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先秦詩歌鑒賞周南關雎作品解析《關雎》是《風》之始也,也是《詩經(jīng)》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說明對它評價很高。《史記-外戚世家》曾經(jīng)記述說:“《易》基乾坤,《詩》始《關雎》,《書》美厘降”夫婦之際,人道之大倫也?!庇帧稘h書?匡衡傳》記載匡衡疏云: “匹配之際,生民之始,萬福之原。婚姻之禮正,然后品物遂而天命全??鬃诱摗对姟罚话愣际且浴蛾P雎》為始。,,此綱紀之首,王教之端也?!彼麄兊闹埸c是迂腐的,但對詩的本義的概括卻基本正確。問題在于它所表現(xiàn)的是什么樣的婚姻。這關系到我們對《風》的理解。朱熹《詩集傳》 “序”說:“凡詩之所謂風者,多出于里巷歌謠之作,所謂男女相與詠歌,各言其情者也。 ”又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說: “《詩》在于聲,不在于義,猶今都邑有新聲,巷陌競歌之,這首詩原是三章:
共五章,每章四句。
是君子的好匹配。這豈為其辭義之美哉?直為其聲新耳?!敝祆涫菑脑娏x方面論述的,鄭樵則從聲調(diào)方面進行解釋。我們把二者結合起來,可以認為《風》是一種用地方聲調(diào)歌唱的表達男女愛情的歌謠。盡管朱熹對《關雎》主題的解釋并不如此,但從《關雎》的具體表現(xiàn)看,它確是男女言情之作,是寫一個男子對女子愛情的追求。其聲、情、文、義俱佳,足以為《風》之始,三百篇之冠。孔子說:“《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保ā墩撜Z?八佾》)此后,人們評《關雎》皆“折中于夫子”(《史記?孔子世家》)。但《關雎》究竟如何呢?一章四句,二章八句,三章八句。鄭玄從文義上將后二章又各分為兩章,現(xiàn)在用鄭玄的分法。第一章雎鳩和鳴于河之洲上,其興淑女配偶不亂,這首詩原是三章:
共五章,每章四句。
是君子的好匹配。這這是一篇的關鍵,最能體現(xiàn)全詩精前后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xié)。今夾此四句于‘寤寐求之'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這是一篇的關鍵,最能體現(xiàn)全詩精前后四章,章四句,辭義悉協(xié)。今夾此四句于‘寤寐求之'章之上,承上遞下,通篇精神全在此處。蓋必著此四句,方使下,下之云‘友'、‘樂',氣勢弱而不振”姚氏對本章在全詩中的重要此章不但以繁弦促管振文氣,而且寫出了生動逼真的形象,《詩》三百篇真如畫工之肖物”。林義光《詩經(jīng)通解》說:“寐”這種對思念情人的心思的描寫,可謂“哀而不傷”者也?!扒偕阎?、“鐘鼓樂之”,都是既得之后的情景。曰“友”,。通神。姚際恒《詩經(jīng)通論》評云:之下,‘友之'、‘樂之'《毛傳》云:“興也?!笔裁词恰芭d”?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fā)己心,《詩》文諸舉草木”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毛傳》云:“興也。”什么是“興”?孔穎達的解釋最得“‘興'者,起也。取譬引類,起發(fā)己心,《詩》文諸舉草木”所謂“興”,即先從別的景物引起所詠之物,以為寄托。這,興淑女應配君子;以荇菜流動、“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這首詩還采用了
如“窈窕”是疊韻;這詩的主要表現(xiàn)手法是興寄,要領,他在《毛詩正義》中說:鳥獸以見意者,皆‘興'辭也。是一種委婉含蓄的表現(xiàn)手法。如此詩以雎鳩之“摯而有別”無方,興淑女之難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等。這種手法的優(yōu)點在于寄托深遠,能產(chǎn)生文已盡而意有余的效果。一些雙聲疊韻的連綿字,以增強詩歌音調(diào)的和諧美和描寫人物的生動性。、“芼之”,興淑女既得而“友之”、“樂之”這首詩還采用了
