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人生的優(yōu)美語段及范文高考復習(高三)
熱點主題人生
人生是一個萬花筒。不同的人,可以在自己的人生畫卷上盡情描繪,演繹出繽紛多彩的人生。怎樣讓自己的人生更有意義?這是我們每個人都要思考的問題。高考命題,就要引導考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讓考生思考自己的人生,自己的未來……
優(yōu)美語段
人生,是一杯幽香恬淡的茶,上面漂動著生活的瑣碎,我們只愿意去品夢的味,而不愿意吞咽生活的梗。
人生,是一杯無法計量度數的酒,不論怎么品也品不出它的悠遠和深邃,當你說出它的味道時會笑自己的無知和幼稚。
人生,是一本書,我們在匆忙涂抹即將合上時,卻期望重新來書寫它,就像一個偉人走過輝煌卻極力尋求凡人的生活。
名人警句
1.人的生命,似洪水奔流,遇著島嶼和暗礁,更能激起美麗的浪花?!獖W斯特洛夫斯基
2.人生不是一種享受,而是一樁十分沉重的工作?!蟹蛲袪査固?/p>
3.人生布滿了荊棘,我所知道的最好辦法是從那些荊棘上面迅速踏過。我們在上面停留的時間越長,傷害就越大。 ——伏爾泰
4.一生中,最光輝的一天并非功成名就的那一天,而是從悲嘆與絕望中產生對人生挑戰(zhàn)與勇敢邁向意志的那一天。 ——福樓拜
5.人生就像是弈棋,一步失誤,全盤皆輸,這真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還不如弈棋,不可能再來一局,也不能悔棋。 ——弗洛伊德
6.人生像攀登一座山,而找尋出路,卻是一種學習的過程,我們應當在這過程中,學習穩(wěn)定、冷靜,學習如何從慌亂中找到生機。 ——席慕蓉
7.對于我來說,生命的意義在于設身處地替人著想,憂他人之憂,樂他人之樂。
——愛因斯坦
8.誰要是游戲人生,他就一事無成;誰不能主宰自己,永遠是一個奴隸。 ——歌德
1.白巖松:痛并快樂著
白巖松,在中國有電視信號的地方,人們都不會對這個名字感到陌生。作為中國主持行業(yè)的一個標志性人物,他在領取第九屆長江獎后說過這樣一句話:“萬眾歡騰的時候,要學會傾聽;一片沉寂時,要勇敢地說出自己的心聲?!迸c其說這是一句頒獎典禮上的即興感言,不如說這是道出了當今媒體人追求的一種境界。白巖松,正是用自己的滿腔熱情,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態(tài)度,加之持續(xù)的思考和對人格力量的追尋,為主持人這個行當塑造著全新的形象,也為自己開拓著不平凡的人生。
2.林德曼博士的挑戰(zhàn)
1900年7月,一位叫林德曼的精神病學專家獨自一人駕著一葉小舟駛進了波濤洶涌的大西洋,他在進行一項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心理學試驗,準備付出的代價是自己的生命。
林德曼博士認為,一個人只要對自己抱有信心,就能保持精神和機體的健康。當時,德國舉國上下都在注視著獨舟橫渡大西洋的壯舉。已經先后有100多位勇士相繼駕舟橫渡大西洋,結果均遭失敗,無人生還。林德曼博士認為,這些死難者首先不是從肉體上敗下陣來的,主要是死于精神上的崩潰,死于恐怖和絕望。為了驗證自己的觀點,他不顧親友們的反對,親自進行了試驗。在航行中,林德曼博士遇到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多次瀕臨死亡,他的眼前甚至出現(xiàn)了幻覺,運動感覺也處于麻木狀態(tài),有時真有絕望之感。但只要這個念頭一升起,他馬上就大聲自責:“懦夫,你想重蹈覆轍,葬身此地嗎?不,我一定能夠成功!”生的希望支持著林德曼,最后他終于成功了。他在回顧成功的體會時說:“我從內心深處相信一定會成功,這個信念在艱難中與我自身融為一體,它充滿了周圍的每一個細胞。”他的試驗表明,人只要對自己不失望,對自己充滿希望,精神就不會崩潰,就可能戰(zhàn)勝困難而存活下來,并取得成功。
