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法制史-模擬題答案 2022年秋 中國地質大學_第1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6頁,共16頁《中國法制史》模擬題單選題1.賣兵器,珍異等小件物品使用的較短契卷稱為().A.傅B.別C.質D.劑[對的答案選項為]:D2.商鞅為打擊舊貴族的特權,實行了獎勵軍功,并廢除了()制度.A.井田B.禪讓C.世卿世祿D.薦舉[對的答案選項為]:C3.”十惡”罪名最早載于()A.《北齊律》B.《開皇律》C.《武德律》D.《張杜律》[對的答案選項為]:B4.《大清律例》完成于()A.順治時期B.康熙時期C.雍正時期D.乾隆時期[對的答案選項為]:D5.將《刑名》,《法例》合為《名例》篇,至于律首的是()A.《北齊律》B.《泰始律》C.《魏新律》D.《北魏律》[對的答案選項為]:A6.唐律《名例律》規(guī)定類推時作入罪判定的原則是()A.舉重以明輕B.舉輕以明重C.重其所重D.輕其所輕[對的答案選項為]:B7.”八議入律”始于().A.《魏律》B.《晉律》C.《北魏律》D.《北齊律》[對的答案選項為]:A8.春秋末期,晉國公布成文法.這在中國歷史上是()A.第一次公布成文法B.第二次公布成文法C.第三次公布成文法D.第四次公布成文法[對的答案選項為]:B9.按照”服制”要求,為”大功親”應服喪().A.三年B.一年C.九個月D.五個月[對的答案選項為]:C10.《大清現(xiàn)行刑律》是清政府在哪部法典基礎上稍加修改完成的().A.《大清律例》B.《大清新刑律》C.《大清暫行刑律》D.《大清新律》[對的答案選項為]:A11.西漢時期,”德主刑輔”的思想確立于().A.漢文帝B.漢武帝C.漢昭帝D.漢平帝[對的答案選項為]:B12.傳說中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大法官是().A.共工B.蚩尤C.皋陶D.黃帝[對的答案選項為]:C13.典賣與買賣最嚴格的區(qū)別在于前者是().A.永賣B.活賣C.絕賣D.斷賣[對的答案選項為]:B14.春秋時()曾對夏朝的”昏,墨,賊,殺”作了解釋.A.孔子B.孟子C.鄧析D.叔向[對的答案選項為]:D15.1906年,清政府改刑部為法部,主要職責是()A.審判B.復核C.律令的解釋D.全國司法行政事務[對的答案選項為]:D16.在中國封建法律發(fā)展史上,最早確立法典12篇結構的是().A.《開皇律》B.《永徽律》C.《北魏律》D.《北齊律》[對的答案選項為]:D17.《法經》中關于囚禁和審判罪犯的法律規(guī)定的部分稱為().A.《盜法》B.《囚法》C.《捕法》D.《具法》[對的答案選項為]:B18.在《法經》中,類似于今天刑法典總則的篇目是()A.雜法B.具法C.盜法D.捕法[對的答案選項為]:B19.秦簡《法律答問》是一種()A.法律解釋B.法律匯編C.行政法典D.特別法[對的答案選項為]:A20.漢律予以犯罪人及其家屬后代終身不得作官的處罰稱為()A.禁錮B.顧山C.罰金D.充軍[對的答案選項為]:A21.為防止臣下結黨營私,明律專門設立()A.”謀叛”罪名B.”奸黨”罪名C.”盜賊窩主”罪名D.”謀反”罪名[對的答案選項為]:B22.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系統(tǒng),較完整的封建法典是().A.《常法》B.竹刑C.《法經》D.《茆門法》[對的答案選項為]:C23.元朝設立的專門負責宗教管理與宗教審判活動的機構是()A.宣政院B.樞密院C.中政院D.大宗正府[對的答案選項為]:A24.秦律稱為非”公室告”的罪名不包括().A.子盜父母B.父母擅刑C.髡子D.偷盜[對的答案選項為]:D25.秦律規(guī)定,共同犯罪加重處罰.按法律共同犯罪是指()所實行的犯罪.A.五人以上B.兩人或兩人以上C.三人D.四人[對的答案選項為]:A26.秦朝實行嚴格的官營專賣制度的是().A.鹽業(yè)B.煙草C.酒業(yè)D.糧食[對的答案選項為]:C27.西周在刑法學上表示”過失”的概念是()A.眚B.非眚C.惟終D.非終[對的答案選項為]:A28.漢代初年,在立法上強調()A.輕罪重罰B.約法省刑C.法令由一統(tǒng)D.法隨時變[對的答案選項為]:B29.漢代最初下詔廢除肉刑的皇帝是()A.文帝B.武帝C.惠帝D.景帝[對的答案選項為]:A30.中國法制史上第一部系統(tǒng)的行政法典是()A.《周禮》B.《唐六典》C.《大明會典》D.《大清會典》[對的答案選項為]:B31.首創(chuàng)流刑五等之制,并為后世所沿用的律典是()A.《新律》B.《泰始律》C.