如“窈窕”是疊韻;字不“參差”是雙聲;“輾轉”既是雙聲又是疊韻。用這類詞修飾動作,如“輾轉反側”;摹擬形象,如“窈窕淑女”;描寫景物,如“參差荇菜”,無不活潑逼真,聲情并茂。劉師培《論文雜記》云:“上古之時,,,謠諺之音,多循天籟之自然,其所以能諧音律者,一由句各葉韻,二由語句之間多用疊韻雙聲之字?!贝嗽婋m非句各葉韻,但對雙聲疊韻連綿字的運用,卻保持了古代詩歌淳樸自然的風格。用韻方面,這詩采取偶句入韻的方式。這種偶韻式支配著兩千多年來我國古典詩歌諧韻的形式。而且全篇三次換韻,又有虛字腳“之”入韻,而以虛字的前一字為韻。這種在用韻方面的參差變化,極大地增強了詩歌的節(jié)奏感和音樂美。對《關雎》,我們應當從詩義和音樂兩方面去理解。就詩義而言,它是“民俗歌謠”,所寫的男女愛情是作為民俗反映出來的。相傳古人在仲春之月有會合男女的習俗。字不《周禮?地官?媒氏》云: “媒氏(即媒官)掌萬民之判(配合) ?!敝写海ǘ拢┲?,令會男女,于是時也,奔者不禁(不禁止奔);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司男女之無夫家者而會之?!薄蛾P雎》所詠未必就是這段史事的記實,但這段史實卻有助于我們了解古代男女相會、互相愛慕并希望成婚的心理狀態(tài)和風俗習尚。文學作品描寫的對象是社會生活,對社會風俗習尚的描寫能更真實地再現(xiàn)社會生活,使社會生活融匯于社會風習的畫面中,從而就更有真實感?!蛾P雎》就是把古代男女戀情作為社會風俗習尚描寫出來的。就樂調(diào)而言,全詩重章疊句都是為了合樂而形成的。鄭樵《通志?樂略?正聲序論》云: “凡律其辭,則謂之詩,聲其詩,則謂之歌,作詩未有不歌者也?!编嶉蕴貏e強調(diào)聲律的重要性。凡古代活的有生氣的詩歌,往往都可以歌唱,并且重視聲調(diào)的和諧。 《關雎》重章疊句的運用,說明它'然是可歌的,是活在人們口中的詩歌。當然,《關雎》是把表達詩義和疾徐聲調(diào)結合起來,以聲調(diào)傳達詩義。鄭玄《詩譜序》云:“《虞書》曰:‘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則詩之道,放于此乎?'然周南漢廣作品鑒賞《文選》“夫《文選》“夫簡明得之言外。詩篇從失望和無望寫起,首章八句,四曰“不可” ,把追求的無望表達得淋漓盡致,不可逆轉。一般把首句視為起興;如果換一種讀法,把“漢有游女,不可求思”置于首位,那么,“南有喬木,不可休思”便可視為比喻,連同“漢之廣矣,不可泳思” 、“江之永矣,不可方思”,構成一組氣勢如潮的博喻;瞻望難及的無限悵惘之情, 也表現(xiàn)得更為強烈。當年苦戀追求,今日瞻望難及。但心不甘、情難拔,于是由現(xiàn)實境界轉入幻想境界。三、三兩章一再地描繪了癡情的幻境:有朝“游女”來嫁我,先把馬兒喂喂飽; “游女”有朝來嫁我,喂飽駒兒把車拉。但幻境畢竟是幻境,一旦睜開現(xiàn)實的眼睛,便更深地跌落幻滅的深淵。他依然癡情而執(zhí)著,但二、三兩章對“漢廣”、“江永”的復唱,已是幻境破滅后的長歌當哭,比之首唱,真有男兒傷心不忍聽之感??傊?,詩章前后相對獨立,情感線索卻歷歷可辨。陳啟源《毛詩稽古編》把《漢廣》的詩境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 。這也就是西方浪漫主義所謂的“企慕情境”,即表現(xiàn)所渴望所追求的對象在遠方、在對岸,可以眼望心至卻不可以手觸身接,是永遠可以向往但永遠不能到達的境界。 《秦風?兼葭》也是刻劃“企慕情境”的佳作,與《漢廣》比較,則顯得一空靈象征,一具體寫實。 《兼葭》全篇沒有具體的事件、場景,連主人是男是女都難以確指, 詩人著意渲染一種追求向往而渺茫難即的意緒。 《漢廣》則相對要具體寫實得多,有具體的人物形象:樵夫與游女;有細徽的情感歷程:希望、失望到幻想、幻滅;就連“之子于歸”的主觀幻境和“漢廣江永”的自然景物的描寫都是具體的。王士禛認為,《漢廣》是中國山水文學的發(fā)軻。 《詩經(jīng)》中僅有的幾篇“刻畫山水”的詩章之一(《帶經(jīng)堂詩話》),不為無見。當然,空靈象征能提供廣闊的想像空間,而具體寫實卻不易作審美的超越。錢鍾書《管錐編》論“企慕情境”這一原型意境,在《詩經(jīng)》中以《秦風-兼葭》為主,而以《周南?漢廣》為輔,其原因或許就在于此召南江有汜作品鑒賞這是一首棄婦詩。從詩中寫到的“江” 、“沱”看來,產(chǎn)地是在召(在岐山,周初召公的采邑)的南部、古粱州境內(nèi)長江上游的沱江一帶。