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粒細胞減少癥
1PPT課件粒細胞減少癥
1PPT課件1病例介紹2討論3總結
主要內容2PPT課件1病例介紹2討論3總結主要內容2PPT課件定義中性粒細胞減少癥(neutropenia)是由于周圍血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ANC)減少而出現(xiàn)的一組綜合征。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絕對值隨年齡而異,在足月新生兒為8×109/L,早產(chǎn)兒為6×109/L,生后1~2個月低限為2.5×109/L,至1周歲時正常低限為1.5×109/L,此值直至成人期皆為正常低限。成人及兒童的ANC低于1.5×109/L,生后2周至1歲的嬰兒ANC低于1×109/L時,即可診斷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當ANC低于0.5×109/L時即稱為粒細胞缺乏癥。3PPT課件定義中性粒細胞減少癥(neutropenia)是由于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生成、分布和死亡1.生成:
原粒---早幼粒---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中性桿狀核----多形核細胞(成熟型中性粒細胞)(共約8~14天)生成速率:(0.85~1.6)*109/kg.d
4PPT課件中性粒細胞生成、分布和死亡1.生成:4PPT課件2.分布血液中性粒細胞總池(TBNP)
循環(huán)池(CP)邊緣池(MP)黏附在血管內皮細胞上正常情況下中性粒細胞的三種形態(tài)
正常狀態(tài)(靜息狀態(tài))準活化狀態(tài)(中間態(tài))活化狀態(tài)5PPT課件2.分布血液中性粒細胞總2.分布黏附作用:Mac-1、LFA-1、P150/95(整聯(lián)蛋白家族)參與,N黏附到血管內皮細胞上定位,否則高速循環(huán)運行的N無法穿過血管壁游離到組織趨化作用:1.感染源產(chǎn)生的趨化因子2.吞噬細胞與炎癥介質接觸N向感染源或組織后釋放的趨化因子損傷部位集結3.免疫系統(tǒng)其他組分6PPT課件2.分布黏附作用:6PP3.死亡
老化的中性粒細胞典型的死亡方式是凋亡,并隨即被巨噬細胞清除掉7PPT課件3.死亡老化的中性粒細胞發(fā)病機制(1)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骨髓遺傳性粒系造血干細胞的缺陷或造血調節(jié)障礙:見于重型先天性粒細胞減少癥、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粒細胞減少伴免疫球蛋白異常及骨髓造血組織被破壞。8PPT課件發(fā)病機制(1)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骨髓遺傳性粒系造血發(fā)病機制(2)中性粒細胞無效增生和成熟、釋放障礙見于營養(yǎng)物質缺乏、代謝紊亂相關性粒細胞減少,如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時,粒細胞無效造血。
由于造血異常,早期幼稚中性粒細胞在骨髓內的發(fā)育成熟受阻,幼稚的粒細胞在骨髓內提前破壞,即無效造血,使骨髓成熟池和貯存池縮小,使釋放入血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釋放障礙,見于家族性良性粒細胞減少癥。9PPT課件發(fā)病機制(2)中性粒細胞無效增生和成熟、釋放障礙見于營養(yǎng)發(fā)病機制(3)中性粒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加或消耗過多多次輸血、某些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機體產(chǎn)生抗中性粒細胞抗體和凝集素,通過免疫反應而破壞中性粒細胞。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大量逸出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導致外周血粒細胞喪失、消耗過多。脾明顯腫大,中性粒細胞分布在脾竇數(shù)量增多且被滯留破壞,致脾中性粒細胞破壞增加.10PPT課件發(fā)病機制(3)中性粒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加或消耗過多多次發(fā)病機制(4)粒細胞分布異常瘧疾、病毒感染、細菌內毒素等均可使循環(huán)池中的中性粒細胞轉移到邊緣池,附著于血管壁,使循環(huán)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分布異常所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稱為假性粒細胞減少癥或轉移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11PPT課件發(fā)病機制(4)粒細胞分布異常瘧疾、病毒感染、細菌內毒素等病因