3.林徽因的三次拼搏
林徽因是我國建筑學界的一代才女,人們印象中的她賢淑文弱,瘦削而多病,但她為了和丈夫梁思成寫作《中國建筑史》,卻甘愿風塵仆仆地輾轉于鄉(xiāng)間小道,在艱苦的條件下徒步考察。此時的她肺部和腎臟已經嚴重受損,但她為了完成最后的工作,不惜將整個生命賭上去,從死神那里奪取了十年的時間,完成了最后的三次拼搏:第一次是參與設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徽,繪圖、試做、討論、修改都在病中完成。1950年全國政協(xié)一屆二次大會上,在毛主席的提議下全體起立鼓掌通過這個設計,那時她已經病弱得幾乎不能從座椅上站起來。第二次是搶救景泰藍,她帶學生跑工廠作坊,才使得這種國寶工藝不致失傳并且將其發(fā)展壯大。而這時的她,肺布滿空洞,腎切除一側,結核菌已蔓延到腸了,一天只吃二兩飯,只睡四五小時覺。第三次拼搏是參與人民英雄紀念碑的設計工作,主要承擔紀念碑底座裝飾浮雕設計。1955年4月1日,因為長期積勞,病情惡化,她在同仁醫(yī)院走完了51年的生命歷程。這位柔弱女子就這樣勇敢地與死神奮戰(zhàn)到最后一刻,給我們新中國留下了寶貴的財富。
4.林書豪——NBA亞裔球員新標桿
林書豪,1988年8月23日生于美國加州,畢業(yè)于哈佛大學,職業(yè)籃球運動員,主打控球后衛(wèi)。2010年7月,他與金州勇士隊簽約,成為1953年之后第一個進入NBA的哈佛畢業(yè)生,也是首位進入NBA的美籍華人。2011年12月,他先后被金州勇士隊、休斯敦火箭隊辭掉,之后簽約紐約尼克斯隊。加盟紐約尼克斯隊后的一個多月里,他表現(xiàn)平平。但是,從2012年2月4日至16日,他突然爆發(fā)出超級巨星的能量,率領困境中的紐約尼克斯隊打出七連勝,先后擊敗新澤西網隊、猶他爵士隊、華盛頓奇才隊、洛杉磯湖人隊、明尼蘇達森林狼隊、多倫多猛龍隊、薩克拉門托國王隊,震驚了整個NBA。有媒體預測,林書豪很可能會取代姚明,成為亞裔球員在NBA里的新標桿。
5.《美麗人生》的啟示
意大利電影《美麗人生》的主人公基多是猶太人,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在集中營內,為了讓兒子幼小的心靈免遭罪惡的踐踏,基多哄騙兒子說,集中營只是為他即將到來的生日而準備的一個“游戲”,規(guī)則是不吵鬧、不吃零食,這里所有的人都是游戲的參與者,遵守游戲規(guī)則的人最終能獲得一輛真正的坦克回家。兒子信以為真,雖然在集中營里父子倆經歷了種種磨難,但每次基多都用美麗的謊言哄著兒子繼續(xù)玩這場游戲。時間一天天過去,基多在無奈的謊言和殘酷的現(xiàn)實中苦苦掙扎,但他盡自己的全力使兒子的童心沒有受到任何傷害。影片為什么要以這種喜劇的手法來描述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我想導演貝尼尼的最終用意是為了表現(xiàn)更深層的思想,為了不讓觀眾再沉溺在淺層的感動上?;嗖粌H是讓兒子,同時也是讓自己相信:一切噩夢都只是暫時的,最后的勝利終歸屬于我們。所以即使在集中營里,基多也始終懷抱著希望,因為他有著對生活的堅定信念,相信美麗的人生才是永遠的,所以他小心翼翼地呵護著兒子純潔幼小的心靈。
人生中的賽跑
“時間是賊,偷走一切”,(引用俗語開頭,吸引讀者,增強表達效果)很多人在老的時候都會感慨的一句話?;仡欁约旱囊簧?,自己做過多少值得或不值得的事情呢?
