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標準解讀課件_第1頁
課程標準解讀課件_第2頁
課程標準解讀課件_第3頁
課程標準解讀課件_第4頁
課程標準解讀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課程標準”解讀“課程標準”解讀1一、為什么要課改一、為什么要課改2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回顧1950年8月《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1952年3月《中學教學計劃(草案)》1957年6月《1957~1958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1958年3月《1958~1959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1963年7月《全日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1981年4月《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1990年3月《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1996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行)》2001年1月《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課程體系形成期課程體系重建課程改革期課程體系重建————————————————————————————————————————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回顧1950年8月《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3二、“課程標準”____解讀二、“課程標準”____解讀4一、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1.依據、內容、目標、學習方式、評價比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依據以社會的要求和學生發(fā)展為依據。以部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科材料為依據。內容寬泛和可擴展。狹窄和被限定的。目標三維目標——既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承,又重視學生自主探究,還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目標單一——學習知識與技能,并在教師給定的問題中逐步培養(yǎng)解題能力。學習方式支持自主學習方式,重視個體差異,鼓勵教師個性化。不支持自主學習方式,不重視個體差異,不鼓勵教師個性化。評價多元評價方式。單一評價方式。一、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1.依據、內容、目標、學習方式、評價比5例如:教學大綱摘錄

普通中學的任務,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并為培養(yǎng)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級人才奠定基礎。物理課程對于完成這些任務有重要作用。學生在物理課程中學到的關于物質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和物質的基本結構知識,受到的觀察、實驗、思維、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及受到的思想教育,是他們繼續(xù)學習科學技術和投身祖國建設事業(yè)的必要基礎。課程標準摘錄(課程性質)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或科學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中物理課程有助于學生繼續(xù)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fā)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為終身發(fā)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打下基礎。

例如:教學大綱摘錄普通中學的任務,是62.框架比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義務教育之上的基礎教育教學目的課程的三維目標的學科落實物理教學的要求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內容表準必修課成和選修課程模塊、案例、活動建議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實施建議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2.框架比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7三、新課程形式上的變化模塊教學學分制三、新課程形式上的變化模塊教學8學習領域科目模塊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語文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藝術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科目模塊或系列學習領域科目模塊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9144學分必修116學分語文10學分數學10學分外語10學分思想政治8學分歷史6學分地理6學分物理6學分化學6學分生物6學分技術8學分信息技術4學分通用技術4學分藝術6學分體育與健康11學分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qū)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課標所設置的選修22學分學校自主開設的選修課6學分+會考及格可畢業(yè)144學分必修116學分語文10學分數學10學分外語10學分10課標所設置的選修語文分5個系列數學5個模塊,16個專題,毎兩個專題可組成一個塊。英語系列Ⅰ:6個模塊。系列Ⅱ:三類。思想政治6個模塊。歷史6個模塊。地理7個模塊。物理10個模塊?;瘜W6個模塊。生物3個模塊。北京市建議文理均至少選4個模塊文至少選2個模塊,理至少選3個模塊和兩個專題文理均至少選3個模塊文至少選2個模塊文至少選3個模塊文至少選2個模塊文至少選1個模塊,理至少選4個模塊文至少選1個模塊,理至少選3個模塊理至少選2個模塊課標所設置的選修語文分5個系列數學5個模塊,16個專題,英語11選修1-2選修2-2選修2-3選修1-1選修2-1選修3-1選修3-4

選修3-5選修3-2選修3-3

物理2

物理1選修共同必修必修高中物理學科課程設置選修1-2選修2-2選修2-3選修1-1選修2-1選修3-112培養(yǎng)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yǎng),滿足全體學生的終生發(fā)展需求課程目的: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程結構:注重共同基礎,體現選擇性課程內容:體現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課程實施: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課程評價:更新評價觀念,促進學生發(fā)展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2.選修模塊:選修1-1選修1-2選修2-1選修2-2選修2-3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選修3-5實施建議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科書編寫建議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fā)建議三課程標準設計框圖課程基本理念內容標準(課程模塊)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實施建議三課程標準設計框圖課程基本13四、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內容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附錄2物理專題研修附錄1物理實驗專題一、課程性質二、課程基本理念三、課程設計思路一、課程總目標二、課程具體目標一、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二、共同必修模塊三、選修模塊一、教學建議二、評價建議三、教科書編寫建議四、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fā)建議

