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專題二八上古詩詞課件中考語文系統(tǒng)復(fù)習_第1頁
第一部分專題二八上古詩詞課件中考語文系統(tǒng)復(fù)習_第2頁
第一部分專題二八上古詩詞課件中考語文系統(tǒng)復(fù)習_第3頁
第一部分專題二八上古詩詞課件中考語文系統(tǒng)復(fù)習_第4頁
第一部分專題二八上古詩詞課件中考語文系統(tǒng)復(fù)習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第一部分古詩文積累第一部分古詩文積累1一張圖說考情一張圖說考情2考點概覽考點概覽3專題二古詩詞專題二古詩詞4八上第13首黃鶴樓

[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①。晴川②歷歷③漢陽樹,芳草萋萋④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⑤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注釋】①悠悠:飄飄蕩蕩的樣子。②川:平川、原野。③歷歷:分明的樣子。④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⑤鄉(xiāng)關(guān):故鄉(xiāng)。【注釋】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飄飄蕩蕩的白云。/晴日里的原野上漢陽的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芳草如茵,長得非常茂盛。/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八上第13首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咀?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①。晴川②歷歷③漢陽樹,芳草萋萋④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⑤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內(nèi)容:首聯(lián)扣題,從神話傳說落筆,增添了黃鶴樓的神異色彩。頷聯(lián)寫人去樓空、物是人非的現(xiàn)實。這兩聯(lián)虛中有實,撫今追昔,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預(yù)料的感慨。兩個“空”字,體現(xiàn)了詩人吊古傷今、無限悵惘的情感。內(nèi)容、語言:此聯(lián)寫登樓所見的明麗之景,境界闊大,色彩鮮明。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聲調(diào)鏗鏘,富于音樂美。情感、修辭:運用設(shè)問,“愁”字點題,以抒情作結(jié),由景生情,以日暮途遠抒發(fā)懷鄉(xiāng)之情。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內(nèi)容:首聯(lián)扣題,從神話傳說落6【寫作背景】崔顥早期詩歌多寫閨情,后歷邊塞,精神視野大開,風格一變而為雄渾自然。此詩是其吊古懷鄉(xiāng)的名作?!救娭髦肌咳娒鑼懙菢沁h眺的所見和所感,抒發(fā)了詩人漂泊異鄉(xiāng)的傷感和吊古懷鄉(xiāng)之情?!緦懽鞅尘啊看揞椩缙谠姼瓒鄬戦|情,后歷邊塞,精神視野大開,風7

第14首使至塞上

[唐]王維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征蓬②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咀⑨尅竣賳栠叄何繂栠呹P(guān)守軍。②征蓬: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來比喻遠行之人。【譯文】(我獨自)輕車簡從去慰問邊關(guān)守軍,行進在遼遠的邊塞地區(qū)。/(我)像飄飛的蓬草一樣飄向塞外,像振翅北飛的大雁進入胡人的地方。/茫茫大漠上一柱烽煙筆直地升上天空,夕陽西下,黃河上一輪落日又大又圓。/在蕭關(guān)遇到負責偵察、通信的騎兵,得知前線統(tǒng)帥正在燕然山大破敵軍。第14首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注8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征蓬②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內(nèi)容:點題,交代地點及事由。關(guān)塞迢迢,詩人形單影只去慰問邊塞將士,流露出孤寂之感。修辭、情感:運用比喻的修辭,以征蓬、歸雁自比,既言事,又寫景,更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nèi)心感受,也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煉字:“大”寫出沙漠的浩瀚,“孤”寫出景物的單調(diào),“直”表現(xiàn)孤煙直上云天的勁拔之美,“長”表現(xiàn)黃河的渺無盡頭,“圓”表現(xiàn)落日之圓之大。形象地描寫了奇特壯麗的塞外風光,境界雄渾闊大,將詩人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入塞外景象的描繪中。典故:“燕然”代指前線,暗示前線取得了勝利。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內(nèi)容:點題,交代地點及事由。關(guān)塞迢9【寫作背景】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邊塞慰問,實際上是被排擠出了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即為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全詩主旨】本詩表現(xiàn)了詩人由于受排擠而產(chǎn)生的孤寂、抑郁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表現(xiàn)出詩人的達觀?!緦懽鞅尘啊块_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10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漁人)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這類(東西)。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2.開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不矛盾。作者這樣寫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桃花源只不過是作者一個美好的社會理想罷了。㈣課后題解析⑴本文通過講述牧羊人用雙手把荒漠變成綠洲,使萬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達了一種保護自然、改善自然的思想,呼吁人們只要堅持不懈地種樹,辛勤耕耘,一定會收獲幸福。①詩句巧用典故,以小見大,以大喬、小喬的命運象征東吳的命運,暗指曹、孫雙方的“勢”與“運”。生動形象,別出心裁而又頗見風致。[示例1]劉盛蘭,山東省煙臺市蠶莊鎮(zhèn)柳杭村村民,“五?!崩先?。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他就將自己微薄的生活補貼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y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來看望他,照顧他。殘年風燭,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種植著希望和幸福,同時,也收獲了尊重和敬仰?!罢嬉狻敝傅氖亲匀恢暗拿篮?田園生活的恬淡悠閑;內(nèi)心世界的寧靜淡泊。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窘馕觥拷譄襞c明星的相似點是“無數(shù)”“明亮”?!敖譄裘髁恕?,表明是黑夜,這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詩人面對的社會,不正處在黑暗之中嗎?這個比喻既形象,又有動感。2.開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15首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①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②,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咀⑨尅竣俪酰簞倓?。②暖樹:向陽的樹?!咀g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幾只早來的黃鶯爭先恐后地飛到向陽的樹上,不知哪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泥在筑巢。/繁茂又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使人眼花繚亂,才長出來的小草剛剛能夠遮蓋住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是觀賞不夠,尤其是那綠楊濃陰下的白沙堤。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第11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①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②,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內(nèi)容:首聯(lián)點題,交代游蹤。敘寫詩人游西湖沿途所見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水漲云低的輪廓。煉字:“爭”“啄”兩個動詞,描繪出一幅鶯爭暖樹、燕啄春泥的動態(tài)場景,生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機。內(nèi)容、寫法:“亂花”寫花的繁多,“淺草”寫草的柔嫩,從植物的變化寫早春景象?!皾u欲”寫出野花漸開漸多,“沒馬蹄”寫出草之淺。通過細節(jié)描寫再現(xiàn)了春到人歡的盛景。情感: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昂|”點明詩人行蹤,呼應(yīng)首聯(lián)?!靶胁蛔恪闭f明詩人陶醉在湖東一帶春和景明的湖光山色之中,游興未盡。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①平云腳低。內(nèi)容:首聯(lián)點題,交代游蹤12【寫作背景】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救娭髦肌窟@首詩緊扣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特征,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與盎然生機,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緦懽鞅尘啊垮X塘湖是西湖的別名,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13

