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觀經濟學補充習題_第1頁
宏觀經濟學補充習題_第2頁
宏觀經濟學補充習題_第3頁
宏觀經濟學補充習題_第4頁
宏觀經濟學補充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宏觀補充——時事及案例分析PAGEPAGE18宏觀經濟學補充習題——案例分析及時事評論有用的閱讀資料及網址:有用的閱讀資料及網址:參考書:曼昆《經濟學原理》,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薩繆爾森《宏觀經濟學》第十六版,華夏出版社1999年版;斯蒂格利茨《經濟學》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版;報紙:《國際商報》、《國際金融》、《中國經濟時報》;《國際經貿消息》雜志:《世界經濟》、《國際經濟評論》、《世界經濟研究》、《宏觀經濟研究》;《國際貿易》、《國際經貿探索》數據來源及分析報告:《世界經濟展望》、《世界經濟年鑒》、《中國統(tǒng)計年鑒》網址:中國經濟學教育科研網:;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博士咖啡-中國經濟學人:http://doctor—café.com美國國民經濟研究局:;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經合組織:聯(lián)合國貿發(fā)會議:導言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問題1、關于戰(zhàn)爭對經濟增長以及經濟周期的影響(參考:薩繆爾森金版《宏觀經濟學》P109)布魯金絲研究所的著名宏觀經濟學家喬治·佩里曾在1990-1991年的海灣戰(zhàn)爭后,寫了這樣一段話:“戰(zhàn)爭通常給美國經濟帶來好處。一般說來,由于軍事需求加入到正常經濟活動中會帶來產出的增加,失業(yè)的減少和工業(yè)能力的充分利用。而這一次,也是第一次,戰(zhàn)爭和衰退一起發(fā)生了。關于這一衰退的反常情況能告訴我們什么呢?”(《布魯金斯評論》,1991年春)利用因特網或到圖書館,查找1990-1991年以及較早的戰(zhàn)爭時期(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朝鮮戰(zhàn)爭,越南戰(zhàn)爭)有關總需求主要決定因素,特別是對政府購買(主要是國防支出)稅收、利率等著重考察,你能否解釋佩里所描述的異常情況?聯(lián)系2003年美國攻打伊拉克戰(zhàn)爭的情況,說明戰(zhàn)爭對經濟增長以及經濟周期的影響。2、我們已經知道,GNP可以作為社會經濟福利一個最好的衡量指標。但一些人懷疑把GNP作為福利衡量指標的正確性。美國參議員羅伯特·肯尼迪(RobertKennedy)在1968年競選總統(tǒng)時慷慨激昂地批評了這種經濟衡量指標:[國民生產總值]并沒有考慮到我們孩子的健康,他們的教育質量或者他們游戲的快樂。他也沒有包括我們的詩歌之美或者婚姻的穩(wěn)定,沒有包括我們關于公共問題爭論的智慧或者我們公務員的廉正。他既沒有衡量我們的勇氣,我們的智慧,也沒有衡量我們對祖國的熱愛。簡言之,他衡量一切,但并不包括使我們的生活有意義的東西。根據上面的這段話,評價GNP作為衡量一國經濟福利的指標是否是合意的?我們關注GNP的意義何在?GNP在衡量一國宏觀經濟時包括了什么,遺漏了什么?3、有人告訴你中國的GDP是瑞典的3倍,這是否意味著在經濟上中國的狀況比瑞典好?4、直至90年代初期,美國政府強調把GNP而不是GDP作為衡量經濟福利的指標,如果美國人更關心美國人的總收入,應該更偏愛哪個指標,如政府更關心在美國發(fā)生的經濟活動總量,更偏愛哪個衡量指標?宏觀經濟的衡量與均衡下表給出了某國某年國民收入的統(tǒng)計資料,要求:按收入法計算GDP;按支出法計算GDP;計算政府預算赤字;計算儲蓄額。項目金額項目金額工資100出口額60利息10進口額70租金30所得稅30利潤30政府轉移支付5消費支出90政府購買30投資支出902、案例研究:美國的政府債務與赤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預算赤字一直是美國經濟的一個長期問題。當里根總統(tǒng)在1981年入主白宮時,他承諾要縮小政府開支并減稅。但他發(fā)現(xiàn)減少政府支出在政治上比減稅困難,結果就開始了大量預算赤字的時期,預算赤字不僅在里根時期持續(xù),而且還持續(xù)到喬治.布什和克林頓時期。下表反映了80年代以來美國各種儲蓄衡量指標的變化。80年代開始時,美國政府開始有巨額預算赤字,公共儲蓄占GDP的百分比下降了2.4%。同時私人儲蓄略有下降,國民儲蓄下降了約2.9%。美國經濟中各種儲蓄占GDP的比重%符號1960-19801982-1994變動的百分比公共儲蓄T-G0.8-1.6-2.4私人儲蓄Y-T-C16.115.7-0.4國民儲蓄Y-C-G16.914.0-2.9注:以上數據異根據通貨膨脹做了調整;資料來源:美國商務部。問題:擴張性財政政策對一國的國民儲蓄、私人儲蓄及公共儲蓄有何影響?擴張性財政政策對消費和投資有何影響?在學完第六章開放經濟模型之后,進一步分析對貿易余額,實際匯率會有怎樣的影響?