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課件_第1頁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課件_第2頁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課件_第3頁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課件_第4頁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核與輻射安全核與輻射安全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核安全基本原則

管理責任縱深防御若干基本技術原則

核安全基本原則管理責任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INSAG-4的定義: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特性的總和,它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即核電站的安全問題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應有的重視。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INSAG-4的定義:核安全文化是存在

"Safetycultureisthatassemblyofcharacteristics

andattitudesinorganizationsandindividualswhichestablishesthat,asanoverridingpriority,nuclearpowerplantsafetyissuesreceivetheattentionwarrantedbytheirsignificance."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INSAG-4"Safetycultureisthata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

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咨詢組報告INSAG-4提出了對各個層次人員在安全文化方面的要求:①對政府決策層②對營運單位管理層

③對個人(基層)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咨詢組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制定核安全政策;明確核安全職責;建立獨立的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提供核安全所需的充足的財力和稱職的人力資源。①政府決策層

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制定核安全政策;①政府決策層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和分工;制定并檢查工作方法;對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和培訓;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建立和實施完善的監(jiān)督和審查程序②營運單位

管理層

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和分工;②營運單位探索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的工作方法;互相交流的工作習慣。③個人

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探索的工作態(tài)度;③個人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組成–INSAG4個人響應管理層的責任決策層的責任安全工作安排和管理公布安全政策建立管理體制提供資源自我完善質疑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的工作方法溝通交流的工作習慣明確的責任分工資格認證和培訓獎勵和懲罰監(jiān)查、審查和對比(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組成–INSAG4個人響應管理層的責任決策層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

核設施營運單位對核設施的安全負有全面和最終責任?。?!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營運單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1.確定安全政策,在營運單位內部各級劃清職責并授予權;2.確定并驗證質量保證大綱及其他各項管理大綱的滿意實施;3.確定并驗證所有運行工況(包括維修和監(jiān)督)下為確保安全的各項程序;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4.提供充分的人員培訓和人員資格鑒定;5.建立與國家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的聯絡渠道,以處理好與安全有關的事宜;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6.建立與設計、建造、制造、安裝、調試及其他(國內和國際)有關組織機構的聯絡渠道,以保證傳遞信息、專門知識和經驗以及響應安全問題的能力;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7.提供足夠的資源、服務和設施;8.提供適當的公眾咨詢和聯絡渠道。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

必須建立獨立于核工業(yè)發(fā)展的核安全監(jiān)管當局!——國家核安全局NationalNuclearSafetyAdministration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必須建立獨立于核工業(yè)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核安全監(jiān)管當局的任務:

制定核安全法規(guī);為核設施營運單位頒發(fā)核設施安全許可證;對核設施安全實施監(jiān)督檢查,在需要時提出整改要求;當核設施安全水平達不到可接受的要求時,可以采取必要的執(zhí)法行為,包括吊銷核設施安全許可證;主持和支持核安全研究;發(fā)布核安全信息。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核安全監(jiān)管當局的任務:制定核安縱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

縱深防御原則要貫徹安全有關的全部活動,包括與組織、人員行為或設計有關的方面,以保證這些活動均置于重疊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種故障發(fā)生,它將由適當的措施探測、補償糾正??v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縱深縱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縱深防御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預防事故;

第二道防線:控制事故;

第三道防線:緩解事故;縱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縱深防御的三道防線若干基本技術原則安全分級設備鑒定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火災和爆炸其他內部危害運行限制和條件設計基準事故嚴重事故采用經驗證的工程實踐應用經驗反饋和安全研究結果安全評價及其獨立驗證老化優(yōu)化運行人員操作的設計輻射防護若干基本技術原則安全分級嚴重事故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ICRP(60)輻射防護基本原則

實踐的正當性

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

劑量限制與約束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ICRP(60)輻射防護基本原則實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實踐的正當性

輻射實踐的正當性是指任何一種伴隨輻射的實踐(或活動)都必須使其帶來的利益大于危害。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實踐的正當性輻射實踐的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

輻射防護與安全的最優(yōu)化是指在考慮社會和經濟等各種因素后,使個人劑量、受照人數和發(fā)生照射事件的概率保持在可合理達到盡量低的水平。ALARA原則: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輻射防護與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劑量限制與劑量約束

實踐的正當性和輻射防護的最優(yōu)化都是按實踐和群體的利益考慮的,為保證每個人不致受到不合理的傷害,必須制定個人劑量限值和選定劑量約束值,從而對每個個體提供必要的保護。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劑量限制與劑量約束實踐的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核安全防護綱要安全防護組織

