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三單元9屈原列傳/司馬遷10*蘇武傳/班固11過秦論/賈誼*五代史伶官傳序/歐陽修單元寫作學寫短評單元學習主題【歷史現(xiàn)場】時間悄無聲息地帶走了秦漢時的干戈,隋唐時的繁榮,明清時的沒落……驀然回首,曾經(jīng)的歷程就像落了山的太陽,雖已不復光輝,但它把星星留給了蒼穹,如今就讓我們借著這璀璨的星光重新審視歷史,審視歷史留給我們的責任……本單元所選的這四篇課文在中國古代文化典籍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從中我們可以窺見古代史家的歷史觀念、開創(chuàng)精神,總結歷史經(jīng)驗教訓。讓我們以史為鑒,更好地走向未來吧!學習目標語言建構與運用思維發(fā)展與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積累常見文言知識,培養(yǎng)文言文語感,提高獨立閱讀文言文的能力反復朗讀本單元的課文,總結概括其風格特點思考古人智慧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的現(xiàn)實意義單元學習目標文化傳承與理解總結借鑒歷史教訓,體會其中的歷史觀念、家國情懷和擔當精神司馬遷掌握本課常見文言實詞,熟記通假字,正確理解古今異義的詞。學習本文記敘、議論和抒情相結合的寫作方法。了解屈原的生平事跡,學習屈原的愛國精神和志潔行廉、剛正不阿的高尚品德。教學目標作者簡介政論文字子長,西漢夏陽(今陜西韓城南)人,思想家、史學家、文學家,元封三年任太史令,后因替李陵辯解,得罪下獄,受腐刑。出獄后任中書令,發(fā)憤繼續(xù)完成所著史籍。人稱其書為《太史公書》,后稱《史記》,對后代史學有深遠的影響。司馬遷(約前145—?)▲司馬遷作品簡介政論文《史記》全書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卷,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敘述了上起黃帝,下到漢武帝太初四年約三千年的歷史;是我國二十四史中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史記》作品簡介政論文《史記》本紀敘述歷代帝王的歷史;全書人物塑造形象鮮明,文筆簡練樸素,其中也有許多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結合的作品。魯迅贊譽它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意即它既是史學巨著,又是文學巨著。世家敘述貴族王侯的歷史;列傳歷代諸侯之外名官名人的事跡;表各個歷史時期的簡單大事記;書記載典章制度,天文地理。屈原屈原(約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中國戰(zhàn)國時期楚國詩人、政治家。出生于楚國丹陽秭歸(今湖北宜昌)。羋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則,字靈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時受過良好的教育,博聞強識,志向遠大。早年受楚懷王信任,任左徒、三閭大夫,兼管內(nèi)政外交大事。
