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_第1頁
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_第2頁
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_第3頁
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_第4頁
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王陽明與心學

王陽明與心學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余姚人,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謚文成。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二、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三、王陽明的理論四、影響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古代人把王陽明稱為三不朽的人物,所謂三不朽,是指立德、立言、立功“立德、立功、立言”這句話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晉國執(zhí)政者范宣子問魯國大夫叔孫豹說:“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叔孫豹說:“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笔裁匆馑寄??范宣子問叔孫豹說:“古時候有人說,有的人死了卻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滅,這說的是一種什么情況呢?”叔孫豹回答說:“我聽說,(作為一個人)最高層次有樹立德業(yè),第二層次有建立功勛,第三層次有著書立說,(只要實現(xiàn)其中的一項,這個人所建立的功德)即使經(jīng)歷再長的時間也不會被廢棄,這就叫做這個人雖然死了,卻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滅?!边@是總結判斷怎樣的人才會不朽——也就是永生的一種見解。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

古代人把王陽明稱為三不朽的人物,所謂三不朽,是指立德、立言、(一)童年生活(二)貴州龍場悟道(三)平定江西(四)擒獲寧王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

(一)童年生活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朋友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陽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彼淖鶡o不驚嘆,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陽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北憩F(xiàn)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圣賢”。十五歲邊關考察。(一)童年生活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成年后,十五歲之后,一直到他中進士(二十八歲)之前,,研究了大量的道教的經(jīng)典,他不僅僅研究,也實踐,他修煉的程度也很高。佛教的程度也很高。(一)童年生活(一)童年生活(二)龍場悟道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他由于上書得罪了劉瑾,最終被發(fā)配到貴州龍場,這就是龍場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保?。悟道之后,他明確的領會到朱熹的思想和他自己領會關于圣人的真理是不同的,他從此也就開始了他自己思想的建設和發(fā)展,也是他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揚鑣的開始。(二)龍場悟道(三)平定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qū)爆發(fā)民變。山民依靠山地據(jù)洞筑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zhèn)壓民變。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并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diào)集三省兵力,鎮(zhèn)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zhàn)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準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準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并會師于左溪。