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詩五首唐詩五首1誦讀詩歌,培養(yǎng)鑒賞古詩的能力。研讀品味,體悟詩的表現手法。反復閱讀,感受詩詞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從而樹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課時目標誦讀詩歌,培養(yǎng)鑒賞古詩的能力。課時目標2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學情情境導入《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3王績(585-644)字無功,自號東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詩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王績(585-644)字無功,自號東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4學情診斷
背景介紹王績入唐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xiāng)。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于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學情背景介紹王績入唐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5自主探究感知文本朗讀訓練自主探究感知文本朗讀訓練6①依:歸依。②唯:只。③落暉:落日。④顧:看。自主探究感知文本①依:歸依。②唯:只。自主探究感知文本7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原文: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8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回歸家園。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原文: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9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怎樣理解“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作者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搬阋小笔桥腔驳囊馑肌!坝我馈被貌懿佟抖谈栊小分小霸旅餍窍?,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達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怎樣理解“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10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中間四句描寫了秋天的景色,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的?詩人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中間四句描寫了秋天的景色,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11合作探究深入文本尾聯(lián)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闭f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和苦悶。合作探究深入文本尾聯(lián)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王績還不能像陶淵12課時小結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表達了作者辭官隱居后閑逸、彷徨和苦悶的復雜心情。課時小結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過情——景—13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學情情境導入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14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最為人15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里,千萬年來只有白云飄飄悠悠。原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16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xiāng)?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原文: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17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本詩引用黃鶴樓的神話傳說,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什么情感?作者通過“日暮”、“鄉(xiāng)關”、“煙波”這些詞表現了思鄉(xiāng)之情。本詩引用黃鶴樓的神話傳說,空蕩蕩的黃鶴樓實際上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苦悶。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本詩引用黃鶴樓的神話傳說,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什18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第三聯(lián)描寫繁榮的景致,有什么作用?以繁茂之景反襯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鄉(xiāng)之情。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第三聯(lián)描寫繁榮的景致,有什么作用?以繁茂之景19課時小結首聯(lián)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之形勢。頷聯(lián)在感嘆“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云繚繞的壯觀。頸聯(lián)游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聯(lián)徘徊低吟,間接呈現出黃鶴樓下江上朦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于繪畫美。課時小結首聯(lián)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20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使至塞上》出使到邊塞學情情境導入《使至塞上》出使到邊塞21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杰出畫家、詩人,人稱“詩佛”。祖籍山西祁縣(今山西祁縣境內)人。