第16首飲酒

[東晉]陶淵明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②?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③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咀⑨尅竣俳Y(jié)廬:建造房舍。結(jié),建造、構(gòu)筑。廬,簡陋的房屋。②爾:如此,這樣。③悠然:閑適淡泊的樣子?!咀g文】把房舍建造在喧囂擾攘的塵世,卻感覺不到車馬往來的喧囂。/若問我為什么能夠這樣,只要內(nèi)心超凡脫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閑適淡泊中看見了遠處的南山。/山間的云氣在傍晚時分更加秀麗,成群的鳥兒結(jié)伴而歸。/這情景中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忘了怎樣表達。第16首飲酒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咀?4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②?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③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內(nèi)容:前四句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diào)。修辭:第三、四句運用設(shè)問,自問自答,頗富情趣。詩人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就自然偏僻安靜。煉字:“見”字寫出了一種無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與全詩營造的閑適散淡的氛圍相吻合。手法:以“飛鳥”自喻,借飛鳥自在結(jié)伴回歸山林來表現(xiàn)詩人辭官歸隱后自在的心境。內(nèi)容:“真意”指自然之趣。既表現(xiàn)為山水田園的具體“自然”,也是詩人主觀精神的抽象“自然”,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陶醉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內(nèi)容:前四句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15【寫作背景】《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共20首,寫于作者辭官歸隱后?!救娭髦肌窟@首詩融情于景,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表現(xiàn)出詩人悠然自得的閑適心情和決心歸隱、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寫作背景】《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共20首,寫于作者辭16

第17首春望

[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①欲不勝②簪。【注釋】①渾:簡直。②勝:能夠承受、禁得起?!咀g文】國都淪陷后已經(jīng)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感傷時事,看到鮮花反而落淚,久別家人,聽到鳥鳴反而心驚。/戰(zhàn)事持續(xù)好幾個月仍不停息,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頭上的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住了。第17首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注釋】17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①欲不勝②簪。煉字:“破”字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殘敗,“深”字寫出了春日長安城亂草叢生的荒涼。融情于景,痛切地傳達出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手法:觸景生情,移情于物,以樂景寫哀情,描寫花、鳥兩種春日美好景物,見花開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煉詞:“連三月”表明喪亂之久,“抵萬金”運用夸張的修辭寫出了家書的珍貴,憂國思親之情溢于言表。手法:細節(jié)描寫,“白頭”“不勝簪”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的蒼老之態(tài),“搔”是想排解憂愁而不得的細節(jié),傳神地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難以排遣的憂國、傷時、思家、悲己之情。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煉字:“破”字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殘敗,18【寫作背景】安史之亂時期杜甫將家小安置在鄜(fū)州,只身前往靈武(今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遂困居長安。該詩作于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救娭髦肌窟@首詩圍繞“望”字展開,融情于景,描述了詩人被困長安時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緦懽鞅尘啊堪彩分畞y時期杜甫將家小安置在鄜(fū)州,只身前19

第18首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②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咀⑨尅竣俸谠茐撼牵罕扔鲾耻姽コ堑臍鈩?。②燕脂:胭脂,色深紅。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戰(zhàn)場血跡?!咀g文】敵軍如黑云壓城,城墻仿佛將要坍塌,(守城將士的)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如金色鱗片般閃閃發(fā)光。/號角聲中沖鋒陷陣,秋風為之助威,邊塞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軍隊半卷著紅旗悄悄靠近易水,夜寒露重連進攻的戰(zhàn)鼓也難擂響。/為了報答君王的信任和重視,手持寶劍奮力殺敵,視死如歸。第18首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20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②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修辭: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煉字:“壓”字把敵軍兵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zhàn)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情形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手法:聽覺和視覺結(jié)合,以“角聲滿天”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之大,雄渾蒼涼。“燕脂”“夜紫”的色彩變換,渲染戰(zhàn)場的悲壯氣氛,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煉詞:“半卷紅旗”寫乘夜奔襲之狀,“臨易水”既表明了交戰(zhàn)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將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壯懷豪情?!肮暮备@悲壯氣氛。用典:用燕昭王黃金臺上招攬?zhí)煜沦t士的典故,表現(xiàn)將士們的忘身報國之情,是全詩的點睛之筆。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修辭: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21【解析】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一反傳統(tǒng)的說法,把銀河寫成“淺淺的”“不甚寬廣”,體現(xiàn)了詩人美好的想法,也是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一種蔑視。(三)一詞多義這則寓言通過一個笑話告誡人們對于道聽途說,一定要弄清真相,不可輕信輕傳。本詩的第一節(jié)運用聯(lián)想,詩人由“遠遠的街燈”的星星點點,時隱時現(xiàn),和明星相似而引起聯(lián)想,從街燈聯(lián)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聯(lián)想到街燈,聯(lián)想十分自然。本詩的第二、三、四節(jié)都運用想象。街市、牛郎、織女,都是人們頭腦中已知的形象,詩人以豐富的想象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把街市放到了天上,把牛郎織女的生活寫得幸福美滿。這是因為詩人十分憎惡當時的黑暗現(xiàn)實,但在人間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于想象的天境來表達自己的憎惡,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4.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標記)1.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牧羊人一直潛心種樹,心無旁騖;戰(zhàn)爭在毀滅,而牧羊人在創(chuàng)造。千里馬,吃一次飯有時能吃掉一石的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用普通馬的食量)喂養(yǎng)它。這樣的良馬,即使擁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量不充足,它的才能與美質(zhì)就不能表現(xiàn)在外,想要和普通馬一樣尚且都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6)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2)煉字:a.“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郁的心態(tài),表明詞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3.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寫作背景】雁門太守行,樂府曲名。【全詩主旨】本詩用斑斕的色彩描繪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熱情歌頌了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斗爭精神和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窘馕觥吭娙税凑兆约旱囊庠负拖胂螅环磦鹘y(tǒng)的說法,把銀河寫成22

