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梨園鄉(xiāng)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梨園鄉(xiāng)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梨園鄉(xiāng)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梨園鄉(xiāng)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梨園鄉(xiāng)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云南省曲靖市會澤縣梨園鄉(xiāng)中學高一歷史下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1688年,英國資產階級和新貴族發(fā)動政變,趕走了國王詹姆士二世,其女兒瑪麗和她的丈夫威廉在英國聯(lián)合執(zhí)政。這次行動對英國社會發(fā)展所產生的主要影響是(

)A.結束了英國的君主制度B.使國王處于“統(tǒng)而不治”的地位C.開始確立相對穩(wěn)定的資產階級統(tǒng)治秩序D.徹底鏟除了英國社會中的封建殘余勢力參考答案:C2.中國近代百年來第一次取得完全勝利的反侵略戰(zhàn)爭是

A.甲午中日戰(zhàn)爭

B.抗日戰(zhàn)爭

C.解放戰(zhàn)爭

D.抗美援朝參考答案:B3.美國《時代》周刊曾這樣報道:“對西方而言,這一事件已是巨大災難;對共產主義而言,這是自俄國革命以來取得的最偉大勝利;對大多數(shù)中國人而言,這樣將意味著和平?!蔽闹小斑@一事件”隱含著作者某種強烈的價值判斷的是A.中國贏得民族抗戰(zhàn)偉大勝利

B.新中國恢復聯(lián)合國合法席位C.解放戰(zhàn)爭即將取得最終勝利

D.重慶談判簽訂“雙十協(xié)定”參考答案:答案:C分析:考點:近代中國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義革命·解放戰(zhàn)爭4.王慎之在《清代海外竹枝詞》寫道“堪笑今人愛出洋,出洋最易變心腸。未知防?;I邊策,且效高冠短褐裝?!睂е略~中“愛出洋”、“短褐裝”等現(xiàn)象出現(xiàn)的主要原因是(

)A.媚外心理的使然

B.工業(yè)文明的影響

C.攀比世風的結果

D.交通運輸?shù)陌l(fā)展參考答案:B5.南京臨時政府被稱為亞洲第一個“美國式”的共和國,其原因是:A.實行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B.在美國的支持下建立C.廢除了封建君主制統(tǒng)治D.確立了國民的自由和權利參考答案:A6.時隔8年,中國國民黨主席吳伯雄借赴北京觀禮奧運會之機,于2008年8月14日再度回到祖籍地——福建省永定縣下洋鎮(zhèn)思賢村祭祖。與這一現(xiàn)象密切相關的制度是()A.中央集權制度B.分封制C.禮樂制度

D.宗法制

參考答案:D7.為了削弱相權,漢代、唐代、宋代采取的相同做法是A.增加宰相的名額

B.廢除宰相制度C.分割宰相的權利

D.選用低級別的官員參與決策參考答案:C8.社會主義建設新時期,中共中央提出并大力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為實施“科教興國”戰(zhàn)略奠定理論基礎的是A.“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的論斷B.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科學技術進步的決定》C.“教育要面向現(xiàn)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方針D.中共中央《關于科學技術體制改革的決定》參考答案:A略9.CCTV《鑒寶》欄目深受人們喜愛,某期有四位收藏者分別帶著自己的收藏品來到節(jié)目現(xiàn)場請專家鑒定。如果你作為文物專家,看甲、乙、丙、丁四位觀眾的收藏品一定是贗品的是哪些?()甲:自稱收藏品是商周時期的青銅鼎一尊;

乙:自稱收藏品是春秋時期的鋼劍一把丙:自稱收藏品是宋朝的琺瑯彩瓷一件;