王守仁并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藍天鳳部。就是在這烽火連天的兩年里,他掌握了一樣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三)平定江西(四)擒獲寧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1519年平定南昌的寧王朱宸濠之亂。(四)擒獲寧王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總督兩廣軍務,擊潰瑤族和僮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地方武裝。因功被封為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世襲,歲祿一千石,但鐵券和歲祿都沒有發(fā)下。病逝歸途兩廣役后,陽明肺病加疾,上疏乞歸,于1529年元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歸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在臨終之際,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去世后被謚文成,后又追封為新建侯,萬歷十二年從祀于孔廟。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一)時代背景(二)思想淵源二、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二、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一)時代背景正值明王朝由穩(wěn)定開始進入危機、衰敗的轉變時期。從英宗到武宗的幾十年間,農(nóng)民階級同地主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日趨激化,農(nóng)民起義彼伏此起,規(guī)模越來越大,地主階級內(nèi)部也矛盾重重,整個社會處在動蕩之中。與此同時,中國封建社會的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興起,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開始萌芽,因而是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破壞自然經(jīng)濟的時期,王陽明的家鄉(xiāng)江浙一帶尤為突出。王陽明的學術思想正是在封建社會開始解體,商品經(jīng)濟初步發(fā)展的情況下逐步形成的。

(一)時代背景(二)思想淵源王陽明的學術思想并無具體的師承關系,但從學術淵源上看是直接繼承了孟軻和陸九淵思想的。正如《明史?本傳》中所說的一樣:“守仁言致知,出《大學》,良知出《孟子》?!蓖蹶柮鲗W術思想理論基礎的“致良知”學說,是把孟子的“良知”說拿過來而加以發(fā)揮的。(二)思想淵源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在宋代諸儒中,王陽明最為推崇陸九淵。他說:“象山之學,簡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說,雖亦未免沿襲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斷非余子所及也?!保ā锻跷某晒珪肪砦澹┩蹶柮骼^承和發(fā)展陸九淵的“心學”,以對抗程朱學派的“理學”,具有反教條、反傳統(tǒng)的意義。在宋代諸儒中,王陽明最為推崇陸九淵。三、王陽明的理論陽明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萬物一體之仁等幾個方面。而其思想體系的基點和出發(fā)點則建立在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批判上面。三、王陽明的理論陽明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格物致知(四)良知學說(五)天泉證道(六)萬物一體之仁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一)心即理“心即理”最早由陸九淵提出,宋代以來,中國歷史上發(fā)生了一次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思想成果最為豐富的思想文化運動,即理學運動。關于理學的發(fā)展,起點在唐代的韓愈,韓愈首先提出了關于道統(tǒng)的問題,他堅決反對佛教。后來到了宋代,出現(xiàn)了“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將反對佛教的浪潮向前推進,更進一步為理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北宋開始,到南宋乾淳之際,也就是十二世紀中葉左右,理學思想集大成,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思想體系。