第19首赤壁

[唐]杜牧折戟①沉沙鐵未銷②,自將③磨洗認前朝④。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咀⑨尅竣訇汗糯?。②銷:銷蝕。③將:拿,取。④前朝: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咀g文】折斷的戟沉埋在泥沙中還未銷蝕,我拿起來磨光洗凈,辨認出是數(shù)百年前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助力,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guān)進銅雀臺中了。內(nèi)容: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件,暗含歲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為后兩句的論史抒懷作鋪墊。手法:議論,從反面落筆,借假設(shè)兩個美女命運來暗指東吳命運,以小見大,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需要機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氣。第19首赤壁折戟①沉沙鐵未銷②,【注釋】①戟:23【寫作背景】孫權(quán)與劉備聯(lián)合擊敗曹操大軍的地點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詩中所寫的赤壁,實為黃州(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發(fā)感慨?!救娭髦肌窟@首詠史懷古詩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暗含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寫作背景】孫權(quán)與劉備聯(lián)合擊敗曹操大軍的地點赤壁,在今湖北赤24

第20首漁家傲

[宋]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①問我歸何處。我報②路長嗟③日暮,學詩謾④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⑤。風休住,蓬舟⑥吹取三山去!【注釋】①殷勤:情意懇切。②報:回答。③嗟:嘆息,慨嘆。④謾:同“漫”,空、徒然。⑤舉:高飛。⑥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咀g文】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罩著如波濤翻滾的云,銀河流轉(zhuǎn),滿天的星星仿佛千百只船隨風飄舞。/夢魂仿佛回到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傳話相邀,情意懇切地問:歸宿何處請相告。/我回答(天帝)說:路途漫長啊,又嘆息日暮已到,我學作詩,空有妙句又有什么用?/(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如飛蓬般輕快的船,直送往三座海上仙山去!第20首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注釋】①殷勤:25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①問我歸何處。我報②路長嗟③日暮,學詩謾④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⑤。風休住,蓬舟⑥吹取三山去!煉字:“接”“連”兩個動詞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稗D(zhuǎn)”“舞”二字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煉字:“歸”字縮短了仙凡不可逾越的距離,就好像詞人本是仙子降凡,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后又重新回到天庭。飽含了詞人經(jīng)歷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個理想歸宿的熱切愿望。煉字:“嗟”字生動地傳達出詞人對日暮途遠的嘆息?!爸櫋弊至髀冻鲈~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情感:這兩句把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以及空有才華卻遭逢不幸,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感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用典:“鵬正舉”借用莊子《逍遙游》中大鵬的形象,以喻騰飛之志,意境恢宏。借此反映詞人對現(xiàn)實的厭棄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天接云濤連曉霧,煉字:“接”“連”兩個動詞把四垂的天幕、洶涌26【寫作背景】這首詞大約是作者南渡后的一篇記夢之作?!救娭髦肌窟@首詞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神奇的境界,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表現(xiàn)詞人不為苦難所磨滅的追求與向往?!緦懽鞅尘啊窟@首詞大約是作者南渡后的一篇記夢之作?!救娭髦?7

第21

首浣溪沙

[北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咀g文】填一曲新詞,飲一杯清酒,依舊是去年的天氣和往日的亭臺。/眼前的太陽又將西沉,夕陽啊,你幾時才能夠回照天際?/無可奈何中花已紛紛落去,似曾相識的燕子又飛了回來。/我獨自徘徊在小園里撒滿落花的小路上。手法:借景抒情,“新”與“舊”對比,表達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帶來的感慨與惆悵,暗含著希望美好重現(xiàn)的微妙情懷。哲理:蘊含著美好事物的消逝無法被阻止,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的哲理。煉字:“獨”字是詞人在蕭條春色和飛逝的時光中的真實寫照,突出了凄涼寂寞之感。第21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譯文】填一曲新28【全詩主旨】這首詞描寫了詞人聽詞飲酒的閑適生活和對暮春殘景的嘆惋惆悵,抒發(fā)了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帶來的感慨與惆悵。【全詩主旨】這首詞描寫了詞人聽詞飲酒的閑適生活和對暮春殘景的29一、字音標注芳草萋()萋征蓬()出漢塞()候()騎沒()馬蹄針對訓練

題組一:《黃鶴樓》《使至塞上》《錢塘湖春行》qī·····péngsàihòumò一、字音標注針對訓練題組一:《黃鶴樓》《使至塞上》《30B二、理解與賞析1.下列對句子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此地空余黃鶴樓”“白云千載空悠悠”中的兩個“空”字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寫,抒發(fā)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B.“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氣晴好,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塞外奇觀,其朗讀節(jié)奏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中“爭”“啄”二字,把飛鳥的靈動與歡快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析錯:B項中“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錯誤,應(yīng)是長勢茂盛。B二、理解與賞析析錯:B項中“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錯誤31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黃鶴樓》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中偶句押“ou”韻,韻腳是“樓”“悠”“洲”“愁”,讀起來朗朗上口,音調(diào)和諧,旋律優(yōu)美。B.《黃鶴樓》全詩直抒胸臆,如尾聯(lián)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濃濃的鄉(xiāng)愁。C.《使至塞上》通過描寫出使塞上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出詩人的達觀。同時“單車”“征蓬”“歸雁”等也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郁和激憤。D.《錢塘湖春行》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西湖早春圖,如春水初漲、鶯爭暖樹、燕啄春泥、草沒馬蹄,抒發(fā)了詩人對西湖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B析錯:B項“直抒胸臆”錯誤,應(yīng)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析錯:B項“直抒32(2)豪邁之美:“九萬里風鵬正舉”回答了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的問題,詞人看大鵬已高翔于九萬里之眾頂出上,內(nèi)心吶喊“風啊,你千萬別停下來,把我乘坐的船兒吹送到海中的仙島上去吧”。詞人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凸顯出心中之塊壘,同時展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溯洄從之,道阻且長。5.而計其長曾不盈寸②動靜結(jié)合。寫魚“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是靜,“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是動,靜中有動,更顯環(huán)境的雅靜。每章前兩句寫景,以蒹葭和白露,給人蕭瑟冷落之感,既烘托了環(huán)境氣氛,又流露出主人公凄婉的感情。每章三、四句,寫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現(xiàn)主人公的惆悵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寫道路的險阻,表現(xiàn)主人公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悵惘情懷。同時,這種表現(xiàn)手法還為詩歌增添了一份朦朧美。2.從煉字的角度賞析前兩句。(2)結(jié)構(gòu)上作用:“殷勤問我歸何處”,不僅回到“帝所”,還聽到天帝對她講話,引出了下闋的訴說抒情。鑒賞品析1.不復(fù)出焉(出去)原文展示4.表現(xiàn)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素養(yǎng)提升在詩詞大會上,有道文字線索題的答案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比賽中,主持人已給出了A、B、C三條線索,請你在D處補寫一條線索,讓答題者最終鎖定答案。A.該詩人是唐代山水田園詩派的代表人物,尤長五言。B.世人將李白、杜甫與他并稱為“天才、地才、人才”。他精通詩、書、畫、音樂等,有“詩佛”之稱。C.此詩是詩人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奉使涼州,出塞宣慰,察訪軍情途中所作。D.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這兩句詩運用對偶手法,被王國維贊為“千古奇觀”,其中“圓”“直”兩字極富神韻。答案示例二:這兩句詩營造了“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對大漠奇特壯麗風光的贊美。(2)豪邁之美:“九萬里風鵬正舉”回答了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33一、字音標注結(jié)廬()抵()萬金不勝簪()塞()上燕()脂

