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對中考試題精編_第1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1.gif)
![隆中對中考試題精編_第2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2.gif)
![隆中對中考試題精編_第3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3.gif)
![隆中對中考試題精編_第4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4.gif)
![隆中對中考試題精編_第5頁](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01b364bb33fc6655cb7cb88eb3047c235.gif)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9/19人教版初中語文課內(nèi)古詩文中考試題分課精編《隆中對》◎名句積累(本課不要求背誦)◎課內(nèi)閱讀(共5份)【2014年浙江省湖州市】(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18題。(8分)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庇墒窍戎魉煸劻?,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節(jié)選自九年級上冊《隆中對》)16.下列句中加點字的意義完全相同的一項是()(3分)A.謂先主曰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B.將軍宜枉駕顧之元芳入門不顧C.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D.將軍豈愿見之乎輟耕之壟上17.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 18.為什么徐庶的推薦能引發(fā)劉備三顧茅廬之舉?細(xì)讀上面三段文字,用自己的話作答。(答出兩點即可)(3分) 【答案】16.C評分標(biāo)準(zhǔn):3分。17.(諸葛亮)經(jīng)常把自己與管仲、樂毅相比,對此當(dāng)時沒有人認(rèn)同。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2分,意思對即可。、18..①劉備處境危急,急需賢人相助;②諸葛亮是“臥龍”(可與管仲、樂毅比肩的賢人);③劉備器重、信任徐庶。評分標(biāo)準(zhǔn):共3分。答出一點得2分,答出兩點得滿分,意思對即可?!?013年湖北省咸寧市】二(四)閱讀文言文《隆中對》(節(jié)選),完成22~26題。(12分)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庇墒窍戎魉煸劻粒踩?,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毕戎髟唬骸吧疲 庇谑桥c亮情好日密。22.下列語句中,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由是先主遂詣亮(告訴)B.此人可就見(接近、趨向)C.先主器之(器重,重視)
D.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23.下列語句中加點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則名微而眾寡
而其主不能守B.此用武之國
或置酒而招之C.因屏人曰:“漢室傾頹……”
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D.信義著于四海
出沒于鯨波萬仞中24.翻譯下面文言語句。(4分)①將軍宜枉駕顧之。②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25.下列有關(guān)選段的理解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2分)A.從分析天下形勢,并提出對策、藍(lán)圖中,可見諸葛亮是具有遠(yuǎn)見卓識的政治家、軍事家,具有天才的預(yù)見能力。B.談到建立“霸業(yè)”根基,諸葛亮先集中論述了占據(jù)荊州、益州的可能性,再緊承論述占據(jù)兩州的必要性。C.選段層次清晰、結(jié)構(gòu)謹(jǐn)嚴(yán),圍繞“隆中對”的“對”前、“對”中、“對”后依次寫來,且詳略十分得當(dāng)。D.選段語言“言簡而意豐,文省而深刻”,如結(jié)尾一個“善”字,就把劉備對諸葛亮的高度評價準(zhǔn)確地表達(dá)了出來。26.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根據(jù)文意,分別用一個字概括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能用原文中的詞)。(2分)①孫權(quán):
②益州:
【答案】22.A(2分。“詣”,拜訪)23.D(2分。A依次表順接、反接;B依次為助詞、代詞;C依次為“于是”、“憑借”)24.①將軍(指劉備)應(yīng)該屈尊親自前去拜訪他。②然而(我的)志向(到現(xiàn)在)還沒有罷休,你說該采取怎樣的辦法?
