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寫作提升課堂:向作家學寫作-“藕斷絲連”是寫作行文的一種高境界_第1頁
高考作文寫作提升課堂:向作家學寫作-“藕斷絲連”是寫作行文的一種高境界_第2頁
高考作文寫作提升課堂:向作家學寫作-“藕斷絲連”是寫作行文的一種高境界_第3頁
高考作文寫作提升課堂:向作家學寫作-“藕斷絲連”是寫作行文的一種高境界_第4頁
高考作文寫作提升課堂:向作家學寫作-“藕斷絲連”是寫作行文的一種高境界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作文寫作提升課堂--向作家學寫作:“藕斷絲連”是寫作行文的一種高境界作文是把思路化為文字,定在紙面上的一種活動。思路流動,要變,由此及彼,這就會產(chǎn)生兩個問題:(1)“此”是現(xiàn)在想的,已定,要過渡到哪一個尚未出現(xiàn)的“彼”才合適呢?(2)此和彼之間,要保持怎樣的關系才合適呢?前一個問題難于明確地解答,因為思路的變動是受各種條件約束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條件,同一個人異時也有不同的條件,所以同一個此可以過渡到不同的彼。例如甲乙二人都因為聽到某女演員的名字而想到她,這是“此”相同;可是“彼”呢?甲想到的是她演的某劇中人過于夸張,多有失實之處,因為甲看過這場戲,并對劇中人的性格、生活等有自己的看法;乙想到的卻是她剛從外地演出回來,因為他們很熟識。同是由此及彼,此同彼不同,這里沒有對錯、高下之分,因為都是順應自己的條件。這樣,對于前一個問題,我們只能說,凡是思的方面有可能連上的,都應該算作合適,至少是可以接受的。剩下后一個問題,是靠前的此和靠后的彼應該保持怎樣的關系,說具體些是此和彼要怎樣斷(此變?yōu)楸耍?,怎樣連(變要合情合理)。問題還是太大,應該化小;或太概括,應該化為具體?;霓k法是:(1)把思路限制在就某題目而作文的范圍之內。這就像是規(guī)定在體育場里跑步,無論你怎樣亂闖,總不能跑到場外。(2)講思路的連和斷,都限制在化為文字,寫到紙上以后。這樣,思路的形音義都表現(xiàn)在紙面上,連和斷的情況就比較容易看清楚,因而也許能夠講出一些道道來。這連和斷的問題是多年前早已想到的。來源于“讀”。讀有些文章(指一般散體文章),自然是所謂名作,語句扣緊主題,迤邐而下,像是穿得整齊的串珠,珠與珠連得緊湊,斷得利落,幾乎是讀了上句,預想會來的下句躍然而出。相反,讀有些文章,自然是不成熟的,就沒有這種感覺,而是當斷不斷,當連不連,讀到一處,不知道該不該停止,暫停止,下邊忽然來一句,又不知道從何而來。兩類文章,造詣不同,這容易說;追根問柢,這不同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想,這大概是思路不清表現(xiàn)在語言方面,或思路和表達能力都有缺欠。我們都知道,思路和語言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因而想改善、提高,就要在思路和語言方面兼程并進。目標是什么?簡單而形象地說是“藕斷絲連”。藕,切斷,比喻是文章的句和段,要斷得整齊、利落;絲,恰好諧音,是思,即思路,要連得緊密、自然。這個意思,想寫一篇文章談一談,一直沒有動筆。原因是:(1)有關思路的事,不容易說明白。(2)舉例吧,正面的例俯拾即是,但離開體會,并不容易說明問題。(3)反面的例,除了(2)項理由之外,還要加上容易惹人不愉快。(4)說到底,還是積土成山的問題,最有效的辦法是在讀、思、寫方面努力,慢慢摸索,畫餅不能充饑??傊窍氲煤芏喽茨軐嵭小,F(xiàn)在談關于作文的一些問題,藕斷絲連的想法躲不過了,所以只好硬著頭皮把這既質實又難于抓住的事物盡力之所及梳理一下。先看下面的例:(1)第二天,他就在一個會場上被捕了,衣袋里還藏著我那印書的合同,聽說官廳因此正在找尋我。