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頁1B413000公路橋梁工程
選擇題:
相關尺寸術語名稱:(重要)
凈跨徑、總跨徑、計算跨徑、橋梁全長、橋梁高度、橋下凈空高度、橋梁建筑高度、凈矢高、計算矢高、矢跨比
橋梁的基本體系:
按結構體系劃分,有梁式橋、拱橋、剛架橋、懸索橋四種基本體系。
1.梁式體系—抗彎能力
2.拱式體系—以承壓為主
3.剛架橋—壓彎結構
4.懸索橋——以懸索為主要承重橋梁基礎施工:
一、橋梁基礎分類
擴大基礎、樁基礎、沉井、地下連續(xù)墻等。
二、各類基礎適用條件
1.擴大基礎:按其施工方法分為機械開挖基坑澆筑法、人工開挖基坑澆筑法、土石圍堰開挖基坑澆筑法、板樁圍堰開挖基坑澆筑法。
2.樁基礎:
(1)按樁的使用功能分類
豎向抗壓樁:
豎向抗拔樁:
水平受荷樁:
復合受荷樁:
(2)按樁承載性能分類
摩擦樁:
端承樁:
摩擦端承樁:
端承摩擦樁:
(5)按施工方法:
沉樁、鉆孔灌注樁、挖孔樁。其中沉樁又分為錘擊沉樁法、振動沉樁法、射水沉樁法、靜力壓樁法、鉆孔埋置樁等。
①沉樁:錘擊沉樁法:松散、中密砂土、黏性土。
振動沉樁:砂土,硬塑及軟塑的黏性土和中密及較松的碎石土;
射水沉樁法:配合
靜力壓樁法:軟黏土;
鉆孔埋置樁適用于在黏性土、砂土、碎石土中埋置大量的大直徑圓樁。3.沉井:尤其在深水、巖面不平、無覆蓋層或覆蓋層很厚的自然條件下,不宜修建其他類型基礎時,均可采用。
4.地下連續(xù)墻:可用于除巖溶和地下承壓水很高處的其他各類土層中施工。
橋梁下部結構分類和受力特點
重力式/輕型(墩臺)
梁(輕)墩:薄壁、柱、樁柱、柔排(一排薄樁柱)
拱橋:帶推力
橋梁上部結構分類和受力特點
4.連續(xù)體系橋梁
(1)由于支點存在負彎矩,使跨中正彎矩顯著減少,可以減少跨內(nèi)主梁的高度,提高跨徑;
(2)由于是超靜定結構,產(chǎn)生附加內(nèi)力的因素包括預應力、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墩臺不均勻沉降、截面溫度梯度變化等;
(3)配筋要考慮正負兩種彎矩的要求,頂推法施工要考慮截面正負彎矩的交替變化。
5.斜拉橋
專題一:基礎施工+質量控制點、檢驗內(nèi)容+機械配置+(安全管理)
一、明挖擴大基礎施工
內(nèi)容包括:基礎的定位放樣、基坑開挖、基坑排水、基底處理以及砌筑(澆筑)基礎結構物等。
(一)準備工作:放樣
基坑底部的尺寸一般較設計平面尺寸每邊各增加0.5~1.0m,以便于支撐、排水與立模板(坑壁垂直的無水基坑坑底,可不必加寬,直接利用坑壁作基礎模板亦可)。
(二)基坑開挖
1.坑壁不加支撐的基坑——干、穩(wěn)定
(2)基坑坑壁坡度應按地質條件、基坑深度、施工方法等情況確定。
(3)如土的濕度有可能使坑壁不穩(wěn)定而引起坍塌時,基坑坑壁坡度應緩于該濕度下的天然坡度。
2.坑壁有支撐的基坑
適用條件:坑深、土方量大、場地窄、土松、水大
1)擋板支護
2)噴射及錨桿加固
在地基土質較好、滲水量較小的情況下,可用噴射混凝土或錨桿(錨索)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加固基坑坑壁,逐層開挖,逐層加固。
當基坑為不穩(wěn)定的強風化巖質地基或淤泥質粘土時,可用錨桿掛網(wǎng)噴射混凝土護坡。
基坑開挖深度小于10m的較完整風化基巖,可直接噴射素混凝土。
噴射完成后,檢查混凝土的平均厚度、強度,其值均不得小于設計要求,錨桿的平均抗拔力不小于設計值,最小拔力不小于設計值的90%。混凝土噴射表面應平順,鋼筋和錨桿不外露。(三)基坑排水
1.集水坑排水法。除嚴重流沙外,一般情況下均可適用。
2.井點排水法。適用于粉、細砂、地下水位較高、有承壓水、挖基較深、坑壁不易穩(wěn)定的土質基坑,在無砂的粘質土中不宜使用。
3.其他排水法。對于土質滲透性較大、挖掘較深的基坑,可采用板柱法或沉井法。
(四)基底檢驗及處理
直觀、觸探、要求嚴格且土質不良-荷載試驗
處理:換填、擠密、膠結、土工聚合物
(五)基坑施工過程中注意要點(防水、穩(wěn)定、不中斷)
1.設置截水溝;
2.動荷載距坑邊緣不小于1.0m;
5.如用機械開挖基坑。挖至坑底時,應保留不小于30cm厚度的底層,在基礎澆筑圬工前用人工挖至基底標高。關鍵點控制:
擴大基礎:基底地基承載力的確認,滿足設計要求;基底表面松散層的清理;及時澆筑墊層混凝土,減少基底暴露時間;大體積混凝土施工裂縫控制。
安全管理:
(1)3m基坑制定詳細的施工方案和安全專項方案;5m的基坑組織專家進行論證。
(4)大型深基坑應建立邊坡穩(wěn)定信息化動態(tài)監(jiān)控系統(tǒng)。
(5)開挖和降水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④基坑頂面應設置截水溝。多年凍土地基上開挖基坑,坑頂截水溝距基坑上邊緣不得小于10m,排水的位置應遠離基坑。
⑥爆破開挖宜采用淺眼松動爆破法。
