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2020年10月自學考試00322中國行政史試題答案_第1頁
全國2020年10月自學考試00322中國行政史試題答案_第2頁
全國2020年10月自學考試00322中國行政史試題答案_第3頁
全國2020年10月自學考試00322中國行政史試題答案_第4頁
全國2020年10月自學考試00322中國行政史試題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全國2020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國行政史試題課程代碼:00322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每小題1分,共2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1.夏商周時期,戰(zhàn)時動員令的文書形式多為(D)1-85A.命 B.約C.誥 D.誓2.在夏、商時期,選拔官員的主要依據(jù)是(A)1-87A.血統(tǒng) B.學識C.能力 D.智慧3.漢武帝時設立的巡行地方監(jiān)督郡國守相的監(jiān)察官員稱為(B)2-98A.別駕 B.州刺史C.州牧 D.郡守4.魏晉時期,官員的升遷完全憑借(C)3-117A.政績 B.口碑C.門資 D.年資5.隋唐時,中央政府中主管外交事務的機構是(B)4-122A.國子監(jiān) B.鴻臚寺C.太常寺 D.大理寺6.唐初依漢朝管理西域之例,為協(xié)調(diào)與少數(shù)民族關系、管理各歸附少數(shù)民族,在安西、安北、單于、安東、安南設立的行政機構是(B)4-125A.路 B.都護府C.左郡縣 D.羈縻府州7.宋朝路一級行政機構中俗稱“憲司”的是(C)5-141A.轉運使司 B.提舉常平司C.提點刑獄司 D.經(jīng)略安撫司8.在宋朝的官員選拔制度中,為了保證官員的“世守祿位”的特權而設置的入仕途徑稱為(A)5-146A.蔭補 B.軍功入仕C.流外補職 D.納資入官9.遼朝時,契丹及其他游牧族出身的官吏主要入仕門徑為(B)6-153A.舉薦 B.世選C.科舉 D.軍功10.金朝負責七品以下官員任免的是(A)6-159A.吏部 B.尚書省C.樞密院 D.禮部11.明朝最高審判機關是(B)7-170A.刑部 B.大理寺C.都察院 D.御史臺12.明朝宦官專權局面的出現(xiàn)就是因為宦官掌握了行政決策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即(A)7-176A.批紅 B.票擬C.題請 D.改票13.清朝最高監(jiān)察機關是(A)8-197A.都察院 B.文館C.內(nèi)三院 D.理藩院14.清政府設立的第一個正式負責外交事務的機關是(D)9-218A.撫夷局 B.同文館C.南北通商大臣 D.總理衙門15.清政府正式下令“立??婆e”的年份是(C)9-235A.1860年 B.1895年C.1905年 D.1911年16.根據(jù)南京臨時政府內(nèi)務部發(fā)布的《關于公文程式咨》的規(guī)定,同級公署職員互相行文者稱為(A)10-245A.咨 B.令C.諭 D.呈17.南京臨時政府在官員的任用上主要采取(B)10-247A.簡任制 B.委任制C.薦任制 D.聘任制18.在北洋軍閥各派爭斗中,打出“法統(tǒng)重光”幌子的是(B)11-259A.張作霖和馮玉祥 B.曹錕和吳佩孚C.段祺瑞和黎元洪 D.孫傳芳和張宗昌19.南京國民政府的地方行政體制中,區(qū)為市、縣以下自治組織,其最高權力機關是(A)12-284A.區(qū)民大會 B.區(qū)公所C.區(qū)民代表大會 D.監(jiān)察委員會20.抗戰(zhàn)前南京國民政府行政決策的中心是(D)12-284A.國民政府委員會 B.國民政府生席C.五院院長 D.國民黨中政會21.根據(jù)國民政府1939年推行的新縣制,區(qū)代表縣政府督導各鄉(xiāng)(鎮(zhèn))辦理各項行政及自治事務,是縣政府的(D)13-297A.監(jiān)督機關 B.執(zhí)行機關C.決策機關 D.輔助機關22.