后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蘇軾曾稱贊他的詩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杰出畫家、詩人,人稱“詩佛22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首聯(lián):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居延。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首23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頷聯(lián):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翻譯:山高路遠,我覺得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家邊塞,又似北歸大雁一般飛入胡天。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24講解:大、長、圓、孤、直都富于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感受。在如此廣闊而且蒼涼的天地間,馳騁疆場的將士們破敵靖邊,其悲壯的英雄浩然之氣與日月同輝,與長河共遠。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翻譯:只見那蒼茫無際的沙漠,遠處烽火臺一縷白煙直上云霄,杳無盡頭的黃河橫貫其間,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落日。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大、長、圓、孤、直都富于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25講解:這一聯(lián)寫出了將士們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贊美之情。尾聯(lián):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翻譯:終于碰到了騎馬的兵士,一問才知道長官正在邊防前線呢!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這一聯(lián)寫出了將士們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表達了詩人對他們26自主探究深入文本結合寫作背景找出首聯(lián)中哪個詞寫出了詩人出塞時的心情?“單車”,詩人輕車簡從,奔赴邊塞,孤獨之感從這一個詞語中傳達出來。自主探究深入文本結合寫作背景找出首聯(lián)中哪個詞寫出了詩人出塞時27深入文本頷聯(lián)中詩人借“征蓬”“歸雁”比喻什么?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比喻詩人自己,透露出詩人被排擠出朝廷后孤寂、抑郁、憤懣以及遠離家鄉(xiāng)的漂泊、思鄉(xiāng)等幽微難言的復雜心情。自主探究深入文本頷聯(lián)中詩人借“征蓬”“歸雁”比喻什么?透露出作者當時28深入文本詩中每一聯(lián)分別用到了什么表達方式?首聯(lián):記敘;頷聯(lián):記敘和描寫;頸聯(lián):描寫;尾聯(lián):記敘。自主探究深入文本詩中每一聯(lián)分別用到了什么表達方式?首聯(lián):記敘;頷聯(lián):29品味詩境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字,突出了邊疆沙漠的浩瀚無邊?!肮隆弊郑瑢懗隽司拔锏膯握{,使荒涼大漠上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顯得格外醒目?!爸薄弊?,又表現了烽煙的勁拔、堅毅之美。合作探究品味詩境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字,突出了邊疆30品味詩境“長”字,將沒有山巒林木的浩瀚無垠的沙漠上那橫貫其間的黃河的令人震撼的壯闊之美寫得淋漓盡致。“圓”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觀落日的特殊感受,給人以親切溫暖又微帶蒼茫的感覺。合作探究品味詩境“長”字,將沒有山巒林木的浩瀚無垠的沙漠上那橫貫其間31品味詩境這句詩被譽為千古名句,它“詩中有畫”:這幅“畫”美在哪里?合作探究構圖美:烽煙夕陽大漠長河——蒼茫遼闊線條美:直煙河長圓日——層次豐富色彩美:黃沙碧水紅日青煙——鮮明優(yōu)美品味詩境這句詩被譽為千古名句,它“詩中有畫”:這幅“畫”美在32課時小結這首詩敘事與寫景相結合。以大漠、秋天為背景,以征蓬、歸雁、孤煙、長河、落日為實體,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歌頌守邊將士以身許國的愛國精神,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因個人際遇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課時小結這首詩敘事與寫景相結合。以大漠、秋天為背景,以征蓬、33東皋薄暮望(gāo)
徙倚欲何依(xǐ)蕭關逢候騎(qí)
都護在燕然(yàn)C.芳草萋萋鸚鵡洲(qī)
山山唯落暉(huī)D.牧人驅犢返(dú)
長歌懷采薇(wēi)檢測小結加點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Bjìyān東皋薄暮望(gāo)徙倚欲何依(xǐ)檢測小結加點字注音34A.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B.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檢測小結下列詩句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D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A.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檢測小結下列詩句節(jié)奏劃分35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于碎葉(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5歲-25歲在四川生活,對四川的山山水水有著深厚的感情。25歲第一次出蜀遠游。42歲在別人的推薦下,來到了長安,才華受唐玄宗賞識,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后遭人嫉妒,獲罪,遭貶謫,途中遇赦。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于碎葉(當時屬36學情診斷
背景介紹
25歲的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的楚國故地游覽。這時的詩人正值青年,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視野頓時開闊,別是一番景色。學情背景介紹25歲的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37朗讀訓練朗讀成誦整體感知朗讀訓練朗讀成誦整體感知38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39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佛流進廣闊的莽原。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40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41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xiāng)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xiāng)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42品味詩境“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隨”和“入”用得好在哪里?