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貼敷療法_第1頁
穴位貼敷療法_第2頁
穴位貼敷療法_第3頁
穴位貼敷療法_第4頁
穴位貼敷療法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關于穴位貼敷療法第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一、概述穴位貼敷療法是指在中醫(yī)理論指導下,選取一定的穴位貼敷某些藥物,通過腧穴刺激療法和藥物外治法的共同作用,起到祛邪扶正、防病治病的一種療法。第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既可統(tǒng)治外癥,也可內病外治從針灸學角度看它屬于灸法的延伸藥物組方多采用具有刺激性及芳香走竄的藥物具有一定的“發(fā)泡療法”特征第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其中某些帶有刺激性的藥物(如毛垠、斑蟊、白芥子、甘遂、蓖麻子等)搗碎或研末敷貼穴位,可以引起局部發(fā)泡化膿如“灸瘡”,則又稱為“天灸”或“自灸”,現(xiàn)代也稱發(fā)泡療法。若將藥物貼敷于神闕穴,通過臍部吸收或刺激臍部以治療疾病時,又稱敷臍療法或臍療。若將藥物貼敷于涌泉穴,通過足部吸收或刺激足部以治療疾病時,又稱足心療法、腳心療法或涌泉療法。第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作用原理及特征

腧穴敷貼法既有穴位刺激作用,又通過皮膚組織對藥物有效成分的吸收,發(fā)揮明顯的藥理效應,因而具有雙重治療作用。藥物經皮膚吸收,使藥物保持更多的有效成分,更好地發(fā)揮治療作用。第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適用范圍

本法適應范圍相當廣泛,既可治療某些慢性病,又可治療一些急性病癥。

感冒、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三叉神經痛、面神經麻痹、神經衰弱,胃下垂、胃腸神經官能癥、腹瀉,冠心病、心絞痛、糖尿病,第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適用范圍

遺精、陽萎、月經不調、痛經、子宮脫垂、牙痛、口瘡、小兒夜啼、厭食、遺尿、流涎等。此外,還可用于防病保健。

第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二、基本操作方法第八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基本操作方法

(一)藥物的選擇

凡是臨床上有效的湯劑、丸劑,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為研末用作腧穴敷貼。與內服藥物相比,敷貼用藥有以下特點:

1、應有通經走竄、開竅活絡之品。現(xiàn)在常用的這類藥物有冰片、麝香、丁香、花椒、白芥子、姜、蔥、蒜、肉桂、細辛、白芷、皂角、穿山甲等。

2、多選氣味俱厚之品,有時甚至選用力猛有毒的藥物,如生南星、生半夏、川烏、草烏、巴豆、斑蟊、附子、大戟等。第九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3、選擇適當溶劑調和敷貼藥物或熬膏,以達藥力專、吸收快、收效速的目的。常用溶劑有水、白酒或黃酒、醋、姜汁、蜂蜜、蛋清、凡士林等。

醋調:解毒、化瘀、斂瘡,雖用藥猛,可緩其性;

酒調:行氣、通絡、消腫、止痛,雖用藥緩,可激其性;

油調:可潤膚生肌。

還可針對病情應用藥物的浸劑作溶劑。

第十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二)藥物的制作

凡是臨床上有效的湯劑、丸劑,一般都可以熬膏或研末用作腧穴敷貼來治療相應疾病。

1、丸劑將藥物研成細末,用水或蜜或藥汁等拌和均勻,制成圓形大小不一的藥丸,貯存?zhèn)溆谩?/p>

2、散劑

將藥物研成細末,填放臍部進行治療。

3、糊劑將藥物研成細末,酌情使用水、醋、酒、雞蛋清或姜汁等,調成糊狀,攤敷腧穴,外蓋紗布,膠布固定。第十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4、膏劑

將所選藥物制成外貼膏藥或軟膏。

5、餅劑

將藥物研成細末,加適量的水調拌均勻,制成大小不等的藥餅,敷貼局部或腧穴,外用紗布覆蓋,膠布固定?;驅⑿迈r的植物的根莖、莖葉等搗碎,制成藥餅,烘熱后敷貼腧穴。第十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三)、操作方法1、腧穴選擇與配伍

