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_第1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_第2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_第3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_第4頁
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xxx公司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zhǔn)審核制定方案設(shè)計,管理制度蘭亭集序》知識點梳理

一、基本常識

1、關(guān)于序、跋類文體

放在卷首為序,也稱前言;放在卷末為跋或后序。

序言有的是作者或者編者自己寫的,也有的是別人所寫。其內(nèi)容和作用,多為說明寫作或編寫的情況、目的,闡述某些觀點,介紹或評價作品等。

序的體裁,有的是近似論說文,如《史記》中的書、表、傳的序,都是在議論中夾著感慨,總結(jié)歷史教訓(xùn),表達(dá)作者的見解和對人對事的態(tài)度。歐陽修編寫《新五代史》,其中的《伶官傳序》即屬此類。

抒情成分較多的序,多為詩歌唱和的集子而作。如李白的《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王羲之的《蘭亭集序》。

后序或跋一般是對序的再補充,大都簡峻峭拔,不像序那樣詳細(xì)豐富。

另外古代還有一種贈序,為臨別贈言一類的文體。如宋濂的《送東陽馬生序》。要和書序嚴(yán)格區(qū)別開來。

2、王羲之簡介

王羲之(321—379),東晉著名書法家。瑯琊臨沂(今山東)人,后居浙江會稽山陰。曾任右軍內(nèi)史、會稽內(nèi)史,故世稱王右軍。工書法,尤擅楷書和行書,人稱“書圣”。他的《蘭亭集序》帖,筆意妍麗勁健,“論者稱其筆勢,以為飄若浮云,矯若驚龍”。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其他較有影響的還有《樂毅論》、《十七帖》等。其子王獻(xiàn)之也是書法名家,父子齊名,世稱“二王”、“二圣”。

3、寫作背景

修禊,古代的一種習(xí)俗。于陰歷三月上旬的巳日(魏以后始固定為三月三),到水邊嬉游,以消除不祥,也稱“春禊”。據(jù)說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風(fēng)和日麗,天清氣朗,王羲之與當(dāng)時的名人謝安、孫綽等41人在山陰蘭亭暢飲歡歌,其實也可以看作是他們借“修禊”之名而舉行的一次詩會吧。名人雅士,融融歡聚,曲水流觴,低吟淺唱,好不愜意。王羲之面對高朋摯友,揮筆潑墨,寫下了“絕代無雙”、書文皆美的序文。

二、字詞語言

1、通假字

雖趣舍萬殊,靜躁不同趣通取

后之視今,亦由今之視昔由通猶

2、古今異義

茂林修竹古:長今;常用義為“修理”、“修飾”

列坐其次古:旁邊、水邊今:常用義為質(zhì)量差

或取諸懷抱古:兼詞,“之于”合音今:常用義為眾

曾不知老之將至古:讀zeng,竟今:讀zeng多作姓

向之所欣古:過去、原來今:常用義為方向

終期于盡古:至、及今:無此義

亦將有感于斯文古:這些文章今:常用義為文雅,又指文化或文人

3、詞類活用

A、形容詞作名詞

群賢畢至賢士

少長咸集年輕人,年長的人

B、形容詞作動詞

齊彭殤為妄作看作相等

C、名詞作動詞

映帶左右環(huán)繞

一觴一詠喝酒

D、數(shù)詞作動詞

固知一死生為虛誕看作一樣

4、一詞多義

列坐其次旁邊水邊

又間令吳廣之次所旁叢祠中駐扎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次一等

余船以次俱進(jìn)次序

所以興懷,其致一也情致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達(dá)到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得到

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招致

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高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長

怠者不能修,而忌者畏人修學(xué)習(xí)進(jìn)步

是故事修而謗興,德高而毀來辦好

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至、及

不期修古,不法??善谕⒁?/p>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時間期限

5、虛詞運用

所以所以興懷,其致一也表原因

所以游目騁懷,足以極視聽之娛以此用來

吾知所以距子者,吾不言表方法

仰觀宇宙之大,俯察品類之盛助詞表定語后置

之曾不知老之將至用在主謂間,取消句子獨立性

及其所之既倦動詞往達(dá)到

每覽昔人興感之由助詞的

三、理解分析

1、結(jié)構(gòu)脈絡(luò)

(一)敘宴集盛況

(1)交代——時間、地點、人物、事情

(2)寫景——山、林、竹、水、氣候;