安全防護教育

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

職業(yè)照射的控制

公眾劑量的控制

安全防護應急計劃

核輻射監(jiān)測核安全防護綱要安全防護組織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縱深防御補償或糾正設備故障或人員差錯;維持屏障本身的有效性并防止故障傳播到全廠;在屏障本身的有效性不能完全保持時,保護從業(yè)人員、公眾和環(huán)境不致受到輻射傷害。(1)縱深防御的三個目標縱深防御補償或糾正設備故障或人員差錯;(1)縱深防御的三個目縱深防御(2)縱深防御的兩個策略預防事故發(fā)生;事故情況下,限制其后果,防止向更嚴重的情況進展??v深防御(2)縱深防御的兩個策略預防事故發(fā)生;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縱深防御原則應用的另一方面是在設計中設置一系列的實體屏障,以包括規(guī)定區(qū)域的放射性物質。

典型的水冷反應堆而言,這些屏障可能是燃料元件、燃料包殼、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壓力邊界和安全殼。

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燃料芯塊與包殼

富集度為3%左右的二氧化鈾燃料陶瓷芯塊封裝在燃料管或包殼中,防止裂變產物進入一回路水中。形成第一道屏障??v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燃料芯塊與包殼富集度為3%左右的二氧化鈾燃料陶瓷芯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一回路壓力邊界

燃料組件裝在主冷卻劑系統(壓力容器和管道,即一回路壓力容器邊界)內,構成防止裂變產物釋放的第二道安全屏障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一回路壓力邊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安全殼廠房安全殼是高30多米,直徑約40多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物,壁厚約1m??梢猿惺?個大氣壓的壓力。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安全殼廠房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設計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預防偏離正常運行——防止偏離正常運行非正常運行的控制——防止事故的發(fā)生設計基準事故的控制——防止事件惡化事故管理——防止包殼損壞應急響應——減輕事故影響

縱深防御(五道防線)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設計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預防偏離縱深防御第一層:穩(wěn)妥的設計,高質量的設備制造等第二層:正確的運行控制(這一層做的好,可確保三道屏障的完整性)第三層:專設安全設施和保護系統(防止事件演變成大事故,將放射性物質滯留在安全殼內第四層:防止安全殼失效的嚴重事故緩解措施第五層:應急響應行動燃料芯塊燃料包殼第一道屏障一回路壓力邊界第二道屏障安全殼第三道屏障不能控制輻射源,但通過對人的行為進行干預來防止或減小輻射危害控制住輻射源防止或減小輻射危害縱深防御第一層:穩(wěn)妥的設計,高質量的設備制造等燃料包殼一回路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

運行限制和條件

——必須在運行開始之前制定好、經國家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評價和批準——對運行操作人員進行充分培訓——定期對運行限值和條件進行審查和更新——確定論方法和概率論方法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運行限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運行規(guī)程

正常運行規(guī)程——運行在運行限值和條件之內

事件導向規(guī)程或征兆導向規(guī)程

——預計運行事件和設計基準事故

嚴重事故(超設計基準事故)管理指南

——嚴重事故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運行規(guī)程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堆芯管理和燃料裝卸

營運單位負責并組織有關堆芯管理和廠區(qū)燃料裝卸的全部活動,以保證燃料在反應堆中的安全使用以及在廠區(qū)轉移和儲存期間的安全

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堆芯管理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人員的資格和培訓

人的操作是安全運行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高水平的人員資格和好的培訓

培訓計劃應包括定期培訓和再培訓

行為危及核安全

的人員都需要培訓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人員的資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維修、在役試驗、檢查和監(jiān)督

防止核動力廠縱深防御能力降級;

必須由資格合格的人員按設計要求的標準和頻度來進行;

核動力廠營運單位要制定維修、在役試驗、檢查和監(jiān)督的詳細指令和程序。

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維修、在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應急準備

制定廠內和廠外的應急計劃;

應急計劃的制定是基于確定論方法,并用概率論方法做補充;

首次裝料前必需進行應急演習;根據運行經驗對應急計劃進行復審和更新??v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應急準備縱深防御原則(DefenseinDepth)縱深防御

多道屏障+縱深防御措施設計提供一系列多層次的防御,用以防止事故并在未能防止事故時保證提供適當的保護。設置一系列的實體屏障,以包容規(guī)定區(qū)域的放射性物質??v深防御縱深防御原則(DefenseinDepth)縱深防御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預防為主(保守的設計、適當的安全富量、提高設備可靠性等),盡可能降低初始事件發(fā)生概率

;

充分利用自動系統,盡量減少人的干預;嚴格執(zhí)行運行和事故操作規(guī)程,防止人員差錯

;

依靠核設施的固有安全特性和故障安全的設計,設置應對設計基準事故的專設安全設施和運行操作規(guī)程,在發(fā)生預計的初始事件后將核設施引導到可控制狀態(tài);

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預防為主(保守的設計、適當的安全富量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當萬一進入嚴重事故狀態(tài)時,盡可能利用核設施內的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資源,控制嚴重事故進展,減輕事故后果;設置多重實體屏障,盡可能保持包容放射性物質屏障的完整性,限制放射性向環(huán)境排防,保護公眾和環(huán)境。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當萬一進入嚴重事故狀態(tài)時,盡可能利用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

