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古詩三首》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知識與能力(1)能正確認讀“暮、瑟”等生字,規(guī)范書寫“緣、輸”等生字,掌握多音字“降”。理解“吟”“緣”“降”等字的意思。(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默寫《題西林壁》。2.過程與方法結合古詩中的畫面并聯(lián)系上下文,學習借景抒情的寫作方法,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3.情感與價值想象詩中畫,讀懂詩中意,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窘虒W重點】想象詩中畫,讀懂詩中意,能聯(lián)系上下文或生活實際,感受詩人的思想感情?!窘虒W難點】結合古詩中的畫面并聯(lián)系上下文,學習直接描寫和間接描寫的寫作方法,感悟品味詩中所蘊含的哲理?!窘虒W準備】學生:按照預習單的要求預習,并且完成預習單。教師:1.制作教學課件。2.根據(jù)學生的預習單查看預習情況,使教學具有針對性?!菊n時安排】3課時教學過程第一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談話,導入新詩師:古典詩歌中寫景的詩句很多,大家能背幾句嗎?生背《望天門山》《山行》《絕句》……師:同學們每背一首詩,都呈現(xiàn)一幅美麗的圖畫。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首古詩,題目叫《暮江吟》。(師板書,音樂《春江花月夜》起。)師強調“吟”的讀音。師:同學們來看看這個“暮”字,上面是個草字頭,下面是“日”,你能看出什么來嗎?生:有太陽落山的意思。師:從詩題中看出了時間,還看出了什么?生:詩人在江邊。師:傍晚在江邊吟詩,這是誰呀?(白居易。)師:誰來介紹介紹作者。(生介紹。)二、知詩人,初賞詩師:老師這里也有關于白居易的介紹,一起來看看吧!(PPT出示作者簡介,學生指名讀。)師:要了解這首詩,還要回到822年,詩人在去杭州上任的路上,他看到江邊紅日落下的美景,陶醉其中,不禁吟詩一首,就是這《暮江吟》。(課件出示圖片,師范讀。)師:聽了這首詩,你有什么感觸?生:我感到自己是一棵小草,被夕陽的余暉照耀著,一半綠,一半紅。師:你怎么那么會表達呀!生:我感到自己是一只小螃蟹,在江中游,陽光下的江面照得一半紅,一半綠?!瓕W生自由說感受。三、初讀古詩,知大概師:多美啊!接下來,同學們用喜歡的方式來讀詩,可以坐著讀,可以站著讀,可以離開座位讀。(同學們紛紛找伙伴讀。)師:誰來讀?(指名讀詩。齊讀。)思考:這是一首什么詩?寫什么時候的景?在詩中畫出表示時間的詞語,詩中描繪了哪些景物?四、再讀古詩,交流讀懂的地方和讀不懂的地方,不懂的地方做記號學生思考,討論,交流。師:你讀懂了哪里?你哪個地方沒讀懂?師:誰來幫幫他?五、精讀詩句,理解詩意(一)學習前兩句詩。1.出示投影片。(展示夕陽西下的江上景色。)指導看圖。齊聲朗讀前兩句詩。2.重點理解詞語。“殘陽”是什么意思?“鋪”是什么意思?從這個“鋪”字中你體會到了什么?把“鋪”換成“照”“射”可不可以?(詩人描寫了傍晚的殘陽和江水,江水的特點是:半江瑟瑟半江紅。)3.出示燈片。提問:江水為什么一半是綠色,一半是紅色,你看見過這種景象嗎?(因為太陽接近地平線,江面有一半已經照不到陽光,所以半江是綠色,半江是紅色?!颁仭奔葘懗隽讼﹃柕娜岷?又寫出了夕陽照得廣闊而均勻。)4.指名用自己的話說說這兩句詩的意思。5.小結:通過學習前兩句詩,我們知道了前兩句詩主要寫傍晚時分,夕陽斜照在江面上是什么樣的景色。現(xiàn)在請同學們閉上眼睛,我們一起欣賞和想象當時那美麗的意境。師述:夕陽漸漸地落下去,晚霞映紅了天空。夕陽的余暉灑在了寬闊的江面上,忽然間,江水似乎分成兩半,這一半是碧綠碧綠的,那一半是鮮紅鮮紅的,微風輕輕地拂過江面,江水泛起了粼粼波紋,像一顆顆閃光的寶石,又像空中閃爍的繁星。啊!多么迷人的傍晚景色。同學們,你們覺得這景色美不美?這樣的景色會讓詩人產生怎樣的感受?用一個什么詞語來形容它。(陶醉,戀戀不舍,流連忘返。)大家就飽含戀戀不舍的情感讀讀吧。(二)學習后兩句詩。1.(出示投影片:夜晚月光下的江邊景色。)指名朗讀后兩句詩。思考:詩人描寫了夜晚的哪些景物?詩人是怎樣抓住這些景物的特點來描寫的?2.“可憐”是什么意思?“九月初三”是指農歷九月,此時已進入深秋季節(jié),這句點出了觀賞江景的季節(jié)是深秋。3.