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賞古詩資料_第1頁
鑒賞古詩資料_第2頁
鑒賞古詩資料_第3頁
鑒賞古詩資料_第4頁
鑒賞古詩資料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周祖剛整編第13頁共13頁古代詩歌鑒賞專題復習資料整體感知古代詩歌鑒賞習慣用語(一)形象特點:戀友思別,羈旅思鄉(xiāng);懷才不遇,懷古詠史;鐘情山水,歸隱田園;獻身邊塞,反對征戰(zhàn);不慕權(quán)貴,傲岸不羈;心懷天下,憂國憂民;矢志報國,壯志難酬;政治失意,仕途坎坷;達觀豪邁,超凡脫俗;憤世嫉俗,消沉頹唐;神形兼?zhèn)洌┟钗┬?;躍然紙上,呼之欲出。附特殊意象的含義⒈思鄉(xiāng)離別類:雙鯉、尺素(遠方來信),月亮(思鄉(xiāng)或團圓),鴻雁(游子思鄉(xiāng)懷親或羈旅傷感),寒蟬(悲涼),柳(喻離別留念或代故鄉(xiāng)),芳草(離愁別恨),鷓鴣鳥(叫聲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艱辛或離愁別緒),南浦(送別之地),芭蕉(離情別緒),燕(惜春或戀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變遷,或傳書敘離情或游子漂泊),關(guān)山(思家),長亭短亭(送別),陽關(guān)曲(送別的歌聲)、酒(送別)。⒉情愛類:蓮(音同“憐”表達愛情),紅豆(男女愛情或友誼),紅葉(傳情之物)。⒊人格類: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殘敢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潔),松(傲霜斗雪,堅守節(jié)操),蟬(品行高潔)冰雪(比喻心志的忠貞、品行的高尚),東籬(高雅,潔身自好)。⒋悲情類:雨打梧桐(芭蕉)(象征悲涼,愁苦),烏鴉(衰敗荒涼),杜鵑鳥或子規(guī)(象征凄涼哀傷或思家思歸),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滅),猿(悲傷),丁香(憂愁),落花(青春易逝或傷感情緒),落日(人生遲暮),黍離(昔盛今衰的痛惜傷感),草木(以其繁盛反襯荒涼,抒發(fā)盛衰興亡的感慨)⒌其它類:昆山玉(人才),折桂(科舉及第),采薇(隱居生活),南冠(囚犯),柳營(軍營)。(二)思想情感:寧靜淡泊

恬淡閑適

壯懷激烈

追慕圣賢

孤憤難平

寂寞幽怨憂郁失望

纏綿悱惻

甜蜜愉悅

嬉怒笑罵

感情細膩

摯切情深(三)語言文字:古代詩歌鑒賞常用詞語1、清新、平淡、質(zhì)樸、絢麗、明快、含蓄、簡潔、洗煉等等。2、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簡練生動、婉約纏綿、委婉含蓄、雄渾豪放、慷慨悲涼、沉郁頓挫、直率天真、詼諧風趣、

