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高考文言閱讀古代文化常識_第1頁
最牛高考文言閱讀古代文化常識_第2頁
最牛高考文言閱讀古代文化常識_第3頁
最牛高考文言閱讀古代文化常識_第4頁
最牛高考文言閱讀古代文化常識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xxx公司文件編號:文件日期:修訂次數(shù):第1.0次更改批準(zhǔn)審核制定方案設(shè)計,管理制度高考文言閱讀古代文化常識1、孤

古同“辜”,意思是:幼年死去父親;古代帝王的自稱等。2、失怙

指喪父,即死了父親。語出《詩·小雅·蓼莪》:“無父何怙無母何恃”清代黃景仁《和容甫》詩:“兩小皆失怙,哀樂頗相當(dāng)?!爆F(xiàn)代戲曲家洪深《歌女紅牡丹》:“紅牡丹幼年失怙,事母盡孝?!笔眩鹤杂讍誓附惺?。3、丁憂

就是祖制,具體說來,是朝廷官員的父母親如若死去,無論此人任何官何職,從得知喪事的那一天起,必須回到祖籍守制二十七個月,這叫丁憂。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長等喪事,后多指官員居喪。丁憂源于漢代,至宋代則由太常主其事?!岸 笔窃夥?、遇到的意思。父憂即父親去世,母憂即母親去世。4、髡鉗

古代刑罰。謂剃去頭發(fā),用鐵圈束頸?!妒酚洝ぜ静紮璨剂袀鳌罚骸澳梭傘Q季布,衣褐衣,置廣柳車中?!?/p>

5、奴隸制時期五刑之一,從夏代開始逐步確立,于西周時期寫入?yún)魏罹幹摹秴涡獭?,是一種野蠻的、不人道的、故意損傷受刑人肌體的刑罰。6、唐至封建時期五刑(1)笞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十到五十下。(2)杖刑。以十為一等,分五等,即從六十到一百下。(3)徒刑。刑期分一年、一年半、二年、二年半、三年五等。(4)流刑。里程分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三等。(5)死刑。分絞和斬二等。而除主要的五刑之外,還有磔(俗稱車裂或五馬分尸)、髡(既剃發(fā))、髕(也作臏,割膝骨)、刵(割耳朵),醢(剁成肉醬),梟首,棄市,族誅等。封建五刑一直到清末才被廢除。當(dāng)然,五刑并非一定是上述兩種情況,李斯死時也受五刑(司馬遷《報任安書》:李斯,相也,具于五刑)這里的五刑指的劓(割鼻)斬趾(斬左右腳趾)笞(用鞭,杖或竹板打)梟首(將人的頭砍下懸掛以示眾人)菹(剁成肉醬)詣

(1)到、拜訪,舊時特指到尊長那里去:~闕?!罢埥獭#?)(學(xué)業(yè)或技藝)所達(dá)到的程度:造~。苦心孤~(指刻苦鉆研,達(dá)到別人不及的境地)。(3)請求、要求。8、里中指同里的人?!妒酚洝埗愨帕袀鳌罚骸扒卦t書購求兩人,兩人亦反用門者以令里中?!?、有司

指相關(guān)官員或有關(guān)部門。古代設(shè)官分職,各有專司,故稱有司。10、風(fēng)塵

比喻紛亂或污濁的生活,舊指仕宦。指作官的志向。出處:《晉書·虞喜傳》:"處靜味道無風(fēng)塵之志,高枕柴門,怡然自足。11、陵夷

衰落,衰敗。

清蒲松齡

《聊齋志異·青鳳》:“太原耿氏,故大家,第宅弘闊。后凌夷,樓舍連亙,半曠廢之。12、哀誄

哀悼死者的文章。誄:古代敘述死者事跡或表示哀悼?!稌x書·潘岳傳》:“岳美姿儀,辭藻絕麗,尤善為哀誄之文?!?/p>

13、儔

同輩,伴侶:儔儷(同輩,同一類的人物)。儔侶。儔列。儔類。

14、掾

原為佐助的意思,后為副官佐或官署屬員的通稱:~史。~吏。~屬?!?。是中國漢朝時中央朝廷和地方官署內(nèi)設(shè)辦事機(jī)構(gòu)“曹”的長官。掾均由府主(本府的長官)自行任命。三公府掾、刺史府掾官秩可至四百石或三百石,此類高級掾的任命需要向上一級官署上報備案;此外還有不需要上報備案即可任命的下級掾,官秩百石??h諸掾的官秩都在百石以下。15、乾沒