題組二:《飲酒》《春望》《雁門太守行》二、重點實詞解釋1.渾欲不勝簪2.渾欲不勝簪·簡直lú····dǐzānsàiyān··能夠承受、禁得起一、字音標注題組二:《飲酒》《春望》《雁門太守行》二34三、理解與賞析1.下列對句子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運用反問修辭,“心遠”一詞回答了“無車馬喧”的原因,反映了詩人超凡脫俗、毫無名利之念的精神世界。B.“山氣日夕佳”一句在詩中起承上啟下的作用,緊承上句,點明南山的暮景,引出下句的飛鳥結(jié)伴歸林。C.“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寫城破國陷后荒涼衰朽的景象,一個“破”字,令人觸目驚心;一個“深”字,讓人滿目凄然。D.“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分別從聽覺和視覺兩方面渲染戰(zhàn)場的悲壯氣氛和戰(zhàn)斗的殘酷場面。A析錯:A項“反問”錯誤,應(yīng)是設(shè)問。三、理解與賞析A析錯:A項“反問”錯誤,應(yīng)是設(shè)問。35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雁門太守行”是古樂府曲名,“行”是古詩體裁,《雁門太守行》一詩借用它作詩題寫當時戰(zhàn)事,描繪了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B.《春望》圍繞“望”字展開,通過描寫戰(zhàn)亂后長安城破敗荒蕪的景象,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C.《春望》全詩由景及情,情景交融,感情深沉,含蓄凝練,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D.《飲酒》全詩熱情謳歌了閑適、寧靜的田園生活,結(jié)句“欲辨已忘言”表明了詩人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D析錯:D項中“隱居生活的迷惘狀態(tài)”錯誤,應(yīng)該是“陶醉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D析錯:D項中36四、素養(yǎng)提升李賀作詩,工于設(shè)色,陸游就曾說他的詩“五色炫耀,光奪眼目,使人不敢熟視”。結(jié)合《雁門太守行》中表現(xiàn)色彩的詞語,發(fā)揮想象,用自己的話描述作者呈現(xiàn)的畫面。答案示例:敵軍滾滾而來,黑壓壓一片,猶如烏云翻騰,幾乎要摧毀城墻;我軍嚴陣以待,陽光照耀戰(zhàn)士鎧甲,金光閃爍。肅殺的秋色中,響亮的角聲震天動地;寒夜里邊塞將士的鮮血凝成暗紫色。帶著半卷的紅旗,援軍趕赴易水;天寒霜重,鼓聲也像是被寒氣所逼,郁悶低沉。四、素養(yǎng)提升答案示例:敵軍滾滾而來,黑壓壓一片,猶如烏云翻騰37一、字音標注折戟()殷()勤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徘徊()()

題組三:《赤壁》《漁家傲》《浣溪沙》jǐ·二、重點實詞解釋1.折戟沉沙鐵未銷2.自將磨洗認前朝3.我報路長嗟日暮4.學詩謾有驚人句5.九萬里風鵬正舉銷蝕·····yīnjiēmànpáihuái·····拿,取嘆息,慨嘆同“漫”,空、徒然高飛一、字音標注題組三:《赤壁》《漁家傲》《浣溪沙》jǐ38三、理解與賞析1.下列對句子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赤壁》是一首詠物詩?!般~雀”即銅雀臺,是曹操的休閑行樂之處。B.“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兩句假設(shè)東風不助周瑜,二喬定會被曹操鎖進銅雀臺,由此表達了作者對歷史興亡的慨嘆。C.“我報路長嗟日暮”中的“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慮的神態(tài),表明詞人慨嘆人生道路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D.“小園香徑獨徘徊”中“徘徊”反映了詞人的心緒不寧,“獨”字更道出了詞人的孤寂之深,傷感之重。A析錯:A項中“詠物詩”應(yīng)為“詠史詩”。三、理解與賞析A析錯:A項中“詠物詩”應(yīng)為“詠史詩”。39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赤壁》一詩由“折戟”這一小物引發(fā)思古之幽情,用“二喬”的命運來折射東吳命運,體現(xiàn)了“大中取小,小中見大”的寫法。B.《漁家傲》是李清照婉約詞的代表作,詞人借夢境把天上和人間作了一個鮮明的對照,充分表現(xiàn)了她對現(xiàn)實的不滿及對人生際遇坎坷的感懷。C.《漁家傲》想象豐富,意境壯闊,通過記夢表現(xiàn)了詞人對理想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傳達出積極進取的力量。D.《浣溪沙》含蓄地表達了詞人對時光流逝、春色飄零的悵惘,以及物是人非之感和孤獨寂寞之情。B析錯:B項《漁家傲》是婉約派詞宗李清照的作品中明顯具有豪放派風格的一首,并非是其婉約詞的代表作。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析錯:B項《40四、素養(yǎng)提升細讀《赤壁》《漁家傲》,這兩首詩詞分別表現(xiàn)了作者對自身才華、命運的哪些認識?答案示例:杜牧的《赤壁》借對三國史事的遐想,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曲折地表達了自己空有抱負卻生不逢時、無從施展的無奈。李清照的《漁家傲》借夢境中與天帝的對話,表達了對自己空有一身文學才華卻屢遭喪亂,甚至連個人的安定幸福都無法保障的不滿。四、素養(yǎng)提升答案示例:杜牧的《赤壁》借對三國史事的遐想,慨嘆41第一部分古詩文積累第一部分古詩文積累42一張圖說考情一張圖說考情43考點概覽考點概覽44專題二古詩詞專題二古詩詞45八上第13首黃鶴樓