⑩深基坑四周距基坑邊緣不小于1m處應設立鋼管護欄、掛密目式安全網(wǎng),靠近道路側應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和夜間警示燈帶。
在電力管線、通信管線、燃氣管線2m范圍內(nèi)及上下水管線1m范圍內(nèi)挖土時,應有專人監(jiān)護。二、樁基礎施工
(一)沉入樁
3.錘擊沉樁的停錘控制標準:
貫入度合格,標高不合格,繼續(xù)錘入0.10m左右
標高合格,貫入度仍較大時,應繼續(xù)錘擊,使其接近控制貫入度。(二)鉆孔灌注樁施工
2.鉆孔灌注樁施工的主要工序:
鉆孔灌注樁施工的主要工序有:埋設護筒、制備泥漿、鉆孔、清底、鋼筋籠制作與吊裝以及灌注水下混凝土等。
(1)埋設護筒:護筒能穩(wěn)定孔壁、防止坍孔,還有隔離地表水、保護孔口地面、固定樁孔位置和起到鉆頭導向作用等。
(2)泥漿制備:鉆孔泥漿具有浮懸鉆渣、冷卻鉆頭、潤滑鉆具,增大靜水壓力,并在孔壁形成泥皮,隔斷孔內(nèi)外滲流,防止坍孔的作用。
(3)鉆孔:常用的方法是:正循環(huán)回轉法,反循環(huán)回轉法,潛水鉆機法,沖抓鉆法,沖擊鉆法。
1)正循環(huán)回轉法(泥漿壓入,自排渣):
2)反循環(huán)回轉法(泥漿輸入,抽渣):
3)沖擊鉆孔:特別適合于在有孤石的砂礫石層、漂石層、硬土層、巖層中使用。
質量檢驗:泥漿指標、鋼絲繩、根據(jù)鉆渣判斷地質情況
4)旋挖鉆機鉆孔:
通過鉆頭旋轉、削土、提升、卸土和泥漿撐護孔壁,反復循環(huán)直至成孔。縮短時間,保證垂直度和孔位。(4)成孔檢查與清孔:
1)清孔的方法有抽漿法、換漿法、掏渣法、噴射清孔法以及用砂漿置換鉆渣清孔法等,其中抽漿法清孔較為徹底,適用于各種鉆孔方法的灌注樁。
2)清孔的質量要求:
對支承樁(柱樁、嵌巖樁),宜用抽漿法清孔。灌注混凝土前,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得大于50mm。若孔壁易坍塌,必須在泥漿中灌注混凝土時,建議采用砂漿置換鉆渣清孔法,清孔后的泥漿含砂率不大于4%。沉淀土厚度測量方法可在清孔后用取樣盒(開口鐵盒)吊到孔底,待到灌注混凝土前取出,直接測量沉淀在盒內(nèi)的沉渣厚度。
(6)灌注水下混凝土(導管法)
混凝土方面:18-22cm
1)時間要求。初凝時間。
2)鋼導管質量要求:水下混凝土鋼導管灌注,使用前應進行水密承壓、接頭抗拉試驗,嚴禁用壓氣試壓。內(nèi)徑:20-35cm,埋管1m。
3)工作性要求:二次拌合不符合要求,不能使用。
5)埋置深度要求:在灌注過程中,導管的埋置深度宜控制在2~6m。
6)防止上?。寒敼嘧⒌幕炷另斆婢噤摻罟羌艿撞?m左右時,應降低灌注速度,底口4m以上時,提升導管,使其底口高于骨架底部2m以上,即可恢復正常灌注速度。
鉆孔灌注樁斷樁的防治:(三)挖孔灌注樁
適用條件:無地下水或少量地下水,且較密實的土層或風化巖層。挖孔樁直徑不應小于120cm,挖孔的深度不宜大于15m,孔深大于10m時必須強制采取機械通風措施。
(2)孔口處應設置高出地面至少300mm的護圈。
(3)挖孔樁施工時相鄰兩樁孔間凈距離不得小于3倍樁徑,當樁孔間距小于3倍間距時必須間隔交錯跳挖。
(4)樁孔必須挖一節(jié)、澆筑一節(jié)護壁,地質較好護壁高度一般為1m,嚴禁只挖不及時澆筑護壁的冒險作業(yè)。
(5)距井口四周5m范圍內(nèi)不得堆積余土雜物;禁止任何車輛在樁孔邊5m內(nèi)行駛。
2.挖孔樁施工的安全要求
(3)每作業(yè)班組不得少于3人,作業(yè)人員必須身體健康,井下作業(yè)人員必須戴安全帽、安全帶,安全繩必須系在孔口。
(5)人工挖孔作業(yè)時,應經(jīng)常檢查孔內(nèi)空氣情況??變?nèi)遇到巖層需爆破時,應專門設計,宜采用淺眼松動爆破法,嚴格控制用藥量并在炮眼附近加強支護,孔深大于5m時必須采用電雷管爆破。關鍵點控制:
鉆孔樁:樁位坐標控制;垂直度的控制;護筒埋深控制;泥漿指標及護筒內(nèi)水頭高度控制;孔徑及樁底、樁頂標高的控制;清孔質量;鋼筋籠接頭質量;水下混凝土的灌注質量。質量檢驗
—、橋梁總體
橋面中線偏位、橋寬(含車行道和人行道)、橋長、引線中心線與橋梁中心線的銜接以及橋頭高程銜接。
二、鉆孔灌注樁施工質量檢驗
混凝土強度(△)、樁位(△)、孔深(△)、孔徑(△)、鉆孔傾斜度、沉淀厚度(△)、鋼筋骨架底面高程。安全管理:
鉆孔樁:采用沖擊鉆孔時,應隨時檢查選用的鉆錐、卷揚機和鋼絲繩的損傷情況,當斷絲已超過5%時,必須立即更換;卷揚機套筒上的鋼絲繩應排列整齊。
挖孔樁:
(1)現(xiàn)場應配備氣體濃度檢測儀器,進入樁孔前應先通風15min以上。
(3)同排樁施工應跳槽開挖,相鄰樁孔不得同時開挖,相鄰兩孔中的一孔澆筑混凝土,另一孔內(nèi)不得有作業(yè)人員。
(9)在含有毒有害氣體的地區(qū),孔內(nèi)作業(yè)應至少每2h檢測一次有毒有害氣體及含氧量,保持通風,同時應配備不少于5套且滿足施救需要的隔絕式壓縮氧自救器等應急救援器材。
