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四章行政行為第五章行政程序第二編行政行為與行政程序第四章
行政行為第一節(jié)行政行為概述第二節(jié)抽象行政行為第三節(jié)具體行政行為第一節(jié)行政行為概述一、行政行為的含義(一)關于行政行為含義的學說1.行政行為是指一切與國家管理有關的行為2.行政機關所做的一切行為都是行政行為。3.行政行為是指行政機關進行行政管理活動行為的總稱。4.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主要是國家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管理目標而行使行政權力,對外部作出的具有法律意義、產生法律效果的行為。5.行政行為,是指行政主體依法行使國家行政權,針對具體事項或特定的人,對外部采取的能產生直接法律效果,使具體事實規(guī)則化的行為。(二)行政行為概念的構成要素根據上述第四種學說對行政行為的定義,行政行為包含如下幾層含義:1.行政行為是行政主體的行為(主體要素)2.行政行為是行使行政職權的行為(職權、職責要素)3.行政行為是具有行政法律意義,對外產生行政法律效果的行為(法律要素)4.行政行為的目的在于實現國家行政管理目標(目的要素)二、行政行為的特征(一)從屬法律性(二)裁量性(三)單方意志性(四)效力先定性(五)強制性(六)無償性
三、行政行為與相關概念的區(qū)別(一)國家行為和行政行為
國家行為只能通過承擔政治責任的方式加以監(jiān)督,而行政行為則可以用直接承擔行政責任的方式進行監(jiān)督。(二)內部行為和外部行為
外部行為并非全部都是行政行為,而內部行為絕對不是行政行為。(三)個人行為與職務行為
公務員以公民的身份行使私人權利的行為,稱為個人行為。公務員代表國家行政機關,實質上代表國家實施的行為,稱為職務行為。四、行政行為的分類(一)行政立法行為、行政執(zhí)法行為和行政司法行為(二)抽象行政行為和具體行政行為(三)單方行政行為與雙方(多方)行政行為(四)羈束行政行為與裁量行政行為(五)要式行政行為與不要式行政行為(六)無附加條件行政行為與有附加條件行政行為(七)依職權行政行為和依申請行政行為(八)行政行為的其他分類五、行政行為的功能(一)賦予權益和剝奪權益(二)設定義務和免除義務(三)確認法律事實和確認法律地位確認法律事實,是指依法確認對某種行政法律關系有重大影響的事實是否存在的活動。確認法律地位,是指依法確認某種法律關系中當事人的權利義務是否存在及存在范圍的活動。六、行政行為的構成要件和生效要件
行政行為的一般成立要件,包括以下四點:(1)存在行政主體(2)存在行政相對人(3)存在有關具體事實的法律規(guī)制即行政目的(4)存在基于法律的優(yōu)越的意思表示或精神作用
行政行為的效力要件一般包括以下四點:(1)行政主體無瑕疵(2)相對人無瑕疵(3)目的和內容無瑕疵(4)程序和形式無瑕疵七、行政行為的生效時間(一)即時生效
指行政行為一經作出便立即發(fā)生法律效力。
(二)告知生效
指一經向相對人通報有關內容,行政行為即刻發(fā)生法律效力。(三)受領生效
有些行政行為,需經特定的相對人受領后才發(fā)生法律效力。(四)附條件生效
又稱為“延遲生效”,是指附有條件的行政行為,只有當所附加的條件、期限和負擔等得以滿足以后,該行政行為才發(fā)生法律效力。八、行政行為的法律效力(一)拘束力
行政行為的拘束力,是指行政行為具有法律規(guī)定的或行政機關決定的法律效果。(二)公定力
行政行為的公定力,是指行政行為在作出之后、有權機關予以撤銷或變更之前,被推定為合法并具有效力。行政相對人及其他人即使認為該行政行為是違法的,也必須尊重行政行為的效力并予以執(zhí)行。
(三)執(zhí)行力
行政行為的執(zhí)行力,是指行政行為生效后,行政主體依法有權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為的內容得以實現的效力。(四)不可爭力
行政行為的不可爭力,即拒絕爭議的效力,指一旦超過行政行為提起復議和訴訟的期限,行政相對人等便不得就該行政行為提起爭議。
(五)不可變更力
行政行為的不可變更力,亦稱“自縛力”,指有權行政機關一旦作出判斷,自己便不能推翻該判斷的效力。
九、行政行為的無效、撤銷、變更與消滅
(一)行政行為的無效
(1)行政行為具有特別重大的違法情形或具有明顯的違法情形時;(2)行政主體不明確或明顯超越相應行政主體職權的行政行為;(3)行政主體受脅迫作出的行政行為;(4)行政行為的實施將導致犯罪;(5)沒有實施可能的行政行為。(二)行政行為的撤銷
以行為成立當初存在瑕疵為理由,取消該行政行為的效力,使其從成立時起就喪失效力,從而恢復到其未作出之前狀態(tài)的法律制度,稱為行政行為的撤銷。撤銷的效力以溯及既往為原則。撤銷又分為爭訟撤銷和依職權撤銷兩種。(三)行政行為的變更
行政行為的變更,是指是指對已對實施的、有瑕疵的行政行為的內容予以改變,使其具有新的效力。變更的意義在于其只向后失去效力,而不向前失去效力,即不具備溯及力。但是,由于相對人的原因造成有瑕疵的行政行為成立的,即使相對人已經獲得利益,也應予以撤銷,而不能變更,并且還應追究相對人的相應的民事責任和刑事責任。(四)行政行為的廢止
行政行為的廢止,也稱為行政行為的撤回,是指行政機關根據事后情況變化,面向未來解除成立時并無瑕疵的行政行為的效力。
行政行為的廢止與撤銷的根本區(qū)別在于,后者以行政行為的原始瑕疵為理由,前者以事后的情況變化為基礎;后者的效果溯及既往,前者原則上只面向未來生效。(五)行政行為的消滅
行政行為的消滅,是指行政行為效力的自然喪失。第二節(jié)抽象行政行為一、抽象行政行為的含義、特征和種類(一)抽象行政行為的含義
