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馬原習題(第一章)馬原習題(第一章)馬原習題(第一章)資料僅供參考文件編號:2022年4月馬原習題(第一章)版本號:A修改號:1頁次:1.0審核:批準:發(fā)布日期:第一章世界的物質性及其發(fā)展規(guī)律一、單項選擇題1.恩格斯認為,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A.哲學與人類生存活動之間的內在聯系問題B.人與周圍世界的基本聯系問題C.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D.關于人的本質問題2.人們對整個世界的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就是()A.方法論B.認識論C.自然觀D.世界觀3.劃分唯物史觀與唯心史觀的根據是()A.是否承認社會歷史的規(guī)律性B.是否承認階級斗爭C.是否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D.是否承認社會意識的能動作用4.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是()A.是否承認世界具有統一的本原B.對于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問題的不同回答C.有“高尚的理想”D.是否承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5.哲學的黨性是指()A.哲學的階級性,在階級社會為一定階級服務B.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對立和斗爭C.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對立和斗爭D.可知論同不可知論的對立和斗爭6.辯證法和形而上學的根本分歧在于()A.是否承認世界的本質是物質B.是否承認事物存在著聯系C.是否承認事物存在著變化、發(fā)展D.是否承認事物存在著矛盾7.唯物主義一元論同唯心主義一元論對立的根本點在于()A.世界發(fā)展動力問題B.意識本質問題C.世界本原問題D.實踐本質問題8.否認世界同一性的哲學是()A.主觀唯心主義B.客觀唯心主義C.形而上學D.二元論9.在世界的統一性的問題上,辯證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的分歧在于()A.世界是否統一B.世界統一于物質還是精神C.世界是否可知D.世界統一于客觀實在還是某一種具體的物質形態(tài)10.“存在就是被感知”,這是()A.客觀唯心主義命題
B.主觀唯心主義命題C.庸俗唯物主義命題
D.機械唯物主義命題11.“古之天下,亦今之天下,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這是AA.形而上學的觀點B.唯物主義觀點C.辯證法觀點D.唯心主義觀點12.“舊唯物主義是半截子的唯物主義”,這是指()A.舊唯物主義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B.舊唯物主義在社會歷史觀上是唯心主義C.舊唯物主義是機械唯物主義D.舊唯物主義是割裂了運動與靜止的辯證法13.馬克思主義認為,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于它的()A.實踐性B.運動性C.物質性D.客觀性14.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把世界的本原歸結為A.客觀存在的各種物體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現象C.物質的具體形態(tài)和結構D.某種具體的“原初物質”15.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基石是()A.社會范疇B.自然范疇C.意識范疇D.物質范疇16.“物、物質無非是各種物的總和,而這個概念就是從這一總和中抽象出來的。”這句話想要表達的是()A.辯證唯物主義的物質觀B.辯證唯心主義的物質觀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的物質觀D.形而上學唯心主義的物質觀17.列寧對辯證唯物主義物質范疇的定義是通過()A.物質和意識的關系界定的B.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界定的C.主體和客體的關系界定的D.一般和個別的關系界定的18.哲學的物質概念與自然科學關于物質形態(tài)和物質結構的概念之間的關系是()A.理論與實踐的關系B.一般與普遍的關系C.共性與個性的關系D.特殊與個性的關系19.物質的唯一特性是()A.運動B.客觀實在性C.時間和空間特性D.可知性20.標志一切事物和現象的變化及其過程的哲學范疇是()A.物質B.時間和空間C.運動D.存在21.設想無物質的運動是()A.唯心主義B.唯物主義C.形而上學D.辯證法22.設想無運動的物質是()A.唯心主義辯證法B.辯證唯物主義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D.唯物辯證法23.