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側重“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古代詩文閱讀 2-7 詩歌的比較鑒賞課件 新人教版_第1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側重“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古代詩文閱讀 2-7 詩歌的比較鑒賞課件 新人教版_第2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側重“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古代詩文閱讀 2-7 詩歌的比較鑒賞課件 新人教版_第3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側重“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古代詩文閱讀 2-7 詩歌的比較鑒賞課件 新人教版_第4頁
2022版高考語文一輪復習 第三部分 側重“文化傳承與理解”的古代詩文閱讀 2-7 詩歌的比較鑒賞課件 新人教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7講詩歌的比較鑒賞在近年的古代詩歌的鑒賞題目中,比較鑒賞因其更有利于考查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思辨能力和比較分析能力而逐漸成為新寵。不論是主觀題還是客觀題,古代詩歌比較鑒賞題的設題角度和單一詩歌鑒賞的設題角度基本相同,都從詩歌的意象、意境、形象、語言、表達技巧和情感方面設置題目,因此,在答題時要看準題目要求,根據(jù)不同的類型特點作答。一、遵循原則詩歌比較鑒賞題在設題上基本是遵循“求同探異”的原則,即所選的兩首詩歌在題材相同或相近的基點上比較辨別其他方面的異同??忌谧鲱}時應該有一個鑒賞的方針——用“相同”去鑒賞“不同”,也就是所說的存“同”探“異”。二、解題思路1.讀詩——把握大意要通讀這幾首詩詞,把握其思想內容和主要的寫法,包括作者作品的相關背景知識。2.審題——找出異同要結合題干中的比較角度(思想內容、感情、藝術手法等)來尋求詩詞的差異性。3.作答——點面結合要注意點面結合,既有總體分析,又有具體分析。表述時要注意條理清楚,層次分明。三、題型突破類型一意象、意境類比較鑒賞[典例引領]1.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后面的題目。木芙蓉呂本中小池南畔木芙蓉,雨后霜前著意紅。猶勝無言舊桃李,一生開落任東風。窗前木芙蓉范成大辛苦孤花破小寒,花心應似客心酸。更憑青女[注]留連得,未作愁紅怨綠看?!咀ⅰ?/p>

青女:傳說中掌管霜雪的女神。兩首詩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呂本中的《木芙蓉》一詩中,明確點出歌頌對象是小池南岸的木芙蓉。借“南”暗示金兵南渡后的河山,木芙蓉就成為愛國志士的象征了。詩中第二句指出木芙蓉開放在嚴霜襲來的秋季,其鮮艷的色澤顯示出它不畏強暴的精神。詩中后兩句,詩人用“無言”和“一生開落任東風”來比喻桃李怯懦軟弱,聽任春風擺布,以此襯托木芙蓉霜后“著意紅”的英勇氣概。將兩種花比喻成對立的兩種不同品格的代表,寓意深刻?!洞扒澳拒饺亍肥欠冻纱蟮脑缙谧髌罚瑢懬锾焓㈤_的木芙蓉花不怕寒霜,傲然怒放,沒有一般的花那樣纖弱,動不動就是“愁紅怨綠”的可憐樣子。詩人借木芙蓉表現(xiàn)了自己少年時的意氣風發(fā)、昂揚不凡的氣度?!敬鸢浮?/p>