《大律》D.《北魏律》[對的答案選項為]:C32.清代秋審對案情屬實,危害不大,可留待下年秋審再作決定的案子一般歸為()A.情實B.緩決C.可矜D.可疑[對的答案選項為]:B33.”賄選憲法”的正式名稱是()A.《中華民國約法》B.《中華民國憲法草案》C.《中華民國憲法》D.《中華民國臨時憲法》[對的答案選項為]:C34.唐朝第一部正式的基本法典是().A.《武德律》B.《貞觀律》C.《永徽律疏》D.《唐律疏議》[對的答案選項為]:A35.奸黨罪始設于()A.《唐律疏議》B.《宋刑統(tǒng)》C.《大明律》D.《大清律例》[對的答案選項為]:C36.隋唐時期的監(jiān)察機關是()A.六科給事中B.都察院C.御史臺D.中書省[對的答案選項為]:C37.北宋前期設立于禁中的特別審判機構稱為()A.大宗正府B.大理寺C.廷尉D.審刑院[對的答案選項為]:D38.清朝的九卿會審由明朝會審制的()發(fā)展而來.A.大審B.朝審C.九卿圓審D.理藩院[對的答案選項為]:C39.戰(zhàn)國時期在秦國法制改革中頒布”連坐法”的是()A.韓非B.吳起C.李悝D.商鞅[對的答案選項為]:D40.凌遲刑作為法定刑始于()A.宋B.清C.唐D.明[對的答案選項為]:A41.”六法”包括().A.憲法,民法,商法,刑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B.憲法,民法,刑法,行政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C.憲法,民法,軍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D.憲法,民法,刑法,經濟法,民事訴訟法,刑事訴訟法[對的答案選項為]:B42.西周時的民事訴訟被稱為().A.獄B.訟C.傅,別D.問名[對的答案選項為]:B43.明朝中央最高審判機關是()A.大理寺B.刑部C.御史臺D.都察院[對的答案選項為]:B44.明代地方三級司法機關分為().A.道,府,縣B.省,府,縣C.省,州,縣D.省,縣,申明亭[對的答案選項為]:B45.西周中期,穆王命呂侯制作了()A.《禹刑》B.《呂刑》C.《九刑》D.《湯刑》[對的答案選項為]:B46.秦朝的恥辱刑中有”耐”刑,就是().A.剃去犯人頭發(fā)B.剃去犯人胡須C.在犯人臉上刺字D.割去犯人的耳朵[對的答案選項為]:B48.最早提倡”親親得相首匿”思想的是().A.莊子B.孟子C.公孫子D.孔子[對的答案選項為]:D49.秦朝司法審判的成例稱為()A.廷行事B.決事比C.比D.則例[對的答案選項為]:A50.秦朝刑罰中的”具五刑”是指().A.一種死刑B.一種作刑C.一種貲刑D.一種自由刑[對的答案選項為]:A51.在漢朝,由秦的”課”發(fā)展而來的,針對某類事的一個方面制定的單行法規(guī)稱為()A.律B.令C.科D.比[對的答案選項為]:C52.輕罪重罰思想源于()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對的答案選項為]:A53.將《法經》中的《具律》改為《刑名》并置于全律之首的律典是()A.《九章律》B.《晉律》C.《魏新律》D.《北齊律》[對的答案選項為]:C54.元朝時,各地僧侶的獄訟大案由地方官審理后,要上報中央的審判機關().A.大宗正府B.刑部C.宣政院D.樞密院[對的答案選項為]:C55.商朝的最高司法裁決者是().A.司法官B.商王C.大貴族D.小貴族[對的答案選項為]:B56.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獨立的商法典是().A.《欽定大清商律》B.《破產法》C.《大清商律草案》D.《商法調查案》[對的答案選項為]:A57.宋代曾一度在中央設置審刑院,其目的是為了().A.確保司法公正B.加強皇帝對司法的控制C.確保當事人的訴訟權利D.解決積案問題[對的答案選項為]:B58.宋初凡大理寺審判的案件,經刑部復核后,須送()詳議A.大理寺B.審刑院C.御史臺D.都察院[對的答案選項為]:B59.西周時期,法官在審訊中要察顏觀色,注意當事人的表情,這種審訊方法被稱為()A.五刑B.五聽C.五行D.九刑[對的答案選項為]:B60.清末政府對舊訴訟體制和審判制度進行了改革.表現(xiàn)在審制級度上實行().A.三級三審制B.四級三審制C.四級二審制D.三級二審制[對的答案選項為]:B61.清朝的”慎刑”機構是().A.刑部B.大理寺C.都察院D.巡撫[對的答案選項為]:B62.首創(chuàng)科舉制度的朝代是()A.宋朝B.隋朝C.唐朝D.明朝[對的答案選項為]:B63.