女主可能是一位商人婦。那商人離開江沱返回家鄉(xiāng)時將她遺棄了。她滿懷哀怨,唱出了這首悲歌,詩中的“之子” ,是古代妻妾對丈夫的一種稱呼,與《詩經(jīng)?衛(wèi)風?有狐》的“之子無裳”的“之子”一樣。 三章詩的開頭都是寫景?!般帷薄ⅰ颁尽?、“沱”,上面的譯文都從支流這一意義上翻譯,而在棄婦心目中,這一條條不同的支流都是看得見的具體存在。她住在“汜” 、“渚”、“沱”一帶,她丈夫當年從水路而來,最后又從這些支流中的一條乘坐小船悄然離去。 從表現(xiàn)手法說,各章的首句都是直陳其事,用的是賦體;從江水有支流,引出“之子歸”的事實,則在賦體之中又兼有比興的意味。 詩中的丈夫是一位薄情郎。在三章詩中,那棄婦分別用“不我以” 、“不我與”、“不我過”來訴說丈夫對她的薄情。 “不我以”,是不一道回去;“不我與”,是行前不和“我”在一起;“不我過“,是有意回避,干脆不露面。丈夫在感情上是如此吝嗇,做的是那樣地恩盡義絕,無需再添加筆墨,其薄情薄意已如畫出。 詩中的棄婦是一位自信心很強的女人。她相信自己在丈夫感情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因而預言丈夫今日的背棄行為,日后必將在感情上受到自我懲罰,這就是各章結句所說的“其后也悔” 、“其后也處”、“其嘯也歌”。值得注意的是,丈夫將受到的感情上的自我懲罰與他背棄自己妻子的行為之間的對應關系:“不我以”引出“悔”,“不我與”帶來“處”,“不我過”導致“嘯歌”。其愈是絕情,其后果也就愈加嚴重。當然,這只是棄婦一廂情愿的假想之辭。事實上,那男子很可能事過境遷,在感情上并不引起任何震動。 對于理解這首詩來說,重要的不在于棄婦自信的論斷日后是否會成為事實,而是隱藏在這一論斷背后的棄婦思想感情的復雜性。 棄婦設想故夫日后會后悔今日的背棄行為, 其中就隱含了棄婦對于夫婦關系重歸于好的企盼; 預言故
男子的薄夫今日的輕率必將招致日后的痛苦,這又泄露出棄婦恨過于愛的報復性的心態(tài)。這是她的軟弱,也是她的堅強。由此決定了這首詩風格上的特點,既一唱三嘆,極盡纏綿,又柔中見剛,沉著痛快。 此詩每章的前三句敘事,后兩句抒情。其中第三、四句重出男子的薄情集中表現(xiàn)在這一句,女子的痛苦不幸也根源于這一句, 因而采取了反覆詠嘆的形式。重出的這一句子中的關鍵字,各章不同。從一章的“以" ,一轉而為二章的“與",再轉而為三章的“過”,愈轉愈深,丈夫如何薄情,做妻子的又是如何痛苦不幸,都因了這一關鍵字的置換而得到一層深于一層的表現(xiàn)。全詩形式整齊,結構嚴謹,用字精審,筆法卻極為自然,語言又十分淺近,達到了精工與自然、深入與淺出的完美結合,顯示出極高的藝術水平。 歷來對此詩的解釋不一。或以為是媵妾因受正妻排斥、不能陪嫁而作,“之子”指正妻(見《毛詩》小序);或雖認為這是一首棄婦詩, “之子”指薄情的丈夫,但認為“嘯歌”者是棄婦,所謂“嘯歌”是棄婦自我排遣的一種表現(xiàn)(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 )。這些解釋都與原詩的實際不合,故不取。鄘風柏舟作品鑒賞舊說多將這首詩與《鄴風》中同名之作混為一談,認為是共姜自誓之作?;蛞詾樾l(wèi)世子共伯早死,其妻守節(jié),父母欲奪而嫁之,誓而弗許,作此詩( 《毛詩序》);或認為是共伯被弒,共姜不嫁自誓,作此詩(三家詩) 。古人稱喪夫為“柏舟之痛”,夫死不嫁為“柏舟之節(jié)”,皆原于舊說。而這些舊說多膠柱鼓瑟,實不可取。 其實詩意一看就很明白:主人公原是一個待嫁的姑娘,她選中的對象是一個不到二十的少年郎, 一一只消看他披著兩髦,尚未加冠就可以知道。姑娘的選擇未能得到母親的同意, 所以她滿腔怨恨,發(fā)誓要和母親對抗到底。 這首詩反映了《詩經(jīng)》時代民間婚戀的現(xiàn)實狀況:一方面,人們在政令許可的范圍內(nèi)仍享有一定的性愛自由, 原始婚俗亦有傳承;另一方面普遍的情況已是“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非媒不得”(《齊風?南山》),禮教已通過婚俗和輿論干預生活。所以詩中女子既自行擇歡, 卻又受到母親的制約。而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詩中也就表現(xiàn)了青年男女為了爭取婚戀自由而產(chǎn)生的反抗意識,這是一個很新很有價值的信息。