人才觀、教育觀、課程觀

教學觀

教學內容觀

教學實施及教材觀四、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14五、新課程內容、要求、設置方面的變化(五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一)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中物理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fā)展的挑戰(zhàn)奠定基礎。(二)在課程結構上重視基礎,體現課程的選擇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屬于基礎教育,應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興趣、發(fā)展?jié)撃芎徒窈蟮穆殬I(yè)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五、新課程內容、要求、設置方面的變化(五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15(三)在課程內容上體現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高中物理課程在內容上應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加強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fā)展的聯系,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關注物理學的技術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tài)度。(四)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五)在課程評價上強調更新觀念,促進學生發(fā)展高中物理課程應體現評價的內在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關注過程性評價,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fā)展。通過評價還應促進教師的提高以及教學實踐的改進等。(三)在課程內容上體現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16六、與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密切相關的三個關鍵詞科學素養(yǎng)三維目標科學探究六、與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密切相關的三個關鍵詞科學素養(yǎng)17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價值觀、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實踐意識及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倫理規(guī)范科學進取心、科學世界觀、正確觀察的能力、科學思維習慣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價值觀、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18(四)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仡櫍ㄋ模┰谡n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回顧19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強調確定性科學精神強調不確定性科學態(tài)度強調真實性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強調確定性科學精神強20楊振寧談中美教育的差異:中國基礎教育講究按部就班,承上啟下,漏洞較小。中國的學生往往怕出錯,美國學生常常在亂七八之中把知識學了進去,知識體系中漏洞百出,正確和錯誤糾纏在一起(但是這不影響他們成才,美國教師鼓勵學生提問,甚至向權威挑戰(zhàn))。美國鼓勵學生提問,中國教師不允許學生與自己有半點偏差。中國教育完整,邏輯性強,填鴨式的,缺乏創(chuàng)造力。楊振寧談中美教育的差異:21

丘成桐:數學奧賽不能成就大數學家,看幾本科學家的傳記。丘成桐:數學奧賽不能成就大數學家,看幾本科22

把有問題教得沒問題是教學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學誘發(fā)學生思考新的問題。把有問題教得沒問題是教學的第一步,成功的23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習物理學的基礎知識,了解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了解物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思想。2.認識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實驗的一些基本技能,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能獨立完成一些物理實驗。3.初步了解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fā)展趨勢以及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4.關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知道一些與物理學相關的應用領域,能嘗試運用有關的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24(二)過程與方法1.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guī)律。2.通過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學習過程,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3.能計劃并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物理問題,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4.參加一些科學實踐活動,嘗試經過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與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5.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二)過程與方法25(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能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fā)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樂于探究自然界的奧秘,能體驗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艱辛與喜悅。2.有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3.具有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4.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堅持正確觀點,勇于修正錯誤,具有團隊精神。5.了解并體會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貢獻,關注并思考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6.關心國內、外科技發(fā)展現狀與趨勢,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26三維目標是科學完整內涵在科學教育中的反應。三維目標使學生真正懂科學,對科學產生敬畏之情。三維目標的關系:不是互相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揪暥仁侵R技能,知識目標是基礎,只有知識目標的落實,才有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詮埦S善教授《課程改革的追求與物理教育的責任》三維目標是科學完整內涵在科學教育中的反應。27科學探究科學探究28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一、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高中物理課程各個模塊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學探究或物理實驗。高中學生應該在科學探究和物理實驗中達到以下要求。第三部分內容標準29科學探究要素對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問題能發(fā)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從物理學的角度較明確地表述這些問題認識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義猜想與假設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問題的答案提出假設對物理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認識猜想與假設的重要性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知道實驗目的和已有條件,制定實驗方案嘗試選擇實驗方法及所需要的裝置與器材考慮實驗的變量及其控制方法認識制定計劃的作用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用多種方式收集數據按說明書進行實驗操作,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如實記錄實驗數據,知道重復收集實驗數據的意義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識認識科學收集實驗數據的重要性分析與論證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嘗試根據實驗現象和數據得出結論對實驗結果進行解釋和描述認識在實驗中進行分析論證是很重要的評估嘗試分析假設與實驗結果間的差異注意探究活動中未解決的矛盾,發(fā)現新的問題吸取經驗教訓,改進探究方案認識評估的意義交流與合作能寫出實驗探究報告在合作中注意既堅持原則又尊重他人有合作精神認識交流與合作的重要性科學探究要素對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問題能發(fā)現30科學探究既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又是重要教學方式;既是學生學習的學習目標,又是物理學習的重要方法??茖W探究既是物理課程的重要內容,又是重要31