劉翔以12秒88的成績平了世界紀錄,這就是比賽,在有限的路程中誰用時最短誰就是冠軍;然而我們的一生不也就是一場比賽嗎,只不過比拼的不是誰用時最短,而是看看我們在有限的時間里跑了多少路程。(用劉翔的事例作比較,引出中心論點,既充實,又佐證了中心論點)
或許大家都會看到社會上永遠存在的兩種人。一種人閑得無所事事,一種人忙得氣喘吁吁。同樣的一天時間里面,他們做了完全不同的事情。如果按比賽來說,忙的人今天的路程已經遙遙領先了對方。然而閑的人卻會說好無聊的一天。是否現(xiàn)在的你似曾相識?為什么有的人一生平平淡淡,有的人一生名聲顯赫。大家在看到光鮮亮麗的外表時候是否有想到那些外表背后有著怎樣的努力。(用人的不同表現(xiàn)正反對比論證,有說服力)
同樣的出生,同樣的上學,同樣的工作,同樣的……然而最后結局不同的時候,往往就是我們忽視的背后的努力了。很多時候我會覺得做的事情很有意義,或許只是對于當下吧。然后每隔一段時間回顧之前的我都覺得自己好幼稚,同樣的在幼稚的時候我失去了很多讓自己成熟的東西。這就是所謂的得到多少就會失去多少。很多時候我總想找到快捷的方式完成自己所想的目標,最后的結果就是忽視了在完成目標的過程中自己實實在在地有多少本事,或許真正遇到困難的時候就會讓我措手不及。就像我完成了比賽,但是卻不是第一名。
“人生就像各種各樣的朱古力,你永遠不會知道哪一塊屬于你?!卑⒏誓赣H的這一句話,向我們闡明了:每一個人的生命軌跡都是存在,而且是獨一無二的。阿甘,就正是聽著這樣的教誨,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了屬于自己生活的奇跡。阿甘在影片中被塑造成了美德的化身,誠實、守信、認真、勇敢而重視感情,對人只懂付出不求回報,也從不介意別人拒絕,他只是豁達、坦蕩地面對生活。他把自己僅有的智慧、信念、勇氣集中在一點,他什么都不顧,只知道憑著直覺在路上不停地跑,他跑過了兒時同學的歧視,跑過了大學的足球場,跑過了炮火紛飛的越戰(zhàn)泥潭,跑過了乒乓外交的戰(zhàn)場,跑遍了全美國,并且最終跑到了他的終點。生命就像那空中白色的羽毛,或迎風搏擊,或隨風飄蕩,或翱翔藍天,或墮入深淵……然而這就是生命的路程。誰能說阿甘的一生不是豐富多彩,在有限的生命中他做了我們這輩子或許都不會做的事情,至于人生比賽的輸贏,對阿甘或許都不重要了吧。在這邊說一句,有些事情這輩子不做,就不會去做了。(用熟悉的阿甘事例論證人生的賽跑重要的是過程,是深度和廣度,易于讀者理解和接受)
其實人生的比賽不在乎輸贏,而是在乎你的人生過得是否有意義。人生就像一場旅行,不在乎目的地是哪里,而是在乎旅途的風景。有意義的人生不在于長度,而是在于它的寬度和深度,如果你現(xiàn)在過得生活毫無意義的話,不介意你開始你的第二人生。(結尾切合材料,照應中心論點,深化主題)
[總評]文章開頭引用俗語,既貼切,又有說服力,中間道理論述嚴密,結構嚴謹,是一篇典型的議論文。同時這篇作文從材料的主旨出發(fā),緊密聯(lián)系人生的意義,提出“有意義的人生不在于長度,而是在于它的寬度和深度”,分析準確,揭示了人生的價值;論述過程中講道理與擺事實相結合,道理透徹,事例典型,彰顯了人生的積極意義。
亮點關鍵詞:符合文體說理透徹
增分技法符合文體特征
上面[好范文]中,文章開頭提出中心論點,中間進行了充分的論證,結尾照應深化中心論點,符合議論文體的特征?!胺衔捏w特征”是高考作文基礎等級里面一個重要的要求。
文體特征鮮明是指在具體寫作時,選定了記敘文就要是記敘文,選定了議論文就要是議論文。因此,寫作時心中要有文體意識。近幾年高考作文大都明確要求寫記敘文或議論文。下面我們重點講解一下。
文體一記敘文
記敘文寫作要體現(xiàn)“記敘”特質。需注意以下四個關鍵點:
一、合理安排記敘順序
1.順敘
按照事情發(fā)生、發(fā)展和結局的時間順序來寫,叫順敘。順敘是最基本、最常用的組織材料的方法。要注意順敘不等于不分主次地記流水賬。應做到層次明顯,重點突出,結構清晰。比如寫《記一次升旗活動》,一般是從旗手擎旗入場開始寫到結束,但不等于把參加升旗活動的每一個人及每項步驟寫得面面俱到,也就是說,運用順敘的方法時,要注意做好圍繞中心選材和剪裁的工作。
2.倒敘
把后發(fā)生的事寫在前面,把先發(fā)生的事寫在后面,這種寫法叫倒敘。倒敘方法用得好,能有效地避免文章平鋪直敘,能使結構富于變化,引人入勝。運用倒敘的方法特別要注意的是,應在倒敘與順敘相接的地方把時間交代清楚,要有必要的交代語句,使讀者覺得頭緒清楚。
3.插敘
在記敘的過程中,有時需要插入與時間、地點不一致的有關情節(jié),然后再接敘原來的事情。插敘部分對主要情節(jié)起補充、襯托的作用,是文章的有機組成部分。運用得當能使人物形象更豐滿、更逼真,敘述內容更詳盡、更易理解。
4.補敘