從動態(tài)方面看,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則的行為。從靜態(tài)方面看,抽象行政行為是指國家行政機關針對不特定的人和事制定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為規(guī)范,包括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和其他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等。(二)抽象行政行為的特征1.行為規(guī)范性2.對象的普遍性(非特定性)3.效力的普遍性和持續(xù)性4.準立法性(三)抽象行政行為的種類行政立法行為其他抽象行政行為二、行政立法行為(一)行政立法的含義行政立法是指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依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制定、修改和廢止有關行政管理方面的行政法規(guī)和規(guī)章等規(guī)范性文件的活動。(二)行政立法行為的特征1.行政立法的主體是特定的國家行政機關。2.行政立法是從屬性立法。3.行政立法具有很強的適應性和針對性。4.行政立法具有多樣性和靈活性。(三)行政立法的種類1.職權立法和授權立法職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憲法和組織法規(guī)定的職權進行的立法活動。授權立法,是指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法規(guī)授權或者依照國家權力機關或上級行政機關的專門授權決議而進行的立法活動。2.執(zhí)行性立法、補充性立法和自主性立法3.中央行政立法和地方行政立法(四)行政立法的主體
1.國務院(1)制定行政法規(guī)(2)依照最高權力機關授權,制定某些具有法律效力的暫行規(guī)定和條例。(3)對規(guī)章的批準權和撤銷權。
2.國務院各部委、直屬機構3.特定的地方人民政府
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和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有權根據法律和法規(guī)制定地方政府規(guī)章,即享有行政立法權,是行政立法主體。(五)行政立法的基本原則1.依法立法的原則2.民主立法的原則(1)公開制度(2)咨詢制度(3)征求意見和聽證制度3.效率原則(1)時效制度(2)成本、效益分析制度4.加強管理與增進權益相協(xié)調的原則(六)行政立法的程序
行政立法程序,是指享有行政立法權的行政機關依照憲法、法律或其他上位法的規(guī)定,制定、修改和廢止行政法規(guī)、規(guī)章的方式和步驟。1.立項2.起草3.審查4.決定5.公布6.備案7.解釋8.修改、廢止(七)對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1.對行政立法的一般限制
為了防止行政立法權的濫用,授權法律及授權法規(guī)等必須具體而明確地表示授權目的和授權事項,明確限定行政機關立法的范圍和程度。2.權力機關對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3.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4.人民法院對行政立法的監(jiān)督三、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一)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含義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制定除行政法規(guī)、行政規(guī)章、地方性規(guī)章以外的具有普遍約束力的決定、命令,規(guī)定行政措施等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行為。(二)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特征1.主體的廣泛性2.效力的多層級性和從屬性3.規(guī)范性(三)完善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程序
完善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程序,首先可以參照行政立法的程序,健全和完善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規(guī)劃和起草、協(xié)商和協(xié)調、征求和聽取意見、審核和簽批以及發(fā)布等一系列程序。增加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的透明度(四)對制定其他規(guī)范性文件行為的監(jiān)督1.行政監(jiān)督2.司法監(jiān)督第三節(jié)具體行政行為一、行政許可
(一)行政許可的含義