(10)孔深一般不宜超過15m,孔徑不宜小于1.2m。
(11)孔深超過15m的樁孔內(nèi)應配備有效的通信器材,作業(yè)人員在孔內(nèi)連續(xù)作業(yè)不得超過2h;樁周支護應采用鋼筋混凝土護壁,護壁上的爬梯應每間隔8m設一處休息平臺??咨畛^30m的應配備作業(yè)人員升降設備。
(16)混凝土護壁應隨挖隨澆,每節(jié)開挖深度應符合專項施工方案要求,且不得超過1m。護壁外側與孔壁間應填實。
專題二:下部結構施工+安全管理
一、承臺施工
大于10m的圍堰編制專項施工方案,并進行專家論證。
(一)圍堰及開挖方式的選擇
(1)鋼板樁圍堰:土質
施工工藝:鋼板吊運就位→插打鋼板→設置內(nèi)支撐→水下吸泥→水下混凝土封底。
施打前,鋼板樁的鎖口應用止水材料捻縫;
施打鋼板樁必須有導向設備,以保證鋼板樁的正確位置;
施打順序一般由上游分兩頭向下游合龍。
(2)套箱圍堰:巖質
當承臺底與河床之間距離較大時,一般采用有底套箱。
當承臺標高較低,承臺底距離河床較近或已進入河床時,宜采用無底套箱。
(3)雙壁鋼圍堰
雙壁構造應根據(jù)下沉需克服的水的浮力、土壤摩阻力、基底抗力而定;
雙壁鋼圍堰拼焊后應進行焊接質量檢驗及水密試驗;
各節(jié)、塊拼焊時,應按預先安排的順序對稱進行。二、墩臺施工
2.鋼筋施工除應符合規(guī)范相關規(guī)定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對高度大于30m的橋墩,在鋼筋安裝時宜設置勁性骨架。
(2)鋼筋施工時其分節(jié)高度不宜大于9m,以確保施工安全。
(3)模板制作安裝與腳手架施工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高墩施工宜采用翻轉模板、爬升模板或滑升模板。
⑤模板在安裝過程中,必須設置防傾覆設施,對高度大于30m的橋墩或風力較大地區(qū),應設置風纜。
⑥墩臺身施工時應搭設腳手架工作平臺,上鋪木板,下掛安全網(wǎng),周圍設扶手欄桿。
采用滑升模板澆筑橋墩混凝土時,還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采用低流動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②澆筑應分層分段進行,各段應澆筑到距模板上口不小于100-150mm的位置為止。
③應采用插入式振動器振搗。
(二)石砌墩臺施工
同一層石料及水平灰縫的厚度要均勻一致,每層按水平砌筑,丁順相間,砌石灰縫互相垂直。砌石順序為先角石,再鑲面,后填腹。
圓端、尖端及轉角形砌體的砌石順序,應自頂點開始,按丁順排列接砌鑲面石。圓端形橋墩的圓端頂點不得有垂直灰縫,砌石應從頂端開始先砌,然后依丁順相間排列,按砌四周鑲面石。
質量控制關鍵點:
實心墩:墩身錨固鋼筋預埋質量控制;墩身平面位置控制;墩身垂直度控制,模板接縫錯臺控制;墩頂支座預埋件位置、數(shù)量控制。
薄壁墩:前五點同實心墩;墩身與承臺聯(lián)結處混凝土裂縫控制;墩頂實心段混凝土裂縫控制。
質量檢驗:
實測項目:混凝土強度、斷面尺寸、豎直度或斜度、頂面高程、軸線偏位、大面積平整度、預埋件位置。專題三:上部結構施工(裝配式、支架、逐孔、懸臂、轉體、纜索吊裝)+預制場布置+安全管理+機械組合
一、橋梁上部結構裝配式施工
(一)先張法預制梁板
預制場布置:
大型構件預制場布設:
2.場地布置形式
預制場的布置取決于現(xiàn)場的面積、地形、工程規(guī)模、安裝方法、工期及機械設備情況等,條件不同,布置方法差異較大。
(1)路基外預制場
(2)路基上預制場
(3)橋下預制場
(4)橋上預制場
(5)遠距離預制場
3.場地建設
(1)場地建設前施工單位應將梁場布置方案報監(jiān)理工程師審批,方案內(nèi)容應包含各類型梁板的臺座數(shù)量、模板數(shù)量、生產(chǎn)能力、存梁區(qū)布置及最大存梁能力等。
(5)預制梁場應盡量按照“工廠化、集約化、專業(yè)化”的要求規(guī)劃、建設,每個預制梁場預制的梁板數(shù)量不宜少于300片。鋼筋骨架定位胎膜、自動噴淋養(yǎng)護等設施滿足要求。4.預制梁板臺座布設
(1)為防止發(fā)生張拉臺座不均勻沉降、開裂事故,影響預制梁板的質量,先張法施工的張拉臺座應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式臺座。
(2)底模宜采用通長鋼板,不得采用混凝土底模。
(3)用于存梁的枕梁應設在離梁兩端面各50~80cm處,且不影響梁片吊裝。
(4)梁板預制完成后,移梁前應對梁板噴涂統(tǒng)一標識和編號,標識內(nèi)容包括預制時間、張拉時間、施工單位、梁體編號、部位名稱等。
(5)空心板、箱梁最多存放層數(shù),空心板疊層不得超過3層,小箱梁堆疊存放不超過2層。
預制場標識標牌標準:拌和站設置
四、拌和設備要求