疊字疊詞、平淡無奇、詞藻華麗、質(zhì)樸清新、蒼涼雄渾、抑揚頓挫、形神兼?zhèn)?、行云流水等等。個人風格:陶淵明的樸素自然;杜甫的沉郁頓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李白的豪邁飄逸;王昌齡的雄健高昂;杜牧的清健俊爽;李商隱的朦朧隱晦;王維的詩畫一體;溫庭筠的綺麗香艷;高適的悲壯蒼涼;李清照的纏綿悱惻;陸游的悲壯愛國;(孟)郊寒(賈)島瘦;“韓孟詩派”的奇崛險怪。三曹詩風的蒼涼雄?。粡埦琵g詩風的委婉蘊藉;孟浩然詩風的語淡味重、恬靜渾健;王維詩風的恬淡生動;王昌齡詩風的幽寂靜穆;李白詩風的飄逸灑脫;杜甫詩風的沉郁頓挫;高適、岑參詩風的雄渾奇拔;韋應物詩風的清新典雅;韓愈詩風的氣勢磅礴、奇特新穎;賈島詩風的蕭瑟悲愁;李賀詩風的憂郁激憤;元稹詩風的艷麗淺近;白居易詩風的平白清新;劉禹錫詩風的清峻明朗;李商隱詩風的清麗俊逸;杜牧詩風的含蓄綽約;李煜詞風的傷感細膩;歐陽修詞風的清麗明媚;范仲淹詞風的蒼涼悲壯;晏殊詞風的明朗疏淡;蘇軾的曠達豪邁;柳永詞風的纏綿悱惻;黃庭堅詞風的自然流暢;秦觀詞風的情真意切;李清照詞風的婉約凄切;楊萬里詞風的新鮮活潑;陸游詩風的雄渾奔放、明朗流暢;辛棄疾詞風的氣勢雄壯;姜夔詞風的精心刻意、清妙秀遠等等。(同一人,如風格不一,或取其共同,或兼而用之)作用:深化主旨,畫龍點睛;意味深長,耐人尋味;不著一字,盡得風流;平字見奇,常字見險;陳字見新,樸字見色;深沉動人,發(fā)人深??;言近意遠,蘊藉含蓄;音韻和諧,鏗鏘有力;淋漓盡致,回腸蕩氣;一氣呵成,瑯瑯上口;余音繞梁,意味深長。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技法、技巧、手法、表現(xiàn)手法)(一)修辭方法:比喻:化平淡為生動,化深奧為淺顯,化抽象為形象,化冗長為簡潔。擬人:使……人格化,新穎別致,栩栩如生,引人聯(lián)想,生動活潑。借代:以簡代繁,以實代虛,以奇代凡,以事代情,語言簡練含蓄。對偶:形式上語言簡練,整齊對稱,有音樂美;內(nèi)容上表意凝煉,抒情酣暢??鋸垼航沂颈举|(zhì),給人以啟示:烘托氣氛,增強感染力;觸發(fā)聯(lián)想,營造氣氛。排比:敘事透辟,條分縷析;議論內(nèi)容集中,增強氣勢;抒情語勢磅礴,痛快淋漓。設問:開頭設問,帶動全篇;中間設問,承上啟下;結(jié)尾設問,深化主題,令人回味。反問:加強語氣,表達強烈感情,激發(fā)思考。反復:議論說理,強調(diào)強化;抒情寫景,回環(huán)往復,一唱三嘆,感染力強。(二)表達方式:基本方式:敘述

、描寫、

議論

、抒情(重點是描寫抒情)描寫有:正側(cè)結(jié)合、動靜結(jié)合、點面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虛實結(jié)合: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有據(jù)為實,假托為虛;眼前為實,未來(夢境)為虛;已知為實,未知為虛;具體形象為實,想象聯(lián)想為虛。抒情方式:有直接(正面)抒情(也叫直抒胸臆)和間接(側(cè)面)抒情。間接抒情有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物(把自己的主觀情感寄寓在所見所寫的景物身上,使其自然帶上了人的思想情感,類似于擬人。如李清照晚年筆下的“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怎一個愁字了得?”自己憔悴,所見之景在她的眼里也憔悴了)。(三)表達技巧:鋪陳其事、濃墨重彩

、托物起興、對比比較

、映襯比較、虛擬寫實、象征暗示、

托物言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

、一切景語皆情語、化用典故、

以古諷今、懷古傷今、以動寫靜、以樂寫哀、烘云托月、直抒胸臆、白描勾勒、議論點染、開門見山、卒章顯志、小中見大、欲揚先抑、巧設懸念、前后照應、聯(lián)想想象、含而不露,象征,想象聯(lián)想,虛與實。(四)結(jié)構(gòu)構(gòu)思:方法:起承轉(zhuǎn)合、首尾呼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先總后分、過渡、鋪墊、伏筆、重章疊句。作用:獨辟蹊徑、獨出心裁、自出機杼、別開生面、別具一格不落俗套、突兀而起、筆鋒一轉(zhuǎn)、嚴謹完整。古代詩歌內(nèi)容主旨與思想情感一、按體裁分類1.送別詩送別詩所寫的具體內(nèi)容及思想傾向往往有別。有的直接抒寫離別之情,有的借以一吐胸中積憤或表明心志,有的重在寫離愁別恨,有的重在勸勉、鼓勵、安慰,有的兼而有之。(1).形式標志:標題中有“送”或“別”等字眼;

(2).基本主題:①依依不舍的留念;②情深意長的勉勵;③坦陳心志的告白;④別后情境的想象;⑤擔憂與對友人的思念。

(3).感情色彩:

依戀與不舍——低沉哀婉,傷感惆悵;安慰與祝愿——曠達剛健,樂觀向上。(4)、常見意象:長亭、南浦、灞橋、楊柳、酒、斑馬。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2.行旅思鄉(xiāng)懷人和閨怨詩

