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危機中的化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1頁
《公共危機中的化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2頁
《公共危機中的化學》課程教學大綱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公共危機中的化學》課程教學大綱課程基本信息(CourseInformation)課程代碼(CourseCode)CA904*學時(CreditHours)32*學分(Credits)2*課程名稱(CourseName)公共危機中的化學TheChemicalProbleminthePublicCrisisEvents課程性質(CourseType)通識核心課程授課對象(TargetAudience)不限授課語言(LanguageofInstruction)中文*開課院系(School)化工學院先修課程(Prerequisite)無*課程簡介(Description)《公共危機中的化學》主要面向我校非化學專業(yè)的文、理同學開設,擬通過對大量公共危機事件的案例分析和背景知識介紹,向學生傳授隱藏在這些公共危機背后的化學知識,帶領學生從化學工作者的角度看待此類危機的發(fā)生機制、發(fā)展脈絡、處理方法與防治手段,從獨特的視角去認識化學這一基礎自然學科對于人類社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了解化學學科的發(fā)展前沿。與其他化學課程相比,《公共危機中的化學》更加關注化學與社會問題之間的關系,討論化學在其中所起到的關鍵作用,同時也帶來對化學的理性思考。*課程簡介(Description)“TheChemicalProbleminthePublicCrisisEvents”isintendedfornon-chemistrystudentsopened.Thiscoursethroughthecaseanalysisofalargenumberofpubliccrisisevents,introducechemicalknowledgehiddenbehindthesepubliccrisisevents.Teacherswillleadstudentstothinkofsuchacrisisfromtheperspectiveofchemist,anddiscussthemechanism,development,treatmentandpreventionmethodsofcrisis.Fromthiscourse,wewillrecognizetheimportanceofchemicalforthehealthy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andlearnaboutthedevelopmentofthechemistry.Comparedwithotherchemistrycourses,thiscourseismoreconcernedabouttherelationshipbetweenchemistryandsocialissues,todiscussthekeyroleplayedbychemistryinwhich,andguidestudentstorationalthinkingonchemistry.課程教學大綱(CourseSyllabus)*學習目標(LearningOutcomes)從獨特的視角去認識與理解化學這一基礎自然學科對于人類社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性,從而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科學素養(yǎng)。了解危險化學品的分布與遷移狀況,揭示不同化學品危機的起源;學習化學物質的鑒別方法,了解色譜、核磁共振、紅外、質譜等常用檢驗儀器的基本原理;了解化學品危機的處理方法與防治手段,能夠根據化學品性質選擇恰當的處置措施;結合課程內容開展有利于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培養(yǎng)的教學活動圍繞課程知識點開展批判性思維活動,將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與專業(yè)課程教學相融合,并以此實現訓練學生批判性思維技能、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目標。*教學內容進度安排及要求(ClassSchedule&Requirements)教學內容學時教學方式作業(yè)及要求基本要求考查方式1、緒論2課堂講授2、環(huán)境生態(tài)6課堂講授+討論3、食品安全6課堂講授+討論4、合成藥物6課堂講授+討論5、恐怖事件6課堂講授+討論6、課程報告6小組作業(yè)匯報*考核方式(Grading)課堂參與:20%; 小組作業(yè):50%; 作業(yè)匯報:30%。*教材或參考資料(Textbooks&OtherMaterials)公共危機管理,王宏偉,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化學與社會,LucyPrydeEubanks等著,段連運等譯,化學工業(yè)出版社,2008牛頓科學館:生活中的化學(第二版),張英鋒,馬子川編,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改變地球的化學,大衛(wèi)·E.牛頓著,陳松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