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第頁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案五篇
1.學校二班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經(jīng)受以米、厘米為單位正確測量物體長度的過程,體驗1米究竟有多長,并會估量物體的長度。
2、在活動中體驗測量與生活的親密聯(lián)系,激發(fā)同學學習數(shù)學的愛好,進展同學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難點:
體會米的含義,知道厘米、米之間的關系,知道米和厘米之間的進率
教具預備:
新鉛筆、米尺、數(shù)學課本、文具盒、1米多長的繩子。
教學過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
1、師生利用課前共同預備的直尺、三角板、等工具測量小組中各物品的長度。
2、指導同學同桌合作,用不同的測量工具測量繩子的長度。
同學在測量的過程中會隨機比較、選擇用哪些測量工具比較合適?!仓饕侵背呋蛎壮摺?/p>
3、用米尺測量課桌的長度。
二、體驗探究
1、認識米,知道1米有多長。
2、讓同學以組為單位,直觀體驗1米有多長。
3、同學在觀測、溝通過程中認識米與厘米之間的關系。
歸納:100厘米=1米,1米=100厘米,1m=100cm
4、讓同學聯(lián)系身邊的事物,找出幾種長度是1米的物品。
三、實踐應用
1、1米大約等于幾枝鉛筆的長度?
2、同學自主量一量教室中比較大的物體的長度〔或高度〕。老師要與同學共同完成測量活動。
3、出示書中5頁練習題。
4、課外小作業(yè):讓同學回家測量家中物體的長度。
2.學校二班級數(shù)學教案
課題:
認識米,用米量
教學內(nèi)容:
第4頁例4例5及第4頁“做一做”和練習一第3—5題。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
〔1〕初步認識單位“米”,援助同學初步建立1米的長度概念。
〔2〕依據(jù)1厘米和1米的實際長度,理解1米=100厘米。
〔3〕學會用1米長度單位測量較長的物體。
過程與方法
通過觀測、探究等多種學習活動,援助同學形成米的正確表象,體驗長度單位之間的進率。
情感立場與價值觀
通過探究知識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來感知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用于生活的道理。
教學重難點:
重點:使同學學會用米尺量物體的長度。
難點:體驗1米的實際長度,并形成印象。
教學方法:
教法:爭論、演示。
學法:自主探究、小組爭論法。
教學預備:
刻度尺、米尺、卷尺、繩子、CAI課件。
教學步驟:
一、復習引入
〔1〕提問:
①量比較短的物體可以用什么長度單位測量?
②你們的哪個手指寬1厘米?
〔2〕引入新課
請兩名同學用厘米刻度尺量黑板的長,并說一說有什么感受。
〔很麻煩、很累〕
對!我們量較長的物體或距離通常用“米”作單位,今日我們就來學習有關“米”的知識。
〔板書:認識米用米量〕
二、探究新知
〔1〕認識“米”。
猜1米有多長,用手比劃;出示米尺初步感知1米的長度;看看我們身邊哪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米。
〔2〕認識厘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課件演示1米里有多少個1厘米
〔3〕用米量
用米尺量黑板的長度、教室的長、寬同學的身高等。
三、積累運用,拓展延伸
〔1〕判斷〔對的打√錯的打×〕
①鉛筆長15米?!病?/p>
②課桌高70米?!病?/p>
③一棵樹高16厘米?!病?/p>
〔2〕完成練習一第3—5題。
四、總結
這節(jié)課你學會了什么?有哪些收獲?
板書設計
認識米,用米量
1米=100厘米
3.學校二班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結合觀測、操作活動,能夠用自然的語言描述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2、了解折、畫、比、量等多種認識圖形的方法,體會討論圖形方法的多樣性。
3、通過多種形式的活動,獲得空間和圖形知識的閱歷,形成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掌控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
教學難點:
明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畫法。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三角板、長方形紙、正方形紙。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師:大家喜愛玩捉迷藏嗎?老師把我們學過的兩個平面圖形藏在了這兩張圖片里,一張是數(shù)學書的封面,另一張是郵票,你能找出來嗎?