(1)行旅思鄉(xiāng)懷人詩:或?qū)懥b旅之思,或?qū)懰寄钣H友,或?qū)懻魅怂监l(xiāng),或?qū)戦|中懷人。寫作上或觸景傷情,或感時生情(中秋望月、重陽登高、傷春悲秋、日暮思歸),或托物傳情(月、雁、笛、柳),或因夢寄情,或妙喻傳情。主要表現(xiàn)行旅之人旅途的艱辛、寂寞以及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思鄉(xiāng)緣由:戰(zhàn)亂頻仍,山長水闊,久戍邊關(guān)、宦游不歸。(2)閨怨詩:一是表現(xiàn)婦女對出征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對戰(zhàn)爭的厭惡或鼓勵丈夫建功立業(yè)的情懷;二是表達對出門在外的丈夫的思念,表達女子的柔情別緒,憂愁傷感;三是表現(xiàn)宮中女子對自由被禁錮、遭人冷落的處境的怨恨,表達對自由和幸福生活的向往。注意:男性寫的閨怨詩居多,有的詩中其女性意象淡化,政治色彩較為突出。具體分為兩種:一種是用男女之依戀表達對君王的依戀,希望得到重用;一種是用男女失戀或女子被棄來喻自己不被重用。王昌齡閨怨

閨中少婦不知愁,春日凝妝上翠樓。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唐代前期,國力強盛。從軍遠征,立功邊塞,成為人們“覓封侯”的重要途徑。詩中的“閨中少婦”和她的丈夫?qū)@一道路也同樣充滿了幻想。

本來要凝妝登樓,觀賞春色的她在看到陌頭的柳色之后反引起了一懷惆悵:青春易逝,韶華虛度,獨守空房的寂寞與無奈,這一切怎能不讓她因為讓丈夫去“覓封侯”而后悔呢?此詩含蓄細膩,生動地表現(xiàn)出了少婦瞬間微妙的心理變化。是閨怨詩中上乘之作。西宮春怨王昌齡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卻恨含情掩秋扇,空懸明月待君王。常用手法:借景抒情,寓情于事,渲染烘托抒情角度:從己入筆,從對方入筆。注意:樂景哀情,側(cè)面落筆。除夜作高適旅館寒燈獨不眠,客心何事轉(zhuǎn)凄然?故鄉(xiāng)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3.邊塞(戰(zhàn)爭)詩1.形式標志:題目中朵出現(xiàn)“塞”、“征”、“軍”等字眼;也有用樂府舊題的,如《涼州詞》、《少年行》、《關(guān)山月》、《從軍行》、《兵車行》等;

2.基本主題:①

建立功業(yè)的渴望;②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③山河淪喪的痛苦;③久居邊關(guān)的鄉(xiāng)愁;③塞外生活的艱辛和連年征戰(zhàn)的慘烈;③報國無門的怨憤和歸家無望的哀痛;④

統(tǒng)治者的窮兵黷武。3、思想感情:①主戰(zhàn)思想(謳歌邊關(guān)將士的奉獻精神、意欲建功立業(yè)的豪情、報效祖國的激情、抨擊主降派、諷刺當朝統(tǒng)治者的無能)②反戰(zhàn)情緒(環(huán)境的惡劣、生活的艱辛、連年征戰(zhàn)的痛苦、思念親人的悲傷、征士的鄉(xiāng)愁和家中妻子的離恨、對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的諷刺)③歌頌邊塞大好河山和無限風光,表達自己的喜愛之情。征人怨柳中庸歲歲金河復玉關(guān),朝朝馬策與刀環(huán)。三春白雪歸青冢,萬里黃河繞黑山。夜上受降城聞笛李益回樂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xiāng)。4.詠史懷古詩1、形式標志: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詠懷”等。

2.內(nèi)容特點:

表達像古人那樣建立功業(yè)志向,抒發(fā)對古人的緬懷之情;

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或者感慨世事滄桑、物是人非,暗含對現(xiàn)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

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

悲嘆年華消逝,壯志難酬。

3、術(shù)語:憑古吊今、懷古傷今,借古諷今。5.山水田園詩(寫景抒情詩)山水田園詩以描寫自然風光、農(nóng)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隱居生活見長,詩境雋永優(yōu)美,風格恬靜淡雅,語言清麗洗練。