大國和小國有怎樣的區(qū)別?當期的擴張性財政政策會對子孫后代有怎樣的影響?為什么當期的政策決策者更關心當期的利益?結合第三章經濟增長的相關內容進行分析。提示及進一步閱讀:在曼昆《經濟學原理》第二十五章儲蓄、投資和金融體系中。聯(lián)系了財政政策對可貸資金市場的影響,第178頁說明稅收、政府預算赤字對儲蓄和投資的影響,解釋了投資既可能由于對私人儲蓄減稅而增加,也可能由政府預算赤字減少而增加。相關的問題是:為什么同時實施這兩種政策是困難的?為了判斷這兩種政策中哪一種是增加投資的更有效方法,你對于私人儲蓄應該了解些什么?第六章開放經濟模型1、1995年4月14日《紐約時報》中一篇關于美元價值持續(xù)下跌的文章報道說,“美國總統(tǒng)明確表示美國對減少赤字的決心,這將使美元對投資者更有吸引力”。減少赤字實際上能提高美元的價值嗎?使用所學的經濟理論解釋。2、說明下列因素的變化使美元升值還是貶值日本的利率升高;貶值德國的經濟增長速度加快;對德國的預期收益率上升,資金流向德國,貶值;美國的通脹率提高;長期將貶值;美國的緊縮性貨幣政策;升值;美國的擴張性財政政策。不確定;一方面財政擴張引起通脹,有貶值壓力;另一方面財政擴張時利率上升,有升值壓力。3、考察像比利時和荷蘭這樣的小國開放經濟的例子。他們有著高度可以流動的資本,固定匯率制和高額的政府預算赤字。假定這些國家發(fā)現(xiàn)自己處于衰退期,產出水平低而失業(yè)率高。解釋他們?yōu)槭裁床荒苡秘泿耪邅泶碳そ洕??假設他們可以忍受高額預算赤字,為什么財政擴張將是有效的政策?為什么匯率貶值將會同時導致產出增加和政府赤字的降低?4、2002年,美國從1998年開始的財政盈余只維持了4年,當年的財政赤字達到了1570億。這主要緣于以下兩方面原因:美國總統(tǒng)布什上臺后,一方面實行減稅政策,一方面為了支持伊拉克戰(zhàn)爭并在國內防止恐怖主義分子襲擊,向國會要求得到了750億美元的戰(zhàn)爭預算。試利用所學的開放經濟的相關分析(在學過第六章后可進一步用IS—LM模型分析),1)減稅政策對美國經濟的影響:包括對產出、利率、匯率、貿易余額及資本流動2)美國的減稅政策對其他小國開放經濟的影響。課后討論:一國匯率的變動與本國的貿易差額有怎樣的關系?考查我國和美國近十年來的匯率和貿易差額的變動,析兩國的差異。影響匯率變動的因素有哪些?一國的貨幣市場和產品市場如何何聯(lián)系在一起?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對本國的國民儲蓄、投資、消費、匯率及進出口會有怎樣的影響?大國和小國會又怎樣的不同?考查美國近一兩年實行的減稅及增加國防開支等擴張性財政政策,分析這種政策會對上述相關變量會有怎樣的影響?對世界其他國家會又怎樣的影響?例如我國受此影響,利率水平有何變化,貿易差額有何變化?上述兩個問題主要用第六章的內容分析,在學過IS-LM-BP模型之后還可做進一步的分析。提示及進一步閱讀:1、關于凈出口與對外凈投資相等的關系:可參見曼昆《經濟學原理》第277頁相關案例研究:美國的儲蓄、投資與國外凈投資2、政策和事件如何影響開放經濟?第七章總需求和總供給1、解釋下列說法為什么是錯的?總需求曲線向右下方傾斜是因為它是個別物品需求曲線的水平加總。長期總供給曲線垂直是因為經濟量并不影響長期總供給。如果企業(yè)每天調整自己的價格,則短期總供給曲線是水平的。只要經濟進入一次衰退,它的長期總供給曲線就會向左移動。2、假設經濟處于短期衰退中。如果決策者沒有采取行動,經濟會一直如何變動?試用AD-AS模型解釋。3、假設其他條件不變,下列各項在長期內和短期內會對AS曲線產生怎樣的影響?潛在產出增長25%;戰(zhàn)爭威脅帶來的政府防務支出增長,中央銀行通過緊縮銀根來中和這種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影響;中東戰(zhàn)爭導致石油價格上漲一倍。4)環(huán)境主義者要求政府對所有的新投資和能源的使用實施代價高昂的管制,以遏制對自然資源的使用。4、試用AD—AS模型解釋為什么在上個世紀60年代末經濟接近充分就業(yè)時,美國約翰遜政府的擴張性財政策與60年代初當經濟有超額生產能力時,肯尼迪政府的擴張性財政政策相比沒有同樣的效果?5、石油的價格在1980年代曾急劇下跌,從1985年的月24美元一桶跌倒1986年的約12美元一桶。使用總需求—總供給模型預測在這種情況下,收入和價格水平會受到什么影響?石油價格下跌的后果與1973年和1979年石油價格上漲的后果對稱嗎?(每種情況都假設初始經濟處于均衡狀態(tài))6、假設經濟初始處于長期均衡,家庭決定比以前持有更多的貨幣余額。利率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化?并解釋之。投資的需求兩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動?美元的價值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動?進出口會如何變動?總需求會發(fā)生怎樣的變動?第八章總需求理論1、對第六章的第四題,利用IS—LM模型做進一步的討論。2、假設銀行在每個街區(qū)設立了自動取款機,并通過易于得到現(xiàn)金而減少了人們相持有的貨幣量。假設美聯(lián)儲并沒有改變貨幣供給。根據流動偏好理論,利率會發(fā)生什么變化?