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潘閬《酒泉子》原文和翻譯譯文《潘閬《酒泉子》原文和翻譯譯文》這是優(yōu)秀的文言文翻譯譯文文章,期望可以對您的學習工作中帶來掛念!
1、潘閬《酒泉子》原文和翻譯譯文
潘閬《酒泉子》原文和翻譯
原文: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譯文:
經(jīng)常懷念杭州西湖,它吸引我成天倚靠樓上欄桿遙望。只見三三兩兩的釣魚小舟,與點綴在湖中的小島露出一派清秋。
笛聲隱模糊約地蕩漾在蘆花叢里,一行行白鷺受到驚擾突然飛起,離別西湖之后,一有空閑就整理好釣魚竿,打算駕舟入湖玩賞秋日水波煙云的冷寒。
2、《楊氏之子》原文及翻譯譯文
《楊氏之子》原文及翻譯世說新語
原文:
梁國楊氏子,九歲,甚聰惠??拙皆勂涓父覆辉谀撕魞撼?。為設(shè)果果有楊梅孔指以示兒曰此是君家果。兒應聲答曰:“未聞孔雀是夫子家禽。”
【解釋】①惠:通“慧”。②孔君平:孔坦,字君平,會稽山陰人,為人方直,出名望。③詣:拜見。
譯文:
梁國楊家的孩子才九歲,格外聰慧有才智??滋谷ピL問他父親,其父不在家,就叫孩子出來。孩子為客人擺設(shè)果品,其中有楊梅??滋怪钢鴹蠲方o孩子看,說道:“這是你們家的家果?!焙⒆与S聲答道:“我沒有聽說過孔雀是先生家的鳥?!?/p>
3、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原文及翻譯譯文
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原文及翻譯蘇轍
原文:
①東坡先生謫居儋耳,置家羅浮之下,獨與幼子過負擔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華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無所嗜好,以圖史為園囿,文章為鼓吹,至此亦皆罷去。獨喜為詩,精深華妙,不見老人表憊之氣。
②是時,轍亦遷海康,書來告曰:“古之詩人有擬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則始于東坡。吾于詩人,無所甚好,獨好淵明之詩。淵明作詩不多,然其詩質(zhì)而實綺,癯而實腴,自曹、劉、鮑、謝、李、杜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詩凡百數(shù)十篇,至其得意,自謂不甚愧淵明。今將集而并錄之,以遺后之君子,子為我志之。然吾于淵明,豈獨好其詩也□?如其為人實有感焉。淵明臨終,疏告儼等:‘吾少而窮苦,每以家貧,東西游走。性剛才拙,與物多忤,自量為己必貽俗患,黽勉①辭世,使汝等幼而饑寒?!瘻Y明此語,蓋實錄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平生出仕,以犯世惑,此所以深服淵明,欲以晚節(jié)師范其萬一也?!?/p>
③嗟夫!淵明不愿為五斗米一來帶見鄉(xiāng)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為獄吏所折困,終不能悛,以陷于大難,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淵明,其誰方信之?雖然,子瞻之仕,其出入進退,猶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處之矣。