詩人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寫深秋的夜景?為什么這樣打比方?珍珠晶瑩閃亮,使人一見就生喜愛之心,用珍珠來比喻露珠就照應了“可憐”,詩人寫的是初三夜的月亮,因為是彎月,所以把月亮比作彎弓。4.指名說說后兩句詩的意思。5.閉上眼睛欣賞體會后兩句詩的美麗意境。師述:不知不覺,夜幕降臨了,白居易立在江邊久久不愿離去。秋風拂面,他感到特別涼爽和舒服,一會兒看看草地,一會兒望望天空。啊,那美麗的小草上掛滿了露珠,在柔和的月光映照下像一串串晶瑩剔透的珍珠,夜空中那一彎新月就像一張精致的弓。他不禁脫口贊嘆道:“這深秋的夜晚多么迷人,多么可愛啊!”同學們,你們感受到了嗎?(出示課件。)同學們,你們現(xiàn)在能根據(jù)這首詩把屏幕括號里的內容填完整嗎?誰來連貫地把整首詩的意思說完整?(學生先說,最后指名讀。)六、指導朗讀,領悟感情1.師:朗讀古詩時不僅要讀準字音,有感情,還應有節(jié)奏。我們根據(jù)畫好的停頓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詩。(生有節(jié)奏地朗讀古詩。)“一道殘陽鋪水中”,要求學生讀得平緩、輕柔;“半江瑟瑟半江紅”,要讀出驚嘆的感情來;“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則要讀出贊美的情感。(注意調動學生的朗讀積極性。可以采用多種讀法:如男女對比接讀。)師:我建議馬上舉辦一個詩歌朗誦會,請在座的各位詩歌愛好者參加,來一個詩歌朗誦能力大比拼,好嗎?學生先練讀,再賽讀。2.指導配樂朗讀。師:詩人白居易離開京城到杭州任職,這一路上他的心情愉快,被江邊這紅霞滿天、彎月東升、露水晶瑩的美景所陶醉了。下面我們隨著音樂也來細細地品評詩歌一番。(生配樂朗讀。)3.談感受。師:如果此時你就是詩人,來到這深秋傍晚的江邊,領略到這安靜的、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什么感受?(指名說感受,帶著這些感受再齊讀一遍。)4.詩人寫景的目的是為了抒情,那么詩人抒發(fā)了什么樣的思想感情?你讀出來了嗎?(表達了作者熱愛自然美景,熱愛祖國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以及作者對暮江美景的喜愛之情。)七、總結全文這首詩向我們勾畫了夕陽西下時江上美景,同時也描述了深秋夜晚月光下的江邊迷人的景色,把我們帶到了一個美好迷人的景色中,讓我們再一次閉上眼睛回味詩中美麗的意境。(聽配樂朗誦。)第二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課題同學們,我們偉大的祖國,有著五千年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其中詩歌就是我國文化寶庫中一顆璀璨的明珠。詩這種體裁,語言精練,所表達的情感卻十分豐富,讀起來還朗朗上口,所以深受大家的喜愛。今天老師還要和大家一起學習一首古詩,宋代蘇軾寫的《題西林壁》。(課件出示課題。)二、釋題,作者簡介齊讀課題。結合書下注釋幫助學生理解“題”“西林”的意思。簡介作者蘇軾及寫作背景。師生共同交流收集到的資料。1.有關蘇軾的自然情況及寫作風格。2.這首詩的寫作背景及廬山的相關情況。3.教師講述蘇軾少年時代“發(fā)奮識盡天下字,立志讀遍人間書”的逸聞趣事。三、初讀課文,感知美師:通過匯報資料,相信你們對作者蘇軾又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他寫的這首《題西林壁》,距今已有九百多年了,為什么仍被歷代的人們所喜愛呢?這就是我們這節(jié)課所要研究的。1.學生自由反復讀古詩,說說詩中的廬山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2.學生讀后談感受,初步感知廬山的美。四、分組自學,理解美1.根據(jù)我們以前學習古詩的經驗,大家說說我們該怎樣學習這首詩呢。(學生說出學習方法,課件出示:讀詩句—解詩意—悟詩情—入詩境。)2.分組合作,引導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細讀古詩,遇到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五、匯報交流,感悟美(一)交流第一、二行詩句。1.學生匯報對這兩句詩的理解。2.結合“橫看”和“側看”的不同感受,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并用自己的語言去描繪廬山的“嶺”和“峰”是什么樣子的,感悟廬山的美。