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A.無條件性B.有條件性C.穩(wěn)定性D.不變動性24.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A.無條件性B.有條件性C.穩(wěn)定性D.不變動性25.“坐地日行八萬里,巡天遙看一千河”,這一著名詩句包含的哲理是()A.物質運動的客觀性和時空的主觀性的統一B.物質運動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C.時空的無限性和有限性的統一D.運動的絕對性和靜止的相對性的統一26.時間和空間“離開物質當然都是無,都是只在我們頭腦中存在的空洞的觀念抽象?!边@種觀點說明了()A.主觀的時間和空間觀念必然是空洞的抽象B.時間和空間可以脫離物質而存在C.時間和空間只是物質的存在形式D.物質運動是時間和空間的形式27.主張“世界上除了運動著的物質之外,什么也沒有”的觀點,屬于()A.否認人的意識存在的自然唯物主義B.主張世界統一于物質的辯證唯物主義C.否認時間與空間存在性的唯心主義D.把人的意識理解成某種特殊的“精細物質”的機械唯物主義28.“動中有靜,靜中有動”說明了()A.物質和運動的統一B.運動和靜止的統一C.有限和無限的統一D.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29.“只要知道自然界一切組成部分的相對位置和全部作用,一億年以前的情況和一億年以后的狀況,都可以精確無誤地演算出來,因為未來的一切早就在宇宙誕生時便已完全被確定了?!边@是()A.唯心主義決定論的觀點B.辯證唯物主義決定論的觀點C.非決定論的觀點D.機械決定論的觀點30.“觀念的東西不外是移入人的頭腦并在人的頭腦中改造過的物質的東西而已?!边@種觀點是()A.形而上學唯物主義觀點B.辯證唯物主義觀點C.主觀唯心主義觀點D.客觀唯心主義觀點31.宋朝有個畫家叫文與可,在他住處周圍有很多竹子。他一年四季觀察竹子的變化,對竹枝、竹葉在各個不同時期的形狀、姿態(tài)有透徹了解,因而畫出的竹子生動逼真,受到大家贊揚。有詩云:“與可畫竹時,胸中有成竹”?!靶赜谐芍瘛边@個成語流傳至今。上述材料體現的哲學道理是()A.意識是物質長期發(fā)展的產物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C.意識是對客觀存在的能動的反映D.物質具有不依賴于人的意識的客觀實在性32.研究意識現象之所以艱難,是因為無論我們的哪一種器官都不能直接感知它。我們可以看到意識的器官——腦,可以用相應的儀器觀察腦細胞,觀測腦電流,但我們無法用哪怕最精密的儀器觀察意識本身。我們無法用天平稱稱意識,用尺子量量意識,意識不具有物質的物體所具有的物理屬性。由此而論()A.意識并不存在,它只是人們憑空的想象B.意識是人腦的機能C.意識因此而無法認識D.意識屬于某個根本與物質世界不同的超自然的東西33.人類發(fā)現狼孩、豹孩的實例說明()A.人與其它動物并無本質區(qū)別B.人的意識與其它動物的意識有質的區(qū)別C.脫離了人類社會,不可能形成意識D.正常的人腦發(fā)育是意識得以產生的源泉34.對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映,這說明()A.意識是主體的自由創(chuàng)造B.意識不受客體影響C.意識受主體狀況的影響D.意識的內容是主觀的35.先有工程設計圖,然后按設計圖施工,建成大廈。這一事實說明()A.意識在先,物質在后B.意識對物質有決定作用C.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D.物質對意識有決定作用36.“心誠則靈,心不誠則不靈”的說法是()A.主張物質和意識具有統一性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B.主張思想就是物質的庸俗唯物主義觀點C.認為世界是絕對精神外化的客觀唯心主義觀點D.夸大了意識能動作用的唯心主義觀點37.人在“勞動過程結束時得到的結果,在這個過程開始時就已經在勞動者的表象中存在著,即已經觀念地存在著?!边@種觀點表明()A.意識具有能動性B.人在實踐中可以任意獲得自己想要得到的成果C.勞動可以創(chuàng)造一切D.它是一種片面夸大主觀能動性的唯心主義觀點38.意識既有對當前的反映,又有對過去的追溯和對未來的預測,可以超越特定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這表明意識具有()A.絕對性B.無限性C.創(chuàng)造性D.永恒性39.人工智能的出現對馬克思主義哲學意識論的意義是()A.否定了物質對意識的決定作用B.改變了人類意識活動的規(guī)律性C.肯定了人工智能可以代替意識的能動活動D.豐富了物質和意識相互關系內容40.最能集中體現人類社會的物質性的是()A.人的活動B.地理環(huán)境C.生產方式D.上層建筑41.一元論都承認的是()A.世界有統一性B.思維可以認識存在C.世界是可知的D.世界是變化發(fā)展的42.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石是()A.世界的物質同一性原理B.科學的實踐觀點C.意識能動性原理D.人的本質的觀點43.辯證唯物主義一元論的根本要求是()A.用矛盾分析法分析一切事物B.堅持科學的實踐觀C.一切從實際出發(fā)D.具體問題具體分析44.既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分化統一的歷史前提,又是自然界與人類社會統一起來的現實基礎()A.運動B.實踐C.精神生產D.物質生產45.下列活動中,屬于最基本的實踐活動的是()A.交通警察維持交通秩序