(4分。每小題2分。第①題“枉駕”“顧”各0.5分,句意1分;第②題“已”“安”各0.5分,句意1分)25.B(2分。先論述“必要性”,再論述“可能性”)26.①聯(lián)(合);②奪(取,占)(2分。每空1分)【2012年廣東省佛山市】二、文言文閱讀(每小題2分,共10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回答第6至10題。隆中對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來,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惟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不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先主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6.選出對加點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2分)A.由是先主遂詣亮(拜訪)B.遂用猖獗(兇猛而放肆)C.于是與亮情好日密(一天天)D.欲信大義于天下(通“伸”,伸張)7.選出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而”與“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中的“而”意思相同的一項。()(2分)A.任重而道遠(yuǎn)B.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C.日出而林霏開D.足膚皸裂而不知8.選出下列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2分)A.挾天子而令諸侯(挾持皇帝來號令諸侯)B.君謂計將安出(你認(rèn)為我的將領(lǐng)應(yīng)從哪里出兵呢)C.此殆天所以資將軍(這確實是天資助將軍的原因)D.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百姓們哪一個敢用簞盛著飯食,用壺裝著酒漿來迎接將軍)9.選出對選文內(nèi)容理解不正確的一項。()(2分)A.諸葛亮在對形勢前景的分析中,特別強調(diào)了“人謀”的作用。B.諸葛亮替劉備設(shè)計的政治藍(lán)圖是“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C.諸葛亮認(rèn)為,對曹操“可以為援而不可圖”,對孫權(quán)“不可與爭鋒”。D.諸葛亮勸說劉備先奪取荊、益二州作為王業(yè)的基礎(chǔ),待時機成熟,再出兵北定中原。10.選出下列說法正確的一項。()(2分)A.本文詳略分明,如劉備三顧茅廬,僅用“凡三往,乃見”一句帶過;諸葛亮論對策則詳寫,著力從側(cè)面表現(xiàn)諸葛亮的謀略。B.本文語言較為簡單呆板,如劉備對諸葛亮的評價,只用了一個“善”字。C.諸葛亮闡述自己的見解,思路清晰,推理嚴(yán)密,由近及遠(yuǎn),層層遞進。D.本文選自陳壽的《三國演義》,核心部分是諸葛亮對劉備問“計”所作的回答?!敬鸢浮慷⑽难晕拈喿x(每小題2分,共10分)6.B7.D8.A9.C10.C【2012年山東省棗莊市】二(一)閱讀下面選文,完成9-13題。(16分)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亮曰:“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戎越,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治,外觀時變,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備曰:“善!”于是與亮情好日密?!x自司馬光《隆中對》9.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3分)⑴欲信大義于天下⑵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⑶利盡南海10.下面加點“而”的用法相同的兩項是和。(2分)A.挾天子而令諸侯B.此可與為援而不可圖也C.國險而民附D.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11.翻譯下列句子。(4分)⑴備由是詣亮,凡三往,乃見。⑵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也。12.在諸葛亮的對策里,對不同的對象所采取的對策不同。說說對下列對象所采取的對策分別是什么?用精煉的語言加以概括。(4分)⑴曹操:⑵孫權(quán):⑶荊州、益州:⑷戎越:13.劉備聽了諸葛亮一番話后,只說了一個“善”字,聯(lián)系上下文,用第一人稱描寫一下此時此刻劉備的心理活動。(不超過40字。3分)【答案】二、閱讀(共45分)9.⑴通“伸”,伸張。⑵同“猖獗”,顛覆,失敗。⑶物資。(共3分,每空1分)10.B和D(2分)11.⑴劉備按此去拜見諸葛亮,總共三次前往,才得以見到。⑵這是兵家必爭之地,而主人不善守治,這大概是上天用來資助將軍的。(共4分,每小題2分,關(guān)鍵詞語翻譯正確,意思對即可)12.⑴此誠不可與爭鋒⑵可以為援(結(jié)好)⑶奪取、占領(lǐng)(跨有)⑷撫和(共4分,每小題1分,意思到即可)13.示例:太精彩了,孔明真是神人啊!真乃天助我也!有了孔明,不愁大業(yè)不成!(共3分,意思到即可)【2012年浙江省嘉興市舟山市】三(二)隆中對(節(jié)選}(12分)亮答曰:“·…¨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共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羊土,高祖因之以戍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圖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剎寸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改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蔣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毕戎魅眨骸吧疲 庇谑桥c亮情好日密。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4分)⑴此殆天所以資將軍⑵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⑶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⑷于是與亮情好日密18.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蔣軍者乎?19.