(1)冒險僥倖?!稌x書·張駿傳》:“霸王不以喜怒興師,不以乾沒取勝。(2)貪求;貪得。《晉書·潘岳傳》:“岳性輕躁,趨世利……其母數(shù)誚之曰:‘爾當(dāng)知足而乾沒不已乎(

3)侵吞公家或別人的財物?!薄端问贰ず忧救罚骸懊颗d一役,乾沒無數(shù)?!?6、遷祧

古代帝王對世數(shù)遠(yuǎn)隔之祖,依制將其神主遷入遠(yuǎn)祖之廟。后亦比喻束之高閣。17、讖緯

流行于中國兩漢時期的一種學(xué)說。所謂的“讖緯”,其實是“讖”與“緯”的合稱?!白彙笔乔貪h間的巫師、方士編造的預(yù)言吉兇的隱語、預(yù)言作為上天的啟示,向人們昭示未來的吉兇禍福、治亂興衰。讖有讖言、圖讖等形式,如“亡秦者胡也”即為秦代的一句讖言?!熬暋奔淳晻菨h代儒生假托古代圣人制造的依附于“經(jīng)”的各種著作。東漢時流傳的“七緯”有《易緯》、《書緯》、《詩緯》、《禮緯》、《樂緯》、《孝經(jīng)緯》和《春秋緯》,皆以迷信方術(shù)、預(yù)言附會儒家經(jīng)典。讖大概起源于先秦時期,《左傳》中就有一些讖語的記載。緯則較為晚出,通常認(rèn)為出現(xiàn)在西漢。后來讖、緯逐漸合流。讖,許慎《說文解字·言部》云:“讖,驗也。有徵驗之書。河洛所出之書曰讖。18、仆射

魏晉南北朝至宋尚書省的長官。仆射起源較早,秦律中有仆射稱謂。漢代仆射是個廣泛的官號,自侍中、尚書、博士、謁者、郎以至于軍屯吏、騶、宰、水巷宮人皆有仆射。仆是"主管"的意思,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諸官之長稱仆射。后來只有尚書仆射相承不改,至于宋代。其他仆射的名稱大都廢除。故魏晉南北朝至宋的仆射,專指尚書仆射而言。19、埽

舊時治河,將秫秸、石塊、樹枝捆扎成圓柱形用以堵口或護(hù)岸的東西?!胺踩記Q,垂合,中間一埽,謂之合龍門。”20、視事

舊時指官吏到職辦公,任職?!逗鬂h書·張衡傳》:“視事三年,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21、膏火

燈火(膏:燈油)。比喻夜間工作的費用(多指求學(xué)的費用)。22、刀筆吏古時用筆在竹簡上寫字,寫錯了,用刀刮去從重寫。指撰寫公文或狀詞的人。典出<史記·蕭相國世家》:漢高祖劉邦的丞相蕭何,原來是秦國的刀筆吏,無所作為。后來協(xié)助劉邦統(tǒng)一天下,建立大功,成了漢朝的開國丞相。23、功曹

是郡守、縣令的主要佐吏。主管選署功勞。東漢各州亦有功曹,而名稱略有變更。屬司隸校尉者稱功曹從事,下設(shè)門功曹書佐等協(xié)助處理選用人員等事。其他的功曹從事改稱治中從事(見“治中”),屬員仍稱功曹書佐。歷代沿置。兩晉、南北朝多改稱西曹,也有并設(shè)西曹、功曹,官名有功曹從事、功曹史、西曹書佐、西曹參軍等。24、休沐

