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3高考歷史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題前,考生先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清楚,將條形碼準確粘貼在考生信息條形碼粘貼區(qū)。2.選擇題必須使用2B鉛筆填涂;非選擇題必須使用0.5毫米黑色字跡的簽字筆書寫,字體工整、筆跡清楚。3.請按照題號順序在各題目的答題區(qū)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qū)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草稿紙、試題卷上答題無效。4.保持卡面清潔,不要折疊,不要弄破、弄皺,不準使用涂改液、修正帶、刮紙刀。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陳寅恪在《魏晉南北朝史講演》中寫道:北朝漢人有認廟不認神的觀念,誰能定鼎嵩洛(洛:洛陽),誰便是文化正統(tǒng)的所在。據此推測,北朝人視為“文化正統(tǒng)”的朝代是A.曹魏B.蜀漢C.孫吳D.東晉2.20世紀50年代,在西方主要資本主義國家,馬克思主義成了一些書籍報刊學術研討的主題,并進入大學的課堂。一些著名學者稱其是“不可超越的哲學”、“要探索人類發(fā)展前景就勢必要求教于馬克思主義”。據此可知A.馬克思主義成為思想領域的主題 B.國際社會主義運動面臨新的高潮C.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受到較多關注 D.蘇聯(lián)模式得到知識界的普遍認可3.某中學進行《公元前四世紀古羅馬模擬法庭》的課外活動。其中,場景正確的是A.場景一:原告,一羅馬公民;被告,一移居帝國的外邦自由民。案由:追討欠款B.場景二:原告,一新征服地區(qū)的自由民;被告,羅馬公民。案由:人身傷害C.場景三:原告,一羅馬平民;被告,羅馬貴族。案由:貴族不允許他的女兒嫁給平民D.場景四:原告,一移居羅馬的外邦自由民;被告,一新征服地區(qū)的自由民。案由:商業(yè)糾紛4.商業(yè)廣告是促銷的重要手段。據史料記載:中國現代意義上的廣告起始于鴉片戰(zhàn)爭后,民國初年得到顯著的發(fā)展,1953年后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現。材料中廣告業(yè)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經濟困難,物資匱乏B.企業(yè)熱衷產品直銷C.三大改造,政府取締D.國家實行計劃經濟5.4500年前的一份墓志文記載“要建好你在墓地的住所,那是你去往西天的驛站。死亡令我們沮喪,生存令我們快樂。但是不要忘記了,用石頭建成的墓室卻是為了永生。”該墓志文最可能出自A.尼羅河流域 B.希臘半島 C.黃河流域 D.意大利半島6.“在幾十年前統(tǒng)治全球對歐洲來說還只是一個美麗的夢想,但伴隨著通訊事業(yè)的突飛猛進、內燃機被用于交通領域,技術上的革新和歐洲日益增長的實力一起導致了一種全新的世界格局的確立”。關于“世界格局”的理解不可能包含()A.資本主義市場體系 B.資本主義制度體系C.凡爾賽—華盛頓體系 D.資本主義殖民體系7.培根指出:“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以致沒有一個帝國,沒有一個教派,沒有一個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這三種發(fā)明在人類事業(yè)中產生更大的力量和影響?!边@里所說的“影響”主要是指A.促進了歐洲社會制度的轉型 B.奠定了中國古代文明古國的地位C.推動了歐洲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tài)8.西周在吸取商代滅亡教訓的基礎上,將刑法體制進行調整,相比于前朝減輕許多;但是對于“不孝不友”等違背基本倫理規(guī)范的行為,還是主張要“刑茲無赦”。這表明西周的刑法體制A.貫徹“明德慎罰”的司法原則 B.推動法律由野蠻走向文明C.服務于鞏固統(tǒng)治的現實需要 D.確保宗法原則得以貫徹落實9.18世紀后期到19世紀早期,大量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經濟發(fā)達的英格蘭各地的工業(yè)城市,1801年至1845年,英格蘭的愛爾蘭移民從幾萬人迅速增長到一百多萬人。這反映了A.移民潮促進了英國農業(yè)近代化B.愛爾蘭圈地運動導致農業(yè)破產C.