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5講王朔現(xiàn)象與大眾文化一、學習常識提示(一)王朔的生平:
出生1958年(大體上與“朦朧詩人”和“先鋒作家”屬于同時代人),北京人。1976年中學畢業(yè)后,曾先后在海軍北海艦隊服役,在北京醫(yī)藥公司工作。1978年開始創(chuàng)作。(二)王朔的創(chuàng)作:
他的《空中小姐》(1984)、《浮出海面》、《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橡皮人》(1986)等早期作品都是以自己在部隊“大雜院”的成長經歷為素材,寫過一些言情、偵探類的小說。
后來的《頑主》(1987)、《千萬別把我當人》、《動物兇猛》(1991)、《我是你爸爸》、《看上去很美》(1999)等小說則形成特有的風格,寫一群文化痞子,以游戲、頹廢為精神特征,對白通俗化又充滿活力,敘述語言則以戲謔、反諷為主,對權威話語和知識分子的精英立場都有嘲諷。他的人物所宣稱的“我是痞子我怕誰”和他自己所宣稱的“我是碼字的”,既是他自己的宣言,也成為了當時一部分青年的精神象征。后出版有《王朔文集》(華藝出版社,1992)和《王朔自選集》(華藝出版社,1998)等。
1988年,他的《輪回》、《頑主》、《大喘氣》、《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4部小說幾乎同時被搬上銀幕后,進入影視業(yè),由他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也都受到市場的歡迎,表現(xiàn)出明顯的商業(yè)炒作的痕跡。90年代初期,由他參與策劃的電視連續(xù)劇《渴望》、《編輯部的故事》和《過把癮》等都獲得成功。90年代中期,他參與策劃并任編劇的《我是你爸爸》等影片遭到封殺。他自己說:“直到97年,上帝親自出面干預了,把別的路都給堵死了,只好老老實實坐下來寫小說。”其結果就是曾轟動一時的《看上去很美》。90年代末期,他與馮小剛等人策劃的《甲方乙方》等“賀歲電影”走徹底的市場化路線,再度獲得成功,成為世紀之交中國電影市場上最出彩的風云人物。
王朔的作品曾風靡一時,但評論界卻分歧很大。這就是在八九十年代中國文壇上有名的“王朔現(xiàn)象”。
由于我平時不喜歡王朔的作品,對他的生平和創(chuàng)作道路也缺乏研究,知之不多,希望我們電大的老師有人在這方面有所作為,給我們以幫助。
關于王朔的作品,我們希望大家能夠閱讀《頑主》和《動物兇猛》兩篇。
二、學習重點提示(一)小重點:1.王朔小說的人物形象和主要內容。
王朔小說的人物形象大多具有作者自己的影子,多多少少都帶有一種“痞子”的特性,用我們教材上的話來說,就是“大院”里的一些缺少父母管教、在城市里到處游蕩的年輕人。用作者自己的命名,就是“頑主”:“厚顏無恥的閑人”。他們的最為顯著的特征就是“自由自在”,自覺地與現(xiàn)存的社會秩序作對,或者說有意識地用“失范”的行為挑釁既定的原則。
王朔小說的主要內容就是用“調侃”的“痞子語言”來描述這些痞子們的生活。而他們的生活特點,又可以用一個“輕與重”來概括:他們的最高理想就是“輕輕松松地活著”,他們的確也做到了這一點,但是,他們的“輕”,是生命不能承受之輕,最后得到的卻是生活失重后的焦慮和孤獨。2.八九十年代中國當代文化的主要特點,特別是大眾傳媒和大眾文化的重要性。
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國當代文化的主要特點,就在于在“社會轉型”的情況下,出現(xiàn)了“文化的失范”。
所謂“社會轉型”,主要指由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轉型。
所謂“失范”,主要指既存規(guī)范的喪失或失去。
具體表現(xiàn)為,一,知識分子的中心地位受到質疑,人文精神受到挑戰(zhàn),純文學四面楚歌。知識分子、人文精神和純文學,作為一個整體從社會中心滑向了社會邊緣,也就是所謂的“邊緣化”。二,大眾傳媒(主要指電視、報刊,以及新近出現(xiàn)的互聯(lián)網等)得到迅猛發(fā)展,成為控制人們生活的主要力量。三,大眾文化在大眾傳媒的推波助瀾之下,贏得了最為廣泛的讀者和市場。這個時期幾乎所有的“文學現(xiàn)象”都與傳媒有關,人們對文學的關注,是受傳媒左右,在傳媒的影響下產生的。(二)大重點:1.王朔在八九十年代文學中的特殊地位和矛盾現(xiàn)象,以及人們對王朔截然不同的看法。