在一件事敘述完畢后作必要的補充交代,又簡稱“補筆”。它可以給讀者一種豁然開朗的快感。
二、準確處理記敘詳略
1.詳寫和略寫的原則
詳寫,就是為了使中心思想更加鮮明突出,把所要表現(xiàn)的人物、事跡或所要說明的問題寫得具體些、詳盡些。略寫,就是為了顧及全篇,突出中心,把那些和中心思想關系不十分密切,表現(xiàn)力不是很強的內容寫得概括些、簡略些。
2.記敘文詳略得當的具體方式
在一篇記敘文中,不要對所有的人物或事件都平均用力一一寫來。也就是說,記敘應當有詳有略。一般地說,記敘文的開頭、結尾部分較簡略,而中間部分較詳細;對時間、地點、人物的出身來歷等敘述較簡略,而對人物的外貌、行動、語言、心理或事件的具體經過等描寫較詳細;對于不直接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或文章中心的事件,敘述描寫比較簡略,而對直接表現(xiàn)人物性格特征或表達文章中心的事件,敘述描寫則比較詳細。就人物而言,詳寫的是其外貌、語言、行動、心理等方面;就事件而言,詳寫的是具體的經過。一人幾事的記敘文,詳寫一件事,略寫其他;幾人做一事的記敘文,詳寫一人而略寫其他。這樣,才能詳略得當,平中有奇,文章才能引人入勝。
在記敘文里,詳略不當的突出表現(xiàn)為記流水賬。究其原因:一是想到哪寫到哪,事先沒做好詳略的安排;二是沒有真正掌握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安排詳略這個寫法。
三、巧妙確定記敘線索
1.線索
線索就是記敘文情節(jié)發(fā)展的脈絡,它將文中的場景、人物、事件、情感、思想等連接起來,形成一個整體。一般一篇文章一條線索,也有多條的:主線和副線,明線和暗線等。寫作記敘文,往往先確定線索。盡管題材多種多樣,筆法千變萬化,構思各有奇妙,但只要把握住線索,行文自可變化自如,文章渾然一體。如《白楊禮贊》就是把白楊樹賴以生存的景美、白楊樹自身的形美、白楊樹內在的神美用“白楊樹是不平凡的”這一線索貫串起來,托物抒情、意蘊深遠,取材廣泛、揮灑自如。
2.記敘文安排線索的幾種方法
(1)事物線,以某一貫串始終的物品為線索來組織材料。如《一雙繡花鞋》《項鏈》。
(2)事件線,以事件的發(fā)展經過為貫穿全文的線索來組織材料。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武二郎醉打蔣門神》《林教頭風雪山神廟》《魯提轄拳打鎮(zhèn)關西》。
(3)人物活動線,以某時某地人物的各種活動為線索來貫串全文。如《包身工》《荷花淀》。
(4)人物感情線,以人物的情感發(fā)展變化為線索來組織材料貫串全文。如《藤野先生》《瑣憶》。
四、靈活運用記敘文常用表達方式
1.以敘述和描寫為主要表達方式
寫記敘文應有一個最起碼的認識,就是文章的敘述性要強,敘述能力要高,這種敘述不能是平鋪直敘的,不能是干澀無味的,也不能是直白空洞的,應學會完整生動地敘述。
描寫對于寫人為主的記敘文來說,主要指肖像要神似,動作應傳神,心理需真摯,語言必個性;對于記事為主的記敘文來說,則離不開場面描寫;而對于所有的記敘文體來說,細節(jié)描寫用得好,能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記敘文寫作要突出細節(jié)描寫。細節(jié)是記敘文的靈魂,是體現(xiàn)記敘文文體特征的重要因素。細節(jié)描寫,就是對那些極富個性特點的細枝末節(jié)的描寫。例如《儒林外史》中的嚴監(jiān)生,臨死時伸出兩個手指頭遲遲不肯閉目歸天,直到挑掉了一根燈草,才“點一點頭,把頭垂下,頓時就沒了氣”。細節(jié)雖小,卻給人留下了深刻、難忘的印象。細節(jié)可以是人物的神態(tài),也可以是語言、動作?!度龂萘x》中赤壁一戰(zhàn),曹操大敗,奔逃途中的三笑一哭;《我的老師》中蔡老師“教鞭輕輕敲在石板上”,葛朗臺臨終前搶奪鍍金十字架,阿Q畫圓圈,孔乙己排出幾塊大洋等讓人過目難忘的細節(jié),可以說是動作描寫中的極品?!堆b在套子里的人》中別里科夫的“千萬別鬧出什么亂子來”,祥林嫂的“我真傻,真的”“我單知道下雪的時候野獸在山坳里沒有食吃……”,可以說是語言細節(jié)描寫中的傳神之筆。一篇記敘文中如果能有幾處,哪怕只有一處這樣精彩的細節(jié)描寫,都能觸動閱卷老師的心靈。
2.多種表達方式應綜合使用
正如上文所言,運用具體、翔實、生動的記敘能給人以鮮明的形象,但在記敘文中,只有記敘描寫而沒有議論、抒情,文章的中心就無法突出,具體內容也顯得蒼白,所以揭示事物的深刻內涵就十分重要。這時就需要議論抒情了。應該說一篇文章的點睛之筆亦在此。平凡的小事加以有針對性的抒情議論,文章能蛻變成“天鵝”,成為升格文,這里所說的議論不要只在文尾“曇花一現(xiàn)”,還應做到夾敘夾議,在敘述中自然折射理性的光輝;這里的抒情切忌矯情,應緣情而發(fā)??傊?,不可喧賓奪主,畫龍點睛即可。