諸葛亮認(rèn)為劉備可以擔(dān)當(dāng)“成霸業(yè),興漢室”重任的自身條件是什么?(用文中原話回答(2分)20.劉備的一個“善”字意味深長,請寫出“善”的內(nèi)涵。(3分)【答案】17.⑴大概⑵興旺富裕⑶率領(lǐng)、帶領(lǐng)⑷一天天,一天比一天18.百姓誰敢不用簞盛飯用壺盛漿來迎接將軍您呢?(意對即可)19.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20.“善”是對諸葛亮對策的高度評價;對諸葛亮的由衷敬佩;請諸葛亮出山的堅定決心;對興漢事業(yè)的必勝信念。◎?qū)Ρ乳喿x(共2份)【2015年甘肅省武威市】三、古詩文閱讀(一)閱讀【甲】【乙】兩文,完成16-21題【甲】亮躬耕隴畝,好為《梁父吟》。身長八尺,每自比于管仲、樂毅,時人莫之許也。惟博陵崔州平、潁川徐庶元直與亮友善,謂為信然。時先主屯新野。徐庶見先主,先主器之,謂先主曰:“諸葛孔明者,臥龍也,將軍豈愿見之乎?”先主曰:“君與俱來。”庶曰:“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由是先主遂詣亮,凡三往,乃見。因屏人曰:“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義于天下,而智術(shù)淺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猶未已,君謂計將安出?”【乙】蔡洪赴洛,洛中人問曰:“幕府初開,群公辟命①,求英奇于仄陋②,采賢俊于巖穴③。君吳、楚之士,亡國之余④,有何異才而應(yīng)斯舉?”蔡答曰:“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⑤;盈握之璧⑥,不必采于昆侖之山。大禹生于東夷,文王生于西羌。圣賢所出,何必常處⑦。昔武王伐紂,遷頑民于洛邑,得無諸君是其苗裔⑧乎?”(選自《世說新語》)【注釋】①辟命:征兆、任命。②仄陋:指地位底下的人。③巖穴:指隱士。④亡國之余:亡國的遺民。蔡洪為三國時吾人,魏滅吳,所以這樣說。⑤孟津之河:黃河。⑥盈握之璧:一手握不過來的美玉。⑦何必常處:何必一定產(chǎn)生在固定的地方呢?⑧苗裔:后裔、后代。16.用“/”為下面的句子劃分朗讀節(jié)奏。(劃兩處)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17.下列各項中加點詞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A.每自比于管仲采賢俊于巖穴B.先主器之君吳、楚之士C.而智術(shù)淺短有何異才而應(yīng)斯舉D.將軍豈愿見之乎得無諸君是其苗裔乎18.解釋句中加點詞。⑴凡三往,乃見。()⑵先主遂詣亮。()⑶欲信大義于天下。()⑷昔武王伐紂。()19.翻譯【甲】文中畫線句。此人可就見,不可屈致也。將軍宜枉駕顧之。20.下列分析有誤的一項是()A.【甲】文在諸葛亮出場之前,先對其進行了側(cè)門描寫。B.“夜光之珠,不必出于孟津之河盈握之璧,不必采于昆侖之山?!庇昧藢Ρ鹊膶懛ǎ拖瘛堵毅憽分械摹吧讲辉诟?,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C.“諸葛孔明者,臥龍也?!笔且粋€判斷句。D.“大禹生于東夷,文王生于西羌?!庇昧伺e例論證的方法。21.劉備為求賢而(填一成語),由此可知,在對才人的認(rèn)知上他與蔡洪是有共識的。蔡洪的主要觀點是。由此我們進一步想到了瞬發(fā)于,傅說舉于,還有“舉于?!钡膶O叔敖,“舉于市”的。【答案】16.(2分)漢室傾頹/奸臣竊命/主上蒙塵17.(2分)D18.(4分)⑴總共⑵拜訪⑶通“伸”,伸張⑷討伐,征討19.(2分)這個人值得登門拜訪,不應(yīng)該委屈他前來。將軍應(yīng)該屈尊親自前去拜訪。20.(2分)B21.(5分)三顧茅廬英雄不問出處(或“圣賢所出,何必常處?”)畎畝之中版筑之間(原文或現(xiàn)代漢語均可)百里奚(每空1分,有錯別字該空不得分)【參考譯文】蔡洪來到洛陽,洛陽當(dāng)?shù)氐娜藢λf:“官署剛剛成立,百官都在招募下屬,在出身卑微的人當(dāng)中尋找英俊奇特的人才,在山野隱士中征俊杰。你是吳楚之地的讀書人,亡國之人,有什么特殊才能來參加這次征召呢?”蔡洪回答:“夜明珠不一定出產(chǎn)在黃河里;一手握不下的壁玉也不一定非要采自昆侖山中。大禹生在東夷,文王生在西羌。圣賢之士的誕生地,不必是一個固定的地方。從前武王討伐紂王,把商朝愚頑的百姓遷到了洛陽,恐怕各位就是那些刁頑之民的后代吧!”【2014年山東省日照市】三、(共9分,每小題3分)閱讀下面兩段文言文,完成8-10題?!炯住苛链鹪唬骸白远恳褋?,豪杰并起,跨州連郡者不可勝數(shù)。曹操比于袁紹,則名微而眾寡,然操遂能克紹,以弱為強者,非唯天時,抑亦人謀也。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扶天子而令諸侯,此誠不可與爭鋒。孫權(quán)據(jù)有江東,已歷三世,國險而民附,賢能為之用,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荊州北據(jù)漢、沔,利盡南海,東連吳會,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國,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資將軍,將軍豈有意乎?益州險塞,沃野千里,天府之上,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劉璋暗弱,張魯在北,民殷國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將軍既帝室之胄,信義著于四海,總攬英雄,思賢如渴,若跨有荊、益,保其巖阻,西和諸戎,南撫夷越,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修政理;天下有變,則命一上將將荊州之軍以向宛、洛,將軍身率益州之眾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誠如是,則霸業(yè)可成,漢室可興矣?!?/p>