課文節(jié)選自《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司馬遷大概是因為屈原、賈誼都是文學家,又都懷才不遇,賈誼還作過《吊屈原賦》,所以就把他們合寫一傳。課文選的是屈原的傳文部分(有刪節(jié))。《史記》中的這篇傳記,是現(xiàn)已知的記載屈原生平事跡最早、最完整的文獻。寫作背景“楚辭”戰(zhàn)國時代的偉大詩人屈原創(chuàng)造的一種新詩體。作品運用楚地的文學樣式、方言聲韻,敘寫楚地的山川人物、歷史風情,具有濃厚的地方特色。因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屈原的代表作《離騷》,后人又把“楚辭”的體裁稱為“騷體”?!冻o》漢代時,劉向把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編輯成集,名為《楚辭》。它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浪漫主義詩歌總集,并成為繼《詩經(jīng)》以后,對后世詩歌具有深遠影響的一部詩歌總集。翻譯理解文本任務一疏通文意,要求逐字對譯,字字落實,注意重要字詞、特殊句式、重點句子。
屈原者,名平,楚之同姓也(
)。為(
)楚懷王左徒(
)。①博聞(
)強志(
),明(
)于治亂,嫻(
)于辭令。入(
)則與王圖議(
)國事,以(
)出號令;出則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王甚任之。上官大夫與之同列(),爭寵而心害()其能。懷王使屈原造為()憲令,屈平屬()草稿未定。上官大夫見而欲奪()之,屈平不與(),因()讒()之曰:“王使屈平為令,眾莫不知。每一令出,平伐()其功,曰以為()‘非我莫能為’也?!蓖跖瑁?/p>
)屈平。思:疏通文意,要求逐字對譯,字字落實,并解釋重要字詞,指出特殊句式,重點翻譯加線的句子。
表判斷
擔任官名學識記明曉熟練、熟悉對內(nèi)謀劃計議用來
地位相同嫉妒制定撰寫強取為己有同意于是讒毀,詆毀自夸、炫耀“曰”和“以為”是同義連用疏遠譯文政論文屈原名平,與楚國的王族同姓。他曾擔任楚懷王的左徒。見聞廣博,記憶力很強,通曉治理國家的道理,熟悉外交應對辭令。對內(nèi)與懷王謀劃商議國事,發(fā)號施令;對外接待賓客,應酬諸侯。懷王很信任他?!g文政論文上官大夫和他同在朝列,想爭得懷王的寵幸,心里嫉妒屈原的才能。懷王讓屈原制訂法令,屈原起草尚未定稿,上官大夫見了就想強行更改它(想邀功),屈原不贊同,他就在懷王面前讒毀屈原說:“大王叫屈原制訂法令,大家沒有不知道的,每一項法令發(fā)出,屈原就夸耀自己的功勞說:除了我,沒有人能做的?!睉淹鹾苌鷼?,就疏遠了屈原。▲屈原【思考】:屈原被疏遠的原因是什么?【解讀】小人的嫉妒、楚王的昏庸、屈原堅守正道不同流合污。
②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讒諂()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憂愁幽()思而作《離騷》?!半x騷”者,猶離()憂()也。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③屈平正道直行(),竭忠盡智以事()其君,讒人間()之,可謂窮()矣。信而見()疑,忠而被謗(),能無怨乎?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
痛心聽信小人的讒言明察
說人壞話,奉承獻媚的小人混淆黑白,蒙蔽品行不正的小人損害國家端方正直的人被容納深
“離"同“罹”,遭受憂患根本困窘?jīng)]有出路