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很多。一般分為先天性或后天獲得性兩類。也可根據(jù)粒細胞生成減少、無效增殖、破壞過多、復合因素以及假性粒細胞減少等分成五大類。一般而言,繼發(fā)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多見,原發(fā)性少見12PPT課件病因
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很多。一般分為先天性或后病因(1)感染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氏桿菌病,粟粒性結核,嚴重敗血癥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病;立克次體感染,如斑疹傷寒等。13PPT課件病因(1)感染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氏桿菌病,粟粒病因(2)理化損傷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核素等;化學品,如鉛、苯、汞等;藥物,如抗癌藥、氯霉素、止痛藥、鎮(zhèn)靜藥、抗甲狀腺藥、磺胺類藥物引等引起某些敏感患者粒細胞減少等。14PPT課件病因(2)理化損傷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核素等;化學品病因(3)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巨幼紅細胞貧血等。15PPT課件病因(3)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病因(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Felty綜合征、慢性活動性肝炎、新生兒同種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純粒細胞再生障礙等。16PPT課件病因(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因各種自身免疫病偶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
自身抗體
損傷中性粒細使中性粒細胞在胞分化各階段血液或脾臟破壞生成減少17PPT課件病因各種自身免疫病病因(5)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瘧疾、慢性溶血性貧血、晚期血吸蟲病、黑熱病、原發(fā)性脾原性粒細胞減少癥等。18PPT課件病因(5)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瘧疾、慢性溶血性貧血、晚期血病因(6)遺傳因素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即嬰兒遺傳性粒細胞缺乏癥,慢性家族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兒童期慢性粒細胞減少癥、先天性代謝缺陷病伴發(fā)的粒細胞減少癥、胰腺功能不全伴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網(wǎng)狀組織生成不良等。19PPT課件病因(6)遺傳因素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即嬰兒遺傳性粒病因(7)其他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慢性特發(fā)性粒細胞減少癥、過敏性休克、營養(yǎng)不良等。20PPT課件病因(7)其他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慢性特發(fā)性粒細胞減少癥診斷(1)病史:粒細胞減少快慢、頻率、持續(xù)時間、有無周期性、減少程度
a.突然發(fā)生:藥物、放射或感染引起