(選自陳壽《隆中對》)【乙】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偉,時人異焉。遭漢末擾亂,隨叔父玄避難荊州,躬耕于野,不求聞達(dá)。時左將軍劉備以亮有殊量,乃三顧亮于草廬之中;亮深謂備雄姿杰出,遂解帶寫誠,厚相結(jié)納。及魏武帝①南征荊州,劉琮舉州委質(zhì)②,而備失勢眾寡,無立錐之地。亮?xí)r年二十七,乃建奇策,身使孫權(quán),求援吳會③。權(quán)既宿服仰備又睹亮奇雅,甚敬重之,即遣兵三萬人以助備。備得用與武帝交戰(zhàn),大破其軍,乘勝克捷,江南悉平。后備又西取益州。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備稱尊號,拜亮為丞相,錄尚書事。(選自陳壽《進〈諸葛亮集〉表》,有刪改)【注釋】①魏武帝:曹操。②舉州委質(zhì):氫整個荊州作為見面禮送給曹操。③吳會:吳國。8.下列語句中加點的詞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利盡南海,東連吳會盡:完全B.信義著于四海著:聞名C.身使孫權(quán),求援吳會身:親自D.大破其軍,乘勝克捷破:打敗9.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組是()(3分)A.曹操比于袁紹躬耕于野,不求聞達(dá)B.高祖因之以成帝業(yè)益州既定,以亮為軍師將軍C.此可以為援而不可圖也劉琮舉州委質(zhì),而備失勢眾寡D.乃三顧亮于草廬之中陳涉乃立為王,號為張楚10.下列對兩文內(nèi)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A.甲文中諸葛亮分析政治形勢認(rèn)為劉備不可與曹操較量,也不可謀取孫權(quán)。B.甲文中諸葛亮除了分析政治、軍事、地理因素外,還特別強調(diào)要愛民和用賢。C.乙文中寫諸葛亮“乃建奇策“,這里的奇策就是甲文中“外結(jié)好孫權(quán),內(nèi)此伏彼起政理”。D.乙文中孫權(quán)因為一向心服劉備同,又敬重諸葛亮的奇才和儒雅,所以派兵幫助劉備。11.將兩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6分)⑴百姓孰不簞食壺漿以迎將軍者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亮少有逸群之才,容貌甚偉,時人異焉。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比較甲乙兩文刻畫的諸葛亮形象的異同。(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A;9.D;10.C11.⑴老百姓誰尖搖頭晃腦和簞盛飯用壺盛漿來迎接將軍呢?⑵諸葛亮年輕時就表現(xiàn)出超群的才華,容貌非常英俊,當(dāng)時的人都認(rèn)為他很奇特。評分:⑴“孰“,誰;”簞食壺漿“,用簞直盛飯用壺盛湯;”敢不……乎“,反問語氣。每點1分,共3分。⑵“逸群”,超群;“偉”,英俊,高大;“異”,以……為異,感到奇特。每點1分,共3分。12.相同點:兩文都寫出了諸葛亮的政治遠(yuǎn)見與軍事才能。不同點:乙文還表現(xiàn)了諸葛亮淡泊名利的性格和容貌偉岸的氣質(zhì)。評分:相同占、不同點各1分,共2分,意思對即可?!緟⒖甲g文】諸葛亮在年輕的時候就才壓群倫,有著英雄的氣量,其身高八尺,容貌高大壯美.當(dāng)時的人認(rèn)為他是奇才。漢末動亂之際,他跟隨叔父諸葛玄到荊州避難,在鄉(xiāng)野親自耕種,而不想揚名于世。當(dāng)時左將軍劉備認(rèn)為諸葛亮是稀世有之才,于是三次去他住的茅屋拜訪他。諸葛亮深感劉備有雄姿偉態(tài),冠壓眾人,于是解下腰帶送給劉以表達(dá)誠意,雙方因此結(jié)交深厚。等到魏武帝南征荊州,劉琮拿整個荊州獻(xiàn)降,劉備失去依靠,士兵又少,沒有立身之地。當(dāng)時諸葛亮二十七歲,借機獻(xiàn)上妙計,親自出使孫權(quán),到吳國都會求援。孫權(quán)既素來佩服劉備,又看到劉派來的諸葛亮儒雅奇?zhèn)?,而對他十分敬重,?dāng)即派遣三萬士兵去援助劉備。劉備有了這三萬士兵,便和魏武帝展開交戰(zhàn),大敗曹軍,乘勝追擊,平定了整個江南。后來劉備又攻取面的益州。益州平定后,(劉備)任用諸葛亮為軍師將軍。劉備稱帝以后,(又)任命諸葛亮做丞相,總管尚書事務(wù)?!蛘n外閱讀(共9份)【2015年湖北省隨州市】二(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題。(10分)吾生于亂世,長于戎馬,流離播越①,聞見已多。所值名賢,未嘗不心醉魂迷向慕之也。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與款狎②,熏漬③陶染,言笑舉動,無心于學(xué),潛移默化,自然似之;何況操履藝能④,較⑤明易習(xí)者也?是以與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⑥魚之肆⑦,久而自臭也。墨子悲于染絲,是之謂矣。君子必慎交游焉??鬃釉唬骸盁o友不如己者?!鳖?、閔之徒⑧,何可世得!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選自《顏氏家訓(xùn)·慕賢》)【注釋】①播越:離散。②款狎:指相互問關(guān)系親密。③漬:染。④操履:操守德行。藝能:本領(lǐng),技能。⑤較:通“皎”,明顯。⑥鮑魚:咸魚,氣味腥臭。肆:店鋪。⑧之徒:那樣的人。1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3分)⑴較明易習(xí)者也?()⑵君子必慎交游焉。()⑶無友不如己者。()15.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用法相同的一項是()(2分)A.墨子悲于染絲戰(zhàn)于長勺(《曹劌論戰(zhàn)》)B.如人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也(《愛蓮說》)C.潛移默化,自然似之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愚公移山》)D.是以與善人居殺之以應(yīng)陳涉(《陳涉世家》)16.將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但優(yōu)于我,便足貴之。17.下列理解不準(zhǔn)確的一項是()(3分)A.