合作探究“隨”生動地寫出崇山峻嶺隨著船的移動逐漸消失,而代之以一望無際的平野的情景;“入”描寫出長江水由山區(qū)流入平原,一瀉千里的氣勢。天開地闊,詩人開闊的胸襟、舒暢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間。品味詩境“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隨”和“入”用得好在哪43品味詩境“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這兩句詩描寫出什么樣的圖景?合作探究夜晚,變幻莫測的江水、月光、云霞讓詩人目不暇接。一幅江水映月圖,一幅彩霞變換圖,把讀者帶入夢幻般的意境之中。品味詩境“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這兩句詩描寫出什么樣的圖44品味詩境“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運用擬人手法,借故鄉(xiāng)的水有情,不遠萬里送“我”告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親人的感情。品味詩境“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45課時小結這首詩,與作者的其他送別詩不同,并非為朋友送行,而是告別故鄉(xiāng)。作者描繪了出蜀過荊門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別具特色。課時小結這首詩,與作者的其他送別詩不同,并非為朋友送行,而是46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學情情境導入47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chuàng)作詩歌最多的一個,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48學情診斷
背景介紹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著詩人。在任期間,他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湖光山色的詩歌。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學情背景介紹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西湖美49朗讀成誦整體感知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朗讀成誦整體感知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錢塘50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首聯(lián):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51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頷聯(lián):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52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繁多而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淺淺的春草剛剛能夠遮沒馬蹄。頸聯(lián):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繁多而五彩繽紛的春花漸漸要迷住人的眼睛53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是綠色楊柳蔭下的白沙堤。尾聯(lián):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我最喜愛西湖東邊的美景,游覽不夠,尤其54品味詩境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來表現西湖的美?詩歌描繪的是西湖春天哪個階段的景色?合作探究景物:水面、早鶯、新燕、亂花、淺草、綠楊、白沙堤。早春,由“水面初平”“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可知是早春。品味詩境作者選取了哪些景物來表現西湖的美?詩歌描繪的是西湖春55品味詩境詩中“幾處早鶯爭暖樹”的“爭”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合作探究①運用了擬人手法;②寫出了鶯的活潑可愛;③突出了初春乍暖還寒又生機勃勃的景象;品味詩境詩中“幾處早鶯爭暖樹”的“爭”字用得好,好在哪里?合56品味詩境合作探究④表現了作者對初春的喜愛和贊美之情;⑤“爭”字和“啄”字前后呼應,使詩句對仗工整;⑥表達了春光的難得與寶貴。品味詩境合作探究④表現了作者對初春的喜愛和贊美之情;⑤“爭57課時小結錢塘湖春行景感水、云、鶯、燕花、草、楊、堤最愛湖東行不足贊美喜愛課時小結錢塘湖春行景感水、云、鶯、燕花、草、楊、堤最愛湖東行58“部編本”語文教材解讀“部編本”語文教材的編寫背景。(一)教材要體現國家意識、主流意識形態(tài)、黨的認同,體現立德樹人從娃娃抓起。(二)體現核心素養(yǎng),中國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包括社會責任,國家認同、國際理解、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審美情趣、學會學習、身心健康、實踐創(chuàng)新。(三)語文、道德與法制、歷史三個學科教材統(tǒng)編是大趨勢。(四)“一標多本”教材質量參差不齊,“部編本”力圖起到示范作用。二、“部編本”教材的編寫理念:(一)體現核心價值觀,做到“整體規(guī)劃,有機滲透”。(二)接地氣,滿足一線需要,對教學弊病起糾偏作用。提倡全民閱讀,注重兩個延伸:往課外閱讀延伸,往語文生活延伸。(三)加強了教材編寫的科學性,編研結合。(四)貼近當代學生生活,體現時代性?!安烤幈尽闭Z文教材的七個創(chuàng)新點:(一)選文創(chuàng)新:課文總數減少,減少漢語拼音的難度。(二)單元結構創(chuàng)新——更加靈活的單元結構體制,綜合性更強。(三)重視語文核心素養(yǎng),重建語文知識體系。(四)三位一體,區(qū)分不同課型?!敖套x”、“自讀”和“課外閱讀”三位一體,整體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五)把課外閱讀納入教材體制。(六)識字寫字教學更加講究科學性。(七)提高寫作教學的效果。新教材注重了六個意識。1、國家意識。2、目標意識。3、文體意識,非常突出文學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4、讀書意識。5、主體意識。6、科研意識。小結:好教,但教好不易。下課啦!
本作品由無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梢灾苯犹子没蛞?、打印。如果喜歡請分享給您的好友,同時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本作品由無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梢灾苯犹子没蛞谩H绻矚g請分享給您的好友,同時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本作品由無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梢灾苯犹子没蛞?。如果喜歡請分享給您的好友,同時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本作品由無名收集整理,精心排版??梢灾苯犹子没蛞?。如果喜歡請分享給您的好友,同時歡迎您提出寶貴意見和建議,謝謝!
“部編本”語文教材解讀下課啦!