英國的工業(yè)化改變了社會結構D.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工業(yè)革命10.“眼珠子,鼻孔子,朱子高于孔子;眉先生,胡后生,后生長于先生。”這是中國對聯(lián)藝術中非常典型的雙關聯(lián)。對“朱子高于孔子”喻意的最佳解釋是A.朱熹建立了系統(tǒng)的心學理論 B.朱熹繼承和發(fā)展了儒家學說C.朱熹對儒家學說的貢獻比孔子大 D.朱熹的學說更科學11.英國著名法學家白芝浩在評價17世紀英國革命時指出:“如果沒有受到宗教理論的推動的話,單單政治原因在當時是不足以激發(fā)人們對國王進行這樣一種反抗的?!边@表明A.歐洲天主教成為英國革命的旗幟B.英國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點C.專制王權與議會的矛盾不可調和D.宗教因素是革命發(fā)生的必要條件12.8月7日傍晚,他們毅然決然地分三路向……急進。這段路上,不僅要越過隴海鐵路,而且還面對黃泛區(qū)和沙河、汝河、淮河等多條河流。蔣介石完全沒有料想到他們會走這樣一著險棋,還以為他們只是“不能北渡黃河而南竄”。這一行動A.揭開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序幕B.將戰(zhàn)爭引入“國統(tǒng)區(qū)”C.基本殲滅了國民黨主力D.導致國民黨政權被推翻13.春秋時期敬姜在《論勞逸》中指出:“夫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逸則淫,淫則忘善;忘善則惡心生。”清初教育家顏元認為:“吾用力農事,不遑食寢,邪妄之念,亦自不起”。上述思想A.表明了統(tǒng)治階級對勞動的重視 B.意識到勞動對品德養(yǎng)成的重要性C.反映了對勞動作用的不同認識 D.體現了中國古代的重農抑商觀念14.考古發(fā)現西周時期的一些異族貴族群體的墓葬同西周貴族墓葬相比,墓地在墓向、墓葬形制、葬式以及殉葬習俗等方面存在較多相似之處。這表明當時()A.異族貴族以禮樂制度維系貴族身份 B.異族地區(qū)分封制與宗法制相結合C.禮樂制度推動了西周文化的傳播 D.墓葬制度凸顯了各級貴族的特權15.湯因比說:“如果歷史學家是誠實的、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并且很擅長反省藝術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將盡最大努力去撰寫一部沒有偏見的歷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笨梢娮髡哒J為A.歷史本身不具有客觀性 B.歷史學家必須具有自我批評糖神C.歷史作品都帶有主觀性 D.歷史學家應該帶著偏見研究歷史16.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妒~表法)的頒布A.摒棄了習慣法的內容B.打破了貴族壟斷司法C.維護了羅馬帝國統(tǒng)治D.推動了萬民法的形成17.下圖是我國某一歷史時期的部分行政區(qū)域圖,這一時期管理A區(qū)域的機構是:A.中書省B.宣政院C.樞密院D.行中書省18.英國技術專利制度起源于12世紀。如圖為1700年到1800年期間,英國紡織業(yè)的發(fā)明數量與專利總數圖。由此可知A.專利制度促進了英國工業(yè)革命發(fā)展B.工業(yè)的發(fā)展與政府專利制度易成反比C.強烈的專利意識是英國強盛的根源D.專利制度推動英國近代科技正式形成19.我國古代某瓷器“如蔚藍落日之天,遠山晚翠;湛碧平湖之水,淺草初春”。后周世宗也曾賦詩贊美“雨過天青云破處,者般顏色作將來?!彼麄冑澝赖氖茿.大邑白瓷 B.越窯青瓷 C.銅官窯釉下彩繪 D.明清琺瑯彩20.抗戰(zhàn)時期,中共領導的邊區(qū)民主選舉中,陜甘寧邊區(qū)有80%的選民參加了選舉,綏德、清潤、延川等地達到95%,一些地方因陋就簡發(fā)明了“圈選”“豆選”“洞選”、流動票箱、挨門串戶等選舉方式。這主要體現出A.人民民主選舉廣泛真實 B.民主政權建設包容開放C.邊區(qū)文化教育保守落后 D.統(tǒng)一戰(zhàn)線得到廣泛支持21.清初,中央設禮部和理藩院,負責接待藩邦、屬國或外國貢使,處理一切“夷務”;1861年設立總理各國事務衙門,專門辦理對西方各國的交涉及各項洋務;《辛丑條約》簽訂后,清政府將總理衙門改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這反映了A.天朝上國觀念受到沖擊 B.中國的國際地位得到提高C.學習西方逐漸成為共識 D.清政府缺乏國家主權意識22.