[唐]崔顥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①。晴川②歷歷③漢陽樹,芳草萋萋④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⑤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咀⑨尅竣儆朴疲猴h飄蕩蕩的樣子。②川:平川、原野。③歷歷:分明的樣子。④萋萋:草木茂盛的樣子。⑤鄉(xiāng)關(guān):故鄉(xiāng)。【注釋】傳說中騎鶴飛去的仙人已經(jīng)駕著黃鶴飛走了,這里只留下一座空蕩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回來,千百年來只看見飄飄蕩蕩的白云。/晴日里的原野上漢陽的樹木清晰可見,鸚鵡洲上芳草如茵,長得非常茂盛。/天色已晚,眺望遠方,故鄉(xiāng)在哪兒呢?眼前只見一片霧靄籠罩江面,給人帶來深深的愁緒。八上第13首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咀?6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fù)返,白云千載空悠悠①。晴川②歷歷③漢陽樹,芳草萋萋④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guān)⑤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內(nèi)容:首聯(lián)扣題,從神話傳說落筆,增添了黃鶴樓的神異色彩。頷聯(lián)寫人去樓空、物是人非的現(xiàn)實。這兩聯(lián)虛中有實,撫今追昔,寫出詩人對世事變化難以預(yù)料的感慨。兩個“空”字,體現(xiàn)了詩人吊古傷今、無限悵惘的情感。內(nèi)容、語言:此聯(lián)寫登樓所見的明麗之景,境界闊大,色彩鮮明。對仗工整,各用一個疊詞,聲調(diào)鏗鏘,富于音樂美。情感、修辭:運用設(shè)問,“愁”字點題,以抒情作結(jié),由景生情,以日暮途遠抒發(fā)懷鄉(xiāng)之情。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內(nèi)容:首聯(lián)扣題,從神話傳說落47【寫作背景】崔顥早期詩歌多寫閨情,后歷邊塞,精神視野大開,風格一變而為雄渾自然。此詩是其吊古懷鄉(xiāng)的名作。【全詩主旨】全詩描寫登樓遠眺的所見和所感,抒發(fā)了詩人漂泊異鄉(xiāng)的傷感和吊古懷鄉(xiāng)之情?!緦懽鞅尘啊看揞椩缙谠姼瓒鄬戦|情,后歷邊塞,精神視野大開,風48

第14首使至塞上

[唐]王維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征蓬②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咀⑨尅竣賳栠叄何繂栠呹P(guān)守軍。②征蓬: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來比喻遠行之人?!咀g文】(我獨自)輕車簡從去慰問邊關(guān)守軍,行進在遼遠的邊塞地區(qū)。/(我)像飄飛的蓬草一樣飄向塞外,像振翅北飛的大雁進入胡人的地方。/茫茫大漠上一柱烽煙筆直地升上天空,夕陽西下,黃河上一輪落日又大又圓。/在蕭關(guān)遇到負責偵察、通信的騎兵,得知前線統(tǒng)帥正在燕然山大破敵軍。第14首使至塞上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咀?9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征蓬②出漢塞,歸雁入胡天。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guān)逢候騎,都護在燕然。內(nèi)容:點題,交代地點及事由。關(guān)塞迢迢,詩人形單影只去慰問邊塞將士,流露出孤寂之感。修辭、情感:運用比喻的修辭,以征蓬、歸雁自比,既言事,又寫景,更傳達出漂泊無定的內(nèi)心感受,也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孤寂、飄零之感。煉字:“大”寫出沙漠的浩瀚,“孤”寫出景物的單調(diào),“直”表現(xiàn)孤煙直上云天的勁拔之美,“長”表現(xiàn)黃河的渺無盡頭,“圓”表現(xiàn)落日之圓之大。形象地描寫了奇特壯麗的塞外風光,境界雄渾闊大,將詩人孤寂的情緒巧妙地融入塞外景象的描繪中。典故:“燕然”代指前線,暗示前線取得了勝利。單車欲問邊①,屬國過居延。內(nèi)容:點題,交代地點及事由。關(guān)塞迢50【寫作背景】開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赴西北邊塞慰問,實際上是被排擠出了朝廷。這首詩所寫的即為此次出使途中的所見所感?!救娭髦肌勘驹姳憩F(xiàn)了詩人由于受排擠而產(chǎn)生的孤寂、抑郁之情,以及在大漠雄渾景色中情感得到凈化、升華后產(chǎn)生的慷慨悲壯之情,表現(xiàn)出詩人的達觀?!緦懽鞅尘啊块_元二十五年(737年),王維以監(jiān)察御史的身份51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桃林的盡頭就是溪水的發(fā)源地,(漁人)就看到一座山,山上有個小洞口,洞里仿佛有點光亮。于是他下了船,從洞口進去了。起初洞口很狹窄,僅容一人通過。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明亮了。呈現(xiàn)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這類(東西)。田間小路交錯相通,雞鳴狗叫到處可以聽到。人們在田野里來來往往耕種勞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樣。老人和小孩個個都安適愉快,自得其樂。2.開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不矛盾。作者這樣寫暗示“桃花源”是找不到的,安定和平、沒有剝削、沒有壓迫的桃花源只不過是作者一個美好的社會理想罷了。㈣課后題解析⑴本文通過講述牧羊人用雙手把荒漠變成綠洲,使萬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表達了一種保護自然、改善自然的思想,呼吁人們只要堅持不懈地種樹,辛勤耕耘,一定會收獲幸福。①詩句巧用典故,以小見大,以大喬、小喬的命運象征東吳的命運,暗指曹、孫雙方的“勢”與“運”。生動形象,別出心裁而又頗見風致。[示例1]劉盛蘭,山東省煙臺市蠶莊鎮(zhèn)柳杭村村民,“五保”老人。1998年,劉盛蘭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則救助報道,從那時起,他就將自己微薄的生活補貼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學生,也逐漸從周邊幾個地市“擴張”到全國各地。最多的時候,他同時資助著50多名學生。2013年8月,因為腎病,劉盛蘭住進了醫(yī)院,但他仍然惦記著捐資助學,擔心匯款中斷和沒到位會斷了孩子們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資助的孩子來看望他,照顧他。殘年風燭,發(fā)出微弱的光,蒼老的手,在人間寫下大愛。病弱的身軀,高貴的心靈,他在九旬的高齡俯視生命。一疊疊匯款,種植著希望和幸福,同時,也收獲了尊重和敬仰?!罢嬉狻敝傅氖亲匀恢暗拿篮?田園生活的恬淡悠閑;內(nèi)心世界的寧靜淡泊。南陽人劉子驥是個志向高潔的隱士,聽到這件事后,高興地計劃前往。但沒有實現(xiàn),不久因病去世了。此后就再也沒有探尋桃花源的人了?!窘馕觥拷譄襞c明星的相似點是“無數(shù)”“明亮”?!敖譄裘髁恕?,表明是黑夜,這是具有象征意義的,詩人面對的社會,不正處在黑暗之中嗎?這個比喻既形象,又有動感。2.開篇用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15首錢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①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②,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咀⑨尅竣俪酰簞倓偂"谂瘶洌合蜿柕臉?。【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的西面,春天湖水初漲,水面剛剛與湖岸齊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看上去浮云很低。/幾只早來的黃鶯爭先恐后地飛到向陽的樹上,不知哪家新來的燕子正銜著泥在筑巢。/繁茂又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使人眼花繚亂,才長出來的小草剛剛能夠遮蓋住馬蹄。/(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總是觀賞不夠,尤其是那綠楊濃陰下的白沙堤。古義:妻子和兒女;今義:對已婚男子的配偶的稱呼。第52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①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②,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內(nèi)容:首聯(lián)點題,交代游蹤。敘寫詩人游西湖沿途所見的山光水色,勾勒出西湖早春水漲云低的輪廓。煉字:“爭”“啄”兩個動詞,描繪出一幅鶯爭暖樹、燕啄春泥的動態(tài)場景,生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機。內(nèi)容、寫法:“亂花”寫花的繁多,“淺草”寫草的柔嫩,從植物的變化寫早春景象?!皾u欲”寫出野花漸開漸多,“沒馬蹄”寫出草之淺。通過細節(jié)描寫再現(xiàn)了春到人歡的盛景。情感:直抒胸臆,表達詩人喜悅的心情?!昂|”點明詩人行蹤,呼應(yīng)首聯(lián)?!靶胁蛔恪闭f明詩人陶醉在湖東一帶春和景明的湖光山色之中,游興未盡。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①平云腳低。內(nèi)容:首聯(lián)點題,交代游蹤53【寫作背景】錢塘湖是西湖的別名,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823年)任杭州刺史時寫的?!救娭髦肌窟@首詩緊扣環(huán)境和季節(jié)特征,描寫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風光與盎然生機,抒發(fā)了詩人喜悅的感情?!緦懽鞅尘啊垮X塘湖是西湖的別名,這首詩是白居易于穆宗長慶三年54