總需求會發(fā)生什么變動?(利率下降,總需求增加)如果美聯(lián)儲想穩(wěn)定總需求,它應該如何做出反應?3、1961年當一個記者問約翰·F·肯尼迪總統(tǒng),為什么他主張減稅時,肯尼迪回答:“為了刺激經濟,難道你不記得你學過的經濟學基礎了嗎?”結果當肯尼迪提出的減稅最終在1964年實施時,他促成了一個高速經濟增長的時期。試用你學過的宏觀經濟模型,分析減稅對宏觀經濟會有怎樣的影響?4、假設經濟處于衰退中。解釋下列每一種政策會如何影響消費和投資。在每種情況下,指出任何一種直接效應,任何一種產生于總產量變動的效應,任何一種產生于利率的效應以及總效應。政府支出增加;政府稅收減少;貨幣供給擴張。5、假定私人投資經常變動,這意味著IS曲線經常移動。如果貨幣供給和貨幣需求不變,用IS-LM模型分析實際國民收入在私人投資不穩(wěn)定的情況下如何變動?若央行不斷調整實際貨幣供給使利率固定在起初的水平上,分析當說民收入增加時(由于IS曲線右移),央行如何調整其貨幣供給,該貨幣政策對IS和LM曲線有何影響?如果宏觀經濟的不穩(wěn)定主要來自于私人支出的波動。根據以上的分析,判斷哪一種政策(保持貨幣供給不變和保持利率不變)能盡可能地減少國民收入的波動?提示及進一步閱讀:1、財政政策會如何影響總供給?參見曼昆《經濟學原理》第352頁2、宏觀經濟中短期與長期的比較。參見曼昆《經濟學原理》第360頁3、信用卡、結算卡和貨幣說明對貨幣需求量的影響。參見曼昆《經濟學原理》第228頁GDP的綠色革命郭沛源作者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Email:guopy01@作者系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博士研究生,Email:guopy01@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北京,100084)[中文摘要] 傳統(tǒng)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及其主要指標GDP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無法反映包括人力資源、自然資產等在內的真實國民財富。綠色GDP和真實儲蓄率則可以更真實地反映出一國的國民財富,并衡量國家和地區(qū)經濟可持續(xù)性。本文對綠色GDP做了系統(tǒng)闡述,并根據2000年中國統(tǒng)計數據,對中國各地GDP進行修正,推算出各地的綠色GDP。以此為依據,本文最后對中國目前環(huán)境、經濟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現(xiàn)狀進行了深入分析。[關鍵詞] 綠色GDP 真實儲蓄率 可持續(xù)發(fā)展GREENREFORMATIONONGDP[ABSTRACT]ThetraditionalsystemofnationalaccountinganditscoreindicatorGDParelimitedtoreflecttherealnationalwelfareincludinghumanresource,naturalassetandsoon.Onthecontrary,greenGDPandgenuinesavingcanevaluatethenationalwelfaremoreexactly,andtheycanalsodescribe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ofnationsorregions.GreenGDPisintroducedsystematicallyinthispaper.AccordingtothestatedataofChina2000,thewriteradjuststheGDPofeverydistrictinChinaanddeducesitsgreenGDP.Finally,ananalysisaboutthesitu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inChinaisgiven.[KEYWORDS] greenGDP genuinesaving sustainabledevelopment一 綠色GDP,真正的國民財富傳統(tǒng)GDP的定義國內生產總值(簡稱GDP),是指國內生產的最終產品的市場價值,是現(xiàn)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SNA的重要指標。GDP的傳統(tǒng)計量方法有總支出法和總收入法兩種。總支出法把GDP作為經濟中物品和勞務產出的總支出,總收入法把GDP作為經濟中所有人的總收入。用支出法計算的GDP可以用下式計算(考慮四部門的情況下)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高鴻業(yè),西方經濟學,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6GDP=C+I+G+(X-M)其中: C 居民個人消費支出I 增加或更新的資本資產支出G 政府購買X-M 凈出口綠色GDP的定義傳統(tǒng)的GDP有一些固有的缺陷,尤其是在實施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時候,GDP無法反映一國的真實財富。