印書的合同,是明明白白的,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辯解。記得《說岳全傳》里講過一個高僧,當追捕的差役剛到寺門之前,他就“坐化”了,還留下什么“何立從東來,我向西方走”的偈子。這是奴隸所幻想的脫離苦海的惟一的好方法,“劍俠”盼不到,最自在的惟此而已。我不是高僧,沒有涅槃的自由,卻還有生之留戀,我于是就逃走。(魯迅《為了忘卻的紀念》)(2)我正上體育課,鍛煉身體,人人說很重要。老師遲到了。同桌小王喜歡上課說話,別的人一齊嚷嚷。這算上的什么課!下周該考算術了,考幾門課,題太多,算術題也許不容易。老師終于來了。(1)是正面的例,內容的深刻、沉痛,文氣的奔放、流利,誰讀了都會體會到,用不著說。這里只說說語句的斷和連。斷是文中點句號的地方。句號以上的一組話,無論由意義方面體會還是由語句方面吟味,都是個整體;整體以內,處處結合得緊密,整體以外,也就是對于上下句,則有情誼而不是一家。這能斷是表示思路的清晰,既能駐,又能跳。再說連,思路流動,由此及彼,有如祖父生兒子,兒子生孫子,兒子是祖父所生,孫子是兒子所生,雖然不免于變異,卻總是具有承嗣關系。這承嗣關系,有時比較明顯,如“聽說官廳因此正在找尋我”和“印書的合同”間,句號之前重點說柔石被捕(一個藕段),句號之后重點說自己不想順受(另一個藕段),中間由“印書的合同”連系著,這根絲很明顯。承嗣關系有時不那么明顯,如“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辯解”和“記得《說岳全傳》里講過一個高僧”,驟然一看像是沒有關系(斷了絲),及至往下讀,到“我不是高僧……于是就逃走”,才知道這根絲還是緊緊地連系著,像是大跳而實際跳得并不遠。絲連還有一組語句之內(逗號之上和之下)的,如“是明明白白的”和“但我不愿意到那些不明不白的地方去辯解”,意轉而絲連得非常緊。這像是散步隨意走上岔路,貌似偶然而內有必然,文章的行云流水、涉筆成趣多是從這種寫法來。這能連是表示思路的貫通,以文題為韁勒,隨意馳騁。(2)是反面的例,與(1)對比就可以知道,是當斷而不知道如何斷,這表示思路不能清晰;當連而常常脫節(jié),這表示思路不能貫通。以上解釋舉例,斷和連分開說。其實,斷和連是同一事物的兩面,不能斷就用不著連,不能連就用不著斷。以下為了方便,還是分開說。先說斷。斷有級別。為了減少頭緒,我們可以把用句號(或大致相當于句號的嘆號、問號等)截住的一部分看作基本單位。這樣,由句號截住的一些語句是個小的“意組”。若干小的意組可以組成較大的意組,表現(xiàn)為文章中的“段”。若干較大的意組還可以組成更大的意組,表現(xiàn)為有些內容較復雜的文章分為(一)(二)(三)(四)幾部分。句與句之間由細絲連著,因為共同闡明主題的某一部分內容,意思關系近,細絲足夠用,割雞不必用牛刀。這情況,開卷就可以看到,用不著舉例。(有人句號用得多,有人逗號用得多,這決定于對于意組大小的理解不同,這里不談。)至于段與段之間的粗絲連系,概括說容易,是:上段末句闡明的是“這”一部分內容,下段首句闡明的是“那”一部分內容;可是對文章總的主題說,闡明的又是同一個內容。有同有異,所以要用粗絲連著。怎么樣算用粗絲連?舉南宋姜夔一首有名的詠蟋蟀的《齊天樂》詞為例:庚郎先自吟愁賦,凄凄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西窗又吹暗雨,為誰頻斷續(xù)……詞分上下兩片,相當于文章的兩段。下片起始名為換頭?!拔鞔坝执蛋涤辍边@個換頭很有名,因為它能夠明離暗合。用粗絲連就是明離暗合。自然,這是原則,至于具體怎么離合才好,那就要靠讀名作時多體會。段之上如果有更大的幾部分,道理相同,可以類推。再說連。思路圍繞一個主題,由此及彼,意思前后相生,是連。此和彼之間,不能滿足于只有“可然”的關系,應該要求有“應然”的關系。例如由“竹子”想到“沙漠”(無竹)是可然的,由“竹子”想到“江南”是應然的??