同“返”返回疲困憂傷,悲痛堅持正道遵照道義行事侍奉離間處于困境被毀謗《國風》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誹()而不亂。若()《離騷》者,可謂兼()之矣。上()稱帝嚳(),下()道齊桓,中()述湯武,以刺()世事。④明()道德之廣崇(),治亂()之條貫(),靡()不畢見()。其文約()其辭微(),其志潔,其行()廉(),其稱文?。ǎ┒渲福ǎO大(),舉()類()邇()而見()義遠。其志潔,故其稱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⑤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蟬蛻(
)于濁穢,以浮游塵埃之外,不獲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雖(
)與日月爭光可也。
過度,無節(jié)制怨憤發(fā)牢騷像兼有往遠處
傳說中的五帝之一往近處在中間譏刺闡明廣大崇高國家治亂興亡條理沒有同“現(xiàn)”顯現(xiàn)
文章簡約文辭含蓄隱晦行為端正小的事情,尋常事物同“旨”旨趣
博大列舉事物近被容納遠離污泥濁水像蟬脫殼一樣擺脫
清白、潔凈的樣子沾污污染贊許,推許志向即使同“現(xiàn)”顯現(xiàn)
屈原痛心懷王惑于小人之言,不能明辨是非,小人混淆黑白,使懷王看不明白,邪惡的小人妨礙國家,端方正直的君子則不為朝廷所容,所以憂愁苦悶,寫下了《離騷》?!半x騷”,就是遭到憂愁的意思。天是人類的原始,父母是人的根本。人處于困境就會追念本源,所以到了極其勞苦疲倦的時候,沒有不叫天的;遇到病痛或憂傷的時候,沒有不叫父母的。譯文譯文政論文
屈原行為正直,竭盡自己的忠誠和智慧來輔助君主,讒邪的小人來離間他,可以說到了困境了。誠信卻被懷疑,忠實卻被誹謗,能夠沒有怨恨嗎?屈原之所以寫《離騷》,其原因大概是從怨憤引起的?!秶L》雖然多寫男女愛情,但不過分而失當?!缎⊙拧冯m然多譏諷指責,但并不宣揚作亂。像《離騷》,可以說是兼有二者的特點了。譯文政論文它對遠古上溯到帝嚳,近世稱述齊桓公,中古稱述商湯和周武王,用來諷刺當時的政事。闡明道德的廣闊崇高,國家治亂興亡的道理,無不完全表現(xiàn)出來。他的文筆簡約,詞意精微,他的志趣高潔,行為廉正。就其文字描寫來看,不過尋常事物,但它的旨趣是極大的(因為關系到國家的治亂),舉的是近事,而表達的意思卻十分深遠。由于志趣高潔,所以文章中稱述的事物也是透散著芬芳的,由于行為廉正,所以到死也不為奸邪勢力所容。譯文政論文他獨自遠離污泥濁水之中,像蟬脫殼一樣擺脫濁穢,浮游在塵世之外,不受濁世的玷辱,保持皎潔的品質,出污泥而不染??梢酝茢?,屈原的志向,即使和日月爭輝,也是可以的。
結合1-3段所寫,思考1:司馬遷著重表現(xiàn)了屈原哪方面的才能?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解讀】1.政治才能:內(nèi)政上與王圖議國事,以出號令;外交上接遇賓客,應對諸侯,看透張儀的陰謀,勸懷王殺張儀,恨子蘭勸懷王入秦而不返。2.文學才能:著《離騷》《懷沙》《天問》《招魂》《哀郢》,《離騷》,表現(xiàn)了屈原崇高的理想和熾熱感情。著重突出其治國之才,這樣介紹屈原,不僅可以使讀者了解屈原深厚的文化修養(yǎng)和他的政治、外交才能,而且似乎可以看到他里里外外為國操勞的動人形象,同時也反映了他在楚國的重要地位和對祖國的杰出貢獻。
思考2:第三段中,記敘了《離騷》的創(chuàng)作緣由、命名、思想內(nèi)容和風格特點。作者為什么要用大量筆墨來寫《離騷》?
(1)《離騷》是屈原的代表作品,詩中表達了屈原崇高的理想和忠貞不渝的愛國情懷,也體現(xiàn)出他的高潔品格和決不與奸佞之人同流合污的操守。屈原的偉大形象在《離騷》中體現(xiàn)得光彩照人,感天動地。(2)作者專用一個段落來寫《離騷》,用屈原自己的作品來塑造屈原的形象,這種“現(xiàn)身說法”使屈原的形象更真實,更豐滿感人。正像作者寫的那樣,“推此志也,雖與日月爭光可也”?!窘庾x】
屈平既絀(
),其后秦欲伐齊,齊與楚從(
)親。①惠王患()之,乃令張儀詳()去()秦,厚幣(
)委(
