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科優(yōu)勢病種診療技術方案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1.gif)
![感染科優(yōu)勢病種診療技術方案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2.gif)
![感染科優(yōu)勢病種診療技術方案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3.gif)
![感染科優(yōu)勢病種診療技術方案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4.gif)
![感染科優(yōu)勢病種診療技術方案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90bf7e48f695e0a3d26b87a91d4c5a6c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診療方案(2015年度)1疾病名稱【中醫(yī)診斷】外感發(fā)熱【西醫(yī)診斷】上呼吸道感染2診斷2.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發(fā)布《中醫(yī)內科常見疾病診療指南》(ZYYXH/T11—2008)。2.1.1疾病診斷診斷要點:發(fā)熱,初起常伴惡寒、咳嗽、頭身疼痛。有感受外邪病史。理化檢查:白細胞總數降低或升高,中性粒細胞增高,出現核左移。主要癥狀:鼻和喉部燒灼感,咽癢或痛、鼻塞、打噴嚏、流涕、惡寒發(fā)熱、無汗或少汗、頭痛、全身不適、肌肉酸痛。2.1.2證候診斷1)風寒束表證:惡寒重,發(fā)熱輕,無汗,頭項強痛,鼻塞聲重,鼻涕清稀,或有咽癢咳嗽,痰稀白,口不渴,肢節(jié)酸痛,舌苔薄白,脈浮緊。2)風熱犯表證:發(fā)熱重,微惡風寒,鼻塞流黃濁涕,身熱有汗或無汗,頭痛,咽痛,口渴欲飲或有咳嗽痰黃,舌苔薄黃,脈浮數。3)暑濕襲表證:惡寒發(fā)熱,頭重,胸腹悶脹,惡嘔腹瀉,肢倦神疲,或口中黏膩,渴不多飲,舌苔白膩,脈濡滑。4)衛(wèi)氣同病證:自覺發(fā)熱重,煩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惡寒或惡風,或高熱寒戰(zhàn),流涕,咽癢咽痛,頭痛頭脹,噴嚏。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浮數或洪大。2.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第7版(陸再英、鐘南山主編,人民出版社,2008年)。癥狀:惡寒發(fā)熱,鼻咽部不適、疼痛。主要體征:鼻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充血。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白細胞計數多為正常或偏低,淋巴細胞比例升高。3治療方案3.1中醫(yī)辨證論治1)風寒束表證治法:解表散寒。方藥:荊防敗毒散加減荊芥10g防風12g柴胡12g前胡10g川芎10g枳殼10g羌活10g獨活10g茯苓10g桔梗10g甘草10g2)風熱犯表證治法:解表清熱。