(1)辨證選穴:以臟腑經絡學說為基礎,組穴宜少而精,一般不超過2-4個穴。(2)辨病選穴、神經節(jié)段選穴:根據(jù)疾病診斷選取患病臟腑相應經絡的腧穴;或根據(jù)病癥所屬相應的神經節(jié)段選穴進行敷貼。(3)局部選穴:選擇離病變器官組織最近、最直接的腧穴貼服敷藥物,或在病灶局部選擇適當?shù)陌⑹茄?。也可在患病臟腑相應的體表選擇腧穴或選用相應的背腧穴。(4)遠端取穴:根據(jù)上下相引的原則,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如鼻鼽、口瘡取涌泉,脫肛取百會。第十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三)、操作方法2、常用貼敷方法敷法:此法較為常用,將生藥劑或糊劑,直接敷在穴位上,其范圍可略大于穴區(qū),上以塑料薄膜蓋之,并以紗布、醫(yī)用膠布固定。貼法:此法亦較常用。多指用膏藥膠布直接貼壓于穴區(qū),亦包括將丸劑用膠布粘貼于所選處。第十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2、常用貼敷方法

填法:本法僅用于神闕穴,將藥膏或藥粉填于臍中,填藥量據(jù)病癥,年齡及藥物而定,填藥時間隔日或隔二日一次。

覆法:指用較多量藥物的生藥劑、糊劑或藥餅,覆蓋于病灶(包括體表病灶反應區(qū)),之上,加蓋塑料薄膜,用紗布、膠布固定。覆法用藥部位較大,故多用于阿是穴。涂法:亦稱擦法,將藥汁、藥膏、藥糊等涂擦于穴區(qū)。

滴法:將藥汁根據(jù)病情需要溫熱或置涼后,一滴滴徐徐滴入穴區(qū),以達到治療目的。此法多用于神闕穴。第十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2、常用貼敷方法

此外尚有叩法、離子透入法、熨敷法、摻法等。第十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三)、操作方法3、貼敷時間

根據(jù)疾病的種類、藥物特性及身體狀況而定時間。一般情況下老年、兒童、病輕、體質偏虛者敷貼時間宜短,出現(xiàn)皮膚過敏如瘙癢疼痛者應立即取下。刺激性小的藥物每次貼敷4-8小時,可每隔1-3天貼治一次。刺激性較大的藥物,如蒜泥、白芥子等,應視患者的反應和發(fā)泡程度確定貼敷時間,均數(shù)分鐘至數(shù)小時不等(多在1-3小時);如需再貼敷,應待局部皮膚基本恢復正常后,或改用其它有效部位腧穴交替貼敷。第十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3、貼敷時間敷臍療法每次貼敷的時間可以在3-24小時,隔日1次,所選藥物不應為刺激性較大及發(fā)泡之品。冬病夏治腧穴貼敷從每年入伏到末伏,一般每7-10天貼1次,每次貼3-6小時,連續(xù)3年為一療程。第十八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蒜泥貼敷法示意圖第十九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冬病夏治消喘膏貼敷法示意圖第二十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三、常見疾病的穴位敷貼方法第二十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常見疾病的敷貼方法(一)發(fā)作日久的虛寒型咳嗽、喘證、哮病、肺脹等肺系疾病治法:溫經散寒選穴:肺俞、心俞、膈俞藥物選擇:消喘膏(炒白芥子21g,醋元胡21g,細辛12g,甘遂12g

)操作步驟:將上述藥物烘干或焙干后共研細末,取老姜汁的原汁或清水稀釋2-3倍作為粘附劑,糅合藥粉,制成18份球形膏藥丸備用。第二十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操作步驟:或制成散劑,裝塑料袋中備用,以上為1人3次用藥量,在夏季三伏天使用。使用時每次用1/3的藥面,加生姜汁調成糊狀,并加麝香少許,分別攤在6塊直徑約5厘米的油紙(或塑料布)上,貼敷于肺俞、心俞、膈俞處,最后用膠布固定。貼敷時機:每年夏季,農歷三伏天期間使用。每兩次之間間隔7-10天,三或四次為一療程(與當年伏天次數(shù)一致);每年貼1-2個療程,連續(xù)三年為一個治療周期。如有效本療法可以長年使用。