)質()事()楚,曰:“秦甚憎齊,齊與楚從親,楚誠()能絕齊(),秦愿獻商於之地六百里。”楚懷王貪而信張儀,遂()絕()齊,使()使()如(
)秦受()地。張儀詐(欺騙)之曰:“儀與王約六里,不聞六百里?!?/p>
同“黜”,罷免官職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擔憂同“佯”假裝離開豐厚的禮物呈獻同“贄”見面禮侍奉確實與齊國斷絕外交關系于是與···斷絕派遣使者往,到接受譯文政論文屈原已被罷免,后來秦國準備攻打齊國,齊國和楚國結成合縱聯(lián)盟互相親善。秦惠王對此擔憂。就派張儀假裝脫離秦國,用厚禮和信物呈獻給楚王,對懷王說:“秦國非常憎恨齊國,齊國與楚國卻合縱相親,如果楚國確實能和齊國絕交,秦國愿意獻上商、於之間的六百里土地。”楚懷王起了貪心,信任了張儀,就和齊國絕交,然后派使者到秦國接受土地。張儀抵賴說:“我和楚王約定的只是六里,沒有聽說過六百里?!背古?,歸告懷王。懷王怒,大興師()伐秦。秦發(fā)兵擊之,大破楚師于丹、淅(句式:
),斬首八萬,虜楚將屈匄,遂取楚之漢中地。懷王乃()悉()發(fā)國中兵,以深入擊秦,戰(zhàn)于藍田(句式:
)。魏聞之,襲()楚至鄧。楚兵懼,自秦歸。而齊竟()怒不救楚,楚大困。
軍隊狀語后置
于是盡、全狀語后置襲擊
終究
譯文政論文楚國使者憤怒地離開秦國,回去報告懷王。懷王發(fā)怒,大規(guī)模出動軍隊去討伐秦國。秦國發(fā)兵反擊,在丹水和淅水一帶大破楚軍,殺了八萬人,俘虜了楚國的大將屈匄,于是奪取了楚國的漢中一帶。懷王又發(fā)動全國的兵力,深入秦地攻打秦國,交戰(zhàn)于藍田。魏國聽到這一情況,襲擊楚國一直打到鄧地。楚軍恐懼,從秦國撤退。齊國終于因為懷恨楚國,不來援救,楚國處境極端困窘。
明年(
),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楚王曰:“不愿()得地,愿(
)得張儀而甘心焉()?!睆垉x聞,乃()曰:“以()一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雹谌绯?,又因()厚幣(
)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句式)。懷王竟()聽()鄭袖,復()釋()去()張儀。是時()屈平既()疏,不復()在位,使()于齊,顧反(
),諫()懷王曰:“何不殺張儀?”懷王悔,追張儀,不及()。
第二年愿意希望語氣詞“了”
于是,就用來抵當請求往、到趁機送厚禮當權說假話狀語后置最終聽信又釋放離開這時候已經(jīng)再出使回來勸諫追上,趕上
其后諸侯共擊楚,大破()之,殺其將唐眜。時秦昭王與楚婚(),欲與懷王會()。懷王欲行,屈平曰:“秦,虎狼之國(句式
),不可信。不如毋()行。”懷王稚子()子蘭勸王行():“奈何(
)絕秦歡()!”懷王卒(
)行。入武關,秦伏()兵絕
()其后,因(
)留()懷王,以求割地。懷王怒,不聽()。③亡()走(
)趙,趙不內(nèi)(
)。復之(
)秦,竟(
)死于秦而歸葬。
敗,打敗通婚,聯(lián)姻會晤判斷句不要小兒子前去為什么友好關系最終埋伏斷絕于是扣留答應逃跑逃跑同“納”接納到最后譯文政論文第二年,秦國割漢中之地與楚國講和。楚王說:“我不愿得到土地,只希望得到張儀就甘心了?!睆垉x聽說后,就說:“用一個張儀來抵當漢中地方,我請求到楚國去?!钡搅顺钟秘S厚的禮品賄賂當權的大臣靳尚,通過他在懷王寵姬鄭袖面前編造了一套謊話。懷王竟然聽信鄭袖,又放走了張儀。這時屈原已被疏遠,不在朝中任職,出使在齊國,回來后,勸諫懷王說:“為什么不殺張儀?”懷王很后悔,派人追張儀,已經(jīng)來不及了。后來,各國諸侯聯(lián)合攻打楚國,大敗楚軍,殺了楚國將領唐昧?!凶g文政論文這時秦昭王與楚國通婚,要求和懷王會面。懷王想去,屈原說:“秦國是虎狼一樣的國家,不可信任,不如不去?!睉淹醯男鹤幼犹m勸懷王去,說:“怎么可以斷絕和秦國的友好關系!”懷王終于前往。一進入武關,秦國的伏兵就截斷了他的后路,于是扣留懷王,強求割讓土地。懷王很憤怒,不聽秦國的要挾。他逃往趙國,趙國不肯接納。只好又到秦國,最后死在秦國,尸體運回楚國安葬。