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安全分級

必須首先確定屬于核動力廠安全重要物項的所有構筑物、系統和部件,包括儀表和控制軟件,然后根據其安全功能和安全重要性分級。劃分某一構筑物、系統或部件安全重要性的方法

確定論方法

概率論方法和工程判斷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安全分級必須首先確定屬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2)設備鑒定

確認安全重要物項能夠在其整個設計運行壽期內滿足處于需要起作用時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執(zhí)行其安全功能的要求;考慮的環(huán)境條件必須包括預計到的正常運行、預計運行事件和設計基準事故期間的變化;

鑒定程序中必須考慮到設備的老化效應;鑒定程序必須考慮自然現象對設備的影響。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2)設備鑒定確認安全重要物項能夠在其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單一故障設計準則:核動力廠系統必須設計成在安全組合中的任何部件發(fā)生故障時,所要求的安全功能仍然可以執(zhí)行,而且不會超過設計基準中所規(guī)定的限值。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單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定期試驗維護檢修固有安全性原則獨立性原則失效安全原則多樣性原則冗余原則單一故障設計準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定冗余原則(RedundancyPrinciple)內容:設計中留有冗余度,即系統是雙重或多重配置的,單一部件的失效不會使整個系統失去功能作用:一套設備出現故障或失效是可承受的,不致于導致功能的喪失例:在某一特定功能可由任意兩臺泵完成之處,設置三臺或四臺泵。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冗余原則(RedundancyPrinciple)內容:設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冗余原則(RedundancyPrinciple)核電站大部分系統設置了二套或多套同樣的設備:安全殼噴淋系統:兩個獨立的系列組成自動控制系統:反應堆緊急停堆及專設安全設施的啟動均由兩列獨立而又相同的保護信號觸發(fā)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冗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多樣性原則(DiversityPrinciple)內容:應用于執(zhí)行同一功能的多重系統或部件,即通過多重系統或部件中引入不同屬性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獲得不同屬性的方法:不同的工作原理不同的物理變量不同的運行條件不同制造廠的產品等。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多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失效安全原則(FailuretoSafetyPrinciple

)在設計核電廠的安全重要系統和部件時,應盡可能貫徹故障安全原則,即系統或部件發(fā)生故障時,電廠應能在毋需任何觸發(fā)動作的情況下進入安全狀態(tài)。停堆控制系統發(fā)生故障時反應堆即進入停堆狀態(tài);如果閥門開的狀態(tài)為安全,則閥門故障時,自動保持在開的位置。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失獨立性原則(IndependencyPrinciple)系統設計中通過功能隔離或實體隔離,各通道由獨立線路供給可靠儀表電源,實現系統布置和設計的獨立性。連接導線處于不同的電纜槽,通過不同的安全殼貫穿件等。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獨立性原則(IndependencyPrinciple)系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固有安全性原則(InherentSafetyCharacteristic)

累積超過10000堆年的良好運行記錄。三哩島與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對比說明極其復雜的核電廠系統,其安全性取決于工程安全性。核電安全設計重要的是要充分采用固有安全性:負反應性溫度系數多普勒系數控制棒組件依靠重力插入堆芯的自然安全性非能動安全性等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固在核電廠的壽期內對安全有關的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進行標定、試驗、維護、修理、檢查或監(jiān)測,以保證其執(zhí)行功能的能力。定期試驗、維護、檢修原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在核電廠的壽期內對安全有關的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進行標定、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

設計和布置核動力廠安全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時,必須盡量降低外部或內部事件引發(fā)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采用多重部件、多樣系統、實體分隔和故障安全設計的適當組合,以便實現下述目標:*防止火災發(fā)生;*及時探測發(fā)生的火災并迅速滅火,以限制火災后果;*防止未撲滅的火勢蔓延,以使其對核動力廠重要功能的影響減至最小。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設計和布置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

中國江蘇田灣核電站:變壓器爆炸事故而引發(fā)的火災德國北部克呂梅爾核電站:變壓器起火日本島根核電站:廢棄物處理設施發(fā)生了一起火災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中國江蘇田灣核電站:變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5)其它內部災害

內部水淹飛射物管道甩動噴射流沖擊流體釋放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5)其它內部災害內部水淹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

核動力廠設計必須考慮的外部自然事件包括在描述廠址特征時已確定的那些事件,如地震、洪水、狂風、龍卷風、海嘯(潮汐波)和極端氣象條件。

核動力廠設計必須針對計劃的廠址和核動力廠的組合確定作為設計基準的外部自然事件和外部人為事件。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核動力廠設計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