抗戰(zhàn)期間,國防最高委員會為有效行使職權,加強對國家事務管理所設立的決策技術系統(tǒng)是(B)13-300A.委員長侍從室 B.中央設計局C.軍事參議院 D.中央審議會23.1928年6月召開的中國共產(chǎn)黨“六大”確定的紅色政權名稱是(B)15-318A.無產(chǎn)階級代表大會 B.工農(nóng)兵代表會議C.蘇維埃代表大會 D.人民委員會24.根據(jù)《晉察冀邊區(qū)行政干部任免考核獎懲暫行辦法》的規(guī)定,干部調(diào)動離職時進行的考核稱為(D)16-339A.平時考核 B.即時考核C.定期考核 D.臨時考核25.各解放區(qū)人民監(jiān)察院或人民監(jiān)察委員會作為行政監(jiān)察機關,隸屬于(D)17-348A.同級行政監(jiān)察專員公署 B.同級行政公署C.同級參議會 D.同級人民政府二、多項選擇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2分,共1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備選項中至少有兩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請將其選出,錯選、多選或少選均無分。26.軍事民主制時期管理社會公共事務的權力機關有(ABD)1-77A.軍事首長 B.部落酋長議事會C.部落聯(lián)盟 D.人民大會E.氏族全體會議27.五代時期各政權中樞機構有(ADE)5-134A.樞密院 B.尚書省C.翰林院 D.中書門下E.三司使28.明朝行政官員考核的形式主要有(BC)7-181A.考績 B.考滿C.考察 D.考勤E.考功29.回避制度到清朝時已發(fā)展得十分完善,分為(ACD)8-201A.親族回避 B.公務回避C.職務回避 D.地區(qū)回避E.朋黨回避30.“行憲國大”后,南京政府監(jiān)察院行使的權力有(ABCD)14-310A.審計權 B.同意權C.彈劾杈 D.糾舉權E.公務員懲戒權三、名詞解釋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3分,共15分。31.九品中正制3-117答:九品中正制是從漢朝察舉制演變而來的官員選拔制度。(1分)由在中央任職的官員擔任原籍地的大中正或中正,負責考察本州士人并定出品和狀,其中品有上上至下下九品,狀是對德才的簡短評語,以品、狀作為政府選官的依據(jù)。(2分)32.北面官制6-150答:是遼朝統(tǒng)治者為統(tǒng)治契丹和其他游牧民族而建立的一-種特殊制度。(1分)擔任北面官一般均是契丹貴族,主要是宗室和外戚。北面官系統(tǒng)是遼政權的權力重心所在。(2分)33.“百日維新”9-219答:1898年6月11日,光緒皇帝頒布“明定國是”詔書,宣布變法。(1分)從6月11日到9月21日慈禧太后發(fā)動政變,共103天,史稱“百日維新”。(2分)34.行政督察專員公署12-282答: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是省政府的派出機關,是適應國民黨部署反共內(nèi)戰(zhàn)需要而設立的。(1分)1936年10月行政院公布了經(jīng)過修訂的《行政督察專員公署組織暫行條例》,其中規(guī)定:各省必須劃定行政督察區(qū),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作為省政府的輔助機關。公署設專員1人,由行政院或內(nèi)政部長提請國民政府簡任。(2分)35.行政三聯(lián)制13-301答:為了提高行政效率,國防最高委員會根據(jù)蔣介石的指示,按照行政運行的順序,將一切工作過程分為計劃、執(zhí)行、考核三個階段。(1分)每項工作在實施之前,必須有實施計劃及經(jīng)費預算;執(zhí)行中,必須按計劃逐步實施;實施結果必須進行嚴格考核。(1分)國防最高委員會是將三者統(tǒng)一和聯(lián)系起來的最高指揮機關。(1分)四、簡答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小題6分.共30分。36.簡述秦漢時期圣旨的種類及下達方式。2-103答:(1)圣旨依內(nèi)容可分為制書、詔書、誥、手跡幾種。