④轍少而無師,子瞻既冠而學成,先君命轍師焉,子瞻嘗稱轍詩有古人之風,自以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東坡,其學日進,沛然③如川之方至。其詩比杜子美、李太白為有余,遂與淵明比。轍雖馳驟④從之,常出其后,其和淵明,轍繼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黽勉mǐnmiǎn:努力。②梭:悔改之意。③沛然:盛大的樣子。④馳驟:比方用力地追。
譯文:
東坡先生被貶謫到儋耳,他把家安置在羅浮山下,只和幼子蘇過挑著東西過海。在儋耳,他住的是用茅草、竹子修的房屋,每天吃的是苦菜和芋頭,心中沒有那種住室堂皇、食物精致的想法。子瞻平日沒有什么特殊的愛好,只是把史地著作當作園囿來巡游,把文章當作音樂來觀賞,到了這時也全都停下來了,只是寵愛寫詩。他寫的詩精深華妙,并未顯出老年人的那種衰弱疲乏的精神狀態(tài)。
這時,我也被貶謫到???,子瞻來信對我說道:“自古以來,已經(jīng)有詩人寫過模擬古人的作品,卻沒有人追和古人的詩。追和古人的詩,便從我東坡開頭。在詩人中沒有誰是我格外寵愛的,我唯獨寵愛陶淵明的詩。陶淵明作詩不多,但他的詩看上去樸質(zhì)而實際上華美得很,看上去清瘦而實際上肥美得很。即使是曹植、劉禎、鮑照、謝靈運、李白、杜甫眾位詩人,都趕不上他。我前后和淵明的詩共一百幾十首,至于那些得意之作,自認為在淵明面前并不覺得很慚愧。現(xiàn)在我要把它們編成集子并且抄錄下來,為的是把它們送給后世的君子,你為我把這些登記來。但是我對于淵明,哪里只是寵愛他的詩呢?如對于他的為人,我的確是很有感受的。淵明臨死前寫信給陶儼等人說:‘我年輕時生活窮苦,經(jīng)常由于家里貧困東奔西跑。我性子剛烈,才智笨拙,和事物多有抵觸,自己估量照我的性子干下去,肯定會給你們留下禍害。于是盡力辭去世事,使你們很小就過著挨餓受凍的生活。’淵明這些話,說的是實際狀況。我現(xiàn)在真的有了他這種毛病,由于自己沒有早早知道這種毛病,做了半輩子官,卻招來了世間的災禍。這就是我格外佩服淵明、想在晚年學得他一點特長的緣由?!?/p>
唉!陶淵明不愿為了五斗米而穿戴整齊去拜見鄉(xiāng)里小人;子瞻做了三十多年的官,被管監(jiān)的官吏置于屈辱、困頓的地位,最終還是不能改悔,以致陷入大難之中,才想起在晚年從淵明身上求得寄予,哪里有人肯信任呢?雖然是這樣,子瞻做官,出入朝廷、官職或升或降的緣由還是可以講究出來的。后世君子,肯定會從中總結(jié)出一些立身處世的教訓來。
我年輕時沒有老師,子瞻成年以后,學問也有成就了,先父便要我向他學習。子瞻曾經(jīng)贊揚我的詩具有古人的風格,我自己認為比不上古人。然而子瞻自從被貶謫到黃州住在東坡之后,他的學問日益進步,猶如河水奔流般充分盛大,他的詩和杜子美、李太白比起來,是要超過他們的,于是就和陶淵明相比。我雖然隨著他奔馳不已,總是落在他的后面。對于他追和陶淵明的詩,我又跟著寫了一些和詩。
《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蘇轍《子瞻和陶淵明詩集引》
4、《楚子圍宋》原文及翻譯譯文
《楚子圍宋》原文及翻譯左傳
原文:
楚子(楚成王)將圍宋,使子文(楚前任令尹)治兵于睽①,終朝(zhāo)而畢,不戮一人。子玉(楚現(xiàn)任令尹)復治兵于蒍②,終日而畢,鞭七人,貫③三人耳。國老皆賀子文,子文飲之酒。蒍賈④尚幼,后至,不賀。子文問之,對曰:“不知所賀。子之傳政于子玉,曰:‘以靖國也?!钢T內(nèi)而敗諸外,所獲幾何?子玉之敗,子之舉也。舉以敗國,將何賀焉?子玉剛而無禮,不行以治民。過三百乘,其不能以入矣。茍入而賀,何后之有?”