本文論述了外部環(huán)境對人精神性情的影響,指出交友對人成長的重要性。B.本文以“入芝蘭之室自香,入鮑魚之肆自臭”這一生活現(xiàn)象來證明人的神情容易被同化的道理,比喻論證生動形象、自然貼切。C.“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說明了潛移默化的道理,多與名賢交游,方能受到有益熏陶,顏氏家訓(xùn)對現(xiàn)在青少年的成長仍有指導(dǎo)意義。D.在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常以蓮花的“出淤泥而不染”來象征君子不同流合污的品行,這與本文觀點一致?!敬鸢浮?4.⑴習(xí):學(xué)習(xí)⑵慎:慎重(或謹(jǐn)慎〕⑶以……為友(或交朋友)(每小題1分,3分)15.C(2分)16.只要比我優(yōu)秀,便足以(值得)讓我看重他。(2分)17.D(3分)【參考譯文】我生在動亂的年代,在兵荒馬亂中長大,一生流離漂泊,所見所聞很多。遇到有名望的賢人,沒有不心醉神迷向往傾慕的。人在年輕的時候,精神性情還沒有定型,和所結(jié)交的情投意合的朋友朝夕相伴,就會受到熏陶濡染,一言一笑,一舉一動,即使沒有存心去學(xué),但在潛移默化中自然就和朋友相似了,何況操守德行和本領(lǐng)技能是明顯容易學(xué)到的東西呢?因此與好人相處.如同進人養(yǎng)育著芝蘭的房屋,時間久了,自然也會變得滿身芳香;與壞人相處,如同進人滿是鮑魚的店鋪,時間久了,自然會染上臭味。墨子看見人們?nèi)揪€就嘆惜,說的也是這個意思。君子與人交往一定要慎重啊!孔子說:“不要與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鳖?、閡那樣的人,世上怎么能得到呢?只賈比我強.也就足以讓我看重他了。【2015年山東省聊城市】二、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5~10題。(共12分)岳飛,字鵬舉,相州湯陰人。少負(fù)①氣節(jié),沉厚寡言。天資敏悟,強②記書傳,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家貧,拾薪為燭,誦習(xí)達(dá)旦,不寐。生有神力,未冠,能挽弓三百斤。學(xué)射于周同。同射三失,皆同中,以示飛。飛引弓一發(fā),破其筈③;再發(fā),又中。同大驚,以所愛良弓贈之。飛由是益自練習(xí),盡得同術(shù)?!咀⑨尅竣儇?fù),具有。②強:擅長于。③筈(kuò):箭的尾部。7.選文的觀點對你的成長有何啟示?(2分)8.下列加點詞意義不同的一項是()(2分)A.尤好《左氏春秋》及孫吳兵法好讀書,不求甚解B.再發(fā),又中一鼓作氣,再而衰C.以所愛良弓贈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飛由是益自練習(xí)益慕圣賢之道9.翻譯下面的句子。(2分)家貧,拾薪為燭,誦習(xí)達(dá)旦,不寐。10.結(jié)合選文說說岳飛為什么能成為一代名將。(2分)【答案】7.只有經(jīng)受住艱苦磨煉,才能有所作為,否則將一事無成(2分)8.C(2分。)9.家里貧窮,撿拾柴禾當(dāng)作燈燭來照明,背誦學(xué)習(xí)到天亮,不睡覺。(2分)10.少有大志,而勤學(xué)苦練不止。(2分)【參考譯文】岳飛,字鵬舉,是相州(河南)湯陰人。(岳飛)年少時就具有氣節(jié)(負(fù),具有),沉穩(wěn)忠厚,很少說話。天資聰慧悟性好,擅長記誦書與傳〔書傳:指經(jīng)書及解釋經(jīng)書的著作)。尤其喜好《左氏春秋》及孫武、吳起的兵法。家里比較清貧,撿拾柴禾作為照明工具。背誦復(fù)習(xí)通宵達(dá)旦。(岳飛)天生就有非常大的力氣,不到二十歲(冠,古代男子二十歲行加冠之禮),能挽起三百斤的弓箭(斤,在這里表示弓的強度單位)。(岳飛)向周同學(xué)習(xí)射箭,周同發(fā)射三支箭都射中靶子,以此示范給岳飛看;岳飛拉開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筈kuò,箭的尾部),再發(fā)一箭又中。周同大吃一驚,把自己所喜愛的好弓箭送給岳飛。岳飛于是就練習(xí)得更勤快,全部得到了周同的箭術(shù)?!?014年湖北省隨州市】(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題。(9分)江夏送倩公歸漢東序李白昔謝安四十,臥白云于東山;桓公累征,為蒼生而一起。常與支公游賞,貴而不移。大人君子,神冥契合,正可乃爾。仆與倩公一面,不忝古人。言歸漢東,使我心痗。夫漢東之國,圣人所出,神農(nóng)之后,季梁為大賢。爾來寂寂,無一物可紀(jì)。有唐中興,始生紫陽先生。先生六十而隱化,若繼跡而起者,惟倩公焉。蓄壯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且能傾產(chǎn)重諾,好賢攻文。即惠休上人與江、鮑往復(fù),各一時也。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思親遂行,流涕惜別。今圣朝已舍季布,當(dāng)征賈生。開顏洗目,一見白日。冀相視而笑于新松之山耶?作小詩絕句,以寫別意。【注釋】①江夏:今武昌一帶。倩公:隨州名僧貞倩。漢東:今隨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贊美古代圣賢謝安與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極力稱頌鮑照、江淹與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襯托自己與倩公交游的非同尋常。②起:(謝安)應(yīng)(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沒。④痗:憂傷。⑤紫陽先生:云游隨州的道教大師紫陽道人。⑥隱化:委婉語,指死。12.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不相同的一項是()(3分)A.仆與倩公一面愚以為宮中之事(《出師表》)B.季梁為大賢賢能為之用(《隆中對》)C.始生紫陽先生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D.