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學年江蘇省馬壩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1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馬壩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2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馬壩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3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馬壩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4頁
2021-2022學年江蘇省馬壩高三二診模擬考試生物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高考生物模擬試卷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它答案標號?;卮鸱沁x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圖1、圖2為激素發(fā)揮調節(jié)作用的兩種方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A.結構d為受體,激素與受體d一結合,激素b即被滅活B.胰高血糖素的調節(jié)方式如圖1所示,其受體位于細胞膜上C.表明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D.性激素的調節(jié)方式如圖2所示,其受體位于細胞內部2.下列關于生物進化的敘述,正確的是A.群體中近親繁殖可提高純合體的比例B.有害突變不能成為生物進化的原材料C.某種生物產生新基因并穩(wěn)定遺傳后,則形成了新物種D.若沒有其他因素影響,一個隨機交配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保持不變3.下列諺語或經驗總結所對應的生物學簡析,正確的是()A.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揭示了生物的種間互助關系B.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次生演替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黃泥曬干,篩過,以小便浸之。又曬干篩過,再浸之。又曬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樹枝……則根生——人尿液中的尿素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D.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乙烯促進果實發(fā)育4.玉米根尖縱切片經堿性染料染色,用普通光學顯微鏡觀察到的分生區(qū)圖像如下。對此圖像的觀察與分析,錯誤的是A.先用低倍鏡再換高倍鏡觀察符合操作規(guī)范B.可觀察到箭頭所指細胞的細胞核和細胞壁C.在圖像中可觀察到處于分裂期前期的細胞D.細胞不同結構成分與該染料結合能力不同5.下列關于傘藻、藍藻、衣藻、黑藻的敘述正確的是()A.都是有細胞壁結構的生物,主要成分是纖維素B.都是屬于單細胞的生物C.都能進行光合作用D.都存在核糖體,且它的形成與核仁有關6.豌豆的高莖對矮莖為顯性,受一對等位基因M/m控制。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能促進赤霉素的合成,與此酶相比,m基因控制合成的酶只在第229位由丙氨酸(GCU、GCC、GCA、GCG)變?yōu)樘K氨酸(ACU、ACC、ACA、ACG),失去了原有的酶活性。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M基因突變?yōu)閙基因是因為G—C替換為A—TB.M基因突變?yōu)閙基因后導致三個密碼子發(fā)生改變C.赤霉素是M基因的表達產物,能促進豌豆莖的生長D.在雜合體Mm個體中,M基因表達,m基因不表達7.我國科學家利用二倍體竹子和二倍體水稻雜交,得到F1,F(xiàn)1幼苗再經秋水仙素處理最終培育出新品種,命名為“中華竹稻”。下列相關推理合理的是()A.F1幼苗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B.培育“中華竹稻”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誘發(fā)基因突變C.“中華竹稻”自交。所得子代既有竹子,也有水稻D.F1幼苗無同源染色體,屬于單倍體植株8.(10分)中國借用絲綢之路的歷史符號積極打造“一帶一路”,小麥原產西亞,后來沿著絲綢之路傳入我國。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A.傳入我國的小麥與原產地小麥的基因庫之間有區(qū)別B.拓荒種麥,實現(xiàn)了群落的初生演替C.麥田群落與森林群落相比,不存在空間結構D.引入外來物種均會對本地原有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二、非選擇題9.(10分)前不久,某生物公司的百白破疫苗檢驗不符合規(guī)定。為生產高效價疫苗和簡化計劃免疫程序,科學家研制出基因工程乙肝—百白破(rHB-DTP)四聯(lián)疫苗,經各項檢測均通過rHB-DTP四聯(lián)疫苗制檢規(guī)程的要求。其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表面抗原和百日咳桿菌、白喉桿菌、破傷風桿菌的類毒素。請分析回答:(1)為獲取百日咳桿菌類毒素的基因,可從百日咳桿菌的細胞中提取對應mRNA,在________的作用下合成雙鏈cDNA片段,獲得的CNA片段與百日咳桿菌中該基因堿基序列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較小,且序列已知,獲得目的基因可采用________,然后通過PCR技術大量擴增,此技術的前提是已知________。