冬,楚子及諸侯圍宋,宋公孫固如晉告急。先軫(zhěn)⑤曰:“報施救患,取威定霸,在乎是矣?!焙娶拊唬骸俺嫉貌芏禄栌谛l(wèi),若伐曹、衛(wèi),楚必救之,則齊、宋免矣?!庇谑呛跎L(sōu,進行蒐禮閱兵)于被廬⑦,作三軍。謀元帥。趙衰曰:“郤縠(xìhú)可。臣亟(qì,屢次)聞其言矣,說禮、樂而尚《詩》《書》?!对姟?、《書》,義之府也。禮、樂,德之則也。德、義,利之本也?!断臅吩唬骸x納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君其試之?!奔笆灌S縠將中軍,郤溱佐之;使狐偃將上軍,讓于狐毛,而佐之;命趙衰為卿,讓于欒枝、先軫。使欒枝將下軍,先軫佐之。茍林父御戎,魏犨(chōu)為右。
晉侯始入而教其民,二年,欲用之。子犯曰:“民未知義,未安其居?!庇谑呛醭龆ㄏ逋酰雱绽?,民懷生矣,將用之。子犯曰:“民未知信,未彰其用。”于是乎伐原以示之信。民易資者不求豐焉,明征其辭。公曰:“可矣乎?”子犯曰:“民未知禮,未生其共(通“恭”)?!庇谑呛醮笊L以示之禮,作執(zhí)秩以正其官,民聽不惑,而后用之。出谷戍,釋宋圍,一戰(zhàn)而霸,文⑧之教也。
【解釋】①睽(kuí):楚地,今地不詳。②蒍(wěi):楚地,今地不詳。③貫:用箭貫穿。④蒍賈:字伯贏,孫叔敖之父。⑤先軫:晉國名將。⑥狐偃:晉國大夫,字子犯。⑦被廬:晉地,今地不詳。⑧文:晉侯,即晉文公重耳。
譯文:
楚成王將要包圍宋國,讓前任令尹子文在睽地訓練軍隊,練兵一早晨,連一個士兵也不羞辱。令尹子玉又在蒍地訓練軍隊,練兵一天后,鞭打過七人,用箭貫穿了三人的耳朵。已經(jīng)退休的卿大夫們都去向子文慶賀,子文送酒給他們喝。蒍賈當時還年幼,遲后些來到子文那里,不對他表示慶賀。子文問他為什么不慶賀,回答說:“不知道要慶賀什么。你把政事傳給子玉,說過:‘用來安定國家?!捕藘?nèi)部而失敗于外部,收獲有多少呢?子玉的失敗,是由你推舉的。你推舉他讓他搞壞國事,還有什么可慶賀的呢?子玉武斷而不懂禮儀,不能夠治理人民。(假如讓他率領(lǐng)的軍隊)超過三百輛戰(zhàn)車,他就不能把這支軍隊帶回到國內(nèi)。假如他能回來我再慶賀,還有什么遲后的呢?”
冬季,楚成王與諸侯率軍包圍了宋國。宋國的公孫固來到晉國告急。晉大夫先軫說:“報答恩施,挽救危難,取得威名,確立霸業(yè),就在這次行動?!焙日f:“楚國剛剛得到曹國的擁護,而新近與衛(wèi)國聯(lián)姻,假如我們要進攻曹國、衛(wèi)國,楚國必定救他們,那樣齊國、宋國就避開了楚國的攻打?!庇谑?。晉國就在被廬進行蒐禮閱兵,整頓訓練軍隊,建立了三支軍隊,方案確定領(lǐng)軍元帥。趙衰說:“郤縠可以擔當元帥。我多次聽到關(guān)于他的言論了,他寵愛禮、樂,崇尚《詩》、《書》?!对姟?、《書》是道義的府庫,禮、樂是道德的準則;而道德、道義,是成功和利益的根本所在?!断臅氛f:‘廣泛地聽取接納人們的言論,明確地以事功來考驗,用車馬衣服酬報他的功勞?!憧烧者@樣試試他?!本妥屶S縠統(tǒng)率中軍,讓郤縠為副統(tǒng)帥;讓狐偃統(tǒng)率上軍,狐偃讓給狐毛,他自己為副;任命趙衰為上卿,趙衰讓給欒枝、先軫;讓欒枝統(tǒng)率下軍,先軫為副。茍林父為晉文公駕馭戎車,魏犨擔當車右。
晉文公剛回國時就教育訓練百姓,到其次年,就想用他們征伐。子犯說:“百姓還不懂得道義,還擔憂心于他們的居處。”因此在這時出去掛念周襄王恢復王位,回國后樂觀謀求有利于百姓的事情,這就使百姓依戀他們的生產(chǎn)生活。這時,晉文公又要征發(fā)他們,子犯說:“百姓還不懂得信用。沒有顯示出他們的可用?!庇谑菚x文公在討伐原的時候讓百姓看到了信用。百姓有交換物資的,不追求物資的豐厚,說給多少就是多少。晉文公說:“可以用了嗎?”子犯說:“百姓還不懂得禮儀,還沒有產(chǎn)生敬重的心理。”因此晉文公又進行蒐禮閱兵,讓百姓看到禮儀,制定了管理官吏的制度整頓吏治,百姓聽從他而不懷疑,這樣才征發(fā)百姓。迫使楚國撤出戍守谷地的軍隊,解救了被圍困的宋國,通過一次戰(zhàn)斗就取得了霸權(quán),這是晉文公施行教化的結(jié)果。