上海師范大學教授蕭功秦指出,中國人中的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并不是人權與自由的啟蒙意識,而是這種為民族生存而激發(fā)的以務實地擺脫危機為目標的避害趨利意識?!笆浪桌硇缘淖畛跤X醒”是指A.明末清初的“工商皆本”意識B.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思想C.洋務運動的“中體西用”主張D.義和團運動的“扶清滅洋”主張23.下表為關于洋務運動的兩種評價。據此可知甲乙(洋務官員)他們購買武器,開辦工廠,編練新軍。宣稱是謀自強,實質上是一個以軍事工業(yè)為中心的反動的運動,加速了中國的殖民化進程?!陡咧袣v史復習提綱》1960年出版(洋務運動)引進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以發(fā)展近代工商業(yè)為中心的近代化的改革,符合中國社會發(fā)展客觀經濟規(guī)律和作為客觀經濟規(guī)律的反映的變革思潮要求?!臇|元《洋務運動史》1996年出版A.歷史解釋無法客觀再現歷史事實B.多方史料互證即可確認歷史事實C.直接史料的價值高于間接史料D.時代背景會影響撰述者的認識24.“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釋教(佛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地廣而險遠,……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縣土番之地,設官分職,而領之于帝師?!边@里的“官”隸屬于A.宣政院 B.中書省 C.理藩院 D.行中書省25.正當英國資產階級革命之時,一位思想家提出,國家的統(tǒng)治者具有絕對的權力,人民應該對他無條件的服從,因為他是契約的產物,如果反對他,就是反對自己。這位思想家應該是A.霍布斯 B.洛克 C.伏爾泰 D.盧梭26.新中國成立前夕,一些民主人士認為不應選擇對蘇聯(lián)的”一邊倒”,因為這樣對于美國來說“太刺激了"。毛洋東在《論人民民主專政》中說:“對付國內外反動派即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們……并不發(fā)生刺激與否的問題,刺激也是那樣,不刺激也是那樣,因為他們是反動派?!泵珴蓶|意在A.對帝國主義要進行堅決斗爭 B.反對民主人土的外交策略C.論證“一邊倒”方針的合理性 D.為新中國成立做理論上的準備27.在古代雅典城邦,官員在上任前要由五百人議事會和陪審法庭(人民法庭)對其進行資格審查;官員卸任亦或公民就其任職行為提出指控時,還要經過陪審法庭的述職檢查、依法審理。這反映出了古代雅典A.司法審判中程序民主 B.全體公民參與政治C.主權在民的執(zhí)政理念 D.法律服從民眾意志28.1816年,美國聯(lián)邦政府依照國會法案建立合眾國銀行,搶了各州立銀行的業(yè)務。不久,馬里蘭州議會通過一項稅法,向設在該州的合眾國分行征稅。最后,最高法院做出判決,并推翻了馬里蘭州的征稅法案。該事件表明,此時美國A.各州喪失了征稅權 B.聯(lián)邦憲法的權威下降C.聯(lián)邦制得到了鞏固 D.最高法院是權力中心29.羅馬法規(guī)定:河流兩岸土地的所有人,應在必要的范圍內使用其土地可供公眾使用,如行路、拉纖、停泊、晾曬漁網等。這表明羅馬法A.隨意剝奪財產所有人的權利B.嚴格規(guī)范財產所有人的權利C.保護帝國內一切自由民利益D.調解了公民之間的利益沖突30.下面是兩宋時期某著作內容統(tǒng)計,據此判斷此書為A.《夢溪筆談》 B.《古今圖書集成》 C.《四庫全書》 D.《幾何原本》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歐洲文明基本元素歐洲文明是獨特的,我們的目的是從中找出歐洲文明的基本元素,看這些元素如何重新組合,從古舊中形塑出新的樣貌材料一“歐洲文明之源”隨著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埃及文明和地中海東部城市的發(fā)展,其他成熟思想也會形成西方文明的基礎,很多要素成為西方文明出現時的特征材料二“歐洲,是個混合體”古典時期到中世紀,歐洲文明發(fā)端之初一些看似天差地遠的元素組合在一起,造就了歐洲文明,構成歐洲文明的混合體延續(xù)了一千年左右,但組成元素之間并不調和材料三“邁向近代歐洲”時至十五、十六世紀,這個混合體開始分崩離析,在形塑歐洲文明這件事情上,歐洲各地區(qū)的重要性并不均等——摘自《極簡歐洲史》引言問題(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東方文明元素“成為西方文明出現時的特征”?(2)據材料二列舉歐洲文明發(fā)端之初的三大組成元素。(3)據材料三分別例舉相關國家的重要貢獻。