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qǐng)進(jìn)行舉報(bào)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jiǎn)介
PAGE120射干湯_千金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射干湯_千金卷五_方劑加減變化匯總 11. 原方 491.1. 組成: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491.2. 功效:小兒咳逆,喘息如水雞聲。 491.3. 來源:《千金》卷五。 491.4. 以下方劑相似度只按組成計(jì)算,不計(jì)劑量。 492. 相似度80%:千金射干湯 492.1. 組成:射干半兩,麻黃半兩,紫菀半兩,甘草半兩,生姜半兩,細(xì)辛半兩,阿膠半兩,半夏5個(gè),桂心5寸,大棗20個(gè)。 492.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492.3. 加:細(xì)辛、阿膠 492.4. 功效:小兒咳嗽,喘息如水雞聲。 492.5. 來源:《嬰童百問》卷六。 493. 相似度75%:麻黃湯 493.1. 組成:麻黃4兩(去節(jié)),甘草2兩(炙),杏仁40枚(去皮尖兩仁),桂心2兩,生姜2兩,半夏50枚(洗,四破),石膏6兩(碎),紫菀1兩。 493.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493.3. 加:杏仁、石膏 493.4. 減:射干、大棗 503.5. 功效:氣極傷熱,肺虛多汗,咳唾上氣喘急。 503.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六引《刪繁方》。 504. 相似度75%:射干散 504.1. 組成:射干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紫菀(洗去苗土)半兩,桂心半兩,半夏半分(湯洗7遍,去滑),甘草1分(炙微赤,銼)。 504.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04.3. 減:生姜、大棗 504.4. 功效:小兒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聲。 504.5. 來源:《圣惠》卷八十三。 505. 相似度70%:投杯湯 505.1. 組成:款冬花20分,杏仁40個(gè),甘草1兩(炙),大棗20個(gè),桂心2兩,麻黃4兩(去節(jié)),生姜3兩,半夏(洗)3兩,紫菀1兩,細(xì)辛1兩。 505.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05.3. 加:款冬花、杏仁、細(xì)辛 505.4. 減:射干 505.5. 功效:咳逆上氣,胸中塞不得息,臥不安席,牽繩而起,咽中如水雞聲。 505.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引《深師方》。 506. 相似度67%:射干麻黃湯 516.1. 組成:射干13枚(一法3兩),麻黃4兩,生姜4兩,細(xì)辛3兩,紫菀3兩,款冬花3兩,五味子半升,大棗7枚,半夏(大者,洗)8枚(一法半斤)。 516.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16.3. 加:細(xì)辛、款冬花、五味子 516.4. 減:桂心、甘草 516.5. 功效:咳而上氣,喉中水雞聲。 516.6. 來源:《金匱》卷上。 517. 相似度64%:白前湯 517.1. 組成:白前5兩,紫菀3兩,杏仁3兩,厚樸(炙)3兩,半夏(洗)4兩,麻黃(去節(jié))4兩,生姜1斤,人參2兩,桂心2兩,甘草1兩(炙),大棗14個(gè)。 517.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17.3. 加:白前、杏仁、厚樸、人參 517.4. 減:射干 517.5. 功效:上氣及諸逆氣。 517.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引《深師方》。 518. 相似度62%:麻黃湯 518.1. 組成:麻黃4兩,甘草1兩,桂心5寸,五味子半升,半夏2兩,生姜2兩。 528.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28.3. 加:五味子 528.4. 減:射干、紫菀、大棗 528.5. 功效:咳逆上氣,喘促不能安臥。 528.6. 來源:《千金》卷五。 529. 相似度62%:吳茱萸湯 529.1. 組成:吳茱萸1升,半夏1升,小麥1升,甘草1兩,人參1兩,桂心1兩,大棗10個(gè),生姜8兩。 529.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29.3. 加:吳茱萸、小麥、人參 529.