《楚子圍宋》
5、《子罕弗受玉》原文和翻譯譯文
《子罕弗受玉》原文和翻譯
原文:
宋人或①得玉,獻諸②子罕。子罕弗受。獻玉者曰:“以③示玉人④,玉人以為寶也,故敢⑤獻之。”子罕曰:“我以不貪為寶⑥,爾⑦以玉為寶;若以與我⑧,皆喪寶⑨也,不若人⑩有其寶?!?/p>
【題解】
本文選自《左傳》。子罕,宋國國相。
【解釋】
①或:有人。②諸:“之于”的合音?!矮I諸子罕”即“獻之于子罕”,意為向子罕獻上玉。③以:即“以之”,把它……。④玉人:雕琢玉器的工匠。⑤敢:表敬詞。⑥寶:指貴重的東西。⑦爾:你。⑧若以與我:假如把它給我。⑨皆喪寶也:意為兩個人都失去貴重的東西。指獻玉者失去玉,子罕因受賄而失去廉潔的品質(zhì)。⑩人:各人。指獻玉者和子罕兩人。
【譯文】
宋國有個人得到了一塊玉石,把它獻給子罕。子罕不愿接受。獻玉石的人說:“(我)把它給雕琢玉器的工匠看過了,玉匠認為是一塊寶玉,所以敢把它獻給你?!弊雍闭f:“我把不貪財作為珍寶,你把玉石作為珍寶;假如把玉石給我,那么兩人都失去了貴重的東西,不如我們各人都固守自己的貴重的東西?!?/p>
【文言學問】
1.者?!罢摺痹诠盼闹杏袃蓚€基本用法。一是作代詞用,可代人、代物、代事。如上文“獻五者”,即獻玉的人。二是作助詞用,表停頓或語氣。如“天者,氣也”,意為天空是一股氣。
2.曰?!霸弧毕喈斢凇罢f”、“道”。上文“子罕曰”、“獻玉者曰”,即是子罕說、獻玉的人道。與“曰”同義的還有“云”。
【文化常識】
古人把五看得跟金子一樣貴重,所以對富貴人家常用“金玉滿堂”來形容。成語有“金玉良言”,意為像金玉一樣有價值的話。古代帝王的印章是用玉雕刻的,稱王璽印。有地位的人常把玉器掛在腰帶上,一則顯示其有身份,二則走起路來玉器相互撞擊,發(fā)出叮咚動聽的聲音。至于玉作為首飾更是普遍的現(xiàn)象。
【啟發(fā)與借鑒】
人各有其寶。宋國那個獻玉的人認為人世間最貴重的是玉,所以把美玉獻給子罕,而子罕認為人世間最貴重的是廉潔。這叫“人各有其寶”,或叫人各有其志。這是不同的人生觀的反映。我們要贊揚子罕不貪的品質(zhì)。做官的要是都有子罕這樣“不貪”的品德,那社會就清明得多了。
6、《方山子傳》原文和翻譯譯文
《方山子傳》原文和翻譯蘇軾
原文:
方山子,光、黃間隱人也。少時慕朱家、郭解為人,閭里之俠皆宗之。稍壯,折節(jié)讀書,欲以此馳騁當世,然終不遇。晚乃遁于光、黃間,曰岐亭。庵居蔬食,不與世相聞。棄車馬,毀冠服,徒步往來山中,人莫識也。見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豈古方山冠之遺像乎?”因謂之方山子。
余謫居于黃,過岐亭,適見焉,曰:“嗚呼!此吾故人陳慥季常也,何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問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環(huán)堵蕭然,而妻子奴婢皆有得意之意。
余既聳然異之,獨念方山子少時,使酒好劍,用財如糞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見方山子從兩騎,挾二矢,游西山,鵲起于前,使騎逐而射之,不獲。方山子怒馬獨出,一發(fā)得之。因與余馬上論用兵及古今成敗,自謂一世豪士。今幾日耳,精悍之色,猶見于眉間,而豈山中之人哉!