類似于今日的星期日休假制度。我國古代的節(jié)假日制度由來已久。在漢朝已有,那時政府就制定了官員五日一“休沐”(休息和洗頭)的制度。據(jù)《漢書·霍光傳》記載:“光時休沐出。”王先謙補(bǔ)注道:“《通鑒》胡注:‘漢制,中朝官五日一下里舍休沐?!边@一制度一直延續(xù)到隋朝。到了唐朝,官員的休假制度改為“旬休”或者“旬假”,即官員每十天休息一天。元朝大概也是這樣,及至明清時期,這一常規(guī)制度便被取消了。中華民國成立后,仿照西方的休假制度,把星期天定為官方正式的休假日。25、皂服舊時小吏所著的黑衣服。亦借指小吏。三國蜀諸葛亮《便宜十六策·治人》:“明君之治,務(wù)知人之所患皂服之吏,小國之臣。故曰:皂服無所不克,莫知其極?!?6、誚

根據(jù)給定字形解釋。形聲。字從言,從肖,肖亦聲。責(zé)備。27、臧獲

古代對奴婢的賤稱?!瓣矮@有不如意者,立殺之?!?8、百五

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五天﹐故名。清納蘭性德《秋千索.淥水亭春望》詞之一﹕"悠揚(yáng)撲盡風(fēng)前絮﹐又百五﹐韶光難住。"一說﹐寒食日在冬至后的一百零六天﹐故稱"百六"。參見"一百五日"﹑"百六"。29、自牧

指自我調(diào)養(yǎng),自我修養(yǎng)?!兑住ぶt》:“謙謙君子,卑以自牧?!?0、縲紲

捆綁犯人的黑繩索。借指監(jiān)獄;囚禁

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墩撜Z·公冶長》31、聝形聲。字從耳,從或,或亦聲。“或”指“邊防巡邏”。“耳”指敵人耳朵?!岸迸c“或”聯(lián)合起來表示“邊防戰(zhàn)斗中擊殺入侵者,割下其左耳以表功”。本義:割敵左耳以記功。說明:古人用兩種辦法計算殺敵之功:出示敵人首級或敵人左耳。在敵人被殺的數(shù)量少的時候,用首級數(shù)量評定功勞。這就是“馘”;在敵人被殺的數(shù)量多時,用左耳代替首級計功。這就是“聝”。32、堞

形聲字。從土,枼。枼亦聲?!皷ァ币鉃椤氨∑薄!巴痢敝浮澳嗤翢傻拇u塊”?!巴痢迸c“枼”聯(lián)合起來表示“用泥磚砌成的薄型矮墻”。33、姑舅

丈夫的父母,公婆?!稜栄拧め層H》:“婦稱夫之父曰舅,稱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則曰君舅、君姑;沒,則曰先舅、先姑。”34、五木

五種取火的木材?;蛑腹糯┚摺R皂侥緸樽樱痪呶迕丁9挪蜷似延梦迥緮S采打馬,其后則擲以決勝負(fù)。后世所用骰子相傳即由五木演變而來。又指古代束身的刑具。35、反坫

(1)坫土筑的平臺?;ハ嗑淳坪蟀芽站票胚€在坫上為周代諸侯宴會時的一種禮節(jié)。36、三歸

娶三姓女子?!墩撜Z.八佾》:"管氏有三歸。37、捃摭

(1)采取,采集。漢司馬遷《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及如荀卿、孟子、公孫固、韓非之徒,各往往捃摭《春秋》之文以著書”。(2)指搜羅材料以打擊別人。宋蘇軾《與鄭靖老書》之四:“某見張君俞,乃始知公中間亦為小人所捃摭?!痹廖姆俊短撇抛觽鳌じ]群》:“群等怨,遂捃摭吉甫陰事告之?!?8、牙帳

(1)將帥所居的營帳。前建牙旗,故名。(2)中國古代邊境少數(shù)民族匈奴、鮮卑、羌、鐵勒、柔然、回紇、突厥、沙陀的“首都”稱為牙帳。著名的有回鶻牙帳城等。39、從弟