B.醫(yī)生給病人做手術C.農民收割莊稼
D.運動員參加體育比賽46.人們所從事的政治活動、社會改革、社會革命等活動都屬于()A.改造物質世界的生產實踐B.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C.變革上層建筑的意識性活動D.變革人與自然關系的實踐47.在實踐的各種基本形式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A.物質生產實踐B.科學實驗C.處理社會關系的實踐D.政治實踐48.使人從統一的自然界中分化出來的根本因素是()A.意識的產生B.地理環(huán)境的變化C.生產方式D.社會實踐49.馬克思主義哲學把世界劃分為自在世界和人類世界。自在世界是指()A.整個自然界B.不能為人類認識的“自在之物”C.按自身規(guī)律運動著的客觀世界D.尚未納入人的實踐活動和認識活動范圍的世界50.有一首描述在戰(zhàn)爭中缺了釘子的馬掌會導致國家滅亡的童謠:“釘子缺,蹄鐵卸,戰(zhàn)馬蹶;戰(zhàn)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zhàn)事折;戰(zhàn)事折,國家滅。”這首童謠包含的哲學原理是()A.事物是普遍聯系的B.事物是變化的C.事物的現象是本質的表現D.事物的量變引起質變51.黑格爾說,割下來的手就不是真正的人手了。這句話表達的哲學道理是()A.承認世界的統一性B.承認世界的本原是物質的C.否認聯系的形而上學觀點D.承認普遍聯系的辯證法觀點52.“是就是,不是就不是;除此之外,都是鬼話。”這種觀點()A.深刻地揭示了聯系的條件性,屬于辯證法B.否認了不同事物及其性質之間的相互轉化、相互聯系,是形而上學C.屬于相對主義詭辯論D.屬于唯心主義辯證法53.“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碧拼娙嗣虾迫贿@句詩體現的哲理是()A.歷史是客觀的合規(guī)律的過程B.人類社會是客觀的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C.事物之間的聯系是普遍的D.一切事物都是變化發(fā)展的54.事物發(fā)展的本質是()A.所有事物都在前進和上升B.新事物的產生,舊事物的滅亡C.事物不斷處于質變當中D.發(fā)展是一個揚棄的過程55.“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剂中氯~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后波。”這兩句詩包含的哲學道理是()A.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B.事物是本質和現象的統一C.事物的發(fā)展是量變和質變的統一D.新事物代替舊事物是事物發(fā)展的總趨勢56.清代趙翼有詩曰:“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痹撛妴l(fā)我們()A.要把世界上的事物如實地看成是一個變化發(fā)展的過程B.世界上的事物和現象是瞬息萬變,難以把握的C.要弄清事物在其發(fā)展過程中所處的階段D.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只有偶然沒有必然57.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A.“揚棄”B.斗爭的觀點C.對立統一規(guī)律D.否定之否定58.“和而不同,同則不繼”,這種對和諧的看法,表明()A.和諧與矛盾是排斥的B.和諧和矛盾是同一的C.和諧包含著矛盾D.有矛盾就沒有和諧59.貫穿于事物發(fā)展過程始終,規(guī)定者事物性質的矛盾是()A.主要矛盾B.根本矛盾C.非主要矛盾D.非根本矛盾60.在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對事物發(fā)展起決定作用的矛盾是()A.主要矛盾B.根本矛盾C.非主要矛盾D.非根本矛盾61.關于矛盾的斗爭性,正確的觀點是()A.對抗性矛盾才有斗爭B.事物發(fā)展的后期才有斗爭,前期只有差異C.凡是矛盾必有斗爭D.矛盾只有激化的時候才有斗爭62.中國古代哲學家公孫龍“白馬非馬”之說的錯誤在于割裂了()A.內因和外因的關系B.矛盾統一性和斗爭性的關系C.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關系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63.《孫子兵法》曰:“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韓信據此背水一戰(zhàn),大敗趙軍;馬謖據此屯兵山下,痛失街亭。同是根據《兵法》但卻造成兩種不同的結果,這說明()A.矛盾具有普遍性,兩者沒有共性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解決矛盾的關鍵C.《兵法》本身有正確和錯誤之分D.矛盾雙方是既對立又統一的關系64.