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_第1頁
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_第2頁
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_第3頁
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_第4頁
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預防登革熱南通中心小學宣預防登革熱南通中心小學宣1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性蟲媒病,也就是通過蚊蟲的刺叮吸血傳播的。它的病原是登革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什么是登革熱登革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2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3登革熱的類型古典型登革熱:高熱、頭痛、極度疲乏、肌肉和關節(jié)痛為主要表現,可伴有皮疹、淋巴結腫大。此類型傳播迅速,可引起較大規(guī)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熱的類型古典型登革熱:高熱、頭痛、極4登革熱的類型登革出血熱:以高熱、出血(如出現牙肉和鼻孔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為特征,是較為嚴重的一種臨床類型。

登革熱的類型登革出血熱:以高熱、出血(如5埃及伊蚊(左)和白紋伊蚊(右)雌蚊傳播登革熱的蚊子埃及伊蚊(左)和白紋伊蚊(右)雌蚊傳播登革熱的蚊子6傳播登革熱的蚊子

白紋伊蚊也叫花斑蚊,是一種白晝活動、喜好人血的蚊子。伊蚊多在室外吸血攻擊人。它們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積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輪胎、樹洞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輪胎積水是花斑蚊喜好的孳生地。傳播登革熱的蚊子白紋伊蚊也叫花斑蚊,是一種白晝活7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8蚊的生活史蚊的發(fā)育為完全變態(tài)經四期,即卵、幼蟲、蛹及成蟲。生活習性:雌蚊才吸血

居室內外2.5厘米以上深的積水都是蚊子的理想孳生地蚊的生活史蚊的發(fā)育為完全變態(tài)經四期,即卵、幼蟲、蛹及成蟲。生9登革熱的臨床癥狀發(fā)病較突然,有畏寒、發(fā)熱,伴疲乏、惡心、嘔吐等癥狀。發(fā)熱常為24~36小時內達39~40℃。伴有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jié)和骨骼痛

伴面、頸、胸部潮紅,結膜充血。

登革熱的臨床癥狀發(fā)病較突然,有畏寒、發(fā)熱,伴疲乏、惡心、嘔吐10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熱退后出疹),呈多樣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變?yōu)辄c狀出血疹,多見于四肢。多有癢感,疹退后無脫屑及色素沉著)。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樣、猩紅熱樣皮疹或皮下出血點為主。登革熱的臨床癥狀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熱退后出疹),呈多樣性。(皮疹先是充11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12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13登革熱的臨床癥狀

有出血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嚴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腫大,少數會引起休克。表淺淋巴結腫大。

登革熱的臨床癥狀有出血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齦出血、鼻14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登革熱病人及隱性感染者健康人伊蚊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登革熱病人及隱性感染者健康人伊蚊15成蚊的吸血性白紋伊蚊對人的攻擊性強,多次吸血。有光照比無光照對吸血有利。成蚊的吸血性白紋伊蚊對人的攻擊性強,多次吸血。有光照比無光16白紋伊蚊棲息習性成蚊多在孳生場所附近棲息:居民區(qū),多棲息在草叢、灌木叢、空房內等;建筑工地,多棲息在工地內部積水和陰暗雜物堆放處;室內,容器積水孳生的成蚊,有在室內棲息的傾向,并多棲息在懸掛的衣服上,及墻面陰暗處。

總之,這些地方能夠提供適宜溫度和濕度條件。白紋伊蚊棲息習性成蚊多在孳生場所附近棲息:17清除積水清除積水18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19登革熱是怎么傳播的

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伊蚊喜歡在日間叮人,尤其是日出后兩小時及日落前數小時。如果患者在剛發(fā)燒前至退燒期內(大約六至七天)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傳給蚊子而傳播開去。不過接觸患者是不會被傳染的。登革熱是怎么傳播的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伊蚊喜歡在20臨床表現(一)典型登革熱1、發(fā)熱:成人起病急驟,24小時內體溫可高達40℃,持續(xù)2-7天,體溫下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稱雙峰熱或馬鞍熱;面潮紅、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兒童起病較慢,癥狀較輕,體溫也較低。2、疼痛:頭、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關節(jié)疼痛;3、皮疹:3-6天出現,持續(xù)3-4天,為多樣性皮疹。4、出血:5-8天,牙齦、鼻、皮下、消化道、沁尿系、漿膜等。5、消化道癥狀:納差惡心嘔吐。臨床表現(一)典型登革熱21登革熱病例體溫曲線登革熱病例體溫曲線22皮疹皮疹23臨床表現(二)輕型登革熱疼痛輕少疹或不出,不出血,淋巴結大,1-4天,似流感。在流行期多見。(三)重型登革熱早期如典型登革熱,3-5天時突然加重;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散大等腦膜腦炎表現。有些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罕見,但病死率高。并發(fā)癥:急性溶血,多見于G6PD缺陷者精神異常,心肝腎損害等.臨床表現(二)輕型登革熱24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25診斷與鑒別診斷