(3分)(2)圣旨的下達程序,一般由御史大夫下達丞相,丞相下達中二千石,中二千石下達郡太守和諸侯相。東漢建立尚書臺后,行文方式出現(xiàn)變化,有時由尚書下三公,三公再往下轉;有時由尚書跳過三公直接下達九卿,而且這種方式常常成為下文的主要方式。(3分)37.簡述僑州郡縣設置的作用及弊端。3-113答:(1)照顧了世家大族的利益,為他們做官增加了位置,也使其控制大量依附人口成為合法。(2分).(2)起到了穩(wěn)定統(tǒng)治秩序的作用。(2分)(3)僑州郡縣與原州郡縣并置一處,造成地方行政管理上的混亂。(2分)38.簡述明朝在邊遠地區(qū)的行政體制。7-174答:(1)洪武年間,在西藏設立烏斯藏行都指揮使司和朵甘行都指揮使司。委派藏族僧侶充任各級官職,通過他們實現(xiàn)對藏族人民的間接統(tǒng)治。(2分)(2)在東北地區(qū),先后設遼東都指揮使與奴兒干都指揮使。都司長官及主要官員從內(nèi)地選派。(2分)(3)在西北地區(qū),設哈密衛(wèi),以當?shù)厣贁?shù)民族首領充任衛(wèi)指揮,統(tǒng)治今新疆等地。(1分)(4)在西南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實行土司制度。(1分)39.簡述南京臨時政府行政建制的顯著特點10-240答:(1)機構的設置比較合理和集中。(2分)(2)實行總統(tǒng)垂直領導制。(2分)(3)行政各部建制的順序適應了當時形勢的要求。(2分)40.簡述工農(nóng)民主政權行政體制的特點。15-320答:(1)采取“議行合一”的管理體制。(2分)(2)貫徹民主集中制原則。(2分)(3)貫徹精簡和效能原則。(2分)五、論述題:本大題共2小題,每小題10分,共20分。41.試述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發(fā)展趨勢。9-212答:(1)舊的管理體制已經(jīng)崩壞,改革成為時代潮流。(1分)鴉片戰(zhàn)爭將清政府乃至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的腐朽本質(zhì)暴露無遺。(1分)清政府為了維持其統(tǒng)治,對原直行政體制進行了局部改革。(1分)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帝制,將行政體制改革又向前推進了一步。所有這些,都給以后歷屆政府的行政管理以巨大而深刻的影響。(1分)(2)新的社會因素逐步壯大,行政管理日趨民主化和科學化。(1分)行政體制中從機構名稱到職能都發(fā)生了變化;(1分)施政過程中的決策體制的變化,“乾綱獨斷”的寡頭決策體制被拋棄,代之的是集體討論、集體決策的委員合議制:(1分)人事行政中的廢科舉、興學堂、建立公務員制度等項變化,標志著人事管理進入了一個新階段。(1分)(3)共產(chǎn)黨領導的新民主主義政權,為行政管理的現(xiàn)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1分)在工農(nóng)民主政權、抗日民主政權和人民民主政權方面取得的經(jīng)驗,不僅有力地推動了革命根據(jù)地行政管理活動的開展,而且代表了近代中國行政管理的方向。(1分)42.試述清朝官員選拔的主要制度。8-199答:(1)科舉。科舉仍是清朝政府選拔、補充官員的重要渠道,也是漢族士大夫走上仕途的最主要途徑。清朝科舉考試的級別、命題方式、文章格式、各級別功名的名稱以及新科進士的授官情況均與明朝基本相同。(2分)(2)學校。清朝學校的目的一是備科舉,二是為舉貢。地方學校生員和國子監(jiān)貢生可分別直接參加鄉(xiāng)試和會試。舉貢是各省學政會同地方督撫按期將本地學校中的部分生員送入國子監(jiān)學習,而實際上只是通過廷試和考職,授予貢生資格,即刻錄用為官。(2分)(3)薦舉和捐納。清中葉以后,通過薦舉和捐納涌入官場者日益增多,被稱為異途出身。捐納補官始于康熙年問,以后屢廢屢興,成為一大弊政。薦舉也十分盛行,雍正帝和乾隆帝均多次下詔群臣舉賢薦能,但如舉薦不實或被舉薦人犯罪,舉薦人應受連坐處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