馬克思主義最本質的東西和活的靈魂是()A.唯物辯證法B.具體問題具體分析C.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關系的原理D.矛盾同一性和斗爭性相互關系的原理65.杜甫詩曰:“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边@首詩蘊含的哲理是()A.看問題要分清主流和之流B.承認矛盾客觀性,正確對待矛盾C.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D.抓主要矛盾,抓中心,抓關鍵66.“一刀切”思想方法的錯誤在于()A.忽視事物矛盾的普遍性B.忽視事物矛盾的特殊性C.忽視事物矛盾的同一性D.忽視事物矛盾的斗爭性67.矛盾發(fā)展的不平衡性的表現是()A.內部矛盾和外部矛盾B.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D.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68.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指()A.矛盾體系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B.矛盾中處于支配地位,起主導作用的矛盾C.貫穿于事物發(fā)展全過程并決定事物根本性質的矛盾D.矛盾中積極的進步的方面69.事物發(fā)展的根本動力在于()A.對立面之間的同一性B.對立面之間的斗爭性C.事物內部的矛盾性D.事物之間的相互影響70.認識事物的根本方法是()A.客觀分析法B.矛盾分析法C.具體分析法D.調查研究法71.一事物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內在規(guī)定性是事物的()A.度B.質C.程度D.質量72.事物可以用數量關系表示的規(guī)定性是事物的()A.度B.質C.限度D.量73.保持事物質的穩(wěn)定性的數量界限是()A.質B.度C.質量D.量74.部分質變的兩種基本形式是()A.在度的范圍內的變化和超出度的范圍的變化B.事物的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C.階段性部分質變和局部性部分質變D.爆發(fā)式飛躍和非爆發(fā)式飛躍75.老子說:“治大國如烹小鮮”,也就是說要注意火候,這說明()A.要不失時機地促成飛躍B.要重視內因的作用C.要堅持適度原則D.要重視量的積累76.體現事物發(fā)展?jié)u進性和飛躍性統一的辯證法規(guī)律是()A.對立統一規(guī)律B.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C.質量互變規(guī)律D.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規(guī)律7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荀子這段話深刻地揭示了事物的發(fā)展是一個()A.不斷發(fā)生質變的過程B.由量變引起質變的過程C.不斷發(fā)生量變的過程D.波浪式發(fā)展的過程78.辯證法的否定即“揚棄”,它的含義是指()A.拋棄B.事物中好的方面和壞的方面的組合C.純粹的否定D.既克服又保留79.唯物辯證法的否定之否定規(guī)律揭示了事物發(fā)展的()A.方向和道路B.形式和狀態(tài)C.結構和功能D.源泉和動力80.主觀辯證法與客觀辯證法的關系是()A.反映與被反映的關系B.唯心主義與唯物主義的關系C.抽象與具體的關系D.唯心辯證法與唯物辯證法的關系81.有人認為:“如果事物的表現形式和事物的本質會直接合二為一,一些科學家就都成為多余的了?!边@一命題()A.夸大了現象和本質的統一B.夸大了現象和本質的區(qū)別C.否認了現象和本質的區(qū)別D.揭示了現象和本質的差別82.偶然性是指()A.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決定事物發(fā)展方向的因素B.在事物發(fā)展過程中可以出現也可以不出現,可以這樣出現也可以那樣出現的不確定趨勢C.存在于人的主觀意志中的非客觀性的因素D.違背事物發(fā)展規(guī)律的趨勢83.在下列事例中,把偶然性視為必然性的是()A.我國某些皇帝求仙吃丹,期望長生不死B.守株待兔C.刻舟求劍D.認為地震活動沒有任何規(guī)律,無法預測84.因果聯系的本質特點是()A.前后相繼性B.引起和被引起的關系C.反映和被反映的關系D.同時并存的關系85.下列命題中反映規(guī)律客觀性的有()A.“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C.“人的理性為自然立法”D.“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86.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之間的聯系主要表現在兩者都()A.具有主觀性B.具有客觀性C.主客觀的統一D.在人類實踐基礎上形成并發(fā)揮作用的87.社會規(guī)律是通過抱有一定目的的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這說明社會規(guī)律()A.