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車動力性計算校核報告(AT兩驅)VTJIGJYB_第1頁
整車動力性計算校核報告(AT兩驅)VTJIGJYB_第2頁
整車動力性計算校核報告(AT兩驅)VTJIGJYB_第3頁
整車動力性計算校核報告(AT兩驅)VTJIGJYB_第4頁
整車動力性計算校核報告(AT兩驅)VTJIGJYB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rofessional圖1所示為1.8T發(fā)動機使用外特性曲線圖。圖11.8T發(fā)動機使用外特性曲線3.4液力變矩器參數廠家提供了三組不同的Mp數據,分別為Mpa2000=142Nm,Mpa2000=172Nm和Mpa2000=184Nm的Mp-μ曲線。本次計算取Mpa2000=142Nm的Mp-μ曲線做評價。圖2Mp-μ曲線3.5迎風面積根據車身外表面及各種附件的數模,投影計算出B35-1車型迎風面積A為:A=2.5053.6動力傳動系統效率根據華泰B35-1車型動力傳動系統的具體結構,傳動系統的效率主要由變速器傳動效率、傳動軸萬向節(jié)傳動效率、主減速器傳動效率等部分組成。具體計算時,按照華泰的自動變速器動力計算規(guī)范,對于發(fā)動機前置前輪驅動的轎車,變速器機械部分傳動效率一檔、四檔為94%,二檔、三檔為96%;傳動軸萬向節(jié)傳動效率為98%,自動變速器的液力傳動輔助裝置其傳動損失在發(fā)動機最大功率時約占3%。因此: 1、4檔時:=94%×97%×98%=89.36%2、3檔時:=96%×97%×98%=91.26%對上述計算結果進行圓整,對傳動系統效率分別為89%和91%。3.7滾動阻力系數滾動阻力系數采用推薦的汽車輪胎在良好路面上的滾動阻力系數經驗公式進行估算: …………………(3-1)其中——對于允許最高車速210km/h的輪胎,取0.0081~0.0098;允許最高車速180km/h的,取0.0072~——對于允許最高車速210km/h的輪胎,取0.0012~0.0025;允許最高車速180km/h的,取0.00025~0.00280,這里取0.00——對于允許最高車速210km/h的輪胎,取0.0002~0.0004;允許最高車速180km/h的,取0.00065~0.002以上,這里取0.000——汽車行駛速度,單位為km/h;——對于良好瀝青路面,=1.2。圖3滾動阻力系數與車速關系圖1.8T+4HP20動力性計算根據上述已知條件以及相關的計算理論,通過編程計算,可以得到B35-1車型的動力性能曲線圖及相關的動力性能指標的計算結果,計算用汽車載荷狀態(tài)為滿載。4.11.8T與4HP20自動變速器聯合輸出特性計算發(fā)動機與液力變矩器轉速不同的工況下,其輸出轉矩為變矩器的輸出轉矩。在不同的傳動比下,其輸出轉矩也不同。通常情況下,液力變矩器對轉矩有放大作用,輸出轉矩為發(fā)動機輸出轉矩的1~2倍。因此自動變速箱的動力性要好于手動變速箱。由Mp=λρgnp2D5可求得a=λρgD5的值。廠家提供了三組不同的Mp數據,分別為Mpa2000=142Nm,Mpa2000=172Nm和Mpa2000=184Nm的Mp-μ曲線。本次計算取Mpa2000=142Nm的Mp-μ曲線做評價。此液力變矩器高效范圍為:i>0.7渦輪鎖止前最高效率點:i*=0.82由以上分析計算可以得出發(fā)動機與液力變矩器共同工作的特性曲線圖4發(fā)動機與液力變矩器共同工作的特性曲線由發(fā)動機與液力變矩器共同工作輸入特性,通過公式:MT=Me×μ…………(4-1)nT=np×i…………(4-2)其中:MT——變矩器輸出轉矩Me——發(fā)動機輸出轉矩μ——變矩比nT——變矩器輸出轉速np——發(fā)動機輸出轉速i——轉速比得到發(fā)動機與液力變矩器共同工作輸出特性,輸出轉速與輸出轉矩的關系為:圖51.8T發(fā)動機與液力變矩器聯合輸出特性曲線4.2最高車速計算由廠家提供數據,主減速器傳動比為4.703。各檔變速比為:一檔:ib1=2.72二檔:ib2=1.48三檔:ib3=1.00四檔:ib4=0.72通過計算可得驅動力和行駛阻力曲線,如圖6所示最高車速出現在三檔為168.8Km/h。最高檔最高車速為168Km/h圖6驅動力曲線與行駛阻力曲線4.3動力特性圖圖7動力特性圖在整車動力特性圖中可以看出,最高檔最大動力因數為0.184,一檔最大動力因數為0.697。4.4功率平衡圖圖8功率平衡圖利用功率平衡圖可以得出最高車速出現在三檔為168.8Km/h。最高檔最高車速為164.5加速時間曲線圖圖9加速時間曲線圖由圖9可得B35-1車型(1.8T汽油機+4HP20自動變速器)0到100km/h的加速時間為12.5s。4.6爬坡性能分析在計算爬坡度時,認為汽車的驅動力除了用來克服空氣阻力、滾動阻力外,剩余驅動力都用來克服坡道阻力,即加速阻力為零。圖10爬坡受力簡圖圖10為前驅車型爬坡時的受力簡圖,根據圖示分析可得:=其中,——前驅車型汽車前軸軸荷1110kg——路面附著系數,良好干燥路面=0.75;——前驅車型汽車質心距后軸線的水平距離,=1340mm——汽車軸距,=2620mm;——滿載汽車質心高度672mm;——滾動阻力系數0.015;根據上式,可得B35-1車型前驅形式時爬坡度簡圖,如圖11。圖11爬坡度簡圖得出ɑ=17.1度。則tgɑ=30.8%,即實際一擋可達到的最大爬坡度為30.8%。由以上計算分析,可以看出B35-1車型的爬坡度滿足設計要求。總結根據以上計算,可以得到B35-1車型的動力性主要指標的計算結果,如表3所示。表3動力性指標計算結果動力性指標前輪驅動最高車速(km/h)168.80到100km/h加速時間(s)12.5最大爬坡度(%)30.8上述是B35-1車型的動力性能計算結果。通過對計算結果的分析認為B35-1車型匹配1.8T+4HP20動力性基本滿足設計要求。整車動力性計算校核報告 12/12參考文獻余志生.《汽車理論》(第四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6余志生.《汽車理論》(第三版).北京: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01余志生.《汽車理論》(第二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