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29.5. 功效:久寒,胸脅逆滿,不能食。 529.6. 來源:《千金》卷十六。 5210. 相似度62%:五味子湯 5210.1. 組成:五味子2兩,桂心1兩,甘草(炙)1兩,細(xì)辛1兩,干姜3兩,紫菀2兩(一方1兩),大棗20枚(擘),麻黃2兩(去節(jié))。 5210.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310.3. 加:五味子、細(xì)辛、干姜 5310.4. 減:射干、半夏、生姜 5310.5. 功效:咳嗽短氣不得息,發(fā)熱,胸苦滿,不得飲食。肺中寒,涕唾稠濁。 5310.6. 來源:《外臺(tái)》卷九引《深師方》。 5311. 相似度62%:葛根加半夏湯 5311.1. 組成:葛根4兩,麻黃3兩(去節(jié)),甘草2兩(炙),芍藥2兩,桂枝2兩(去皮),生姜2兩(切),半夏半升(洗),大棗12枚(擘)。 5311.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311.3. 加:葛根、芍藥、桂枝 5311.4. 減:射干、桂心、紫菀 5311.5. 功效:太陽(yáng)與陽(yáng)明合病,不下利,但嘔者。 5311.6. 來源:《傷寒論》。 5312. 相似度62%:越婢加半夏湯 5312.1. 組成:麻黃6兩,石膏半斤,生姜3兩,大棗15枚,甘草2兩,半夏半升。 5312.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312.3. 加:石膏 5312.4. 減:射干、桂心、紫菀 5412.5. 功效:肺脹??榷蠚?,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5412.6. 來源:《金匱》卷上。 5413. 相似度62%:黃耆湯 5413.1. 組成:黃耆3兩,半夏1升(洗),大棗20枚(擘),生姜4兩,桂心4兩,芍藥4兩,人參2兩,甘草2兩(炙)。 5413.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413.3. 加:黃耆、芍藥、人參 5413.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413.5. 功效:大虛不足,少腹里急,勞寒拘引,臍氣上沖胸,短氣,言語謬誤,不能食,吸吸氣乏,悶亂。傷寒后臟氣不足,虛乏。 5413.6. 來源:《外臺(tái)》卷十七引《深師方》。 5414. 相似度62%:大黃耆湯 5414.1. 組成:黃耆3兩,芍藥3兩,桂心3兩,甘草1兩,人參1兩,大棗20枚,生姜8兩,半夏8兩。 5414.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414.3. 加:黃耆、芍藥、人參 5414.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414.5. 功效:五臟內(nèi)傷。 5514.6. 來源:《千金》卷十九引胡洽方。 5515. 相似度62%:青龍湯 5515.1. 組成:甘草1兩(炙),麻黃2兩(去節(jié)),桂心7寸,大棗20枚(擘),生姜2兩,芍藥2兩。 5515.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515.3. 加:芍藥 5515.4. 減:射干、半夏、紫菀 5515.5. 功效:中風(fēng)發(fā)三春,脈浮短,或大長(zhǎng)。 5515.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四引《古今錄驗(yàn)》。 5516. 相似度62%:七物小五味子湯 5516.1. 組成:五味子(碎)1分,紫菀1分,黃芩1分,甘草(炙)1分,麻黃(去節(jié))1分,生姜1分,桂心1分。 5516.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516.3. 加:五味子、黃芩 5516.4. 減:射干、半夏、大棗 5516.5. 功效:小兒咳嗽腹脹,咳逆上氣,睡臥不安。 5516.6. 來源:《外臺(tái)》卷三十六引《小品方》。 5517. 相似度62%:堅(jiān)中湯 5617.1. 組成:糖3斤,芍藥3兩,半夏3兩,生姜3兩,甘草3兩,桂心2兩,大棗50個(gè)。 5617.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617.3. 加:糖、芍藥 5617.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617.5. 功效:虛勞內(nèi)傷,寒熱,嘔逆吐血。 5617.6. 來源:《千金》卷十二。 5618. 相似度62%:射干湯 5618.1. 組成:射干2兩,桂心2兩,麻黃(去節(jié))4兩,生姜4兩,甘草(炙)4兩,杏仁40個(gè)(去皮尖)。 5618.