一些新的方法被提出來以便克服GDP固有的缺陷。其中包括“綠色國民經濟核算”(GreenNationalAccounts)及其相關概念“真實儲蓄”(GenuineSaving)。綠色GDP是國民財富或收入的一種新的估算。其中人力資源是各國真實國民財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約占國民財富總量的40-80%之間,一般而言,發(fā)達國家這一比重更高,而自然資源豐富的國家這一比重相對就低。生產性資產是第二要素,占總財富比重的15-30%之間。自然資本是第三位要素,占總財富的2-40%之間,其中中東和西非地區(qū)自然資本占第二位。(本文著重討論自然資本要素)真實儲蓄是指在扣除了自然資源(特別是不可再生資源)的枯竭以及環(huán)境污染損失之后的一個國家真實的儲蓄率。所謂自然資源枯竭(depletion)是按開采和獲得自然資源的租金來度量的,該租金是以世界價格計算的生產價格同總生產成本之間的差值,該成本包括固定資產的折舊和資本的回報(return)。部分參考我國真實國民儲蓄與自然資產損失(1970——1998年),胡鞍鋼中國國情研究分析報告總278期,2001計算綠色國內生產總值(綠色GDP)的計算公式可以表述為:綠色GDP=GDP-產品資本的折舊-自然資源的損耗-污染損失傳統(tǒng)GDP與綠色GDP的比較下表描述了真實儲蓄的研究框架和計算所涉及的主要宏觀經濟指標,并對傳統(tǒng)GDP、綠色GDP和真實儲蓄率加以對照。部分參考《中國城市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研究手冊》(《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課題組,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9)表1 傳統(tǒng)GDP、綠色GDP和真實儲蓄的比較傳統(tǒng)GDP綠色GDP(gGDP)真實儲蓄(GenuineSaving)總消費+總投資+凈出口=GDPGDP-產品資產的折舊=國內凈產值(NDP)-自然資源的損耗-污染損失=gGDPGDP-商品和服務的消費=儲蓄(Saving)+教育投資=總儲蓄(GrossSaving)-產品資本的折舊=凈儲蓄(NetSaving)-自然資源的損耗-污染損失=真實儲蓄從比較可以看出傳統(tǒng)GDP的局限和綠色GDP的先進之處。以國內生產總值為主要指標的現(xiàn)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只重視經濟產值以及其增長速度,而忽視資源基礎和環(huán)境條件。這是造成人們單純追求產值,相互攀比速度、不顧資源損耗及環(huán)境惡化的重要根源。傳統(tǒng)的GDP指標容易造成經濟發(fā)展中的資源空心化現(xiàn)象。如下圖所示,虛假的經濟增長趨勢(G的上升),形成了真實的資源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趨勢(R的下降)。這是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R/G的下降)。李金昌編著資源經濟新論重慶:重慶大學出版社,1995圖1傳統(tǒng)經濟發(fā)展與資源空心化G經濟指數G經濟指數R資源指數R/G比值1T0綠色GDP因為從GDP中扣除了環(huán)境方面的影響,因此能夠更加準確地衡量一國財富的真實水平,對于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的實施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如下圖所示胡鞍鋼我國真實國民儲蓄與自然資產損失(1970——胡鞍鋼我國真實國民儲蓄與自然資產損失(1970——1998年),中國國情研究分析報告總278期,2001 真實儲蓄率比綠色GDP更關注于對發(fā)展的投入,也具有更強的政策相關性。除了傳統(tǒng)的直接影響公共和私人儲蓄和投資行為的貨幣和金融政策以外,許多影響資源開采和污染物排放的政策也都與之直接相關。下表反映了我國真實儲蓄率與國內儲蓄率之間的差別。表2.我國自然資產和真實國內儲蓄率(占GDP比重,%)1985199019951998國內投資率37.7734.7440.8338.28國內儲蓄率33.4837.9543.1342.63凈國內儲蓄率27.6931.7335.1834.5能源耗竭比率13.6610.284.191.48礦物耗竭比率0.480.840.580.29凈森林耗竭比率0.?00.620.530.43二氧化碳損失比率3.483.692.502.33自然資產損失比率19.8315.437.804.53教育支出比率82.00真實國內儲蓄率11.8718.4729.3631.98資料來源:WorldBank,2000b.綠色GDP的發(fā)展自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以來,由于資源、環(huán)境問題的日益嚴重,自然資源核算開始引起世界各國自然科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府部門以及眾多國際組織的重視。