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研究:大庾嶺與唐詩之路_第1頁
詩詞研究:大庾嶺與唐詩之路_第2頁
詩詞研究:大庾嶺與唐詩之路_第3頁
詩詞研究:大庾嶺與唐詩之路_第4頁
詩詞研究:大庾嶺與唐詩之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大庾嶺與唐詩之路大庾嶺是一條貶謫詩路,唐代一些詩人行走于大庾嶺,由北方走向嶺南,或者由嶺南返回北方,有宦游詩人,但更主要的是貶謫詩人。這是一條非同尋常的貶謫之路。貶謫,在唐代是常事。但貶謫之地不同,詩人感受各異。宋之問貶越州,元稹貶江陵,白居易貶江州,雖亦哀怨,未至極悲,有的甚至旋即安逸如初。但是,貶謫或者宦游到嶺南,甚至送人赴嶺南,人們的感受就不一樣了。沈佺期、宋之問、張說、高適、劉長卿、元稹、白居易、張均、李德裕、李商隱、許渾、胡曾、孟貫、李涉、李明遠(yuǎn)、楊衡等人寫到嶺南,那是萬里之遙,是天涯,是絕境。人們印象最深的,是魑魅,蟒氣、瘴氣,毒龍,野象,毒霧,鬼瘧,炎徼,炎海,火云,瘴癘,蠻溪,瘴江、百蠻,畏途,更有鬼門關(guān)?;男U一片,簡直令人恐懼。張均《流合浦嶺外作》:“瘴江西去火為山,炎徼南窮鬼作關(guān)。從此更投人境外,生涯應(yīng)在有無間?!睅X外是人境之外。柳宗元貶永州,還能寫下“永州八記”和一系列政論,再貶嶺外的柳州,就說“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別舍弟宗一》)。宋之問貶越州,還寫越州的山水,寫得清麗秀雅。貶瀧州,經(jīng)洪州,還未到嶺外,《自洪府舟行直書其事》就寫道:“百越去魂斷,九疑望心死?!北涣鳉J州,發(fā)藤州,寫詩道:“丹心江北死,白發(fā)嶺南生?!保ā栋l(fā)藤州》)不但心境壓抑,滿懷愁怨,而且充滿絕望。這一帶景致,則讓人難受,甚至驚怖?!度霝{州江》:“潭蒸水沫起,山熱火云生。猿躩時(shí)能嘯,鳶飛莫敢鳴?!薄对绨l(fā)韶州》:“身經(jīng)大火熱,顏入瘴江消……直御魑將魅,寧論鴟與鸮?!薄吨炼酥蒹A見杜五審言……慨然成詠》:“處處山川同瘴癘,自憐能得幾人歸。”在唐人心目中,嶺外嶺內(nèi),是物候的分界,也是文化的分界。用元稹《和樂天送客游嶺南二十韻》的詩句來說,嶺北是“冠冕中華客”,而嶺外則是“梯航異域臣”了。大庾嶺就處在這樣的分界線上。與大庾嶺同處在分界線上的,據(jù)《通典》注五嶺,還有騎田嶺即桂陽郡臘嶺或稱桂陽嶺、都龐嶺、甿渚嶺、越城嶺。在唐代詩人筆下,這五條道中,大庾嶺有著特殊的地位。另四條道,唐人詩歌有寫到。韋應(yīng)物、鮑防、包佶、戎昱、戴叔倫、韓愈、柳宗元、劉禹錫、楊衡、李商隱、許渾、曹鄴等人都有詩寫到桂陽嶺,或稱桂嶺。但很少將桂陽嶺作為詩歌主題來直接描寫,多只是在詩中提及其名。詩題中寫桂陽嶺的,有杜荀鶴《冬末自長沙游桂嶺留獻(xiàn)所知》、戴叔倫《桂陽北嶺偶過野人所居聊書即事呈王永州邕李道州圻》和劉禹錫《度桂嶺歌》。但杜荀鶴詩是“游”,戴叔倫詩側(cè)重寫過野人所居,而非寫過嶺,劉禹錫詩“桂陽嶺,下下復(fù)高高。人稀鳥獸駭,地遠(yuǎn)草木豪。寄言千金子,知余歌者勞”,都沒有強(qiáng)烈的異域分界的感受。