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單元測試_第1頁
高一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單元測試_第2頁
高一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單元測試_第3頁
高一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單元測試_第4頁
高一歷史人教統(tǒng)編版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單元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單元測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試卷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33頁2020-2021學年高一歷史上學期(統(tǒng)編版2019)必修中外歷史綱要上第二章三國兩晉南北朝的民族交融與隋唐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單元測試一、單選題1.780年,宰相楊炎奏請?zhí)频伦趯嵭匈x稅制度改革,收稅“唯以資產為宗,不以丁身為本”,古代賦稅制度逐漸由“舍地稅人”朝“舍人稅地”方向發(fā)展。這有利于()A.促進農產品商品化 B.放松人身依附關系C.保證農民生產時間 D.催生新的經濟因素2.三國時期學者孟康解釋“中朝”說,“中朝,內朝也。大司馬、左右前后將軍、侍中、常侍、散騎、諸吏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為外朝也?!睗h朝實行中外朝制度A.利于加強控制地方 B.旨在終結丞相制度C.有利于加強皇權 D.加速了西漢的滅亡3.藩鎮(zhèn)割據是唐朝末年形成的一大惡瘤。與這一“惡瘤”的產生密切相關的是A.安史之亂 B.黃巢起義 C.五代十國 D.黃袍加身4.“大唐貢士之法,多循隋制……其常貢之科,有秀才,有明經,有進士,有時法,有書,有算?!边@“貢士之法”是指A.世襲制B.察舉制C.九品中正制D.科舉制5.顧炎武稱:“唐制,凡詔敕皆經門下省,事有不便,得以封還。而給事中有駁正違失之掌,著于《六典》……人臣執(zhí)法之正,人主聽言之明,可以并見”。顧炎武所評述的制度()A.體現(xiàn)了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B.有利于提高決策效率C.反映了君臣關系趨于平等 D.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6.現(xiàn)在流行的影視穿越劇,因其許多劇情與歷史事實不符,而遭到不少學者批評。下列電視劇情節(jié)中可能符合史實的是()A.唐玄宗派玄奘西行天竺 B.張仲景在寫《千金方》C.白居易的詩用雕版印刷刻印 D.王羲之點評顏真卿的書法7.貞觀二年(628年),太宗對大臣說:“一個國家要以人為本,人以衣食為本,凡是經營衣服糧食的,以不耽誤時機為本。想要不耽誤時機,作為君主,他的政策措施就應該精簡,讓人民靜養(yǎng)?!边@段話反映的基本思想是A.以農為本,重農抑商 B.以民為本,與民休息C.以民為本,號召人民建功立業(yè) D.以民為本,改變農業(yè)生產方式8.(北魏孝文帝)“初謀南遷,恐眾心戀舊,乃示為大舉,因以脅定群情。外名南伐,其實遷也。舊人懷土,多所不愿,內憚南征,無敢言者,于是定都洛陽?!鄙鲜霾牧险f明的問題,不包括A.孝文帝對遷都的困難估計不足B.北魏保守勢力反對遷都C.孝文帝借南伐之名行遷都之實D.改革面臨層層阻力9.“農圣”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yè)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這反映了A.北魏民族大交融的發(fā)展 B.畜牧業(yè)居于生產主導地位C.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D.賈思勰是南朝的農學家10.魏晉南北朝時期儒學面臨嚴重挑戰(zhàn)的主要原因是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間的傳播③儒學本身存在的問題和缺陷④人們不能接受“理學”觀念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11.下面是中國古代某一時期的形勢圖。它體現(xiàn)的是A.漢代的王國制 B.三國時期的分裂C.十六國時期局部 D.南北朝時期對峙12.對比同類歷史事件是歷史學習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關于商鞅變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相同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都順應了當時歷史發(fā)展的潮流 B.都促進了本國封建生產力發(fā)展C.都側重于制度更新和移風易俗 D.都遇到了守舊勢力的強烈反對13.下列敘述中,唐詩興盛的原因有①社會經濟的繁榮②庶族地主階級登上政治舞臺③科舉取士和帝王提倡④民族融合和頻繁的中外交往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14.下列關于“五代十國”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907年,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后梁B.50多年里,后梁、后唐、后晉、后漢、后周五個朝代,相繼統(tǒng)治著長江流域C.