32.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人文主義者打著“回到希臘去”的旗幟,卻并非復古派。但丁用意大利托斯堪納方言寫作《神曲》,聲稱自己的詩首先是寫給群眾看的,因此不能用群眾看不懂的古文來寫。被特拉克極力宣揚“凡人要先關懷世間的事”,薄伽丘則無情地揭露、諷刺了天主教僧侶和封建貴族的腐朽生活與敗壞道德,并熱情贊美了純真愛情。法國文豪蒙太涅指出“在一切形式中,最美的是人的形式”,“每個人創(chuàng)造自己的命運”。塞萬提斯認為“任何作家如果離開了迫近真實的準則,或者是離開了一切創(chuàng)作臻于完美所必經和摹仿自然的道路,那么所有的一切就不可能達到”?!碜苑鹄省せ魻枴段鞣轿膶W批評簡史》等材料二晚清道光、咸豐年間,龔自珍的詩批判了黑暗的社會現實,具有變革精神。同治、光緒年間,黃遵憲的詩廣泛地描寫了重大的歷史事件,還反映了新世界的奇異風物以及新的思想文化。章炳麟的《駁康有為論革命書》和《革命軍序》等倡言民族、民主革命,影響很大。小說是清后期最為興盛的文學樣式。粱啟超特別重視“政治小說”,曾樸的《孽?;ā反竽懡衣读饲逭母瘮o能和帝國主義的侵略野心。對此,史學界對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形成的原因有三種不同的看法:第一種認為它是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化的結果,第二種認為它是近代中國現代化潮流的必然產物,第三種認為它是近代中國救亡圖存的產物?!幾怨B虞《中國文學批評史》等(1)根據材料一、二,分別概括西方人文主義者與晚清學者文學創(chuàng)作的特征,并結合所學知識,簡要分析原因。(2)材料二中的“三種看法”蘊含多種史觀,請運用三種不同的史觀加以解讀。33.書籍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階梯。明朝人葉盛說:“今書坊(印刷并出售書籍的地方)相傳射利(謀取財利)之徒偽為小說雜書……農工商販,鈔寫繪畫,家畜(蓄)而人有之;癡騃(癡呆)女婦,尤所酷好,好事者因目為《女通鑒》……有官者不以為禁,士大夫不以為非,或者以為警世之為,而忍為推波助瀾者,亦有之矣?!保?)根據材料,概括當時社會出現的文化現象,并分析其作用。1762年,盧梭的《社會契約論》在法國面世,引起了法國社會強烈的震蕩。拿破侖說:無盧梭則無法國大革命。(2)結合所學,為拿破侖的觀點提供依據。1776年,亞當·斯密《國民財富的性質和原因的研究》出版,認為“個體被一只看不見的手所引導,最終達到的結果并非他自己的意圖。個體通過追求自身的利益來促進社會收益,往往比他真正打算促進社會收益時更有效率?!?936年,凱恩斯《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認為不可能通過市場機制的自動調節(jié)達到充分就業(yè);主張政府增加公共支出,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以提高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yè)。(3)結合所學,指出上述兩種經濟主張的區(qū)別,并分別說明這兩種經濟主張的背景。1915~1923年1938~1945年1915年,辜鴻銘寫成《中國人的精神》,其目的是“解釋中國文明的精神并揭示其價值”。1923年,柳詒徵完成《中國文化史》,其主旨是“讓學生看到中國文化的全貌和真象,也讓青年們自己理解中國文化是否真的一文不值”。一批重要的歷史學術書籍在這個時期出版,如周谷城的《中國通史》,錢穆的《國史大綱》,張蔭麟的《中國史綱》,繆鳳林的《中國通史要略》,呂思勉的《呂著中國通史》和柳詒徵的《國史要義》。(4)結合時代背景,分別說明出現上述兩種文化現象的原因。
參考答案(含詳細解析)一、選擇題:共30小題,每小題2.5分,共75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1、A【答案解析】