文體二議論文
議論文的寫作要突出議論文的特色,需掌握以下四點:
一、三要素
典范議論文的寫作要突出體現(xiàn)議論文的三要素:論點、論據和論證。典范議論文應該論點鮮明、論據充分、論證合理、有嚴密的邏輯性。
1.論點
論點是作者對所論述的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與主帥??匆黄恼率欠袷亲h論文,首先要看有無論點。論點一定要鮮明突出,對某個人或某件事的看法是什么,贊成什么,反對什么,都應明確地表達出來,不能含糊不清,也不能羅列各種看法和見解而不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一篇文章的論點,可以是一個,也可以不止一個。如果論點不止一個,那就需要明確中心論點。這幾個論點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遞進的,但它們都應該服從全文的中心論點。文章的論點可以安排在開頭,也可以安排在文章的中間或結尾。但較多情況是在文章的開頭,段落論點也是如此。
論點的提出和確立要注意:
(1)正確性。論點的說服力根植于對客觀事物的正確反映,而這又取決于作者的立場、觀點、態(tài)度、方法是否正確。如果論點本身不正確,甚至是荒謬的,再怎么論證也不能說服人。因此,論點正確是議論文的最起碼的要求。
(2)鮮明性。贊成什么、反對什么,要非常鮮明,而不能模棱兩可,含混不清。
(3)新穎性。論點應該盡可能新穎、深刻,能超出他人的見解,不應是老生常談,也不應是無關痛癢、流于一般的泛泛而談,而應該盡可能獨到。
2.論據
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材料,包括事實論據和理論論據。事實論據就是擺事實、舉例子。列舉事實時不能長篇大論,一定要精練、簡潔。如《說“勤”》,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勤出成果。馬克思寫《資本論》,辛勤勞動40年,閱讀了數量驚人的書籍,其中作過筆記的就有1500種以上。司馬遷著《史記》,從20歲起就開始周游,足跡遍及黃河、長江流域,匯集了大量的社會素材和歷史素材,為《史記》的創(chuàng)作奠定了基礎。歌德花了58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的材料,寫出了對世界文學界和思想界產生很大影響的詩劇《浮士德》。我國當代數學家陳景潤在攀登數學高峰的道路上,翻閱了國內外上千本有關資料,通宵達旦地看書學習,演算研究,取得了震驚世界的成就。上海一個女青年堅持自學,十年如一日,終于考上了高能物理研究生??梢姡魏纬删偷娜〉枚际桥c勤奮分不開的。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這段文字不到300字,卻列舉了五個事例,可以說是議論文論據運用的典范。
使用論據的要求:①確鑿性。我們必須選擇那些確鑿的、典型的事實。引用經過實踐檢驗的理論材料作為論據時,必須注意所引理論本身的精確涵義。②典型性。引用的事例應該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代表這一類事物的普遍特點和一般性質。③論據與論點的統(tǒng)一。論據是為了證明論點的,因此,兩者應該聯(lián)系緊密。
論據的表述要注意以下三方面:①用凝練概括的語言表述原材料。②根據論點對原材料作適當的補充。③要分析闡發(fā)論據與論點之間的邏輯關系。
3.論證
論證就是用論據來證明論點的過程。議論文的論點是要解決“要證明什么”,論據是要解決“用什么來證明”,而論證是解決“如何進行論證”的問題。論證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論點和論據之間的內在邏輯關系。
論證的方法:舉例論證、對比論證、引用論證、比喻論證。
(1)舉例論證即運用典型的事例來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舉例論證一定要處理好記敘與議論的關系,對事例的記敘一定要簡潔、概括,明確其為議論服務的地位,切不可喧賓奪主,以例代議。例如2012年高考全國新課標卷優(yōu)秀作文片段:
善存指間,是一種高尚的生活習慣。
當生存與死亡的選擇就在咫尺之間,“最美媽媽”吳菊萍那有力的雙臂,托起了幼嫩的生命,托起了人性的光輝與美好。接住她!這是“最美媽媽”在危險發(fā)生之際的唯一反應。這只是她呵護孩子的一種生活習慣,誰又能說,她的行為是為了獎賞?沒有人。因為我們都明白,這是母親的本能。善存指間,是一種高尚的生活態(tài)度。此生若你安好,便是晴天,即是對此最真實的寫照。