(3)把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時,科學家采用了改造后的腺病毒作為載體,寫出你認為科學家選它的理由:________(寫出兩點)。(4)研究發(fā)現(xiàn),如果將白喉桿菌類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變?yōu)榘腚装彼?,免疫效果更好,請完善此種技術的基本流程:從預期蛋白質功能出發(fā)→________→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5)實驗證明,一定時間內間隔注射該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生的________細胞數(shù)量增多,當同種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二次免疫的特點是________。10.(14分)某同學進行的探究實驗一環(huán)境因素對光合作用強度的影響:圖甲是探究在溫度為30℃時影響植物光合速率的因素的實驗裝置圖;圖乙表示該植物的某葉肉細胞在光照強度分別為a、b、c、d時,單位時間內葉肉細胞CO2釋放量和葉綠體O2產生總量的變化。請回答:(1)為了避免無關變量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在圖甲裝置的燈與試管之間安置了盛水玻璃柱,目的是_____;為了改變光照強度,你認為應該釆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2)圖乙中光照強度為b時,該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速率___________(填“小于”、“等于”或“大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強度為d時,光反應產生的并能夠為暗反應所利用的物質有___________。(3)已知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節(jié)到25℃,若乙圖中的直方柱的高度不發(fā)生改變,則c點應該向___________平移。11.(14分)大豆花葉病毒會嚴重降低大豆的產量和品質。為預防抗病大豆品種乙的抗病能力減弱,科研人員用EMS誘變感病大豆,獲得新的抗病品種甲??蒲腥藛T利用甲、乙兩個品種對抗性遺傳進行研究。(1)因為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___性,EMS誘變后,非入選大豆植株可能含有________的基因,需要及時處理掉這些植株。(2)利用甲、乙兩品種大豆進行雜交試驗,結果如下表組別親本組合F1F2抗病易感抗病易感實驗一甲×易感018111348實驗二乙×易感15027681據(jù)表分析,甲、乙兩品種抗病性狀依次為______________性性狀。(3)已知品種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號染色體上,為探究品種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員設計如下雜交實驗:甲乙雜交,F(xiàn)1自交,統(tǒng)計F2性狀分離比。①預期一:若F1均抗病,F(xiàn)2抗病∶易感為13∶3,說明兩品種抗病性狀的遺傳是由_______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______________染色體上。②預期二:若F1、F2均抗病,說明甲、乙兩品種抗性基因可能是___________或同一對染色體上不發(fā)生交叉互換的兩個突變基因。(4)SSR是DNA中的簡單重復序列,非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種的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也不同,常用于染色體特異性標記。科研人員擴增出實驗一若干個體中的SSR序列,用于確定甲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電泳結果如圖所示:圖中結果說明甲品系抗性基因在_______號染色體上,依據(jù)是____________________。12.布偶貓又稱布拉多爾貓,是貓中體形和體重較大的一種,多為三色貓或雙色貓,是非常理想的家養(yǎng)寵物。已知布偶貓的毛色受多對基因控制,請根據(jù)控制不同顏色基因的特點回答下列相關問題:(1)布偶貓中有純色個體,野生型為海豹色(B),后來培育出巧克力色(b)、藍色和丁香色等類型,藍色、丁香色分別是海豹色、巧克力色的稀釋色,受d基因控制,D基因無稀釋功能。從根本上,巧克力色基因來自_____________________,利用射線處理野生型海豹色個體的受精卵一定能直接獲得巧克力色的個體嗎?并說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將兩只基因型為BbDd的貓進行交配,理論上F1個體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為________。如何確定一只藍色的布偶公貓是純合子還是雜合子?寫出實驗方法并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布偶貓中野生型基因(o)使白色呈現(xiàn)黑色,突變型基因(O)抑制棕色基因的表達,使白色呈現(xiàn)紅色。①若兩個基因同時存在則為黑紅交錯的雙色貓,且雙色貓均為母貓,不考慮從性遺傳,分析產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②當白斑基因(S)存在時,對毛發(fā)顏色的分布會造成影響,使雙色貓中同種顏色的毛發(fā)聚為一簇,稱為三花。三花個體也是最受歡迎的類型,三花個體的基因型為__________________,同種基因型的三花貓,同顏色的毛聚集的位置不同,形成的花色多種多樣,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極少數(shù)的雙色貓和三花貓為公貓,且天生沒有生育能力,產生的原因很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一、選擇題(本大題共7小題,每小題6分,共42分。)1、A【解析】