共祖父不共父親而年幼于己者的同輩男性為“從父弟”。即現(xiàn)在所謂的堂弟。40、中人

(1)中等的人;常人。(2)中等人家。(3)宦官。(4)宮女。(5)指有權(quán)勢的朝臣。(6)居間介紹或作證的人。(7)中國人。高考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2)

1、耆舊耆qí年老,六十歲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紳。耆宿。(指德高望重的老年人)。

2、踐祚其意是指繼位,登基,現(xiàn)收錄于漢語字典中。踐極(踐極)登極;即位。清李漁《奈何天·鬧封》:“朕自踐極以來,匪躬有失,饑饉薦臻,繼以兵兇,愈增攘亂?!?/p>

3、不豫(1)天子有病的諱稱?!兑葜軙の鍣?quán)》:“維王不豫,于五日召周公旦。”

(2)泛稱尊長有疾。《逸周書·祭公》:“我聞祖不豫有加?!?/p>

(3)不高興?!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拔嵬醪辉?,吾何以助?”

(4)不事先預(yù)備?!抖Y記·中庸》:“凡事豫則立,不豫則廢?!贝嗽ネā邦A(yù)”

(5)不猶豫。(6)不怕煩。《莊子·應(yīng)帝王》:“去!汝鄙人也,何問之不豫也?!?/p>

(7)不參與。三國魏曹冏《六代論》:“衣食租稅,不豫政事?!蓖ā邦A(yù)”之干預(yù)意。

4、大漸謂病勢加劇。語出:南朝齊王儉《褚淵碑文》:“景命不永,大漸彌留?!?/p>

5、國除基本上就是因為功勛而獲得的爵位被剝除了,不可以再被繼承。如:三年,以太宗子寬為嗣,又贈涼州總管、司徒。寬早薨,國除。(武德三年,以唐太宗的兒子李寬做為智云的子嗣,并封為涼州總管和司徒。但是李寬死的很早,死后王的爵位被剝除了。)

6、秋闈秋天舉行考試的場院。特指科舉制度的鄉(xiāng)試,因在秋季舉行,因稱。闈是古代宮室兩側(cè)的小門。后妃居處:宮闈。父母居室:庭闈。科舉時代稱試院:春闈和秋闈。

7、簡惠寬大仁愛;施政寬大仁惠?!境鎏帯俊侗笔贰の盒鳌罚骸斑w熊州刺史,政存簡惠,百姓悅之?!?/p>

8、質(zhì)孫服

古代服裝名,又稱“只孫”、“濟(jì)遜”。漢語譯作“一色衣”,明代稱“I撒”(曳撒或作一撒)的一種衣式。元、明時都有服此者。質(zhì)孫的形制是上衣連下裳,衣式較緊窄且下裳亦較短,在腰間作無數(shù)的襞積,并在其衣的肩背間貫以大珠。質(zhì)孫本為戎服,即便于乘騎等活動,在元代的陶俑及畫中都可以見到此種衣式。“質(zhì)孫”是蒙古語“顏色”的音譯。

9、袍澤“袍”和“澤”都是古代衣服的名稱?!对娊?jīng)·無衣》:“豈曰無衣?與子同袍”、“豈曰無衣?與子同澤”在這里用來形容戰(zhàn)士們互相友愛、同心同德的品質(zhì),因此“袍澤”就成了將士戰(zhàn)友的代名詞。

10、螟蛉之子指義子,即俗語所謂之干兒子、干女兒,與收養(yǎng)人無血親的后嗣。最早見于《詩經(jīng)·小雅·小苑》一文中,文中寫道“螟蛉有子,蜾蠃負(fù)之”。古人以為蜾蠃有雄無雌,無法進(jìn)行交配生產(chǎn),沒有后代,于是捕捉螟蛉來當(dāng)作義子喂養(yǎng)。據(jù)此,后人將被人收養(yǎng)的義子稱為螟蛉之子。