方藥:銀翹散加味牛蒡子10g薄荷3g后下生甘草10g杏仁9g淡竹葉20g連翹10g荊芥穗10g淡豆豉10g包煎銀花15g桔梗10g桑葉10g3)暑濕襲表證治法:清暑祛濕。方藥:新加香薷飲加減香薷12g銀花20g厚樸10g甘草10g連翹10g半夏9g滑石10g包煎4)衛(wèi)氣同病證治法:透表清氣。方藥:小柴胡湯加減柴胡20g黃苓15g青蒿10g羌活10g薄荷3g后下石膏10g大青葉20g生甘草10g3.2辨證使用中成藥(科室特色)以單純發(fā)熱為主時:感冒清熱顆粒6gpotid柴黃清熱顆粒4gpotid以流涕、鼻塞為主時:祖卡木顆粒12gpotid香菊膠囊2-4粒potid以咽痛、咽癢為主時:藍苓口服液20mlpotid金果飲口服液15mlpotid金喉健噴霧劑2ml吸入bid以咳嗽為主時:強力枇杷露15mlpotid蘇黃止咳膠囊1.35gpotid3.3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根據病情加用喜炎平注射液。3.4基礎治療1)臥床休息,多飲水。必要時補液500~1000ml。2)根據患者病情需要使用冰袋、酒精擦浴等其他方法。3)根據實際情況給予解熱鎮(zhèn)痛藥物。4)根據血象給予抗生素。3.5退熱治療1)針刺退熱:選穴,大椎,上肢取曲池、合谷,配內關、手三里;下肢取足三里、陽陵泉、三陰交,手法均采用瀉法。2)刮痧退熱:取大椎穴。由內向外、單一方向刮動,每一部位刮20下左右,至局部皮膚出現微紅或紫色充血瘀點為度。3)藥物擦浴退熱:升降散藥液(大黃、姜黃、僵蠶、蟬蛻)擦浴,開腠理,泄邪熱。3.6代茶飲患者熱象明顯或風寒化熱者可給予:菊花10g金銀花10g烏梅10g桔梗10g甘草10g代茶飲3.7護理1)風寒束表者,可服生姜湯,飲熱稀飯等溫散之品以助汗出。2)風熱犯表者,可給予清涼飲料,如西瓜汁、梨汁、甘蔗汁、荸薺汁、鮮桔汁。3)密切關注服藥后汗出情況,以防厥脫之變。4療效評價4.1評價標準外感發(fā)熱上呼吸道感染痊愈標準:精神、食欲好、體溫恢復正常滿12小時、鼻咽部癥狀消失、咽充血消失。4.2評價方法1)解熱時間:服藥72h內(1個療程內)體溫下降到37.2°C及以下,并且其后體溫不再上升超過37.2C的時間。2)即刻退熱判斷標準:服藥后4h內體溫下降0.5C。5中醫(yī)治療難點分析難點分析:上呼吸道感染反復發(fā)作。普通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治療并不困難,經過正確的辨證施治,可在較短時間內痊愈。但若患者機體抵抗力低下,容易感受外邪,上呼吸道感染將會反復發(fā)生。反復發(fā)生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勢遷延難愈。嚴重者還可并發(fā)或繼發(fā)心肌炎、慢支、甚者可威脅生命,造成死亡。因此,如何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的反復發(fā)作是本病治療中的難點和關鍵。解題思路:中醫(yī)認為肌表衛(wèi)氣充實乃可抵御外邪入侵,感冒就不易發(fā)生,所以,中醫(yī)預防感冒的主要方法是補肺固表,最常用的方劑是玉屏風散。藥理研究證實玉屏風散具有免疫調節(jié)作用。其他療法如針刺(含耳針)、拔罐、推拿、保健口罩等也具有防治反復上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其作用機制亦有待進一步研究。體虛者應適當加強戶外活動及鍛煉,增強體質,“虛邪賊風,避之有時”,在感冒流行時盡量避免到公共場所,吸煙者應盡早戒煙。