這首詩還接觸到一個更為普遍的社會問題: 無論古今中外,在擇偶的問題上,母親和女兒的意見往往不能一致。母親相中的,女兒不屑一顧;女兒中意的,母親堅決不準帶回家來。這種事不但古代有,今天還有;不但中國有,外國也有。例如白俄羅斯民歌《媽媽要我出嫁》中,媽媽給女兒挑了好多人家,女兒的表態(tài)都是“媽媽我不嫁給他! ”印度尼西亞民歌《哎喲媽媽》中,女兒為自己辯解說:“哎喲媽媽,你不要對我生氣,年輕人就是這樣相愛?!眿寢屢苍贻p過,為什么一旦成了媽媽,就不理解年輕人的心思了呢?這是因為女兒是跟著感覺走,而媽媽多了些歲數(shù),就多了些世故。這是因為媽媽健忘,多了些功利,就少了些熱情;多了些理智,就少了些感覺。老是看家底呀,看文憑呀,看幾大件呀,女兒都煩透了。殊不知“甜蜜的愛情從哪里來?是從那眼睛里到心懷” 一一與家底無關、與文憑無關、 與幾大件也無關。 母女的意見不統(tǒng)一,愛情就發(fā)生了危機。女兒要么放棄己見,要么作堅決的抗爭??磥碓娭信魅斯浅趾笠环N態(tài)度的: 至死誓靡它!堅決到這種程度,母親也就難辦了。但要為娘的改變主意,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女主人公一面誓死維護愛情, 一面從內(nèi)心發(fā)出沉重的嘆息:娘呀天啊,為什么就不相信我是有眼力的呢! 這一聲嘆息,使得詩的內(nèi)容變得沉甸甸的。 和《國風》、《小雅》中的多數(shù)篇章一樣,這也是一首歌詞。在形式上屬于典型的兩章疊詠: 中心意思在第一章中已經(jīng)說完, 但只唱一遍不夠味;所以第二章變易韻腳上的字,將同樣的意思再唱一遍。 實際上也就一支曲子,兩段歌詞,結尾處以詠嘆作副歌。這種形式,在當代歌曲中,也還是很常見的
大雅生民作品鑒賞中國傳統(tǒng)詩歌源遠流長,但以敘事為主的史詩卻一向不發(fā)達,因此《詩經(jīng)》中為數(shù)不多的幾篇具有史詩性質(zhì)的作品,便受到今人的充分關注?!洞笱拧分械摹渡瘛芬黄褪沁@樣的作品?!睹娦颉氛f:“《生民》,尊祖也。后稷生于姜嫄,文武之功起于后稷,故推以配天焉?!彼且皇字苋藬⑹銎涿褡迨甲婧箴⑹论E以祭祀之的長詩,帶有濃重的傳說成分,而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的詳細描寫,也反映出當時農(nóng)業(yè)已同畜牧業(yè)分離而完成了第一次社會大分工的事實。詩共八章,每章或十句或八句,按十字句章與八字句章前后交替的方式構成全篇,除首尾兩章外,各章皆以“誕”字領起,格式嚴謹。從表現(xiàn)手法上看,它純用賦法,不假比興,敘述生動詳明,紀實性很強。然而從它的內(nèi)容看,盡管后面幾章寫后稷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卻仍不能脫去前面幾章寫后稷的身世所顯出的神奇荒幻氣氛,這無形中也使其藝術魅力大大增強。詩的第一章寫姜嫄神奇的受孕。這章最關鍵的一句話是“履帝武敏歆”,對這句話的解釋眾說紛紜,歷來是箋注《詩經(jīng)》的學者最感興趣的問題之一。毛傳把這句話納入古代的高禖(古代帝王為求子所祀的禖神)祭祀儀式中去解釋,云:“后稷之母(姜嫄)配高辛氏帝(帝嚳)焉。,,古者必立郊禖焉,玄鳥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郊禖,天子親往,后妃率九嬪御,乃禮天子所御,帶以弓韣( du)授以弓矢于云:“姜郊禖之前?!币簿褪钦f高辛氏之帝率領其妃姜嫄向生殖之神高禖祈子,姜嫄踏著高辛氏的足印,亦步亦趨,施行了一道傳統(tǒng)儀式,便感覺懷了孕,求子而得子。唐代孔穎達的疏也執(zhí)此說。但漢代鄭玄的箋與毛傳之說不同,他主張姜嫄是踩了天帝的足跡而懷孕生子的。嫄之生后稷如何乎?乃禋祀上帝于郊禖,以祓除其無子之疾,而得其福也。帝,上帝也;敏,拇也。,,云:“姜時與人野合而有身,后人諱言野合,則曰履人之跡,更欲神異其事,乃曰履帝跡耳” 。他采納了毛傳關于高禖儀式的說法,并對之作了文化人類學的解釋:“上云禋祀,下云履跡,是履跡乃祭祀儀式之一部分,疑即一種象征的舞蹈。所謂‘帝',實即代表上帝之神尸。神尸舞于前,姜嫄尾隨其后,踐神尸之跡而舞,其事可樂,故曰‘履帝武敏歆' ,猶言與尸伴舞而心甚悅喜也?!樨埂?,’介’,林義光讀為’愒(q息也,至確。蓋舞畢而相攜止息于幽閉之處,因而有孕也?!甭勔欢嗟囊娊馐强扇〉?。