《課程標準》中對科學探究提出的要求是“要素”,不是“環(huán)節(jié)”。

巴耳末對氫光譜的研究,波爾量子化的原子模型的提出,愛因斯坦的相對論的創(chuàng)建······是否是科學探究?《課程標準》中對科學探究提出的要求是“要素”,不32探究精神是課堂的靈魂,唯有探究才能培養(yǎng)思想者和批判者,沒有探究的教學只能是訓練。探究學習的意蘊:思考、質疑、批判、欣賞、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不能僅僅滿足于知識的記憶、掌握、理解和應用,而是要努力培養(yǎng)學生對知識的質疑、批判、建構和創(chuàng)新。探究學習的實踐:以問題為導向。以探究為核心重建課堂教學。探究精神是課堂的靈魂,唯有探究才能培養(yǎng)思想者和批判者,沒有探33課堂探究的誤區(qū):問題缺乏思維含金量教師引導和點撥不當教師對學生低層次認知結果或過程遷就策略:

提出了一個有價值的問題,并圍繞這個問題展開了深度的思考和交流!課堂探究的誤區(qū):問題缺乏思維含金量策略:提出了一個有34教學中應避免形式化形式化即形式主義,重現象不重本質,重形式不重實質,教學改革只是“形似”而不是“神似”,其特點是浮躁而不深刻,花哨而不樸實,張揚而不清新。形式化必然導致淺層化、庸俗化。在這樣的課堂上,教學的有效性必然要受到質疑。教學中應避免形式化3520.有一些問題你可能不會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對這些問題的解是否合理進行分析和判斷。例如從解的物理量單位,解隨某些已知量變化的趨勢,解在一些特殊條件下的結果等方面進行分析,并與預期結果、實驗結論等進行比較,從而判斷解的合理性或正確性。舉例如下:如圖所示,質量為M、傾角為的滑塊A放于水平地面上。把質量為m的滑塊B放在A的斜面上,忽略一切摩擦,有人求得B相對地面的加速度,式中g為重力加速度。對于上述解,某同學首先分析了等號右側量的單位,沒發(fā)現問題。他進一步利用特殊條件對該解做了如下四項分析和判斷,所得結論都是“解可能是對的”。但是,其中有一項是錯誤的。請你指出該項。A.當0°時,該解給出a=0,這符合常識,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B.當90°時,該解給出a=g,這符合實驗結論,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C.當M>>m時,該解給出a=gsinθ,這符合預期的結果,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D.當時M<<m,該解給出a=g/sinθ,這符合預期的結果,說明該解可能是對的θBA20.有一些問題你可能不會求解,但是你仍有可能對這些問題的解36“課程標準”解讀“課程標準”解讀37一、為什么要課改一、為什么要課改38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回顧1950年8月《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1952年3月《中學教學計劃(草案)》1957年6月《1957~1958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1958年3月《1958~1959學年度中學教學計劃》1963年7月《全日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1978年1月《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學教學計劃(草案)》1981年4月《全日制六年制重點中學教學計劃(試行草案)》1990年3月《現行普通高中教學計劃的調整意見》1996年3月《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試行)》2001年1月《全日制普通高中課程計劃》課程體系形成期課程體系重建課程改革期課程體系重建————————————————————————————————————————我國高中課程改革的回顧1950年8月《中學暫行教學計劃(草案39二、“課程標準”____解讀二、“課程標準”____解讀40一、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1.依據、內容、目標、學習方式、評價比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依據以社會的要求和學生發(fā)展為依據。以部分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科材料為依據。內容寬泛和可擴展。狹窄和被限定的。目標三維目標——既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承,又重視學生自主探究,還重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滲透。目標單一——學習知識與技能,并在教師給定的問題中逐步培養(yǎng)解題能力。學習方式支持自主學習方式,重視個體差異,鼓勵教師個性化。不支持自主學習方式,不重視個體差異,不鼓勵教師個性化。評價多元評價方式。單一評價方式。一、課程標準與教學大綱1.依據、內容、目標、學習方式、評價比41例如:教學大綱摘錄