11、卒官死在任上。

12、畫籌指用籌碼計算(射箭的成績)。后用為才士未得試用之典。唐彥謙《試夜題省廊桂》詩:“今日競飛楊葉箭,魏舒休作畫籌人?!?/p>

13、瘐死古代指囚犯在獄中因饑寒而死,后來也泛指在獄中病死。也作“瘐斃”。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xiàn)狀》:“那門丁熬刑不過,便瘐死了?!?/p>

14、太倉稊米古時京城的糧倉;稊米:小米大谷倉中一粒小米,喻極渺小?!境鎏帯空Z出《莊子·秋水》: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唐·白居易《白氏長慶集·和思?xì)w樂詩》:“人生百歲間,天地暫寓形;太倉一稊米,大海一浮萍”

15、馬弁指的是古代時候較為低級的武官所佩戴的一種騎馬用的帽子。”

16、譙早聽得譙樓禁鼓,卻轉(zhuǎn)初更。——《水滸傳》

17、黨錮之禍指中國古代東漢桓帝、靈帝時,士大夫、貴族等對宦官亂政的現(xiàn)象不滿,與宦官發(fā)生黨爭的事件。事件因宦官以“黨人”罪名禁錮士人終身而得名。前后共發(fā)生過兩次。黨錮之禍以宦官誅殺士大夫一黨幾盡而結(jié)束,當(dāng)時的言論以及日后的史學(xué)家多同情士大夫一黨,并認(rèn)為黨錮之禍傷漢朝根本,為黃巾之亂和漢朝的最終滅亡埋下伏筆。

18、廨舊時官吏辦公的地方(使用于漢代,常稱郡廨、公廨)

19、信宿連住兩夜如流連信宿,不覺忘返?!端?jīng)注·江水》

20、軛駕車時套在牲口脖子上的曲木軛,轅前也。——《說文》。

21、鸞是古代傳說中鳳凰一類的神鳥。赤色多者為鳳,青色多者為鸞。多為神仙坐騎。如鸞帶(綴有小鈴鐺的帶子);鸞仗(裝飾有金屬鈴的帝王坐車);鸞車(裝有金鈴的車子。行走時聲如鸞鳴)

22、上柱國是自春秋起為軍事武裝的高級統(tǒng)帥。漢廢。五代復(fù)立為將軍名號。北魏、西魏時設(shè)“柱國大將軍、上柱國大將軍”等,北周時增置“上柱國大將軍”。隋代有“上柱國”、“柱國”,以封勛臣。

23、緡一千錢稱緡,同貫(一千錢稱貫,又鑄錢場所穿在錢孔中的方形竹木條也稱貫)古代穿銅錢的繩子賈人緡線。——《史記》

24、致仕古代官員正常退休叫作“致仕”,一般致仕的年齡為七十歲,有疾患則提前。

25、選曹官名。主銓選官吏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棲逸》:“山公將去選曹,欲舉嵇康,康與書告絕?!?/p>

26、銓選對官吏的考核錄用。銓:衡量輕重。古代量才授官,選拔官吏。

27、侵漁侵奪,從中侵吞牟利?!俄n非子·孤憤》:“大臣挾愚污之人,上與之欺主,下與之收利侵漁,朋黨比周,相與一口。”

28、頭會箕斂頭會:按人頭征稅;箕斂:用畚箕裝取所征的谷物。形容賦稅繁重苛刻。《史記·張耳陳余列傳》:“頭會箕斂,以供軍費?!?/p>

29、作色臉上變色。指神情變嚴(yán)肅或發(fā)怒。30、交章官員交互向皇帝上書奏事相繼上梳。

31、內(nèi)操明時選太監(jiān)在宮中授甲操練,謂之內(nèi)操。姚雪垠《李自成》第三卷第七章:“我一手保你掌管內(nèi)操的事兒,已經(jīng)半個月啦。