還有兩點:一、足跡無非是種象征,因此像王夫之等人那樣力圖在虛幻和事實之間架橋似乎是徒勞的。 二、象征的意義是通過儀式的摹仿來完成的,舞蹈之類都是摹仿儀式,而語言本身也可以完成象征的意義,如最初起源于祭儀的頌詩;正是由于語言的這種表現(xiàn)能力的擴張,神話才超越了現(xiàn)實,詩歌乃具有神奇的魅力。 詩的第二章、第三章寫后稷的誕生與屢棄不死的靈異。后稷名棄,據(jù)《史終于哇哇哭出了聲,聲音洪亮有力,回蕩在整條大路上,預示著他將來會創(chuàng)造輝那么,對于后稷遭棄這一棄子之謎,歷代經(jīng)史學家有許多解釋。賤棄說在魯詩中劉向《列女傳》和鄭玄箋都執(zhí)此說。另一較早的說法是遺腹說,首先由馬融提出。記?周本紀》的解釋,正是因為他在嬰幼時曾屢遭遺棄,才得此名。此篇對他三次遭棄又三次獲救的經(jīng)過情形敘述十分細致。第一次,后稷被扔在小巷里,結果是牛羊跑來用乳汁喂養(yǎng)了他。第二次,后稷被扔進了大樹林,結果正巧有樵夫來砍柴,將他救出。第三次后稷被扔在了寒冰之上,結果天上飛來只大鳥,用溫暖的羽翼覆蓋他溫暖他。初生的嬰兒經(jīng)歷了如此大的磨難,煌的業(yè)績。就已產(chǎn)生,此后,蘇洵持難產(chǎn)說,朱熹持易生說,王夫之持避亂說,臧琳持早產(chǎn)說,胡承珙持速孕說。
終于哇哇哭出了聲,聲音洪亮有力,回蕩在整條大路上,預示著他將來會創(chuàng)造輝那么,對于后稷遭棄這一棄子之謎,歷代經(jīng)史學家有許多解釋。賤棄說在魯詩中劉向《列女傳》和鄭玄箋都執(zhí)此說。另一較早的說法是遺腹說,首先由馬融提出。另外又有晚生說、怪胎說、不哭說、假死說、陰謀說等等。近世學者則多從民俗學角度出發(fā),各倡輕男說、殺長說、宜弟說、觸忌說、犯禁說等。英雄幼時蒙難是世界性的傳說故事母題,一連串的被棄與獲救實際上是儀式性的行為。古代各民族中常有通過棄置而對初生嬰兒體質(zhì)作考驗或磨練的習俗,這種做法名為“暴露法” (Infantexposure),棄子傳說則是這種習俗遺跡的反映,棄子神話正是為了說明一個民族的建國始祖的神圣性而創(chuàng)造的, 誕生是擔負神圣使命的英雄(具有神性)最初所必經(jīng)的通過儀式,他必須在生命開始時便接受這一考驗。而所有的棄子神話傳說都有這么一個原型模式:一、嬰幼期被遺棄;二、 被援救并成長為杰“不說人收,卻只說,蓋設其文于前,而詩的第四至第六章他因有功于“不說人收,卻只說,蓋設其文于前,而詩的第四至第六章他因有功于寫后稷有開發(fā)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技術的特殊稟賦,他自幼就表現(xiàn)出這種超卓不凡的才能,農(nóng)業(yè)而受封于邰,他種的農(nóng)作物品種多、產(chǎn)量高、質(zhì)量好,豐收之后便創(chuàng)立祀典。這幾章包含了豐富的上古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史料,其中講到的農(nóng)作物有荏菽、麻、麥子、瓜、秬、秠、麇、芑等。對植物生長周期的觀察也很細致,發(fā)芽、出苗、抽穗、結實,一一都有描述。而對除雜草和播良種的重視,尤其引人注意。這說明周民族已經(jīng)開始成為以農(nóng)耕為主要生產(chǎn)方式的民族。甲骨文中,“周”字寫作“田(四格中各有一點)”,田是田地,四點像田中密植的農(nóng)作物,可見周民族的命名是與農(nóng)業(yè)密切相關的。據(jù)史載,棄因善于經(jīng)營農(nóng)業(yè),被帝堯舉為農(nóng)師,帝舜時他又被封到邰地。棄號后稷,后是君王的意思,稷則是一種著名的農(nóng)作物名。周人以稷為始祖,以稷為谷神,以社稷并稱作為國家的象征,這一切都表明周民族與稷這種農(nóng)作物的緊密聯(lián)系。那么對于稷具體究竟是哪一種谷物的問題,唐宋人多以為稷即穄,是黍的一種,清代經(jīng)學家、小學家則普遍認為就是高粱,這幾乎已成定論。今人又有新說,認為它是禾的別名,也就是粟,去種皮則稱小米。這幾章修辭手法的多樣化,使本來容易顯得枯燥乏味的內(nèi)容也變得跌宕有致,不流于率易。修辭格有疊字、排比等,以高密度的使用率見其特色,尤以“實,,實,,”格式的五句連用,最富表現(xiàn)力。 詩的最后兩章,承第五章末句“以歸肇祀”而來,寫后稷祭祀天神,祈求上天永遠賜福,而上帝感念其德行業(yè)績,不斷保佑他并將福澤延及到他的子子孫孫。