(1)混凝土拌和應采用強制式拌和機,拌和設備應采用質量法自動計量,水、外摻劑計量應采用全自動電子稱量法計量,禁止采用流量或人工計量方式。
其他要求:
(6)水泥、粉煤灰等材料進料時,應保證材料罐頂?shù)拿芊庑阅?,預留通氣孔應設有降塵措施;當粉塵較大時,應暫時停止上料,待處理完后方可繼續(xù)。
先張法預制梁板施工工序:
(3)承力臺座由混凝土筑成,鋼橫梁受力后,撓度不能大于2mm。
(4)多根鋼筋同時張拉時,其初應力要保持一致,活動橫梁始終和固定橫梁保持平行。
(5)臺座抗傾覆系數(shù)1.5,抗滑移1.3。
(6)將預應力筋(鋼絞線)按計算長度切割,先張拉中間束,再向兩邊對稱張拉。
(7)鋼絞線張拉后8小時,開始綁扎除面板外的普通鋼筋。
2.先張法預應力筋的張拉操作時的施工要點
(1)預應力值的偏差小于5%。
(2)預應力筋張拉完畢后,與設計位置的偏差不得大于5mm,同時不得大于構件最短邊長的4%。
(4)張拉時,同一構件內(nèi)預應力鋼絲、鋼絞線的斷絲數(shù)量不得超過1%,同時預應力鋼筋不允許斷筋。
(14)預應力筋放張后,對鋼絲和鋼絞線,應采用機械切割的方式進行切斷;對螺紋鋼筋,可采用乙炔-氧氣切割,但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高溫對其產(chǎn)生不利影響。(二)后張法預制梁板
后張法預制梁板施工工序
9.梁(板)的振搗以緊固安裝在側模上的附著式為主,插入式振搗器為輔。
16.預應力筋張拉后,將孔道沖洗干凈,吹除積水,盡早壓注水泥漿,水泥漿的強度、稠度、水灰比、泌水率、膨脹劑摻量等必須符合設計或規(guī)范規(guī)定。
17.壓漿使用壓漿泵從梁最低點開始,在梁兩端壓漿孔各壓漿一次,直至規(guī)定稠度的水泥漿充滿整個孔道為止。
后張法張拉時的施工要點
(1)張拉時,構件混凝土強度及彈性模量不低于設計強度等級值的80%。當塊體拼裝構件的豎縫采用砂漿接縫時,砂漿強度不低于15MPa。
(2)對預留孔道應用通孔器或壓氣、壓水等方法進行檢查。
(7)對于曲線預應力筋或長度大于等于25m的直線預應力筋,宜在兩端張拉。
(10)預應力筋應力穩(wěn)定后錨固。錨固后的外露不宜小于30mm,錨具應用封端混凝土保護,一般情況下,錨固完畢并檢驗合格后切割端頭多余的預應力筋,嚴禁電弧焊切割,用砂輪機切割。(三)預制梁(板)的吊裝
2.吊裝方法
(1)自行式吊機架設法:
適用條件:平坦無水橋孔的中小跨徑預制梁板安裝。
①一臺吊機架設法:
②兩臺吊機架設法:
(2)簡易型鋼導梁架設法:適用條件:地面有水,孔數(shù)較多的中小跨徑預制梁板安裝。
(3)聯(lián)合架橋機架設法:適用條件:孔數(shù)較多的中型梁板吊裝。
(4)雙導梁架橋機架設法:適用條件:孔數(shù)較多的重型梁吊裝。
(5)跨墩龍門架架設法:適用條件:無水或淺水河灘,地形相對平坦,孔數(shù)較多的中型梁板安裝。
(6)浮運、浮吊架梁:河流須有適當?shù)乃?,以浮運預制梁時不擱淺為準。橋梁上部結構支架施工:
施工工序:地基處理與支架模板施工→普通鋼筋、預應力筋施工→預應力張拉→壓漿、封錨。
一、地基處理與支架模板施工
(一)設計荷載
1.計算模板、支架和拱架時,應考慮下列荷載:
(1)模板、支架和拱架自重;
(2)新澆筑混凝土、鋼筋混凝土或其他圬工結構物的重力;
(3)施工人員和施工設備、施工材料等荷載;
(4)振搗混凝土時產(chǎn)生的振動荷載;
(5)新澆筑混凝土對模板側面的壓力;
(7)水中支架受到的水流壓力、波浪力等的撞擊。
(8)其他可能產(chǎn)生的荷載,如雪荷載、冬季保溫設施荷載等。計算荷載組合模板構件名稱荷載組合計算強度用驗算剛度用梁、板和拱的底模以及支承板、拱及支架等1+2+3+4+7+81+2+7+8緣石、人行道、欄桿、柱、梁、板、拱等的側模板4+55基礎、墩臺等厚大建筑物的側模板5+65(二)施工預拱度
支架和拱架應預留施工拱度,在確定施工拱度值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1)支架和拱架拆除后上部構造本身及活載1/2所產(chǎn)生的撓度;
(2)支架和拱架在荷載作用下的彈性壓縮;
(3)支架和拱架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壓縮;
(4)支架和拱架基底在荷載作用下的非彈性沉陷;
(5)由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撓度。
4.安裝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2)施工用的腳手架和便橋,不應與結構物的模板支架相連接。
(3)船只或汽車通行孔的兩邊支架應加設護樁,夜間應用燈光標明行駛方向。
5.安裝完畢后,應對平面位置、頂部標高、節(jié)點連接及縱橫向穩(wěn)定性進行檢查。
7.應通過預壓的方式,消除支架地基的不均勻沉降和支架的非彈性變形并獲取彈性變形參數(shù),或檢驗支架的安全性。預壓荷載宜為支架需承受全部荷載的1.05~1.10倍,預壓荷載的分布應模擬需承受的結構荷載及施工荷載。三、模板、支架和拱架的拆除