分析題圖:圖1激素a和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從而發(fā)揮作用,調節(jié)細胞的代謝;圖2激素b的受體位于細胞膜內,激素b通過細胞膜,進入細胞和受體結合,從而發(fā)揮作用。【詳解】A、結構d為受體,激素與受體d結合發(fā)揮作用后,激素b才被滅活,A錯誤;B、胰高血糖素為生物大分子,不能直接穿越細胞膜,其受體位于細胞膜上,其調節(jié)方式如圖1所示,B正確;C、激素a不能進入細胞,激素b能進入細胞,激素a與細胞膜上的受體結合而傳遞信息,激素b與細胞內受體結合而傳遞信息,表明細胞膜具有控制物質進出細胞以及信息交流的功能,C正確;D、性激素屬于小分子固醇類物質,其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并與細胞內相應的受體結合,因此性激素的調節(jié)方式如圖2所示,D正確。故選A?!军c睛】本題結合模式圖,考查動物激素的調節(jié),要求考生識記動物體內主要的內分泌腺及其分泌的激素的種類和功能,能正確分析題圖,再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2、A【解析】

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種群是生物進化的基本單位,生物進化的實質在于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突變和基因重組、自然選擇及隔離是物種形成過程的三個基本環(huán)節(jié),通過它們的綜合作用,種群產生分化,最終導致新物種的形成。其中突變和基因重組產生生物進化的原材料,自然選擇使種群的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的改變并決定生物進化的方向,隔離是新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驹斀狻緼、群體中的近親攜帶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較大,因此近親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純合子的比例,A正確;B、突變包括基因突變和染色體變異,大多數(shù)是有害的,可以為生物進化提供大量的選擇材料,B錯誤;C、某種群生物產生新基因后改變了種群的基因頻率,說明生物進化了,而新物種形成的標志是生殖隔離,C錯誤;D、雖然沒有其他因素的影響,但是由于群體數(shù)量較少,因此小群體的基因頻率在各代可能會發(fā)生改變,D錯誤。故選A。【點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識記和理解現(xiàn)代生物進化理論的基本觀點,明確生物進化的實質是種群基因頻率的改變、新物種產生的標志是生殖隔離。3、B【解析】

螟蛉是一種綠色小蟲,而蜾蠃是寄生蜂,它常捉螟蛉存放在窩里,產卵在它們身體里,卵孵化后就拿螟蛉作食物,體現(xiàn)了捕食關系;“以小便浸之”,說明小便中含有某物質(生長素),具有促進枝條生根的作用?!驹斀狻緼、螟蛉有子,蜾蠃負之——揭示了生物的捕食關系,A錯誤;B、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體現(xiàn)了次生演替,B正確;C、以小便浸之則根生——人尿液中的生長素能促進扦插枝條生根,C錯誤;D、紅柿摘下未熟,每籃用木瓜三枚放入,得氣即發(fā),并無澀味——乙烯促進果實成熟,D錯誤。故選B。4、B【解析】