長子頃襄王立(),以(
)其弟子蘭為令尹。楚人既咎(
)子蘭以勸懷王入秦而不反()也。④屈平既嫉(
)之,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不忘欲反,冀()幸()君之一悟(),俗之一改()也。⑤其存()君興()國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
)致(
)志()焉。然終無可奈何,故()不可以反,卒()以此()見懷王之終()不悟也。
即位任用怪罪,責怪同“返”返回痛恨雖然希望期望徹底悔悟完全改變思念振興回歸再三表達意愿所以終于由此終究譯文政論文懷王的長子頃襄王即位,任用他的弟弟子蘭為令尹。楚國人都抱怨子蘭,因為他勸懷王入秦而最終未能回來。屈原也為此怨恨子蘭,雖然流放在外,仍然眷戀著楚國,心里掛念著懷王,念念不忘返回朝廷。他希望國君總有一天醒悟,世俗總有一天改變。屈原關懷君王,想振興國家改變楚國的形勢,一篇作品中,都再三表現(xiàn)出來這種想法。然而終于無可奈何,所以不能夠返回朝廷。由此可以看出懷王始終沒有覺悟啊。
⑥人君無(
)愚、智、賢、不肖,莫不欲求忠以自為(
),舉()賢()以自佐(
);然亡國破家相隨屬(
),而圣君治()國累世()而不見()者,其所謂()忠者不忠(),而所謂賢者不賢()也。⑦懷王以(
)不知忠臣之分,故()內(nèi)(
)惑于(
)鄭袖,外(
)欺于(
)張儀,疏()屈平而信()上官大夫、令尹子蘭,兵()挫地削(句式),亡()其六郡,身客死于秦,為()天下笑(句式)。此不知人之禍也?!?/p>
無論幫助自己選拔賢才輔佐自己接連出現(xiàn)太平安定連續(xù)幾世
難以看見(這是因為)他認為
忠心賢明因為所以在內(nèi)被在外被疏遠信任軍隊被動失去被被動句譯文政論文國君無論愚笨或明智、賢明或昏庸,沒有不想求得忠臣來為自己服務,選拔賢才來輔助自己的。然而國破家亡的事接連發(fā)生,而圣明君主治理好國家的多少世代也沒有出現(xiàn),這是因為所謂忠臣并不忠,所謂賢臣并不賢。懷王因為不明白忠臣的職分,所以在內(nèi)被鄭袖所迷惑,在外被張儀所欺騙,疏遠屈原而信任上官大夫和令尹子蘭,軍隊被挫敗,土地被削減,失去了六個郡,自己也被扣留死在秦國,為天下人所恥笑。這是不了解人的禍害?!淹踅Y合4-8段所寫內(nèi)容,思考④:
受騙絕齊→兵敗丹、淅→藍田退兵→復釋張儀→諸侯擊楚→作者反復寫楚國命運,其用意是想強調(diào)這些失敗都是排斥屈原造成的,可見屈原心系楚國的安危。這樣,作者便把屈原個人的命運同楚國的命運連在一起,把屈原“眷顧楚國”同“系心懷王”緊密地連在一起,具體而又深刻地表現(xiàn)了屈原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這樣寫,既加重了文章敘事的分量,也提高了作品的思想性。②作者為什么記述楚國的命運?①屈原被疏后,楚國經(jīng)歷了哪些變故?赴秦身死→為秦所滅
屈原至于江濱(
),被(
)發(fā)行吟澤畔(
),顏色()憔悴,形容()枯槁。漁父(
)見而問之曰:“子非三閭大夫(
)歟?何故而至此?”屈原曰:①“舉(
)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是以見放(
)。”漁父曰:“夫圣人(
)者,不凝滯(
)于(
)物,而能與世推移(
)。②舉世混濁,何不隨其流而揚其波(
)?眾人皆醉,何不餔(
)其糟而啜(
)其醨(
)?何故懷瑾握瑜(
),而自令(
)見(
)放為(
)?”
