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識點匯總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識點匯總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識點匯總V:1.0精細整理,僅供參考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識點匯總日期:20xx年X月冀教河北中考必考知識點匯總政治、經濟、思想近代中國1.近代列強侵華的方式和危害(1)方式:①軍事侵略:鴉片戰(zhàn)爭、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中法戰(zhàn)爭、甲午中日戰(zhàn)爭、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日本侵華戰(zhàn)爭。②政治侵略:通過中英《南京條約》(1842年)、中日《馬關條約》(1895年)、《辛丑條約》(1901年)等不平等條約,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③經濟侵略:傾銷商品、掠奪原料、政治借款、勒索賠款、設廠筑路。④文化侵略:西方的基督教文化和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傳入中國,泯滅中國人民的反抗意志。
(2)危害①政治上:攫取和破壞了中國的國家主權。領土主權破壞:列強通過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割占了中國大片領土,破壞了中國的領土主權;司法主權破壞:列強還取得了領事裁判權;領海主權、關稅主權喪失、獲得在華駐兵權。②經濟上:列強通過不平等條約傾銷商品、掠奪中國原料,輸出資本,控制了中國的經濟命脈。③文化上,毀滅中華文明遺產,如火燒圓明園。④列強無視中國人民的基本生存權,還瘋狂掠奪中國人民的財產和國家財富。2.農民階級在近代中國民主革命中的特點(1)農民階級具有革命性①含義:受地主階級和外國資本主義的雙重壓迫,具有革命的要求。②表現:太平天國運動首次擔負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務,沉重打擊中外反動勢力,動搖了清政府的統(tǒng)治基礎;義和團運動打破了列強瓜分中國的美夢。
(2)農民階級具有落后性①含義:由于農民小生產者的階級局限性,難以提出科學合理的革命綱領以指導其革命。②表現:《天朝田畝制度》的空想性;《資政新篇》的不切實際性;“扶清滅洋”口號的盲目排外性。3.“六個第一”巧記辛亥革命(1)建立中國第一個資產階級政黨——同盟會。(2)第一次提出比較完整的資產階級革命綱領——三民主義。(3)建立亞洲第一個資產階級共和國——中華民國。(4)頒布亞洲第一部資產階級性質的憲法——《中華民國臨時約法》。(5)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6)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歷史巨變,推翻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帝制。4.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共的探索特點(1)從最高綱領到最低綱領(國共第一次合作,開展國民大革命)。(2)從以城市為中心到創(chuàng)建農村革命根據地(國共十年對峙)。(3)從反蔣抗日到聯(lián)蔣抗日(國共第二次合作,開展抗日戰(zhàn)爭)。(4)從農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戰(zhàn)爭)。5.對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認識(1)三次發(fā)展機遇:甲午戰(zhàn)爭后清政府放寬“民間設廠”的限制;辛亥革命的推動;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列強對華經濟侵略的放松。(2)四個原因:商品經濟的發(fā)展、外國侵略的刺激、洋務運動的誘導、國民政府的政策。(3)五個發(fā)展階段:“春”:甲午戰(zhàn)后的初步發(fā)展和一戰(zhàn)期間的“短暫春天”;“夏”:1927~1936年國民政府統(tǒng)治前期的較快發(fā)展;“秋”:抗戰(zhàn)時期遭到沉重打擊;“冬”:解放戰(zhàn)爭時期陷入絕境;“新生”:新中國成立后進行社會主義改造,轉變?yōu)樯鐣髁x國營企業(yè)。(4)分布結構:“弓箭”結構——主要分布在自然經濟解體程度比較高的沿江、沿海地區(qū)。(5)兩個影響:一是推動了中國社會經濟和社會生活的進步;二是為近代中國的社會變革、思想進步和民主政治的發(fā)展提供了經濟和階級基礎。(6)三個障礙: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封建勢力、官僚資本主義。其中,最主要的障礙是外國資本主義侵略勢力。6.近代社會生活變遷的認識(1)一條主線:隨外國資本主義入侵和近代中國社會政治經濟思想文化變化而變遷。(2)兩個方面:一是社會物質生活的變遷;二是生活風俗習慣的變化。(3)三大因素影響:一是歐風美雨的潛移默化。通商口岸就是晚清社會近代化最早的發(fā)生地和近代文明的窗口,近代文明經通商口岸逐漸向中國內地輻射;二是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fā)展,為近代物質生活和風俗的變遷提供了物質基礎;三是維新思潮、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等政治思想運動的推動。