普通中學的任務,是為了提高全民族的素質,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公民,并為培養(yǎng)現代化建設需要的各級人才奠定基礎。物理課程對于完成這些任務有重要作用。學生在物理課程中學到的關于物質最普遍的運動形式和物質的基本結構知識,受到的觀察、實驗、思維、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方法的訓練,以及受到的思想教育,是他們繼續(xù)學習科學技術和投身祖國建設事業(yè)的必要基礎。課程標準摘錄(課程性質)

高中物理是普通高中科學學習領域的一門基礎課程,與九年義務教育物理或科學課程相銜接,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中物理課程有助于學生繼續(xù)學習基本的物理知識與技能;體驗科學的探究過程,了解科學的研究方法;增強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發(fā)展探索自然、理解自然的興趣與熱情;認識物理學對科技進步以及文化、經濟和社會發(fā)展的影響;為終身發(fā)展,形成科學世界觀和科學價值觀打下基礎。

例如:教學大綱摘錄普通中學的任務,是422.框架比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思路課程目標義務教育之上的基礎教育教學目的課程的三維目標的學科落實物理教學的要求學生的學科素養(yǎng)內容表準必修課成和選修課程模塊、案例、活動建議教學內容的確定和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要求實施建議教學建議教學中應注意的幾點評價建議教材編寫建議2.框架比較課程標準教學大綱前言課程性質課程基本理念課程設計43三、新課程形式上的變化模塊教學學分制三、新課程形式上的變化模塊教學44學習領域科目模塊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綜合實踐活動語文英語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信息技術通用技術音樂美術藝術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qū)服務社會實踐科目模塊或系列學習領域科目模塊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45144學分必修116學分語文10學分數學10學分外語10學分思想政治8學分歷史6學分地理6學分物理6學分化學6學分生物6學分技術8學分信息技術4學分通用技術4學分藝術6學分體育與健康11學分研究性學習活動15學分社區(qū)服務2學分社會實踐6學分課標所設置的選修22學分學校自主開設的選修課6學分+會考及格可畢業(yè)144學分必修116學分語文10學分數學10學分外語10學分46課標所設置的選修語文分5個系列數學5個模塊,16個專題,毎兩個專題可組成一個塊。英語系列Ⅰ:6個模塊。系列Ⅱ:三類。思想政治6個模塊。歷史6個模塊。地理7個模塊。物理10個模塊?;瘜W6個模塊。生物3個模塊。北京市建議文理均至少選4個模塊文至少選2個模塊,理至少選3個模塊和兩個專題文理均至少選3個模塊文至少選2個模塊文至少選3個模塊文至少選2個模塊文至少選1個模塊,理至少選4個模塊文至少選1個模塊,理至少選3個模塊理至少選2個模塊課標所設置的選修語文分5個系列數學5個模塊,16個專題,英語47選修1-2選修2-2選修2-3選修1-1選修2-1選修3-1選修3-4