日本柏崎核電站擁有7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820萬千瓦。電站位于新瀉縣柏崎市刈羽郡,隸屬于東京電力公司。核電站設計可以抵抗6.5級地震,但2007年7月16日該地區(qū)發(fā)生了里氏6.8級地震,運行的四臺機組自動停堆保護發(fā)生作用,核電機組安全停堆。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日本柏崎核電站擁有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東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位于日本本州島東部沿海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停堆,且若干機組發(fā)生失去冷卻事故,3月12日下午,一號機組發(fā)生爆炸。3月14日,三號機組發(fā)生兩次爆炸。2011年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提高至7級。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2011年3月11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7)運行要求和限制

安全系統整定值;工藝變量和其他重要參數的控制系統和過程限制;為保證各構筑物、系統和部件執(zhí)行設計中預定的功能,對核動力廠規(guī)定維修、試驗和檢查的要求,并考慮合理可行盡量低的輻射防護原則;明確地規(guī)定運行配置,包括安全系統停役情況下的運行限制。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7)運行要求和限制安全系統整定值;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esignbasisaccident

定義:根據確定的設計準則,在設計中采取了針對性措施的一組有代表性的事故,并且該類事故中燃料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釋放保持在管理限值以內。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esignbas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BA)

水主泵主管道蒸汽反應性引入事故失流事故冷卻劑喪失事故蒸汽管道破裂事故給水管道破裂事故熱阱喪失事故汽輪機跳閘旁路閥門未打開SGTR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BA)水主泵主管設計基準事故(DBA)(最大可信事故)

同一概率等級的所有事故序列中選擇的一個假想事故設計確保發(fā)生DBA時輻射劑量低于規(guī)范允許值。確定論評價方法:基于縱深防御原則,以設計基準事故為基礎的安全評價方法。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BA)

設計基準事故(DBA)(最大可信事故)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9)嚴重事故

定義:核反應堆堆芯大面積燃料包殼失效,威脅或者破壞核電廠壓力容器或安全殼的完整性,并引發(fā)放射性物質泄漏的一系列過程。

一般來說,核反應堆的嚴重事故可以分為兩大類:——堆芯熔化事故:堆芯熔化事故是由于堆芯冷卻不充分,引起堆芯裸露、升溫和熔化的過程,其發(fā)展較為緩慢,時間尺度為小時量級。美國三哩島事故,日本福島核事故——堆芯解體事故:堆芯解體事故是由于快速引入巨大的反應性,引起功率陡增和燃料碎裂的過程,其發(fā)展非常迅速,時間尺度為秒量級。蘇聯切爾諾貝利核電廠事故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9)嚴重事故定義:核反應堆堆芯大面積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9)嚴重事故

針對嚴重事故,設計中必須考慮的事項有:

概率論+確定論+正確的工程判斷,確定可能導致嚴重事故的重要事件序列。必須對照有關準則審查這些事件序列,以確定必須在設計中考慮哪些嚴重事故對于能降低這些選定事件發(fā)生的概率或者當這些選定事件發(fā)生時能減輕其后果的可能的設計修改或規(guī)程修改,必須加以評價。必須考慮核設施整個設計能力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9)嚴重事故針對嚴重事故,設計中必須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0)采用經驗證的工程實踐

只要可能,安全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就必須按照經批準的最新的或當前適用的規(guī)范和標準進行設計;其設計必須是此前在相當的使用條件下驗證過的。當引入未經驗證的設計或設施,或存在著偏離已有的工程實踐時,必須借助適當的支持性研究計劃,或通過其他相關的應用中獲得的運行經驗的檢驗,來證明其安全性是合適的。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0)采用經驗證的工程實踐只要可能,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1)應用經驗反饋和安全研究成果

必須充分考慮從運行的核設施中取得的相關運行經驗和相關研究的成果。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1)應用經驗反饋和安全研究成果必須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2)安全評價及其獨立性驗證

安全評價必須成為設計過程的一部分,同時在設計和證實性分析活動之間存在迭代過程,而且隨著設計計劃的進展其范圍不斷擴大和詳細程度不斷提高在提交國家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以前,營運單位必須保證由未參與相關設計的個人或團體對安全評價進行獨立驗證。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2)安全評價及其獨立性驗證安全評價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3)老化

設計中必須為所有安全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提供適當的裕度,以便考慮到有關的老化和磨損機理以及與服役期有關的可能的性能劣化,從而保證這些構筑物、系統或部件在其整個設計壽期內能夠執(zhí)行所必須的安全功能的能力。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3)老化設計中必須為所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4)優(yōu)化運行人員操作的設計

設計過程初期系統地考慮人為因素和人機接口,并貫徹在設計的整個過程。

提供全面易處理的信息;人機界面是“友好的”;將操作員在短時間內進行干預的要求降低至最低;工作場所和環(huán)境按人機工程學原則設計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4)優(yōu)化運行人員操作的設計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5)輻射防護