與五代同時,在南方各地和北方的太原,先后出現(xiàn)了十個割據政權,總稱“十國”D.五代十國的分裂局面,是唐朝后期以來藩鎮(zhèn)割據的繼續(xù)和擴大15.在封建社會中,武則天是頗受爭議的帝王之一。下列評價中,最可取的一項是A.她廢子自立,是為歷史之賊也 B.她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帝C.“政啟開元,治宏貞觀”,應肯定 D.心胸狹窄,打擊敵對官吏,愧為人君16.“煬帝此舉,為其國促數年之祚(國運),而為后世開萬世之利,可謂不仁而有功者矣。”“煬帝此舉”是指A.建立隋朝 B.廣建糧倉 C.開大運河 D.征伐高麗二、材料分析題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下表是部分北魏皇帝列表謚號姓名在位時間(公元)道武帝拓跋圭368—409太武帝拓跋燾424—452獻文帝拓跋弘466—471孝文帝拓跋宏471—499宣武帝元恪500—515孝明帝元詡516—527孝莊帝元子攸528—531孝武帝元修532—534材料二以下是北朝不同時期的佛像圖片(1)指出材料一內容變化,這些變化分別體現(xiàn)了孝文帝改革的哪些措施?(2)根據材料二,說明北朝佛像樣式演變的趨勢并分析原因。(3)分析上述材料反映的現(xiàn)象對中國歷史產生的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文明因多樣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自古以來,我國同世界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為中華文化的源遠流長打下了堅實基礎。材料一盛唐時期,政治清明,社會經濟呈現(xiàn)一派高度繁榮景象,與少數民族和外國交流頻繁,開放的社會風氣,多彩的文學和藝術,這些都使得唐代的社會生活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呈現(xiàn)出多元開放的時代特征,充滿著蓬勃向上的活力。材料二唐朝先進的經濟、文化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使得當時的中外交流出現(xiàn)了盛況空前的局面。唐文化可謂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澤被東西,中國同亞非歐頻繁往來,吸牧外來文化的優(yōu)秀成分,域外民族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音樂舞蹈相繼傳入中原地區(qū),并日益流行,出現(xiàn)了“胡風盛行”的景象。玄樊西行帶回大量佛經,他撰寫的《大唐西城記》成為研究天竺等地區(qū)的寶貴資料;鑒真東渡對日本社會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幾匀嗣窠逃霭嫔纭吨袊鴼v史》(1)結合以上材料和所學知識,舉出一個典型事例,說明盛唐時期中華文明因交流而互鑒,因互鑒而發(fā)展。(2)根據材料用簡潔的語言歸納概括唐文化的特點。19.選官用人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中國古代選官用官制度蘊含了許多政治智慧。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古代封建世襲,天子之子為天子,公之子為公,卿之子為卿,大夫之子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統(tǒng)……。但到秦漢時期便不同了?!X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材料二自武帝初立,魏其、武安侯為相而隆儒矣。及仲舒對策,推明孔氏,抑黜百家。立學校之官,州郡舉茂材孝廉,皆自仲舒發(fā)之?!稘h書·董仲舒?zhèn)鳌凡牧先鍩蹠r增設進士科……經過唐代的發(fā)展,考試作為一項重要制度確立起來。這樣,士人可以不經薦舉,直接報名考試……由官府擇優(yōu)錄取,從而糾正了魏晉以來世家大族壟斷用人做官大權的狀況。——韋慶遠《中國政治制度史》(1)根材料一表明先秦時期人才選拔的標準是什么?(2)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概括指出漢朝實行察舉制的原因?(3)據材料三,概括隋唐時期選官制度的主要特點及積極影響。本卷由系統(tǒng)自動生成,請仔細校對后使用,答案僅供參考。答案第=page11頁,總=sectionpages22頁參考答案1.B2.C3.A4.D5.A6.C7.B8.A9.A10.A11.D12.C13.D14.B15.C16.C17.(1)變化:謚號多采用孝字;拓跋氏改姓為元氏。措施:尊儒崇禮(以孝治國、改行漢制);改漢姓。(2)趨勢:佛像樣式逐漸漢化。原因:孝文帝改革的漢化政策(或答儒家思想的影響);佛教中國化(本土化)、世俗化;受南朝文化的影響(或答南北文化交融的影響)。(3)影響:促進了北方民族交融;為隋唐時期國家重新統(tǒng)一奠定了基礎;推動了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的發(fā)展。18.(1)從“胡風盛行”、玄奘西行、鑒真東渡中任舉出一個即可。說明部分(要求言之成理、持之有據)(2)文化特點:多元開放;博大精深;兼收并蓄;澤被東西。(任答三點即可,有其他表述,只要言之成理、持之有據可同等給分)19.(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