[點評]首先提煉出一個分論點“善存指間,是一種高尚的生活習慣”,并且單獨成段,領起下段的事例,而考生在舉例時只是對吳菊萍救小孩的事件材料進行了簡要概述,接著便圍繞分論點進行了深刻的分析,使讀者對“善存指間,是一種高尚的生活習慣”有了清晰的認識。
(2)對比論證即從正反兩個方面進行對比分析從而突出中心論點的論證方法。對比既可是觀點之間的對照,也可是論據材料之間的對照。例如下面作文片段:
悲觀的人,先被自己打敗,然后才能被生活打?。粯酚^的人,先戰(zhàn)勝自己,然后才能戰(zhàn)勝生活。悲觀的人,所受的痛苦有限,前途也有限;樂觀的人,所受的磨難無量,前途也無量。悲觀只能產生平庸,樂觀才能造就卓越。
[點評]把“悲觀”與“樂觀”對照著寫,“兩種不同的人生態(tài)度喻示著兩種不同的人生”的道理不言自明。
(3)引用論證即引用名言、警句等來說明道理的論證方法。名言是著名人物對社會、人生進行思索而得出的真知灼見,警句是人們生活經驗、教訓的總結概括。這些語言是人類文化的集中體現(xiàn),恰當地引用對議論說理能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
例如2012年高考福建卷優(yōu)秀作文《生命的意義在于奔跑》共有五段,但這五段每一段的開頭均引用了名言,依次是:“如果你想強壯,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聰明,跑步吧!”(刻在希臘阿爾菲斯河岸山巖上的話)、“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西方哲學家赫拉克利特)、“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孔子)、“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路曼曼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每段均起首引用名言,然后結合現(xiàn)實人生來論證,給讀者帶來更深的思考。
(4)比喻論證即運用打比方和作類比的方法把抽象的道理形象化、通俗化的論證方法?!皩殑︿h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喻苦難成就人生;“一根筷子易折斷,一把筷子折不斷”喻團結就是力量。例如一篇高考滿分作文《包容》中的片段:
一朵紫羅蘭被踐踏,它卻將芬芳留在那雙腳上,這就是包容。每個生命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每種生活都免不了苦難,但有人仍能夠含苞斂翅安然而處,這就是包容。
[點評]文章借“一朵紫羅蘭被踐踏”的反應來比喻說明什么是包容,用“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比喻人生的苦難,形象可感,富有新意。
二、結構要嚴密,邏輯性強,合乎規(guī)范模式
議論文的基本結構通常由“引論、本論、結論”三部分組成。要求是開頭必須提出論題或論點,主體部分選用材料分層次地論證論點,結尾歸納總結。本論是文章的主體,是對問題的分析。
三、語言要準確、鮮明、概括、邏輯性強
文體不同,也就決定了語言的不同。議論文的語言必須準確、鮮明、概括、生動和符合邏輯。
1.準確議論文一般是用邏輯推理來闡明事理和觀點的,需要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嚴密的邏輯性,在選用詞語時,要達到準確的程度。
2.鮮明論點的表述一要鮮明,二要愛憎分明,鮮明的感情色彩貫串在行文當中。
3.概括語言的概括性越強,它所說明的道理的普遍意義也就越大。
4.嚴密的邏輯性判斷準確,推理嚴密,邏輯性強,這是議論文語言的本質特點。
四、議論文寫作步驟的“七步法”
第一步,高度概括一件事,或敘述一種社會現(xiàn)象,或引用某些人的語言,從中引出簡潔明了的中心論點。
第二步,從正反兩方面講道理分析論點的重要性(為什么,即這樣做有什么作用,或怎樣做)。
第三步,從正面用幾句話引出古今中外的幾個事例(一定要高度概括,主要突出能證明論點的情節(jié))證明論點,舉例后一定要結合論點用道理分析一下。(詳寫)
第四步,從反面舉出幾個事例證明論點。(略寫)
(注:以上也可以用幾個分論點的形式加以證明。)
第五步,總結上文,指出這樣做有何現(xiàn)實意義。
第六步,辯證地分析一下。
第七步,扣住中心論點,小結全文。
注意:文體特征鮮明,需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