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618.3. 加:杏仁 5618.4. 減:半夏、紫菀、大棗 5618.5. 功效:惡毒,身強(qiáng)痛,瘰疬。 5618.6. 來源:《外臺(tái)》卷二十三引《經(jīng)心錄》。 5619. 相似度62%:貝母飲 5619.1. 組成:貝母2兩,石膏(綿裹,碎)2兩,桂心2兩,麻黃(去節(jié))2兩,甘草(炙)2兩,杏仁30枚(去皮尖雙仁者),生姜5兩,半夏5兩(洗)。 5719.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719.3. 加:貝母、石膏、杏仁 5719.4. 減:射干、紫菀、大棗 5719.5. 功效:上氣,咽喉窒塞,短氣不得臥。倚壁而息,腰背苦痛,支脅滿,不能食,面色萎黃。 5719.6. 來源:《外臺(tái)》卷九引《深師方》。 5720. 相似度62%:建中湯 5720.1. 組成:黃耆3兩,芍藥3兩,甘草(炙)2兩,桂心3兩,生姜6兩,半夏5兩(洗),大棗12個(gè)(擘),飴糖10兩。 5720.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720.3. 加:黃耆、芍藥、飴糖 5720.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720.5. 功效:肺虛損不足。 5720.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六引《刪繁方》。 5721. 相似度62%:茱萸湯 5721.1. 組成:生姜3兩,半夏3兩,桂心3兩,吳茱萸3兩,人參1兩,大棗30個(gè),甘草1兩(炙)。 5821.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821.3. 加:吳茱萸、人參 5821.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821.5. 功效:胸中積冷,心下淡水,煩滿汪汪,不下飲食,心胸應(yīng)背欲痛。 5821.6. 來源:《醫(yī)心方》卷九引《小品方》。 5822. 相似度62%:紫菀散 5822.1. 組成:紫菀半兩(去苗土),甘草3分(炙微赤,銼),五味子1分,黃芩1分,麻黃(去根節(jié))1分,桂心1分,半夏(湯洗7遍去滑)1分,枳殼(麩炒微黃,去瓤)1分。 5822.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822.3. 加:五味子、黃芩、枳殼 5822.4. 減:射干、生姜、大棗 5822.5. 功效:小兒咳逆上氣,痰壅,不欲乳食。 5822.6. 來源:《圣惠》卷八十三。 5823. 相似度62%:麻黃湯 5823.1. 組成:麻黃(去根節(jié),煎,去沫,焙)1兩,射干1兩,紫菀(去苗土)1兩,甘草(炙,銼)1兩,桂(去粗皮)半兩,半夏5枚(生姜湯洗10遍,炒)。 5923.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923.3. 加:桂 5923.4. 減:桂心、生姜、大棗 5923.5. 功效:小兒咳嗽,心胸痰壅,攻咽喉作呀呷聲。 5923.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六。 5924. 相似度62%:半夏蘇子湯 5924.1. 組成:半夏5兩(洗),蘇子1升,生姜5兩,大棗40個(gè)(擘),橘皮3兩,桂心3兩,甘草2兩。 5924.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5924.3. 加:蘇子、橘皮 5924.4. 減:射干、麻黃、紫菀 5924.5. 功效:卒上氣,胸心滿塞。 5924.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引《深師方》。 5925. 相似度60%:投杯湯 5925.1. 組成:石膏4兩(碎),甘草2兩(炙),五味子3兩,大棗20個(gè),人參2兩,桂心2兩,半夏(洗)2兩,杏仁2兩,麻黃3兩(去節(jié)),生姜4兩。 5925.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025.3. 加:石膏、五味子、人參、杏仁 6025.4. 減:射干、紫菀 6025.5. 功效:積病后,暴上氣困篤。 6025.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引《古今錄驗(yàn)》。 6026. 相似度56%:射干湯 6026.1. 組成:射干1兩,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1兩,半夏(湯洗,去滑,炒)3分,甘草(炙,銼)3分,桔梗(炒)3分,桑根白皮1兩,麻黃(去根節(jié),湯煮,掠去沫,焙)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半兩,紫菀(去苗土)半兩。 6026.