呂詩著重描寫的是逍遙閑適,不畏強暴的木芙蓉形象;范詩寫的是孤苦、心酸,處境凄涼卻坦然面對的木芙蓉形象。前者是豪邁與大度的閑適之士的形象,后者是在凄苦孤獨的環(huán)境中堅韌的樂觀者的形象。【白話詩歌】《木芙蓉》小池塘的南岸盛開著美麗的木芙蓉,它們在雨后或霜前(意為在摧毀花木的天氣到來之前)都會有意開得更紅艷。它還比那些繁多、常見的桃李好多了,因為它不隨春風來去、花謝又花開?!洞扒澳拒饺亍饭聠蔚哪拒饺孛爸锶盏奈⒑谂Φ厥㈤_著。它心中的酸楚應當與客居他鄉(xiāng)的游子是相同的。木芙蓉即使經(jīng)受著那嚴寒風霜連續(xù)不斷地摧殘,它也決不像那些凋零敗落的花草一般愁怨不已。[方法指津]比較詩歌的意象、意境,要從其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兩個方面去考察。自然屬性不外乎從三個角度去鑒賞,即意象間的遠近關系,品味哪些是作為背景的遠景,哪些是作為主體的近景;意象間的動靜關系,品味哪些是動景,哪些是靜景,是以動襯靜,還是以靜襯動;意象間的色彩情況。社會屬性,是指品味景物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寓意、象征等。這四個角度便構成了意象、意境的“四品”。[邊練邊悟]1.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的題目。宿陜府北樓奉酬崔大夫二首陸暢其一樓壓黃河山滿坐,風清水涼誰忍臥。人定軍州禁漏①傳,不妨秋月城頭過。其二一別朱門三四春,再來應笑尚風塵。昨宵唯有樓前月,識是謝公②詩酒人?!咀ⅰ?/p>

①禁漏:漏刻發(fā)出的聲響。②謝公:南齊詩人謝眺,唐李白《秋登宜城眺北樓》詩:“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此詩中“謝公”應指崔大夫。(1)下列對這兩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前詩中,首句雄奇磅礴,“壓”字寫出北樓之高,“滿”字則寫出北樓上視野之開闊。B.前詩寫因為樓高,故而詩人覺得“風清水涼”也正因如此,所以詩人才難以入眠。C.后詩中,“別”“笑”二字寫出詩人近幾年羈旅漂泊的生活狀態(tài),達觀里有一些苦辛。D.兩首詩角度不同,前詩從空間切入,側重寫景;后詩從時間切入,側重寫人。(2)兩首詩都寫了“月”,各有什么作用?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B項,“因為樓高,故而詩人覺得‘風清水

涼’也正因如此,所以詩人才難以入眠”錯誤,難以入眠不是因為天涼,而是因為景美,不忍心睡覺。(2)答題時注意結合詩句分析“月”這一意象的不同作用,第一首“秋月城頭過”寫秋月從城頭經(jīng)過,結合上文“誰忍臥”可知是渲染出清涼幽靜的氛圍,以景結情,襯托出詩人欣賞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悅;第二首“識是謝公詩酒人”。由“識”可見是“擬人”手法,唯有明月識得“我”是與“謝公”一同吟詩品酒之人,既崔寫出大夫的高雅,結合前面的“一別朱門三四春,再來應笑尚風塵”可知此句借“月”又委婉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懷才不遇的郁悶。【答案】

(1)B

(2)①前詩以景結情,寫秋月從城頭經(jīng)

過,渲染出清涼幽靜的氛圍,襯托出詩人欣賞美景而不忍入眠的愉悅;②后詩采用擬人手法,借唯有明月識得“我”是與“謝公”一同吟詩品酒之人,既稱許了崔大夫的高雅,也委婉表達了詩人對自己才華的自信以及漂泊多年懷才不遇的郁悶。類型二語言類比較鑒賞[典例引領]2.閱讀下面這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李白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咀ⅰ?/p>

乾元二年(759),李白流放途中遇赦,回舟江陵,南游岳陽而作此詩。詩中的“雁引愁心去”一句,有的版本寫作“雁別秋江去”。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這道題屬開放性比較題目。古詩在流傳過程

中,同一首詩不同的版本有時有不同的用語,不同用語在該詩中可能都有一定的道理,理解鑒賞的角度不同,答案就會有所不同。這首詩的第三句有的版本作“別秋江”,兩種用語都表達了流放遇赦的高興心情。但“引愁心”用擬人化手法更富感情色彩,與“別秋江”相比更勝一籌?!敬鸢浮?/p>