然方山子世有勛閥,當?shù)霉伲箯氖掠谄溟g,今已顯聞。而其家在洛陽,園宅壯麗,與公侯等。河北有田,歲得帛千匹,亦足以富樂。皆棄不取,獨來窮山中,此豈無得而然哉!
余聞光、黃間多異人,往往陽狂垢污,不行得而見,方山子儻見之與!
譯文:
方山子,是光州、黃州一帶的隱士。年輕時,仰慕漢代游俠朱家、郭解的為人,鄉(xiāng)里的游俠之士都尊奉他。年歲稍長,就轉(zhuǎn)變志趣,發(fā)奮讀書,想以此來馳名當代,但是始終沒有交上好運。到了晚年才隱居在光州、黃州一帶名叫岐亭的地方。住茅屋,吃素食,不與社會各界來往。放棄坐車騎馬,毀壞書生衣帽,徒步來往于山里,沒有人生疏他。人們見他戴的帽子上面方方的且又很高,就說:“這不就是古代樂師戴的方山冠遺留下來的樣子嗎?”因此就稱他為“方山子”。
我因貶官居住在黃州,有一次經(jīng)過岐亭時,正好碰見了他。我說:“啊喲,這是我的老伴侶陳慥陳季常呀,怎么會住在這里的呢?”方山子也驚異地問我到這里來的緣由。我把緣由告知了他,他低頭不語,繼而仰天大笑,請我住到他家去。他的家里四壁蕭條,然而他的妻兒奴仆都顯出怡然自樂的樣子。
我對此感到格外驚異,就回想起方山子年輕的時候,曾是個嗜酒弄劍,揮金如土的游俠之士。十九年前,我在岐下,見到方山子帶著兩名騎馬隨從,身藏兩箭,在西山游獵。只見前方一鵲飛起,他便叫隨從追趕射鵲,未能射中。方山子拉緊韁繩,獨自躍馬向前,一箭射中飛鵲。他就在馬上與我談論起用兵之道及古今成敗之事,自認為是一代豪杰。至今又過了多少日子了,但是一股英氣勃勃的神色,照舊在眉宇間顯現(xiàn),這怎么會是一位蟄居山中的人呢?
方山子出身于世代功勛之家,例應有官做,假如他能廁身官場,到現(xiàn)在已得高官榮名了。他原有家在洛陽,園林宅舍宏偉富麗,可與公侯之家相比。在河北地方還有田地,每年可得上千匹的絲帛收入,這些也足以使生活富有安樂了。然而他都拋開了,偏要來到窮僻的山溝里,這莫非不是由于他獨有會心之處才會如此的嗎?
我聽說光州、黃州一帶有很多奇人逸士,經(jīng)常假裝瘋顛、衣衫破舊,但是無法見到他們。方山子或許能遇見他們吧。
《方山子傳》
7、潘閬《酒泉子》原文和翻譯譯文
潘閬《酒泉子》原文和翻譯
原文:
長憶西湖,盡日憑闌樓上望。三三兩兩釣魚舟,島嶼正清秋。
笛聲依約蘆花里,白鳥成行忽驚起。別來閑整釣魚竿,思入水云寒。
譯文:
經(jīng)常懷念杭州西湖,它吸引我成天倚靠樓上欄桿遙望。只見三三兩兩的釣魚小舟,與點綴在湖中的小島露出一派清秋。
笛聲隱模糊約地蕩漾在蘆花叢里,一行行白鷺受到驚擾突然飛起,離別西湖之后,一有空閑就整理好釣魚竿,打算駕舟入湖玩賞秋日水波煙云的冷寒。
8、《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原文和翻譯譯文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原文和翻譯
《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考,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v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xiāng)。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兩人一生一死,隔絕十年,音訊渺茫。不思念吧,但原來難忘。妻子的孤墳遠在千里,沒有地方與她交談凄涼的景況。即使相逢也料想不會生疏,由于我四處奔波,灰塵滿面,鬢發(fā)如霜。
晚上突然在模糊的夢境中回到了家鄉(xiāng),只見妻子正在小窗前梳妝。兩人相互望著,沒有言語,只有淚千行。料想年年斷腸的地方,晚上明月照射著長著小松樹的墳山。
9、《周公誡子》原文和翻譯譯文
《周公誡子》原文和翻譯
第一篇:
相(__àng):1.幫助.如:吉人天相.2.宰相.如:丞相.3.某些國家的官名,相當于中心政府的部長.4.舊時指掛念仆人接待來賓的人.如:儐相.另讀(__āng)1.相互.如:相識.2.表示一方對另一方的動作.如:好言相勸.3.姓.