登革熱診斷依據流行病學資料:流行區(qū)夏秋雨季大量高熱病例時應想到本病例。臨床特征:急性起病,高熱、骨關節(jié)及肌肉疼痛、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WBC下降,第4~5d降至低點2×109/L),退熱后1周恢復正常,PLT下降,最低可達13×109/L;腦型,CSF為無菌性改變。血清學檢查:IgM可早期診斷,雙份血清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確診。病原學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

登革熱診斷依據26怎樣預防登革熱

目前尚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所以,預防是防制登革熱的關鍵措施。環(huán)境治理,是預防和控制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爆發(fā)流行的一個有效手段,需要持之以恒。怎樣預防登革熱目前尚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27怎樣預防登革熱要注意蓋好儲水容器花盆及水生植物每星期至少換水一次,切勿讓花盆底盆積水翻缸倒罐,消滅一切蚊子幼蟲的孳生地。怎樣預防登革熱要注意蓋好花盆及水生植物每翻缸倒罐,消滅一切蚊28怎樣預防登革熱適當丟棄空瓶子、空罐子填平凹陷的地面怎樣預防登革熱適當丟棄空瓶填平凹陷的地面29怎樣預防登革熱睡覺的時候要掛蚊帳、點蚊香出門郊游要穿長袖衣褲涂防蚊水如果出現發(fā)熱、頭痛等登革熱類似癥狀要馬上到醫(yī)院就診注意個人防護:怎樣預防登革熱睡覺的時候要掛蚊帳、點蚊香注意個人防護:30

預防登革熱南通中心小學宣預防登革熱南通中心小學宣31什么是登革熱

登革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性蟲媒病,也就是通過蚊蟲的刺叮吸血傳播的。它的病原是登革病毒,重要媒介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什么是登革熱登革熱是由蚊蟲傳播的病毒32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33登革熱的類型古典型登革熱:高熱、頭痛、極度疲乏、肌肉和關節(jié)痛為主要表現,可伴有皮疹、淋巴結腫大。此類型傳播迅速,可引起較大規(guī)模的流行,但病死率很低。登革熱的類型古典型登革熱:高熱、頭痛、極34登革熱的類型登革出血熱:以高熱、出血(如出現牙肉和鼻孔出血)、休克和高病死率為特征,是較為嚴重的一種臨床類型。

登革熱的類型登革出血熱:以高熱、出血(如35埃及伊蚊(左)和白紋伊蚊(右)雌蚊傳播登革熱的蚊子埃及伊蚊(左)和白紋伊蚊(右)雌蚊傳播登革熱的蚊子36傳播登革熱的蚊子

白紋伊蚊也叫花斑蚊,是一種白晝活動、喜好人血的蚊子。伊蚊多在室外吸血攻擊人。它們主要在人工或植物容器積水中孳生,如花盆、缸罐、輪胎、樹洞等。特別值得注意的是輪胎積水是花斑蚊喜好的孳生地。傳播登革熱的蚊子白紋伊蚊也叫花斑蚊,是一種白晝活37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38蚊的生活史蚊的發(fā)育為完全變態(tài)經四期,即卵、幼蟲、蛹及成蟲。生活習性:雌蚊才吸血

居室內外2.5厘米以上深的積水都是蚊子的理想孳生地蚊的生活史蚊的發(fā)育為完全變態(tài)經四期,即卵、幼蟲、蛹及成蟲。生39登革熱的臨床癥狀發(fā)病較突然,有畏寒、發(fā)熱,伴疲乏、惡心、嘔吐等癥狀。發(fā)熱常為24~36小時內達39~40℃。伴有較劇烈的頭痛、眼眶痛、肌肉、關節(jié)和骨骼痛