1、在高等植物體內,有絲分裂常見于根尖、芽尖等分生區(qū)細胞。由于各個細胞的分裂是獨立進行的,因此在同一分生組織中可以看到處于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通過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各個時期細胞內染色體(或染色質)的存在狀態(tài),就可以判斷這些細胞處于有絲分裂的哪個時期,進而認識有絲分裂的完整過程。染色體容易被堿性染料(如龍膽紫溶液)著色。2、把制成的裝片先放在低倍鏡下觀察,掃視整個裝片,找到分生區(qū)細胞:細胞呈正方形,排列緊密。再換成高倍鏡仔細觀察,首先找出分裂中期的細胞,然后再找前期、后期、末期的細胞。注意觀察各時期細胞內染色體形態(tài)和分布的特點。最后觀察分裂間期的細胞?!驹斀狻坑闷胀ü鈱W顯微鏡觀察根尖分生區(qū)的裝片,要先用低倍鏡觀察,再用高倍鏡觀察,A正確;圖中箭頭所指的細胞處于有絲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此時觀察不到細胞核,因為,細胞核在有絲分裂前期逐漸消失,B錯誤;有絲分裂前期染色質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核仁逐漸解體,核膜逐漸消失,從細胞的兩極發(fā)出紡錘絲,形成一個梭形的紡錘體,染色體散亂地分布在紡錘體中央,據(jù)以上特點,可以在圖像中觀察到處于分裂期前期的細胞,C正確;堿性染料易于與染色體結合,而不易與其他結構成分結合,D正確;因此,本題答案選B?!军c睛】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明確觀察根尖分生區(qū)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的實驗原理,以及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再根據(jù)題意作答。5、C【解析】

藍藻屬于原核生物,衣藻、傘藻和黑藻屬于真核生物,原核細胞和真核細胞的異同:比較項目原核細胞真核細胞大小較小較大主要

區(qū)別無以核膜為界限的細

胞核,有擬核有以核膜為界限的細胞核

細胞壁有,主要成分是糖類

和蛋白質

植物細胞有,主要成分是纖維素和果膠;動物細胞無;真菌細胞有,主要成分為多糖

生物膜系統(tǒng)無生物膜系統(tǒng)有生物膜系統(tǒng)細胞質有核糖體,無其他細胞器有核糖體和其他細胞器

DNA存在形式擬核中:大型環(huán)狀、裸露

質粒中:小型環(huán)狀、裸露

細胞核中:和蛋白質形成染色體細胞質中:在線粒體、葉綠體中裸露存在增殖方式二分裂

無絲分裂、有絲分裂、減數(shù)分裂可遺傳變

異方式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基因重組、染色體變異【詳解】A、藍藻屬于原核生物,其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糖類和蛋白質;衣藻、傘藻和黑藻屬于真核生物,其細胞壁的成分纖維素和果膠,A錯誤;B、傘藻、藍藻、衣藻是單細胞生物、黑藻不是,B錯誤;C、傘藻、藍藻、衣藻、黑藻,都能進行光合作用,C正確;D、真核細胞和原核細胞都有核糖體,但是原核細胞沒有核仁,D錯誤。故選C。6、A【解析】

1、基因突變是指基因中發(fā)生堿基對的替換、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結構改變。

2、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過控制酶的合成來影響細胞代謝,進而間接控制生物的性狀,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過控制蛋白質分子結構來直接控制性狀,如鐮刀形細胞貧血癥、囊性纖維病?!驹斀狻緼、分析丙氨酸(GCU、GCC、GCA、GCG)和蘇氨酸(ACU、ACC、ACA、ACG)的密碼子的區(qū)別可以看出,密碼子中G→A,也就是M基因相應位置中的G—C替換為A—T,A正確;B、由A項分析可知,M基因突變?yōu)閙基因后只導致1個密碼子發(fā)生改變,B錯誤;C、赤霉素不是M基因的表達產物,M基因的表達產物為控制赤霉素合成的酶,C錯誤;D、在雜合體Mm個體中,M基因和m基因均有表達產物,只是m表達的酶失去了原有的活性,D錯誤。故選A?!军c睛】本題主要考查基因突變和基因對性狀的控制,意在考查考生對基因的表達和基因突變的相關知識的理解和把握知識間內在聯(lián)系的能力。7、A【解析】