江邊同“披”披散水邊臉色身形容貌漁翁官名全,皆被放逐聰明通達的人拘泥,執(zhí)著被
隨世道的變化而變化隨從世俗,與之同流吃喝薄酒保持高潔美好的節(jié)操志向使自己被語氣詞,呢
屈原曰:③“吾聞之,新沐(
)者必彈冠(
),新?。?/p>
)者必振衣。人又誰能以身之察察(
),受物之汶汶(
)者乎(
)?寧赴常流(
)而葬乎(
)江魚腹中耳。又安(
)能以(
)皓皓之白(
),而蒙世俗之溫蠖(
)乎?”乃(
)作《懷沙》之賦?!ぁぁぁぁぁび谑菓咽?,遂(
)自投汨羅以死。
洗頭彈去帽子上的灰塵洗澡
潔凈的樣子渾濁的樣子語氣詞,呢即“長流”指江水于,在怎么用品德高尚純潔塵垢于是,就于是譯文政論文令尹子蘭得知屈原怨恨他,非常憤怒,終于讓上官大夫在頃襄王面前說屈原的壞話。頃襄王發(fā)怒,就放逐了屈原。屈原到了江濱,披散頭發(fā),在水澤邊一面走,一面吟詠著。臉色憔悴,形體面貌像枯死的樹木一樣毫無生氣。漁父看見他,便問道:“您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么來到這兒?”屈原說:“整個世界都是混濁的,只有我一人清白;眾人都沉醉,只有我一人清醒。因此被放逐。”譯文政論文漁父說:“聰明賢哲的人,不受外界事物的束縛,而能夠隨著世俗變化。整個世界都混濁,為什么不隨大流而且推波助瀾呢?眾人都沉醉,為什么不吃點酒糟,喝點薄酒?為什么要懷抱美玉一般的品質,卻使自己被放逐呢?”屈原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一定要彈去帽上的灰沙,剛洗過澡的一定要抖掉衣上的塵土。誰能讓自己清白的身軀,蒙受外物的污染呢?寧可投入長流的大江而葬身于江魚的腹中。又哪能使自己高潔的品質,去蒙受世俗的塵垢呢?”于是他寫了《懷沙》賦?!虼吮е^,就自投汨羅江而死。
④屈原既(
)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
)者,皆好辭(
)而以賦見稱(
)。然皆祖(
)屈原之從容(
)辭令(
),終莫敢直諫。其后楚日以削(
),數(shù)十年竟(
)為秦所(
)滅?!ぁぁぁぁぁ?/p>
已經(jīng)這類人文辭,這里指“文學”被稱贊效法,繼承委婉得體文辭,語言一天天縮小終于被
太史公曰:“余(
)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悲(
)其志(
)。適(
)長沙,觀屈原所自沉淵,未嘗不垂涕(
),想見其為人(
)。⑤及見賈生吊(
)之,又怪屈原以(
)彼其材(
),游(
)諸侯,何國不容,而自令(
)若是(
)!讀《服鳥賦》,同死生(
),輕(
)去就(
),又爽然自失(
)矣?!?/p>
我哀憐志向到眼淚品行、品性憑吊憑借才能游說使自己像這樣將生死同等對待看輕離官去職或在朝任職茫然若有所失譯文政論文屈原死了以后,楚國有宋玉、唐勒、景差等人,都愛好文學,而以善作賦被人稱贊。但他們都效法屈原辭令委婉含蓄的一面,始終不敢直言進諫。在這以后,楚國一天天削弱,幾十年后,終于被秦國滅掉?!g文政論文
太史公說:我讀《離騷》、《天問》、《招魂》、《哀郢》,為他的志向不能實現(xiàn)而悲傷。到長沙,經(jīng)過屈原自沉的地方,未嘗不流下眼淚,追懷他的為人。看到賈誼憑吊他的文章,文中又責怪屈原如果憑他的才能去游說諸侯,哪個國家不會容納,卻自己選擇了這樣的道路!讀了《服鳥賦》,把生和死等同看待,認為被貶和任用是不重要的,這又使我感到茫茫然失落什么了。【思考】文章中的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從中我們可以看出他們的思想有怎樣的差異?表現(xiàn)了屈原有著怎樣的品質?【解讀】