第16首飲酒

[東晉]陶淵明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②?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③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咀⑨尅竣俳Y(jié)廬:建造房舍。結(jié),建造、構(gòu)筑。廬,簡陋的房屋。②爾:如此,這樣。③悠然:閑適淡泊的樣子?!咀g文】把房舍建造在喧囂擾攘的塵世,卻感覺不到車馬往來的喧囂。/若問我為什么能夠這樣,只要內(nèi)心超凡脫俗,自然覺得住的地方僻靜了。/在東邊的籬笆下采摘菊花,閑適淡泊中看見了遠處的南山。/山間的云氣在傍晚時分更加秀麗,成群的鳥兒結(jié)伴而歸。/這情景中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分辨清楚,卻已忘了怎樣表達。第16首飲酒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注55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②?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③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內(nèi)容:前四句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篇的基調(diào)。修辭:第三、四句運用設(shè)問,自問自答,頗富情趣。詩人因為心情閑適,心志高遠,所以居所也就自然偏僻安靜。煉字:“見”字寫出了一種無意得之、悠然忘我的心境,與全詩營造的閑適散淡的氛圍相吻合。手法:以“飛鳥”自喻,借飛鳥自在結(jié)伴回歸山林來表現(xiàn)詩人辭官歸隱后自在的心境。內(nèi)容:“真意”指自然之趣。既表現(xiàn)為山水田園的具體“自然”,也是詩人主觀精神的抽象“自然”,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陶醉自然、物我兩忘的境界。結(jié)廬①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內(nèi)容:前四句通過敘事和議論,定下全56【寫作背景】《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共20首,寫于作者辭官歸隱后?!救娭髦肌窟@首詩融情于景,寫對世事人生的感慨,表現(xiàn)出詩人悠然自得的閑適心情和決心歸隱、超脫世俗的人生追求。【寫作背景】《飲酒》是一組五言古詩,共20首,寫于作者辭57

第17首春望

[唐]杜甫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①欲不勝②簪?!咀⑨尅竣贉啠汉喼薄"趧伲耗軌虺惺?、禁得起?!咀g文】國都淪陷后已經(jīng)變得殘破不堪,然而山河依舊是原來那個樣子,春天降臨到長安城,然而眼前卻是亂草叢生。/感傷時事,看到鮮花反而落淚,久別家人,聽到鳥鳴反而心驚。/戰(zhàn)事持續(xù)好幾個月仍不停息,一封家書抵得上萬兩黃金。/頭上的白發(fā)越搔越短,簡直連簪子也插不住了。第17首春望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注釋】58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①欲不勝②簪。煉字:“破”字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殘敗,“深”字寫出了春日長安城亂草叢生的荒涼。融情于景,痛切地傳達出詩人憂國傷時的感情。手法:觸景生情,移情于物,以樂景寫哀情,描寫花、鳥兩種春日美好景物,見花開而落淚,聞鳥鳴而驚心,表達了感時傷世的感情。煉詞:“連三月”表明喪亂之久,“抵萬金”運用夸張的修辭寫出了家書的珍貴,憂國思親之情溢于言表。手法:細節(jié)描寫,“白頭”“不勝簪”形象地寫出了詩人的蒼老之態(tài),“搔”是想排解憂愁而不得的細節(jié),傳神地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難以排遣的憂國、傷時、思家、悲己之情。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煉字:“破”字寫出了國破城荒的殘敗,59【寫作背景】安史之亂時期杜甫將家小安置在鄜(fū)州,只身前往靈武(今屬寧夏)投奔肅宗途中為叛軍所俘,遂困居長安。該詩作于詩人逃離長安前一個月?!救娭髦肌窟@首詩圍繞“望”字展開,融情于景,描述了詩人被困長安時的所見所感,抒發(fā)了詩人憂國傷時、念家悲己的感情,充分體現(xiàn)了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藝術(shù)風格。【寫作背景】安史之亂時期杜甫將家小安置在鄜(fū)州,只身前60