“雁引愁心去”更妙。因為:①“引”在文中是“帶走”的意思,大雁有意為詩人帶走愁心,與后面君山有情為詩人銜來好月,愁去喜來,互相映襯,而“雁別秋江去”則無此效果。②“引愁心”運用擬人手法,更能表達出李白流放遇赦后的高興心情。而“別秋江”則只寫雁兒冷漠地離別秋江,缺乏感情色彩,形象也不夠生動活潑?!景自捲姼琛康巧显狸枠怯[盡四周風光,江水遼遠通向開闊的洞庭。看見大雁南飛引走我憂愁之心,遠處的山峰又銜來一輪好月。在高入云間的樓上下榻設席,如同在天上傳杯飲酒。醉酒之后興起了涼風,吹得衣袖隨風舞動我們隨之而回。[方法指津]鑒賞詩歌的語言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品字析句鑒賞關鍵字詞,首先抓動詞,其次抓形容詞,再抓數(shù)詞、副詞和其他虛詞。二是分門別類鑒賞語言風格,或樸素自然,或婉約細膩,或清新明麗,或幽默諷刺,或沉郁頓挫,或悲壯慷慨等。解答比較遣詞煉句的技巧題,可以按照分析詞句含意、表現(xiàn)方法與表達作用的步驟來進行。[邊練邊悟]2.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下面的題目。乙亥歲除漁梁村①黃公度年來似覺道途熟,老去空更歲月頻。爆竹一聲鄉(xiāng)夢破,殘燈永夜客愁新。云容山意商量雪,柳眼桃腮②領略春。想得在家小兒女,地爐相對說行人?!咀ⅰ?/p>

①乙亥年十月,秦檜死后,宋高宗召回一些受打擊迫害的官員,詩人即在此列,其在大年三十行經(jīng)漁梁村時寫下了此詩。②柳眼桃腮:柳眼,初生的柳葉;桃腮,桃花。(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頷聯(lián),用“爆竹”渲染節(jié)日的氣氛,用“殘燈”“永夜”刻畫凄涼的環(huán)境,對比之下,表現(xiàn)了詩人舊愁之上又添新愁的悲涼情懷。B.“云容山意商量雪”句使用比喻的手法,描繪雪意濃酣垂垂欲下的景色,進一步映襯游宦在外的艱辛和漂泊羈旅的寂苦。C.從詩歌第六句描寫的景色分析,詩人對這次回朝之行充滿希望,因為殘冬將盡,春天將臨,詩人終于有機會施展自己的才華了。D.整首詩以情出景,以景寓情,虛實結合,情景相生。在時地的跨度中,開拓了詩的意境,雖無大波瀾,但用詞鮮明,真切質樸。(2)詩歌首聯(lián)“年來似覺道途熟”一句,有的版本寫作“年來猶覺道途熟”。你認為哪一句更妙?為什么?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B項,“比喻的手法”錯誤,應該是擬人的手法?!敬鸢浮?/p>

(1)B

(2)我認為“年來似覺道途熟”更妙?!八朴X”含有不確定之意。詩人多年來仕途奔波,宦海沉浮,似乎覺得諳練世情,但又感到政治風云變幻難測?!八朴X”一詞準確地寫出了詩人對前途把握不定的心理狀態(tài),能很好地呼應下句中的“空更”一詞?!蔼q覺”則沒有這樣的表達效果?!景自捲姼琛拷陙碇O盡仕途光景,臨近老境更覺得年去年來歲月匆匆。除夕的爆竹,驚醒了思鄉(xiāng)的殘夢,客居的愁緒,伴隨著長夜昏燈。眼前是彤云籠罩著遠山,雪意漸濃,心中卻現(xiàn)出初生的柳葉,含苞的桃花,春意融融。想見家中的兒女,正圍著地爐,議論著父親歸家的行蹤。類型三表達技巧類比較鑒賞[典例引領]3.閱讀下面的兩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華清宮吳融四郊飛雪暗云端,惟此宮中落便干。綠樹碧檐相掩映,無人知道外邊寒。過華清宮李約君王游樂萬機輕,一曲霓裳四海兵。玉輦升天人已盡,故宮惟有樹長生。兩首詩描寫了不同時期的華清宮,請指出二者主要運用了哪種相同的表現(xiàn)手法,并作簡要說明。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吳融的《華清宮》以小顯大,通過華清宮中的細枝末節(jié)來揭露唐玄宗的荒淫無道和楊玉環(huán)的奢侈生活對于人民的苦難。這首詩意境新穎,諷意含蓄,以宮內宮外冷暖的迥異形成鮮明對比,造成結構的錯落、詩情的跌宕。李約《過華清宮》抒寫昔日君主追求淫逸,將國計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輕。結果,兵變作亂,帝后升天,唯有千年長生樹仍直直地長在那里,感嘆王朝的興廢。【答案】