生:數(shù)學書封面后面是長方形,郵票的后面是正方形。
〔老師板書:長方形、正方形〕
師: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
生: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
生:長方形有兩條長長的邊,兩條短短的邊。
生:長方形長邊叫做長,短邊叫做寬。
師:大家知道的可真多,那究竟是不是像我們說的那樣呢?這節(jié)課就讓我們進一步去討論長方形和正方形,〔老師板書:長方形與正方形〕看看它們的邊和角都有哪些特點。
【設計意圖】通過復習,喚起同學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了解,再通過對“對于長方形和正方形你都知道哪些?”問題的回答,更好的了解同學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知程度,并激發(fā)了同學的新奇心和學習的積極性。
二、探究體驗、加深理解
1、長方形特點。
師:我們先來討論長方形,請大家找出一張長方形紙。
〔課件出示要求〕要求:你可以借助直尺和三角板,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看看長方形的邊和角都有什么特點。〔老師指出邊和角〕
生:動手操作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對長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發(fā)覺?〔同學將折和量的過程進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發(fā)覺長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怖蠋煱鍟核膫€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發(fā)覺長方形兩條短邊的長度一樣,兩條長邊的長度一樣。
生:我用折一折的方法,將長方形上下兩條邊重疊,發(fā)覺兩條邊一樣長;再將長方形左右兩條邊重疊,發(fā)覺這兩條邊也一樣長。
師:大家通過量一量和折一折的方法,都發(fā)覺了上下兩條邊相等,左右兩條邊相等,上下邊是相對的邊,在數(shù)學中我們把它叫做對邊,除了上下這組對邊外,還有左右也是一組對邊,所以在長方形中,也可以說是,對邊相等。〔老師板書:對邊相等〕
老師評價并依據(jù)同學的回答小結:長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對邊相等。
2、正方形特點。
認識了長方形的特點,你能用剛才討論長方形的方法來討論一下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特點嗎?
要求:請你用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來討論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
生:動手操作實踐。
師:同學們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對正方形的邊和角有什么發(fā)覺?〔同學將折和量的過程進行演示〕
生:我用三角板的直角量了量,發(fā)覺正方形的四個角都是直角?!怖蠋煱鍟核膫€角都是直角〕
生:我用直尺量了量,發(fā)覺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
生:我用了折一折的方法,先將上下兩條邊重疊,發(fā)覺上下兩條邊一樣長,再將左右兩條邊重疊,發(fā)覺左右兩條邊一樣長,再將對角重疊,發(fā)覺相鄰的兩條邊一樣長,所以說,正方形四條邊一樣長?!怖蠋煱鍟核臈l邊相等〕
老師評價并依據(jù)同學的回答小結:正方形四個角都是直角,四條邊相等。
師:同學們太棒了,把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都找了出來,請再認真看一下黑板上它們的特點,有哪些相同點,哪些不同點。
生:相同點是它們四個角都是直角,不同點是長方形對邊相等,而正方形是四條邊相等。
【設計意圖】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比一比的方法組織同學進行探究,在自主探究的基礎上,讓同學發(fā)覺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同時加強了同學對長方形和正方形特點的體驗,降低了對特點認識的難度。
3、認一認
師:其實,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每條邊都有它們自己的名字,請你自己看答題卡的認一認,說說它們都叫什么名字。
生:長方形長長的邊叫做長,短短的邊叫做寬;正方形的四條邊都叫做邊?!怖蠋煱鍟洪L、寬、邊〕
師:長方形中有幾條長?幾條寬?
正方形的四條邊中,只有這一條叫邊嗎?
生:長方形中有兩條長,兩條寬?!策呏高呎f〕
生:正方形四條邊相等,所以四條邊都叫做邊。
【設計意圖】在同學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特點后,讓同學通過自學的方法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各邊的名稱,可以加深同學對于邊的認識。
三、實踐應用、鞏固概念
1、你能畫一個長方形和正方形嗎?〔在格子圖中〕
同學動手畫一畫,溝通匯報。
2、、用一張長12厘米、寬8厘米的長方形紙折正方形,的正方形的邊長是多少厘米?
同學拿一張長方形紙動手操作折一折,集體溝通、爭論,老師最末用課件演示操作過程,得出結果。
【設計意圖】在練習部分設計了三道題目,目的是讓同學進一步掌控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點,第三道題目是鞏固對長方形特點的理解,可能略微有些難度,但通過動手折一折,對同學的理解有很大的援助。
四、總結提升
通過本節(jié)課,我們對長方形和正方形邊和角的進一步討論,你有什么收獲?