本題考查考生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歷史現象的能力。由“誰能定鼎嵩洛(洛:洛陽),誰便是文化正統(tǒng)的所在。”可知,哪個朝代能夠定都洛陽,哪個朝代就被北朝人視為“文化正統(tǒng)”。曹魏定都洛陽,因此北朝人視為“文化正統(tǒng)”的朝代是曹魏,故本題正確答案為A;根據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蜀漢定都成都,因此不符合材料“誰能定鼎嵩洛(洛:洛陽),誰便是文化正統(tǒng)的所在”,故B選項錯誤;孫吳定都建業(yè)(今南京),也不符合材料“誰能定鼎嵩洛(洛:洛陽),誰便是文化正統(tǒng)的所在”,故C選項錯誤;東晉定都建康(今南京),也不是定都于洛陽,故D選項錯誤。2、C【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馬克思主義成了一些書籍報刊學術研討的主題,并進入大學的課堂”“不可超越的哲學”等信息可知,馬克思主義成了一些書籍報刊研討的主題,并且還進入大學課堂,說明馬克思主義的價值受到較多關注,C項正確;材料內容沒有對思想領域中的主要思想進行對比,無法得出馬克思主義成為思想領域主題的結論,A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在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中的關注,沒有體現國際社會主義運動,B項錯誤;材料內容體現了馬克思主義受到較多的關注,沒有涉及蘇聯(lián)模式,D項錯誤。3、C【答案解析】
根據所學可知,公元前四世紀古羅馬的法律是公民法,其適用范圍是羅馬城邦的公民,外邦人不在這個范圍之列,故C項符合題意;ABD中的外邦人不在公民法范圍之內,故排除ABD項。4、D【答案解析】根據題干和所學知識可知,廣告業(yè)存在的目的是推廣市場宣傳,增強商品的市場競爭力;1956年廣告業(yè)消失是因為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國基本上確立了社會主義經濟體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國家通過行政計劃和指令對整個國民經濟的生產、運輸和銷售進行管理,市場自由競爭不復存在,排除BC,D項正確。1956年國民經濟恢復發(fā)展,排除A。綜上所述,本題答案為D。5、A【答案解析】
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尼羅河流域的古埃及居民相信金字塔等用石頭建成的墓室可以幫助墓主人實現永生,A選項符合題意;希臘半島、黃河流域和意大利半島的古代居民的觀念,都與該墓志文的思想不符,BCD三選項錯誤。6、C【答案解析】由“通訊事業(yè)的突飛猛進、內燃機被用于交通領域,技術上的革新和歐洲日益增長的實力”可知,這是工業(yè)革命帶來的技術進步與經濟增長,同時工業(yè)革命將世界上大部分地區(qū)卷入資本主義經濟市場中,幫助建立了資本主義世界體系;凡爾賽-華盛頓體系是一戰(zhàn)后的世界政治體系,與工業(yè)革命聯(lián)系不緊密,故C符合題意,故選C。7、A【答案解析】
據材料“印刷術、火藥、指南針曾改變了整個世界,變化如此之大”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印刷術、火藥、指南針傳播到歐洲后,促進了歐洲向資本主義社會的轉型,故A正確;材料主旨不是強調中國古代文明古國的地位,故B排除;印刷術、火藥、指南針與歐洲工業(yè)革命的發(fā)展沒有直接聯(lián)系,故C排除;新航路的開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絕的狀態(tài),故D排除。8、C【答案解析】
由題意,西周建立后一方面減輕刑罰,體現了其緩和社會矛盾,鞏固統(tǒng)治的意圖。另一方面,對于違背西周統(tǒng)治基礎宗法制的“不孝不友”的行為,仍然嚴加懲處。實際上也體現了鞏固統(tǒng)治的需要,因此綜合來看,C正確;A片面解讀材料,排除;法律的野蠻主要體現在肉刑占據比例及施行頻率,題干中未提供類似信息,無法得出法律由野蠻走向文明,排除B;D項“確?!边^于絕對,排除。9、C【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大量愛爾蘭和蘇格蘭的農村勞動力轉移至經濟發(fā)達的英格蘭各地的工業(yè)城市”并結合所學,當時正是第一次工業(yè)革命時期,農村勞動力轉移,城市化進程加快,社會結構開始改變,故選擇C選項;材料并不是說明農業(yè)近代化,故排除A選項;材料主旨并不是側重于圈地運動的影響,故排除B選項;材料重點是工業(yè)革命推動城市化進程,并不是城市化進程加快推動工業(yè)革命,故排除D選項。10、B【答案解析】
朱熹的思想屬于理學,不是心學,排除A項;朱熹對儒家學說的貢獻比孔子大的說法沒有相關依據,排除C項;朱熹的學說未必就更加科學,排除D項。朱熹吸收了佛道思想創(chuàng)立了理學,發(fā)展了儒學,使儒學發(fā)展到思辨化的階段。故選C??键c:宋明理學點評:宋明理學是考試的重點。分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兩大派。陸王心學以陸九淵和王守仁為代表,主要是在明朝。程朱理學在兩宋之際就產生了重要的影響。主張理是世界的本源,方法論上強調格物致知或者發(fā)明本心致良知,與此相關的知識點如宋明理學產生的背景和主要內容等都需要掌握?!绢}目詳解】請在此輸入詳解!11、B【答案解析】