我們說王朔在八九十年代文學中具有特殊的地位,是因為正統(tǒng)的文學批評界不愿接受他,卻又無法繞開他,因為他不僅是這個時期擁有讀者最多的小說家,而且還是這個時期最為突出的文學現(xiàn)象——“大眾文化現(xiàn)象”最有代表的作家。
對于王朔,歷來都存在著兩種完全不同的意見。當華藝出版社在1992年為正處于毀譽交加的王朔推出他的第一部文集時,就有人認為,“王朔立異標新,雄居新生代京味小說頭把交椅,理應占當代文學史一席之地?!薄爸袊膲泶耸鈽s者當屬王朔?!币灿腥瞬灰詾槿唬巴跛沸≌f是痞氣加俗氣,不登純文學大雅之堂,怎能享受這等榮耀?”“王朔崇尚消費人生,作品玩世不恭,無助于社會風氣的凈化?!?/p>
因此,肯定王朔的意見認為,雖然王朔的小說表現(xiàn)的大多是“荒誕、調侃、虛偽、暴力、色情和無恥”,但也正是由于他對生活的洞察、感受,讓人們領略了轉型期社會斑駁陸離的生活現(xiàn)象,特別是他與90年代的許多文化現(xiàn)象都有直接有關系,從而具有著獨特的認識價值。
而否定王朔的意見則認為,由于他把我們社會所提倡的一切道德觀念都說得一錢不值,甚至公然向整個文學傳統(tǒng)和人文價值挑戰(zhàn),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是不能接受的。
一方面,純文學圈子對王朔的作品不屑一顧,另一方面,王朔的作品卻在市場上大獲成功。這就是我們文學史必須面對的矛盾現(xiàn)象。2.王朔作品的大眾文化特征,包括消費與娛樂、批量與復制、利用大眾媒體等。
王朔小說完全采用的是一種“反文學”的主張,表現(xiàn)出十分突出的“大眾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
第一,消費與娛樂。在我們以前的觀念中,文學不但源于生活,而且必須要高于生活,文學家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要對蕓蕓眾生進行人生和社會的啟蒙,而大眾文化的特點就是“媚俗”。對此,王朔的態(tài)度十分明確,那就是為了贏得市場,完全迎合讀者的口味。王朔的小說之所以能夠在純文學在困境中苦苦掙扎的時候,能夠一支獨秀,就在于他能夠“反其道而行之”,采取了一種適應“商品社會”需要的策略,即,完全把自己的寫作看作是一種生產,把自己的作品看作是一種商品。所以,什么好賣,他就生產什么。當“消費和娛樂”成為一種社會時尚的時代,他就把“消費和娛樂”當作自己的寫作目的。
第二,批量與復制。在我們以前的文學觀念中,文學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勞動,文學的可貴就在于創(chuàng)新。許多文學家都一致認為,重復自己就等于自取滅亡。而大眾文化則正好相反,不講獨創(chuàng)性,只講時效性。創(chuàng)新就等于獨特,獨特就會失去大眾。而講求效率,則可以加快消費的過程和頻率。為了追求最大的市場效應,就必須遷就大眾的閱讀水平和欣賞習慣,只能講故事,用同樣的方法講不同的故事。大家讀了就忘,忘了我就再講。因此,王朔的小說一走上這條道路,就不可避免地要不斷地重復自己。
第三,利用大眾媒體。在我們以前的文學觀念中,文學誕生過程的重心是在作品完成之前,主要是構思和寫作的過程,作品完成之后,就完全任人評說了,因此,文學是一種精神貴族,是與清心養(yǎng)性聯(lián)系在一起的,而與拋頭露面、招搖撞騙、嘩眾取寵等作法水火不融。而大眾文化則把這個重心放在了作品(產品)完成之后,生產一個產品并不難,難的是如何把它送到消費者手中,甚至把所有的社會人都變成消費者或潛在的消費者。因此,大眾文化無所顧及,為了達到目的可以不擇手段,包括“作秀”、“炒作”、“策劃”,以及利用“大眾媒體”制造熱點等等。王朔是善于利用大眾媒體的高手,但同時他也在被大眾媒體利用。3.王朔作品的反叛精神。
“反叛精神”常常是與“先鋒精神”聯(lián)系在一起的。作為大眾文化代表人物的王朔,為什么也有反叛精神?