32、行取考核選用官員??颇砍錾砣昕紳M者,經(jīng)地方高級官員保舉和考選,由吏部、都察院協(xié)同注擬授職,稱為行取。

33、丁艱子遭父喪或承重孫遭祖父喪,稱“丁外艱”,子遭母喪或承重孫遭祖母喪,稱“丁內(nèi)艱”。

34、蠲(1)除去、驅(qū)出、去掉。十家租稅九家畢,虛受吾君蠲免恩?!拙右住抖帕贳拧?/p>

(2)又如:蠲資(出資);蠲恤(免去勞役賦稅等項,并給與安慰或救濟(jì));蠲疴(除去疾病);蠲丁(免除丁口錢);蠲欠(免除積欠租稅);蠲平(消除平息)

(3)清除,疏通蠲濁而流清?!谠队乐蓓f使君新堂記》

(4)又如:蠲疏(清除疏通);蠲滌(清除,除去);蠲蕩(清除;廢除)

(5)使清潔剖腹以蠲腸?!稌x書·皇甫謐傳》

(6)又如:蠲潔(清潔;明潔);

(7)明示,顯示惠公蠲其大德。——《左傳》

(8)通“涓”。擇取圖厥政,不蠲蒸,天惟降時喪?!稌ざ喾健?/p>

35、璇璣玉衡出自中國古籍《尚書·舜典》,原文是“在璇璣玉衡,以齊七政”。由于記載簡略,含意難以理解,從漢代起就產(chǎn)生兩種不同看法:一主星象說,一主儀器說。司馬遷主張璇璣玉衡就是北斗七星,《史記·天官書》上說:“北斗七星,所謂‘璇璣玉衡以齊七政。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儲備(3)1、董作監(jiān)督工程。宋沉括《夢溪筆談·官政一》:“慶歷中,河決北都商胡,久之未塞,三司度支副使郭申錫親往董作?!?、寓書

寄信;傳遞書信?!蹲髠鳌は骞哪辍罚骸白赢a(chǎn)寓書於子西以告宣子?!?、羈縻政策

是自秦朝建立郡縣制起到宋、元交替時期前,中央王朝籠絡(luò)少數(shù)民族使之不生異心而實行的一種地方統(tǒng)治政策。通過這種政策,處理中央與地方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關(guān)系,以維系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統(tǒng)治。4、編氓

編入戶籍的平民。5、進(jìn)秩

進(jìn)升官職;增加俸祿?!端囄念惥邸肪硭奈逡龝x李重《雜奏議》:“其有殊勛者,輒璽書勉勵,或賜爵進(jìn)秩,禮遇豐厚?!?、僦居

租屋而居。唐段安節(jié)《樂府雜錄·觱篥》:“﹝麻奴﹞不數(shù)月,到京,訪尉遲青,所居在常樂坊,乃側(cè)近僦居?!?、簡惠

寬大仁愛;施政寬大仁惠。【出處】《北史·魏玄傳》:“遷熊州刺史,政存簡惠,百姓悅之?!?、明經(jīng)

漢朝出現(xiàn)的選舉官員的科目,始于漢武帝時期,至宋神宗時期廢除,清代用作貢生的別稱。被推舉者須明習(xí)經(jīng)學(xué),故以“明經(jīng)”為名。明經(jīng)科由郡國或公卿推舉,被舉出后須通過射策以確定等第而得官,如:西漢時期的召信臣、王嘉等,皆是因射策中甲科而為郎。漢代設(shè)置這一科,為儒生進(jìn)入仕途提供了渠道。9、砦

同“寨”。形聲。字從此從石,此亦聲。“此”本義為“就餐”?!按恕迸c“石”聯(lián)合起來表示“壘灶的石塊”。本義:爐灶壘石。引申義:軍隊野營時臨時壘筑的石圍子。10、裨將

形聲。字從衣從卑,卑亦聲。“卑”意為“代表物”?!耙隆迸c“卑”聯(lián)合起來表示“帝王禮服的替代品”。本義:帝王禮服的替代品、次等禮服。說明:帝王前往前代帝王宗廟禮拜前,會派出先行官員,身著次等禮服,前往拜祭。過幾天,帝王本人才正式出場拜祭。所以裨將就是次等的,副將。11、壖