進入90年代后,綠色GDP的研究與應用都有了飛速的發(fā)展。1993年聯(lián)合國統(tǒng)計機構出版的《綜合環(huán)境與經濟核算手冊》(TheSystemofIntegratedEnvironmentalandEconomicAccounting,簡稱SEEA)中,提出了生態(tài)國內產出(EnvironmentDomesticProducts,簡稱EDP)的概念,即現(xiàn)在我們所稱的綠色GDP。聯(lián)合國建議對環(huán)境和經濟賬戶的綜合應當通過衛(wèi)星賬號(及附屬賬號)來進行,同SNA的主要賬戶(核心賬戶)相聯(lián)系。這是自然資源核算和環(huán)境核算的起步階段,既考慮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因素,又沿襲了以往的核算方法,不至于作出規(guī)模太大的改動,否則很多發(fā)展中國家無法承擔建立復雜模型的基礎工作。1995年,世界銀行組織有關專家開始重新定義和衡量世界以及各國的財富,出版了《環(huán)境進展的監(jiān)測》(WorldBank1995),正式提出了綠色GDP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概念,重新估算了國民財富的三種主要資本組分:產品資產、自然資本和人力資源。如下圖所示為三個地區(qū)國民財富的構成。圖3 各選定地區(qū)的財富份額(1994年) 資料來源:張坤民譯J.迪克遜著,擴展衡量財富的手段1997年,世界銀行首次提出了真實國內儲蓄(genuinedomesticsavings)的概念與計算方法。真實儲蓄的特點在于更大范圍的覆蓋了自然資源,改善了數據和計算方法,并且顯著的增強了對人力資源的考慮。一項有關平均真實儲蓄率的計算揭示,在世界上不同地區(qū)之間存在著巨大的差異:非洲撒哈拉以南地區(qū)在消費,而東亞地區(qū)在儲蓄;拉美和加勒比地區(qū)儲蓄率持續(xù)下降。這與各國的資源稟賦,市場導向是相一致的。我國作為一個發(fā)展中國家,又是一個社會主義大國。從上世紀50年代以來長期使用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MPS)核算國民收入,1983年開始實行采用國民生產總值統(tǒng)計指標,1985年正式采用國內生產總值指標作為考核國民經濟發(fā)展和制定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目標的主要指標。從80年代中后期,我國已經研究自然資源的定價問題,1988年國務院技術經濟研究中心得到美國福特基金會的資助,成立了資源核算及其納入國民經濟體系課題組,此后綠色GDP的研究也有了長足的發(fā)展。目前,國內已經有不少專家學者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北京市社科“九五”規(guī)劃項目“以EOP為核心指標的國民經濟新核算體系研究”的最終成果《建立首都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的研究報告近日公布,報告對北京市1997年的環(huán)境資源成本和環(huán)境資源保護服務費用進行了試算,并據此對國內生產值進行了調整。通過試算和調整,結論為:在扣除當年的環(huán)境、資源成本(其中環(huán)境退化成本應視為環(huán)境欠帳)和環(huán)境、資源保護費之后,只剩下原值的72.03%。劉娟《建立首都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報告通過鑒定劉娟《建立首都綠色國民經濟核算體系》研究報告通過鑒定《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課題組(1999)對三明市和煙臺市分別作了實證研究表明:在三明市,僅大氣污染和水污染對人體健康的損失從1989年到1996年已經占該市GDP的8.49%到5.85%;在煙臺市,造成真實儲蓄率下降的最重要的因素是污染損失和資源耗竭,最大可占GDP的9.918%,其中,污染損失最高可達8.58%,資源耗竭可達2.83%?!犊沙掷m(xù)發(fā)展指標體系》課題組,《中國城市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研究手冊》,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9《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課題組,《中國城市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研究手冊》,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9王舒曼、曲福田(2001)對江蘇省環(huán)境資源核算研究表明,以GDP為主要衡量指標的現(xiàn)行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過高地估計了江蘇省的經濟增長水平。實際上,1994~1997年,僅水、大氣資源的折舊,就使調整的EDP(也稱綠色GDP)比GDP平均下降了近8個百分點。