王朔作品的反叛精神主要表現(xiàn)在兩個方面,即,對現(xiàn)存的社會觀念和文學觀念的反叛。
王朔作品對現(xiàn)存的社會觀念的反叛,主要表現(xiàn)為對人文價值、社會秩序、生活方式的嘲弄,也包括對文學和作家的嘲弄。前面我們說到,否定王朔的意見認為,由于他把我們社會所提倡的一切道德觀念都說得一錢不值,甚至公然向整個文學傳統(tǒng)和人文價值挑戰(zhàn),具有極大的破壞性,是不能接受的。因此,人們對王朔的拒絕和否定,主要在于他對社會觀念的反叛。
而人們對王朔作品的肯定,在很大程度上卻在于王朔作品對現(xiàn)存的文學觀念的反叛。我們知道,新文學的一個重要傳統(tǒng)就是啟蒙主義,新文學從她誕生的第一天起,就自覺地承擔起教育和引導人們的作用,并有意識地拉開了與大眾文化的距離。從文學史的角度上看,新文學開創(chuàng)初期的鴛鴦蝴蝶派文學和后來和海派文學,都是與傳統(tǒng)文學相對立的,應該屬于新文學的陣營,但是它們不僅從來都沒有得到過新文學朋友的地位,而且始終是新文學批判的對象。20世紀50年代以后,文學的政治性帶來了嚴重的虛假性,使文學面目變得越來越不可愛。“文革”結束后,政治上的“撥亂反正”和文學上的返樸歸真,都為作家們的反叛提供了很好的基礎,文學逐漸從一元走向了多元,從集體話語演變?yōu)閭€人話語。王朔在這種社會和文學的背景下浮出水面,并將這種反叛推向極致,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也就是說,按照文學的這種發(fā)展規(guī)律,不出現(xiàn)一個王朔,也可能會出現(xiàn)一個“張朔”或“李朔”。我想,這也是一些純文學評論家即使知道王朔作品具有某些“反文學”的特征,甚至更接受大眾文化,也愿意承認其在文學史上有一定地位的主要理由。4.以具體作品為例,掌握王朔作品的調侃語言,并以此說明王朔作品的主要特征。
我們說王朔在文學個人化時代,將文學對傳統(tǒng)的宏大敘事的反叛推向極致,主要是指他將一切正經的事情都“調侃化”。因此,調侃式的語言,就是王朔小說最重要的特征。
我們知道,在王朔看來,“文學就是排泄”。他的小說實際上也確實是他自己內心痛苦和委屈的一種排泄。所以,他的小說不但是以對話為主(這主要是為了排泄方便),而且每個人的說話風格并沒有太大的區(qū)別,不同性別、職業(yè)、年齡的人,在不同的作品中,說話的內容和方式都幾乎一致:那就是無論什么都只是一味的調侃。他的小說如此,他參與策和編劇的電影電視劇也是如此。
教材舉了《頑主》中的一個例子,通過于觀對父親所說的“你怎么變得這么好吃懶做,我記得你也是苦出身,小時候討飯讓地主的狗咬過,好久沒掀褲腿給別人看了吧?”將他自己的父親以至于整個父輩對他和下一代曾經進行的革命教育,進行了徹底的“顛覆”。《頑主》是王朔“痞子文學”的代表,采用這種調侃的方式來表達和宣泄自己對父輩們的不滿,正是其主要用意和特點。
《動物兇猛》是公認王朔小說比較嚴肅(具有獨特的審美價值和個人經驗)的一篇,在這篇小說的開頭,是這樣寫的:“我羨慕那些來自鄉(xiāng)村的人,在他們的記憶里總有一個回味無窮的故鄉(xiāng),盡管這故鄉(xiāng)其實可能是個貧困凋敝毫無詩意的僻壤,但只要他們樂意,便可以盡情地遐想自己丟失殆盡的某些東西仍可靠地寄存在那個一無所知的故鄉(xiāng),從而自我原宥和自我慰藉?!睂τ谝粋€從小出生在城市里,沒有離開過故鄉(xiāng),不懂得也無法體會“思鄉(xiāng)”情緒的年輕人來說,這是一種人生缺憾。但這種情感到了王朔那里,就不自覺地采用了一種十分惡毒的表達形式:我沒有,你也別想有個好的。即使是一種無形的思鄉(xiāng)情緒,也非得給你破壞了不可。
對于王朔的調侃,也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一方面,他把我們(也包括他自己)所熟悉的各個時期的流行話語(包括革命戰(zhàn)爭時期、新中國建設時期、“文革”時期和改革開放時期)與民間的話語結合起來,造成一種喜劇效果,對當代文學一慣采用的宏大敘事起到了“消解”的作用,在某種意義上附合了文學發(fā)展的潮流,也成為了王朔小說獨有的“商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住宅小區(qū)設計案例分析
- 2025屆煙臺市萊州市數(shù)學三上期末達標測試試題含解析
- 楚河漢街美食文化設計解析
- 2025年市政工程考試高效復習法與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市政考試趨勢分析試題及答案
- 行政管理公共關系學的重點試題及答案
- 黃道婆教學設計
- 眼部皮膚專業(yè)知識課件
- 行政管理和公共關系學的比較試題及答案
- 詳細講解2025年中級經濟師試題及答案
- 赤峰市垃圾焚燒發(fā)電項目
- 2025年心理咨詢師執(zhí)業(yè)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殯葬單位面試題及答案
- 網絡科學在社會網絡分析中的應用-全面剖析
- 民法典講座課件
- 2024年蚌埠市龍子湖區(qū)產業(yè)發(fā)展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2025-2030中國螢石行業(yè)分析及供需形勢與投資風險研究報告
- 【安全隨行】新員工入場三級安全教育培訓
- (四調)武漢市2025屆高中畢業(yè)生四月調研考試 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詳解)
- 中外比較文學研究專題智慧樹知到期末考試答案2024年
- 建設用地報批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