具有主觀性B.具有目的性C.主客觀的統一D.不同于自然規(guī)律88.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的根本前提是()A.尊重客觀規(guī)律B.以人為本C.擺脫必然性的束縛D.實現人的自由89.實現意識能動作用的根本途徑是()A.創(chuàng)造性理念B.計劃和藍圖C.社會實踐D.意志和觀念90.意識自身“物化”的過程本質就是()A.通過實踐改造物質世界的過程B.意念變物的過程C.意識創(chuàng)造物質的過程D.觀念創(chuàng)造客觀世界的過程二、多項選擇題1.下列各項屬于哲學基本問題內容的有A.思維與存在何者為第一性B.思維能否產生理論C.思維與存在是否有同一性D.思維能否正確地反映存在2.可知論和不可知論的本質區(qū)別在于是否承認A.思維可以反映存在B.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C.世界可以被認識D.世界可以被完全認識3.辯證法作為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它承認()A.世界的同一性B.世界的物質性C.世界的聯系和發(fā)展D.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4.列寧的物質定義深刻揭示出物質()A.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B.存在于人的意識之外C.可以為人的意識所反映D.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5.列寧的物質定義對物質作出了最本質的規(guī)定,指明了()A.物質對于意識的依賴性、派生性B.物質對于意識的獨立性、根源性C.意識對于物質的依賴性、派生性D.意識對于物質的獨立性、根源性6.馬克思主義物質觀深刻的理論意義在于()A.堅持了物質的客觀實在性原則,堅持了唯物主義一元論B.堅持了能動的反映論和可知論,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論C.體現了唯物論和辯證法的統一D.體現了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物主義歷史觀的統一7.辯證唯物主義認為,靜止是物質運動在一定條件下的穩(wěn)定狀態(tài),具體表現為()A.不經歷時間變化這種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B.量變過程的中斷這種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C.空間位置暫時未變這種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D.根本性質暫時未變這種運動的特殊狀態(tài)8.運動和靜止的辯證關系有()A.“動中有靜,靜中有動”B.相互依賴C.相互滲透、相互包含D.相互轉化9.關于物質的運動和靜止,正確的說法有()A.夸大靜止將導致形而上學的錯誤B.物質總是處于絕對運動之中,不存在靜止C.世界上不存在脫離物質的運動D.離開物質談運動將會導致唯心主義10.時間的特點有()A.客觀性B.不可逆性C.一維性D.可逆性11.下列哪些說法展示了時間的一維性A.盛時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詩句)B.失落黃金有分量,借過光陰無處尋(諺語)C.光陰好比河中水,只能流去不復回(諺語)D.莫說年紀小,人生容易老;莫說時候早,一去沒處找(打油詩)12.馬克思主義認為,意識是()A.自然界長期發(fā)展的產物B.社會歷史發(fā)展的產物C.人腦的機能和屬性D.物質世界的主觀映像13.馬克思說:“最蹩腳的建筑師從一開始就比最靈巧的蜜蜂高明的地方,是他在用蜂蠟筑蜂房以前,已經在自己的頭腦中把它建成了?!边@一命題表明()A.意識總是先于物質而存在B.在一定條件下,人的實踐受理論的決定C.人的實踐活動要以理論為指導D.人類的意識具有目的性和計劃性14.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要表現在()A.目的性和計劃性B.創(chuàng)造性C.指導實踐改造客觀世界的作用D.指導、控制人的行為和生理活動的作用15.“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哲學意義是()A.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B.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C.主觀能動性的發(fā)揮,必須借助一定的物質條件和手段D.畫餅不能充饑16.馬克思主義哲學科學地論證了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它()A.首先堅持物質決定論的原則,認為這是科學地解決物質和意識相互關系的根本B.首先堅持能動論的原則,認為意識對物質具有決定性的能動作用C.堅持意識的能動論,認為意識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中表現了巨大的能動作用D.承認物質對意識的能動作用,認為由物質對意識的反作用也具有直接的意義17.