扇?,讀者會感到生硬甚至離奇;應然,讀者會感到順理成章,恰如所愿。思路的連,可緊可松。緊密的連系常常表現(xiàn)在語句的“接力”上,這可以舉白居易《長恨歌》中的幾句為例:君臣相顧盡沾衣,東望都門信馬歸。歸來池苑皆依舊,太液芙蓉未央柳。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如何不淚垂?上面所舉魯迅先生的文章是串珠式的連;這里是連環(huán)式的連,“歸”套著“歸”,“柳”套著“柳”。寫文章,句句要求連環(huán)式的連,難,也不必要;但如果情況恰好合適,偶一為之,就會給讀者一種思緒洶涌、魚貫而出的印象,就修辭的效果說是可取的。思路聯(lián)系的松有各種情況。有的“人”,如去世不很久的一位著名語言學家,寫文章,思路常常不是由甲跳到乙,而是跳到丙,甚至丁。讀他的文章,即使是門內漢,也常常要多費些思索,尋求一下跳過的橋究竟是什么。這或者是因為,他思路敏捷,實際就是這樣跳的;不過由傳達效果方面看,總是不這樣像是斷了絲才好。有的“文”也有思路連系松的情況,如古代子書,經(jīng)常是前半講道理,后半變?yōu)橹v史實,講故事。這后半雖然是例證性質,由語句方面看卻像是斷了絲。此外,我們讀文章,寫文章,都會碰到思路忽然有異常變化的情形。譬如正寫到“我總是舉雙手贊成”,下面忽然到一句“自然,我有時也會反對”,自己打自己的嘴巴,怎么回事?這是因為思路有時真就這樣跳,筆為思路服務,也就只好這樣寫。但又覺得近于離奇,怎么辦?辦法是用個破折號“——”隔開,表示跳得太遠,像是斷了絲,其實是照思路陳述,不得不如此。兩部分連系松,愿意化松為緊,以顯示思路的貫通,還有“架橋”的辦法。舉蘇東坡的一篇隨筆《游沙湖》為例:(前部)(余)疾愈,與之(代名醫(yī)龐安常)同游清泉寺。寺在薪水郭門外二里許,有王逸少洗筆泉,水極甘,下臨蘭溪。(橋)溪水西流,(后部)余作歌云:“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蕭蕭暮雨子規(guī)啼。誰道人生無再少?君看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fā)唱黃雞?!庇嗡潞妥鳌朵较场吩~連系很松,中間有“溪水西流”為橋,松的忽然變?yōu)楹芫o了。自然,蘇東坡不是先寫了前后兩部分,然后架橋的。不過我們寫文章,有時卻有這樣的經(jīng)驗,前后兩部分意思都要得,只是像是連不上,那就可以用架橋的辦法,使像是斷了絲的成為緊緊連系著。由以上所說可以知道,藕斷絲連是行文的一種境界。說它高,可以,因為這是理想的,古往今來無數(shù)大作家的無數(shù)大作品,意思清通,語句整潔流利如貫珠,所達到的不過是這個境界。但說它平常也未嘗不可,因為如果不能這樣,那就成為意思和語句都不清楚,說嚴重些就不成為文章了。最后說說要怎樣學。這主要是在讀中體會,在寫中摸索,日積月累,由生而熟,由心慕手追而運用自如。總的原則是多知不如多熟。我的經(jīng)驗,讀時的體會是基本,更重要。讀,當然指讀上好的,這用不著說。上好的文章同樣是作者思路的寫照,表達習慣的寫照。思路前行,有時直,有時曲,都有心理的必然;某種意思,用什么樣的語句寫到紙上,都有表達的必要。這必然和必要,自然人人不能盡同,但因為是必然和必要,它就不能不小異而大同。這大同,比喻是一條近而平坦的路,所謂讀時體會,是心用思索從路上走,口用聲音從路上走。多走,成為習慣,自然會知道怎樣前進合適,怎樣前進不合適?!读凝S志異》里有憑嗅覺辨別文章好壞的故事,那是異,可以不在話下。憑聽覺辨別是不是藕斷絲連的可能還是有的,這就是,有的寫法,念,一聽就順溜,或相反,一聽就別扭。這能力也要從多讀中來。這有如聽歌唱,熟了,自己能夠隨著哼哼,別人唱錯了,也很容易指出來。讀的同時,當然還要寫。寫要思路清晰,這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