王舒曼、曲福田:江蘇省自然資源核算及對GDP的修正王舒曼、曲福田:江蘇省自然資源核算及對GDP的修正——以水、大氣資源為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1年第11卷第3期當前,無論是國外還是國內,制約綠色GDP研究和應用的最大障礙是資源核算的問題,即將自然資源的消耗和環(huán)境污染的損失量化并計入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環(huán)境質量價值評估和環(huán)境污染損失經濟評估都不能十分精確的確定影響的貨幣量。但是,這并不影響綠色GDP的評價作用,估算的數值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一國或地區(qū)的國民財富進行評價并衡量其經濟發(fā)展的可持續(xù)性。自然資源定價研究也會成為綠色GDP研究的一個重要領域。二中國各地區(qū)綠色GDP實證分析中國各地區(qū)GDP修正方法下文根據綠色GDP理論對2000年中國各省GDP的數值進行修正??紤]到計算規(guī)模大,計算較為復雜,所以采取了一些簡化的做法。根據前文對綠色GDP的描述,gGDP =國內凈產值(NDP)-自然資源的損耗-污染損失 =GDP-產品資產的折舊-自然資源的損耗-污染損失本文在計算過程中忽略了產品資產折舊(因為缺乏相關的數據)。自然資源的損耗計算主要是通過森林面積變化和城市煤氣、天然氣、石油氣的使用量加和得出,筆者認為,煤氣、天然氣和石油氣的使用量可以看作為該省真實儲蓄的下降:自然資源損耗=森林面積減少+煤氣消費+天然氣消費+石油氣消費污染損失通過工業(yè)、生活中產生的水、氣、固等三種廢棄物的產出量加上2000年環(huán)境事故所造成的損失估算:污染損失=污水治理費用+廢氣治理費用+固體廢棄物治理費用+環(huán)境事故造成損失在確定了相關計算公式后,最重要的是確定貨幣化的尺度。本文計算遵循以下簡化原則:森林價值“北京市森林資源價值核算”專題研究成果顯示,北京市森林資源總價值2313.37億元。根據北京市總面積1.68萬平方公里和全市森林覆蓋率41.9%,可以估算出單位面積的森林價值為0.00057697億元/公頃。煤氣、天然氣、石油氣價值根據中國價格信息中心公布的《中國市場物價監(jiān)測報告(2000.1)》的統(tǒng)計數據計算得出,煤氣1.79元/立方米,天然氣2.31元/立方米,石油氣2.88元/公斤。污水治理費用根據世界銀行對中國的研究表明,城市廢水一級處理費用為0.5元/立方米,二級處理費用為0.77元/立方米。王舒曼、曲福田:江蘇省自然資源核算及對GDP的修正——王舒曼、曲福田:江蘇省自然資源核算及對GDP的修正——以水、大氣資源為例中國人口·資源與環(huán)境2001年第11卷第3期廢氣治理費用根據1991-1997年各年的《中國環(huán)境統(tǒng)計公報》數據,求各年廢氣治理成本的平均值,得到平均單位處理費用為0.000221元/立方米。表3 各年廢氣治理成本年份廢氣(億立方米)費用(億元)單位費用199611119628.10.000253199411363030.40.000268199310960425.50.000233199210546221.50.000204199110141619.70.00019419908472214.80.000175平均單位費用(元/立方米)0.000221 同時也根據環(huán)境統(tǒng)計數據估算出生活二氧化硫排放量、生活煙塵排放量與工業(yè)廢氣排放量之間的當量關系約為1359噸二氧化硫相當于112413億立方米的工業(yè)廢氣排放,從而估算出總的廢氣量。廢物治理費用數據顯示處理垃圾需要多少錢,天津日報,2000.12.06,天津市垃圾處理實際成本是75.91元/噸,德國一些城市垃圾處理成本達到400-600馬克/噸,香港為285-355港元/噸。本文計算取76元/噸。處理垃圾需要多少錢,天津日報,2000.12.06垃圾的處理費用與垃圾類型以及垃圾的處理方式都有很大的關系,填埋方式約40元/噸,焚燒200元/噸,分揀100元/噸,堆肥30元/噸。本文只能進行粗略的估算。計算中所采用的數據均摘自《中國統(tǒng)計年鑒2001》,其中,森林面積變化的數據摘自國家林業(yè)局《2001年國家林業(yè)統(tǒng)計主要指標》。中國各地區(qū)GDP修正結果(單位:億元)1)自然資源損耗表4 中國各地區(qū)自然資源損耗(2000年)(單位:億元)地區(qū)煤氣液化石油氣天然氣森林面積損失總額全國272.727085303.4698336189.761-87.7565853.7143北京8.468495.08204822.115943.27947232.38701天津1.7688781.27304645.422494-2.6165411.08096河北8.2193225.46082561.073457-5.25520.00861山西43.2945510.98357761.296141-27.941973.51613內蒙古1.3398151.71144081.86506-78.8138遼寧14.67030310.92078725.7572131.91783329.43047吉林2.7759324.86898563.040422-36.039646.72491黑龍江5.43211317.32