b.呈周期性: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c.細胞減少長期穩(wěn)定而另兩系不減少:假性或先天性有無致病因素:藥物毒物及放射線接觸史相關疾病:急慢性感染、RF、SLE等家族史:家族成員中有無慢性或反復感染史;檢查家族成員的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家系中有無1歲以下死亡原因不明者。發(fā)生粒細胞減少的緩急及程度、發(fā)病年齡、次數(shù)、發(fā)作規(guī)律和家族史。21PPT課件診斷(1)病史:21PPT課件診斷(2)臨床表現(xiàn)及體格檢查:發(fā)病時間隨病因不同而異,起病可急可緩。多種原因引起的粒細胞減少癥,其臨床癥狀與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有關。輕者多為口腔黏膜潰瘍、牙齦炎、皮膚癤腫等:重者除皮膚、口腔黏膜感染外,可有肺、泌尿系感染,甚至敗血癥等表現(xiàn)及體征。體格檢查應注意檢查口腔黏膜、牙齦、淋巴結、肝、脾、肛周等。22PPT課件診斷(2)臨床表現(xiàn)及體格檢查:發(fā)病時間隨病因不同而異,起病可診斷(3)實驗室檢查(1)①血象示ANC減少:嬰幼兒ANC<1.0×109/L;兒童ANC<1.5×109/L,且無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即可診斷中性粒細胞減少癥。(2)定期檢查血象:有家族史者應檢查其家庭成員的ANC。在6~8周中每周2~3次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以確定中性粒細胞減少周期,并行ELA2基因檢測。23PPT課件診斷(3)實驗室檢查23PPT課件診斷(4)骨髓檢查:有助于估計發(fā)病機制和病因診斷。骨髓涂片或活檢及造血干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檢查:骨髓象見粒系減少或成熟停滯。骨髓干細胞培養(yǎng)見CFU-G集落生成不良。骨髓涂片可了解粒系增生程度,成熟度及形態(tài)異常。如果粒細胞增生亢進,提示粒細胞無效生成或破壞過多;如果粒系增生低下或成熟障礙,或退行性病變,提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是由于骨髓增生不良所致。24PPT課件診斷(4)骨髓檢查:有助于估計發(fā)病機制和病因診斷。24PPT診斷(5)特殊檢查:
a.腎上腺素試驗:測定粒細胞的分布,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ml,20min后,如果白細胞升高2.0×109/L,或粒細胞數(shù)增高達原來水平的1倍以上,或達到正常值,提示附著于血管內壁的白細胞比率增加,如無脾腫大,則可考慮循環(huán)池白細胞減少。使小血管收縮和血流加速促使邊緣池中性粒細胞脫落進入循環(huán)池。用以了解粒細胞是否分布異常。
b.粒細胞儲備池檢測:單劑強的松(1-2mg/kg)4-6小時后行ANC計數(shù),若WBC升高超過2X10^9/L,表示儲備功能良好。
25PPT課件診斷(5)特殊檢查:25PPT課件診斷粒細胞破壞增多的實驗室檢查免疫學檢查中性粒細胞壽命測定中性粒細胞特異性抗體測定26PPT課件診斷粒細胞破壞增多的實驗室檢查26PPT課件治療1.去除病因:盡可能找出病因,對可疑的藥物或其他致病因素,應立即停止接觸。
2.治療引起粒細胞減少的原發(fā)病:如急性白血病、自身免疫病、感染等,經(jīng)過治療病情緩解或控制后,粒細胞就能恢復。
27PPT課件治療1.去除病因:盡可能找出病因,對可疑的藥物或其他致病因素治療3.感染的防治:輕度:不需要特別的預防措施。中度:注意預防,去除慢性感染病灶,不主張預防性使用抗生素。重度(粒缺):采取無菌隔離措施。如有發(fā)熱,盡量找出感染病灶,并予反復取標本培養(yǎng)。在致病菌找出之前予廣譜抗生素做經(jīng)驗性治療。待細菌培養(yǎng)明確病原菌后根據(jù)藥敏試驗再調整用藥。抗菌治療無效,應考慮真菌感染可能。如有病毒感染,可用抗病毒藥物或IFN。28PPT課件治療3.感染的防治:28PPT課件治療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脾切除粒細胞減少合并感染的治療輸注粒細胞重組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GSF)免疫抑制劑異基因骨髓移植