這類詩抒情上常常是借景抒情、寄情于景,寫法上常常是白描、襯托。1.內(nèi)容范圍:一般寫景詩和山水田園詩;2.寫法特點:借景抒情,融情入景;白描;動靜結(jié)合;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多角度描寫。3.分析重點:景物特征;4.語言特點:清新質(zhì)樸(自然)、清新洗練、幽靜恬淡、閑逸清朗等。5.山水田園詩的主題:①歸隱田園,鐘情山水;②描繪山川美景,熱愛祖國河山;③厭棄官場黑暗,抒發(fā)閑適情調(diào),表達自己決不同流合污的高潔品格。6.詠物言志詩【詠物詩】詠物詩是借對自然界中萬物的細致描摹,寄托詩人自己的思想感情。在詩人筆下,花鳥草蟲皆有品,一花一木皆關(guān)情,他們或詠物寄興,或詠物怡情。這就產(chǎn)生了詠物類詩歌。1.詠物特點:內(nèi)容上以某一物為描寫對象,抓住其某些特征著意描摹。思想上(手法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實到虛,寫出精神品格。常用比喻、象征、擬人、對比等表現(xiàn)手法。①直接以物象為題;②詠(題、贈、贊)+物象

2.內(nèi)容特點:托物言志,借所詠之物表達自己的志向、志趣或品質(zhì);或表達自己對生活的思考、對人事的評價。

3.分析角度:物與人的相同點(物我合一的結(jié)合點),賞析時要重點把握:①寫的什么物,有什么特征。②寄托什么志向。詠物詩賞析方法1.關(guān)注有效信息:詩題、注釋、作者生平經(jīng)歷。2.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環(huán)境特點和內(nèi)在品性。抓物與志的“契合點”。3.聯(lián)系詩人自身經(jīng)歷和所處社會環(huán)境,揣摩詩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4.體會詩人表達技巧的高妙。梅花王安石墻角數(shù)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詩人通過對梅花不畏嚴寒的高潔品性的贊賞,用雪喻梅的冰清玉潔,又用“暗香”點出梅勝于雪,說明堅強高潔的人格所具有的偉大的魅力,表明了自己的志向。二、按思想感情分類1.憂國憂時(1)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過華清宮》;(2)反映別離和戰(zhàn)亂的痛苦,如杜甫的《春望》;(3)同情人民地疾苦,如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白居易《賣炭翁》;(4)對國家和民族前途命運的擔憂,如杜甫《登樓》。2.建功報國(1)建功立業(yè)的渴望,如曹操《龜雖壽》陸游《書憤》;(2)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如王昌齡《從軍行》;(3)報國無門的悲傷,如辛棄疾《丑奴兒(少年不知愁滋味)》;(4)山河淪喪的痛苦,如文天祥《過零丁洋》;(5)年華消逝,壯志難酬的悲嘆,如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6)揭露統(tǒng)治者窮兵黷武,如杜甫《兵車行》;(7)理想不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3.思鄉(xiāng)懷人(1)羈旅思鄉(xiāng)之情,如孟浩然《宿建德江》;(2)對親人友人的思念之情,如蘇軾《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3)邊塞思鄉(xiāng)之情,如范仲淹《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4)閨中懷人之情,如王昌齡《閨怨》。4.長亭送別(1)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鈴》;(2)情深意長的勉勵,如高適《別董大》;(3)坦陳(吐露)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5.生活雜感(1)寄情山水田園的悠閑,如孟浩然《過故人莊》;(2)昔盛今衰的感慨,如姜夔的《揚州慢》;(3)借古諷今的情懷,如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4)青春易逝的感傷,如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5)仕途失意的苦悶,如白居易《琵琶行》;(6)告慰平生的喜悅,如杜甫《春夜喜雨》。分解考點一、形象(一)人物形象分類:抒情主人公(詩人自己);其他人物形象。答題步驟明特點——析特征——明意義(感情)1、形象是什么(概括形象)2、形象的特征(結(jié)合詩句分析)3、形象的意義(思想內(nèi)容或觀點態(tài)度)思維切入點弄清詩歌形象三要點(步驟)①人物形象概括:特征(性格或品行)+身份②人物形象刻畫:結(jié)合詩句(手法)具體分析人物形象③人物形象塑造:表現(xiàn)人物怎樣的思想、情感、志向、品格等,以及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與寫作意圖。