由材料“如果沒有受到宗教理論的推動的話,單單政治原因在當時是不足以激發(fā)人們對國王進行這樣一種反抗的”可知,宗教與政治相結合共同推動了英國革命的發(fā)生,這說明英國革命存在宗教政治化的特點,故選B;英國在16世紀就已開始宗教改革,否定了羅馬天主教會的絕對權威,故天主教不可能是英國革命的旗幟,排除A;材料并未說明議會與王權之間存在不可調和的矛盾,如果不可調和,那么英國就不會建立君主立憲制,故排除C;材料重在強調宗教與政治之間的關聯(lián),而不是僅僅強調宗教的作用,排除D。12、B【答案解析】
根據“北渡黃河而南竄”可知,這次軍事行動是解放戰(zhàn)爭時期的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把戰(zhàn)爭從解放區(qū)轉移到國統(tǒng)區(qū),拉開戰(zhàn)略反攻的序幕,故B正確;遼沈戰(zhàn)役揭開了戰(zhàn)略決戰(zhàn)的序幕,不符合“北渡黃河而南竄”,排除A;三大戰(zhàn)役基本殲滅了國民黨主力,不符合“北渡黃河而南竄”,排除C;1949年渡江戰(zhàn)役推翻國民黨政權,符合“北渡黃河而南竄”,排除D。【答案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信息是“北渡黃河而南竄”,聯(lián)系所學解放戰(zhàn)爭時期戰(zhàn)略反攻的史實和影響分析解答。13、B【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民勞則思,思則善心生”“吾用力農事,不遑食寢,邪妄之念,亦自不起”可知,上述思想認為勞動能生善心,使得奸邪之念不起,可見其意識到勞動對品德養(yǎng)成的重要性,B正確;題干列舉人物不能對代表統(tǒng)治階級,排除A;敬姜和顏元對勞動的作用認識相近,排除C;題干主旨是勞動和人的意識關系,與重農抑商無關,排除D。14、C【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西周時期異族貴族在墓葬制度上與西周貴族墓葬制度有很多相似之處,而墓葬制度是西周禮制的重要內容。這一現象的出現,表明異族貴族接受了西周的禮制,也反映了西周文化的傳播,因此C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禮樂制度對貴族身份的維系;B選項錯誤,材料并未涉及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內容;D選項錯誤,材料并未強調各級貴族特權的凸顯,而是禮樂制度文化的傳播。故正確答案為C選項。15、C【答案解析】
從材料中的”如果歷史學家是誠實的、具有自我批評精神的,并且很擅長反省藝術和心理分析,那么他肯定將盡最大努力去撰寫一部沒有偏見的歷史;但是即使如此,我相信,他的成功最多只能是局部的“其實,這是在說,以為優(yōu)秀的歷史學的作品,不可能做到完全還原歷史,它始終帶有歷史學家對這個世界的看法和理念。故選C。16、B【答案解析】
“早期羅馬的法律都由祭司們記錄在卷,秘密保管,不讓平民知道。祭司們偶爾也會改變原文以適合貴族之目的”表明《十二銅表法》的頒布打破了貴族對司法的壟斷,故B正確;《十二銅表法》是習慣法的匯編,故A錯誤;C材料表述錯誤,《十二銅表法》編寫于羅馬共和國時期,排除;D選項萬民法形成于羅馬帝國時期,并且與材料的《十二銅表法》的描述,并無直接聯(lián)系,故錯誤。17、A【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中的關鍵信息“陜西行省、河南江北行省及大都”即可判斷出是元朝的行省制,其中中書省直轄的地區(qū)叫腹里,包括現在的河北、山西和河南、山東以及內蒙的一部分,A選項符合題意;宣政院主要是管轄西藏地區(qū),B選項排除;樞密院掌管的是軍事,C選項排除;行中書省管轄的是除中書省直轄的腹里和西藏地區(qū)外的地方行政制度,D選項排除。18、A【答案解析】
材料時間是1700—1800年,圖中說明專利總數在1765年后增長加快,推動紡織業(yè)的發(fā)明數量加快,1765—1800英國正在進行工業(yè)革命,紡織業(yè)是英國經濟的排頭兵和科技集中應用領域,A項正確。B項錯在“反比”,排除;C項材料無法看出專利意識,先進制度才是強盛根源,排除;D項1687年牛頓經典力學體系建立標志近代科技正式形成,材料時段為1700—1800,排除。故選A。19、B【答案解析】