?。禾瞥拿厣梢患.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丙 D.乙和丁參考答案:考點:2D:中國古代先進的冶金技術;2E:中國古代陶瓷業(yè)的成就.分析:本題解答的關鍵是從“鋼劍”“琺瑯彩瓷”切入,結合中國古代手工業(yè)的發(fā)展進行思考.解答:根據(jù)所學可知,琺瑯彩瓷是專為清代宮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種精細彩繪瓷器,部分產品也用于犒賞功臣.所以丙說法錯誤,是贗品;夏商周時代被稱為青銅時代,所以甲說法正確,所以不是贗品;秘色瓷是唐代開始,發(fā)展到五代時期秘色瓷已經發(fā)展到頂峰.所以丁說法正確也不是贗品;故選B.10.公元前323年,魏國將領公孫衍發(fā)起“五國相王”運動,即魏、韓、趙、燕、中山五國互相承認對方君主的王位,這帶動了中原各國國君紛紛稱王。這一事件表明A.分封制遭到破壞B.中央集權得到空前加強C.禪讓制得到恢復D.宗法制增進了五國關系參考答案:A【詳解】依據(jù)所學知識可知,分封制形成了嚴格的等級制度,一旦等級制度被破壞,就意味著分封制的破壞。“五國相王”帶動了中原各國國君紛紛稱王,這就是對分封制的嚴重破壞,故A項正確;中央集權得到空前加強是在秦朝,故B項錯誤;禪讓制是上古推舉部落首領的制度,材料不是體現(xiàn)的禪讓制,故C項錯誤;宗法制是以血緣關系分配政治權利的制度,材料和宗法制無關,故D項錯誤。11.理解歷史線索與認識歷史規(guī)律是歷史學科能力培養(yǎng)的重要方面。依據(jù)下圖展示,空格②處應該填寫的內容最恰當?shù)氖?

)A.世卿世祿

B.才能道德

C.文化文章

D.門閥地位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世卿世祿對應①西周春秋時期,故A項錯誤。戰(zhàn)國秦朝的選官制度是軍功爵制,根據(jù)個人所立下的軍功授予爵位,能否立軍功,關鍵是個人的才華;漢朝的選官制度是察舉制和征辟制,選官的標準是品德,故B項正確。文化文章對應④唐宋明清的科舉制,故C項錯誤。門閥地位對應③魏晉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故D項錯誤。12.直接引發(fā)1929--1933年美國經濟危機的是A、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B、大批銀行倒閉C、農產品價格下跌D、失業(yè)人數(shù)激增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對教材內容的識記能力,難度較低,1929年美國紐約華爾街股票市場崩潰,由此引發(fā)了1929-1993年美國經濟危機,也是席卷世界性的經濟大危機,所以答案選A,BCD三項均是經濟大危機爆發(fā)時帶來的嚴重危害的表現(xiàn),這場危機也是羅斯福新政的直接背景??键c:經濟危機與羅斯福新政·經濟危機·背景