(一)心即理這一時期,理學大致分為三派:朱熹理學,認為“理在客觀世界”,講究“格物致知”;陸九淵的心學,首先提出“心即理”,他認為,“圣人之學心學也”;浙東學派,追求歷史哲學,呂祖謙認為道在生活之中,強調(diào)通過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人物的研究追求理。這一時期,理學大致分為三派:所謂心即理,在王陽明看來,“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就是不能像朱熹那樣將心與理分而為二,從而導致知與行、學問與修養(yǎng)的分離。

弟子對“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于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蓖鯇W這種“心即理”看法的發(fā)展,也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對于情欲的正面主張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與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認為的那樣對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這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贄。所謂心即理,在王陽明看來,“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二)知行合一朱熹講“知行長相須”,但朱熹強調(diào)知先于行,從重要性上認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強調(diào)知和行是并列關系,認為知行相互促進。陽明所講的“知行合一”認為,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能夠行的,真知即是行,朱熹講真知未必行,前面的人都認為“知”“行”是“二”,陽明則認為,“知”“行”是一。(二)知行合一王陽明所講的“知”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講知識,認為人在知道的同時要去做,做的同時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表達知識的過程,知和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知就是行的起點,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識的最后形態(tài)是生活實踐,現(xiàn)實生活是知識的有效性,是知識本身價值最后獲得還原的基本境域。王陽明堅信,知和行作為一個過程本身的統(tǒng)一性就叫知行合一,知和行原本就是同一個過程所顯現(xiàn)出來的兩個層面。王陽明還認為,知行本體原本合一,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行在王陽明那里還包括思想意識的流動。第二方面講“良知”認為良知具有自知性,講自己對自己的領悟;另一層面,良知還要顯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王陽明強調(diào),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王陽明所講的“知”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講知識,認為人在知道的同(三)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一本之理(天地之道)、分殊之理(不同之處,對于事物本身而言是完滿的)一本之理作為大一是完滿的,分殊之理作為小一同樣是完滿的。(三)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并不是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去窮盡天下每一事物之理,二程講我們格一些事物以后其他的可以類推,但二程同時有強調(diào)要積習既久,不斷積累,只有通過分殊之理的不斷還原,獲得關于分殊之理的具體知識,才有可能獲得類推的前提和基礎,才有可能獲得關于對一本之理把握的前提和基礎,這個觀點被朱熹完全繼承。朱熹的另一個觀點是即物而窮理,就是在一個具體的情景關系當中要窮盡具體事物的本質(zhì)之理,朱熹更為強調(diào)的是格物本身,認為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如果沒有格物我們不可能獲得關于具體事物的知識。