(1)城下宮廟外及水邊等處的空地或田地:“稅城廓~及園田?!?2)古代宮殿的外墻:~垣。墻~。12、假節(jié)鉞(假節(jié)):

節(jié)(就是蘇武牧羊時手里拿的那個東西)、鉞(類似于斧子一樣的東西)都是皇帝的信物?!凹冱S鉞”代表了皇帝出征,比如“帝征孫權(quán),以(曹)休為征東大將軍,假黃鉞”?!笆钩止?jié)”則可以在地方上自行誅殺二千石以下的官員。“持節(jié)”可以自行誅殺無官職之人,若在軍事中,則可以誅殺官員?!凹俟?jié)”可以殺犯軍令之人。

“節(jié)”代表皇帝的身份,凡持節(jié)的使臣,就代表著皇帝親臨,象征皇帝與國家,可行使相應(yīng)的權(quán)力。武將“假節(jié)”的話,他在戰(zhàn)時狀態(tài)就不必左請示、右匯報,可以直接斬殺自己軍中觸犯軍令的士卒?!般X”就是斧鉞,是一種刑具,即“大刑用甲兵,其次用斧鉞”中的“斧鉞”?!案X”專屬君王,偶爾會暫借給人臣,稱為“假節(jié)鉞”。在君王所有的授權(quán)方式之中,“假節(jié)鉞”的規(guī)格是極高的。擁有了“假節(jié)鉞”的權(quán)力,不但可以隨意斬殺觸犯軍令的士卒,還可以代替君主出征,并擁有斬殺節(jié)將的權(quán)力13、兒曹

猶兒輩。《史記·外戚世家褚少孫論》:“是非兒曹愚人所知也?!碧?/p>

韓愈《示兒》詩:“詩以示兒曹,其無迷厥初。”清趙翼《上元后一夕市口觀燈》詩:“兒曹牽衣喜相告,出門要看紅燈紅?!?4、冠帶

1古代男女年滿二十歲所舉行的成年禮儀式。取喻男冠女笈之小成。2、日歷上的冠帶:冠就是帽子的意思,帶,就是古代配飾的意思??傊且恍┭b飾品。3借指官吏官職。4指卦象中正印的位置之一。正印臨冠帶,出生名門,能顯榮達(dá)。15、搘拄

1支撐,支持。清田蘭芳《袁太學(xué)傳》:“及其兄宦游四方,仲方(袁可立孫袁賦諶)搘拄門戶,靜而不擾?!?2)猶抵牾?!睹魇贰ぶ苁繕銈鳌罚骸笆繕阈詣偣荒芪唠S俗,尤好與中官相搘拄,深為

魏忠賢

所惡?!?/p>

(3)抗拒。對抗。黃鉞《隴右光復(fù)記》:“陜省之得以搘拄甘軍者,此數(shù)人之力為多?!?6、蹕

1古代帝王出行時,禁止行人以清道。2指帝王的車駕或行幸之處3站立不正。17、心喪

(1)古時謂老師去世,弟子守喪,身無喪服而心存哀悼?!抖Y記·檀弓上》:“事師無犯無隱,左右就養(yǎng)無方,服勤至死,心喪三年。”(2)泛指無服或釋服后的深切悼念,有如守喪?!冻蹩膛陌阁@奇》卷二十:“李尚書夫婦痛哭倍常,認(rèn)作親生父母,心喪六年?!?8、疵癘

1災(zāi)害疫?。粸?zāi)變?!肚f子·逍遙游》:“其神凝,使物不疵癘而年穀熟?!?2)比喻邪惡。清譚嗣同

《報貝元徵書》:“向令戰(zhàn)勝日本,於中國全局初無裨益,轉(zhuǎn)恐因以驕貪,而人心之疵癘永遠(yuǎn)於深痛?!?9、行在

指天子所在的地方。蔡邕

曰:“天子自謂所居曰‘行在所,言今雖在京師,行所至耳。”2、專指天子巡行所到之地。示例:《明史·徐達(dá)傳》:“捷聞,太祖幸汴梁,召達(dá)詣行在所,置酒勞之?!?/p>