以寫別意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3分)蓄壯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現(xiàn)李白與情公深厚情誼的一項是()(3分)①仆與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歸漢東,使我心痗。③若繼跡而起者,惟倩公焉。④且能傾產(chǎn)重諾,好賢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親遂行,流涕惜別。⑦作小詩絕句,以寫別意。A.①②③⑥B.②④⑤⑦C.②⑤⑥⑦D.③④⑤⑥【答案】12.(3分)B13.(3分)(倩公)胸懷壯志卻沒有成功,期望有一天能成功(應(yīng)得老練、成熟)。(落實“就”“期”的意義,大意正確即可)14.(3分)C【參考譯文】謝安長期隱居在會稽上虞的東山;桓溫曾多次征召謝安出山,謝安終于答應(yīng)。曾經(jīng)和支公一起游賞山水,友情甚篤,古代圣賢,默契有佳,正說的像他們一樣。我和倩公相見,不辱沒古人,你回到漢東,我很是傷心。漢東這個地方,出了很多賢士,神農(nóng)以后,季梁最為有成就。而后,沉寂了多年,到了盛唐,才有紫陽先生。先生六十歸隱,繼而奮起的,只有倩公了。倩公胸懷壯志卻沒有成功,期望有一天能成功。況且你能重義信守,有賢德善寫文章。就好像鮑照、江淹與名僧惠休的交往,名噪一時。我生平寫作文章,把自己的所作送與你。想念至親卻要遠(yuǎn)行,流淚作別?,F(xiàn)在戰(zhàn)爭已經(jīng)快結(jié)束了需要建設(shè)人才。我就是現(xiàn)在的賈誼,老天有眼,重見天日,希望我們在新松之山快樂的相見!寫了這首絕句小詩,以表別后之情?!?014年湖南省株洲市】(二)北村鄭蘇仙,一日夢至冥府,見閻羅王方錄囚(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稱所至但飲一杯水,今無愧鬼神。王譏曰:“設(shè)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當(dāng)理,但不要錢即為好官,植木偶于堂,并水不飲,不更勝公乎?”官又辯曰:“某雖無功亦無罪?!蓖踉唬骸肮簧硖幪幥笞匀?,某獄某獄避嫌疑而不言,非負(fù)民乎?某事某事畏煩重而不舉,非負(fù)國乎?三載考績之謂何,無功即有罪矣?!惫俅罄仟N,鋒棱頓減。(選自紀(jì)昀《閱微草堂筆記》卷一)23.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①所至但飲一杯水__________②植木偶于堂__________24.翻譯下面的句子。畏煩重而不舉,非負(fù)國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根據(jù)上文,作者認(rèn)為做官不但要,更要。(每空不超過4個字)【答案】23.①只(1分)②樹立(豎立)(1分)24.害怕事情煩重而(就)不做,(難道)不是辜負(fù)國家嗎?(2分)25.廉政(廉潔)(1分)勤政(務(wù)實,做實事)(1分)【參考譯文】北村的鄭蘇仙,一天夢里到了冥府,看見閻羅王正在審錄鬼囚。有一名鄰村的老婦到了殿前,閻羅王立刻變了臉色,拱手相迎,并賜茶,還命令冥吏趕緊把老婦送往富貴人家投胎。鄭蘇仙悄悄拉了拉冥吏問:“這個農(nóng)家老婦,有什么功德?”冥吏說:“這個老婦人過去一生之中從來沒有過損人利己的念頭。懷有利己的心思,即使是賢良的士大夫也不一定能例外。然而利己必然會損人,種種欺詐構(gòu)陷,因此而生,種種冤情罪行,因此而造。甚至貽臭萬年,流毒四海,都是這利己的念頭所生出的禍害。這名村婦卻能克制自己的私心,和她相比,很多讀書講學(xué)的儒士都會顯出愧色啊。所以閻羅王對她以禮相待又有什么奇怪的!”鄭蘇仙向來有心計,聽到之后警覺的有所領(lǐng)悟。鄭蘇仙還說:這個老婦沒來以前,有一個穿著朝服的官員昂然入殿,自稱生前為官清廉,所到之處只喝一杯水而已,所以如今死了也無愧于鬼神。閻羅王微笑著譏諷他說:“設(shè)立官員是為治理人民,哪怕官階低下到譬如管理驛站車馬迎送的驛丞,負(fù)責(zé)閘門啟閉儲泄的閘官,設(shè)置這些官職也都是出自各方面的考量和他們可以起到的作用。如果不要錢就是好官,那放置個木偶在公堂上,連水都不喝,豈不是比你更強嗎?”官員聽了又辨解到:“我雖然沒有什么功績,可也沒什么罪行?!遍惲_王說:“你一生處處謀求自保,某案件某案件(閻羅王列舉,但鄭蘇仙不知道是哪些),為了躲避嫌疑而不發(fā)表意見,難道不是對不起百姓嗎?某事某事(同上),厭畏煩重而不去實施,難道不是對不起國家嗎?國家每三年要對官員進行政績考核是為了什么?不作為就是有罪?!惫賳T聽了之后非?;炭植话玻鸪醯匿h芒之氣頓時消減?!?014年江蘇省南通市】(二)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2題.(17分)仲淹少有大志,于富貴、貧賤、毀譽、歡戚,無一動其心,而慨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誦曰:“士當(dāng)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也?!泵扛屑ふ撎煜率?,奮不顧身,一時士大夫矯厲①尚風(fēng)節(jié),自仲淹創(chuàng)之。性至孝,以母在時方貧,其扣雖貴,非賓客不重肉②,妻子衣食僅能自充。而好施予,置義莊③里中,以贍族人。守杭之日,子弟知其有退志,乘間請治第④洛陽,樹園圃,為逸老⑤地。仲淹曰:“人茍有道義之樂,形?、蘅赏?,況居室乎!吾今年逾六十,生且無幾,乃謀治第樹園圃,顧何待而居乎!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不患退而無居也……”及卒,謚文正。既葬,帝親書其碑曰“褒賢之碑”。仲淹為政主忠厚,所至有恩。其卒也,羌酋數(shù)百人哭之如父,齋三日而去。(選自《續(xù)資治鑒》卷五十二,有刪節(jié))【注】①矯厲:振奮。②重肉:兩種以上的肉。③義莊:一種慈善救國機構(gòu),由范仲淹開創(chuàng)。④治第:建府宅。⑤逸老:安享晚年。⑥形?。盒误w、身體。8.請用斜線(/)標(biāo)出下面句子的朗讀停頓(共兩處)。(2分)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fēng)節(jié)9.