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這兩句詩,讀出廬山的不同姿態(tài)。4.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這兩句中三組反義詞(橫—側,遠—近,高—低)的運用,體會詩人用詞的精妙。(二)交流第三、四行詩句。1.學生自由地表達對這兩句詩的理解。2.針對學生理解上遇到的困難,結合辭海中的義項,幫助學生選擇“只”“緣”在詩中的正確意思。3.結合“真面目”字面的意思,討論:為什么看不清廬山的真面目?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從而幫助學生體味詩所蘊含的道理。4.引發(fā)創(chuàng)造。引導學生像詩人那樣用詩句說明怎樣才能看清廬山的真面目。5.議一議:從這首詩中你能感到作者蘇軾是一個怎樣的人?6.說一說:聯(lián)系實際并結合詩中所表達的哲理,說說在生活中我們該怎樣看人、看事、看問題。7.朗讀第三、四行詩句。(三)學生根據(jù)詩意繪畫,通過展示內化詩意。六、個性誦讀,表達美1.教師語言激勵,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假如你就是蘇軾,看到廬山峰巒奇麗,云霧繚繞,山中溪水潺潺,鳥語花香,宛如仙境一般,你的心情會怎樣?怎樣讀才能表達出自己的情感呢?2.學生自由練習朗讀,組內交流體會。3.引導學生談感受,結合感受進行個性化朗讀。4.教師示范讀。(配樂配像。)5.學生再讀,讀出詩的韻味。最后齊聲吟誦。七、聆聽歌曲,欣賞美師:有的時候古人根據(jù)自己的興致,把詩詞配上曲子唱出來,更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和心境,想聽聽嗎?(課件播放歌曲《題西林壁》。)八、默寫古詩1.引導學生發(fā)現(xiàn)本詩中容易寫錯的字,同時指導學生將這些字書寫到黑板上的田字格里。2.一名學生黑板前示范書寫,其他學生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可抄寫,可默寫。九、總結全文,升華美師:(看板書總結。)這是一首寫景詩,又是一首哲理詩。前兩句寫作者看到的景色,(板書:看景。)后兩句是作者由景所悟出的道理。(板書:悟理。)作者借欣賞廬山的感受,告訴我們無論看人、看事、看問題都要多角度,多側面地去觀察、去體會,這樣才能得出一個比較全面、公正的評價。十、拓展延伸,積累運用1.古往今來,多少文人墨客游覽過廬山、贊美過廬山,除了這首詩之外,你還知道哪些詩人寫過廬山。生:我知道李白寫過《望廬山瀑布》。2.老師也收集了幾首描寫廬山的詩給大家看一看。(課件出示:李白的《望廬山五老峰》、陶淵明的《飲酒》、蘇轍的《游廬山山陽七詠》、毛澤東的《廬山仙人洞》)。3.挑選一首覺得寫得好的詠廬山詩抄下來背一背。課件出示作業(yè):(1)以“我眼中的蘇軾”為題辦一份手抄報??梢詫懰脑?、詞、散文,也可以收集他的逸聞趣事。(2)收集一些富有哲理的小詩,抄一抄、背一背,體會其中所蘊含的道理。(3)寫一寫你這節(jié)課的感受和收獲。第三課時教學過程教師批注一、看圖片、賞雪梅1.談話引入。師:同學們,老師為大家準備了幾張圖片,我們一起來靜靜地欣賞。(放圖片。)師:美嗎?師:你知道這是什么花嗎?那你知道這種花在什么時節(jié)開嗎?(生回答。)師:說得對!這是梅花,在冬天開放,很美麗。特別是雪中的梅花更惹人喜歡。自古以來,人們把雪和梅作為報春的使者??墒?雪和梅卻爭執(zhí)起來了,這是怎么回事呢?就讓我們一起走進《雪梅》這首詩中去探個究竟。2.板書課題?!把┟贰敝秆┲械拿坊?。二、讀古詩、誦《雪梅》1.借助拼音,把這首詩讀正確。評:看到你們讀書的認真樣,真為你們高興。2.認讀標拼音的字。3.同桌互讀,有讀得不正確的地方請告訴他。4.指名讀,請其他同學認真聽,注意聽他讀得怎么樣。5.聽老師讀,注意節(jié)奏。6.自己讀,讀出節(jié)奏。評:節(jié)奏感出來了,詩的韻味也就出來了。7.齊讀。三、品詩句,悟道理1.作者在詩里想告訴我們什么呢?我們來理解詩意。注釋是我們的好幫手。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和同桌交流,說說詩意。反饋。相機指導。學習古詩,注釋是我們的好幫手。指名讀注釋。結合注釋,說說詩意。不理解的內容做上記號,和同桌交流。反饋。你還有什么地方不理解?指導。重點指導:“降”,服輸。“閣”,同“擱”,放下?!斑d”,不及;比不上。