109760.966735-55.864779.58463上海38.15331314.12815685.9999942.30670855.97476江蘇64.90647420.30428804.08203181.12873浙江4.97548418.1697760-6.8785830.02384安徽4.11628413.20828480.1386-1.3870318.85019福建2.27813321.24313920-2.0147625.53604江西7.0638774.743302401.10488910.70229山東7.7043397.964438419.41902-10.460445.54818河南14.6377254.671331212.70916-5.5134837.5317湖北2.6112528.52995520.000231-29.088340.22973湖南10.8071255.7563424013.89912.664369廣東2.16536389.52802560.0783098.75660583.01509廣西0.5042435.901235209.502045-3.09657海南02.2422528010.48231-8.24006重慶0.01791.116547215.71932-16.920133.77386四川19.9901831.905235289.7190115.8273295.78711貴州1.5621330.83442240.10395-30.599433.09987云南2.7578532.38907520.354123-55.163160.66415西藏00.4803840-3.034843.515222陜西0.7960132.27629444.1048710.79618-3.619甘肅1.19768922.57168320.0180185.33116118.45623青海0.0042960.33108480.4670826.091025-5.28856寧夏0.5080020.52505280.0129369.797451-8.75146新疆07.02771841.24393527.04699-18.77532)環(huán)境污染損失表5 中國各地區(qū)環(huán)境污染損耗(2000年)(單位:億元)地區(qū)污水治理費用工業(yè)廢氣治理費用工業(yè)固廢治理費用污染直接經濟損失環(huán)境污染損失全國261.548137.52387619.48411.780788920北京5.6373030.8549228.648426015天津2.5687620.5988763.5662520.0067河北9.317072.52173153.348790.0017465山西5.7350162.01281258.408950.01395866內蒙古2.9100961.34166518.033180.00679222遼寧12.954192.49902957.406940.01303873吉林5.4561780.83462612.1790.00022518黑龍江7.1639821.09298720.447880.0003529上海12.200771.52431910.283530.0010424江蘇22.007792.1173623.062980.91401548浙江13.438911.49513110.518850.04837126安徽9.0275850.95344821.369420.08021231福建7.6919850.64454816.628090.00422425江西6.0462990.55451236.407950.0147543山東14.427193.30398941.046810.01564359河南14.341511.88008227.517380.00210844湖北14.684421.34928321.389920.0028937湖南13.307181.05573117.873770.07639332廣東28.195211.8822812.861430.01930643廣西10.333511.07260816.002590.05681827海南1.4996520.0962720.7203860.0006152重慶8.0827110.7419439.9047370.00575519四川15.140731.4747435.785490.07534252貴州3.4893812.33421917.245230.00398323云南4.2542010.72094224.195550.01930229西藏0.3277890.0033150.1298060.0250陜西4.2019740.65299519.926380.02366625甘肅2.5472160.72236512.933550.3414417青海0.7558110.1557912.555890.0016573寧夏0.9465750.3772293.6338120.004565新疆2.8569870.6541185.4518560.00159593)綠色GDP表6 