從物質和精神的關系來看,“畫餅不能充饑”,這是因為()A.精神與物質不具有同一性B.精神對物質具有相對獨立性C.觀念的東西不能代替物質的東西D.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不等同于事物自身18.舊唯物主義在歷史觀上陷入唯心主義的根本原因有()A.把歷史過程看成是英雄任務意志的創(chuàng)造物B.不理解人的實踐活動本身是一種客觀實在C.不理解物質生產實踐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D.認為社會發(fā)展是一個自然歷史過程19.社會的物質性主要表現在()A.人類社會依賴于自然界,是整個物質世界的組成部分B.人們實踐活動雖然有意識作指導,但仍然是物質性的活動C.物質資料的生產方式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fā)展的基礎D.人類自身的繁衍發(fā)展是一個自然過程20.實踐活動的特點有()A.是一種客觀的物質的活動B.是一種自覺能動的活動C.是一種主觀見之于客觀的活動D.是一種社會歷史性活動21.下列活動形式,屬于實踐的有()A.國家工作人員從事行政管理B.階級斗爭C.愛因斯坦進行思維實驗D.化學家進行化學實驗22.實踐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因為()A.實踐創(chuàng)造了人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B.實踐是人所獨有的活動C.實踐集中表現了人的本質的社會性D.人類改造自然對象的活動構成了物質生活本身23.在自然界與人類世界的關系中,()A.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形成的前提B.自然界是構成人類社會客觀現實性的自然基礎C.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fā)展又反過來影響、制約和改變著自然界D.自然界的規(guī)律決定和制約著社會發(fā)展24.社會生活的實踐性主要體現為()A.實踐是社會關系形成的基礎B.社會生活的全部內容就是不斷進行的社會實踐C.實踐形成了社會生活的基本領域D.實踐構成了社會發(fā)展的動力25.恩格斯說:“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边@段話所包含的辯證法觀點有()A.聯系是客觀世界的本性B.一切事物都處于相互聯系之中C.世界是一個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D.聯系既是普遍的又是復雜多樣的26.唯物辯證法認為,聯系具有以下特點()A.必然性B.客觀性C.普遍性D.多樣性27.馬克思主義關于事物普遍聯系的原理要求我們()A.要善于分析事物的具體聯系,確立整體性、開放性觀念,從動態(tài)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聯系B.把握事物發(fā)展的度C.要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就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的相互關系D.樹立世界眼光,順應世界潮流,把握世界發(fā)展進程中諸方面的相互聯系,抓住機遇,努力發(fā)展自己28.達爾文在《物種起源》一書中,講了這樣一個例子:貓、田鼠、熊蜂、蝴蝶花,在自然界中是種屬相距甚遠的動植物。然而人們卻發(fā)現,有些地方貓多蝴蝶花也多這一奇怪現象。原來,貓吃田鼠,貓多則田鼠少;田鼠毀掉蜂窩,田鼠少則熊蜂多;熊蜂能替蝴蝶花傳遞花粉,熊蜂多則蝴蝶花繁茂。這個例子生動地表現了()A.事物之間的相互聯系和相互作用B.自然界中的動植物被一種關系復雜的網連在一起C.物質世界無不處在普遍聯系和相互制約之中D.物質世界是循環(huán)發(fā)展的29.對立統一規(guī)律之所以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是因為()A.揭示了事物矛盾的基本屬性和特點B.揭示了事物普遍聯系的根本內容和永恒發(fā)展的內在動力C.貫穿唯物辯證法其他規(guī)律和范疇的中心線索,是理解這些規(guī)律和范疇的“鑰匙”D.提供了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30.下列對矛盾同一性的描述,正確的有()A.指矛盾雙方相互依存、相互貫通的性質和趨勢B.矛盾著的對立面相互依存,互為存在的前提C.矛盾著的對立面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D.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貫通,在一定條件下相互轉化31.矛盾同一性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表現為()A.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B.矛盾雙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發(fā)展的因素C.為對立面的轉化、事物的質變創(chuàng)造條件D.