鑒賞詩歌中的人物形象,就是分析詩中詩人所塑造的人物的行為,神態(tài),情感,性格,觀點,處境等內(nèi)容,把握人物形象的個性特征。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分析這首詩塑造了怎樣的人物形象?【答案】本詩刻畫了一個因在客中度節(jié)而思念家人的形象。(要點一)“抱膝”二字,活畫出枯坐的神態(tài)。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著抱膝枯坐的身子,(要點二)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的孤寂之感和思家之情?!斑€應說著遠行人”既說明詩人對家人的思念也體現(xiàn)了家人對詩人的思念。(要點三)反思總結(jié):(1)正確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一:抓住詩詞對人物的正面(直接)描寫(語言動作、外貌、心理、神態(tài))讀下面一首詩,回答問題:尋陸鴻漸不遇皎然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報道山中去,歸來每日斜。(注:帶郭,意即靠近外城。)問:詩中的陸鴻漸是怎樣的一個人物形象?請簡要分析。【答案】:詩中的陸鴻漸是一個寄情山水、不以塵事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特點+身份)前四句通過對幽僻、高雅的隱居之地的景物描寫,表現(xiàn)了陸鴻漸的高潔不俗。最后兩句通過西鄰對陸鴻漸行蹤的敘述,側(cè)面烘托了陸鴻漸的瀟灑疏放。(性格—具體分析)作者通過陸鴻漸這一形象的塑造表現(xiàn)了對隱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意義或情感)反思總結(jié):(2)正確把握人物形象的方法之二:借助側(cè)面烘托(人物所處的環(huán)境),注意環(huán)境(時間、地點、天氣、周圍景物)對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詩中出現(xiàn)的具體景物的含義,理解這些景象所承載的思想感情。小結(jié):如何正確鑒賞古詩中的人物形象?1、知人論世,結(jié)合背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把握形象。2、從人物的神態(tài)、行動、語言、心理、處境等角度入手分析,關(guān)注反映感情的詞語(情語)。3、注意環(huán)境(時間、地點、天氣、周圍景物)對刻畫人物所起的作用。分析詩中出現(xiàn)的具體景物的含義,理解這些景象所承載的思想感情。4、結(jié)合詩題、注解和關(guān)鍵語句把握作者情感世界常見藝術(shù)形象舉隅1.豪放灑脫、傲岸不羈的形象;2.心憂天下、憂國憂民的形象;3.寄情山水、歸隱田園的形象;4.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形象;5.矢志報國、慷慨憤世的形象;6.友人送別、思念故鄉(xiāng)的形象;7.獻身邊塞、反對征伐的形象;8.愛恨情愁、兒女情長的形象。練習1竹軒詩興張镃柴門風卷卻吹開,狹徑初成竹旋栽。梢影細從茶碗入,葉聲輕逐篆煙來。暑天倦臥星穿過,冬晝閑吟雪壓摧。預想此時應更好,莫移墻下一株梅。[注]篆煙:盤香的煙縷。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分析詩人的形象?!敬鸢浮浚核茉炝碎e適、灑脫、高雅的詩人形象。通過對“竹軒”“柴門”“狹徑”等簡樸清幽的生活環(huán)境的描寫,表現(xiàn)了詩人日常生活的閑適自得;“倦臥”“閑吟”等反映了詩人灑脫的生活態(tài)度;“竹”“雪”“梅”等意象表現(xiàn)出詩人的高雅的人生志趣。練習2最愛東山晴后雪①[宋]楊萬里只知逐勝忽忘寒,小立春風夕照間。最愛東山晴后雪,軟紅光里涌銀山。[注]①本詩為《雪后晚晴,四山皆青,惟東山全白,賦<最愛東山晴后雪>二.絕句》中的一首。提問:請簡要分析這首詩中詩人的形象。答:這首詩刻畫了一位心境悠閑、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我的詩人形象。(步驟一)詩人只顧追尋勝景而不覺春寒,駐足春風夕陽中凝望東山。(步驟二)從這些動作與心理的描寫中,可以看到詩人對東山雪景充滿喜愛之情。(步驟三)練習3(2013年重慶卷)閱讀下面這首詞,然后回答問題。鷓鴣天酬孝峙①[清]錢繼章發(fā)短髯長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霜侵雨打?qū)こJ拢路鸾K南石里藤。閑倚杖,戲臨罾②。折腰久矣謝無能。熏風③未解池亭署,捧出新詞字字冰。[作者簡介]錢繼章,字爾斐,號菊農(nóng),浙江嘉善人。