13.有學者在論及《十二銅表法》時指出:“即使是最嚴峻的法律,也比沒有法律或任意解釋法律要好一些?!痹搶W者肯定了《十二銅表法》(

)A.對私有財產的保護

B.對傳統(tǒng)習慣法的整理匯編C.對貴族利益的維護

D.作為第一部成文法的價值參考答案:D

14.元代著名文學家張養(yǎng)浩在《山坡羊》中寫道:“一頭犁牛半塊田,收也憑天,荒也憑天。粗茶淡飯飽二餐,早也香甜,睡也香甜。布農得暖勝絲棉,長也可穿,短也可穿。草屋茅舍有幾間,行也安然,睡也安然。雨過天晴駕小船,魚在一邊,酒在一邊。日上三竿猶在眠,不是神仙,勝是神仙?!睂@首詞的解讀不正確的是A.反映了古代農耕經濟的落后性和保守性B.反映了小農經濟狀態(tài)下農民生活的富足和愜意C.反映了古代自然經濟狀態(tài)下農民不思進取的心態(tài)D.反映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參考答案:C根據(jù)材料信息,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了反映了中國古代傳統(tǒng)小農經濟的脆弱性、自給自足等特點,即選D是符合題意的,正確;古代農耕經濟不具有開放性和進取性的特點,選項A不符合題意,排除;小農經濟狀態(tài)下農民的生活非常貧窮,選項B不符合題意,排除;材料未體現(xiàn)集體耕作,中國古代傳統(tǒng)小農經濟是個體耕作,選項C不符合題意,排除;故本題選D。15.錢穆在評價科舉制度時說:“必有大批應舉人,遠從全國各地,一度集向中央,全國各地人才,都得有一次之大集合。不僅政府與社會常得聲氣相通,即全國各區(qū)域,東北至西南,皆得有一種相接觸相融洽之機會,不僅于政治上增添其向心力,更于文化上增添其調協(xié)力。”錢穆意在強調科舉制A.有利于專制統(tǒng)治B.維護了社會公平C.促進了文化融合D.加強了民族團結參考答案:C由材料關鍵信息“全國各地人才”、“有一種相接觸相融洽之機會”在強調科舉制度的“文化融合”功能,故C項正確。據(jù)此,排除ABD三項無關項。16.列寧晚年在總結十月革命意義的時候說:“毫無出路的處境十倍地增強了工農的力量,使我們能夠用與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發(fā)展文明的根本條件?!逼渲小芭c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指的是A.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摧毀舊制度B.走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C.開辟出社會主義發(fā)展的道路D.指導殖民地半殖民地斗爭參考答案:C【詳解】“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來創(chuàng)造發(fā)展文明”是指俄國十月革命開辟了不同于資產階級的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C正確;材料中是指社會主義發(fā)展道路,不是斗爭方式,A錯誤;城市中心的革命道路不符合材料中“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信息,B錯誤;指導殖民地半殖民地斗爭屬于十月革命指導意思,不符合材料“西歐其他一切國家不同的方法”主旨,D錯誤。17.封建社會的土地兼并(

①是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必然產物②往往導致階級矛盾的激化③與封建經濟的發(fā)展密切相關④封建政府能夠徹底消除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參考答案:D18.有關分封制與郡縣制的說法,錯誤的是A.血緣關系是進行分封的依據(jù)之一,而郡縣制的實行與血緣無關B.兩種政治制度下官員的權限大不相同C.二者在當時都有利于鞏固統(tǒng)治D.都實行世襲制,以鞏固家天下的統(tǒng)治參考答案:答案:D分析:略19.唐初,三省長官都是宰相,后來發(fā)生了兩種變化:一是皇帝選拔中級官吏出任宰相;二是執(zhí)掌行政職能的尚書省地位下降,與決策職能相關聯(lián)的中書省、門下省地位上升。這表明A.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廢除B.政府的行政效率極大提高C.君權與相權的關系有所調整D.中書省、門下省決策權擴大參考答案:C三省六部原先是三個省之間權力相互牽制,材料中提到中級官吏出任宰相,尚書省地位下降,說明君權和相權的關系有所調整,故C項正確。三省六部制在唐朝一直存在,并沒有被廢除,故A項錯誤;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提高,故B項錯誤;門下省是負責審核的,故D的表述與史實不符。20.下列加強中央集權的措施,對維護國家統(tǒng)一、防止地方分裂割據(jù)有直接作用的是:①秦朝廢除分封制,實行郡縣制

②漢武帝頒布“推恩令”

③唐朝實行三省六部制④北宋設置轉運使⑤清朝設置軍機處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⑤參考答案:B略21.《中英虎門條約》(《南京條約》附約)中的“領事裁判權”規(guī)定英人華民交涉詞訟對英人如何科罪,應由英國議定章程、法律,發(fā)給管事官照辦。當時作為清朝談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認為,這一條款的訂立,“杜絕釁端,永遠息爭相好起見,兩無偏枯,亦兩無窒礙”。此材料突出反映了(

)A.領事裁判權是近代中國司法主權半殖民地化的一個標志B.當時統(tǒng)治者嚴重缺乏近代法權觀念C.耆英試圖維護傳統(tǒng)的朝貢禮儀外交體制D.領事裁判權的實施促進了國人法律意識的轉變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題干所給材料中“清朝談判大臣的耆英得意洋洋地認為,這一條款的訂立,‘杜絕釁端,永遠息爭相好起見,兩無偏枯,亦兩無窒礙’”表明,當時統(tǒng)治者嚴重缺乏近代法權觀念,故B項正確。領事裁判權是近代中國司法主權半殖民地化的一個標志;耆英試圖維護傳統(tǒng)的朝貢禮儀外交體制;領事裁判權的實施促進了國人法律意識的轉變在題干中沒有體現(xiàn),故A,C,D項錯誤??键c:近代中國西方列強的入侵與民族危機·鴉片戰(zhàn)爭·影響22.雅典人認為:“在我們的私人生活中,我們是自由和寬恕的;但是在公家的事務中,我們是遵守法律的。這是因為這種法律使我們心悅誠服?!边@段材料體現(xiàn)了雅典人的基本政治理念有(