肺系疾病第二十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貼敷方法:取肺俞、心俞、膈腧3對背腧穴。穴位加減:喘息嚴重者加定喘,冬季反復感冒者加大椎,咳嗽痰多者加脾俞,咳嗽遺尿者加腎俞,喉中痰鳴難以咳出者加天突。每個穴位貼敷一個藥丸,直接貼壓于局部,按壓成餅狀,并用脫敏膠布固定,表層再敷以橡皮膏,以防藥物外滲污染衣物?;蛳葘⑺幬镏糜谀z布粘面正中,再對準腧穴進行黏貼。每次貼3-6小時,局部刺激反應明顯者應提前取下。肺系疾病第二十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皮膚反應:局部麻木、溫熱、燒灼感、疼痛、微癢、針刺等感覺,也有部分患者無明顯感覺,這些均屬于藥物吸收的正常反應,患者多能忍受。如果上述感覺特別劇烈、達到難以忍受的程度,請患者及時取下藥物,用清水沖洗局部。用藥后局部皮膚出現(xiàn)潮紅、輕微紅腫、輕度出水泡屬于該療法的正常皮膚反應。出現(xiàn)適度的皮膚反應療效會更好。本療法有1%左右的起皰率,個別患者敷藥處會遺留色素沉著。肺系疾病第二十五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特別提示:1、具有虛寒型特點的鼻鼽(變應性鼻炎)也使用冬病夏治消喘膏的治療。2、貼敷藥物期間,患者應盡量避免貪冷,避免食用生冷、寒涼、過咸等有可能減輕藥物療效的食物。肺系疾病第二十六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二)、口瘡治法:導熱下行取穴:涌泉(雙)藥物選擇:吳茱萸操作步驟:取吳茱萸12g,烘干或焙干后研末,陳醋調糊適量貼敷于兩側涌泉穴,膠布固定,每日換一次,也可睡前貼敷晨起后取下,7日為一療程。本法對咽喉作痛亦有效。

常見疾病的敷貼方法第二十七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特別提示:吳茱萸醋調敷涌泉法可以治療頭暈頭痛(高血壓?。⑿哼z尿、小兒流涎癥;敷臍中可以治療脘腹冷痛、日久腹瀉(消化不良、慢性結腸炎)。口瘡第二十八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三)、感冒

治法:解表疏風操作步驟:

1、薄荷泥涂擦法:取鮮薄荷葉數(shù)片,用手揉成泥狀,擦太陽穴、迎香穴、合谷穴,可使頭痛、鼻塞緩解,體溫下降。每日2-4次,1-3天為1療程。

2、蒜泥貼敷法:當感冒伴有明顯咽痛時,可用本法貼合谷穴,方法為將大蒜10g,去皮洗凈,搗成泥狀。每次取3-5g貼穴位上,一般貼1-3小時,以皮膚發(fā)癢發(fā)紅但不起泡為度,每日貼敷一次,3-5天為一個療程。

常見疾病的敷貼方法第二十九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操作步驟:

3、冬病夏治消喘膏:適用于身體虛弱,遇冷或冬季加重反復感冒者。感冒第三十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

特別提示

貼蒜泥法還可以用于以下病癥:貼患側合谷穴治療乳娥(急性扁桃體炎),貼雙側魚際穴治療喉痹、喑?。毙匝屎硌祝N雙側涌泉治療鼻衄不止(鼻粘膜出血),鼻鼽(變應性鼻炎發(fā)作期)和腹瀉(急慢性腸炎)等。感冒第三十一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四)、面癱治法:祛風通絡,養(yǎng)血和營選穴:患側頰車、地倉、四白、陽白、翳風穴等藥物選擇:面癱膏:蓖麻仁30g,馬錢子5g,加朱砂1g操作步驟:上藥共搗研成膏,備用。每次選2-4個穴位,每穴取膏藥綠豆大小貼敷,膠布固定,每天換貼一次,7天為一療程。常見疾病的敷貼方法第三十二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特別提示

本法僅限于治療單純性面癱。面癱第三十三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四、禁忌癥第三十四頁,共三十九頁,2022年,8月28日1、顏面部慎用有刺激性的藥物敷貼。嚴防有強烈刺激性藥物誤入口、鼻、眼內。

2、對于可以引起皮膚發(fā)泡,潰瘍的藥物需要注意:(1)糖尿病患者慎用或禁用;(2)孕婦及瘢痕體質者禁用;(3)眼、口唇、會陰部、小兒臍部等部位禁用。

3、過敏體質者或對藥物、輔料成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