承包人應在擬定拆模時間的12h以前,向監(jiān)理工程師報告拆模建議。
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側模在預應力鋼束張拉前拆除;底模及支架應在結構建立預應力后拆除。
(二)拆除時的技術要求
1.模板拆除應按設計的順序進行,應遵循先支后拆,后支先拆的順序。
3.在擬定卸落程序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2)滿布式拱架卸落時,可從拱頂向拱腳依次循環(huán)卸落;
(3)簡支梁、連續(xù)梁宜從跨中向支座依次循環(huán)卸落;懸臂梁應先卸掛梁及懸臂的支架,再卸無鉸跨內(nèi)的支架。
安全:高度:5/8,
跨度:10/18,
總荷載:10/15kN/m2,
線荷載:15/20——編制專項方案/專家論證(四)鋼筋和混凝土施工
一、鋼筋施工
(一)一般規(guī)定
鋼筋應具有出廠質量證明書和試驗報告單,進場時除應檢查其外觀和標志外,尚應按不同的鋼種、等級、牌號、規(guī)格及生產(chǎn)廠家分批抽取試樣進行力學性能檢驗。
在工地存放時,應按不同品種、規(guī)格,分批分別堆置整齊,不得混雜,并應設立識別標志,存放的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
(二)普通鋼筋的加工制作
3.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一般結構不宜小于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不應小于箍筋直徑的10倍。
4.鋼筋的連接宜采用焊接接頭或機械連接接頭。綁扎接頭僅當鋼筋構造復雜施工困難時方可采用,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不應采用綁扎接頭。
5.鋼筋的縱向焊接應采用閃光對焊。
7.搭接電弧焊:接頭雙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5d,單面焊縫的長度不應小于10d。
12.低于-20℃時,不得施焊。
15.鋼筋骨架的焊接拼裝應在堅固的工作臺上進行,操作時應符合下列要求:
(5)施焊順序宜由中到邊對稱地向兩端進行,先焊骨架下部,后焊骨架上部。相鄰的焊縫采用分區(qū)對稱跳焊,不得順方向一次焊成。
17.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簡稱機械接頭)要求:
(1)常用鋼筋機械接頭(套筒擠壓接頭、錐螺紋接頭、鐓粗直螺紋接頭等)。(三)預應力鋼筋的加工制作
(1)鋼絲:鋼絲分批檢驗時每批應不大于60t,檢驗時應先從每批中抽查5%且不少于5盤,進行表面質量檢查。在每盤鋼絲的兩端取樣進行抗拉強度、彎曲和伸長率的檢驗。
(2)鋼絞線:鋼絞線分批檢驗時每批應不大于60t,檢驗時應從每批鋼絞線中任取3盤,并從每盤所選的鋼絞線端部正常部位截取一組試樣進行表面質量、直徑偏差和力學性能試驗。
(3)精軋螺紋鋼筋:螺紋鋼筋分批檢驗時每批應不大于100t,對表面質量應逐根目視檢查,外觀檢查合格后在每批中任選2根鋼筋截取試件進行拉伸試驗。
5.錨具應滿足分級張拉、補張以及放松預應力的要求,用于后張結構時,錨具或其附件上宜設壓漿孔或排氣孔。
8.錨具、夾具和連接器進場時按下列規(guī)定進行驗收:
(1)外觀檢查:應從每批中抽取2%的錨具且不少于10套。
(2)硬度檢驗:應從每批中抽取3%的錨具且不少于5套。
(3)靜載錨固性能試驗:應在外觀檢查和硬度檢驗均合格的同批產(chǎn)品中抽取樣品,與相應規(guī)格和強度等級的預應力筋組成3個預應力筋一錨具組裝件。
11.預應力筋的下料長度應通過計算確定,計算時應考慮結構的孔道長度或臺座長度、錨夾具厚度、千斤頂長度、焊接接頭或鐓頭預留量、冷拉伸長值、彈性回縮值、張拉伸長值和外露長度等因素。
12.宜采用切斷機或砂輪鋸,不得采用電弧切割。二、混凝土施工
1.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中間值的15%
(二)混凝土的配合比
1.混凝土的配合比,應以質量比計,并應通過設計和試配選定。
4.在混凝土中摻入外加劑時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不得摻用含氯鹽外加劑。
(2)摻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的混凝土的含氣量宜為3.5%~5.5%。
5.通過設計和試配確定配合比后,應填寫試配報告單,提交施工監(jiān)理工程師或有關方面批準。拌制前將理論配合比換算為施工配合比。