3、走在行,走也,行在即指走在。示例:行在路上20、推轂

典故名,典出《史記》卷一百二〈張釋之馮唐列傳·馮唐〉。義項有:(1)指推車前進(jìn),古代帝王任命將帥時的隆重禮遇。(2)推動;協(xié)助。(3)薦舉;援引。文言文閱讀古代文化常識儲備(4)1、清要

說白了就是不掌握生殺大權(quán)、在重要問題上無任何決策權(quán)力的副職,工作數(shù)量少、壓力小,多為文職。<新唐書李素立傳>:“以親喪解官,起授七品清要。2、遜避

(1)退讓;退避。晉·葛洪《抱樸子·行品》:“潔皎分以守終,不遜避而茍免者,節(jié)人也?!保?)退位;禪讓?!侗饼R書·高德政傳》:“旭(元旭)云:‘五行遞運,有始有終,齊王圣德欽明,萬方歸仰,臣等昧死聞奏,愿陛下則堯禪舜。魏帝便歛容曰:‘此事推挹已久,謹(jǐn)當(dāng)遜避。3、諸生

明清時期經(jīng)考試錄取而進(jìn)入府、州、縣各級學(xué)校學(xué)習(xí)的生員。生員有增生、附生、廩生、例生等,統(tǒng)稱諸生?!端蜄|陽馬生序》“今諸生學(xué)于太學(xué)”,則是指在國子監(jiān)學(xué)習(xí)的各類監(jiān)生。

4、蒼頭

(1)指以青巾裹頭的軍隊(2)指奴仆(3)言頭發(fā)斑白。指年老的人。5、矯旨

假傳圣旨清

戴名世

《左忠毅公傳》:“

忠賢

矯旨遣緹騎逮光斗、漣入京考鞫。”6、濟(jì)師(1)增援軍隊?!缎绿茣だ類鍌鳌罚骸熬影霘q,知士可用,乃請濟(jì)師;詔益河中鄜坊二千騎?!?2)軍隊渡水。漢潘勗《冊魏公九錫文》:“濟(jì)師洪

河,拓定四州,

袁譚高干,咸梟其首?!?、榷場

榷:專利、專賣。榷場:指中國遼、宋、西夏、金政權(quán)各在接界地點設(shè)置的互市市場。榷場貿(mào)易是因各地區(qū)經(jīng)濟(jì)交流的需要而產(chǎn)生的。對于各政權(quán)統(tǒng)治者來說,還有控制邊境貿(mào)易、提供經(jīng)濟(jì)利益、安邊綏遠(yuǎn)的作用。所以榷場的設(shè)置,常因政治關(guān)系的變化而興廢無常。8、土囊

(1)洞穴(2)盛滿泥土用以堵水的袋子(3)明代的一種殺人刑具。用裝滿沙土的袋子壓死或悶死囚人。9、群牧

古稱九州治民的官長,后用以泛指眾諸侯或地方長官?!稌に吹洹罚骸坝P四岳羣牧?!?/p>

蔡沉

集傳:“羣牧,九州之牧伯也。”

10、贓狀貪污盜竊等的罪狀。唐

薛用弱

《集異記·宮山僧》:“贓狀無據(jù),法吏終無以成其獄也。”11、銅匭

匭就是小箱子,是武則天所創(chuàng),其實就是后來歷朝歷代都斷不了要使用的檢舉箱。12、宏辭亦作“宏詞”。制科名目之一,始于唐,宋、金等朝亦相沿。制科,科舉時代臨時設(shè)置的考試科目?!缎绿茣みx舉志下》:“凡試判登科謂之‘入等,甚拙者謂之‘藍(lán)縷。選未滿而試文三篇,謂之‘宏詞;試判三條,謂之‘拔萃。中者即授官?!薄杜f唐書·裴度傳》:“貞元五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