詩中所述的祭祀場面很值得注意,它著重描寫糧食祭品而沒有提到酒(雖然也是用糧食制成),這大約也表明后稷所處的堯舜時代酒還沒有發(fā)明吧。據(jù)《戰(zhàn)國策?魏策》記載: “昔者帝女令儀狄作酒而美,進之禹。禹飲而甘之,遂疏儀狄,絕旨酒,曰: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國者?!眲t中國酒的發(fā)明在夏代,此詩的敘述當可作為一個重要的旁證。而燒香蒿和動物油脂這一細節(jié),恐怕也是后稷所創(chuàng)祀典的特殊之處。 “上帝居歆”云云,則反映出當時可能有人扮的神尸來享用祭品,可供研究上古禮制參考。全詩末尾的感嘆之詞,是稱道后稷開創(chuàng)祭祀之儀得使天帝永遠佑護周民族,正因后稷創(chuàng)業(yè)成功才使他有豐碩的成果可以作為祭享的供品,一結贊頌的對象象仍落實在后稷身上,而他確也是當之無愧的商頌玄鳥作品鑒賞此詩是祭祀殷高宗武丁的頌歌。《毛詩序》云:“《玄鳥》,祀高宗也?!编嵐{云:“祀當為祫。祫,合也。高宗,殷王武丁,中宗玄孫之孫也。有雊雉之異,又懼而修德,殷道復興,故亦表顯之,號為高宗云。崩而始合祭于契之廟,歌是詩焉。”鄭玄的意思是《毛序》所說的“祀”是合祀,而他所講到的“雊雉之異” ,據(jù)《史記?殷本紀》記載,是這么一回事:“帝武丁祭成湯,明日有飛雉登鼎耳而呴 (雊)。武丁懼。祖己曰:‘王勿憂,先修政事。據(jù)今人的研究,商是以鳥為圖騰的民族,“雊雉之異”的傳說與“天命玄鳥,降而生商”的神話不無相關。而“天命玄鳥,降而生商”則是關于商的起源的最珍貴的早期文獻資料。傳說中商的祖先契是其母有娀氏之女吞下燕卵之后生下的。 《史記?殷本紀》:“殷契,母曰簡狄,有娀氏之女。,,三人行浴,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生契。 ”上古典籍中對此傳說有相當多的記載。《楚辭?離騷》:“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兵P鳥既受詒兮,恐高辛之先我。”《楚辭?天問》:“簡狄在臺,嚳何宜?玄鳥致詒,如何喜?” 《呂氏春秋?音初》:“有娀氏有二佚女,為之成之臺,飲食必以鼓。帝令燕往視之,鳴若嗌嗌。二女愛而爭搏之,覆以玉筐。少選,發(fā)而視之,燕遺二卵北飛,遂不反。 ”此外如《太平御覽》卷八二引《尚書中候》,《史記?三代世表》褚少孫補引《詩含神霧》等緯書也記錄了這同一傳說。更有意思的是:傳世的晚商青銅器《玄鳥婦壺》上有“玄鳥婦”三字合書的銘文,其含義表明作此壺者系以玄鳥為圖騰的婦人。玄鳥是商部族的崇拜圖騰, “天命玄鳥”的傳說正是原始商部族的起源神話。從文化人類學角度審視這一神話,可發(fā)現(xiàn)它作為一種原型,有其典型意義。有關鳥卵生子的傳說長期流傳于東北地區(qū),如《論衡?吉驗》 :“北夷橐離國王侍婢有娠。王欲殺之。婢對曰:‘有氣大如雞子,從天而下,我故有娠?!?《清太祖武皇帝實錄》:“長白山,,,有神鵲銜一朱果置佛古倫衣上,,,其果入腹,既感而成孕。 ”高麗李奎極《李相國文集》中亦有鳥卵生子的傳說,與《魏書?高句麗傳》所記之事略同。而據(jù)傅斯年考證,商部族正是發(fā)跡于東北渤海地區(qū)。 由此可見,所謂的“雊雉之異”是為了顯示高宗武丁的中興而造出的神話,它正基筑于商民族的玄鳥圖騰信仰。商至盤庚而遷殷,發(fā)展興旺,政局穩(wěn)定。盤庚死后,傳位二弟小辛,小辛不幸三年而亡,又傳位三弟小乙,小乙即位十年而亡。其時殷道又衰,小乙之子武丁立,用傅說為相,伐鬼方、大彭、豕韋,修政立德,終使國家大治。詩云:“龍旂十乘,大糦是乘?!编嵭{曰:“交龍為旗,高宗之孫子有武功,有王德于天下者,無所不勝服。乃有諸侯建龍旗者十乘,奉承黍稷而進之者,亦言得諸侯之歡心。十乘者,由二王后,八州之大國與?”中原部族建立聯(lián)盟后,統(tǒng)以龍為標志,“龍以建旗”。商族在東北興起后,南下黃河流域,進而控制諸夏。高宗武丁時,中原各部族以車載稻米進貢。詩云:“四海來假,來假祁祁”,則不但是中原諸夏部族,即使是氐、羌等四邊民族也紛紛進貢朝見。武丁功業(yè)之隆,于此可見。 從文學角度看,此詩成功地應用了對比、頂真、疊字等修辭手法,結構嚴謹,脈絡清晰,其成熟性令人驚奇。