4.學校二班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nèi)容:
旋轉
教學目標:
1、讓同學通過生活中例子初步感知旋轉這中生活中常見的現(xiàn)象。
2、通過同學的操做體會旋轉,培育同學動手實踐的技能
3、培育同學的應用數(shù)學的意識。
重點難點:
感知旋轉
教學過程:
一、體會感受
1、觀測電風扇、風車等旋轉的物體
2、請同學們用手比劃一下它們是怎么動的。
3、舉生活中有沒有象這樣子的一些運動呢,請呢舉例子說明。
象這樣的一類的現(xiàn)象我們把它叫做什么什么呢?
判斷:哪些物體的運動屬于旋轉。
二、感受旋轉的方向。
1、展示兩類根據(jù)不同方向旋轉的物體,讓同學進行分類。
2、說說你為什么要這樣分。
3、出示鐘面,讓同學觀測,秒針是怎么樣旋轉的。
4、給旋轉按不同的旋轉方向起個名字。
小結:象這樣一類跟秒針一樣從左往右轉動的叫作順時針轉動,而跟它相反的轉動叫逆時針旋轉。
三、動手做一做
1、完成43頁第三題。
2、自己表演一個旋轉。讓你手里的東西旋轉起來。
3、根據(jù)指示根據(jù)不同方向轉動。
4、動手完成課本42頁做做一做。
四、展示旋轉美,制造旋轉美
1、出示紫荊花圖,讓同學想想它是怎么樣被制造出來的?
2、用旋轉制造出漂亮的圖案。
全課總結
同樣著重口語的表達,有的同學說電扇是旋轉現(xiàn)象,還有的同學說水龍頭是旋轉現(xiàn)象,需要訂正:電扇扇葉轉動是平移現(xiàn)象,打開或關閉水龍頭時是旋轉現(xiàn)象。
5.學校二班級數(shù)學教案
教學內(nèi)容: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試驗教科書〔北師大版〕二班級上冊36—37頁
教材分析:
“分糖果”是第四單元“分一分與除法”的第3課,也是第三次“分一分”的活動,分數(shù)量比較多的物體。此前同學已經(jīng)具有肯定的。對小數(shù)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閱歷。“把20塊糖果平均分5個小伙伴”,是本節(jié)課承上啟下的實踐活動,通過詳細操作及與同伴溝通,進一步感受分的策略的多樣性、合理性;還要“把你分的過程在表中記錄下來”,為“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小組的小伙伴”提供分步完成的閱歷與策略。
教學目標:
1、通過對大數(shù)目物品進行平均分的詳細操作,感受分法的多樣性與合理性。
2、體驗用表格記錄平均分的過程,獲得“試商”的初步閱歷。
3、經(jīng)受小組合作的實踐活動,培育合作的意識和技能。
教學重點:
通過詳細操作,感受大數(shù)目物品平均分方法的多樣化與合理性。
教學難點:
如何組織有效的小組活動,在實踐和溝通中,培育優(yōu)化策略的意識和技能。
教學預備:
多媒體課件、糖果一袋,糖果圖片,小棒假設干根,統(tǒng)計表假設干根。
教學過程:
一、猜一猜,復—均分。
1、老師帶來了8個糖果,分給兩個小伙伴,怎樣分他倆都興奮?什么是平均分?
2、猜猜我用20根小棒擺了幾個正方形?
二、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師:星期天,幾位小伙伴到樂樂家給樂樂過生日,樂樂拿出了一些糖果與大家共享??墒怯龅诫y題了,他們不知怎么分了,你們情愿援助他們嗎?這節(jié)課我們和樂樂一起分糖果。〔課件出示圖片〕
師:認真觀測圖片,從圖中發(fā)覺了那些數(shù)學信息?
同學觀測,獵取信息。能夠發(fā)覺“有5個小伙伴”和“20塊糖果”。
師:依據(jù)這些數(shù)學信息,你能提出數(shù)學問題嗎?
同學提出問題,可能會提出“假如把20塊糖果平均分給5個小伙伴,每個小伙伴分幾塊?”也可能是“分一樣多,怎么分?”“夠分嗎?”“能正好分完嗎?”等等。
老師接著同學說:“這正是樂樂遇到的難題,接下來,我們一起來解決這個問題。
[設計思索:創(chuàng)設情境不但為了激發(fā)同學愛好和參加,更是為了讓同學從中獵取信息,提出問題。以援助小伙伴分糖果為情境,讓同學本能產(chǎn)生互動,同時能讓每個同學得到參加。]
三、動手操作,解決問題。
1、示范分一分并記錄。
老師提出,為了援助大家理解和記憶,可以把分的過程記錄下來?!渤鍪颈砀瘛?/p>
師:現(xiàn)在通過這個表格,你能了解老師分的過程和結果了嗎?是不是看上去更方便,更清晰呢?