59唐詩五首唐詩五首60誦讀詩歌,培養(yǎng)鑒賞古詩的能力。研讀品味,體悟詩的表現手法。反復閱讀,感受詩詞的意境,感悟作者要表達的思想感情。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源遠流長和博大精深,從而樹立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課時目標誦讀詩歌,培養(yǎng)鑒賞古詩的能力。課時目標61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學情情境導入《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62王績(585-644)字無功,自號東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詩人。出身官宦世家,是隋末大儒王通之弟。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王績(585-644)字無功,自號東皋子、五斗先生,唐朝著名63學情診斷
背景介紹王績入唐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官還鄉(xiāng)。貞觀中出為太樂丞,旋又告歸。此詩當作于詩人辭官隱居東皋(在今山西河津)之時。學情背景介紹王績入唐后以秘書省正字待詔門下省,不久辭64自主探究感知文本朗讀訓練自主探究感知文本朗讀訓練65①依:歸依。②唯:只。③落暉:落日。④顧:看。自主探究感知文本①依:歸依。②唯:只。自主探究感知文本66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傍晚時分站在東皋縱目遠望,我徘徊不定不知該歸依何方,層層樹林都染上秋天的色彩,重重山嶺披覆著落日的余光。原文: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67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牧人驅趕著那牛群返還家園,獵人帶著諸多獵物回歸家園。大家相對無言彼此互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原文: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68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怎樣理解“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是水邊地。東皋,指作者家鄉(xiāng)絳州龍門的一個地方。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搬阋小笔桥腔驳囊馑??!坝我馈被貌懿佟抖谈栊小分小霸旅餍窍。瑸貔o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達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怎樣理解“東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皋”69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中間四句描寫了秋天的景色,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的?詩人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fā)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野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tài)與動態(tài),搭配得恰到好處。合作探究深入文本中間四句描寫了秋天的景色,作者是如何進行描寫70合作探究深入文本尾聯(lián)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闭f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在閑逸的情調中,帶著幾分彷徨和苦悶。合作探究深入文本尾聯(lián)表現了詩人怎樣的心境?王績還不能像陶淵71課時小結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表達了作者辭官隱居后閑逸、彷徨和苦悶的復雜心情。課時小結這首詩首尾兩聯(lián)抒情言事,中間兩聯(lián)寫景,經過情——景—72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學情情境導入黃鶴樓滕王閣岳陽樓73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最為人稱道的是他那首《黃鶴樓》,據說李白為之擱筆,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贊嘆。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崔顥(704~754)汴州(今河南開封)人,唐代詩人。最為人74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昔日的仙人已乘著黃鶴飛去,這地方只留下空蕩的黃鶴樓。黃鶴一去再也沒有返回這里,千萬年來只有白云飄飄悠悠。原文: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75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漢陽晴川閣的碧樹歷歷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鸚鵡洲。時至黃昏不知何處是我家鄉(xiāng)?看江面煙波渺渺更使人煩愁。原文: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xiāng)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主探究感知文本譯文:原文:76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本詩引用黃鶴樓的神話傳說,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什么情感?作者通過“日暮”、“鄉(xiāng)關”、“煙波”這些詞表現了思鄉(xiāng)之情。本詩引用黃鶴樓的神話傳說,空蕩蕩的黃鶴樓實際上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與苦悶。合作探究深入文本本詩引用黃鶴樓的神話傳說,表現了詩人內心的什77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第三聯(lián)描寫繁榮的景致,有什么作用?以繁茂之景反襯凄清之情,烘托孤寂的思鄉(xiāng)之情。合作探究深入文本第三聯(lián)描寫繁榮的景致,有什么作用?以繁茂之景78課時小結首聯(lián)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著此樓枕山臨江,崢嶸縹緲之形勢。