中國各地區(qū)綠色GDP(2000年)(單位:億元)地區(qū)GDP資源損失占GDP百分比污染損失占GDP百分比損失總額占GDP百分比gGDP全國97209.370.88%0.95%1.82%95435.65北京2478.761.31%0.61%1.91%2431.37天津1639.360.68%0.43%1.10%1621.28河北5088.960.39%1.28%1.67%5003.95山西1643.814.47%4.02%8.49%1504.29內蒙古1401.01-5.63%1.57%-4.06%1457.82遼寧4669.060.63%1.56%2.19%4566.63吉林1821.192.57%0.99%3.55%1756.47黑龍江3253.002.45%0.89%3.34%3144.42上海4551.151.23%0.53%1.76%4471.18江蘇8582.730.95%0.56%1.50%8453.60浙江6036.340.50%0.43%0.93%5980.32安徽3038.240.62%1.02%1.64%2988.39福建3920.070.65%0.64%1.29%3869.53江西2003.070.53%2.15%2.68%1949.37山東8542.440.53%0.69%1.22%8437.89河南5137.660.73%0.86%1.59%5056.13湖北4276.320.94%0.87%1.81%4199.09湖南3691.880.07%0.87%0.94%3657.22廣東9662.230.86%0.45%1.30%9536.21廣西2050.14-0.15%1.32%1.17%2026.24海南518.48-1.59%0.39%-1.20%524.72重慶1589.342.13%1.20%3.32%1536.57四川4010.252.39%1.30%3.69%3862.46貴州993.533.33%2.31%5.65%937.43云南1955.093.10%1.48%4.59%1865.43西藏117.462.99%0.00%2.99%113.95陜西1660.92-0.22%1.51%1.29%1639.54甘肅983.361.88%1.73%3.61%947.90青海263.59-2.01%1.14%-0.87%265.88寧夏265.57-3.30%1.88%-1.41%269.32新疆1364.36-1.38%0.66%-0.72%1374.14中國各地區(qū)綠色GDP分析前文計算了中國以及中國各地區(qū)GDP的修正值,即綠色GDP的結果。由于數據所限,筆者在計算過程中忽略了一些因素,一些指標值通過相近的因素近似求得,如忽略了噪聲污染的損害,用生活廢氣中的二氧化硫和煙塵量估算生活廢氣排放量等等。這些因素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綠色GDP的實際數值,但并不影響下文對中國各地區(qū)綠色GDP的定性分析,通過定性的比較,我們仍然可以得到一些十分有意義的結論。2000年中國GDP修正根據本文計算結果,可以得到,2000年,中國由于自然資源損耗損失國民財富約853億元,占當年國民收入的0.86%,由于環(huán)境污染損失國民財富約920億元,占當年國民收入的0.93%,兩者之和表明中國由于環(huán)境因素影響造成總損失占國民收入的1.82%??梢?,中國GDP的受環(huán)境因素影響的總量是巨大的。這一結論與歷年來中國環(huán)境質量價值評估的一些主要成果基本吻合。如根據計算,2000年全國環(huán)境污染損失968億元(劉文等1989),1994年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成本2000億元(李金昌1994),1992年全國環(huán)境污染損失為986.1億元(夏光1998)?!犊沙掷m(xù)發(fā)展指標體系》課題組,《中國城市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研究手冊》,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9《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課題組,《中國城市環(huán)境可持續(xù)發(fā)展指標體系研究手冊》,北京:中國環(huán)境科學出版社,1999圖4 2000年中國GDP修正結果gGDP一般小于GDP綠色GDP反映的是一國包括人力資源、環(huán)境資源等在內的國民財富,它與GDP的比值,既可以大于1,也可以小于1。如果國家對環(huán)境資源保護得力,國家森林蓄積量不斷增加,環(huán)境污染消耗降低、事故減少,那么該國的綠色gGDP可能要比GDP要大,是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國民經濟;反之則小,是不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結合我國的情況,我國目前雖然已經提出可持續(xù)發(fā)展戰(zhàn)略,但是由于實施時間短,經濟轉型不可能一蹴而就,而且多年以來環(huán)境污染的遺留問題嚴重,所以我國當前的gGDP理論上要比GDP小,反映出我國尚處于不可持續(xù)階段或者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初級階段。本文計算結果說明了這一點。如下圖所示,我國各省由于環(huán)境因素造成的GDP損失基本為正值,其中以山西省為最(8.49%),這表明我國大部分省、市、自治區(qū)的環(huán)境問題對國民經濟影響是負面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