兩首詩都運用了對比(對照、映襯)手法。吳詩宮內宮外(或空間)對比:宮外飛雪陰云,分外寒冷;宮內綠樹掩映,溫暖如春。揭露唐玄宗的荒淫無道和楊玉環(huán)的奢侈生活對于人民的苦難。李詩今昔(時間)對比:昔日霓裳羽

衣,歌舞升平;今朝雜樹叢生,宮殿荒涼。感嘆王朝的興

廢?!景自捲姼琛俊度A清宮》郊原上大雪紛飛,烏云密布,唯獨在華清宮里,雪花落下后很快就干了。青翠的樹木與碧色屋檐相互掩映,沒有人知道外面的世界很寒冷?!哆^華清宮》君主追求淫逸,將國計民生的大事看得很輕。結果,兵變作亂。帝后升天,惟有千年長生樹仍直直地長在那里。[方法指津]表達技巧(藝術手法)的比較鑒賞,一要熟知基本知識,如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間接抒情,其中間接抒情多為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用典故、借古喻今等;表現(xiàn)手法有比興、對比、襯托、象征、聯(lián)想、想象、虛實相生、動靜結合等;結構安排常用的模式有首尾照應、開門見山、鋪墊、層層渲染、先總后分、過渡、先景后情、卒章顯志、伏筆。此外還有各種修辭手法。二要了解各種表現(xiàn)手法、藝術技巧的作用和表達效果。識別不同詩歌所用的不同藝術技巧,且能分別指出各自的表達效果,這就是比較技巧題的答題模式。解答此類題,應按照“指明技巧+表達作用”的格式進行表述。[邊練邊悟]3.閱讀下面這兩首唐詩,完成下面的題目。甲:題君山方干曾于方外見麻姑,聞說君山自古無。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乙:題君山雍陶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寫詩人游仙境,遇仙女麻姑?!胺酵狻?,指神仙居住之處?!奥楣谩?,我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女仙。B.甲詩以“聞說”引出其答案。君山原是昆侖山頂上的靈石,被海風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測之感。C.乙詩中“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因為凝視君山在湖中的倒影,所以給人的感覺是湖水的顏色比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D.乙詩從君山的倒影起筆,點出湖山的色彩,然后又將神話傳說融于景物描寫之中,使山的秀美形神兩諧地呈現(xiàn)在眼前。(2)試分析兩首詩的表達技巧有何異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本題綜合考查了詩歌的思想內容和表達技巧的能力。C項“湖水的顏色比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錯,正好說反了,“碧色全無翠色深”,碧是湖色,翠是山色,凝視倒影,詩人是只見翠山不見碧湖了。這兩句以波平如鏡的湖水,以淺碧與深翠色彩的對比,映襯出君山倒影,鮮明突出“湖水的顏色沒有君山倒影的顏色濃重”。(2)本題考查鑒賞詩歌表達技巧的能力。本題可以從修辭手法(比喻)和描寫手法(虛實)的角度來比較。甲詩“元是昆侖山頂石,海風吹落洞庭湖”,乙詩“疑是水仙梳洗處,一螺青黛鏡中心”相同的是都運用了虛寫。乙詩還運用了比喻“一螺青黛鏡中心”和實寫“煙波不動影沉沉,碧色全無翠色深”。結合詩句具體分析?!敬鸢浮?/p>

(1)C

(2)相同點:都采用了虛寫(神話)。甲詩把君山想像成是昆侖山頂?shù)氖^吹落至洞庭湖而形成的,有神秘莫測之感。乙詩把君山想像成是水中女仙居住梳洗的地方。不同點:乙詩還用了:(1)實寫(虛實結合)。實寫湖山的自然美,虛寫湘君姊妹的神話傳說,虛實結合,寫出了洞庭君山的秀美,表現(xiàn)了作者對君山景色的喜愛贊美之情。(2)比