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格物就是正心、正心就是誠意、誠意就是致知,作為一個過程它是完全統(tǒng)一的,所以格物致知不是要事事物物去求一個理,而是我作為一個實踐的主體,如何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去處理好自己的事,使這個事物得其正。在王陽明那里,他完全轉換了這個意思,把它轉換成了一個主體我的實踐情境,格物致知不再是獲得知識的意思,而是關于道德的實踐的,是道德知識的道德實踐,要把一件事做的合乎本心、合乎天理。王陽明對“致知”也有特別的解釋,在他提出良知學說之后,致知就變成了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叫做格物致知。更為突出的強調(diào)了我作為一個主體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突出了道德實踐的主體性。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四)良知學說(四)良知學說良知的說法來源于《孟子》,其含義是指一種"不慮而知"的天賦道德觀念。王陽明對此加以發(fā)揮,并引進《大學》中的"致"字,《大學》說:"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據(jù)此,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張,以為良知即是天理,從而迸一步要求人們首先認識和恢復內(nèi)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即把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活動都納入中國傳統(tǒng)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軌道。良知的說法來源于《孟子》,其含義是指一種"不慮而知"的天賦道其要點包括:第一,良知即是天理。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惡之心,是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無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個判斷是非善惡的自家標準。因此,他強調(diào),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體",它先驗地存在于人們的心中,人們依良知而行便會產(chǎn)生正確的道德行為,故而無需向外尋求道德行為的來源。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其要點包括:第二,良知是心之本體。良知天理在人們的心中,天理的昭明靈覺就是人心之虛明靈覺。通過它,人們便能很自然地感覺或判斷出人的行為的善惡是非,從而推動良知,并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機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過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見,王陽明的致良知的學說,充分強調(diào)了良知在道德修養(yǎng)中去惡為善的主觀能動作用,并使之成為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精神本體。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其要點包括:第三,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知強調(diào)知識在人的通德修養(yǎng)過程中的作用,忽視了人心在此一過程中的能動功能。王陽明在這一問題上,基本是接著陸九淵的思想繼續(xù)前進,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那就是他對朱熹反復強調(diào)的格物致知進行了一番新的解釋,即將"物"解為"事",將"格"解為"正"。這樣"格物"便是在意念發(fā)動處的件件事情中為善去惡,避開主觀意念中惡的認識,接近善的百接感覺。他以為這樣的格物便可避免"務外遺內(nèi)"之弊,杜絕"支離破碎"之病。以這種格物說解釋《大學》的致知在格物,在意念的發(fā)動處為善去惡,不欺騙良知的感覺,這就是誠意。因此可以說,王陽明的致知格物其實就是窮究吾心之良知。從而把《大學》的實踐道德思想轉變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養(yǎng)論。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五)天泉正道嘉定六年,王陽明要離開紹興去廣西的前夕,一天晚上,陽明宴請學生吃飯,飯后弟子們漸次離去,王畿和錢德洪就拿四句教去請教陽明先生,先生很高興,他們?nèi)司妥叩搅岁柮髡豪锏囊蛔蛑祥_始談論關于四句教的問題,因為這座小橋叫天泉橋,所以這次事件被稱為“天泉證道”。