規(guī)定事物發(fā)展的基本趨勢32.下列對矛盾斗爭性的描述正確的有()A.矛盾的對立屬性B.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排斥的性質和趨勢C.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分離的性質和趨勢D.矛盾著的對立面之間相互吸引的性質和趨勢33.下列屬于矛盾斗爭性的內容有()A.戰(zhàn)爭B.學術爭論C.生活方式的差異D.相互限制34.矛盾的斗爭性在事物發(fā)展中的作用表現在()A.斗爭性是事物存在和發(fā)展的前提B.促進矛盾雙方力量的變化,為對立面的轉化、事物的質變創(chuàng)造條件C.一種矛盾統一體向另一種矛盾統一體過渡的決定力量D.規(guī)定著事物轉化的可能和發(fā)展的趨勢35.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的辯證關系有()A.相互連結、相輔相成B.沒有斗爭性就沒有同一性C.斗爭性寓于同一性之中D.沒有同一性也沒有斗爭性36.馬克思在批評形而上學的錯誤時指出:“在他看出有差別的地方就看不出統一,在他看出統一的地方就看不出差別?!边@表明()A.形而上學把矛盾的同一性和斗爭性割裂開來了B.不能從對立中把握同一C.把對立看作是沒有任何聯系和同一的絕對對立D.把同一看作是不包含差別和對立的絕對同一37.矛盾的特殊性表現為()A.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特點B.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發(fā)展過程和發(fā)展階段各有不同的特點C.矛盾存在于任何特殊事物及其過程中D.構成事物的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各有不同的性質、地位作用38.下列哪些說法是對矛盾特殊性原理的具體運用()A.對癥下藥,量體裁衣B.因時制宜,因地制宜C.物極必反,相反相成D.欲擒故縱,聲東擊西39.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辯證關系有()A.沒有離開共性的個性B.現實存在的事物都是共性和個性的有機統一C.共性寓于個性之中D.沒有離開個性的共性40.下列關于度的正確說法有()A.度是質和量的統一B.度是保持事物質的穩(wěn)定性的數量界限C.度又叫關節(jié)點或臨界點D.度是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圍41.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量變是()A.事物數量的增減和次序的變動B.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wěn)定性的不顯著變化C.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xù)性的中斷D.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的連續(xù)性42.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質變是()A.保持事物的質的相對穩(wěn)定性的不顯著變化B.事物性質的根本變化C.事物由一種質態(tài)向另一種質態(tài)的飛躍D.體現了事物漸進過程和連續(xù)性的中斷43.量變和質變的辯證關系有()A.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B.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C.量變和質變相互滲透D.量變和質變相互依存、相互貫通44.下列格言中或成語中,體現質量互變規(guī)律的有()A.九層之臺,起于壘土B.有無相生,前后相隨C.月暈而風,礎潤而雨D.千里之堤,潰于蟻穴45.辯證的否定是()A.事物的自我否定B.事物發(fā)展的環(huán)節(jié)C.事物聯系的環(huán)節(jié)D.揚棄46.17世紀末,牛頓提出了光的微粒說,認為光是由微粒狀的物質組成的。不久惠根斯提出了光的波動說,認為光是一種波動。由于當時牛頓在科學界享有極高的威望,微粒說占了上風。19世紀初,波動說又重新提出,并用實驗有力地否定了牛頓的微粒說。19世紀末,光電效應等一系列的實驗向波動說提出了新的挑戰(zhàn)。愛因斯坦最終突破禁區(qū),創(chuàng)立了光的量子學說,認為光既是波,又是微粒,是連續(xù)的,又是不連續(xù)的。以上材料說明了()A.人們對光的正確認識經歷了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過程B.矛盾是事物發(fā)展的動力C.一切事物都是對立面的統一D.事物發(fā)展是前進行和曲折性的統一47.割裂事物發(fā)展過程中的前進性和曲折性會導致(、)A.激變論B.直線論C.庸俗進化論D.循環(huán)論48.規(guī)律這一范疇,深刻揭示了規(guī)律是事物的(、)A.本質的聯系B.必然的聯系C.偶然的聯系D.穩(wěn)定的聯系49.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之間既有聯系也有區(qū)別,具體表現為、)A.