)

①自由、寬恕

②人民主權

③法律至上

④輪番而治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參考答案:C23.陳獨秀說:“袁世凱要做皇帝,也不是妄想;他實在見得多數(shù)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就是反對帝制的人,大半是反對袁世凱做皇帝,不是真心從根本上反對帝制”。這反映出A.帝制符合中國當時歷史潮流B.共和制度缺乏廣泛社會基礎C.袁世凱復辟帝制有其必然性D.中國人民思想意識十分落后參考答案:B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深入人心,排除A;由材料“多數(shù)民意相信帝制,不相信共和”,可知共和制度缺乏廣泛社會基礎,排除B;由材料“大半是反對袁世凱做皇帝”,故排除C;近代以來,西方思想傳播,中國人民思想有所進步,排除D。24.某中學高一學生籌辦“日本侵華史實展”,在“無視中國人民基本生存權”欄目中,最好選?。?/p>

)A.發(fā)動侵華事變

B.南京大屠殺C.扶植傀儡政權

D.推行奴化教育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的能力。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zhàn)爭踐踏中國的國家主權,破壞了中國的領土完整,攫取了在淪陷區(qū)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權,進行大屠殺,剝奪了許多中國無辜百姓的生存權,答案為B。ACD項不符合題意。25.包拯,廬州人,天圣朝進士,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任樞密副使,后卒于位,謚號“孝肅”。下列對材料的理解錯誤的是A.包拯因科舉走上仕途,曾當諫臣B.包拯曾經參與管理過國家財政C.包拯曾主張朝廷壟斷鹽業(yè)市場D.包拯鞠躬盡瘁,最終死于任上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根據(jù)材料“天圣朝進士,入朝擔任三司戶部副使,請求朝廷準許解鹽通商買賣。改知諫院,多次論劾權幸大臣”可知因科舉走上仕途,曾當諫臣,曾經參與管理過國家財政,曾主張朝廷減少對鹽業(yè)市場的控制?!叭螛忻芨笔?,后卒于位,謚號“孝肅””可知包拯鞠躬盡瘁,最終死于任上??键c:古代中國的經濟?手工業(yè)的發(fā)展?古代手工業(yè)經營形態(tài)26.羅馬法經歷了一個復雜的發(fā)展歷程,它從習慣法到成文法的轉變從根本上說是適應了(

)A.維護平民利益的需要

B.維系帝國的需要C.鞏固貴族統(tǒng)治的需要

D.外來移民的需要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學生對羅馬法理解。A項是錯誤的;它的根本目的不是維護平民的利益,B項是錯誤的,當時羅馬帝國還沒有建立。D項與歷史事實不相符合,.所以選C??键c: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文明·羅馬人的法律·羅馬法律的本質27.圖為清代中期農業(yè)稅與工商雜稅變化趨勢圖。對此解讀有誤的是()A.農業(yè)稅相對穩(wěn)定 B.稅收總額呈上升趨勢C.政府推行農商皆本的政策 D.工商雜稅總體增長幅度較大參考答案:C【詳解】從趨勢圖中看出,農業(yè)稅基本穩(wěn)定在2000萬兩左右,比較穩(wěn)定,故A項正確;圖片顯示從整體上稅收總額呈現(xiàn)上升趨勢,故B項正確;清代中期政府一直厲行重農抑商政策,故C項錯誤,符合題意。工商雜稅增長較快達到將近6000萬兩,并超過農業(yè)稅,故D項正確。28.元朝創(chuàng)設的行省制度,對后世產生了深遠影響。主要是指這一制度

①推廣了秦漢的郡縣制度②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管轄③鞏固了多民族國家的統(tǒng)一