在核設施的設計和布置中,必須采取合適的措施,以盡量減少來自各種輻射來源的照射和污染。

盡量降低維修和檢查期間的照射;屏蔽設計必須使得操作區(qū)的輻射水平不超過規(guī)定限值,并必須便于維修和檢查;核設施的布置和規(guī)程必須符合相應的要求;必須為人員和設備提供合適的去污設施,并為處理在去污活動中所產生的放射性廢物采取適當措施。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5)輻射防護在核設施的設計和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

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安全目標核安全的總目標輻射防護目標技術安全目標有很大把握預防核電廠事故的發(fā)生;對于核電廠設計中考慮的所有事故,甚至對于那些概率極小的事故都要確保其放射性后果是小的;保證那些會帶來嚴重放射性后果的嚴重事故發(fā)生的概率極低DBA,確保放射性后果小專設安全設施BDBA,確保發(fā)生概率非常低規(guī)程性措施預防事故的發(fā)生設計運行中貫徹一系列安全原則設計基準事故:即核電站按確定的設計準則在設計中采取了針對性措施的那些事故工況,通過專設安全設施即可應對。超設計基準事故:對于有些嚴重的事故,專設安全設施已不能有效制止事故的發(fā)展。安全目標核安全的總目標輻射防護目標技術安全目標有很大把握預防建立并維持一套有效的防護措施,以保證工作人員、公眾和環(huán)境免遭放射性危害。核電站安全總目標輻射防護目標技術安全目標合理可行盡量低ALARA—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解釋性(輔助)目標預防事故的發(fā)生,事故后果小,確保嚴重事故發(fā)生的概率非常低安全目標建立并維持一套有效的防護措施,以保證工作人員、公眾和環(huán)境免遭有關國家和機構的定量安全目標國家(機構)堆芯損壞頻率(次/堆·年)大量放射性釋放概率(次/堆·年)IAEA10-510-6URD10-510-6EUR10-510-6美國10-410-6法國10-510-6英國10-510-7EPR10-510-6有關國家和機構的定量安全目標國家(機構)堆芯損壞頻率大量放射THEENDTHEEND核與輻射安全核與輻射安全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核安全基本原則

管理責任縱深防御若干基本技術原則

核安全基本原則管理責任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INSAG-4的定義:核安全文化是存在于單位和個人中的種種特性的總和,它建立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即核電站的安全問題由于它的重要性要得到應有的重視。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INSAG-4的定義:核安全文化是存在

"Safetycultureisthatassemblyofcharacteristics

andattitudesinorganizationsandindividualswhichestablishesthat,asanoverridingpriority,nuclearpowerplantsafetyissuesreceivetheattentionwarrantedbytheirsignificance."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INSAG-4"Safetycultureisthata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

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咨詢組報告INSAG-4提出了對各個層次人員在安全文化方面的要求:①對政府決策層②對營運單位管理層

③對個人(基層)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國際原子能機構安全咨詢組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制定核安全政策;明確核安全職責;建立獨立的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提供核安全所需的充足的財力和稱職的人力資源。①政府決策層

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制定核安全政策;①政府決策層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和分工;制定并檢查工作方法;對人員進行資格審查和培訓;建立合理的獎懲制度;建立和實施完善的監(jiān)督和審查程序②營運單位

管理層

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明確各級人員的職責和分工;②營運單位探索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的工作方法;互相交流的工作習慣。③個人

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探索的工作態(tài)度;③個人管理責任(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組成–INSAG4個人響應管理層的責任決策層的責任安全工作安排和管理公布安全政策建立管理體制提供資源自我完善質疑的工作態(tài)度嚴謹的工作方法溝通交流的工作習慣明確的責任分工資格認證和培訓獎勵和懲罰監(jiān)查、審查和對比(1)安全文化安全文化的組成–INSAG4個人響應管理層的責任決策層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

核設施營運單位對核設施的安全負有全面和最終責任!??!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營運單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1.確定安全政策,在營運單位內部各級劃清職責并授予權;2.確定并驗證質量保證大綱及其他各項管理大綱的滿意實施;3.確定并驗證所有運行工況(包括維修和監(jiān)督)下為確保安全的各項程序;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4.提供充分的人員培訓和人員資格鑒定;5.建立與國家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其他有關部門以及地方政府的聯絡渠道,以處理好與安全有關的事宜;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6.建立與設計、建造、制造、安裝、調試及其他(國內和國際)有關組織機構的聯絡渠道,以保證傳遞信息、專門知識和經驗以及響應安全問題的能力;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7.提供足夠的資源、服務和設施;8.提供適當的公眾咨詢和聯絡渠道。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核設施的營運單位的職責有:管理責任(2)核設施營運單位的責任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

必須建立獨立于核工業(yè)發(fā)展的核安全監(jiān)管當局!——國家核安全局NationalNuclearSafetyAdministration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必須建立獨立于核工業(yè)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核安全監(jiān)管當局的任務:

制定核安全法規(guī);為核設施營運單位頒發(fā)核設施安全許可證;對核設施安全實施監(jiān)督檢查,在需要時提出整改要求;當核設施安全水平達不到可接受的要求時,可以采取必要的執(zhí)法行為,包括吊銷核設施安全許可證;主持和支持核安全研究;發(fā)布核安全信息。管理責任(3)監(jiān)管當局的控制核安全監(jiān)管當局的任務:制定核安縱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

縱深防御原則要貫徹安全有關的全部活動,包括與組織、人員行為或設計有關的方面,以保證這些活動均置于重疊措施的防御之下,即使有一種故障發(fā)生,它將由適當的措施探測、補償糾正??v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縱深縱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縱深防御的三道防線:第一道防線:預防事故;

第二道防線:控制事故;

第三道防線:緩解事故;縱深防御——實現核與輻射安全的一項基本原則縱深防御的三道防線若干基本技術原則安全分級設備鑒定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火災和爆炸其他內部危害運行限制和條件設計基準事故嚴重事故采用經驗證的工程實踐應用經驗反饋和安全研究結果安全評價及其獨立驗證老化優(yōu)化運行人員操作的設計輻射防護若干基本技術原則安全分級嚴重事故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ICRP(60)輻射防護基本原則

實踐的正當性

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

劑量限制與約束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ICRP(60)輻射防護基本原則實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實踐的正當性

輻射實踐的正當性是指任何一種伴隨輻射的實踐(或活動)都必須使其帶來的利益大于危害。

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實踐的正當性輻射實踐的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

輻射防護與安全的最優(yōu)化是指在考慮社會和經濟等各種因素后,使個人劑量、受照人數和發(fā)生照射事件的概率保持在可合理達到盡量低的水平。ALARA原則:Aslowasreasonablyachievable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輻射防護最優(yōu)化輻射防護與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劑量限制與劑量約束

實踐的正當性和輻射防護的最優(yōu)化都是按實踐和群體的利益考慮的,為保證每個人不致受到不合理的傷害,必須制定個人劑量限值和選定劑量約束值,從而對每個個體提供必要的保護。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劑量限制與劑量約束實踐的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核安全防護綱要安全防護組織

安全防護教育

安全防護設施的設計

職業(yè)照射的控制

公眾劑量的控制

安全防護應急計劃

核輻射監(jiān)測核安全防護綱要安全防護組織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縱深防御補償或糾正設備故障或人員差錯;維持屏障本身的有效性并防止故障傳播到全廠;在屏障本身的有效性不能完全保持時,保護從業(yè)人員、公眾和環(huán)境不致受到輻射傷害。(1)縱深防御的三個目標縱深防御補償或糾正設備故障或人員差錯;(1)縱深防御的三個目縱深防御(2)縱深防御的兩個策略預防事故發(fā)生;事故情況下,限制其后果,防止向更嚴重的情況進展。縱深防御(2)縱深防御的兩個策略預防事故發(fā)生;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縱深防御原則應用的另一方面是在設計中設置一系列的實體屏障,以包括規(guī)定區(qū)域的放射性物質。

典型的水冷反應堆而言,這些屏障可能是燃料元件、燃料包殼、反應堆冷卻劑系統壓力邊界和安全殼。

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燃料芯塊與包殼

富集度為3%左右的二氧化鈾燃料陶瓷芯塊封裝在燃料管或包殼中,防止裂變產物進入一回路水中。形成第一道屏障??v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燃料芯塊與包殼富集度為3%左右的二氧化鈾燃料陶瓷芯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一回路壓力邊界

燃料組件裝在主冷卻劑系統(壓力容器和管道,即一回路壓力容器邊界)內,構成防止裂變產物釋放的第二道安全屏障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一回路壓力邊縱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

安全殼廠房安全殼是高30多米,直徑約40多米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結構物,壁厚約1m。可以承受5個大氣壓的壓力??v深防御(3)放射性物質外泄的連續(xù)多級實體屏障安全殼廠房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設計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預防偏離正常運行——防止偏離正常運行非正常運行的控制——防止事故的發(fā)生設計基準事故的控制——防止事件惡化事故管理——防止包殼損壞應急響應——減輕事故影響

縱深防御(五道防線)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設計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預防偏離縱深防御第一層:穩(wěn)妥的設計,高質量的設備制造等第二層:正確的運行控制(這一層做的好,可確保三道屏障的完整性)第三層:專設安全設施和保護系統(防止事件演變成大事故,將放射性物質滯留在安全殼內第四層:防止安全殼失效的嚴重事故緩解措施第五層:應急響應行動燃料芯塊燃料包殼第一道屏障一回路壓力邊界第二道屏障安全殼第三道屏障不能控制輻射源,但通過對人的行為進行干預來防止或減小輻射危害控制住輻射源防止或減小輻射危害縱深防御第一層:穩(wěn)妥的設計,高質量的設備制造等燃料包殼一回路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