頷聯(lián)在感嘆“黃鶴一去不復返”的抒情中,描繪了黃鶴樓的遠景,表現了此樓聳入天際、白云繚繞的壯觀。頸聯(lián)游目騁懷,直接勾勒出黃鶴樓外江上明朗的日景。尾聯(lián)徘徊低吟,間接呈現出黃鶴樓下江上朦朧的晚景。詩篇所展現的整幅畫面上,交替出現的有黃鶴樓的近景、遠景、日景、晚景,變化奇妙,氣象恢宏。全詩在詩情之中充滿了畫意,富于繪畫美。課時小結首聯(lián)在融入仙人乘鶴的傳說中,描繪了黃鶴樓的近景,隱含79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使至塞上》出使到邊塞學情情境導入《使至塞上》出使到邊塞80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杰出畫家、詩人,人稱“詩佛”。祖籍山西祁縣(今山西祁縣境內)人。后遷居蒲州(今山西永濟),遂為河東人。工詩善書,尤以畫名,開元進士,官至尚書右丞,故人稱“王右丞”。蘇軾曾稱贊他的詩畫“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字摩詰,唐代杰出畫家、詩人,人稱“詩佛81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首聯(lián):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翻譯:我只身輕車簡從出使到邊疆,途中經過居延。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詩人以簡練的筆墨寫了此次出使的經歷。首82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頷聯(lián):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翻譯:山高路遠,我覺得自己像飄飛的蓬草一樣出了漢家邊塞,又似北歸大雁一般飛入胡天。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既言事,又寫景,更在敘事寫景中傳達出幽微難言的內心情感83講解:大、長、圓、孤、直都富于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感受。在如此廣闊而且蒼涼的天地間,馳騁疆場的將士們破敵靖邊,其悲壯的英雄浩然之氣與日月同輝,與長河共遠。頸聯(lián):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翻譯:只見那蒼茫無際的沙漠,遠處烽火臺一縷白煙直上云霄,杳無盡頭的黃河橫貫其間,天空中掛著一輪圓圓的落日。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大、長、圓、孤、直都富于空間感,而且都是詩人主觀的審美84講解:這一聯(lián)寫出了將士們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表達了詩人對他們的贊美之情。尾聯(lián):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翻譯:終于碰到了騎馬的兵士,一問才知道長官正在邊防前線呢!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講解:這一聯(lián)寫出了將士們誓死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表達了詩人對他們85自主探究深入文本結合寫作背景找出首聯(lián)中哪個詞寫出了詩人出塞時的心情?“單車”,詩人輕車簡從,奔赴邊塞,孤獨之感從這一個詞語中傳達出來。自主探究深入文本結合寫作背景找出首聯(lián)中哪個詞寫出了詩人出塞時86深入文本頷聯(lián)中詩人借“征蓬”“歸雁”比喻什么?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比喻詩人自己,透露出詩人被排擠出朝廷后孤寂、抑郁、憤懣以及遠離家鄉(xiāng)的漂泊、思鄉(xiāng)等幽微難言的復雜心情。自主探究深入文本頷聯(lián)中詩人借“征蓬”“歸雁”比喻什么?透露出作者當時87深入文本詩中每一聯(lián)分別用到了什么表達方式?首聯(lián):記敘;頷聯(lián):記敘和描寫;頸聯(lián):描寫;尾聯(lián):記敘。自主探究深入文本詩中每一聯(lián)分別用到了什么表達方式?首聯(lián):記敘;頷聯(lián):88品味詩境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字,突出了邊疆沙漠的浩瀚無邊?!肮隆弊郑瑢懗隽司拔锏膯握{,使荒涼大漠上烽火臺燃起的那一股濃煙顯得格外醒目。“直”字,又表現了烽煙的勁拔、堅毅之美。合作探究品味詩境賞析“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大”字,突出了邊疆89品味詩境“長”字,將沒有山巒林木的浩瀚無垠的沙漠上那橫貫其間的黃河的令人震撼的壯闊之美寫得淋漓盡致?!皥A”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觀落日的特殊感受,給人以親切溫暖又微帶蒼茫的感覺。合作探究品味詩境“長”字,將沒有山巒林木的浩瀚無垠的沙漠上那橫貫其間90品味詩境這句詩被譽為千古名句,它“詩中有畫”:這幅“畫”美在哪里?合作探究構圖美:烽煙夕陽大漠長河——蒼茫遼闊線條美:直煙河長圓日——層次豐富色彩美:黃沙碧水紅日青煙——鮮明優(yōu)美品味詩境這句詩被譽為千古名句,它“詩中有畫”:這幅“畫”美在91課時小結這首詩敘事與寫景相結合。以大漠、秋天為背景,以征蓬、歸雁、孤煙、長河、落日為實體,描繪了塞外奇特壯美的風光,歌頌守邊將士以身許國的愛國精神,同時也表達了詩人因個人際遇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課時小結這首詩敘事與寫景相結合。以大漠、秋天為背景,以征蓬、92東皋薄暮望(gāo)
徙倚欲何依(xǐ)蕭關逢候騎(qí)
都護在燕然(yàn)C.芳草萋萋鸚鵡洲(qī)
山山唯落暉(huī)D.牧人驅犢返(dú)
長歌懷采薇(wēi)檢測小結加點字注音不正確的一項是()Bjìyān東皋薄暮望(gāo)徙倚欲何依(xǐ)檢測小結加點字注音93A.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B.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C.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D.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檢測小結下列詩句節(jié)奏劃分不正確的一項是()D牧人/驅犢/返,獵馬/帶禽/歸。A.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檢測小結下列詩句節(jié)奏劃分94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于碎葉(當時屬唐朝領土,今屬吉爾吉斯斯坦)。5歲-25歲在四川生活,對四川的山山水水有著深厚的感情。25歲第一次出蜀遠游。42歲在別人的推薦下,來到了長安,才華受唐玄宗賞識,供奉翰林,職務是給皇上寫詩文娛樂。后遭人嫉妒,獲罪,遭貶謫,途中遇赦。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出生于碎葉(當時屬95學情診斷