請寫出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思。(4分)⑴每感激論天下事:⑵吾今年逾六十:⑶乃謀治第樹園圃:⑷吾之所患在位高而艱退:10.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3分)人茍有道義之樂,形骸可外,況居室乎!譯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文章結(jié)尾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用意何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請說說范仲淹的“仁人之心”在上文中的具體表現(xiàn)。(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8.一時/士大夫/矯厲尚風(fēng)節(jié)【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語句的停頓。完成時,在理解語句含義的基礎(chǔ)上,把主謂賓分開,同時注意劃分兩處。9.⑴有所感而情緒激動⑵超過⑶種植⑷擔(dān)心【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字詞含義的理解。完成時可聯(lián)系已學(xué)知識。比如⑴“感激”可聯(lián)系《出師表》中的“由是感激”;⑵“逾”可聯(lián)系《送東陽馬生序》中的“不敢稍逾約”;⑷“患”可聯(lián)系《送東陽馬生序》中的“無凍餒之患矣”。10.人如果有道義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住的房子呢?【解析】此題考查對文言文語句含義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應(yīng)抓住句中關(guān)鍵詞“茍”“況”“乎”。11.運用側(cè)面描寫,描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突出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古仁人之心?!窘馕觥看祟}考查對寫作手法的把握,此文描寫范仲淹死后君、民的反應(yīng),意在表現(xiàn)范仲淹。12.①把“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作為自己的志向;②把衣食施舍給別人,設(shè)立義莊贍養(yǎng)族人;③不愿意為頤養(yǎng)天年而修建住宅?!窘馕觥看祟}考查對文章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完成時,要注意題干中的“具體”兩字,在文中找出能體現(xiàn)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事跡?!緟⒖甲g文】范仲淹年少時(就)有非凡的志向,對于(個人的)富有、貧賤、贊美或詆毀、快樂或憂愁,一點都不動心,而是慷慨激昂有志于天下,經(jīng)常自己誦讀:“士人應(yīng)當(dāng)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都享樂之后才享樂?!泵慨?dāng)慷慨激昂討論天下事的時候,不在意自己的身份,一時之間士大夫風(fēng)氣大大振奮,紛紛崇尚風(fēng)格品節(jié),這是范仲淹首先倡導(dǎo)的啊。(范仲淹)性情極其孝順。因為母親在世時家中貧窮,以后雖然顯貴,沒有賓客就不吃兩種以上的肉食。妻子兒女的衣食僅僅能夠自足。喜歡施舍給予別人,在里巷中設(shè)義莊,來贍養(yǎng)族人。他做杭州知府的時候,家中的晚輩就知道他有退隱的理想,趁著空閑的時候請求在洛陽建住宅,栽種樹木花圃,作為他安享晚年的地方。范仲淹說“人如果有道義的快樂,身體都可以不要,何況是住的房子???我現(xiàn)在超過六十風(fēng)度,生命將沒有幾年了,竟然考慮建住宅種植園中的樹木,但肯定住不上了。我所擔(dān)心的是在高位上很難退下來,而不是退下來沒有住的地方……”等到他死后,謚號文正。安葬以后,皇帝親手在他的墓碑上寫著“褒賢之碑”。范仲淹為政主張忠厚,所到之處皆有恩義。他死后,羌族首領(lǐng)幾百人,為他慟哭如推動父親,齋戒三天才離去。【2014年遼寧省大連市】(二)太宗初即位,中書令房玄齡奏言:“秦府舊左右未得官者,共怨前宮及齊府左右處分①之先己?!碧谠唬骸肮欧Q至公者,蓋謂平恕無私。丹朱、商均,子也,而堯、舜廢之。管叔、蔡叔,兄弟也,而周公誅之。故知君②人者,以天下為公,無私于物。聯(lián)與公等,衣食出于百姓,百姓人力已奉于上,而上恩未被③于下。今所以擇賢才者,蓋為求安百姓也。用人但問堪④否,豈以新故異情?凡一面尚自相親況舊人而頓忘也才若不堪亦豈以舊人而先用?今不問其能不能,而直言其怨嗟,豈是至公之道耶?”(節(jié)選自《貞觀政要》,有改動)【注釋】①處分,安排職務(wù)②君:統(tǒng)治,主實③被:遍及④堪:勝任9.下列句中加點的詞意思不同的一組是()。(2分)A.秦府舊左右未得官者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五柳先生傳》)B.故知君人者故時有物外之趣(《童趣》)C.朕與公等,衣食出于百姓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心亭看雪》)D.百姓人力已奉于上懼其不已也(《愚公移山》)10.用“/”為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文中畫直線的句子(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太宗認(rèn)為用人的“至公之道”是什么?(用自己的話回答)(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9.(2分)(D)。10.(2分)凡一面尚自相親/況舊人而頓忘也/才若不堪/亦豈以舊人而先用?11.(2分)現(xiàn)在選拔德才兼?zhèn)涞娜说脑?,是為了求得安定百姓(使百姓安定)?2.(2分)看他能否勝任。(大意對即可)【參考譯文】唐太宗剛即位時,中書令房玄齡上奏說:“秦王府的老部下沒有做上官的,他們都埋怨陛下,說前太子宮和齊王府的部下都比他們早先安排了官職?!