喻,把水中君山的倒影,比喻成鏡中女仙青色的螺髻?!景自捲姼琛考祝涸?jīng)在世外見過仙女麻姑,聽說古時候本來沒有君山。原來君山是昆侖山頂上的一塊靈石,被巨大的海風吹落至洞庭湖。乙:湖面風平浪靜,君山倒映在水中,顯得山影凝重;凝視倒影,只見翠山,不見碧湖。這大概是水中女仙梳洗的地方,君山的倒影多像鏡中女仙青黛色的螺髻。類型四思想感情類比較鑒賞[典例引領]4.閱讀下面這首宋詞,然后回答問題。西江月·江行采石岸,戲作漁父詞①辛棄疾千丈懸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鷗來往本無心,選甚風波一任。別浦②魚肥堪膾,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沉沉,閑管興亡則甚③?【注】

①此詞作于《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之后。②別浦:河流入江海之處。③則甚:做什么。作者在《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中說“休說鱸魚堪膾”,在此為何說“別浦魚肥堪膾”?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要求把同一詞人的課外詞句與課本所學詞句進行對比。閱讀詩歌強調“知人論世”,同一詞人在不同時期的詞作會呈現(xiàn)出不同的思想內容?!端堃鳌さ墙蒂p心亭》中說“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表明的是不愿歸隱、希望為國效力的志向,而在《西江月》中詞人的心緒發(fā)生了變化,要注意從“千年往事已沉沉,閑管興亡則甚”中體會作者滿腔的憤懣之情?!敬鸢浮?/p>

“休說鱸魚堪膾”是為了表達詞人不愿歸隱、希望為國效力的志向。本詞說“別浦魚肥堪膾”,寫出了隱居生活的愜意,借漁父不問國家興亡之意,曲折地表達了作者壯志難酬的悲憤之意和無奈之情。【白話詩歌】壁立千仞,懸崖聳翠,余暉映水,落日熔金。白鷗翔游是它的天性,既然風波無法預料又何必管它?河里的魚肥美新鮮正是吃魚的好時節(jié),前村的好酒也值得喝干了再斟。前塵往事已隨時間深埋,是興盛風光還是衰敗落寞又有何關系呢?不妨舉杯痛飲,暢快今朝![方法指津]不同詩歌描寫相同內容或同一詩人抒寫相似內容表達思想感情的比較,主要方法有:①讀懂標題,標題往往點明詩的主要內容,定下感情基調;②了解作者身世及所處的朝

代,即知人論世,同樣的景物,因詩人境遇、心情的不同,會蘊含截然不同的情感;③注意詩中的意象,詩歌要借助意象來表情達意;④注意詩的最后兩句,古人寫詩常常卒章顯志,點明主旨。[邊練邊悟]4.閱讀下面這首詩,完成下面的題目。擬行路難(其六)鮑照①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②垂羽翼?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自古圣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注】

①鮑照南北朝詩人。②蹀躞:小步走路或裹足不前的樣子。(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詩的開頭兩句通過動作描寫,精確傳神地刻畫出主人公內心的惆悵。B.詩的第三、四句運用借代和反問表現(xiàn)作者辭官前的生存狀態(tài)和感受。C.第五至第十句描繪了家庭日常生活的場景,與之前詩句內容構成反差。D.這首詩內容有張有弛,波瀾頓挫,寫法上較《擬行路難》(其四)直露。(2)比較本詩與李白《行路難》在表達的情感方面有何異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1)B項,“借代”錯,應為比喻?!敬鸢浮?/p>