明確了各種文體的基本體式規(guī)范以后,具體寫作時就心中有底筆下有譜了,如果再能處理好以下幾個關系,那么想偏離文體也是不可能的了。
(1)處理好記敘文中概括介紹和具體描寫的關系
有些同學寫人只一味介紹人物有哪些優(yōu)點或特點,做過哪些事情,沒有人物的語言、神態(tài)、行為、心理的描寫;寫事情,只滿足于交代過程,不見具體的場面和情節(jié)。這都是沒有處理好兩者之間的關系的表現(xiàn)。如有位同學的作文是這樣寫的:考試后,成績出來了,我考得很差,情緒很低落,老師看到后,及時找我談心,給我講了很多道理,我又鼓起了勇氣。全是概括,沒有一句具體的描寫,如果能將自己當時的心情低落到什么程度,老師和“我”談了什么、是怎么談的,一一描繪出來,才能說是一段合格的文字。
(2)處理好議論文中“事”與“理”的關系
有些同學寫議論文是“觀點+事實”,事實只有敘述,沒有適當的分析和引申,觀點是觀點,事實是事實,二者之間看不出什么內在的聯(lián)系,這是重論據輕論證的表現(xiàn)。還有些同學覺得事實勝于雄辯,于是文中只有事實的堆砌,沒有名言警句等理論,這是重事實論據輕理論論據的表現(xiàn)。其實,擺事實只能讓讀者感到“是這樣”,講道理才能讓讀者明白“為什么”。因此,要處理好“事”與“理”的關系,要善于運用“理”。
(3)處理好“敘”與“議”的關系
記敘文中“敘”是主,“議”是輔,“議”是作者對所記人、事發(fā)表意見,起畫龍點睛的作用。如魯迅《一件小事》的開頭和結尾就各有一段議論,闡述了“一件小事”對“我”的影響,點明了“小事”對“我”的意義。議論文中“議”是主,“敘”是輔,“敘”的是事實,是作為論據使用的,“敘”要精練簡潔,不能等同于記敘文中的寫人敘事,要像前面的《說“勤”》一樣,否則,就會陷入文體不清的泥潭。
[考場問題文]
力爭人生的上游
①我喜歡獨自欣賞初春時枯樹枝上鉆出的一抹新綠,那是它們在展示自己爭先來到這個世界上的旺盛的生命力;我敬重破繭時斑斕的蝶影,那是它們不甘于束縛、力爭活出美麗的宣言;我敬佩面對湍急的水流仍拼命向上劃的漁夫們,那是他們在力爭上游時一道精神上的美麗風景。力爭人生的上游,在不斷地感悟中去尋找生命的真諦,生命才更有意義!
②一個人怎樣才能在人生旅途做到力爭上游呢?
③記得初中的時候,我的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特別是數學和物理,每次考試都在及格線上“徘徊”。為此,父母沒少在我面前嘮叨,老師也多次找我“面授機宜”,大家都希望我能加把勁,力爭上游。但我卻總是提不起勁,因為我喜歡語文,喜歡語文世界里散發(fā)出來的馨香;我也喜歡英語,喜歡二十六個字母于千變萬化中展現(xiàn)出來的美麗。而一想到那些枯燥乏味的數字、公式、定理和一些奇形怪狀的“符號”,我的頭就會一個變成兩個大。
④然而,高一時的學校運動會改變了我,我的人生道路也因為那次運動會開始展現(xiàn)美麗的風景。那是運動會的最后一項10×100米的決賽,由于在此之前我們班級與其他三個班級的總分相差無幾,只要誰能奪取10×100米的第一名,便能奪取運動會的總分第一。為此,班主任老師特地將參加比賽的10名同學叫到跟前,要求他們“力爭上游,勇拼第一”,并把這句話作為班級拉拉隊的加油口號。比賽開始了,跑道上刮起了陣陣旋風,看臺上“力爭上游,勇拼第一”的吶喊聲響徹云霄;無論是場上場下,熱烈的氣氛裹挾著每一個人的心靈。競爭已趨白熱化——突然,置身于其中的我腦海里電光火石一般,一股莫名的沖動涌上心頭:眼前的賽場,不就是人生的“運動場”嗎?如果沒有“力爭上游,勇拼第一”的勇氣與決心,迎接生命的注定是失??!
⑤比賽結束了,我們的班級勝利了。我知道,從那一刻起,不愿服輸的我將如何面對兩年后的高考了!
⑥是的,力爭上游就是一種永不服輸的信念。有這樣一句話:“人能達到的高度,取決于他對自己的要求?!?/p>
⑦力爭上游,收獲一個有意義的人生,收獲一個無悔的人生,收獲一個美麗的人生。
[問題診治]
第①段中的排比句,整齊劃一,頗具文采。但語句欠簡潔,表意不清晰。亮出觀點。開頭是議論文的寫法。要進行修改使中心更明確、更突出。
第②段設問過渡,雖顯單薄,但層次感還是顯現(xiàn)出來了。下文要注意層次清晰。
第③段運用記敘文的寫法敘事。寫作思路開始偏離。
第④段對比賽的過程記敘很詳細,雖然最后有幾句議論,但還是記敘文的寫法。
第⑥段即便于敘事中點出“力爭上游”這一寫作中心,但顯現(xiàn)的方式卻是記敘文的。
第⑦段收束全文,呼應開頭,照應主題,完全是議論文的寫法)
[升格一類文]
力爭人生的上游
我欣賞初春時枯樹上的新綠,那是它們在展示自己爭先來到春天的生命力;我敬重破繭時斑斕的蝶影,那是它們掙脫束縛力爭活出美麗的宣言;我敬佩湍急水流中拼命向上劃槳的船工,那是他們力爭上游的一道美麗風景。力爭上游,生命才更有意義。
一個人怎樣才能在人生旅途做到力爭上游呢?