伴面、頸、胸部潮紅,結膜充血。

登革熱的臨床癥狀發(fā)病較突然,有畏寒、發(fā)熱,伴疲乏、惡心、嘔吐40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熱退后出疹),呈多樣性。(皮疹先是充血性,1~3天后變?yōu)辄c狀出血疹,多見于四肢。多有癢感,疹退后無脫屑及色素沉著)。疹型以斑丘疹、麻疹樣、猩紅熱樣皮疹或皮下出血點為主。登革熱的臨床癥狀于病程3~6天出皮疹(或熱退后出疹),呈多樣性。(皮疹先是充41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42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43登革熱的臨床癥狀

有出血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齦出血、鼻衄、消化道出血、皮下出血、咯血、血尿、陰道出血或胸腹腔出血。

嚴重的有多器官大量出血、肝腫大,少數會引起休克。表淺淋巴結腫大。

登革熱的臨床癥狀有出血傾向,一般在病程5~8日牙齦出血、鼻44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登革熱病人及隱性感染者健康人伊蚊登革熱是怎樣傳播的登革熱病人及隱性感染者健康人伊蚊45成蚊的吸血性白紋伊蚊對人的攻擊性強,多次吸血。有光照比無光照對吸血有利。成蚊的吸血性白紋伊蚊對人的攻擊性強,多次吸血。有光照比無光46白紋伊蚊棲息習性成蚊多在孳生場所附近棲息:居民區(qū),多棲息在草叢、灌木叢、空房內等;建筑工地,多棲息在工地內部積水和陰暗雜物堆放處;室內,容器積水孳生的成蚊,有在室內棲息的傾向,并多棲息在懸掛的衣服上,及墻面陰暗處。

總之,這些地方能夠提供適宜溫度和濕度條件。白紋伊蚊棲息習性成蚊多在孳生場所附近棲息:47清除積水清除積水48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49登革熱是怎么傳播的

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伊蚊喜歡在日間叮人,尤其是日出后兩小時及日落前數小時。如果患者在剛發(fā)燒前至退燒期內(大約六至七天)被蚊叮,病毒就有可能傳給蚊子而傳播開去。不過接觸患者是不會被傳染的。登革熱是怎么傳播的登革熱是由伊蚊傳播的。伊蚊喜歡在50臨床表現(一)典型登革熱1、發(fā)熱:成人起病急驟,24小時內體溫可高達40℃,持續(xù)2-7天,體溫下降至正常,1天后又再上升,稱雙峰熱或馬鞍熱;面潮紅、結膜充血、淺表淋巴結腫大;兒童起病較慢,癥狀較輕,體溫也較低。2、疼痛:頭、眼球后、腰背部,周身骨、肌肉、關節(jié)疼痛;3、皮疹:3-6天出現,持續(xù)3-4天,為多樣性皮疹。4、出血:5-8天,牙齦、鼻、皮下、消化道、沁尿系、漿膜等。5、消化道癥狀:納差惡心嘔吐。臨床表現(一)典型登革熱51登革熱病例體溫曲線登革熱病例體溫曲線52皮疹皮疹53臨床表現(二)輕型登革熱疼痛輕少疹或不出,不出血,淋巴結大,1-4天,似流感。在流行期多見。(三)重型登革熱早期如典型登革熱,3-5天時突然加重;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搐、大汗、血壓驟降、頸強直、瞳孔散大等腦膜腦炎表現。有些病例表現為消化道大出血和出血性休克。罕見,但病死率高。并發(fā)癥:急性溶血,多見于G6PD缺陷者精神異常,心肝腎損害等.臨床表現(二)輕型登革熱54登革熱及其防治課件復習課程55診斷與鑒別診斷

登革熱診斷依據流行病學資料:流行區(qū)夏秋雨季大量高熱病例時應想到本病例。臨床特征:急性起病,高熱、骨關節(jié)及肌肉疼痛、皮疹、出血傾向、淋巴結腫大。實驗室檢查:血常規(guī):WBC下降,第4~5d降至低點2×109/L),退熱后1周恢復正常,PLT下降,最低可達13×109/L;腦型,CSF為無菌性改變。血清學檢查:IgM可早期診斷,雙份血清滴度升高4倍以上可確診。病原學檢查診斷與鑒別診斷

登革熱診斷依據56怎樣預防登革熱

目前尚沒有特效的治療藥物,所以,預防是防制登革熱的關鍵措施。環(huán)境治理,是預防和控制登革熱和登革出血熱爆發(fā)流行的一個有效手段,需要持之以恒。怎樣預防登革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