運行限制和條件

——必須在運行開始之前制定好、經國家核安全監(jiān)管部門評價和批準——對運行操作人員進行充分培訓——定期對運行限值和條件進行審查和更新——確定論方法和概率論方法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運行限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運行規(guī)程

正常運行規(guī)程——運行在運行限值和條件之內

事件導向規(guī)程或征兆導向規(guī)程

——預計運行事件和設計基準事故

嚴重事故(超設計基準事故)管理指南

——嚴重事故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運行規(guī)程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堆芯管理和燃料裝卸

營運單位負責并組織有關堆芯管理和廠區(qū)燃料裝卸的全部活動,以保證燃料在反應堆中的安全使用以及在廠區(qū)轉移和儲存期間的安全

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堆芯管理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人員的資格和培訓

人的操作是安全運行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高水平的人員資格和好的培訓

培訓計劃應包括定期培訓和再培訓

行為危及核安全

的人員都需要培訓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人員的資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維修、在役試驗、檢查和監(jiān)督

防止核動力廠縱深防御能力降級;

必須由資格合格的人員按設計要求的標準和頻度來進行;

核動力廠營運單位要制定維修、在役試驗、檢查和監(jiān)督的詳細指令和程序。

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維修、在縱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應急準備

制定廠內和廠外的應急計劃;

應急計劃的制定是基于確定論方法,并用概率論方法做補充;

首次裝料前必需進行應急演習;根據運行經驗對應急計劃進行復審和更新??v深防御(4)縱深防御在核動力廠運行中的基本實施方法應急準備縱深防御原則(DefenseinDepth)縱深防御

多道屏障+縱深防御措施設計提供一系列多層次的防御,用以防止事故并在未能防止事故時保證提供適當的保護。設置一系列的實體屏障,以包容規(guī)定區(qū)域的放射性物質。縱深防御縱深防御原則(DefenseinDepth)縱深防御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預防為主(保守的設計、適當的安全富量、提高設備可靠性等),盡可能降低初始事件發(fā)生概率

;

充分利用自動系統,盡量減少人的干預;嚴格執(zhí)行運行和事故操作規(guī)程,防止人員差錯

;

依靠核設施的固有安全特性和故障安全的設計,設置應對設計基準事故的專設安全設施和運行操作規(guī)程,在發(fā)生預計的初始事件后將核設施引導到可控制狀態(tài);

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預防為主(保守的設計、適當的安全富量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當萬一進入嚴重事故狀態(tài)時,盡可能利用核設施內的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和資源,控制嚴重事故進展,減輕事故后果;設置多重實體屏障,盡可能保持包容放射性物質屏障的完整性,限制放射性向環(huán)境排防,保護公眾和環(huán)境。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當萬一進入嚴重事故狀態(tài)時,盡可能利用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3.2輻射防護與安全基本原則3.3核安全防護綱要3.4縱深防御3.5

預防和緩解事故的基本原則3.6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7安全目標第三章核與輻射安全的基本原則3.1核安全基本原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安全分級

必須首先確定屬于核動力廠安全重要物項的所有構筑物、系統和部件,包括儀表和控制軟件,然后根據其安全功能和安全重要性分級。劃分某一構筑物、系統或部件安全重要性的方法

確定論方法

概率論方法和工程判斷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1)安全分級必須首先確定屬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2)設備鑒定

確認安全重要物項能夠在其整個設計運行壽期內滿足處于需要起作用時的環(huán)境條件下執(zhí)行其安全功能的要求;考慮的環(huán)境條件必須包括預計到的正常運行、預計運行事件和設計基準事故期間的變化;

鑒定程序中必須考慮到設備的老化效應;鑒定程序必須考慮自然現象對設備的影響。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2)設備鑒定確認安全重要物項能夠在其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單一故障設計準則:核動力廠系統必須設計成在安全組合中的任何部件發(fā)生故障時,所要求的安全功能仍然可以執(zhí)行,而且不會超過設計基準中所規(guī)定的限值。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單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定期試驗維護檢修固有安全性原則獨立性原則失效安全原則多樣性原則冗余原則單一故障設計準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定冗余原則(RedundancyPrinciple)內容:設計中留有冗余度,即系統是雙重或多重配置的,單一部件的失效不會使整個系統失去功能作用:一套設備出現故障或失效是可承受的,不致于導致功能的喪失例:在某一特定功能可由任意兩臺泵完成之處,設置三臺或四臺泵。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冗余原則(RedundancyPrinciple)內容:設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冗余原則(RedundancyPrinciple)核電站大部分系統設置了二套或多套同樣的設備:安全殼噴淋系統:兩個獨立的系列組成自動控制系統:反應堆緊急停堆及專設安全設施的啟動均由兩列獨立而又相同的保護信號觸發(fā)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冗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多樣性原則(DiversityPrinciple)內容:應用于執(zhí)行同一功能的多重系統或部件,即通過多重系統或部件中引入不同屬性來提高系統的可靠性。獲得不同屬性的方法:不同的工作原理不同的物理變量不同的運行條件不同制造廠的產品等。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多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失效安全原則(FailuretoSafetyPrinciple