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026.3. 加:杏仁、桔梗、桑根白皮、陳橘皮 6026.4. 減:桂心、生姜、大棗 6026.5. 功效:春、冬傷寒,秋、夏中冷,咳嗽喉鳴,聲嗄干噦,喉中不利。 6026.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二十四。 6027. 相似度56%:柴梗湯 6027.1. 組成:柴胡、半夏、甘草、黃芩、生姜、大棗、枳殼、桔梗、甘草。 6027.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127.3. 加:柴胡、黃芩、枳殼、桔梗 6127.4. 減:射干、桂心、麻黃、紫菀 6127.5. 功效:胸脅痞滿或痛。 6127.6. 來源:《醫(yī)學(xué)入門》卷四。 6128. 相似度56%:茱萸湯 6128.1. 組成:吳茱萸2升,半夏1升(洗),生姜1斤(切),芍藥3兩,桂心3兩,大棗20個(gè)(擘),人參2兩,黃芩2兩,甘草(炙)2兩。 6128.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128.3. 加:吳茱萸、芍藥、人參、黃芩 6128.4. 減:射干、麻黃、紫菀 6128.5. 功效:男子虛熱寒冷,婦人寒勞氣逆,及胸腹苦滿而急繞臍腹,寒心吞酸,手足逆冷,臍四邊堅(jiān),悸氣踴起,胃中虛冷,口中多唾,或自口干,手足煩,苦渴濕痹,風(fēng)氣動(dòng)作,頑痹不仁,骨節(jié)盡痛,腰背如折,惡寒,大呼即驚,多夢(mèng)。 6128.6. 來源:《千金翼》卷十九。 6129. 相似度56%:治氣湯 6129.1. 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桂心1兩,厚樸(炙)1兩,半夏(洗)1兩,甘草(炙)1兩,麥門冬(去心)3兩,生姜(切)3兩,大棗20枚(擘)。 6129.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229.3. 加:人參、茯苓、厚樸、麥門冬 6229.4. 減:射干、麻黃、紫菀 6229.5. 功效:服五石散者患?xì)庾C,不能食,苦氣逆。 6229.6. 來源:《千金翼》卷十五。 6230. 相似度56%:茱萸湯 6230.1. 組成:吳茱萸2升,小麥1升,半夏(洗)1升,生姜15兩,大棗50枚(擘),桂心3兩,人參2兩,黃芩2兩,甘草(炙)2兩。 6230.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230.3. 加:吳茱萸、小麥、人參、黃芩 6230.4. 減:射干、麻黃、紫菀 6230.5. 功效:風(fēng)冷氣,腹中虛冷,急痛,飲食不消,心滿,少腹里急引痛,手足逆冷,胃中響響,干噫欲吐,吐逆短氣。 6230.6. 來源:《千金翼》卷十九。 6231. 相似度56%:甘草湯 6231.1. 組成:甘草1兩,人參1兩,半夏1升,桂心3兩,蜀椒3兩,小麥8合,大棗20枚,生姜8兩,吳茱萸2升。 6231.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331.3. 加:人參、蜀椒、小麥、吳茱萸 6331.4. 減:射干、麻黃、紫菀 6331.5. 功效:腳弱,舉身洪腫,胃反,食谷吐逆,胸中氣結(jié)不安而寒熱,下痢不止,小便難。 6331.6. 來源:《千金》卷七。 6332. 相似度56%:加味麻黃湯 6332.1. 組成:麻黃、桂枝、杏仁、甘草、半夏、橘紅、蘇葉、生姜、大棗。 6332.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332.3. 加:桂枝、杏仁、橘紅、蘇葉 6332.4. 減:射干、桂心、紫菀 6332.5. 功效:傷寒嗽,惡寒無汗,脈緊。 6332.6. 來源:《類證治裁》卷二。 6333. 相似度50%:桂枝加葛根湯 6333.1. 組成:葛根4兩,麻黃3兩(去節(jié)),芍藥2兩,生姜3兩(切),甘草2兩(炙),大棗12枚(擘),桂枝3兩(去皮)。 6333.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333.3. 加:葛根、芍藥、桂枝 6433.4. 減:射干、半夏、桂心、紫菀 6433.5. 功效:外感風(fēng)寒,項(xiàng)背強(qiáng),汗出惡風(fēng);麻疹、痢疾及胃腸病起見上述癥狀者。太陽(yáng)病。寒瘧,寒傷陽(yáng)明,寒多熱少。麻疹初期,疹初見未齊,見桂枝湯證者;痢疾初期,或胃腸病兼見桂枝湯證者。 6433.6. 來源:《傷寒論》。 6434. 相似度50%:麻黃湯 6434.1. 組成:麻黃3兩,芍藥3兩,生姜3兩,細(xì)辛3兩,桂心3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石膏4兩。 6434.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434.3. 加:芍藥、細(xì)辛、五味子、石膏 6434.4. 