根據“遠山晚翠”、“雨過天晴云破處”可知該瓷器的顏色是青色,故選B項,排除A項;銅官窯釉下彩繪和明清琺瑯彩屬于彩瓷,不是青瓷,排除CD項。故選B。20、A【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信息可知,邊區(qū)政府因地制宜,從實際出發(fā),采取靈活多樣的投票方式,確保廣大人民群眾最大限度地參加基層選舉,體現了人民民主選舉的廣泛真實,因此A選項正確;B選項體現在邊區(qū)民主政權包容社會各方面的代表,材料并未體現,排除;材料主要體現的是陜甘寧邊區(qū)的民主選舉,不是邊區(qū)文化教育落后,C選項錯誤;材料并未體現民眾對統(tǒng)一戰(zhàn)線的態(tài)度,D選項錯誤。故選A。21、A【答案解析】
材料體現的是清政府設置專門的涉外機構處理和洋人的事務,說明清政府被納入近代外交體系之中,天朝上國的觀念遭到沖擊,A正確;B說法不符合史實,排除;共識的說法過于絕對,C排除;《辛丑條約》屬于戰(zhàn)敗簽訂的條款,與國家主權意識無關,D排除。故選A。22、B【答案解析】試題分析:通過材料分析可以看到,“世俗理性的最初覺醒”指的是擺脫民族危機為目標的趨利避害的意識。A時期未出現民族危機;CD項時期不是最先出現以擺脫民族危機為目的的覺醒。1840年前后,中國民族危機開始出現,此時期魏源的“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即為最初的覺醒。故選B??键c:中國民族意識的覺醒點評:中國民族意思的覺醒適合民族危機密切相關的,體現了個人的解放與民族的獨立自由緊密相連。與此題相關的洋務運動與義和團運動的背景和影響也需要掌握。23、D【答案解析】
依據材料可知,這兩則敘述是不一樣的,結合1960年和1996年的時代背景相關所學可知,不同的時代特征會影響到撰述者的認識和對歷史評價的結果,因此D選項正確。A選項錯誤,依據材料不能證明歷史解釋無法客觀再現歷史事實,該表述過于絕對;B選項錯誤,依據材料無法得出這是多方史料相互證明,該表述過于絕對;C選項錯誤,材料中兩則史料都不是直接史料。故正確答案為D選項。24、A【答案解析】審題“元”“佛教”,元宣政院管轄西藏和全國的佛教。25、A【答案解析】
根據材料“國家的統(tǒng)治者具有絕對的權力,人民應該對他無條件的服從”結合所學可知,霍布斯指出社會是一群人服從于一個人的威權之下,而每個人個人將剛剛好的自然權力交付給這威權,讓它來維持內部的和平、并抵抗外來的敵人,符合霍布斯主張,A項正確;洛克主張兩權分立,材料內容體現了霍布斯主張,B項錯誤;伏爾泰是法國啟蒙思想家,主張君主立憲制,C項錯誤;盧梭主張推翻君主專制,提倡民主共和制,D項錯誤。26、C【答案解析】
據材料“對付國內外反動派即帝國主義者及其走狗們……并不發(fā)生刺激與否的問題,刺激也是那樣,不刺激也是那樣,因為他們是反動派?!笨芍?,毛澤東認為對美國為代表的帝國主義國家并不發(fā)生刺激與否的問題,其目的是論證“一邊倒”方針的合理性,C正確;材料是針對“一邊倒”的討論,而不是單獨的強調“對帝國主義要進行堅決斗爭”,A錯誤;材料沒有涉及“反對民主人土的外交策略”,是針對“一邊倒”的討論,B說法錯誤;D違背史實。27、C【答案解析】
根據題干可知,雅典城邦官員就職及任職期間均受到雅典民主機構的審查監(jiān)督,體現了雅典公民主權的執(zhí)政理念,C項正確;題干并未強調司法審判程序的民主性,排除A項;題干信息并未說明雅典全體公民皆可任職官員,排除B項;題干未涉及法律管理,排除D項。故選C。28、C【答案解析】
最高法院的判決否定了馬里蘭州的征稅法案,體現了中央的權威,表明聯(lián)邦制得到鞏固,選項C正確;A表述不符合史實,排除;B表述與題干意思相反,排除;美國是三權分立,排除D。29、B【答案解析】
材料中規(guī)定“河流兩岸土地的所有人,應在必要的范圍內使用其土地可供公眾使用”是對財產所有權人權利的規(guī)定,是有限的所有權,故B項正確;材料中沒有隨意剝奪財產所有人的權利,強調的是公眾使用土地,故A項排除;材料中沒有體現出保護自由民利益,故C項排除;材料中強調的財產所有人與公共使用權之間的關系,而不是調節(jié)公民之間的利益沖賣,故D項排除?!敬鸢更c睛】解題時緊扣“土地的所有人”“土地可供公眾使用”,從有限所有權的角度分析歸納即可得出準確答案。30、A【答案解析】