哺(bǔ):1.喂(不會取食的幼兒).如:培育.2.咀嚼著的食物.如:吐哺.
睿(ruì):看得深遠.如:睿智.
桀(jié):夏朝末代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紂(zhòu):1.后鞧(qiū).2.商(殷)朝末代君主,相傳是個暴君.
歟(yú):古漢語助詞,表示疑問或感嘆,用法跟'乎'大致相同.
誡:告誡,警告勸誡.(多用于上級對下級或長輩對晚輩)
封:帝王授予臣子土地或封號.
相:輔佐.
德行:道德品德.
富有:寬大,寬容.
守:保持.
恭:肅敬,謙遜有禮.
榮:榮華顯貴.
儉:行為約束而有節(jié)制,不放縱.
尊盛:位高勢盛.
聰慧:指明察事理.
睿智:聰慧,明智.
愚:愚拙,不巧偽.
哲:明智,聰慧.
由:奉行,遵從.
慎:謹慎,慎重.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子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富有,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寬敞,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慧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可不慎歟'
(譯文)周成王將魯?shù)胤饨o周公之子伯禽.周公告誡兒子說:'去了以后,你不要由于受封于魯國(有了國土)就怠慢,輕視人才.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叔,又身兼幫助天子的重任,我在天下的地位也不能算輕賤的了.可是,我還(經(jīng)常)洗一次頭發(fā),要多次停下來,握著自己已散的頭發(fā),接待來賓,吃一頓飯,要多次停下來,接待來賓,還惟恐(因怠慢)失去人才.我聽說,用敬重的態(tài)度來保有寬以待人的品德,就會得到榮耀;用節(jié)儉來保有寬敞的土地,必定會有安定;用卑謙來保有顯赫的官職,這就是貴重;用警備之心來保有人口眾多,兵強馬壯,就意味著成功;用愚笨來保有聰慧睿智,就是明智;用淺陋來保有淵博,也是一種聰慧.這六點都是虛心謹慎的美德.貴為君王,之所以擁有天下,是由于遵從了這些品德.不虛心謹慎從而失去天下,進而導致自己亡身,桀紂就是這樣的下場.(你)能不虛心謹慎嗎'
其次篇:
(原文)成王封伯禽于魯.周公誡子曰:'往矣,子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子,吾于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發(fā),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吾聞,德行富有,守之以恭者,榮;土地寬敞,守以儉者,安;祿位尊盛,守以卑者,貴;人眾兵強,守以畏者,勝;聰慧睿智,守之以愚者,哲;博聞強記,守之以淺者,智.夫此六者,皆謙德也.夫貴為天子,富有四海,由此德也.不謙而失天下,亡其身者,桀,紂是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出國建筑合同范本
- 健身車外貿(mào)合同范本
- 代建租賃合同范本
- 凍庫驗收合同范本
- ipad制作合同范本
- 長寧區(qū)制作家具施工方案
- 使用保姆合同范本
- ppp 外貿(mào)合同范本
- 公寓租給酒店合同范本
- 仿古街建設(shè)合同范本
- 2024年山東理工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語文歷年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三叉神經(jīng)痛的護理問題
- 2025北京平谷初三(上)期末數(shù)學真題試卷(含答案解析)
- VQ-100無人機手冊(一)
- 2024年01月河北2024滄州銀行總行科技開發(fā)部招考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30年中國橡膠密封件行業(yè)運行動態(tài)及發(fā)展前景規(guī)劃研究報告
- 八省八校2025屆高三上學期12月聯(lián)合測評語文試題及參考答案
- 現(xiàn)代物流基礎(chǔ)習題+參考答案
- 商洛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會計信息系統(tǒng)單統(tǒng)計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生產(chǎn)線搬新場地驗證方案計劃
- 《古詩三首》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教學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