泄瀉病(感染性腹瀉)中醫(yī)診療方案(2015年度)一、疾病名稱中醫(yī)診斷:泄瀉病西醫(yī)診斷:感染性腹瀉二、診斷1疾病診斷1.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內科學》第七版(一)疾病診斷主癥:糞質稀澹,或完谷不化,或如水樣,大便次數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余次。兼癥:腹痛、腹脹、腸鳴、納呆。病史、誘因:起病或急或緩。暴泄者多有暴飲暴食或誤食不潔食物得病史。遷延日久,時發(fā)時止者,常由外邪、飲食、情志等因素而誘發(fā)。(二)證候診斷(1)腸胃濕熱病起急驟,惡心頻發(fā),嘔吐吞酸,腹痛陣作,瀉下急迫,便行不爽,糞色黃褐而臭,口渴欲飲,心煩,尿短赤少,舌苔黃膩,脈數或滑數。(2)寒濕阻滯嘔吐清水。惡心,腹瀉如水,腹痛腸鳴并伴有畏寒發(fā)熱,頸項或全身關節(jié)酸痛,苔薄白或白膩,脈滑。食滯胃腸惡心厭食,得食愈甚,吐后反快;腹痛,瀉下穢臭,氣迫不爽,瀉后痛減,苔厚膩,脈滑實。脾胃虛弱稟賦不足,素體脾虛,飲食稍有不慎即吐瀉,大便澹薄,嘔吐清水,且時作時休,面色不華,乏力倦怠,舌淡,脈弱。1.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內科學》橄診斷依據大便稀薄或如水樣,次數增多。可伴腹脹腹痛等癥。急性暴瀉起病突然,病程短。可伴有惡寒、發(fā)熱等癥。飲食不當、受寒涼或情緒變化可誘發(fā)。二、相關檢查糞便檢查:大便常規(guī)鏡檢可見白細胞、膿細胞或病原體。內窺鏡檢查:結腸鏡、小腸鏡檢查,可直接觀察腸黏膜病變情況,同時采取滲出物以鏡檢、培養(yǎng)或進行活體組織檢查,對慢性泄瀉的診斷尤為重要,且可排除胃腸道腫瘤。影像學檢查X線檢查一一慢性泄瀉可考慮做結腸鋇劑灌腸及全消化道鋇餐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腹部8超或CT檢查有助于胰腺病變、腹腔淋巴瘤等疾病的診斷。其它檢查:血糖、腎功能、T3、T4等檢查可排除糖尿病CRF、甲亢等疾病引起的腹瀉。三、治療方案(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1、腸胃濕熱治法:清熱化濕,理氣止瀉。方藥:葛根苓連湯加減葛根10克黃苓10克黃連6克木香10克茯苓12克車前子10克白扁豆10克薏苡仁15克荷葉10克生甘草6克2、寒濕阻滯治法:散寒除濕,和中止瀉。方藥:蕾香正氣散加減蕾香10克大腹皮10克白芷1O克紫蘇10克茯苓12克清半夏10克白術10克陳皮10克厚樸10克生姜5克甘草6克3、食滯胃腸治法:消食化滯,和胃降逆。方藥:保和丸加減焦山楂10克神曲10克制半夏10克茯苓12克陳皮10克萊菔于10克大腹皮10克4、脾胃虛弱治法:健脾理氣,和胃止瀉。方藥:參苓白術散黨參3克白術12克山藥10克茯苓12克白扁豆12克陳皮10克砂仁3克薏苡仁12克甘草6克(二)辨證選擇口服中成藥蕾香正氣膠囊2#potid楓廖腸胃康1.29gpotid(三)靜脈滴注、肌肉注射中成藥注射劑根據病情可辨證加用0.9%鹽水250ml+喜炎平注射液250mgivgttqd。(四)艾灸(本科特色)主穴:神闕穴。取無煙灸2cm放置灸盒內,點燃后,放置于神闕穴上,至燃盡。(五)一般療法急性腹瀉用藥之細菌感染患有此型腹瀉者,可選擇以下口服抗菌藥中的一種或兩種進行治療:氟哌酸:成人每次服0.1-0.2克,每日服3-4次,于空腹時服用效果好。黃連素:成人每次服0.1-0.3克,每日服3次。環(huán)丙沙星:成人每次服0.25-0.5克,每日服2次。