差異:通過屈原與漁父的對話,可以看出他們代表著兩種不同的人生哲學、兩種不同的品格操守、兩種不同的價值取向。一種是矢志不渝,以死明志;一種是隨波逐流,明哲保身。
品質:兩相比照,突出了屈原高潔的品格和堅定的操守,表現(xiàn)了他矢志不渝,以死明志的品質。從對話中我們可看出司馬遷對屈原人格的贊揚和景仰,以及同情惋惜之情,也表現(xiàn)出他對黑暗勢力的強烈憤慨。
【解讀】
司馬遷認為屈原“正道直行”,忠貞為國,卻遭到誹謗和打擊,這是極為不公平的。屈原自始至終保持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他的精神可鑒日月。
司馬遷與屈原有著相似的經(jīng)歷,他因李陵案而受宮刑,而他本是想著為國分憂,卻被誤解。這個經(jīng)歷與屈原何其相似,因此,他寫屈原,也是在寫自己,是在為自己表明心態(tài)。
問題探討⑦:
司馬遷是怎樣評價屈原的?請談談你的看法。明朝·李贄《焚書·雜說》:“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彼抉R遷與屈原有相似的身世:
一樣的懷才,正直,忠君愛國,有志向;
一樣的受讒被疏,面臨生死抉擇。
唯一不同的是屈原是以死明“志”,司馬遷是以生踐“志”。
1、對屈原遭遇的同情
2、對屈原才能、品格的崇敬
3、對腐敗的政治(君昏、臣佞)的控訴明朝·李贄《焚書·雜說》:“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p>
【解讀】
一是極度同情屈原的遭遇,情不能已,因而直接評述;二是與屈原這類人命運、思想產(chǎn)生共鳴,借議論闡釋自己的見解。
問題探討:
傳記的通常表達方式是客觀記述,而司馬遷為屈原作傳卻融入了大量議論,這是為什么?【學習小結】
這篇文章通過寫屈原的生平事跡,特別是政治上的不幸遭遇,表現(xiàn)了屈原的一生和楚國的興衰存亡有著直接的關系,贊揚了他的愛國主義精神和正義的品德,處處流露出作者的郁郁不平之氣和“悲其志”的嘆惋。司馬遷屈原的名字對我們更為神圣。他不僅是古代的天才歌手,而且是一名偉大的愛國者,無私無畏,勇敢高尚。他的形象保留在每個中國人的腦海里。無論在國內(nèi)國外,屈原都是一個不朽的形象。我們就是他生命長存的見證人?!珴蓶|分析人物形象任務二分析人物形象《屈原列傳》中為了突出主要人物屈原,寫了其他不同類型的人物作反襯,司馬遷是如何寫的?其他人物性格、行動手法屈原的品行懷王、頃襄王聽信讒言,不辨忠奸,分別對屈原“怒而疏”“怒而遷”側面或反面襯托忠貞愛國,正道直行,突出他在楚國興衰存亡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令尹子蘭的邪惡欺詐、泄私憤圖報復疾惡如仇、忠君愛國上官大夫的嫉賢妒能正道直行其他人物性格、行動手法屈原的品行宋玉之徒雖“祖屈原之從容辭令”,但“終莫敢直諫”側面或反面襯托忠貞愛國、正直無畏張儀的狡詐陰險英明果斷堅貞品德、高尚志行靳尚、鄭袖的貪婪賣國愛國無私漁父的明哲保身、隨遇而安分析人物形象試簡要分析屈原的主要性格特征。愛國、正直是屈原性格的主要特征。作者在表現(xiàn)屈原的愛國主義精神時:(1)把屈原的個人遭遇同整個楚國的命運緊密地結合起來,從而說明其遭遇與祖國的命運是休戚相關的;(2)把屈原的“眷顧楚國”同“系心懷王”緊密地結合在一起,通過他的“存君興國”的思想集中表現(xiàn)他的愛國主義精神。(3)屈原的正直集中體現(xiàn)在他敢于同邪惡勢力抗爭而決不妥協(xié)的斗爭精神上。分析人物形象司馬遷是怎樣評價屈原的?