背景介紹
25歲的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巴渝,出三峽,直向荊門山之外駛去,目的是到湖北、湖南一帶的楚國故地游覽。這時的詩人正值青年,興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縱情觀賞巫山兩岸高聳云霄的峻嶺,一路看來,眼前景色逐漸變化,船過荊門一帶,視野頓時開闊,別是一番景色。學情背景介紹25歲的李白這次出蜀,由水路乘船遠行,經96朗讀訓練朗讀成誦整體感知朗讀訓練朗讀成誦整體感知97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期楚國的境內游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我乘舟渡江來到遙遠的荊門外,來到戰(zhàn)國時98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佛流進廣闊的莽原。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高山漸漸隱去平野慢慢舒展開,江水一片仿99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成綺麗的海市蜃樓。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波中月影宛如天上飛來的明鏡,空中彩云結100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xiāng)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陪伴著我萬里行舟。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朗讀成誦整體感知譯文:但我還是更愛戀故鄉(xiāng)滔滔江水,它奔流不息101品味詩境“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隨”和“入”用得好在哪里?合作探究“隨”生動地寫出崇山峻嶺隨著船的移動逐漸消失,而代之以一望無際的平野的情景;“入”描寫出長江水由山區(qū)流入平原,一瀉千里的氣勢。天開地闊,詩人開闊的胸襟、舒暢的心情都流露在字里行間。品味詩境“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隨”和“入”用得好在哪102品味詩境“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這兩句詩描寫出什么樣的圖景?合作探究夜晚,變幻莫測的江水、月光、云霞讓詩人目不暇接。一幅江水映月圖,一幅彩霞變換圖,把讀者帶入夢幻般的意境之中。品味詩境“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這兩句詩描寫出什么樣的圖103品味詩境“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么作用?合作探究運用擬人手法,借故鄉(xiāng)的水有情,不遠萬里送“我”告別故鄉(xiāng),表達了詩人離開故鄉(xiāng)時依依不舍、思念親人的感情。品味詩境“仍憐故鄉(xiāng)水,萬里送行舟”,尾聯(lián)運用了什么修辭?有什104課時小結這首詩,與作者的其他送別詩不同,并非為朋友送行,而是告別故鄉(xiāng)。作者描繪了出蜀過荊門山的沿途山川景色,抒發(fā)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xiāng)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別具特色。課時小結這首詩,與作者的其他送別詩不同,并非為朋友送行,而是105學情診斷
情境導入學情情境導入106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唐朝三大詩人,是唐代詩人中創(chuàng)作詩歌最多的一個,代表作品有:《長恨歌》《琵琶行》等。學情診斷
作者簡介白居易(772~846)字樂天,號香山居士,與李白、杜甫合稱107學情診斷
背景介紹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西湖美景深深地吸引著詩人。在任期間,他寫下了很多有關西湖湖光山色的詩歌。錢塘湖是杭州西湖的別名。學情背景介紹長慶三、四年間,白居易任杭州刺史。西湖美108朗讀成誦整體感知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錢塘湖春行(唐)白居易朗讀成誦整體感知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錢塘109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與堤平,白云重重疊疊,同湖面上的波瀾連成一片。首聯(lián):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亭的西面,湖面春水剛110自主探究理解詩意譯文:幾處早出的黃鶯爭著飛向向陽的樹木,誰家新來的燕子銜著春泥在筑巢。頷聯(lián):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統(tǒng)編版九年級生物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滬教版選修化學下冊月考試卷
- 2025年度無人機駕駛員派遣及培訓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城市綜合體幕墻設計施工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排水溝施工環(huán)保評估與執(zhí)行合同4篇
- 2025年綠色環(huán)保材料出口貿易合同模板2篇
- 2025版北京住宅二次抵押貸款合同操作指南4篇
- 2025年度城市商業(yè)圈門面房租賃及商業(yè)運營合同4篇
- 2025年度離婚后子女贍養(yǎng)費調整起訴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充電樁充電站安全教育與培訓合同2篇
- 2024-2025學年山東省濰坊市高一上冊1月期末考試數學檢測試題(附解析)
- 江蘇省揚州市蔣王小學2023~2024年五年級上學期英語期末試卷(含答案無聽力原文無音頻)
- 數學-湖南省新高考教學教研聯(lián)盟(長郡二十校聯(lián)盟)2024-2025學年2025屆高三上學期第一次預熱演練試題和答案
- 決勝中層:中層管理者的九項修煉-記錄
- 幼兒園人民幣啟蒙教育方案
- 軍事理論(2024年版)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jié)答案2024年
- 記錄片21世紀禁愛指南
- 腰椎間盤的診斷證明書
- 移動商務內容運營(吳洪貴)任務七 裂變傳播
- 單級倒立擺系統(tǒng)建模與控制器設計
- 齲病的治療 深齲的治療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