(3)盛況——流觴曲水,一觴一泳

(4)感受——信可樂也

(二)發(fā)人生感慨

(1)為人處世的方式

靜態(tài)——晤言一室

動態(tài)——放浪形骸

(2)感慨抒懷

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死生亦大矣

(三)明作序要旨

(1)否定虛無主義人生觀——“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

(2)寫作動機——“后之覽者,將有感于斯文”

2、重點語句理解

“向之所欣,俯仰之間,已為陳跡,猶不能不興之于懷,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

“向之所欣”,意為先前所喜歡的事情,即先前的“樂”事;“俯仰之間,已為陳跡”,言其先前樂事,頃刻之間已成往事;“猶不能不以之興懷,”為雙重否定句,意為尚且不能不因此而感慨;“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意為何況對于生命不論長短,終究難免一死呢?

整個句子是一個用“……猶……何況……”關(guān)聯(lián)的遞進(jìn)關(guān)系的復(fù)句。

這句話一是從蘭亭聚會聯(lián)想到現(xiàn)今人們“當(dāng)其欣于所遇,暫得于己,快然自足,曾不知老之將至”和“及其所之既倦。情隨事遷,感慨系之”兩種態(tài)度的看法;二是以“況修短隨化,終期于盡”,引出“死生”這個全文的議論中心。

“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p>

“一死生”“齊彭殤”是莊周對人的生死的看法?!胺缴剿?,方死方生”“天下莫大于秋毫之末,而泰山為??;莫壽乎殤子,而彭祖為夭?!鼻f子認(rèn)為生和死,長壽和短命,沒有絕對的界限,是相對的。這本不錯,但他夸大了相對性,以致否定了生與死的區(qū)別,認(rèn)為生和死相同。800歲的彭祖和夭折之人沒有區(qū)別,顯然是荒謬的。作者在第三段引出孔子“死生亦大矣”的觀點,以古人、今人和后人無不為無常而作生死之事之嘆,來說明莊子“一死生”“齊彭殤”之荒誕。

3、寫作特色

(1)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的完美結(jié)合

第一段敘事、描寫,二、三段議論、抒情。先敘蘭亭之會盛況,描寫山水景致,而后由樂入悲,轉(zhuǎn)入對生死問題的議論,抒發(fā)感慨之情。文筆洗練,自然有致。

(2)借題發(fā)揮,立意高遠(yuǎn)

《蘭亭集》為游宴詩集,作者借為其寫序表明了自己的生死觀。并批判了崇尚玄學(xué)的當(dāng)時存在著一種虛無主義的傾向。使本篇立意高遠(yuǎn),不同凡響。

四、補充拓展

1、補充注釋

(1)“死生亦大矣”:語出《莊子。德充符》:“仲尼曰:‘死生亦大矣,而不得與之變;雖天地覆墜,亦將不與之遺;審乎無假而不與物遷,命物之化而守其宗也。’”大意是道是主宰萬物的,它不會隨外物(包括人的生死)而變化。

(2)“一死生”“齊彭觴”不是莊子的原話。莊子原話是:“予惡乎知夫死者不悔其始自蘄(祈)生乎”“莫壽于殤子,而彭祖為夭。”(均見《莊子。齊物論》)

(3)濫觴——本文有“引以為流觴曲水”句。我國古代有流觴而飲,吟詩歌賦之雅俗。江河發(fā)源處水流淺小,僅能浮起酒杯?!盾髯?。子道》:“昔者江出于崏山,其始出也,其源可以濫觴?!焙笠源藖肀扔魇挛锏拈_始。如:楚辭中的謠歌可以看作是我國五言詩的濫觴。

2、知識拓展

(1)東床——東晉名相王導(dǎo)是王羲之的叔父,劉禹錫《烏衣巷》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逼渲械耐跫粗竿鯇?dǎo)的家族?!稌x書。王羲之傳》載:“太尉郗鑒使門生求女婿于導(dǎo)(王導(dǎo)),導(dǎo)令就東廂遍觀子弟。門生歸,謂郗鑒曰:‘王氏諸少并佳。然聞信至,咸自矜持,惟一人在東床坦腹食,獨若不聞?!b曰:‘正此佳婿邪!’訪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焙笠蚍Q女婿為“東床”,也稱“坦腹”。

(2)《蘭亭序》帖——唐太宗李世民酷愛王羲之書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