2、用學具代替糖果小組內(nèi)分一分。
師:我們就用5個圓片代替5個小伙伴,20個糖果圖片代替20糖果。先想想你預備怎樣分?然后,動手分一分。
[設計意圖:有效的數(shù)學活動是建立在同學獨立思索之上的,先讓同學想一想怎么解決,引發(fā)同學思索,使下面的活動為解決問題而進行。同時,用統(tǒng)一的學具代替實物分一分,為脫離一切物質屬性,抽象出除法算式打下基礎。]
師:同學們都很快地利用學具分一分,可是老師發(fā)覺你們的分法并不一樣,誰情愿展示一下你們組分的過程?
[設計意圖:給每個孩子動手操作的機會。由于存在個體差異,同學分法會不相同,正好可以從中體會分法的多樣性及結果的全都性。對于記錄這樣繁復的活動過程,同學是有困難的。所以,先讓同學感受到做記錄在活動和溝通中的優(yōu)勢。讓全部同學試著記錄自己的過程,既可以讓同學的思維變得更加有序,又可以引導同學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運用“枚舉法”解決問題的策略,這也為后續(xù)的小組活動打下重要基礎。]
3、溝通方法,比較、反思。
師:請觀測不同分法,哪種方法和你的一樣,你能來介紹一下嗎?
生介紹分的方法。
師小結:同學們的分法不同,可能分的時候有一次分完的,有多次分完的,你更喜愛哪一種?
猜測:更多的同學會喜愛一次分完。理由是簡便快捷。也不摒除會有喜愛多次分完的,老師要給同學時間,等待同學從下面的大數(shù)目的分小棒活動中,自己發(fā)覺用乘法口訣援助平均分的好處。
師:那好,你能依據(jù)你所喜愛的分法,再分一次數(shù)目更大些的嗎?
[設計意圖:展示同學不同的方法,引導同學溝通、傾聽,體驗分法的多樣化與結果的全都性。實時表揚利用口訣一次平均分的同學,同時引導同學比較和反思,優(yōu)化自己的策略,提升數(shù)學認知,為后續(xù)學習打基礎。]
四、拓展活動,鞏固提升。
1、提出問題。
要把40根小棒平均分給你們小組的小伙伴,怎么分呢?
2、活動預備。
〔1〕小組分工,明確要求。
師:一會兒大家要在小組內(nèi)分一分,并把分的過程記錄到這張表格上〔出示表格〕。
〔2〕小組商定方法。
師:請各小組先商量一下,想想怎么分,第一次分幾塊比較合適。每個人都表達一下自己的想法,共同選擇一個分法。動手分一分,做好記錄。比一比,看哪個小組最先完成任務!
[設計意圖:有了分糖果活動的基礎,同學會想到用口訣來平均分,但40根小棒相對于20塊糖果,是一個大數(shù)目。讓同學先商量一下分法,能夠避開盲目、無效的活動。另外,對于二班級同學來說,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經(jīng)受不是許多,缺乏閱歷,需要老師引導分工和組織示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第5單元 走向近代【考題猜想】(純試題)-2023-2024學年九年級歷史上學期期中考點大串講(部編版)
- 課題申報參考:面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無人機集貨中心選址及任務分配研究
- 二零二五年度米廠水稻種植與農(nóng)村電商合作項目合同4篇
- 2025年度餐飲店承包經(jīng)營與食品安全責任合同
- 2025年度個人虛擬形象設計制作合同樣本4篇
- 2025年度二零二五年度木材加工廢棄物處理合同規(guī)范4篇
- 二零二五版木制托盤庫存管理與采購合同4篇
- 2025年度個人貨運車輛保險合同范本大全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玻璃瓶罐生產(chǎn)與銷售采購合同3篇
- 2025年度文化旅游項目承包商擔保合同范本4篇
- 《職業(yè)培訓師教程》課件
- (康德一診)重慶市2025屆高三高三第一次聯(lián)合診斷檢測 英語試卷(含答案詳解)
- 2025年福建泉州文旅集團招聘24人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文化沖突與民族認同建構-洞察分析
- 《疥瘡的防治及治療》課件
- 學校對口幫扶計劃
- 腫瘤全程管理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專題培訓
- 導尿及留置導尿技術
- 2024年高中一年級數(shù)學考試題及答案
- 寒假作業(yè)一年級上冊《數(shù)學每日一練》30次打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