先寫神圣的祖先誕生和偉大的商湯立國,目的是襯托武丁中興的大業(yè),以先王的不朽功業(yè)與武丁之中興事業(yè)相比并,更顯出武丁中興事業(yè)之盛美?!罢笸撩⒚ⅰ碑吘固摽?,不及“邦畿千里”之實在;“正域彼四方”只是商湯征伐四方事業(yè)的開始,而武丁時卻是“肇域彼四?!?,四夷來歸,疆域至廣。這看似重復的語句,卻有根本上的差別,其妙用令人嘖嘖嘆賞。詩中“武丁孫子”,重復一遍形成轉折,這是頌歌轉折的關鍵,把中心轉到了“武丁”身上,并表明了武丁是偉大的商湯后裔,中心開花,承上啟下,結構上極其整飭。最后幾句中, “四海來假,來假祁祁”頂針與疊字修辭并用,以補充說明四方朝貢覲見之眾多,渲染武丁中興事業(yè)之成功,也有曲終奏雅、畫龍點睛之效。此外全詩善以數(shù)字作點染, “四方”、“九有”、“十乘”、“千里”、“四?!?、“百祿”云云,各盡其妙。 此篇為祭祀頌詩,整詩寫商的“受天命”治國,寫得淵源古老,神性莊嚴,氣勢雄壯。由此來設想這一祭祀場面的話,當是何等的聲勢浩大,音調(diào)宏亮。王風黍離作品鑒賞關于《黍離》一詩的主旨,雖然《詩序》說得明白:“黍離,閔宗周也。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過故宗廟宮室,盡為禾黍。閔周室之顛覆,彷徨不忍去,而作是詩也?!倍覐拇嗽娦蛴谕躏L之首, 確見其為編詩者之意旨。但歷來爭訟頗多,三家詩中韓、 魯遺說與毛序異,宋儒程頤更有臆說以為“彼稷之苗”是彼后稷之苗。近人讀詩,新說迭出,比較有代表性的有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將其定為舊家貴族悲傷自己的破產(chǎn)而作, 余冠英則在《詩經(jīng)選》中認為當是流浪者訴述他的憂思。 還有藍菊蓀的愛國志士憂國怨戰(zhàn)說 (《詩經(jīng)國風今譯》),程俊英的難舍家園說(《詩經(jīng)譯注》)等。說法雖多,詩中所蘊含的那份因時世變遷所引起的憂思是無可爭辯的, 雖然從詩文中無法確見其具體背景, 但其顯示的滄桑感帶給讀者的心靈震撼是值得細加體味的。 另一方面,從詩教角度視之,正因其為大夫閔宗周之作,故得列于《王風》之首,此為詩說正統(tǒng),不可不及,以下從兩方面細析之。 閔宗周之詩何以列于《王風》之首,先得弄清何為《王風》 ,鄭箋云:“宗周,鎬京也,謂之西周。周,王城也,謂之東周。幽王之亂而宗周滅,平王東遷,政遂微弱,下列于諸侯,其詩不能復《雅》,而同于《國風》焉?!笨梢姟锻躏L》兼有地理與政治兩方面的含義,從地理上說是王城之歌,從政治上說,已無《雅》詩之正,故為《王風》 。此詩若如《詩序》所言,其典型情境應該是:平王東遷不久,朝中一位大夫行役至西周都城鎬京,即所謂宗周, 滿目所見,已沒有了昔日的城闕宮殿,也沒有了都市的繁盛榮華,只有一片郁茂的黍苗盡情地生長,也許偶爾還傳來一兩聲野雉的哀鳴,此情此景,令詩作者不禁悲從中來,涕淚滿衫。這樣的情和這樣的景化而為詩是可以有多種作法的, 詩人選取的是一種物象濃縮化而情感遞進式發(fā)展的路子,于是這首詩具有了更為寬泛和長久的激蕩心靈的力量。 全詩共三章,每章十句。三章間結構相同,取同一物象不同時間的表現(xiàn)形式完成時間流逝、情景轉換、心緒壓抑三個方面的發(fā)展,在迂回往復之間表現(xiàn)出主人公不勝憂郁之狀, “三章只換六字,而一往情深,低回無限”(方玉潤《詩經(jīng)原始》)。 詩首章寫詩人行役至宗周,過訪故宗廟宮室時,所見一片蔥綠,當年的繁盛不見了,昔日的奢華也不見了,就連剛剛經(jīng)歷的戰(zhàn)火也難覓印痕了,看哪,那綠油油的一片是黍在盛長,還有那稷苗凄凄。 “一切景語皆情語也”(王國維《人間詞話》),黍稷之苗本無情意,但在詩人眼中,卻是勾起無限愁思的引子,于是他緩步行走在荒涼的小路上, 不禁心旌搖搖,充滿悵惘。悵惘尚能承受, 令人不堪者是這種憂思不能被理解,“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 。這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尷尬,這是心智高于常人者的悲哀。這種大悲哀訴諸人間是難得回應的,只能質(zhì)之于天: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蒼天自然也無回應,此時詩人郁懣和憂思便又加深一層。 第二章和第三章,基本場景未變,但“稷苗”已成“稷穗”和“稷實” 。