力爭上游需要有超出凡俗的雄心壯志。
法國大富翁巴拉昂在《科西嘉人報》上公布了這樣一份遺囑:我曾是一個窮人,去世時卻是以一個富人的身份走進天堂的。誰若能通過回答‘窮人最缺少的是什么’這一問題而猜中我的成功秘訣,他將從我的委托人手里榮幸地拿走100萬法郎,那就是我給予他的掌聲。讀者給出了五花八門的答案,然而只有一位叫蒂勒的小姑娘猜對了秘訣——“野心”,也就是擺脫貧窮走向富裕的雄心壯志。雄心壯志是一個人力爭上游、獲取成功的根源。拿破侖說,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秦始皇南巡,儀仗萬千,威風凜凜,劉邦見之說:“大丈夫生當如此?!表椨鹨娭畬椓赫f:“彼可取而代之?!?/p>
力爭上游需要有耐得住寂寞的意志品質。
文學巨匠巴爾扎克是享譽全球的多產作家,像他那樣在短暫的一生中寫出91部小說的作家很少,我們也完全可以想象出他是怎樣在與外界隔絕的環(huán)境中奮筆疾書的。其實,他最大的成功就在于他戰(zhàn)勝了寂寞,始終堅守崇高而寂寞的精神家園。是的,耐不住寂寞,陳景潤就不能摘取哥德巴赫猜想這頂數學王冠上的明珠;耐不住寂寞,居里夫婦就不會有鐳的發(fā)現(xiàn);耐不住寂寞,袁隆平就不會有超級雜交水稻的科學發(fā)明。只有耐得住寂寞,才能爭取人生的上游。
力爭上游需要有永不服輸的堅定信念。
有這樣一句話:“人能達到的高度,取決于他對自己的要求。”當我們對自己嚴格要求時,實際上已具備了這樣一種永不服輸的信念。把“一路走來,始終如一”作為口號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就是一個永不服輸的人。他從最基層的秘書干起,勤勤懇懇,守住他的信念不放,不輕易向困難低頭,最終登上了他心目中的高度。所以,唯有不服輸的信念,才會引領你走向成功。
超出凡俗的雄心壯志,是力爭上游的船舵;耐得寂寞的意志品質,是力爭上游的竹篙;永不服輸的堅定信念,則是力爭上游的風帆!力爭上游,方能讓生命之舟駛向理想的彼岸,收獲一個有意義的人生,一個無悔的人生,一個壯麗的人生!
升格指導
這是一篇十分常見的文體不當的失誤作文。文章的開頭與結尾有著鮮明的議論文文體特征:開頭用頗具文采的語言引出文章的中心論點:“力爭人生的上游,在不斷地感悟中去尋找生命的真諦,生命才更有意義”短小而鮮明的開頭極具議論文文體“鳳頭”的魅力。文章的結尾運用議論性語言,呼應開頭,收束全文,也頗有議論文文體“豹尾”的風采。但遺憾的是,文章中間主體部分卻完全采用的是記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安全生產事故隱患報告制度和舉報獎勵制度范文(五篇)
- 2025高一物理預習講第7講.牛頓運動定律基礎含答案
- 2025年陜西省職教高考《語文》核心考點必刷必練試題庫(含答案)
- 土方開挖運輸合同
- 幼兒園圓形教學活動策劃方案五篇
- 代理藥品銷售合同范本
- 公司口罩采購合同范本
- 標識的采購合同
- 咨詢策劃合同范本
- 電氣設備安裝合同
- 《梅大高速茶陽路段“5·1”塌方災害調查評估報告》專題警示學習
- 2024年09月北京中信銀行北京分行社會招考(917)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大健康解讀》課件
- 2025年度交通運輸規(guī)劃外聘專家咨詢協(xié)議3篇
- 2024年公司領導在新年動員會上的講話樣本(3篇)
- 人教版道德與法治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讓我試試看》大單元整體教學設計2022課標
- 2024年3季度青島房地產市場季度簡報
- 蘇東坡詞十首
- 2023年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直屬事業(yè)單位招聘考試真題及答案
- 醫(yī)務科運用PDCA循環(huán)提高門診醫(yī)生準時出診率PDCA成果匯報
- 模具生產車間員工績效考核表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