新諾明:成人每次服1克,每日服2次。瀉痢停(甲氧芐啶):成人每次服2片,每日服2次。急性腹瀉用藥之病毒感染病毒感染也是引起急性腹瀉的原因之一。用于輔助治療病毒性急性腹瀉的藥物主要有思密達和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思密達:此藥能將腸道內的細菌和病毒吸附,并在服藥的6小時后,將吸附物排出體外。此藥的用法是:成人每次服1包(3克),一日服3次,用溫開水沖服。微生態(tài)調節(jié)劑:此類藥物能抑制腸道內的病毒復制,促進腸上皮的修復,而且特別安全、有效。急性腹瀉用藥之消化不良消化不良引起的急性腹瀉也是經常發(fā)生的?;加写瞬〉娜耍鄶凳怯捎谶M食過多過雜所致,其主要臨床表現是排稀水樣便。如因吃主食過多的發(fā)病者,可服用淀粉酶片或干酵母片。淀粉酶片的用法是:每次服0.2克,每日服3-4次。干酵母片的用法是:每次服0.3-0.5克,每日服2-3次。如因吃肉食或油膩食物過多而發(fā)病的患者,可服用多酶片。多酶片的用法是:每次服1-2片,每日服3次,在吃飯時服。(六)調護急性期禁食急性水瀉期需暫時禁食,使腸完全休息。必要時由靜脈輸液,以防失水過多而脫水。清淡流質不需禁食者,發(fā)病初宜給清淡流質飲食。如蛋白水、果汁、M湯、薄面湯等,以成為主。早期禁用牛奶、蔗糖等易產氣的流質飲食。有些患者對牛奶不適應,服牛奶后常使腹瀉加重。根據病情調整飲食排便次數減少,癥狀緩解后改為低脂流質飲食,或低脂少渣、細軟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大M粥、藕粉、爛面條、面片等。選擇合適飲食腹瀉基本停止后,可供給低脂少渣半流質飲食或軟飯。少量多餐,以利于消化,如面條、粥、饅頭、爛M飯、瘦肉泥等。仍應適當限制含食物纖維較多的蔬菜水果等食物,以后逐漸過渡到普食。補充維生素注意復合維生素B和C補充,如鮮桔汁、果汁、番茄汁、菜湯等。飲食禁忌禁酒,忌食肥肉、堅硬及含食物纖維較多的蔬菜、生冷瓜果、油脂多的點心及冷飲等。四、療效評價治愈:大便正常,其他癥狀消失,臨床檢驗正常。好轉:大便次數明顯減少,其他癥狀改善。未愈:癥狀未見改善。五、中醫(yī)治療難點分析泄瀉的中醫(yī)治療臨床療效較佳值得進一步研究的為中醫(yī)藥治療作用機理,從中明確中醫(yī)藥治療的作用靶點進一步闡明中醫(yī)藥治療的優(yōu)勢優(yōu)化診療方案,提高臨床療效。痄腮?。餍行匀傺祝┲嗅t(yī)診療方案(2015年度)一、疾病名稱中醫(yī)診斷:痄腮病西醫(yī)診斷:流行性腮腺炎二、診斷1疾病診斷1.1中醫(y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yī)外科學》第七版(一)疾病診斷1)全年均可發(fā)生,但好發(fā)于冬春季以兒童與青少年為多發(fā)病前2-3周內,有與痄腮病人接觸史。2)始起發(fā)熱,惡寒,頭痛,或伴納差、嘔吐,1-2日后發(fā)熱增甚,常一側腮腺逐漸腫大,皮色不紅,邊緣不清,觸之疼痛,或對側腮腺繼之腫脹,張口不利,咀嚼疼痛,或毒邪下竄肝經而致睪丸腫痛或毒陷心包,引動肝風而致神昏、抽搐。3)腮腺腫脹持續(xù)4-6日開始消退,整個病程-2周。(二)證候診斷溫毒襲表證證候:發(fā)熱惡寒,頭痛,咽干涎少,腮部一側或兩側漫腫疼痛,皮色不紅,壓之有彈性感,咀嚼不便,舌紅,苔薄白而干或薄黃,脈浮數。熱毒蘊結證證候:壯熱不退,煩躁,頭痛,腮部漫腫而疼痛較甚張口不便,咀嚼困難,疲乏納差,或伴咽喉腫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或滑數。