減:射干、紫菀、甘草、大棗 6434.5. 功效:肺脹。 6434.6. 來源:《千金》卷十七。 6435. 相似度50%:桂枝二麻黃一湯 6435.1. 組成:桂枝1兩17銖(去皮),芍藥1兩6銖,麻黃16銖(去節(jié)),生姜1兩6銖(切),杏仁16個(gè)(去皮尖),甘草1兩2銖(炙),大棗5枚(擘)。 6435.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435.3. 加:桂枝、芍藥、杏仁 6535.4. 減:射干、半夏、桂心、紫菀 6535.5. 功效:太陽(yáng)病,服桂枝湯,大汗出,脈洪大,形似瘧,1日再發(fā)者。 6535.6. 來源:《傷寒論》。 6536. 相似度50%:桂枝麻黃各半湯 6536.1. 組成:桂枝1兩16銖(去皮),芍藥1兩,生姜(切)1兩,甘草(炙)1兩,麻黃(去節(jié))1兩,大棗4枚(擘),杏仁24枚(湯浸,去皮尖及二仁者)。 6536.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536.3. 加:桂枝、芍藥、杏仁 6536.4. 減:射干、半夏、桂心、紫菀 6536.5. 功效:太陽(yáng)病,得之8-9日,如瘧狀,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其人不嘔,清便欲自可,1日2-3度發(fā),面色反有熱色,身癢者。痘瘡熱氣如灼,表郁難以見點(diǎn),或見點(diǎn)稠密,風(fēng)疹交出,或痘不起脹,喘咳咽痛者。 6536.6. 來源:《傷寒論》。 6537. 相似度50%:龍翔飲 6537.1. 組成:麻黃1錢,大棗1錢,蒼術(shù)1錢,石膏3錢半,甘草1分,生姜1錢。 6537.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537.3. 加:蒼術(shù)、石膏 6637.4. 減:射干、半夏、桂心、紫菀 6637.5. 功效:妊娠煩躁口渴,浮腫有熱而大便秘,或麻痹者。 6637.6. 來源:《產(chǎn)論》卷一。 6638. 相似度50%:桂心湯 6638.1. 組成:桂心牡蠣(熬)2兩,芍藥2兩,龍骨2兩,甘草(炙)2兩,大棗21枚(1方10枚),生姜5兩。 6638.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638.3. 加:牡蠣、芍藥、龍骨 6638.4. 減:射干、半夏、麻黃、紫菀 6638.5. 功效:虛喜夢(mèng)與女邪交接,精為自出。 6638.6. 來源:《外臺(tái)》卷十六引《范汪方》。 6639. 相似度50%:桂枝二越婢一湯 6639.1. 組成:桂枝(去皮)18銖,芍藥18銖,麻黃18銖,甘草(炙)18銖,大棗4枚(擘),生姜1兩2銖(切),石膏24銖(碎,綿裹)。 6639.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639.3. 加:桂枝、芍藥、石膏 6639.4. 減:射干、半夏、桂心、紫菀 6639.5. 功效:太陽(yáng)病,發(fā)熱惡寒,脈微弱者。 6739.6. 來源:《傷寒論》。 6740. 相似度50%:桂枝去芍藥加麻黃細(xì)辛附子湯 6740.1. 組成:桂枝3兩,生姜3兩,甘草2兩,大棗12枚,麻黃2兩,細(xì)辛2兩,附子1枚(炮)。 6740.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740.3. 加:桂枝、細(xì)辛、附子 6740.4. 減:射干、半夏、桂心、紫菀 6740.5. 功效:氣分,大如盤,邊如旋杯,水飲所作。心腎陽(yáng)虛,外感風(fēng)寒,水飲內(nèi)停,頭痛身痛,惡寒無汗,手足逆冷,心下痞堅(jiān),腹?jié)M腸鳴,相逐有聲,或矢氣,或遺尿,脈沉遲而細(xì)澀無力。 6740.6. 來源:《金匱》卷中。 6741. 相似度50%:款冬花湯 6741.1. 組成:款冬花(去梗)2兩,麻黃(去根節(jié))3兩,五味子(炒)2兩,半夏(湯洗去滑,生姜汁制,焙干)2兩,紫菀(去苗土)1兩,細(xì)辛(去苗葉)1兩,射干2兩。 6741.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741.3. 加:款冬花、五味子、細(xì)辛 6741.4. 減:桂心、甘草、生姜、大棗 6741.5. 功效:上氣,咽中不利。 6841.6. 來源:《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七。 6842. 相似度50%:加減柴胡湯 6842.1. 組成:柴胡8分,黃芩錢半,枳殼錢半(炒),牡蠣3錢,半夏1錢半(制),甘草5分,生姜3片,大棗3枚。 6842.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842.3. 加:柴胡、黃芩、枳殼、牡蠣 6842.4. 減:射干、桂心、麻黃、紫菀 6842.5. 功效:傷寒少陽(yáng)證,脅痛痞硬,脈弦數(shù)者。 6842.6. 