④成為今天中國省制的開端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

D.②③④

參考答案:D略29.下圖呈現(xiàn)的是我國古代各個時期的生產工具,其中涉及動力革新的有(

)①牛耕

②花樓機(花機)

③翻車

④水排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參考答案:D30.社會主義制度的建立是中國歷史上最深刻的社會變革,標志這一變革完成的是A.解放戰(zhàn)爭的勝利

B.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C.《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的頒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參考答案:D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民主政治是人類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古今中外人們都在不斷地探索。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雅典公民大會的設置主要經歷了梭倫、克里斯提尼和伯利克里的改革。公民大會是全體公民參與城邦事務的政治機構,是雅典唯一的立法機構,以各種方式完全控制著雅典的行政和司法,一切重大問題都只能在公民大會上進行最終決議。在形式上,它是唯一囊括了所有雅典公民的政治機構。在實踐上,它給予雅典公民最好的民主政治訓練。﹣﹣《雅典公民大會初探》材料二第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lián)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家。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其他國家機關。一律實行民主集中制。﹣﹣1954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材料三在資產階級革命進程中,資產階級頒發(fā)了一系列法律文件來鞏固資產階級革命的成果。1689年英國議會制定的《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被視為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確立的標志;1776年北美大陸會議發(fā)表的《獨立宣言》,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為根據(jù),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被視為最早的“人權宣言”;1787年美國制定的1787年憲法,規(guī)定了美國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被視為近代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1789年法國制憲會議發(fā)表的《人權宣言》,以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主義的王權和特權。1875年法國國民議會頒布《法蘭西第三共和國憲法》,確立了共和政體。﹣﹣《西方政治制度史》請回答:(1)結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比較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與雅典公民大會的主要不同之處。(2)依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回答,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采取了哪些重大舉措?(3)依據(jù)材料三,指出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確立的特點。(4)綜合上述材料,中外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對你有何啟示?參考答案:考點:6I:東西方政治制度的比較.分析:本題考查中外的民主政治.考查我國人民代表大會與雅典公民大會的主要不同之處;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為保障人民當家作主采取的重大舉措;西方近代資本主義民主政治確立的特點;從中外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中得出的啟示.需要掌握人民代表大會的特點;雅典民主政治的特點;新中國初期民主政治的成就;代議制的特點等知識.解答:(1)本小問的不同之處,對比材料一、二可知,人民代表大會是代議制民主,公民大會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具有廣泛性,公民大會只是少數(shù)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民主專政,公民大會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專政.(2)本小問的舉措,依據(jù)材料二,結合新中國初期的民主政治成就可知,舉措是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強民主法制建設.(3)本小問的特點,依據(jù)材料三“1689年英國議會制定的《權利法案》”、“1787年美國制定的1787年憲法”等信息可以得出通過立法來確立民主政治;“1689年英國議會制定的《權利法案》,以明確的法律條文限制國王的權力,被視為英國君主立憲制政體確立的標志”、“1776年北美大陸會議發(fā)表的《獨立宣言》,以資產階級啟蒙思想為根據(jù),宣告了美利堅合眾國的誕生,是美國資產階級革命的綱領性文件,被視為最早的“人權宣言”;1787年美國制定的1787年憲法,規(guī)定了美國的一整套國家體制,被視為近代第一部資產階級成文憲法”可以得出議會(國會)擁有立法權,并逐步健全議會民主制度;“以天賦人權、自由平等的原則,否定了封建主義的王權和特權”可以得出倡導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原則.(4)本小問的啟示,依據(jù)三則材料可以看出中外民主政治的發(fā)展進程過程漫長、曲折前進,需要不斷發(fā)展完善;具有時代性、階級性.