稷黍成長的過程頗有象征意味,與此相隨的是詩人從“中心搖搖”到“如醉” 、“如噎”的深化。而每章后半部分的感嘆和呼號雖然在形式上完全一樣, 但在一次次反覆中加深了沉郁之氣, 這是歌唱,更是痛定思痛之后的長歌當哭。難怪此后歷次朝代更迭過程中都有人吟唱著《黍離》詩而淚水漣漣:從曹植唱《情詩》到向秀賦《思舊》,從劉禹錫的《烏衣巷》到姜夔的《揚州慢》 ,無不體現(xiàn)這種興象風神。 其實,詩中除了黍和稷是具體物象之外,都是空靈抽象的情境,抒情主體“我”具有很強的不確定性, 基于這一點,欣賞者可根據(jù)自己不同的遭際從中尋找到與心靈相契的情感共鳴點。諸如物是人非之感,知音難覓之憾,世事滄桑之嘆,無不可借此宣泄。更進一層,透過詩文所提供的具象,讀者可以看到一個孤獨的思想者, 面對雖無靈性卻充滿生機的大自然,對自命不凡卻無法把握自己命運的人類的前途的無限憂思, 這種憂思只有“知我者”才會理解,可這“知我者”是何等樣的人: “悠悠蒼天,此何人哉?”充滿失望的呼號中讀者看到了另一個詩人的影子。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吟出《登幽州臺歌》的陳子昂心中所懷的正是這種難以被世人所理解的對人類命運的憂思。讀此詩者當三思之衛(wèi)風伯兮
軍人尚未走到戰(zhàn)場,那永遠是充滿不安然而戰(zhàn)爭,從事最大的犧牲。作品鑒賞軍人尚未走到戰(zhàn)場,那永遠是充滿不安然而戰(zhàn)爭,從事最大的犧牲。戰(zhàn)爭會破壞很多東西,而它首先破壞的是軍人自身的家庭生活。他們的妻子已經(jīng)被拋置在孤獨與恐懼中了。她們的懷念不是一般的懷念,和憂慮的。等待出征的丈夫回來,幾乎成為她們生活中唯一有意義的內(nèi)容。走東家串又總是不可避免的。不管一場正在進行的戰(zhàn)爭其必要性如何、能否被評判為“正義”這場戰(zhàn)爭的群體和它的領導者,總是要勉勵群體中的成員為之付出最大的努力、國家給軍人以榮譽,使他們認為自己付出的努力和犧牲是值得的;這榮譽也會影響他們的家人——尤其是妻子,使她們認為家庭生活的破壞以及自身的痛苦都是有價值有意義的。因此,寫妻子懷念從軍的丈夫的詩篇,通常會包含兩方面的內(nèi)容:為丈夫而驕傲——這驕傲來自國家、來自群體的獎勉;思念丈夫并為之擔憂——這種情緒來自個人的內(nèi)心?!恫狻肪褪堑湫偷倪@種詩篇。詩一開篇,讀者看到一個女子用自豪的口吻在描述她的丈夫?!安北臼切值荛g排行的第一位,也就是老大,這里轉用為妻子對丈夫的稱呼(所以譯作“大哥”),口氣中帶著親切感。——現(xiàn)代的歌謠還常見這種情形。這位丈夫值得驕傲的地方在于:一則他長得英武偉岸,是一國中的豪杰,同時也因為他非常勇敢,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施工安全隱患排查工具試題及答案
- 注冊土木工程師考試研究生課程試題及答案
- 制造業(yè)綠色供應鏈管理在綠色物流中的綠色運輸車輛管理優(yōu)化報告
- 物理模型問題解析及答案2025年
- 2025年制造業(yè)數(shù)字化供應鏈協(xié)同產(chǎn)業(yè)協(xié)同技術創(chuàng)新研究報告
- 查驗員考試題及答案
- 能源行業(yè)數(shù)字化轉型智能電網(wǎng)優(yōu)化:智能電網(wǎng)設備運維與健康管理報告
- 生鮮新零售行業(yè)2025年供應鏈優(yōu)化與冷鏈物流解決方案報告
- 家具行業(yè)的市場競爭與產(chǎn)品設計創(chuàng)新相結合的研究試題及答案
- 控煙知識試題及答案解析
- 風電基礎施工方案
- ICD-10疾病編碼完整版
- 肩關節(jié)超聲檢查
- 畢業(yè)論文-中小企業(yè)防火墻的應用
- 可穿戴式設備安全可靠性技術規(guī)范 腕戴式設備
- 內(nèi)科學動脈粥樣硬化和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
- ×××章程修訂對比表
- 《運算的意義》(教學設計)-2023-2024學年六年級下冊數(shù)學北師大版
- 高效養(yǎng)中蜂關鍵技術
- 廣州小學六年級英語下冊知識點歸納和習題(全冊)
- (正式版)JTT 1482-2023 道路運輸安全監(jiān)督檢查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