明崇禎九年(1636)舉人,明朝曾為官,人清不仕,撰有《菊農(nóng)詞》。[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學家。②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漁網(wǎng)。③熏風:東南風。(1)上片刻畫了詞人怎樣的自我形象?運用了什么手法?答:容貌病態(tài)怪異,性格堅軔不拔。用描寫刻畫外貌,用比喻突出性格。(二)意象(自然景物形象)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1、析含義:分析意象的基本含義(特殊含義)2、剖原因:結(jié)合文章主旨分析詩人為什么要寫這一意象3、指作用:指出描繪意象的作用或效果。意象類鑒賞題的答題步驟1、找意象:抓住詩中的具體意象(景或物),特別關(guān)注有特殊含義的意象。2、描圖景: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再現(xiàn)畫面時既要忠于原詩,又要力求語言優(yōu)美3、點氛圍:點明景物所營造的氛圍特點。(1、2步可換位,即先點明意境特點,再展開想象和分析)4、析感情:分析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什么樣的啟示和思考。切忌空洞,要答具體。比如光答“表達了作者哀傷的情懷”是不夠的,還應答出為什么而“哀傷”。常見常用的意境術(shù)語:雄渾壯麗,幽清明凈,和諧靜謐,開闊蒼涼,高遠遼闊,沉郁孤愁,孤寂冷清、恬靜優(yōu)美、雄渾壯闊、蕭瑟凄涼等,一般是用一個或兩個形容詞來概括。注意要能準確地體現(xiàn)景物的特點和情調(diào)。(三)事物形象見前面的“詠物言志詩”。二、語言1、語言風格(見前面的歸納1—2頁)(1)詩人的整體風格;(2)常用的語言特點術(shù)語。模式:風格特點+扣詩句分析+總結(jié)表情達意的作用。2、煉字(1)煉什么字:動詞、形容詞、疊詞、數(shù)詞、副詞、色彩詞等。五言詩煉第二、三或第五個字,以第3字為主;七言詩煉第二、五或第七個字,以第5字為主。(2)如何分析效果:(視其具體對象和內(nèi)容回答)景:營造了……意境;物:描寫了……的形象(情狀);人:抒發(fā)(表達)了……的感情。(3)模式:①點出是哪個字(詞)(如已給出,此步可免);②指出它在句中的語境義;③帶詞義入句描繪畫面;③概括表達效果(分景、物、人三種情況具體解答)例:(2014四川卷)13.閱讀下面的宋詩,回答問題。(8分)秋暮吟望趙執(zhí)信小閣高棲老一枝,閑吟了不為秋悲。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卷地菊無姿。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注釋]“一枝”語出《莊子·逍遙游》“鷦鷯巢于深林,不過一枝”?!袄弦恢Α币鉃榻K老山林。(1)簡要賞析頷聯(lián)中“?!薄捌眱勺值拿钐?。(3分)【解析】語言風格類的題目,首先考查學生解字的能力,學生需要結(jié)合詩歌的意思先將兩個目標字的大意講出,并結(jié)合詩人的情感進行分析。比起前兩年的考題,同樣是考查能力層級D(鑒賞評價)的題目,回答起來更脫離格律,單純用答題模板套作的話恐難得分,表現(xiàn)出四川對考生古詩文素養(yǎng)要求提高的趨勢?!敬鸢浮俊俺!睆娬{(diào)時間頻度,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態(tài),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xiàn)象視為有意為之?!俺!迸c“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的心緒與情感。(4分)3、煉句(鑒賞一句詩的作用)模式:手法【依序考慮:①修辭手法,②描寫手法(含景與情的關(guān)系),③其它手法】+內(nèi)容(扣相關(guān)語句分析怎么表現(xiàn)的)+總結(jié)表情達意的作用。三、表達技巧(見前面第2頁,并參見下面的附錄“寫景特色的五個角度”)模式:點手法+扣詩句具體分析+表達效果。例:(2013全國卷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次韻雪后書事二首(其一)朱熹飼悵江頭幾樹梅,杖藜行繞去還來。前時雪壓無尋處,昨夜月明依舊開。折寄遙憐人似玉,相思應恨劫成灰。沉吟日落寒鴉起,卻望柴荊獨自回。(8)這首詠梅詩中,作者用什么手法來表現(xiàn)梅花的?請簡要分析(5分)運用了烘托和渲染的手法,全詩幾乎未涉及梅花的色香,而注重環(huán)境的烘托和情感的渲染,從而表現(xiàn)梅花的精神和品格。(烘托、渲染,2分,簡要分析3分。)四、思想內(nèi)容與觀點態(tài)度見前面第3—6頁“古代詩歌內(nèi)容主旨與思想情感”。知道所考的詩歌是什么體裁(內(nèi)容)的詩歌,再結(jié)合運用的手法具體分析其表情達意的作用。簡言之,該考點實際上就是對前三個考點的綜合運用。附錄鑒賞古典詩歌寫景特色的五個角度