在天泉橋上,錢德洪表明:無善無惡心之體,良知原本就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是為至善,對圣人來說如此,但對普通人來說不免有物欲、私心、私意,所以意之動就會有善有惡,這就要求我們在一念發(fā)動之處把不善的念頭給克倒了,是還是非,良知原本就知道,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既然知善知惡所以要為善去惡。錢德洪認為“四句教”是王門宗旨,是定本,是一個字都不能更改的,講學就是要按照四句教去講。王畿則認為,既然心體是無善無惡的,意之動怎么會有善有惡,所以他認為這四句并不是王門講學的不可改變的最后究竟之說,只不過是權宜之說,不是最后的究竟圓融之說。他認為,如果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么意動也是無善無惡的;意如果是無善無惡的,那么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物也是無善無惡的。在此基礎上,王畿提出了“四無說”,即無心之心則藏秘;無意之意則應圓;無知之知則體寂;無物之物則用神。(五)天泉正道(五)天泉正道人原本就有兩類,一類是利根之人,一類是鈍根之人,這本來是佛家的說法。利根人那是特別聰慧的,一點就透的一類人;鈍根之人是比較笨拙、愚昧之人,只能是一步一個腳印,慢慢學習。對于利根人,一悟本體即是功夫,一了百了,王龍溪(王畿)所講的正是我這里接利根的人;但對于一般普通人來說,還是要講為善去惡,要講知善知惡。陽明先生最后重申了四句教,并且關照錢王二位要相須為用,不要各執(zhí)一邊,如果各執(zhí)一邊,眼前就會失人。"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五)天泉正道(六)萬物一體之仁他的萬物一體之仁說的意義,在于強調(diào)天地萬物以人為中心,人心便是天地鬼神的主宰,人的良知也是草木皆有的良知。按照他的這個說法,圣人之心便應以天下萬物為一體,每一個人都應將自己的良知是非推廣到天下,如此便能救社會于水火之中。(六)萬物一體之仁四、影響1、近現(xiàn)代的運用在明末,有大思想家劉宗周繼承陽明思想;在明清之際,中國封建社會天崩地解的時代,也是學術思想空前活躍的時代,不僅三個重要的啟蒙思想家之一黃宗羲學習王守仁心學,推崇陽明思想,即使是另一個啟蒙思想家王夫之也明顯地受到王學的影響。在近代,不僅康有為“獨好陸王”,而且梁啟超、譚嗣同等資產(chǎn)階級維新派的幾位著名代表人物都信仰或提倡王學,把心學作為戊戌變法的理論武器。從辛亥革命到五四,不僅李大釗、郭沫若等革命者推崇陽明學,就是青年時代的毛澤東,也受過王學的影響。在日本,陽明學被一大批幕府末期的思想家所接受,他們結合自己的國情進行再創(chuàng)造,形成了日本的陽明學,推動了日本的明治維新運動。在朝鮮,雖然始終都是朱子學占思想統(tǒng)治地位,而陽明學也通過私淑的渠道,暗中流傳,并影響了不少思想家。四、影響1、近現(xiàn)代的運用2、評價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說:“兩間正氣,一代偉人,具撥亂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賞,聯(lián)甚憫焉!因念勛賢,重申盟誓?!薄睹魇贰吩u:“終明之世,文臣用兵制勝,未有如守仁者?!彼耐l(xiāng)、明末清初啟蒙思想家黃宗羲稱王陽明“可謂震霆啟寐,烈耀破迷,自孔孟以來,未有若此深切著明者也”。史學家、文學家張岱稱:“陽明先生創(chuàng)良知之說,為暗室一炬。”清初學者魏禧說:“陽明先生以道德之事功,為三百年一人?!鼻宕麑W者王士慎說:“王文成公為明第一流人物,立德、立功、立言,皆居絕頂?!比毡緦W者高瀨武次郎在《日本之陽明學》中說:“我邦陽明學之特色,在其有活動的事業(yè)家,乃至維新諸豪杰震天動地之偉業(yè),殆無一不由于王學所賜予?!闭绿渍f:“日本維新,亦由王學為其先導?!?、評價3、延續(xù)王艮(泰州安豐場<今江蘇東臺安豐>人,人稱王泰州。),王守仁的學生,創(chuàng)建了一個鼎鼎大名的學派——泰州學派(又被稱作左派王學)。泰州學派是中國歷史中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思想啟蒙學派,它發(fā)揚了王守仁的心學思想,反對束縛人性,引領了明朝后期的思想解放潮流。3、延續(xù)“百姓日用即道”其第一個觀點就是“道”的內(nèi)涵是“百姓日用”,把“道”從天上拉到了人間,具有一定的唯物主義傾向;第二個觀點就是“圣人之道”是一切“愚夫愚婦”都“能知能行”的,群眾天天都在實踐著它,這就是“道”,反之,則成為異端;第三個觀點就是“百姓日用條理處,即是圣人條理處”,圣人與百姓,在封建統(tǒng)治者眼中,是根本對立的,而王艮則認為圣人的責任就在于滿足百姓的要求,這體現(xiàn)了小市民階層要求個性解放的強烈愿望?!鞍傩杖沼眉吹馈敝x謝!謝謝!王陽明與心學