單倍體:體細胞中含有本物種配子染色體數(shù)目的個體為單倍體?!驹斀狻緼、F1幼苗體細胞含2個染色體組,分別是竹子和水稻的一個染色體組,其根尖細胞有絲分裂后期有4個染色體組,A正確;B、培育“中華竹稻”的原理是秋水仙素誘導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是多倍體育種的過程,B錯誤;C、“中華竹稻”自交,子代依然是“中華竹稻”,C錯誤;D、F1幼苗體細胞中含2個染色體組,分別是竹子和水稻的一個染色體組,故不含同源染色體,但其由受精卵發(fā)育而來,屬于二倍體,D錯誤。故選A。8、A【解析】

1、群落演替是指一個植物群落被另一個植物群落所代替的現(xiàn)象。群落演替的類型主要有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發(fā)生在火山灰、冰川泥和裸露的沙丘上的演替屬于初生演替。2、生物多樣性包括基因的多樣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多樣性。外來物種入侵會導致生物多樣性的下降?!驹斀狻緼、傳入我國的小麥與原產地小麥存在地理隔離,由于基因突變的不定向性和不同自然條件的選擇作用,導致它們的基因庫之間存在區(qū)別,A正確;B、在人們拓荒種麥的過程中發(fā)生了群落的次生演替,B錯誤;C、麥田群落與森林群落一樣,都存在空間結構,C錯誤;D、外來物種引進后若能大量繁殖,才會對本地原有物種的生存構成威脅,D錯誤。故選A。二、非選擇題9、逆轉錄酶不同化學方法人工合成(人工化學合成)一段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能自主復制、有多個限制酶切位點、有標記基因、對宿主細胞無害(答出其中兩個即可)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記憶短時間內迅速產生大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免疫預防作用更強?!窘馕觥?/p>

1、基因工程技術的基本步驟:(1)目的基因的獲取:方法有從基因文庫中獲取、利用PCR技術擴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驟,基因表達載體包括目的基因、啟動子、終止子和標記基因等。(3)將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根據(jù)受體細胞不同,導入的方法也不一樣。將目的基因導入植物細胞的方法有農桿菌轉化法、基因槍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將目的基因導入微生物細胞的方法是感受態(tài)細胞法。2、記憶細胞使得二次免疫反應快而強?!驹斀狻浚?)由mRNA合成cDNA的過程屬于逆轉錄過程,需要逆轉錄酶。獲得的cDNA片段只包含基因的編碼區(qū),沒有非編碼區(qū),因此與百日咳桿菌中該基因堿基序列不同。(2)由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基因序列比較小,且序列已知,獲得目的基因可采用化學方法人工合成,然后通過PCR技術大量擴增。通過PCR技術大量擴增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以便合成引物。(3)改造后的腺病毒具有能自主復制、有多個限制酶切位點、有標記基因、對宿主細胞無害等特點,故可用做載體。(4)將白喉桿菌類毒素20位和24位的氨基酸改變?yōu)榘腚装彼釋儆诘鞍踪|工程的范疇。其基本流程是從預期蛋白質功能出發(fā)→設計預期的蛋白質結構→推測應有的氨基酸序列→找到相對應的脫氧核苷酸序列。(5)一定時間內間隔注射該疫苗3次效果更好,其主要原因是體內產生的記憶細胞數(shù)量增多,當同種抗原再次侵入人體時,記憶細胞會立即增殖分化,產生漿細胞或者效應T細胞發(fā)揮免疫效應。二次免疫的特點是短時間內迅速產生大量的抗體和記憶細胞,免疫預防作用更強?!军c睛】本題考查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和基本步驟、蛋白質工程的步驟,二次免疫過程,要求考生識記基因操作工具的作用、目的基因獲取的方法、蛋白質工程的操作步驟、二次免疫的特點,結合題干分析答題。10、吸收燈光的熱量,排除光照對試管內水溫的影響移動燈泡,改變試管與光源之間的距離(或相同距離用不同功率的燈泡照射)小于ATP和[H]左【解析】