選修3-5選修3-2選修3-3

物理2

物理1選修共同必修必修高中物理學科課程設置選修1-2選修2-2選修2-3選修1-1選修2-1選修3-148培養(yǎng)目標進一步提高科學素養(yǎng),滿足全體學生的終生發(fā)展需求課程目的: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課程結構:注重共同基礎,體現選擇性課程內容:體現課程的時代性、基礎性和選擇性課程實施: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課程評價:更新評價觀念,促進學生發(fā)展課程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必修模塊:物理1物理22.選修模塊:選修1-1選修1-2選修2-1選修2-2選修2-3選修3-1選修3-2選修3-3選修3-4選修3-5實施建議教學建議評價建議教科書編寫建議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fā)建議三課程標準設計框圖課程基本理念內容標準(課程模塊)培養(yǎng)目標課程目標實施建議三課程標準設計框圖課程基本49四、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三部分內容標準第四部分實施建議附錄2物理專題研修附錄1物理實驗專題一、課程性質二、課程基本理念三、課程設計思路一、課程總目標二、課程具體目標一、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二、共同必修模塊三、選修模塊一、教學建議二、評價建議三、教科書編寫建議四、課程資源利用與開發(fā)建議

人才觀、教育觀、課程觀

教學觀

教學內容觀

教學實施及教材觀四、物理課程標準的基本內容第一部分前言第二部分課程目50五、新課程內容、要求、設置方面的變化(五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課程結構、課程內容、課程實施、課程評價。(一)在課程目標上注重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高中物理課程旨在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yǎng),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培養(yǎng)學生,為學生終身發(fā)展、應對現代社會和未來發(fā)展的挑戰(zhàn)奠定基礎。(二)在課程結構上重視基礎,體現課程的選擇性普通高中教育仍屬于基礎教育,應注重全體學生的共同基礎,同時應針對學生的興趣、發(fā)展?jié)撃芎徒窈蟮穆殬I(yè)需求,設計供學生選擇的物理課程模塊,以滿足學生的不同學習需求,促進學生自主地、富有個性地學習。五、新課程內容、要求、設置方面的變化(五個基本理念)課程目標51(三)在課程內容上體現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高中物理課程在內容上應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與技能,加強與學生生活、現代社會及科技發(fā)展的聯系,反映當代科學技術發(fā)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學思想,關注物理學的技術應用所帶來的社會問題,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參與意識和對社會負責任的態(tài)度。(四)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五)在課程評價上強調更新觀念,促進學生發(fā)展高中物理課程應體現評價的內在激勵功能和診斷功能,關注過程性評價,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發(fā)展。通過評價還應促進教師的提高以及教學實踐的改進等。(三)在課程內容上體現時代性、基礎性、選擇性52六、與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密切相關的三個關鍵詞科學素養(yǎng)三維目標科學探究六、與課堂教學中落實新課程理念密切相關的三個關鍵詞科學素養(yǎng)53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價值觀、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學知識、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方法、科學思維、科學實踐意識及應用科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態(tài)度和倫理規(guī)范科學進取心、科學世界觀、正確觀察的能力、科學思維習慣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方法、科學價值觀、科學態(tài)度、科學精神科54(四)在課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高中物理課程應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積極參與、樂于探究、勇于實驗、勤于思考。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學習物理知識與技能,培養(yǎng)其科學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學態(tài)度與科學精神?;仡櫍ㄋ模┰谡n程實施上注重自主學習,提倡教學方式多樣化回顧55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強調確定性科學精神強調不確定性科學態(tài)度強調真實性科學素養(yǎng)科學知識科學精神科學態(tài)度科學知識強調確定性科學精神強56楊振寧談中美教育的差異:中國基礎教育講究按部就班,承上啟下,漏洞較小。中國的學生往往怕出錯,美國學生常常在亂七八之中把知識學了進去,知識體系中漏洞百出,正確和錯誤糾纏在一起(但是這不影響他們成才,美國教師鼓勵學生提問,甚至向權威挑戰(zhàn))。美國鼓勵學生提問,中國教師不允許學生與自己有半點偏差。中國教育完整,邏輯性強,填鴨式的,缺乏創(chuàng)造力。楊振寧談中美教育的差異:57