(三)5.采用泵送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4)泵送混凝土試配時要求坍落度值應為:入泵時的坍落度值加從拌和站至入泵前的預計經(jīng)時損失值。
6.混凝土的裝載量約為攪拌筒幾何容量的2/3。
7.混凝土運至澆筑地點后發(fā)生離析、嚴重泌水或坍落度不符合要求時,應進行第二次攪拌。二次攪拌時不得任意加水,確有必要時,同時加水和水泥保持原水膠比不變,如二次攪拌仍不符合,不得使用。(四)混凝土的澆筑
2.自高處向模板內(nèi)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從高處直接傾卸時,其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fā)生離析為度。
(2)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下落;傾落高度超過10m時,應設置減速裝置。
(3)在串筒出料口下面,混凝土堆積高度不宜超過1m。
4.澆筑混凝土時,宜采用振動器振實。用振動器振搗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使用插入式振動器時,移動間距不應超過振動器作用半徑的1.5倍;與側模應保持50~100mm的距離;插入下層混凝土50~100mm。
(2)表面振動器的移位間距,應以使振動器平板能覆蓋已振實部分100mm左右為宜。
6.施工縫宜留置在結構受剪力和彎矩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并應按下列要求進行處理:
用水沖洗鑿毛時,須達到0.5MPa;用人工鑿除時,須達到2.5MPa;用風動機鑿毛時,須達到10MPa。
(3)重要部位應在施工縫處補插錨固鋼筋或石榫;有抗?jié)B要求的施工縫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設置止水帶。
(4)施工縫為斜面時應澆筑成或鑿成臺階狀。
(5)施工縫處理后。需要達到的強度,一般最低為1.2MPa,當結構物為鋼筋混凝土時,不得低于2.5MPa。
11.采用滑升模板澆筑墩臺混凝土時,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采用低流動度或半干硬性混凝土。
(2)澆筑應分層分段進行,各段應澆筑到距模板上口不小于10~150mm的位置為止。
(7)混凝土脫模時的強度宜為0.2~0.5MPa。(六)大體積混凝土施工
1.大體積混凝土在選用原材料和進行配合比設計時,應按照降低水化熱溫升的原則進行,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宜選用低水化熱和凝結時間長的水泥品種。粗集料宜采用連續(xù)級配,細集料宜采用中砂。宜摻用可降低混凝土早期水化熱的外加劑和礦物摻合料,外加劑宜采用緩凝劑、減水劑;摻合料宜采用粉煤灰、礦渣粉等。
(2)進行配合比設計時,在保證混凝土強度、和易性及坍落度要求的前提下,宜采取改善粗集料級配、提高摻合料和粗集料的含量、降低水膠比等措施,減少單方混凝土的水泥用量。
(3)大體積混凝土進行配合比設計及質量評定時,可按60d齡期的抗壓強度控制。2.大體積混凝土的施工應提前制訂專項施工技術方案,并應對混凝土采取溫度控制措施。大體積混凝土的澆筑、養(yǎng)護和溫度控制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大體積混凝土的溫度控制宜按照“內(nèi)降外保”的原則,對混凝土內(nèi)部采取設置冷卻水管通循環(huán)水冷卻,對混凝土外部采取覆蓋蓄熱或蓄水保溫等措施進行。
大體積混凝土采用硅酸鹽水泥或普硅水泥時,其澆筑后的養(yǎng)護時間不宜少于14d,采用其他品種水泥時不宜少于21d。
高強混凝土:
(1)高強度混凝土水泥宜選用強度等級不低于52.5的硅酸鹽水泥和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得使用立窯水泥。
(2)高強度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有利于減少溫度收縮、干燥收縮和自身收縮引起的體積變形,避免早期開裂,高強度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大于500kg/m3。
(3)高強度混凝土的設計配合比確定后,尚應采用該配合比進行不少于6次的重復試驗進行驗證,其平均值應不低于配制強度。
(4)高性能混凝土水泥宜選用品質穩(wěn)定、標準稠度低、強度等級不低于42.5的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不宜采用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及粉煤灰硅酸鹽水泥。外加劑應選用高效減水劑或復合減水劑,并應選擇減水率高、坍落度損失小、與水泥之間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明顯改善或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且質量穩(wěn)定的產(chǎn)品。