最為著名的桂陽嶺道如此,其他幾個(gè)嶺道可想而知。大庾嶺則不同。宋之問貶瀧州參軍,經(jīng)大庾嶺,一口氣就寫下了《早發(fā)大庾嶺》、《題大庾嶺北驛》、《度大庾嶺》(度嶺方辭國)和《度大庾嶺》(城邊問官使)四首詩。張九齡也有《自始興溪夜上赴嶺》,詩中的“嶺”,即大庾嶺。張說遇赦自欽州歸京過大庾嶺,也有專門的《喜度嶺》詩。此外,蔣吉有《大庾驛有懷》,權(quán)德輿有《嶺上逢久別者又別》。這些詩都是專門寫大庾嶺的。大庾嶺和其他四條道,歸總起來是贛水和湘水二途。湘水一途,一些詩人除了過嶺作詩之外,湘水沿途往往還要留下詩作。杜審言過嶺之前有《渡湘江》,過嶺之后,又寫度石門山、南海亂石山,寫旅寓安南。一些詩人,溯湘水而上,或回程順湘水而下,多寫過嶺以后景致,至于過嶺本身,反而不寫。如韓愈,自陽山赴江陵,經(jīng)衡岳,岳陽樓等,一路有詩,偏偏沒有過嶺之詩。戎昱入桂管觀察使幕,一氣有五首詩寫桂州,但過五嶺都沒有留下詩。戴叔倫過郴州,泊湘口,宿灌陽灘有詩;張均有《流合浦嶺外作》,張叔卿有《流桂州》,劉言史貶嶺南春州,在廣州王園寺,桂江中題香頂臺有詩;竇群出為黔中觀察使,有《黔中書事》;李涉流康州,有《與梧州劉中丞》詩;元結(jié)自道州調(diào)任容州刺史,有道州詩,未見容州詩,這些詩人都是經(jīng)湘水過嶺卻沒有詩。過大庾嶺的一些詩人則不一樣,宋之問、張九齡、張說、蔣吉、權(quán)德輿等詩人,溯贛水而上,沿途沒有詩,過嶺之后詩也不多,只是過大庾嶺才有詩。這些詩人過大庾嶺,有一些詩作較長,但多為短詩。不論長詩短詩,都集中抒寫異域分界的強(qiáng)烈感受。李群玉《大庾山嶺別友人》寫:“筼筜無子鴛雛饑,毛彩凋摧不得歸。誰念火云千嶂里,低身猶傍鷓鴣飛?!彼沃畣枴对绨l(fā)大庾嶺》,寫“晨躋大庾險(xiǎn)”,而頓生“嵥起華夷界”“登嶺恨辭國”之感,寫“適蠻悲疾首,懷鞏淚沾臆”。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于“林昏瘴不開”之中,感嘆“何日復(fù)歸來”,《度大庾嶺》則在“度嶺方辭國”的感受中,心懷畏懼,“但令歸有日,不敢恨長沙”。沈佺期《遙同杜員外審言過嶺》開篇便寫“天長地闊嶺頭分,去國離家見白云”,又寫“崇山瘴癘不堪聞”,寫“兩地江山萬余里,何時(shí)重謁圣明君”,都是從此異域荒蠻分界的感受。張說《喜度嶺》則寫:“寧知瘴癘地,生入帝皇州?!睅X外是異域荒裔之地,嶺內(nèi)則是帝皇之州,極為慶幸能生入帝皇州,明顯有文化分界的感受??梢哉f,在唐代詩人筆下和心目中,作為不同物候的分界,華夏帝皇州與蠻夷荒裔地的分界,和五嶺其他幾條道相比,大庾嶺具有更明顯的標(biāo)志性??赡芤?yàn)榇筲讕X和越城嶺兩條是官道,是主線,置驛,朝廷官員貶謫,赴任,回京,出使,一般都是走官道,遵驛路而行,而另幾條道都是區(qū)域性的支線,等級低,沒有置驛,只有旅舍??赡芤?yàn)橄嫠痪€過嶺,永州到桂州、柳州,郴州到連州,道州到賀州,區(qū)域分界不那么明顯。不管怎樣,大庾嶺具有明顯的標(biāo)志性,是顯然的。唐詩之路的一些地方,重要的山水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