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都是在人類社會實踐創(chuàng)造的一定條件下起作用B.自然規(guī)律和社會規(guī)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性C.自然規(guī)律是作為一種盲目的無意識的力量起作用D.社會規(guī)律是通過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圖的人的有意識的活動實現的50.正確理解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guī)律性的關系,就需要做到(、)A.要認識客觀規(guī)律B.必須尊重客觀規(guī)律C.在行動前首先要考察人的能力D.要充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三、判斷題1.唯心主義否認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2.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都承認世界的統一性。()3.唯物主義是可知論,唯心主義是不可知論。(錯)4.在世界的統一性問題上,辯證唯物主義與舊唯物主義的分歧在于世界是否統一()5.世界統一于存在。()6.辯證法與形而上學的焦點在于是否承認事物是發(fā)展的。()7.脫離物質的運動和脫離運動的物質都是不可想象的,因此,運動就是物質,物質就等同于運動。()8.“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所以運動和靜止都是絕對的。()9.物質世界是永恒運動的,所以不存在靜止狀態(tài)。()10.運動的絕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無條件性,靜止的相對性體現了物質運動的有條件性。()11.時間具有可逆性。()12.時間和空間是絕對性和相對性的統一。()13.意識是人的主觀反映。()14.正確的意見是對物質的反映,錯誤的意見不是對物質的反映。()15.意識是內容的客觀性和形式主觀性的統一。()16.“人的意識不僅反映客觀世界,并且創(chuàng)造客觀世界?!保ǎ?7.物質生產實踐是最根本的實踐形式。()18.“全部社會生活在本質上是實踐的”。()19.實踐性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唯一特點。()20.運動和發(fā)展是唯物辯證法的總特征。()21.矛盾規(guī)律是唯物辯證法的實質和核心。()22.“世界是過程的集合體。”()23.矛盾是一切事物發(fā)展的動力。()24.同一性和斗爭性是矛盾的兩種基本屬性,它們都是無條件存在的,絕對的。()25.矛盾的斗爭性是絕對的,因而它的存在不需要任何條件。()2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體現了中國傳統哲學的矛盾觀。()27.根據矛盾性質的不同,矛盾可以分為對抗性矛盾和非對抗性矛盾。()28.人的衰老是一個逐漸的過程,因此一個人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2030中國電動汽車用太陽能電池板及充電器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甲苯二異氰酸酯(TDI)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生物殺蟲劑行業(yè)市場深度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現代咖啡桌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滑浪風帆吊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涂層板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汽車活塞銷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水泥磚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2030中國氧氣鋼瓶行業(yè)市場發(fā)展趨勢與前景展望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2025年中國液壓變量柱塞泵行業(yè)發(fā)展監(jiān)測及投資戰(zhàn)略研究報告
- 腦卒中中醫(yī)居家護理服務規(guī)范
- HG-T 6135-2022 非金屬化工設備 玄武巖纖維增強塑料管道及管件
- 汽車制造與試驗技術專業(yè)(現代學徒制)2022級人才培養(yǎng)方案(高職)
- 課程培訓合作協議(3篇)
- 鋁合金型材噴涂前處理技術優(yōu)化
- 有機化學課件(李景寧主編)第1章-緒論
- 公務員職務與及職級并行規(guī)定課件
- 智能電網電力負荷調控系統項目環(huán)境影響評估報告
- 處理突發(fā)事件流程圖
- 酒店住宿水單標準模板
- 污水排放檢查記錄表格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