來源:《醫(yī)略六書》卷二十三。 6843. 相似度50%:菊花湯 6843.1. 組成:菊花如雞子大1枚,麥門冬1升,麻黃3兩,阿膠3兩,人參1兩半,甘草2兩,當(dāng)歸2兩,生姜5兩,半夏4兩,大棗12個(gè)。 6843.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紫菀1兩,甘草1兩,生姜1兩,大棗20枚。 6843.3. 加:菊花如雞子大、麥門冬、阿膠、人參、當(dāng)歸 6843.4. 減:射干、桂心、紫菀 6843.5. 功效:妊娠四月,有寒,心下慍慍欲嘔,胸膈滿不欲食;有熱,小便難,數(shù)數(shù)如淋狀,臍下苦急。卒風(fēng)寒頸項(xiàng)強(qiáng)痛寒熱,或驚動(dòng)身軀,腰背腹痛,往來有時(shí),胎上迫胸,心煩不得安,卒有所下。 6943.6. 來源:《千金》卷二。 6944. 相似度50%:黃芩加半夏生姜湯 6944.1. 組成:黃芩3兩,芍藥2兩,甘草2兩(炙),大棗12枚(擘),半夏半斤(洗),生姜1兩半(一方3兩,切)。 6944.2. 原方對(duì)照:射干1兩,半夏5枚,桂心5寸,麻黃1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qǐng)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qǐng)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yè)內(nèi)容里面會(huì)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kù)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chǔ)空間,僅對(duì)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duì)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duì)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qǐng)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shí)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duì)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guó)擴(kuò)口測(cè)溫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guó)強(qiáng)對(duì)流光亮爐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guó)溫式帶水廢料造粒擠出機(jī)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1年中國(guó)氨基烤漆涂料降溫催化劑行業(yè)投資前景及策略咨詢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guó)膠帶用熱熔膠粘合劑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guó)硅膠數(shù)碼相機(jī)套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guó)清熱解毒苦茶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guó)卷狀擦拭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cè)研究報(bào)告
- 保健品批發(fā)商的數(shù)字化市場(chǎng)分析與預(yù)測(cè)考核試卷
- 光學(xué)玻璃的耐熱性能提升考核試卷
- 2025年魯泰集團(tuán)招聘170人高頻重點(diǎn)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xué)年成都高新區(qū)七上數(shù)學(xué)期末考試試卷【含答案】
- 企業(yè)員工食堂管理制度框架
- 《辣椒主要病蟲害》課件
- 電力溝施工組織設(shè)計(jì)-電纜溝
- 2024年煤礦安全生產(chǎn)知識(shí)培訓(xùn)考試必答題庫(kù)及答案(共190題)
- 《法律援助》課件
- 小兒肺炎治療與護(hù)理
- GB/T 36547-2024電化學(xué)儲(chǔ)能電站接入電網(wǎng)技術(shù)規(guī)定
- 學(xué)校物業(yè)管理投標(biāo)書范本
- 2024年山東鐵投集團(tuán)招聘筆試參考題庫(kù)含答案解析
評(píng)論
0/150
提交評(píng)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