第18首雁門太守行

[唐]李賀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②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咀⑨尅竣俸谠茐撼牵罕扔鲾耻姽コ堑臍鈩荨"谘嘀弘僦?,色深紅。此句中“燕脂”“夜紫”皆形容戰(zhàn)場血跡?!咀g文】敵軍如黑云壓城,城墻仿佛將要坍塌,(守城將士的)鎧甲迎著(云縫中射下來的)太陽光,如金色鱗片般閃閃發(fā)光。/號角聲中沖鋒陷陣,秋風為之助威,邊塞將士的血跡在寒夜中凝為紫色。/軍隊半卷著紅旗悄悄靠近易水,夜寒露重連進攻的戰(zhàn)鼓也難擂響。/為了報答君王的信任和重視,手持寶劍奮力殺敵,視死如歸。第18首雁門太守行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61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②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修辭: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煉字:“壓”字把敵軍兵馬眾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zhàn)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將士處境艱難等情形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了出來。手法:聽覺和視覺結(jié)合,以“角聲滿天”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規(guī)模之大,雄渾蒼涼?!把嘀薄耙棺稀钡纳首儞Q,渲染戰(zhàn)場的悲壯氣氛,表現(xiàn)戰(zhàn)爭的殘酷。煉詞:“半卷紅旗”寫乘夜奔襲之狀,“臨易水”既表明了交戰(zhàn)的地點,又暗示將士們具有“風蕭蕭兮易水寒,將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壯懷豪情?!肮暮备@悲壯氣氛。用典:用燕昭王黃金臺上招攬?zhí)煜沦t士的典故,表現(xiàn)將士們的忘身報國之情,是全詩的點睛之筆。黑云壓城①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修辭:運用比喻和夸張的修辭62【解析】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一反傳統(tǒng)的說法,把銀河寫成“淺淺的”“不甚寬廣”,體現(xiàn)了詩人美好的想法,也是對黑暗現(xiàn)實的一種蔑視。(三)一詞多義這則寓言通過一個笑話告誡人們對于道聽途說,一定要弄清真相,不可輕信輕傳。本詩的第一節(jié)運用聯(lián)想,詩人由“遠遠的街燈”的星星點點,時隱時現(xiàn),和明星相似而引起聯(lián)想,從街燈聯(lián)想到明星,又由明星聯(lián)想到街燈,聯(lián)想十分自然。本詩的第二、三、四節(jié)都運用想象。街市、牛郎、織女,都是人們頭腦中已知的形象,詩人以豐富的想象進行了再創(chuàng)造:把街市放到了天上,把牛郎織女的生活寫得幸福美滿。這是因為詩人十分憎惡當時的黑暗現(xiàn)實,但在人間又找不到光明、自由和幸福,只有借助于想象的天境來表達自己的憎惡,寄托自己的社會理想。4.處處志之(名詞作動詞,做標記)1.漁人甚異之(形容詞的意動用法,對……感到詫異)牧羊人一直潛心種樹,心無旁騖;戰(zhàn)爭在毀滅,而牧羊人在創(chuàng)造。千里馬,吃一次飯有時能吃掉一石的糧食。喂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而(用普通馬的食量)喂養(yǎng)它。這樣的良馬,即使擁有日行千里的才能,卻吃不飽,力量不充足,它的才能與美質(zhì)就不能表現(xiàn)在外,想要和普通馬一樣尚且都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6)曉之者曰:“地,積塊耳,充塞四虛,亡處亡塊。若躇步跐蹈,終日在地上行止,奈何憂其壞?”(2)煉字:a.“嗟”字生動地寫出了詞人彷徨憂郁的心態(tài),表明詞人自己在人生道路上日暮途遠,茫然不知所措的嘆惋;3.為字共三十有四(同“又”,用來連接整數(shù)和零數(shù))【寫作背景】雁門太守行,樂府曲名?!救娭髦肌勘驹娪冒邤痰纳拭枥L悲壯慘烈的戰(zhàn)斗場面,熱情歌頌了將士們浴血奮戰(zhàn)的斗爭精神和誓死報效國家的決心。【解析】詩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象,一反傳統(tǒng)的說法,把銀河寫成63

第19首赤壁

[唐]杜牧折戟①沉沙鐵未銷②,自將③磨洗認前朝④。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咀⑨尅竣訇汗糯?。②銷:銷蝕。③將:拿,取。④前朝:這里指赤壁之戰(zhàn)的時代?!咀g文】折斷的戟沉埋在泥沙中還未銷蝕,我拿起來磨光洗凈,辨認出是數(shù)百年前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假如東風不給周瑜助力,結(jié)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將被關(guān)進銅雀臺中了。內(nèi)容:借物起興,慨嘆前朝人物事件,暗含歲月流逝和物是人非之感,為后兩句的論史抒懷作鋪墊。手法:議論,從反面落筆,借假設(shè)兩個美女命運來暗指東吳命運,以小見大,認為歷史上英雄的成功需要機遇,借史事以吐胸中抑郁不平之氣。第19首赤壁折戟①沉沙鐵未銷②,【注釋】①戟:64【寫作背景】孫權(quán)與劉備聯(lián)合擊敗曹操大軍的地點赤壁,在今湖北赤壁市。詩中所寫的赤壁,實為黃州(今湖北黃岡)的赤鼻磯,作者是借相同的地名抒發(fā)感慨?!救娭髦肌窟@首詠史懷古詩慨嘆歷史上英雄成名的機遇,暗含詩人對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慨嘆之情。【寫作背景】孫權(quán)與劉備聯(lián)合擊敗曹操大軍的地點赤壁,在今湖北赤65