碧谡f:“古時候所謂的大公無私,是指寬容公正而無私心。丹朱、商均是堯、舜的兒子,而堯、舜卻廢黜了他們,管叔、蔡叔是周公的兄弟,而周公卻把他們殺掉。由此可知,作為治理百姓的君主,要以天下為公,不存偏私之心。從前諸葛孔明,只是蜀國的丞相,他還說‘我的心就像秤那樣公平,不能因人而輕重有別’。何況我如今治理一個泱泱大國呢?我們的衣食都出自百姓,這就是說,百姓的人力已奉獻(xiàn)給了朝廷,而我們的恩澤卻沒有遍及民間,如今朝廷之所以要選擇賢才,就是要安撫百姓。用人只問是否有能力勝任,怎能因親疏、新舊關(guān)系而區(qū)別對待呢?凡是見過一面的人尚且感到親近,何況是舊的下屬,怎會一下子就忘掉呢?如果才能不堪勝任,怎能因為是舊的下屬而先任用?如今你們不談?wù)撍麄兡懿荒軇偃?,而只說他們有怨言,這難道是至公之道嗎?”【2013年廣西南寧市】三(二)(6分)趙威后問齊使齊王者問趙威后①,書未發(fā)②,威后問使者曰:“歲③亦無恙④耶?民亦無恙耶?王亦無恙耶?”使者不說,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問王,而先問歲與民,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威后曰:“不然,茍無歲,何以有民?茍無民,何以有君?故有問舍本而問末者耶?”(選自劉向《戰(zhàn)國策·齊策》【注釋】①趙威后:趙恵王妻。②發(fā):拆封。③歲:年成,收成。④無恙:平安無事17.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2分)⑴齊王使使問趙威后使:⑵舍本而問末者耶舍:18.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分)豈先賤而后尊貴者乎?譯文:19.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在“先問君”還是“先問民”的問題上,你同意誰的看法,為什么?(2分)【答案】17.(2分)⑴使:派;⑵舍(丟下,舍棄)18.(2分)難道把卑賤的放在前面,尊貴的卻放在后面嗎?(意思對即可)19.(2分)示例:同意。因為老百姓像“水”,君王像“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如果君王推行暴政,把老百姓逼上梁山,老百姓可以通過起義推翻君王,所以,老百姓“平安無事”,君王才能“平安無事”!【參考譯文】齊王派使者來問候趙威后,(齊王給威后的)信還沒打開,威后就問使者說:“齊國的收成好嗎?老百姓好嗎?齊王也好嗎?”(齊國)使者(聽了)不高興,說:“我奉齊王使命出使到威后這里,現(xiàn)在您不問齊王如何,而先問收成和老百姓,哪里有先問卑賤者后問尊貴者的呢?”威后說:“不能這樣說。如果沒有收成,憑什么有百姓?如果沒有百姓,又憑什么會有國君?哪有不問根本而去問末梢呢?”【2013年湖南省衡陽市】附加題(一)閱讀下面文言文,按要求回答問題(10分)魏王欲攻邯鄲⑴,季梁⑵聞之,中道⑶而反;衣焦不申⑷,頭塵不去⑸,往見王曰:“今者臣來,見人于大行⑹,方⑺北面⑻而持⑼其駕⑽,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將奚為北面?’曰:‘吾馬良?!荚唬骸R雖良,此非楚之路也?!唬骸嵊枚??!荚唬骸秒m多,此非楚之路也?!唬骸嵊呱?。’此數(shù)者愈善而離楚愈遠(yuǎn)耳。今王動欲成霸王,舉欲信於天下⑾。恃王國之大,兵之精銳,而攻邯鄲,以廣地尊名⑿,王之動愈數(shù),而離王愈遠(yuǎn)耳。猶至楚而北行也?!弊ⅲ孩胚x自《戰(zhàn)國策·魏策》。⑵季梁:魏國的大臣。⑶中道:半路,中途。⑷衣焦不申:衣著憔悴,形容衣著不整?!敖埂蓖ā般尽??!吧辍蓖ā吧臁?。⑸頭塵不去:頭上的塵土沒有去掉。⑹大行:即太行山。亦解釋為“大路”。⑺方:正。⑻北面:向北,朝北。⑼持:駕著。⑽駕:馬車。⑾舉欲信于天下:一舉一動都要取信于天下。⑿廣地尊名:使地廣,使名尊。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⑴中道而反()⑵我欲之楚()⑶先自度其足()⑷而離王愈遠(yuǎn)耳()2.解釋下面的句子(2分)君之楚,將奚為北面?譯文:3.季梁所講的故事,后人將其概括為一個成語(2分)4.季梁講這個故事的目的是勸魏王()(2分)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CDMA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系統(tǒng)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光纖用GECL4合作協(xié)議書
- 2025年中學(xué)教師勞動合同樣本(2篇)
- 2025年個人投資公司協(xié)議標(biāo)準(zhǔn)范文(2篇)
- 2025年二手摩托車轉(zhuǎn)讓協(xié)議標(biāo)準(zhǔn)范文(2篇)
- 2025年個人終止合同申請(五篇)
- 2025年二次消防改造工程合同協(xié)議(2篇)
- 2025年個人房屋借款合同標(biāo)準(zhǔn)版本(三篇)
- 2025年個人股權(quán)的投資協(xié)議范文(2篇)
- 水果店裝修合同范本
- YYT 0681.11-2014 無菌醫(yī)療器械包裝試驗方法 第11部分:目力檢測醫(yī)用包裝密封完整性
- 基金應(yīng)知應(yīng)會專項考試題庫(證券類190題)附有答案
- 遼寧省沈陽市第七中學(xué)2023-2024學(xué)年七年級下學(xué)期期末數(shù)學(xué)試題
- 2024年湖南工業(yè)職業(yè)技術(shù)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附答案
- 快速入門穿越機-讓你迅速懂穿越機
- 水利安全生產(chǎn)風(fēng)險防控“六項機制”右江模式經(jīng)驗分享
- 2024年四川省成都市高新區(qū)中考數(shù)學(xué)二診試卷
- 幼兒園衛(wèi)生保健開學(xué)培訓(xùn)
- 食材配送服務(wù)售后服務(wù)方案
- 礦井主要災(zāi)害事故防治應(yīng)急避災(zāi)知識培訓(xùn)課件
- 不老莓行業(yè)分析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