29PPT課件治療靜脈注射丙種球蛋白29PPT課件治療預防繼發(fā)感染感染途徑多為皮膚和黏膜,注意皮膚和口腔衛(wèi)生,取指血或靜脈血均要嚴格消毒皮膚,先用肥皂洗干凈,再用碘酊和乙醇消毒;不用肛門測體溫以免造成直腸黏膜損傷感染而致肛周膿腫或敗血癥;當糞便干燥時不用肛門栓劑,應用緩瀉劑。切忌用抗生素預防感染,以免引起菌群失調、耐藥菌株的大量繁殖。當ANC<0.5×109/L時,住室應定期用紫外線消毒,注意口腔清潔,如應用Dobell液漱口等。當<0.2×109/L時,應入院且注意嚴格消毒隔離,最好使用有特殊裝置的無菌床或無菌間,醫(yī)務人員進入必須穿隔離衣、戴口罩和換鞋;病兒的用具及食具應消毒,用抗細菌或抗真菌的藥物溶液漱口;對有發(fā)熱者積極尋找病灶,及時予抗生素治療30PPT課件治療預防繼發(fā)感染感染途徑多為皮膚和黏膜,注意皮膚和口腔衛(wèi)慢性良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無特異性檢查,通??颗潘栽\斷。共同臨床特點:通常發(fā)生在生后第一年,平均年齡3-38月,2-4歲緩解少有和輕度感染(多數(shù)為上感)女性稍多偶有牙齦炎嚴重和侵襲性感染罕見(通常是小嬰兒)31PPT課件慢性良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無特異性檢查,通??颗潘栽\斷。31慢性良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治療通常無需治療。注意衛(wèi)生、觀察早期表現(xiàn)急性細菌感染給予抗生素32PPT課件慢性良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治療32PPT課件總結感染是相關粒細胞減少癥最常見的原因。定期復查血常規(guī),一般無需治療??梢灶A防接種。33PPT課件總結感染是相關粒細胞減少癥最常見的原因。33PPT課件謝謝!34PPT課件謝謝!34PPT課件粒細胞減少癥
35PPT課件粒細胞減少癥
1PPT課件1病例介紹2討論3總結
主要內容36PPT課件1病例介紹2討論3總結主要內容2PPT課件定義中性粒細胞減少癥(neutropenia)是由于周圍血中性粒細胞的絕對值(ANC)減少而出現(xiàn)的一組綜合征。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絕對值隨年齡而異,在足月新生兒為8×109/L,早產(chǎn)兒為6×109/L,生后1~2個月低限為2.5×109/L,至1周歲時正常低限為1.5×109/L,此值直至成人期皆為正常低限。成人及兒童的ANC低于1.5×109/L,生后2周至1歲的嬰兒ANC低于1×109/L時,即可診斷為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當ANC低于0.5×109/L時即稱為粒細胞缺乏癥。37PPT課件定義中性粒細胞減少癥(neutropenia)是由于周圍血中中性粒細胞生成、分布和死亡1.生成:
原粒---早幼粒---中性中幼粒---中性晚幼粒---中性桿狀核----多形核細胞(成熟型中性粒細胞)(共約8~14天)生成速率:(0.85~1.6)*109/kg.d
38PPT課件中性粒細胞生成、分布和死亡1.生成:4PPT課件2.分布血液中性粒細胞總池(TBNP)
循環(huán)池(CP)邊緣池(MP)黏附在血管內皮細胞上正常情況下中性粒細胞的三種形態(tài)
正常狀態(tài)(靜息狀態(tài))準活化狀態(tài)(中間態(tài))活化狀態(tài)39PPT課件2.分布血液中性粒細胞總2.分布黏附作用:Mac-1、LFA-1、P150/95(整聯(lián)蛋白家族)參與,N黏附到血管內皮細胞上定位,否則高速循環(huán)運行的N無法穿過血管壁游離到組織趨化作用:1.感染源產(chǎn)生的趨化因子2.吞噬細胞與炎癥介質接觸N向感染源或組織后釋放的趨化因子損傷部位集結3.免疫系統(tǒng)其他組分40PPT課件2.分布黏附作用:6PP3.死亡
老化的中性粒細胞典型的死亡方式是凋亡,并隨即被巨噬細胞清除掉41PPT課件3.死亡老化的中性粒細胞發(fā)病機制(1)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骨髓遺傳性粒系造血干細胞的缺陷或造血調節(jié)障礙:見于重型先天性粒細胞減少癥、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粒細胞減少伴免疫球蛋白異常及骨髓造血組織被破壞。42PPT課件發(fā)病機制(1)中性粒細胞生成減少
骨髓遺傳性粒系造血發(fā)病機制(2)中性粒細胞無效增生和成熟、釋放障礙見于營養(yǎng)物質缺乏、代謝紊亂相關性粒細胞減少,如維生素B12、葉酸缺乏時,粒細胞無效造血。