(4)四大表現:一是社會物質生活方面,即服飾、飲食、住宅的變化;二是社會風俗和思想觀念方面,即婚喪嫁娶、社會禮儀的變化;三是交通、通訊工具的變化;四是大眾傳媒的變化。(5)結論:中國近代社會生活的變遷是伴隨著西方入侵、西方的社會生活思潮和生活方式的涌入而變化的,帶有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特點。7.近代思想解放潮流的認識(1)一個主題:向西方學習,探索救國救民之路。(2)兩個特點:向西方學習的層次不斷深入,逐漸突破封建思想束縛,中國人思想不斷得到解放;先進理論在革命實踐中和中國實際相結合,不斷創(chuàng)新發(fā)展。(3)三個層面:器物層次——制度層次——思想文化層次。3政治、經濟、思想科技文化現代中國8.對中國現代政治建設的認識(1)兩種社會形態(tài):新民主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2)兩個機構:中國人民政治協(xié)商會議和全國人民代表大會。(3)兩部憲法:《共同綱領》和1954年憲法。(4)四大制度:①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根本政治制度,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的基礎。②中共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長期共存,互相監(jiān)督”是指導思想,政治協(xié)商是主要形式,政治協(xié)商會議是基本組織形式。③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各民族平等互助,團結在祖國大家庭內,共同建設社會主義的制度。④基層民主選舉制度:改革開放新時期出現,直接民選,落實“依法治國”方針。9.“一二三”理解現代中國的外交(1)一個政策和宗旨: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2)兩大貢獻:和平共處五項基本原則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提出“求同存異”方針。(3)三個時期:①奠基時期(50年代):“另起爐灶”“打掃干凈屋子再請客”“一邊倒”的方針,步入國際舞臺;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參加日內瓦會議和萬隆會議。②拓展時期(70年代):恢復在聯(lián)合國的合法席位;中美關系正常化;中日邦交正?;4蜷_外交新局面。③創(chuàng)新時期(改革開放新時期):全方位外交,積極參與聯(lián)合國活動,致力于地區(qū)合作。10.現代中國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階段線索(1)過渡時期(1949~1956)
①含義:從新民主主義經濟向社會主義經濟過渡。②三項舉措:過渡時期總路線;“一五”計劃;三大改造。③一個創(chuàng)舉:對資本主義工商業(yè)實行和平贖買政策。④兩個特點: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社會主義建設(發(fā)展生產力)和改造(變革生產關系)并舉。⑤三項成果:社會主義工業(yè)化基礎初步建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建立;單一的生產資料社會主義公有制確立。(2)曲折前進(1956~1978)①一條主線:社會主義建設在探索中曲折前進。②兩方面探索:有益探索:中共八大;八字方針。探索失誤:總路線、大躍進、人民公社化運動、“文革”。③三個“一”:一個轉變:工作重心由“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轉到“以階級斗爭為綱”;一個錯誤:“左”傾錯誤惡性發(fā)展;一場浩劫:“文革”。④四個經驗: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遵循客觀規(guī)律;生產關系變革必須與生產力水平相適應;不照搬外國經驗。(3)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1978年至今)五個轉變①從“以階級斗爭為綱”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②單一公有制發(fā)展為以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
③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轉變?yōu)樯鐣髁x市場經濟體制。
④從優(yōu)先發(fā)展重工業(yè)到國民經濟協(xié)調穩(wěn)定的發(fā)展。
