②③

B.①④

C.①②D.③④C練習題:4.1971年11月1日,五星紅旗第一次在聯(lián)合國總部練習題:5.美國開始認識到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下列哪份文件中?()A.1971年7月基辛格訪華會談紀要

B.1972年《中美上海聯(lián)合公報》C.1978年《中美建交公報》D.1982年8月“八一七”公報B練習題:5.美國開始認識到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在課后作業(yè):

中美建交過程中兩國先后發(fā)表過哪三個聯(lián)合公報?從這三個公報來看,中美關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是什么?中美從對抗到和解,給我們什么啟示?課后作業(yè):中美建交過程中兩國先后發(fā)表過哪三個參考答案:①《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②臺灣問題。③啟示:不同社會制度、不同意識形態(tài)和曾長期對抗的國家,可以求同存異,發(fā)展友好關系。參考答案:①《上海公報》、建交公報和“八一七”公報。②臺灣問

聯(lián)合國的成立:1945年,50個國家的代表在舊金山舉行的聯(lián)合國國際組織會議上起草了《聯(lián)合國憲章》。在中國、法國、蘇聯(lián)、聯(lián)合王國和美國以及多數(shù)其他簽字國批準《憲章》之后,聯(lián)合國于1945年10月24日正式成立。10月24日成為聯(lián)合國日。你知道嗎?聯(lián)合國的成立:1945年,50個國家的代表在舊初中歷史_新中國的外交課件31、最靈繁的人也看不見自己的背脊?!侵?、越是沒有本領的就越加自命不凡?!囃?、勇猛、大膽和堅定的決心能夠抵得上武器的精良。——達·芬奇4、與肝膽人共事,無字句處讀書。——周恩來5、一個人即使已登上頂峰,也仍要自強不息?!_素·貝克6、一切節(jié)省,歸根到底都歸結為時間的節(jié)省。——馬克思7、意志命運往往背道而馳,決心到最后會全部推倒?!勘葋?、勇氣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獄。——塞內(nèi)加9、有時候讀書是一種巧妙地避開思考的方法。——赫爾普斯10、閱讀一切好書如同和過去最杰出的人談話。——笛卡兒1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鬃?2、只有把抱怨環(huán)境的心情,化為上進的力量,才是成功的保證?!_曼·羅蘭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献?4、意志堅強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塊一樣任意揉捏?!璧?5、最具挑戰(zhàn)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