司馬遷認為屈原“正道直行”,忠貞為國,卻遭到誹謗和打擊,這是極為不公平的。屈原自始至終保持自己高尚的節(jié)操,不愿與世俗同流合污,他的精神與日月同輝?!抉R遷人物啟示今天我們?yōu)槭裁匆o念屈原?試談談你的看法。(1)屈原留下的精神遺產(chǎn)與日月同輝。屈原是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更是對中國歷史產(chǎn)生過重大影響的歷史偉人。(2)屈原的人格范式具有當代意義。屈原的人格精神,千百年來一直是中華民族所極力崇尚的理想范式,主要表現(xiàn)在政治理性、道德精神、詩性智慧上。他是楚文化土壤孕育出來的中華民族文化史上的偉人,其精神已融會到我們民族的心理素質、審美意識、倫理觀念等各個方面,對于后世有重要的意義。把握思想觀點今天我們?yōu)槭裁匆o念屈原?試談談你的看法。(3)愛國主義精神永遠感召。今天我們紀念屈原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要弘揚他的愛國主義精神。愛國主義是千百年形成的對祖國、對人民的最深厚的情感態(tài)度,是中華民族文化最深厚的根基所在。而屈原是中華民族愛國主義精神的一面?zhèn)ゴ笃鞄谩?4)求索精神應為全社會弘揚。屈原堅持真理、不畏艱辛的人格精神值得今人效仿和學習,其勇于求索的精神更值得當代人繼承和弘揚。賞析藝術特色任務三賞析藝術特色本文在寫作上的突出特點是什么?本文主要是在敘事基礎上展開議論。議論中含強烈情感,褒贊高潔,斥貶邪惡,評價作品和作者,蘊含感情。敘述蘊含情感。如敘述屈原保持操守,含敬重之情;敘述屈原的悲慘遭遇,含悲憤之情。本文作為一篇傳記,成功地運用了夾敘夾議的手法,評傳結合,既塑造了傳主鮮明的個性特征,又表達了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做到夾敘夾議要注意三點:(1)以“敘”為基礎。夾敘夾議的基礎是記敘。因此,要在記敘中把事件的過程寫清楚,把人物或場景寫具體,為下文的議論做好充分的鋪墊。(2)以“議”為統(tǒng)帥。議論,是夾敘夾議中的關鍵,是所記事件、人物或場景的意義之所在。要在議論中揭示出事件的內(nèi)涵,表達出作者的思想情感。(3)靈活安排“敘”和“議”的位置。可以先敘后議,也可以邊敘邊議,還可以先議后敘。技法遷移夾敘夾議文言知識“離騷”者,猶離憂也離,同“罹”,遭受其稱文小而其指極大指,同“旨”屈平既絀絀,同“黜”,指被罷免官職齊與楚從親從,同“縱”,合縱,聯(lián)合抗秦乃令張儀詳去秦詳,同“佯”,假裝厚幣委質事楚質,同“贄”,見面禮亡走趙,趙不內(nèi)內(nèi),同“納”,接納辨析通假文言知識例詞例句古義今義明年用事詭辯明年,秦割漢中地與楚以和又因厚幣用事者臣靳尚而設詭辯于懷王之寵姬鄭袖第二年當權假話今年的下一年(憑感情、意氣等)行事無理狡辯古今異義文言知識例詞例句古義今義顏色形容從容顏色憔悴形容枯槁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終莫敢直諫臉色,面容外貌,模樣委婉得體由物體發(fā)射、反射或透過的光波通過視覺所產(chǎn)生的印象對事物的形象或性質加以描述舉止不慌不忙古今異義文言知識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形容詞用作名詞,品行不正的小人/端方正直的人蟬蛻于濁穢名詞作狀語,像蟬……那樣/形容詞用作名詞,污穢的境地莫不欲求忠以自為,舉賢以自佐形容詞用作名詞,忠誠之士/賢能之人其后楚日以削名詞作狀語,一天天地然皆祖屈原之從容辭令名詞用作動詞,奉為祖,繼承詞類活用文言知識一詞多義志其志潔名詞,志向,志趣一篇之中三致志焉名詞,意愿處處志之動詞,做標記文言知識一詞多義疾屈平疾王聽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徽省阜陽市太和縣2023-2024學年八年級下學期4月期中物理試題【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粵教滬科版八年級地理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教新版選擇性必修2地理下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人版必修1歷史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蘇人新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2025年粵人版七年級語文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湘教版九年級生物上冊階段測試試卷
- 2025年新世紀版八年級地理上冊階段測試試卷含答案
- 2025年滬科版選擇性必修3歷史上冊月考試卷含答案
- 公司財務知到智慧樹章節(jié)測試課后答案2024年秋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 化學-河南省TOP二十名校2025屆高三調(diào)研考試(三)試題和答案
- 智慧農(nóng)貿(mào)批發(fā)市場平臺規(guī)劃建設方案
- 林下野雞養(yǎng)殖建設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3年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招聘考試真題
- Python編程基礎(項目式微課版)教案22
- 01J925-1壓型鋼板、夾芯板屋面及墻體建筑構造
- 欠電費合同范本
- 2024年新高考地區(qū)數(shù)學選擇題填空壓軸題匯編十八含解析
- 網(wǎng)易云音樂用戶情感畫像研究
- 小學四年級奧數(shù)題平均數(shù)問題習題及答案
- 工作違紀違規(guī)檢討書范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