王陽明與心學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寧波余姚人,中國古代著名哲學家、政治家、教育家和軍事家。其精通儒家、道家、佛教,且具非凡的軍事才能和精深的文學藝術造詣。官至南京兵部尚書,封新建伯,謚文成。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世稱陽明先生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二、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三、王陽明的理論四、影響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古代人把王陽明稱為三不朽的人物,所謂三不朽,是指立德、立言、立功“立德、立功、立言”這句話出自《左傳?襄公二十四年》,晉國執(zhí)政者范宣子問魯國大夫叔孫豹說:“古人有言曰‘死而不朽’,何謂也?”叔孫豹說:“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不朽?!笔裁匆馑寄??范宣子問叔孫豹說:“古時候有人說,有的人死了卻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滅,這說的是一種什么情況呢?”叔孫豹回答說:“我聽說,(作為一個人)最高層次有樹立德業(yè),第二層次有建立功勛,第三層次有著書立說,(只要實現(xiàn)其中的一項,這個人所建立的功德)即使經(jīng)歷再長的時間也不會被廢棄,這就叫做這個人雖然死了,卻能永久存在下去,永不磨滅。”這是總結判斷怎樣的人才會不朽——也就是永生的一種見解。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

古代人把王陽明稱為三不朽的人物,所謂三不朽,是指立德、立言、(一)童年生活(二)貴州龍場悟道(三)平定江西(四)擒獲寧王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

(一)童年生活一、王陽明的生平簡介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朋友聚會,在酒宴上有人提議做詩詠金山寺,大家還在苦思冥想,王陽明已先一步完成:“金山一點大如拳,打破維揚水底天。醉倚妙高臺上月,玉蕭吹徹洞龍眠?!彼淖鶡o不驚嘆,又讓他做一首賦《蔽月山房》詩,王陽明隨口誦出:“山近月遠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還見山小月更闊?!北憩F(xiàn)出非凡的想象能力和深厚的文化素養(yǎng)。十一、二歲在京師念書時,他問塾師“何謂第一等事?”老師說“只有讀書獲取科舉名第”,他當時說:“第一等事恐怕不是讀書登第,應該是讀書學做圣賢”。十五歲邊關考察。(一)童年生活十歲時,父親高中狀元,王陽明隨父赴京,路過金山寺時,他父親與成年后,十五歲之后,一直到他中進士(二十八歲)之前,,研究了大量的道教的經(jīng)典,他不僅僅研究,也實踐,他修煉的程度也很高。佛教的程度也很高。(一)童年生活(一)童年生活(二)龍場悟道明武宗正德元年(1506年),他由于上書得罪了劉瑾,最終被發(fā)配到貴州龍場,這就是龍場悟道(“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誤也?!保?。悟道之后,他明確的領會到朱熹的思想和他自己領會關于圣人的真理是不同的,他從此也就開始了他自己思想的建設和發(fā)展,也是他和朱熹的思想分道揚鑣的開始。(二)龍場悟道(三)平定江西正德十二年(1517年),江西南部以及江西、福建、廣東交界的山區(qū)爆發(fā)民變。山民依靠山地據(jù)洞筑寨,自建軍隊,方圓近千里。地方官員無可奈何,遂上奏明廷。兵部舉薦時任右僉都御史的王守仁巡撫江西,鎮(zhèn)壓民變。正德十三年(1518年)正月,王守仁平定池仲容(池大鬢)部,奏請設立和平縣,并興修縣學。三月,守仁抵達江西蒞任。他迅速調(diào)集三省兵力,鎮(zhèn)壓了信豐等地的起義。七月,王守仁念戰(zhàn)爭破壞巨大,上奏請求朝廷允準招安。明廷遂委以地方軍政大權,準其便宜行事。十月,王守仁率兵攻破實力最強的江西崇義縣左溪藍天鳳、謝志山軍寨,并會師于左溪。王守仁并親自前往勸降。十一月,王守仁遣使招安,并攻破藍天鳳部。就是在這烽火連天的兩年里,他掌握了一樣神秘的工具——知行合一。(三)平定江西(四)擒獲寧王

王守仁一生最大的軍事功績,是1519年平定南昌的寧王朱宸濠之亂。(四)擒獲寧王1527年(明世宗嘉靖六年),王守仁總督兩廣軍務,擊潰瑤族和僮族等少數(shù)民族的地方武裝。因功被封為光祿大夫、柱國、新建伯,世襲,歲祿一千石,但鐵券和歲祿都沒有發(fā)下。病逝歸途兩廣役后,陽明肺病加疾,上疏乞歸,于1529年元月9日(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王守仁在歸途中病逝于江西省南安舟中。在臨終之際,他身邊學生問他有何遺言,他說:“此心光明,亦復何言!”。去世后被謚文成,后又追封為新建侯,萬歷十二年從祀于孔廟。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一)時代背景(二)思想淵源二、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二、時代背景、思想淵源(一)時代背景正值明王朝由穩(wěn)定開始進入危機、衰敗的轉變時期。從英宗到武宗的幾十年間,農(nóng)民階級同地主階級之間的階級矛盾日趨激化,農(nóng)民起義彼伏此起,規(guī)模越來越大,地主階級內(nèi)部也矛盾重重,整個社會處在動蕩之中。與此同時,中國封建社會的商品經(jīng)濟進一步興起,資本主義生產(chǎn)關系開始萌芽,因而是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破壞自然經(jīng)濟的時期,王陽明的家鄉(xiāng)江浙一帶尤為突出。王陽明的學術思想正是在封建社會開始解體,商品經(jīng)濟初步發(fā)展的情況下逐步形成的。