第20首漁家傲

[宋]李清照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①問我歸何處。我報②路長嗟③日暮,學詩謾④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⑤。風休住,蓬舟⑥吹取三山去!【注釋】①殷勤:情意懇切。②報:回答。③嗟:嘆息,慨嘆。④謾:同“漫”,空、徒然。⑤舉:高飛。⑥蓬舟:如飛蓬般輕快的船。【譯文】水天相接,晨霧蒙蒙籠罩著如波濤翻滾的云,銀河流轉(zhuǎn),滿天的星星仿佛千百只船隨風飄舞。/夢魂仿佛回到天帝居住的地方,天帝傳話相邀,情意懇切地問:歸宿何處請相告。/我回答(天帝)說:路途漫長啊,又嘆息日暮已到,我學作詩,空有妙句又有什么用?/(我要)像大鵬鳥那樣乘風高飛。/風啊,千萬別停息,將我這如飛蓬般輕快的船,直送往三座海上仙山去!第20首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注釋】①殷勤:66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zhuǎn)千帆舞。仿佛夢魂歸帝所,聞天語,殷勤①問我歸何處。我報②路長嗟③日暮,學詩謾④有驚人句。九萬里風鵬正舉⑤。風休住,蓬舟⑥吹取三山去!煉字:“接”“連”兩個動詞把四垂的天幕、洶涌的云濤、彌漫的云霧自然地組合在一起,描繪出一種瑰奇雄偉的境界?!稗D(zhuǎn)”“舞”二字將詞人在風浪顛簸中的感受逼真地傳遞給讀者。煉字:“歸”字縮短了仙凡不可逾越的距離,就好像詞人本是仙子降凡,經(jīng)歷了千辛萬苦后又重新回到天庭。飽含了詞人經(jīng)歷人生道路上的流徙奔波后,希望得到一個理想歸宿的熱切愿望。煉字:“嗟”字生動地傳達出詞人對日暮途遠的嘆息?!爸櫋弊至髀冻鲈~人對現(xiàn)實的強烈不滿。情感:這兩句把詞人晚年孤苦無依的痛苦經(jīng)歷,以及空有才華卻遭逢不幸,對現(xiàn)實的不滿與感慨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用典:“鵬正舉”借用莊子《逍遙游》中大鵬的形象,以喻騰飛之志,意境恢宏。借此反映詞人對現(xiàn)實的厭棄和對美好境界的追求。天接云濤連曉霧,煉字:“接”“連”兩個動詞把四垂的天幕、洶涌67【寫作背景】這首詞大約是作者南渡后的一篇記夢之作?!救娭髦肌窟@首詞運用浪漫主義手法,描繪了一個神奇的境界,抒發(fā)內(nèi)心的苦悶,表現(xiàn)詞人不為苦難所磨滅的追求與向往?!緦懽鞅尘啊窟@首詞大約是作者南渡后的一篇記夢之作。【全詩主旨68

第21

首浣溪沙

[北宋]晏殊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咀g文】填一曲新詞,飲一杯清酒,依舊是去年的天氣和往日的亭臺。/眼前的太陽又將西沉,夕陽啊,你幾時才能夠回照天際?/無可奈何中花已紛紛落去,似曾相識的燕子又飛了回來。/我獨自徘徊在小園里撒滿落花的小路上。手法:借景抒情,“新”與“舊”對比,表達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帶來的感慨與惆悵,暗含著希望美好重現(xiàn)的微妙情懷。哲理:蘊含著美好事物的消逝無法被阻止,但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xiàn),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的哲理。煉字:“獨”字是詞人在蕭條春色和飛逝的時光中的真實寫照,突出了凄涼寂寞之感。第21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譯文】填一曲新69【全詩主旨】這首詞描寫了詞人聽詞飲酒的閑適生活和對暮春殘景的嘆惋惆悵,抒發(fā)了光陰流轉(zhuǎn)、物是人非帶來的感慨與惆悵。【全詩主旨】這首詞描寫了詞人聽詞飲酒的閑適生活和對暮春殘景的70一、字音標注芳草萋()萋征蓬()出漢塞()候()騎沒()馬蹄針對訓練

題組一:《黃鶴樓》《使至塞上》《錢塘湖春行》qī·····péngsàihòumò一、字音標注針對訓練題組一:《黃鶴樓》《使至塞上》《71B二、理解與賞析1.下列對句子的賞析有誤的一項是()A.“此地空余黃鶴樓”“白云千載空悠悠”中的兩個“空”字分別從空間和時間角度來寫,抒發(fā)了人去樓空、世事滄桑的感慨。B.“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描寫登樓所見之景,天氣晴好,漢陽的樹木清晰分明,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寫塞外奇觀,其朗讀節(jié)奏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中“爭”“啄”二字,把飛鳥的靈動與歡快生動形象地表現(xiàn)了出來。析錯:B項中“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錯誤,應(yīng)是長勢茂盛。B二、理解與賞析析錯:B項中“鸚鵡洲上的草木荒蕪衰敗”錯誤72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A.《黃鶴樓》是一首七言律詩,詩中偶句押“ou”韻,韻腳是“樓”“悠”“洲”“愁”,讀起來朗朗上口,音調(diào)和諧,旋律優(yōu)美。B.《黃鶴樓》全詩直抒胸臆,如尾聯(lián)將“鄉(xiāng)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更增添了濃濃的鄉(xiāng)愁。C.《使至塞上》通過描寫出使塞上的所見所聞,表現(xiàn)出詩人的達觀。同時“單車”“征蓬”“歸雁”等也傳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憂郁和激憤。D.《錢塘湖春行》描繪了一幅幅生動的西湖早春圖,如春水初漲、鶯爭暖樹、燕啄春泥、草沒馬蹄,抒發(fā)了詩人對西湖早春景色的喜愛之情。B析錯:B項“直抒胸臆”錯誤,應(yīng)是融情于景,情景交融。2.下列對詩歌理解有誤的一項是()B析錯:B項“直抒73(2)豪邁之美:“九萬里風鵬正舉”回答了天帝詢問詞人歸于何處的問題,詞人看大鵬已高翔于九萬里之眾頂出上,內(nèi)心吶喊“風啊,你千萬別停下來,把我乘坐的船兒吹送到海中的仙島上去吧”。詞人把真實的生活感受融入夢境,凸顯出心中之塊壘,同時展現(xiàn)了自己的理想與抱負。溯洄從之,道阻且長。5.而計其長曾不盈寸②動靜結(jié)合。寫魚“影布石上,佁然不動”是靜,“俶爾遠逝,往來翕忽”是動,靜中有動,更顯環(huán)境的雅靜。每章前兩句寫景,以蒹葭和白露,給人蕭瑟冷落之感,既烘托了環(huán)境氣氛,又流露出主人公凄婉的感情。每章三、四句,寫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表現(xiàn)主人公的惆悵之情。每章五到八句,寫道路的險阻,表現(xiàn)主人公對愛情的執(zhí)著追求和悵惘情懷。同時,這種表現(xiàn)手法還為詩歌增添了一份朦朧美。2.從煉字的角度賞析前兩句。(2)結(jié)構(gòu)上作用:“殷勤問我歸何處”,不僅回到“帝所”,還聽到天帝對她講話,引出了下闋的訴說抒情。鑒賞品析1.不復(fù)出焉(出去)原文展示4.表現(xiàn)他雖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詩句是: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三、素養(yǎng)提升在詩詞大會上,有道文字線索題的答案是“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在比賽中,主持人已給出了A、B、C三條線索,請你在D處補寫一條線索,讓答題者最終鎖定答案。A.該詩人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