)在設計核電廠的安全重要系統和部件時,應盡可能貫徹故障安全原則,即系統或部件發(fā)生故障時,電廠應能在毋需任何觸發(fā)動作的情況下進入安全狀態(tài)。停堆控制系統發(fā)生故障時反應堆即進入停堆狀態(tài);如果閥門開的狀態(tài)為安全,則閥門故障時,自動保持在開的位置。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失獨立性原則(IndependencyPrinciple)系統設計中通過功能隔離或實體隔離,各通道由獨立線路供給可靠儀表電源,實現系統布置和設計的獨立性。連接導線處于不同的電纜槽,通過不同的安全殼貫穿件等。不要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里!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獨立性原則(IndependencyPrinciple)系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固有安全性原則(InherentSafetyCharacteristic)

累積超過10000堆年的良好運行記錄。三哩島與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對比說明極其復雜的核電廠系統,其安全性取決于工程安全性。核電安全設計重要的是要充分采用固有安全性:負反應性溫度系數多普勒系數控制棒組件依靠重力插入堆芯的自然安全性非能動安全性等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固在核電廠的壽期內對安全有關的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進行標定、試驗、維護、修理、檢查或監(jiān)測,以保證其執(zhí)行功能的能力。定期試驗、維護、檢修原則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3)構筑物、系統和部件的可靠性設計

在核電廠的壽期內對安全有關的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進行標定、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

設計和布置核動力廠安全重要構筑物、系統和部件時,必須盡量降低外部或內部事件引發(fā)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及其后果。

采用多重部件、多樣系統、實體分隔和故障安全設計的適當組合,以便實現下述目標:*防止火災發(fā)生;*及時探測發(fā)生的火災并迅速滅火,以限制火災后果;*防止未撲滅的火勢蔓延,以使其對核動力廠重要功能的影響減至最小。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設計和布置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

中國江蘇田灣核電站:變壓器爆炸事故而引發(fā)的火災德國北部克呂梅爾核電站:變壓器起火日本島根核電站:廢棄物處理設施發(fā)生了一起火災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4)火災和爆炸中國江蘇田灣核電站:變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5)其它內部災害

內部水淹飛射物管道甩動噴射流沖擊流體釋放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5)其它內部災害內部水淹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

核動力廠設計必須考慮的外部自然事件包括在描述廠址特征時已確定的那些事件,如地震、洪水、狂風、龍卷風、海嘯(潮汐波)和極端氣象條件。

核動力廠設計必須針對計劃的廠址和核動力廠的組合確定作為設計基準的外部自然事件和外部人為事件。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核動力廠設計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

日本柏崎核電站擁有7臺核電機組,總裝機容量820萬千瓦。電站位于新瀉縣柏崎市刈羽郡,隸屬于東京電力公司。核電站設計可以抵抗6.5級地震,但2007年7月16日該地區(qū)發(fā)生了里氏6.8級地震,運行的四臺機組自動停堆保護發(fā)生作用,核電機組安全停堆。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日本柏崎核電站擁有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

2011年3月11日下午,日本東部海域發(fā)生里氏9.0級大地震,并引發(fā)海嘯。位于日本本州島東部沿海的福島第一核電站停堆,且若干機組發(fā)生失去冷卻事故,3月12日下午,一號機組發(fā)生爆炸。3月14日,三號機組發(fā)生兩次爆炸。2011年4月12日,日本經濟產業(yè)省原子能安全保安院決定將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等級提高至7級。

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6)外部事件2011年3月11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7)運行要求和限制

安全系統整定值;工藝變量和其他重要參數的控制系統和過程限制;為保證各構筑物、系統和部件執(zhí)行設計中預定的功能,對核動力廠規(guī)定維修、試驗和檢查的要求,并考慮合理可行盡量低的輻射防護原則;明確地規(guī)定運行配置,包括安全系統停役情況下的運行限制。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7)運行要求和限制安全系統整定值;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esignbasisaccident

定義:根據確定的設計準則,在設計中采取了針對性措施的一組有代表性的事故,并且該類事故中燃料的損壞和放射性物質的釋放保持在管理限值以內。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esignbas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BA)

水主泵主管道蒸汽反應性引入事故失流事故冷卻劑喪失事故蒸汽管道破裂事故給水管道破裂事故熱阱喪失事故汽輪機跳閘旁路閥門未打開SGTR核安全的基本技術原則(8)設計基準事故(DBA)水主泵主管設計基準事故(DBA)(最大可信事故)

同一概率等級的所有事故序列中選擇的一個假想事故設計確保發(fā)生DBA時輻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