(一)時代背景(二)思想淵源王陽明的學術思想并無具體的師承關系,但從學術淵源上看是直接繼承了孟軻和陸九淵思想的。正如《明史?本傳》中所說的一樣:“守仁言致知,出《大學》,良知出《孟子》?!蓖蹶柮鲗W術思想理論基礎的“致良知”學說,是把孟子的“良知”說拿過來而加以發(fā)揮的。(二)思想淵源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在宋代諸儒中,王陽明最為推崇陸九淵。他說:“象山之學,簡易直截,孟子之后一人。其學問思辨,致知格物之說,雖亦未免沿襲之累,然其大本大原,斷非余子所及也?!保ā锻跷某晒珪肪砦澹┩蹶柮骼^承和發(fā)展陸九淵的“心學”,以對抗程朱學派的“理學”,具有反教條、反傳統(tǒng)的意義。在宋代諸儒中,王陽明最為推崇陸九淵。三、王陽明的理論陽明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以及萬物一體之仁等幾個方面。而其思想體系的基點和出發(fā)點則建立在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批判上面。三、王陽明的理論陽明思想體系的核心是"致良知"。它包括心即理(一)心即理(二)知行合一(三)格物致知(四)良知學說(五)天泉證道(六)萬物一體之仁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一)心即理“心即理”最早由陸九淵提出,宋代以來,中國歷史上發(fā)生了一次歷史最悠久、規(guī)模最大、思想成果最為豐富的思想文化運動,即理學運動。關于理學的發(fā)展,起點在唐代的韓愈,韓愈首先提出了關于道統(tǒng)的問題,他堅決反對佛教。后來到了宋代,出現(xiàn)了“北宋五子”,北宋五子將反對佛教的浪潮向前推進,更進一步為理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北宋開始,到南宋乾淳之際,也就是十二世紀中葉左右,理學思想集大成,基本形成了比較完備的思想體系。(一)心即理這一時期,理學大致分為三派:朱熹理學,認為“理在客觀世界”,講究“格物致知”;陸九淵的心學,首先提出“心即理”,他認為,“圣人之學心學也”;浙東學派,追求歷史哲學,呂祖謙認為道在生活之中,強調(diào)通過歷史的學習和對歷史人物的研究追求理。這一時期,理學大致分為三派:所謂心即理,在王陽明看來,“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從自己心里即可得到。就是不能像朱熹那樣將心與理分而為二,從而導致知與行、學問與修養(yǎng)的分離。

弟子對“心外無理,心外無物”理論迷惑不解,向他請教:南山里的花樹自開自落,與我心有何關系?他回答說:“爾未看此花時,此花與爾心同歸于寂。爾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爾的心外?!蓖鯇W這種“心即理”看法的發(fā)展,也影響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對于情欲的正面主張和看法,由于心即理,因此人欲與天理,不再如朱熹所認為的那樣對立,因此是可以被正面接受的,這種主張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贄。所謂心即理,在王陽明看來,“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二)知行合一朱熹講“知行長相須”,但朱熹強調(diào)知先于行,從重要性上認為行重于知,知之愈明則行之愈篤,行之愈篤則知之益明,強調(diào)知和行是并列關系,認為知行相互促進。陽明所講的“知行合一”認為,真正知道一件事情是一定能夠行的,真知即是行,朱熹講真知未必行,前面的人都認為“知”“行”是“二”,陽明則認為,“知”“行”是一。(二)知行合一王陽明所講的“知”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講知識,認為人在知道的同時要去做,做的同時不僅僅是獲得知識的過程,同時也是表達知識的過程,知和行是一個完整的過程,知就是行的起點,行就是知的完成,知識的最后形態(tài)是生活實踐,現(xiàn)實生活是知識的有效性,是知識本身價值最后獲得還原的基本境域。王陽明堅信,知和行作為一個過程本身的統(tǒng)一性就叫知行合一,知和行原本就是同一個過程所顯現(xiàn)出來的兩個層面。王陽明還認為,知行本體原本合一,一念發(fā)動處便即是行了,行在王陽明那里還包括思想意識的流動。第二方面講“良知”認為良知具有自知性,講自己對自己的領悟;另一層面,良知還要顯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王陽明強調(diào),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知行功夫本不可離。王陽明所講的“知”有兩個方面,第一是講知識,認為人在知道的同(三)格物致知朱熹的格物致知一本之理(天地之道)、分殊之理(不同之處,對于事物本身而言是完滿的)一本之理作為大一是完滿的,分殊之理作為小一同樣是完滿的。