(1)B

(2)①相同點:兩首詩都在一定程度上表達了詩人內心的苦悶不平和自我寬慰。②不同點:鮑詩側重于抒寫個人的失意情懷,并提升到了控訴時世不公道的新高度;李詩還表現(xiàn)了一種對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樂觀的自信,思想境界更高。(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白話詩歌】對著席案上的美食卻難以下咽,拔出寶劍對柱揮舞發(fā)出長長的嘆息。大丈夫一輩子能有多長時間,怎么能小步走路的失意喪氣?放棄官銜辭職離開,回到家中休養(yǎng)生息。早上出家門與家人道別,傍晚回家依然在親人身邊。在床前與孩子玩耍,看妻子在織布機前織布。自古以來圣賢的人都生活得貧賤,更何況我這樣的清高孤寒又正直的人呢?[素養(yǎng)提升]一、閱讀下面這首明詩,完成1—2題。錦津舟中對酒別劉善充楊慎錦江煙水星橋渡,惜別愁攀江上樹。青青楊柳故鄉(xiāng)遙,渺渺征人大荒去。蘇武匈奴十九年,誰傳書札上林邊。北風胡馬南枝鳥,腸斷當筵蜀國弦?!咀ⅰ?/p>

①嘉靖三年,作者因上疏議“大禮”,謫戍于云南。后多次往返于四川、云南,終老于戍所。②大荒:邊遠荒涼的地方。此處代指云南戍所。③蜀國弦:樂府歌辭,內容多狀寫蜀道之艱險。1.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首聯(lián)緊扣詩題,點明了劉善充為自己置酒送行的地點以及折柳贈別的深情厚誼。B.頸聯(lián)用典自寓,說自己雖遭外貶,但一定有人替他傳信于朝廷,最終得以回朝。C.“北風”一句化用《古詩十九首》中“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以鳥獸自比。D.全詩結構嚴謹,語言深沉,融寫景、敘事、抒情為一體,層層相轉,真摯自然?!窘馕觥?/p>

本題考查鑒賞詩歌的表達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B項,“一定有人替他傳信于朝廷,最終得以回朝”錯誤,作者用這個典故,意在暗示自己外貶多年,卻沒有人替他傳信于朝廷,讓他得以回朝。【答案】

B2.本詩與劉禹錫的《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內容均涉及遭貶,表達的感情同中有異,請簡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題考查比較閱讀的能力。首先根據(jù)題干中“遭貶”以及標題中的“見贈”和“別劉善充”可見相同點是對個人被貶謫遭棄置之境遇的感傷和對友人情誼的感動。根據(jù)此詩中的“誰傳書札上林邊”“北風胡馬南枝鳥,腸斷當筵蜀國弦”可見詩人渴求赦免的愿望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根據(jù)劉詩中的“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可見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的豁達與樂觀精神。【答案】

相同點:都有對個人被貶謫遭棄置之境遇的感傷和對友人情誼的感動。不同點:劉詩還表達了自己對世事變遷和宦海沉浮的豁達與樂觀精神;楊詩還抒發(fā)了詩人渴求赦免的愿望和對故土的眷戀之情?!景自捲姼琛吭跓煵鼥V的錦江碼頭星橋旁邊,送行的船兒正泊在那里,朋友感傷我的離去,惆悵地折柳相贈。帶著故土芬芳、朋友情誼的楊柳顏色尚青,而故鄉(xiāng)的影子就越來越遙遠,前途茫茫的征人去往那荒涼之地了。蘇武被匈奴拘禁了十九年得以放還,又有誰從皇帝的身邊為我?guī)砩饷獾脑t書!胡馬越鳥尚且懷戀故土,自己此刻聆聽鄉(xiāng)音、對筵道別,又怎能不腸斷心碎!二、閱讀下面兩首唐詩,完成3—4題。送張舍人之江東李白張翰江東去,正值秋風時。天清一雁遠,海闊孤帆遲。白日行欲暮,滄波杳難期。吳洲如見月,千里幸相思。送嚴士元①劉長卿春風倚棹闔閭城②,水國春寒陰復晴。細雨濕衣看不見,閑花落地聽無聲。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綠湖南萬里情。君去若逢相識問,青袍③今已誤儒生。【注】

①嚴士元:吳(今江蘇蘇州)人,曾官員外郎。②闔閭城:今江蘇的蘇州城。③青袍:唐貞觀四年(630)規(guī)定,八品九品官員的官服是青色的。3.下列對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送張舍人之江東》記敘了張舍人在秋季欲暮時分乘船踏上旅途時的情景,詩人以“一雁”和“孤帆”借代離去的友人,暗指友人此行的孤獨和作者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