在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將死刑判決分為立決和監(jiān)候的是()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對的答案選項為]:D64.明朝規(guī)定一切死罪案件必須上報中央司法機構().A.刑部B.大理寺C.御史臺D.都察院[對的答案選項為]:A65.隋朝的律有《開皇律》和()A.《大律》B.《泰始律》C.《武德律》D.《大業(yè)律》[對的答案選項為]:D66.唐代的法律形式有()A.律,令,比,式B.律,令,科,比C.律,令,式,課,程D.律,令,格,式[對的答案選項為]:D67.”諸斷罪而無正條,其應出罪者,則舉重以明輕;其應入罪者,則舉輕以明重”是唐律中有關()的規(guī)定.A.類推B.法律適用C.法律解釋D.自由裁量[對的答案選項為]:A68.宋代為加強對地方的司法監(jiān)督,在各路設置的司法派出機構稱為()A.提點刑獄司B.提刑按察司C.審刑院D.宗人府[對的答案選項為]:A69.廷杖盛行于()A.宋朝B.元朝C.明朝D.清朝[對的答案選項為]:C70.工農民主政權最具代表性的土地立法是()A.《井岡山土地法》B.《興國土地法》C.《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土地法》D.《中國土地法大綱》[對的答案選項為]:C71.專門創(chuàng)立《窩藏重法》是在()時期.A.宋太祖B.宋仁宗C.宋神宗D.宋徽宗[對的答案選項為]:B72.假借天意發(fā)布的()是夏朝法的主要形式.A.王命B.甘誓C.禮D.禹刑[對的答案選項為]:A73.夏朝法律的總稱是().A.夏政B.肉刑C.禹刑D.五刑[對的答案選項為]:C74.唐律中大致相當于現(xiàn)今刑法總則篇的是()A.《名例》B.《刑名》C.《法例》D.《具律》[對的答案選項為]:A75.西周時刑事訴訟稱為().A.獄B.訟C.傅別D.質劑[對的答案選項為]:A76.秦律確定刑事責任年齡的標準為()A.身高B.年齡C.性別D.胖瘦[對的答案選項為]:A77.1902年,清政府任命了兩位修律大臣,一位是沈家本,另一位是().A.端方B.伍廷芳C.劉坤一D.勞乃宣[對的答案選項為]:B78.漢景帝時規(guī)定:”年八十以上,八歲以下,及孕者未乳,師,朱儒當鞠系者,頌系之”.這是()原則的體現(xiàn)A.恤刑原則B.特權原則C.自首原則D.比附原則[對的答案選項為]:A79.夏時有”昏,墨,賊,殺”的規(guī)定.其中的”賊”指().A.暗中結黨B.惡而掠美C.偷竊D.殺人不忌[對的答案選項為]:D80.漢武帝時,張湯制定()A.《九章律》B.《傍章律》C.《越宮律》D.《朝律》[對的答案選項為]:C81.西周時期,”爭罪曰獄”,而”爭財”稱為()A.獄B.刑C.訟D.辭[對的答案選項為]:C82.《中華蘇維埃共和國憲法大綱》規(guī)定蘇維埃國家的政治制度是().A.民主集中制B.工農兵代表大會制C.人民代表大會制D.責任內閣制[對的答案選項為]:B83.第一次集中地將危害國家,社會的重罪組合起來,并冠名為”重罪十條”的是()A.《晉律》B.《新律》C.《北齊律》D.《北魏律》[對的答案選項為]:C84.周禮以()原則為基礎.A.明德慎罰B.”親親”,”尊尊”C.宗法制D.忠君[對的答案選項為]:B85.公元前501年,鄭國執(zhí)政駟顓繼續(xù)使用竹刑,卻殺害了()A.子產B.鄧析C.趙鞅D.荀寅[對的答案選項為]:B86.最早將”準五服以制罪”入律的是()A.《北齊律》B.《開皇律》C.《晉律D.《永徽律》[對的答案選項為]:C87.作為單行法規(guī)的敕,最發(fā)達的是()A.秦朝B.漢朝C.唐朝D.宋朝[對的答案選項為]:D多選題1.中古時期,適用于官僚貴族減免刑罰的特權原則有()A.八議B.官當C.上請D.重罪十條[對的答案選項為]:ABC2.古人經常兵刑并提,兵即是戰(zhàn)爭,刑起于兵說的是()A.刑與戰(zhàn)爭分不開B.兵起于刑C.刑與戰(zhàn)爭無關D.司法與兵政的掌管者一身二任[對的答案選項為]:AD3.清末”預備立憲”活動中頒布的主要憲法性文件包括:()A.《欽定憲法大綱》B.《十九信條》C.《天壇憲草》D.《五權憲法》[對的答案選項為]:AB4.宋代科舉考試為防止考官舞弊,創(chuàng)立了()A.糊名法B.謄錄試卷法C.殿試法D.考課法[對的答案選項為]:AB5.孫中山在前期的革命生涯中,曾提出了”建國三時期”,這三個時期是()A.軍政時期B.圣政時期C.憲政時期D.訓政時期E.黨政時期[對的答案選項為]:ACD6.秦朝中央設置的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