由于造血異常,早期幼稚中性粒細胞在骨髓內的發(fā)育成熟受阻,幼稚的粒細胞在骨髓內提前破壞,即無效造血,使骨髓成熟池和貯存池縮小,使釋放入血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釋放障礙,見于家族性良性粒細胞減少癥。43PPT課件發(fā)病機制(2)中性粒細胞無效增生和成熟、釋放障礙見于營養(yǎng)發(fā)病機制(3)中性粒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加或消耗過多多次輸血、某些藥物、自身免疫性疾病,可使機體產(chǎn)生抗中性粒細胞抗體和凝集素,通過免疫反應而破壞中性粒細胞。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大量逸出血管壁進入炎癥組織導致外周血粒細胞喪失、消耗過多。脾明顯腫大,中性粒細胞分布在脾竇數(shù)量增多且被滯留破壞,致脾中性粒細胞破壞增加.44PPT課件發(fā)病機制(3)中性粒細胞壽命縮短、破壞增加或消耗過多多次發(fā)病機制(4)粒細胞分布異常瘧疾、病毒感染、細菌內毒素等均可使循環(huán)池中的中性粒細胞轉移到邊緣池,附著于血管壁,使循環(huán)血液中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粒細胞分布異常所致的中性粒細胞減少,稱為假性粒細胞減少癥或轉移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45PPT課件發(fā)病機制(4)粒細胞分布異常瘧疾、病毒感染、細菌內毒素等病因
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很多。一般分為先天性或后天獲得性兩類。也可根據(jù)粒細胞生成減少、無效增殖、破壞過多、復合因素以及假性粒細胞減少等分成五大類。一般而言,繼發(fā)性中性粒細胞減少多見,原發(fā)性少見46PPT課件病因
引起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病因很多。一般分為先天性或后病因(1)感染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氏桿菌病,粟粒性結核,嚴重敗血癥等;病毒感染,如流行性感冒、麻疹、風疹、病毒性肝炎等;原蟲感染,如瘧疾、黑熱?。涣⒖舜误w感染,如斑疹傷寒等。47PPT課件病因(1)感染細菌感染,如傷寒、副傷寒、布氏桿菌病,粟粒病因(2)理化損傷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核素等;化學品,如鉛、苯、汞等;藥物,如抗癌藥、氯霉素、止痛藥、鎮(zhèn)靜藥、抗甲狀腺藥、磺胺類藥物引等引起某些敏感患者粒細胞減少等。48PPT課件病因(2)理化損傷電離輻射,如X線、放射性核素等;化學品病因(3)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綜合征、巨幼紅細胞貧血等。49PPT課件病因(3)血液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急性白血病、骨髓增生異常病因(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Felty綜合征、慢性活動性肝炎、新生兒同種免疫性粒細胞減少癥、純粒細胞再生障礙等。50PPT課件病因(4)自身免疫性疾病系統(tǒng)性紅斑狼瘡、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病因各種自身免疫病偶爾引起粒細胞減少的藥物
自身抗體
損傷中性粒細使中性粒細胞在胞分化各階段血液或脾臟破壞生成減少51PPT課件病因各種自身免疫病病因(5)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瘧疾、慢性溶血性貧血、晚期血吸蟲病、黑熱病、原發(fā)性脾原性粒細胞減少癥等。52PPT課件病因(5)脾功能亢進肝硬化、瘧疾、慢性溶血性貧血、晚期血病因(6)遺傳因素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即嬰兒遺傳性粒細胞缺乏癥,慢性家族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兒童期慢性粒細胞減少癥、先天性代謝缺陷病伴發(fā)的粒細胞減少癥、胰腺功能不全伴中性粒細胞減少癥、網(wǎng)狀組織生成不良等。53PPT課件病因(6)遺傳因素先天性中性粒細胞減少癥,即嬰兒遺傳性粒病因(7)其他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慢性特發(fā)性粒細胞減少癥、過敏性休克、營養(yǎng)不良等。54PPT課件病因(7)其他周期性粒細胞減少癥、慢性特發(fā)性粒細胞減少癥診斷(1)病史:粒細胞減少快慢、頻率、持續(xù)時間、有無周期性、減少程度
a.突然發(fā)生:藥物、放射或感染引起
b.呈周期性:周期性中性粒細胞減少