⑤從學習蘇聯(lián)模式到開辟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11.20世紀三次巨變、三大偉人、三大理論(1)三次巨變:第一次是辛亥革命;第二次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和社會主義制度建立;第三次是改革開放。(2)三大偉人:孫中山、毛澤東、鄧小平。(3)三大理論:三民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4政治、法律制度及人文思想的起源世界古代12.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1)從政治機構的設置來看,有公民大會、五百人會議和陪審法庭,體現了人民主權這一特征。(2)從運作方式來看,通過差額選舉制、任期制、議會制、比例代表制等方式保證了每一個公民都有執(zhí)掌最高權力的機會,即輪番而治。13.羅馬法的演變及影響(1)一個趨勢:隨著羅馬國家的發(fā)展,羅馬法不斷發(fā)展完善。(2)兩個轉變:由習慣法到成文法,《十二銅表法》標志著羅馬成文法誕生;由公民法到萬民法,由零散到形成完整體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標志著羅馬體系最終完成。(3)三大核心:維護奴隸制;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4)四大影響:①穩(wěn)定了羅馬的統(tǒng)治;②對近代歐美國家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③現代許多國家法律制度和原則的源頭;④奴隸主階級的統(tǒng)治工具。
5政治、經濟、科技思想文化近代西方14.資產階級代議制統(tǒng)一性的表現(1)一個核心:代議制的民主,都具有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國家權力的代議機構(議會)。(2)兩種政體:君主立憲制和民主共和制。(3)三項原則:民主化、法律化、制度化。(4)實行三權分立和權力制衡,實行資產階級的政黨政治。15.19世紀至今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的四次飛躍(1)第一次飛躍是從空想社會主義到科學社會主義。(2)第二次飛躍是理論到實踐到理想的實現。①理論到實踐:巴黎公社;②理想變現實:俄國十月革命。(3)第三次飛躍是一國到多國的實踐。①東歐社會主義國家的建立;②社會主義新中國的成立。(4)第四次飛躍是由傳統(tǒng)模式改革即蘇聯(lián)、東歐改革到現代模式改革即中國改革的轉變。16.近代不同歷史階段西方殖民擴張的特點(1)15世紀末至18世紀晚期:擴張主要是為了掠奪金銀財富,積累資本。手段具體包括搶劫財富、販賣黑奴、欺詐性貿易等。(2)18世紀末至19世紀中期:目的是為了拓展商品銷售市場和原料產地,以適應本國工業(yè)資本主義的發(fā)展需要。手段主要是發(fā)動侵略戰(zhàn)爭和輸出廉價的商品。(3)19世紀晚期20世紀初:目的是為了各國壟斷資本家的利益需要,積極搶占資本輸出的場所,手段主要是資本輸出、掀起瓜分狂潮和進行帝國主義戰(zhàn)爭。17.用“一、二、三、四”理解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形成(1)一個實質:資本主義初步確立了對世界的統(tǒng)治。(2)兩重影響:促進了資本主義國家的迅猛發(fā)展;給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guī)砹松钪氐拿褡鍨碾y,但客觀上有利于推動其社會進步。(3)三個動力:根本動力是工業(yè)革命;政治動力是各國資產階級革命和改革,確立了工業(yè)資產階級的統(tǒng)治,為開拓世界市場提供了政治條件;直接動力是殖民擴張。(4)四個階段:①以新航路的開辟為標志的世界市場的雛形出現階段;②以早期殖民擴張為標志的世界市場的拓展階段;③以第一次工業(yè)革命為標志的世界市場的初步形成階段;④以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為標志的資本主義世界市場最終形成階段。18.“一、二、三、四”總結文藝復興運動(1)一個核心和中心:人文主義和意大利。(2)兩個階段:前期(但丁、薄伽丘和彼特拉克);后期(達·芬奇、米開朗琪羅和拉斐爾)。(3)三個領域:文學藝術領域、自然科學領域、思想領域。(4)四方面影響:思想解放,挑戰(zhàn)天主教權威;推動文學、藝術和科學的發(fā)展;解除資本主義發(fā)展的精神枷鎖;容易導致個人私欲膨脹和極端個人主義思想。19.近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原因(1)思想觀念變化。文藝復興——深刻的思想運動導致人們觀念的根本變革和思維方式的革命,進而推動了科學技術的大發(fā)展。(2)社會的進步促使人的尊嚴得到了尊重,人的價值和人的潛能得以充分發(fā)揮??茖W與科學家受到尊重。(3)科學技術的繼承與科技的融合??茖W是技術的源泉,技術是科學發(fā)展的體現??萍及l(fā)展是在繼承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生產經驗的積累和技術能力的提高為科學研究創(chuàng)造了條件。(4)商品經濟尤其是資本主義經濟的市場需求,是技術變革的動力。市場化的經濟體制是技術變革的保證。(5)創(chuàng)新文化的建立為重大技術變革奠定了思想基礎。新文化的特征是堅持實事求是、開拓創(chuàng)新的科學精神和遵循嚴格的邏輯推理及縝密的數學、實驗驗證的科學方法。(6)科學家的個人品質。科學家在極端專制黑暗的歷史條件下的大無畏追求真理的科學精神也是必要的條件。