一、二句意思:梅花和白雪相互爭春,彼此各不相讓,誰也不肯認輸,連詩人要評論它們二者的高下,也需要擱下筆來好好地想一想,煞費一番心思了。三、四句意思:梅花在顏色的潔白上要比雪差三分,而雪在氣味的芳香上,卻要輸給梅花一段了。(板書:雪白、梅香、各有長短。)顏色潔白是雪的長處,是梅花的短處;而怡人的清香是梅花的長處,卻是雪的短處。指導有感情地朗讀。(不服輸?shù)恼Z氣;詩人為難的語氣;各有長短的語氣。)2.雪和梅爭春,為什么比不出高低?假如沒有梅花,就不能映襯出雪的潔白無瑕;沒有雪的寒冷,也就不能顯出梅花不畏風霜,吐露芬芳的高貴品格。怎樣才能更完美呢?(板書:取長補短。)3.讓我們一起踏雪尋梅,看看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吧!引出主題:只有取長補短,既有晶瑩潔白的雪,又有暗香浮動的梅,才是冬天最美的景,才是最美的報春使者。4.這首詩寫雪與梅的古詩不僅向我們展示了雪與梅互相映襯的美景,還告訴我們應該取長補短的道理。四、談《雪梅》、拓詩詞1.簡介詩人。師:這首詩的作者是盧鉞,是宋朝人。2.師讀詩,簡介詩意。3.生齊讀。4.談雪與梅的關系。師:古往今來,有不少詩人往往把雪和梅放在一起寫。這是因為雪中有了梅花,就透露出春的信息;梅花因在雪中開放,更顯示出不畏嚴寒的高尚品格。如我們所學過的《梅花》一詩。5.我們的偉大領袖毛主席也十分喜歡雪中的梅花,他曾寫下這一首詞《卜算子·詠梅》,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這首詞。五、總結全文,領悟品質師:孩子們,梅花自古就是中華民族的精神象征。別的花都是在春天開放,它卻不一樣,越是寒冷,越是風欺雪壓,它就開得越精神,越秀氣。所以,它象征著不畏嚴寒、堅強不屈的精神品質。它被稱為“歲寒三友”之一,還被稱為“花中四君子”之首。希望我們向梅花一樣也能不畏嚴寒,在艱苦的環(huán)境中仍能堅強不屈,好嗎?這節(jié)課就上到這里,下課。教學總結【板書設計】暮江吟白居易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題西林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西安職業(yè)技術學院《工管運籌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河北省安全員C證考試題庫
- 云南中醫(yī)藥大學《農業(yè)推廣學》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寧特殊教育師范高等??茖W校《室內專題項目生態(tài)性居住空間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2025年江西省建筑安全員-A證考試題庫附答案
- 銅仁幼兒師范高等??茖W校《口腔組織病理學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遼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外貿函電與單證》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協(xié)和醫(yī)學院《需求分析與系統(tǒng)設計(雙語)》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電力職業(yè)技術學院《WTO-TBT基礎知識》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甘肅財貿職業(yè)學院《先秦散文研讀》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GA/T 1081-2020安全防范系統(tǒng)維護保養(yǎng)規(guī)范
- 2023一年級下冊語文教學工作計劃(2篇)
- 2022年云上貴州大數(shù)據(jù)(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試題及答案解析
- (虎符銅砭刮痧)基本理論及臨床應用課件
- 文件袋、檔案袋密封條模板
- 依圖科技業(yè)務概述
- 支氣管鏡室工作制度
- 船模制作教程(課堂PPT)課件(PPT 85頁)
- 防腐檢查培訓教材ppt課件
- 肺炎鏈球菌肺炎醫(yī)學PPT課件
- 小學英語微課ppt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