高中《語文教學大綱》規(guī)定“初步鑒賞文學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語言,領(lǐng)悟作品的內(nèi)涵,體會其藝術(shù)表現(xiàn)力,有自己的情感體驗和思考,受到感染和啟迪?!惫湃嗽谡劦皆姼鑴?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詩人是通過寫景來表現(xiàn)自己的感情。要想讀懂一首古詩,關(guān)鍵是讀懂其寫景特色,寫景特點能把握住,就能把握住一首詩歌的思想感情,在此基礎上就可以析形象、品語言、賞技巧,把握詩歌的思想內(nèi)容和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我們平時做古典詩歌鑒賞題時,經(jīng)常也見到這樣一類問題:①你認為這首詞寫景優(yōu)勝之處主要表現(xiàn)在哪里?請就其中一個方面作簡析。②這首詩在寫景方面有哪些特點?③請簡析本詩的寫景特點。④請從“景”和“情”的角度來賞析這首詩。⑤這首詩是如何描寫春色的?⑥詩歌的××聯(lián)是如何寫景的?請簡要分析。⑦這首詩歌寫景主要用了什么手法?描寫了一幅怎樣的圖景?體現(xiàn)了詩人什么樣的情感?⑧請從表現(xiàn)手法角度分析這首詩如何寫×種景的。⑨詩歌的寫景角度是怎樣的(或怎樣變化的)⑩請簡要分析本詩景物描寫的特點。以上問題問法不同,但無論開放還是限制都是要求對古典詩歌寫景特色做賞析。。那么在鑒賞時也很重要,究竟該如何去鑒賞詩歌的寫景特色呢?一般來說,有以下五個鑒賞的角度:一、從描寫景物的角度去賞析。(這個角度比較新,要認真領(lǐng)會掌握)在解答詩歌題目的時候,問到詩歌寫了些什么景物,不少同學大多能答出來,只是有時概括的不完整,表述語言欠準確;但一問到詩歌的寫景角度是怎樣的(或怎樣變化的),不少同學就茫然不知如何回答或一答就錯。應對方法:不同詩歌寫景角度不同,有的偏重于空間順序,有的偏重于色彩描繪,有的則從人物感覺器官角度去描寫景物。我們在閱讀時,讀出這些角度的話,就能讀懂詩歌寫景的特色。(1)空間角度凡寫景總有一個順序,遠近、高低、上下、內(nèi)外、俯仰,無論怎樣,總是層次分明。蘇軾《鷓鴣天》,上片寫景,由遠到近、由高到低,層次分明?!傲謹嗌矫髦耠[墻,亂蟬衰草小池塘”先寫遠處林盡頭,高山清晰可見,再寫近處翠竹遮隱墻頭,小池塘旁長滿枯草,蟬聲四起,接下來“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蕖細細香”由高到低,井然有序??梢娍臻g順序是寫景詩句鑒賞的一個角度。再如袁枚的《春日郊行》“二月郊行最有情,青山帶雨畫清明。雜花香自空中至,野草根從舊處生。小鳥啼咽催布谷,老牛牽犢學春耕。勞勞官走江城北,爭怪長條日送迎?!笔茁?lián)從遠景寫起,寫的是二月郊外出行時所見到的“清明”遠景,遠處的“青山帶雨”好像是一幅有意要畫出的清明美景;頸聯(lián)下句“老牛牽犢學春耕”寫的又是近景,將田園風光中那幅“老牛牽犢(小牛)”學著春天耕種的融融怡怡的甜美寫了出來。詩歌用遠近結(jié)合的手法,給我們描繪了一幅清新、明快、生機盎然的春日圖畫,也于詩歌尾聯(lián)“勞勞官走江城北,爭怪長條日相迎”中將對宦游奔走的厭倦很好的表達了出來。作者于詩歌中流露了兩種主要情感,一是對田園生活的愛,一是對宦游生活的倦。(2)色彩角度詩歌中所寫景物色彩不同,把不同色彩的景物組合到一個畫面中,就收到詩中有畫的效果,鑒賞時可以從景物色彩角度分析寫景特色。王維《田園樂》中“桃紅復含宿雨,柳綠更帶朝煙”兩句詩,紅綠相映,色彩分明,讓人聯(lián)想到一夜春雨過后鮮艷的桃花盛開,碧綠的柳絲籠罩在若有若無的水煙之中的迷人景象?!凹t”“綠”兩種色彩在鑒賞時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賞析詩歌抓表示顏色的詞語,分析繪形繪色的畫面美,寫景的特色就突出了。如楊萬里的《過楊村》中間兩聯(lián)“楊柳蔭中新酒店,葡萄架下小漁船。