(5)高性能混凝土的配合比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①對不同強度等級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總量應進行控制,C40以下不宜大于400Kg/m3;
②混凝土中宜適量摻加優(yōu)質的粉煤灰、磨細礦渣粉或硅灰等礦物摻合料,不宜小于膠凝材料總量的20%。
③對耐久性有較高要求的混凝土結構,試配時應進行混凝土和膠凝材料抗裂性能的對比試驗,并從中優(yōu)選抗裂性能良好的混凝土原材料和配合比。三、預應力混凝土
(一)預應力材料保護及預應力管道
2.在室外存放時,時間不宜超過6個月,不得直接堆放在地面上,必須采取墊以枕木并用苫布覆蓋等有效措施,防止雨露和各種腐蝕性氣體、介質的影響。
(二)混凝土的澆筑
1.從各種組成材料引進混凝土中的氯離子總含量超限時,宜采取摻加阻銹劑、增加保護層厚度、提高混凝土密實度等防銹措施。
2.澆筑混凝土時,宜根據(jù)結構的不同形式選用插入式、附著式或平板式等振動器進行振搗。
(三)施加預應力
1.機具及設備要求
(2)千斤頂與壓力表應配套標定,配套使用,標定應在國家授權的法定計量技術機構定期進行。
當處于下列情況之一時,應重新進行標定。
①使用時間超過6個月;
②張拉次數(shù)超過300次。
2.施加預應力的準備工作
實施張拉時,應使千斤頂?shù)膹埨ψ饔镁€與預應力筋的軸線重合一致。
3.張拉應力控制
(2)預應力筋采用應力控制方法張拉時,應以伸長值進行校核,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符合設計要求,設計無規(guī)定時,實際伸長值與理論伸長值的差值應控制在6%以內(nèi)。
(3)預應力筋的理論伸長值△L(mm)計算:
(4)預應力筋張拉時,應先調(diào)整到初應力,該初應力宜為張拉控制應力σcon的10%~25%,伸長值應從初應力時開始量測。
預應力筋張拉的實際伸長值△L(mm),可按式(1B413031-2)計算:
△L=△L1+△L2(1B413031-2)
式中△L1——從初應力至最大張拉應力間的實測伸長值(mm);
△L2——初應力以下的推算伸長值(mm),可采用相鄰級的伸長值。(四)預應力張拉
(2)當梁體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規(guī)定的張拉強度(試壓與梁體同條件養(yǎng)護的試件)時,方可進行張拉。
(五)壓漿、封錨
1.預應力筋張拉后,孔道應盡早壓漿。應在48h內(nèi)完成,否則應采取措施,確保力筋不出現(xiàn)銹蝕。
2.漿體強度應符號設計規(guī)定,對截面較大的孔道,漿體中可摻入適量的細砂。漿體中一般應摻入適量的減水劑、緩凝劑、引氣劑和鋼筋阻銹劑等外加劑,也可摻入粉煤灰、微膨脹劑,但不得加入鋁粉或含有氯化物等有害成分的外加劑。
5.壓漿時,對曲線孔道和豎向孔道應從最低點的壓漿孔壓入,由最高點的排氣孔排氣和泌水。壓漿順序宜先壓注下層孔道。同一管道壓漿應連續(xù)進行,一次完成。較集中和鄰近的孔道,宜盡量先連續(xù)壓漿完成,不能連續(xù)壓漿時,后壓漿的孔道應在壓漿前用壓力水沖洗通暢。
8.壓漿完成后,應及時對力筋、錨具進行處理,其中包括對錨具和力筋做防銹、防腐處理。需要封錨的,應對梁端混凝土鑿毛并將其周圍沖洗干凈,設置鋼筋網(wǎng)澆筑封錨混凝土。
質量問題:
鋼筋混凝土梁橋預拱度偏差的防治、腹板厚度不均的防治:橋梁上部結構逐孔施工
(二)用臨時支承組拼預制節(jié)段逐孔施工的要點
1.節(jié)段劃分
(1)橋墩頂節(jié)段
(2)標準節(jié)段
前一跨墩頂節(jié)段與安裝跨第一節(jié)段間可以設置就地澆筑混凝土封閉接縫,用以調(diào)整安裝跨第一節(jié)段的準確程度。封閉接縫寬15~20cm,拼裝時由混凝土墊塊調(diào)整。
2.支承梁
(1)鋼桁架導梁:
(2)下掛式高架鋼桁架:在節(jié)段組拼過程中,架橋機前臂必然下?lián)?,安裝橋跨第一塊中間節(jié)段的撓度傾角調(diào)整是該跨架設的關鍵,因此第一個中間節(jié)段與墩上節(jié)段的接觸面應全部吻合。(三)用移動支架逐孔現(xiàn)澆施工
(四)整孔吊裝或分段吊裝逐孔施工
1.整孔吊裝或分段吊裝逐孔施工的吊裝的機具
2.整孔吊裝和分段吊裝施工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采用分段組裝逐孔施工的接頭位置可以設在橋墩處也可設在梁的1/5附近,前者多為由簡支梁逐孔施工連接成連續(xù)梁橋;后者多為懸臂梁轉換為連續(xù)梁。在接頭位置處可設有0.5~0.6m現(xiàn)澆混凝土接縫,混凝土達到足夠強度后張拉預應力筋,完成連續(xù)。橋梁上部結構懸臂施工:
2.懸壁拼裝施工方法
梁段預制方法分長線法及短線法。
長線法施工工序:預制場、存梁區(qū)布置→梁段澆筑臺座準備→梁段澆筑→梁段吊運存放、修整→梁段外運→梁段吊拼。
梁段的拼接施工
墩頂梁段(0號塊)可采用現(xiàn)澆或預制施工。
(二)懸臂澆筑施工
(1)掛籃設計及加工:掛籃是懸澆箱梁的主要設備,它是沿著軌道行走的活動腳手架及模板支架。
掛籃由主桁架、錨固、平衡系統(tǒng)及吊桿、縱橫梁等部分組成。
掛籃試拼后,必須進行荷載試驗。
3.懸臂澆筑施工中應注意的要點
(3)懸臂澆筑段前端底板和橋面的標高,應根據(jù)掛籃前端的垂直變形及預拱度設置。
(6)合龍順序應按設計要求辦理,設計無要求時,一般先邊跨,后次中跨,再中跨。多跨一次合龍時,必須同時均衡對稱地合龍。橋梁上部結構轉體施工
一、轉體施工方法概述
轉體施工分為豎轉法、平轉法和平豎結合法。
有平衡重轉體施工:轉體施工工藝包括脫架→轉動→轉盤封固→撤錨合龍。
無平衡重轉體施工:具有錨固、轉動、位控三大體系。橋梁上部結構纜索吊裝施工
二、吊裝方法和要點:
(一)施工工序:
預制構件→運輸→構件吊運至安裝位置→用扣索臨時固定→吊裝合攏段→軸線調(diào)整→合龍→拱上結構安裝
當拱肋跨度大于80m或橫向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小于4時,應采用雙基肋合龍松索成拱的方式。
(二)施工中的注意要點
1.纜索設備的檢查項目及檢查方法
(1)地錨試拉
(2)索扣
(3)主索系統(tǒng)試吊:鋼絲繩安全系數(shù)3,分跑車空載反復運轉、靜載試吊、吊重運行三步。吊重按60%/100%/130%進行。
2.纜風設置注意要點
(2)風纜應成對稱布置,且上、下游風纜的長度相差不宜過大。風纜與拱肋軸線夾角宜大于45°;與地平面夾角宜為30°,距離宜小于100m。
(6)對于拱肋為整段吊裝或兩段吊裝的中小跨徑雙曲拱橋,每孔至少應有一根基肋設置固定的風纜,分3段或5段吊裝的大跨徑拱橋,每孔至少有兩根基肋在接頭附近設置穩(wěn)定的風纜。
3.松索過程中必須注意下列事項:
松索時應按邊扣索、次邊扣索、起重索三者的先后順序對稱均勻地進行。拱橋的施工特點:
2.鋼管內(nèi)混凝土澆筑
(1)澆筑方法與工藝流程
一般采用自拱腳一次對稱澆(壓)筑至拱頂?shù)姆桨浮?/p>
鋼管混凝土的質量檢測辦法應以超聲波檢測為主,人工敲擊為輔。
斜拉橋的施工特點:
一、索塔
(3)爬模:爬模兼有滑模和翻模的優(yōu)勢,使用斜拉橋一般索塔的施工。
2.主要機械為一臺塔吊,一臺施工電梯及安全通道。
二、混凝土主梁
1.頂推法;
2.平轉法;
3.支架法(臨時支墩拼裝、支架上現(xiàn)澆);
4.懸臂法(懸臂拼裝、懸臂澆筑)。
(二)主梁的施工要點
(2)施工監(jiān)控測試的主要內(nèi)容:
變形:主梁線形、高程、軸線偏差、索塔的水平位移;
應力:拉索索力、支座力以及梁塔應力在施工過程中的變化;
溫度:溫度場及指定測量時間塔、梁、索的變化。三、拉索施工
(一)拉索的構造
1.平行鋼筋索;
2.平行(半平行)鋼絲索;
3.平行(半平行)鋼絞線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SO/IEC 18046-5: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device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 Part 5: Test methods for the environmental characteristics
- 內(nèi)墻抹灰工程勞務分包合同
- 勞務外包員工合同
- 項目會議記錄與總結報告
- 旅游公司客戶行程中意外事件處理協(xié)議
- 礦山環(huán)境治理與生態(tài)恢復合同
- 智慧城市綜合管理平臺建設與運營方案設計
- 環(huán)保科技創(chuàng)新中心合作協(xié)議
- 個人茶園承包合同
- 蔬菜基地土地承包合同
- 2025年茂名市高三年級第一次綜合測試(一模)物理試卷(含答案)
- 2025年重癥醫(yī)學科(ICU)護理工作計劃
- 《電子商務法律法規(guī)》電子商務專業(yè)全套教學課件
- 《產(chǎn)后出血預防與處理指南(2023)》解讀課件
- 全套教學課件《工程倫理學》
- 江蘇省建筑與裝飾工程計價定額(2014)電子表格版
- 清華大學考生自述
- 幼兒園中班繪本:《我喜歡我的小毯子》
- 小學二年級體育課《團身滾動》教案
- 級本科診斷學緒論+問診課件
- 初中足球選拔測試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