答案:(1)人民代表大會是代議制民主,公民大會是直接民主;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具有廣泛性,公民大會只是少數(shù)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人民代表大會是人民民主專政,公民大會是奴隸主階級的民主專政.(2)建立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xié)商制度,實行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制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實行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加強民主法制建設.(3)特點:①通過立法來確立民主政治;②議會(國會)擁有立法權,并逐步健全議會民主制度;③倡導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原則.(4)過程漫長、曲折前進,需要不斷發(fā)展完善;具有時代性、階級性.32.我國全方位對外開放格局的形成是通過 ①設立沿海開放城市②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qū)③設立經濟特區(qū)④開放內地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①②④ D.③④①②參考答案:C 本題考查對外開放格局的初步形成。1980年,我國對外開放開始起步。第一步是試點,設立經濟特區(qū);第二步是1984年開放沿海14個開放城市;然后是1985年設立沿海經濟開放區(qū);最后對外開放已從沿海地區(qū)向到內地發(fā)展,基本上形成“經濟特區(qū)——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經濟開放區(qū)——沿江和內陸開放城市——沿邊開放城市”這樣一個寬領域、多層次、有重點、點線面結合的全方面對外開放新格局。至此,我國的對外開放城市已遍布全國所有省區(qū),我國真正進入了改革開放新時代,正確順序為③①②④,故C項正確。33.民族精神是在歷史進程中形成的民族文化的內核和靈魂。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先秦時期是古代中國民族精神構建的時代。《禮記·禮運》語謂:“圣人耐(能)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者,非意之也。必知其情,辟于其義,明于其利,達于其患,然后能為之?!薄吨芤住で浴は髠鳌氛Z謂:“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這是人們從天象而感悟人道,認為人應當像自然的運行那樣生生不息,不斷前進?!抖Y記·中庸》所謂“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這種精神,在先秦時期常常被稱為“中和”或“和合”。材料二宋儒在學術上堅持求新,張載認為“學貴心悟,守舊無功”。理學把自然、人生、社會融為一體,在熔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學家在建立體系時,大多經歷了“泛濫釋老,返諸《六經》而后得”的過程,顯示了中華文化的包容與創(chuàng)新的民族特色。——以上材料摘編自鄭師渠《歷史視野下的中華民族精神》請回答:(1)據(jù)材料一,概括先秦時期所構建的中華民族精神的基本內涵。(2)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以宋明理學為例說明“中華文化的包容與創(chuàng)新的民族特色”。參考答案:(1)內涵:天下一家的統(tǒng)一精神、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求同存異”的和諧精神)。(2)包容:融合先秦以來中國內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來佛教思想的精華,以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包含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學術觀點不同的流派;創(chuàng)新:形成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將自然、人生、社會融為一體;繼承先秦以來民族文化的內核和靈魂而堅持學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儒學更具思辨性、哲學性。【詳解】(1)內涵:題目要求“據(jù)材料一”概括。由材料一中的“以天下為一家,以中國為一人”可以概括為天下一家的統(tǒng)一精神;由“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可以得出自強不息的開拓精神;由“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可以得出兼收并蓄的包容精神或者說是“求同存異”的和諧精神。(2)題目要求“據(jù)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材料一、二主要是從理論上說明其具有包容和創(chuàng)新的特色,其中的包容和創(chuàng)新還需要結合所學宋明理學的具體知識點進行理解分析。具體來說就是其包容體現(xiàn)在:由材料二中的“泛濫釋老,返諸《六經》而后得”再結合所學宋明理學的來源可知,宋明理學融合了先秦以來中國內生的民族精神,接受外來佛教思想的精華,以佛道思想解釋儒家義理;由所學宋明理學的不同流派可知,其包含程朱理學、陸王心學等學術觀點不同的流派。創(chuàng)新:由材料二中的“理學把自然、人生、社會融為一體,在熔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可以得出,理學形成以理為核心的新儒學體系,將自然、人生、社會融為一體;由材料一中先秦時期形成的中華民族的民族精神和后來理學對儒學的發(fā)展可以得出,它繼承先秦以來民族文化的內核和靈魂而堅持學術的不斷創(chuàng)新,使儒學更具思辨性、哲學性?!军c睛】這一題的第一小題考查考生的歸納概括能力,難度較低,考生只要是將材料一中的信息分層概括就能得出答案。第二小題則考查考生論證和分析問題的能力,考生需要首先理解“包容”和“創(chuàng)新”的含義,然后需要結合所學知識和材料來論證宋明理學具有“包容和創(chuàng)新”的特色,考查考生論從史出的能力,需要能夠迅速遷移所學知識才能做好。34.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民國初期)是中國民族工業(yè)的黃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