(三)格物致知格物致知并不是要求每一個人都要去窮盡天下每一事物之理,二程講我們格一些事物以后其他的可以類推,但二程同時有強調(diào)要積習既久,不斷積累,只有通過分殊之理的不斷還原,獲得關于分殊之理的具體知識,才有可能獲得類推的前提和基礎,才有可能獲得關于對一本之理把握的前提和基礎,這個觀點被朱熹完全繼承。朱熹的另一個觀點是即物而窮理,就是在一個具體的情景關系當中要窮盡具體事物的本質(zhì)之理,朱熹更為強調(diào)的是格物本身,認為格物是致知的前提,如果沒有格物我們不可能獲得關于具體事物的知識。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格物就是正心、正心就是誠意、誠意就是致知,作為一個過程它是完全統(tǒng)一的,所以格物致知不是要事事物物去求一個理,而是我作為一個實踐的主體,如何在道德實踐的過程中去處理好自己的事,使這個事物得其正。在王陽明那里,他完全轉換了這個意思,把它轉換成了一個主體我的實踐情境,格物致知不再是獲得知識的意思,而是關于道德的實踐的,是道德知識的道德實踐,要把一件事做的合乎本心、合乎天理。王陽明對“致知”也有特別的解釋,在他提出良知學說之后,致知就變成了致良知,致吾心之良知于事事物物,事事物物各得其正叫做格物致知。更為突出的強調(diào)了我作為一個主體在道德實踐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和作用,突出了道德實踐的主體性。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四)良知學說(四)良知學說良知的說法來源于《孟子》,其含義是指一種"不慮而知"的天賦道德觀念。王陽明對此加以發(fā)揮,并引進《大學》中的"致"字,《大學》說:"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據(jù)此,王陽明提出致良知的主張,以為良知即是天理,從而迸一步要求人們首先認識和恢復內(nèi)心所固有的天理,并由此推及自己的良知于事事物物,那么事事物物皆得其天理矣。即把自己的一切行為和活動都納入中國傳統(tǒng)社會道德規(guī)范的軌道。良知的說法來源于《孟子》,其含義是指一種"不慮而知"的天賦道其要點包括:第一,良知即是天理。良知是是非之心、好惡之心,是判斷是非的唯一標準;良知人人俱在,自圣人以至愚人,無不相同;人人同具良知,人人有個判斷是非善惡的自家標準。因此,他強調(diào),良知就是人人所具有的"心之本體",它先驗地存在于人們的心中,人們依良知而行便會產(chǎn)生正確的道德行為,故而無需向外尋求道德行為的來源。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其要點包括:第二,良知是心之本體。良知天理在人們的心中,天理的昭明靈覺就是人心之虛明靈覺。通過它,人們便能很自然地感覺或判斷出人的行為的善惡是非,從而推動良知,并使它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機能,以善念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過程,此即致良知的功夫。由此可見,王陽明的致良知的學說,充分強調(diào)了良知在道德修養(yǎng)中去惡為善的主觀能動作用,并使之成為支配人的道德行為的精神本體。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其要點包括:第三,對朱熹格物致知說的改造。朱熹的格物致知強調(diào)知識在人的通德修養(yǎng)過程中的作用,忽視了人心在此一過程中的能動功能。王陽明在這一問題上,基本是接著陸九淵的思想繼續(xù)前進,如果說有所不同的話,那就是他對朱熹反復強調(diào)的格物致知進行了一番新的解釋,即將"物"解為"事",將"格"解為"正"。這樣"格物"便是在意念發(fā)動處的件件事情中為善去惡,避開主觀意念中惡的認識,接近善的百接感覺。他以為這樣的格物便可避免"務外遺內(nèi)"之弊,杜絕"支離破碎"之病。以這種格物說解釋《大學》的致知在格物,在意念的發(fā)動處為善去惡,不欺騙良知的感覺,這就是誠意。因此可以說,王陽明的致知格物其實就是窮究吾心之良知。從而把《大學》的實踐道德思想轉變成自己的"格物致良知"的道德修養(yǎng)論。教學課件--王陽明與心學p(五)天泉正道嘉定六年,王陽明要離開紹興去廣西的前夕,一天晚上,陽明宴請學生吃飯,飯后弟子們漸次離去,王畿和錢德洪就拿四句教去請教陽明先生,先生很高興,他們?nèi)司妥叩搅岁柮髡豪锏囊蛔蛑祥_始談論關于四句教的問題,因為這座小橋叫天泉橋,所以這次事件被稱為“天泉證道”。在天泉橋上,錢德洪表明:無善無惡心之體,良知原本就是無善無惡的,無善無惡是為至善,對圣人來說如此,但對普通人來說不免有物欲、私心、私意,所以意之動就會有善有惡,這就要求我們在一念發(fā)動之處把不善的念頭給克倒了,是還是非,良知原本就知道,就是知善知惡是良知,既然知善知惡所以要為善去惡。錢德洪認為“四句教”是王門宗旨,是定本,是一個字都不能更改的,講學就是要按照四句教去講。王畿則認為,既然心體是無善無惡的,意之動怎么會有善有惡,所以他認為這四句并不是王門講學的不可改變的最后究竟之說,只不過是權宜之說,不是最后的究竟圓融之說。他認為,如果心體是無善無惡的,那么意動也是無善無惡的;意如果是無善無惡的,那么知也是無善無惡的,物也是無善無惡的。在此基礎上,王畿提出了“四無說”,即無心之心則藏秘;無意之意則應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