6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現代世界20.蘇聯(lián)(俄)社會主義建設與改革的經濟政策調整(1)俄國十月革命勝利后,蘇聯(lián)經濟建設經歷戰(zhàn)時共產主義政策、新經濟政策、農業(yè)集體化、工業(yè)化等政策,最終確立起以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為特征的斯大林模式。這種模式在戰(zhàn)爭期間和國民經濟恢復時期曾發(fā)揮過重要作用,但是,這種模式本身存在著嚴重的缺陷或弊端,成為后來蘇聯(lián)、東歐劇變的歷史根源。(2)針對斯大林模式的弊端,二戰(zhàn)后蘇聯(lián)多次進行改革。赫魯曉夫改革主要側重于農業(yè)方面,勃列日涅夫改革主要側重于工業(yè)方面,二者都沒有突破斯大林模式。而戈爾巴喬夫制定經濟發(fā)展的加速戰(zhàn)略,用經濟管理方法代替原來的行政命令,背離了社會主義方向,最終以蘇聯(lián)解體而告終。21.近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運行機制的發(fā)展、演變(1)第一次工業(yè)革命后,采用機器生產的工廠取代了以手工技術為基礎的手工工場。資本家占有所有生產資料,控制整個生產過程,工人被嚴格地組織在工廠里,成為依附于機器的雇傭勞動者。資產階級要求自由經營、自由競爭和自由貿易,自由資本主義在西歐和北美發(fā)展起來。其經濟思想是自由主義政策。(2)隨著第二次工業(yè)革命的開展,企業(yè)組織形式逐漸向股份公司轉變,激烈競爭促進了企業(yè)的合并,私人壟斷組織成為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生活的基礎。其經濟思想是私人壟斷資本主義思想(3)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下,美國政府推行羅斯福新政,開創(chuàng)了國家干預經濟的先河。二戰(zhàn)以后,在資本主義發(fā)達國家,各國政府紛紛大力干預經濟,國家壟斷資本主義獲得長足的發(fā)展。國營企業(yè)的產生與發(fā)展、社會福利政策的普遍實施、財政與金融政策的宏觀調控等等,使當代資本主義的運行機制出現了許多新的變化。其指導思想是凱恩斯主義。22.對“冷戰(zhàn)”局面形成的認識(1)三個原因:直接原因——美蘇戰(zhàn)時同盟關系破裂,雙方爭霸、擴張產生矛盾;主要原因——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tài)不同;根本原因——國家利益的爭奪。(2)三個對峙:政治上,“杜魯門主義”與歐洲共產黨和工人黨情報局;經濟上,“馬歇爾計劃”與“經互會”;軍事上,北約與華約。(3)四個過程:雅爾塔體系——奠定基礎;兩大陣營出現——初步形成;“杜魯門主義”出臺——“冷戰(zhàn)”正式開始;北約和華約建立——兩極格局正式形成。23.二戰(zhàn)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變趨勢(1)從戰(zhàn)后雅爾塔體系確立到50年代中期:兩極格局形成,世界形勢由緩和轉向“冷戰(zhàn)”。
(2)從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世界政治在兩極格局的大框架下出現動蕩、分化和改組。①60年代社會主義陣營解體,資本主義陣營也出現分化,戰(zhàn)后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被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爭霸所代替。②第三世界崛起并作為一支獨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國際政治舞臺。
(3)從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世界政治格局從兩極向多極發(fā)展,資本主義世界出現美、日、西歐三足鼎立的局面,美蘇爭霸激烈。(4)從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美蘇矛盾緩和,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華約”解散,雅爾塔體系和兩極格局終結。(5)自90年代以來:世界格局的多極化趨勢逐漸加強。24.影響大國關系的三個因素(1)國家利益是影響大國關系的根本因素。(2)國際格局的變化是影響大國關系的重要因素。(3)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制度的異同在特定條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家庭清潔服務合同6篇
- 2024年度品牌合作合同:高端電子產品聯(lián)合營銷3篇
- 2024年住宅小區(qū)消防設備維保與消防通道監(jiān)控合同范本3篇
- 滁州房地產預售合同范本
- 消防排煙管道施工合同
- 2024年度挖機操作員任用合同范本大全集8篇
- 2024年體育場館小賣部承包管理與運營服務合同3篇
- 2024年信息安全應急預案編制與演練服務合同3篇
- GB/T 45000-2024表面活性劑蔗糖脂肪酸酯的組成分析液相色譜法
- 2024年度文員企業(yè)創(chuàng)新項目支持合同3篇
- 發(fā)運工作總結
- 共享設備行業(yè)分析
- 個人墊資合同
- GB/T 10739-2023紙、紙板和紙漿試樣處理和試驗的標準大氣條件
- 高考小說閱讀分類導練:詩化小說(知識導讀+強化訓練+答案解析)
- 設立法律咨詢服務公司市場研究報告
- 合理使用抗生素
- 北師大版四年級數學上冊《不確定性》說課稿
- 調整心態(tài)迎接期末考試主題班會
- 全國教育科學規(guī)劃課題申報書:83.《供需適配性理論視域下我國老年教育資源供需匹配度研究》
- 統(tǒng)編本五年級上冊語文選擇題100道附參考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