c.細胞減少長期穩(wěn)定而另兩系不減少:假性或先天性有無致病因素:藥物毒物及放射線接觸史相關疾?。杭甭愿腥?、RF、SLE等家族史:家族成員中有無慢性或反復感染史;檢查家族成員的中性粒細胞絕對數(shù);家系中有無1歲以下死亡原因不明者。發(fā)生粒細胞減少的緩急及程度、發(fā)病年齡、次數(shù)、發(fā)作規(guī)律和家族史。55PPT課件診斷(1)病史:21PPT課件診斷(2)臨床表現(xiàn)及體格檢查:發(fā)病時間隨病因不同而異,起病可急可緩。多種原因引起的粒細胞減少癥,其臨床癥狀與中性粒細胞減少的程度有關。輕者多為口腔黏膜潰瘍、牙齦炎、皮膚癤腫等:重者除皮膚、口腔黏膜感染外,可有肺、泌尿系感染,甚至敗血癥等表現(xiàn)及體征。體格檢查應注意檢查口腔黏膜、牙齦、淋巴結、肝、脾、肛周等。56PPT課件診斷(2)臨床表現(xiàn)及體格檢查:發(fā)病時間隨病因不同而異,起病可診斷(3)實驗室檢查(1)①血象示ANC減少:嬰幼兒ANC<1.0×109/L;兒童ANC<1.5×109/L,且無紅細胞及血小板的減少,即可診斷中性粒細胞減少癥。(2)定期檢查血象:有家族史者應檢查其家庭成員的ANC。在6~8周中每周2~3次檢查白細胞計數(shù)及分類,以確定中性粒細胞減少周期,并行ELA2基因檢測。57PPT課件診斷(3)實驗室檢查23PPT課件診斷(4)骨髓檢查:有助于估計發(fā)病機制和病因診斷。骨髓涂片或活檢及造血干細胞培養(yǎng)染色體檢查:骨髓象見粒系減少或成熟停滯。骨髓干細胞培養(yǎng)見CFU-G集落生成不良。骨髓涂片可了解粒系增生程度,成熟度及形態(tài)異常。如果粒細胞增生亢進,提示粒細胞無效生成或破壞過多;如果粒系增生低下或成熟障礙,或退行性病變,提示中性粒細胞減少是由于骨髓增生不良所致。58PPT課件診斷(4)骨髓檢查:有助于估計發(fā)病機制和病因診斷。24PPT診斷(5)特殊檢查:
a.腎上腺素試驗:測定粒細胞的分布,皮下注射0.1%腎上腺素0.3ml,20min后,如果白細胞升高2.0×109/L,或粒細胞數(shù)增高達原來水平的1倍以上,或達到正常值,提示附著于血管內壁的白細胞比率增加,如無脾腫大,則可考慮循環(huán)池白細胞減少。使小血管收縮和血流加速促使邊緣池中性粒細胞脫落進入循環(huán)池。用以了解粒細胞是否分布異常。
b.粒細胞儲備池檢測:單劑強的松(1-2mg/kg)4-6小時后行ANC計數(shù),若WBC升高超過2X10^9/L,表示儲備功能良好。
59PPT課件診斷(5)特殊檢查:25PPT課件診斷粒細胞破壞增多的實驗室檢查免疫學檢查中性粒細胞壽命測定中性粒細胞特異性抗體測定60PPT課件診斷粒細胞破壞增多的實驗室檢查26PPT課件治療1.去除病因:盡可能找出病因,對可疑的藥物或其他致病因素,應立即停止接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紡織行業(yè)生產(chǎn)管理系統(tǒng)
- 山西警官職業(yè)學院《專業(yè)俄語IV》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長江藝術工程職業(yè)學院《高級試驗設計與生物統(tǒng)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遂寧能源職業(yè)學院《食品毒理分析》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湘南幼兒師范高等??茖W?!洞髮W基礎聽說1》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朝鮮語會話(1)》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浙江省紹興市重點名校2025年初三中考沖刺壓軸卷(一)化學試題含解析
- 南陽工藝美術職業(yè)學院《化工儀表及自動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云南省鳳慶二中高三下學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試題(理A)試題含解析
- 河北省秦皇島市青龍縣2024-2025學年數(shù)學三下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廣德輔警考試題庫
- 軟件開發(fā)java筆試題及答案
- 小學綜合實踐三年級下冊巧手工藝坊教學課件
- 2025年紹興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適應性測試題庫帶答案
- DB61T 5113-2024 建筑施工全鋼附著式升降腳手架安全技術規(guī)程
- 2025年供水安全考試試題及答案
- 腹外疝圍手術期護理
- 2025年揚州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測試題庫完美版
- 2025年河南經(jīng)貿職業(yè)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帶答案
- 接觸網(wǎng)工職業(yè)技能鑒定題庫(技師)題庫
- 2025年二級建造師建筑實務真題及答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