《夢溪筆談》是北宋時期沈括所著,總結了我國古代主要是北宋時期的許多科技成就,A正確;B、C成書于清代,排除;《幾何原本》是經傳教士引進中國,故D錯誤;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3小題,第31題10分,第32題12分,第33題12分,共計34分。要求:分析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31、(1)書寫發(fā)展: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書寫的發(fā)明能夠記載與傳播知識,(或反映了文明的復雜性——遺囑、契約、財產轉移等經濟交易的日常需要)為西方文明的發(fā)展奠定基礎。法律與正義:成文法典,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維護社會秩序,表達了社會等級制度,體現了西方文明的價值觀。或者從農業(yè)角度闡述也得分。(2)古希臘和古羅馬文化;基督教;封建制度;日耳曼蠻族的戰(zhàn)士文化(任取三點)(3)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英國的議會政府,英法的君主專制(法國的三級會議)葡西的新航路開路(任取三點)【答案解析】
(1)書寫發(fā)展:依據材料一“其他成熟思想也會形成西方文明的基礎”和所學從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書寫的發(fā)明對于西方文明的發(fā)展作用回答。法律與正義:依據材料一“很多要素成為西方文明出現時的特征”和所學從羅馬成文法典以及兩河流域《漢謨拉比法典》對于維護社會秩序以及體現西方文明的價值觀回答。(2)依據材料二“古典時期到中世紀”的時間和所學從古希臘、古羅馬文化、基督教、封建制度以及日耳曼蠻族的戰(zhàn)士文化等回答。(3)依據材料三“十五、十六世紀”時間和所學從意大利的文藝復興、德意志的宗教改革、英國的議會政府以及葡西的新航路開辟等回答。32、(l)特征:西方:肯定世俗生活,歌頌愛情;肯定人的價值,高舉個性解放的旗幟;文學創(chuàng)作與現實生活結合。晚清:強烈的批判現實性;充滿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感情;宣揚西方思想文化。原因:西方:商品經濟繁榮,資本主義萌芽發(fā)展,由此引起了市民階層力量的壯大;自然科學取得進展。晚清:自然經濟受西方經濟沖擊逐漸解體,并卷入資本主義世界經濟體系;晚清中國已經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化固家,民族危機下斷加深,挽救危亡是近代中國的時代主題。(2)解讀:從文明史角度看,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本質上是兩種文明的交匯與碰撞,是西方新興的資本主義文明與中國傳統(tǒng)封建文明的碰撞。從現代化史觀看,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是自然經濟解體,近代經濟發(fā)展及政治民主、法治化的訴求,是文化領域的理性化,科學化的結果。從革命史觀看,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是中國人思想上反抗外來侵略、探索救國救民道路的結果。【答案解析】第(1)問,主要考查學生閱讀史料,獲取有效信息及綜合分析與理解歸納的能力。第一小問的解答緊扣“根據材料一二”“西方人文主義者與晚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洪堤加固工程施工合同
- 2023-2024學年天津市中小學生mixly創(chuàng)意編程 第11課 自動變速風扇-教學設計
- 個人與家政公司服務合同范本
- 2023-2024學年人教版高中信息技術必修二第三章第二節(jié)《 信息系統(tǒng)中的通信網絡》教學設計
- 8《我們受到特殊保護》(第2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六年級上冊
- 股東投資合伙合同樣本
- 標準房產買賣合同范本解析
- 戰(zhàn)略合作合同樣本Top10
- 11 我是一張紙 第二課時 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統(tǒng)編版
- Module 2 Unit 2 It will show in Harbin(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外研版(三起)英語六年級下冊
- 園林景觀工程細節(jié)
- 2022年中級注冊安全工程師(安全生產法及相關法律知識)考試題庫???00題及答案下載(四川省專用)
- 《未成年人保護法》課件
- 原發(fā)性肝癌經皮肝動脈化療栓塞術(TACE)臨床路徑
- 成品檢驗部在線抽檢記錄表
- 全國水資源綜合規(guī)劃技術細則(水利部文件)
- 司法拘留申請書3篇
- 2022年《國民經濟行業(yè)分類》
- 2第二章 保護煤柱的設計
- 標準化炸藥庫建設方案
- 新華書店物流中心的規(guī)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