濕熱毒蘊證證候:身熱煩躁,汗出而熱不退,頭痛而重,惡心嘔吐,口渴不欲食,兩腮腫痛,連及頜下拒按,咀嚼困難,咽紅腫痛,小便短赤,大便秘結,舌紅,苔黃膩,脈滑數。邪毒竄睪證證候:腮腺腫痛,發(fā)熱,少腹脹痛,睪丸腫脹疼痛,舌紅苔黃,脈弦數。毒陷心肝證證候:壯熱,頭痛,腮腫,煩躁不安,頸項強硬,神疲嗜睡,或神昏不語,四肢抽搐,唇焦,舌紅絳,苔黃干,脈弦數。痰瘀互結證證候:熱退痛減,腮部或睪丸腫硬不消,舌苔膩,脈弦澀。1.2西醫(yī)診斷標準:參照《傳染病學》第八版(一)流行病學:注意流行情況,病前二、三周內有無接觸史流腮疫苗接種史,有無既往患此病史。(二)臨床表現:潛伏鯽?25天,平均18天。發(fā)熱:伴全身不適,體溫與病情成正比,熱型可呈雙峰型。腮腺腫脹:一側或兩側,以耳垂為中心,質韌、脹痛、觸痛、張口及咀嚼時加重,腫脹多于?3天達高峰,持續(xù)4?5天逐漸消退。其它系統(tǒng)損害:可有睪丸炎、卵巢炎、胰腺炎、腦膜炎等的表現。本病自然病程約為0?14天。(三)實驗室檢查:血象:白細胞計數大多正?;蛏栽黾?,淋巴細胞相對增多。血清和尿淀粉酶:90%患者有輕至中度增高。血清學檢查:補體結合實驗對可疑病例有診斷價值,份血清效價4倍以上的增高或一份血清效價達64者有診斷意義亦可進行血凝抑制實驗或以ELISA法檢測特異性IgM抗體。三、治療方案(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1.溫毒襲表證治法:辛涼解表、解毒消腫。主方:銀翹散合五味消毒飲銀花連翹甘草桔梗竹葉20g荊芥10g牛蒡子10g薄荷3g后下蒲公英20g紫花地T20g野菊花20g熱毒蘊結證治法:清熱解毒、消腫散結。主方:普濟消毒飲升麻柴胡陳皮薄荷牛蒡子10g黃苓12g黃連12g甘草10g桔梗10g板藍根20&連翹20g玄參10g濕熱毒蘊證治法:清熱化濕解毒。主方:甘露消毒丹黃苓12g黃連12g荷葉10g薄荷3g后下射干10g貝母15g陳皮10g蕾香15&后下滑石9g包煎菖蒲12g通草10g白豆蔻10g后下邪毒竄睪證治法:清瀉有火,活血散結。主方:龍膽瀉肝湯加減。龍膽草20g枳殼12g黃苓10g柴胡10g當歸10g車前子20g澤瀉10g甘草10g生地10g木通10g毒陷心肝證治法:解毒開竅、清肝熄風。主方:清營湯水牛角20g生地10g銀花10g連翹10g玄參20g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世界民俗文化節(jié)展品陳列合作協議
- 2025年閉式冷卻塔項目申請報告
- 2025年企業(yè)招投標合同管理權威指導
- 2025年信貸業(yè)務代理合同
- 2025年道路橋梁工程建設安全合同協議
- 2025年勞動力合同績效管理性簽訂
- 2025年停車場所停車位租賃合同范文
- 2025年臨翔區(qū)互聯網產業(yè)合作框架協議
- 2025年飲品供應長期合同
- 2025年工程用瓷磚訂購合同示范
- 會計專業(yè)工作簡歷表(中級)
- 金融科技課件(完整版)
- 醫(yī)院壓力性損傷患者質控標準
- 人教版七年級上冊數學試卷全冊
- 醫(yī)療機構規(guī)章制度診所診所規(guī)章制度
- 六年級小升初語文試卷 [六年級下冊語文小升初試卷
- 幼兒園中班開學第一課
- 飲品店操作流程圖
- 風居住的街道鋼琴二胡合奏譜
- PADS元件封裝制作規(guī)范要點
- 膠水行業(yè)中最常用的英文術語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