紅紅白白花臨水,碧碧黃黃麥際天”,詩歌從繪色的角度,運用色彩的對比,描寫了田園風光中的綠色的楊柳和葡萄,紅白相間的鮮花,金黃的麥田和碧藍的天空,為我們勾畫了一幅優(yōu)美、靜謐、絢麗的田園風光,也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喜愛。(3)感覺器官角度賞析詩歌中作者寫景,往往從自身的聽覺、視覺、嗅覺、觸覺等角度去寫,這就要求我們在賞析時,把詩人所見所聞所感的內(nèi)容品析到位。比如白居易《夜雪》“已訝衾枕冷,復見窗戶明。夜深知雪重,時聞折竹聲”,描寫對象是雪,詩中句句寫雪,可作者依次從自己的觸覺、視覺和聽覺寫來,突出了雪之大。作者的感覺是又一個鑒賞角度。如張先的《題西溪無相院》第二聯(lián)“浮萍破處見山影,小艇歸時聞草聲”,上句從視覺的角度寫景,寫浮萍破處,山影在水中顯現(xiàn)出來;下句從聽覺角度,以細微的草聲襯托出環(huán)境的寧靜。這一聯(lián)從視和聽的角度將“西溪無相院”環(huán)境的清和靜極佳的寫了出來。二、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賞析詩人寫景時,除安排順序外,總要運用一些表現(xiàn)手法。最常見的是一些抒情方式和描寫方式和其它手法,前者如直抒胸臆、景與情的關(guān)系(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樂景襯哀情、哀景襯樂情)、托物(有品行、志向方面的象征意義的事物)言志等等;后者如白描與工筆、動靜結(jié)合(或以動襯靜)、虛實結(jié)合(或以虛寫實)、象征、聯(lián)想與想象(以己度人)、抑揚(欲揚先抑或欲抑先揚)、烘托、襯托和渲染、用典(前人的言行,神話傳說等),正面?zhèn)让娴鹊?。這些手法是我們在鑒賞詩歌時需要結(jié)合詩句具體分析的。如王昌齡《送魏二》“醉別江樓橘柚香,江風引雨入舟涼。憶君遙在瀟湘月,愁聽清猿夢里長?!鼻皟删渫ㄟ^視覺、嗅覺和觸覺寫實景,是送別時的環(huán)境描寫,后兩句虛景,想象別后的情景,虛實結(jié)合,擴大意境,深化主題。表現(xiàn)手法的運用,使詩歌更加精彩,賞析時當然不能錯過了。如李商隱的《微雨》“初隨林靄動,稍共夜涼分。窗迥侵燈冷,庭虛近水聞”。這四句詩沒一句寫雨,卻處處寫雨。詩歌運用了側(cè)面描寫去寫雨。寫了剛開始下雨的時候,雨是隨著林靄一起飄落的;后來,到了晚上,雨又隨著夜色侵入人家里,將它的涼意同夜的涼意一起帶給了萬千家;燈雖然離窗戶很遠,但因為天下了雨,人坐在燈邊也感覺到了雨水帶來的冷意;空蕩的庭院中雨水掉落下來的聲音聽起來是那么近,那么清晰。如張養(yǎng)浩的《【中呂】朝天曲》“柳堤,竹溪,日影篩金翠”“看鷗鷺閑游戲。農(nóng)夫漁翁,貪營活計”,運用的即是白描的手法寫景,以簡潔的景物刻畫和堆疊,以及人物形象的簡筆勾畫,給讀者描寫了一幅閑適、悠遠的鄉(xiāng)村圖畫。表現(xiàn)了作者對山水隱逸生活的喜愛之情。如范仲淹的《御街行》中“紛紛墜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詩歌運用了動靜結(jié)合的手法來寫景,動的是“墜葉”,靜的是“明月”。其實就全詞來看,該詞就在這動靜的結(jié)合寫景里于秋夜的寒冷寂靜的畫面中寄寓了詞人深切的懷人之情。其實,在具體的鑒賞活動中,這些手法是可以綜合運用的。自己結(jié)合所舉例子細細品味。三、從錘煉字詞的角度賞析古人寫詩非常注重字詞的錘煉,留下了如“一字師”的佳話,“推敲”的故事。賈島“兩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歐陽修“求得一字聞,耐褥三更寒”,盧延讓“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都說明了煉字的重要性。煉字主要抓動詞、形容詞、疊詞、數(shù)詞、副詞和名詞。一般來說,五言詩主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