丘成桐:數學奧賽不能成就大數學家,看幾本科學家的傳記。丘成桐:數學奧賽不能成就大數學家,看幾本科58

把有問題教得沒問題是教學的第一步,成功的教學誘發(fā)學生思考新的問題。把有問題教得沒問題是教學的第一步,成功的59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1.學習物理學的基礎知識,了解物質結構、相互作用和運動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規(guī)律,了解物理學的基本觀點和思想。2.認識實驗在物理學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實驗的一些基本技能,會使用基本的實驗儀器,能獨立完成一些物理實驗。3.初步了解物理學的發(fā)展歷程,關注科學技術的主要成就和發(fā)展趨勢以及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影響。4.關注物理學與其他學科之間的聯系,知道一些與物理學相關的應用領域,能嘗試運用有關的物理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自然現象和生活中的問題。三維目標(一)知識與技能60(二)過程與方法1.經歷科學探究過程,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嘗試應用科學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問題,驗證物理規(guī)律。2.通過物理概念和規(guī)律的學習過程,了解物理學的研究方法,認識物理實驗、物理模型和數學工具在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的作用。3.能計劃并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通過自己的努力能解決學習中遇到的一些物理問題,有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4.參加一些科學實踐活動,嘗試經過思考發(fā)表自己的見解,嘗試運用物理原理和研究方法解決一些與生產和生活相關的實際問題。5.具有一定的質疑能力,信息收集和處理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二)過程與方法61(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1.能領略自然界的奇妙與和諧,發(fā)展對科學的好奇心與求知欲,樂于探究自然界的奧秘,能體驗探索自然規(guī)律的艱辛與喜悅。2.有參與科技活動的熱情,有將物理知識應用于生活和生產實踐的意識,勇于探究與日常生活有關的物理學問題。3.具有敢于堅持真理、勇于創(chuàng)新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和科學精神,具有判斷大眾傳媒有關信息是否科學的意識。4.有主動與他人合作的精神,有將自己的見解與他人交流的愿望,敢于堅持正確觀點,勇于修正錯誤,具有團隊精神。5.了解并體會物理學對經濟、社會發(fā)展的貢獻,關注并思考與物理學相關的熱點問題,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意識,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圍內,為社會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做出貢獻。6.關心國內、外科技發(fā)展現狀與趨勢,有振興中華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有將科學服務于人類的意識。

(三)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62三維目標是科學完整內涵在科學教育中的反應。三維目標使學生真正懂科學,對科學產生敬畏之情。三維目標的關系:不是互相獨立的,而是相互關聯的?;揪暥仁侵R技能,知識目標是基礎,只有知識目標的落實,才有過程、方法、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詮埦S善教授《課程改革的追求與物理教育的責任》三維目標是科學完整內涵在科學教育中的反應。63科學探究科學探究64第三部分內容標準一、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要求物理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在高中物理課程各個模塊中都安排了一些典型的科學探究或物理實驗。高中學生應該在科學探究和物理實驗中達到以下要求。第三部分內容標準65科學探究要素對科學探究及物理實驗能力的基本要求提出問題能發(fā)現與物理學有關的問題從物理學的角度較明確地表述這些問題認識發(fā)現問題和提出問題的意義猜想與假設對解決問題的方式和問題的答案提出假設對物理實驗結果進行預測認識猜想與假設的重要性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知道實驗目的和已有條件,制定實驗方案嘗試選擇實驗方法及所需要的裝置與器材考慮實驗的變量及其控制方法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