圖甲為探究光照強度對光合作用強度的裝置,盛水玻璃柱的作用是排除光照對水溫的影響,圖乙中葉綠體氧氣的產生總量表示總光合速率,葉肉細胞二氧化碳的釋放總量表示呼吸速率與光合速率的差值。光照強度為a時,葉肉細胞只進行呼吸作用,沒有進行光合作用;光照強度為b時,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且呼吸速率是光合速率的二倍,即呼吸速率為6個單位;光照強度為c時,總光合速率為為6,與呼吸速率相等,此時凈光合速率為0,故可知c點的光照強度表示光補償點;當光照強度為d時,總光合速率為8,凈光合速率為2?!驹斀狻浚?)為了避免無關變量如溫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實驗裝置中在燈與試管之間安置了盛水玻璃柱,以吸收燈光的熱量,防止光照對試管內水溫的影響,以保證實驗的結果,是由光照強度的改變引起;為了研究光照強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圖甲裝置通過移動燈泡,改變試管與光源之間的距離(或相同距離用不同功率的燈泡照射),達到改變光照強度的目的。(2)由分析可知,在光照強度為b時,由于圖中顯示了葉肉細胞釋放到外界的二氧化碳量,故此時該葉肉細胞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光照強度為d時,此時光合作用正常進行,且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了ATP和[H]。(3)已知葉肉細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題意顯示圖中實驗條件下的溫度為30℃,若將溫度調節(jié)到25℃,則會導致呼吸速率下降,光合速率上升,由于c點為光補償點,因此在較低光照條件下就能到達與呼吸速率相等的狀態(tài),即c點應該向左平移?!军c睛】熟知光合作用的過程是解答本題的關鍵,理解圖乙各中各直方柱的含義是解答本題的另一關鍵!本題最后一空是易錯點。11、不定向性或多害少利不利隱、顯2非同源同一位點上的兩個突變基因2F2抗病個體的SSR與親本甲2號染色體相同,與14號染色體上的SSR無關聯(lián)【解析】

1.基因突變的特征:基因突變在自然界是普遍存在的;變異是隨機發(fā)生的、不定向的;基因突變的頻率是很低的;多數(shù)是有害的,但不是絕對的,有利還是有害取決于生物變異的性狀是否適應環(huán)境。2.據(jù)表中結果分析可知,甲×易感→子一代全是易感→子二代:易感:抗病=3:1,判斷易感是顯性,甲的抗病性狀是隱性;乙×易感→子一代全是抗病→子二代抗?。阂赘?3:1,故判斷易感是隱性,乙的抗病性狀是顯性性狀。3.甲乙雜交,F(xiàn)1自交,F(xiàn)2抗病∶易感為13∶3,屬于9:3:3:1變形,說明兩品種抗病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否則可能位于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驹斀狻浚?)因為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或多害少利性等特性,故EMS誘變后,非入選大豆植株可能含有不利的基因,需要及時處理掉這些植株。(2)利用甲、乙兩品種大豆進行雜交試驗,據(jù)表中結果分析可知,甲×易感→子一代全是易感→子二代:易感:抗病=3:1,判斷易感是顯性,甲的抗病性狀是隱性;乙×易感→子一代全是抗病→子二代抗?。阂赘?3:1,故判斷易感是隱性,乙的抗病性狀是顯性性狀。(3)已知品種乙的抗性基因位于14號染色體上,為探究品種甲抗性基因的位置,科研人員設計如下雜交實驗:甲乙雜交,F(xiàn)1自交,統(tǒng)計F2性狀分離比。①預期一:若F1均抗病,F(xiàn)2抗病∶易感為13∶3,屬于9:3:3:1變形,說明兩品種抗病性狀的遺傳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是由2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且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②預期二:若F1、F2均抗病,說明甲、乙兩品種抗性基因不符合基因自由組合定律,可能是同一位點上的兩個突變基因或同一對染色體上不發(fā)生交叉互換的兩個突變基因。(4)SSR是DNA中的簡單重復序列,非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不同,不同品種的同源染色體上的SSR也不同,常用于染色體特異性標記。科研人員擴增出實驗一若干個體中的SSR序列,用于確定甲品系抗性基因的位置,分析圖示電泳結果可知:F2的1、4、7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