行政許可是指行政機關根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申請,經依法審查,準予其從事特定活動的行為。根據《行政許可法》第3條第2款的規(guī)定,有關行政機關對其他行政機關或者對其直接管理的事業(yè)單位的人事、財務、外事等事項的審批,不屬于行政許可。這一概念包括三層含義:一是行政主體對相對人予以一般禁止的解除;二是行政相對人因此獲得了從事某種活動或實施某種行為的資格或權利;三是行政機關的內部審批不屬于行政許可。(二)行政許可的特征1.行政許可是依申請的行政行為2.行政許可存在的前提是法律的一般禁止3.行政許可是授益性行政行為4.行政許可的目的在于抑制公益上的危險或影響秩序的因素5.行政許可是要式行政行為(三)行政許可的種類1.一般許可和特別許可2.排他性許可和非排他性許可3.獨立證書許可和附文件許可4.權利性行政許可和附義務的行政許可5.其他分類方法(1)按照許可的目的(2)根據行政管理的內容(四)行政許可的作用
1.行政許可制度的積極作用(1)有利于加強國家對社會經濟活動進行宏觀管理,實現從直接管理到間接管理的過渡,協(xié)調行政主體和行政相對人之間的關系。(2)有利于保護廣大消費者及人民大眾的權益,維護社會經濟秩序和生活秩序。(3)有利于保護并合理分配和利用有限的國力資源,搞好生態(tài)平衡,避免資源、財力及人力的浪費。(4)有利于控制進出口貿易,發(fā)展民族經濟,保持國內市場的穩(wěn)定(5)有利于消除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因素,障社會經濟活動有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6)完善和健全的行政許可制度,有利于防腐倡廉,保證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大大提高行政效率。2.行政許可制度的某些消極作用
最主要的就是對競爭的抑制和滋生腐?。ㄎ澹┬姓S可制度的基本原則1.許可法定的原則(1)行政許可設定法定(2)行政許可實施法定2.行政許可公開原則3.行政許可便民原則4.保護申請人程序性權利原則5.信賴保護原則6.禁止轉讓原則7.監(jiān)督原則(六)行政許可的設定、規(guī)定和實施機關1.行政許可的設定和規(guī)定
“設定”使某種行政許可從無到有,產生首次性規(guī)范。
“規(guī)定”使某種行政許可變得更加詳細,更加具有可操作性,是對“設定”的具體化。(1)可以設定的事項及原則(2)法律的設定權(3)行政法規(guī)的規(guī)定權和設定權(4)國務院決定的設定權(5)地方性法規(guī)的規(guī)定權和設定權(6)規(guī)章的規(guī)定權和設定權(7)對于地方性法規(guī)、政府規(guī)章設定許可的禁止性、限制性規(guī)定(8)設定許可的基本要求2.行政許可的實施機關(1)行政機關其一,必須是具有行政許可權的行政機關。其二,必須是在法定職權范圍之內實施行政許可。(2)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組織其一,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其二,必須經法律、法規(guī)授權。其三,只能在法定授權范圍內實施行政許可。其四,須以自己的名義實施行政許可。(3)受委托組織(七)行政許可的實施程序1.提出申請5.聽證2.受理6.變更3.審查7.延續(xù)4.決定8.實施行政許可的特別程序(1)特別規(guī)定的優(yōu)先適用(2)特許程序(3)認可程序(4)核準程序(5)登記程序(6)先申請主義2023/1/19(八)行政許可的撤銷、注銷與中止1.行政許可的撤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撤銷行政許可:
(1)行政主體的工作人員濫用職權、玩忽職守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2)超越法定職權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3)違反法定程序作出準予行政許可決定的;(4)對不具備申請資格或者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準予行政許可的;(5)依法可以撤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
符合上述情形,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許可,不得撤銷:(1)撤銷行政許可,可能對公共利益造成重大損害的;(2)被許可人既沒有以欺詐、脅迫、賄賂手段取得行政許可,也沒有因對申請中的重大事項向行政主體提供虛假材料而獲得行政許可;并且其基于行政許可取得的利益明顯大于撤銷行政許可所要維護的公共利益的。2.行政許可的注銷(廢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主體應當依法辦理有關行政許可的注銷手續(xù):(1)行政許可有效期屆滿未延續(xù)的;(2)賦予公民特定資格的行政許可,該公民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3)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終止的;(4)行政許可依法被撤銷、撤回,或者行政許可證件依法被吊銷的;(5)因不可抗力導致行政許可事項無法實施的;(6)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應當注銷行政許可的其他情形。3.行政許可的中止
行政許可的中止,是指行政許可暫時失去法律效力。引起行政許可中止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是被許可人有違法行為,行政主體為制止或者懲罰被許可人的違法行為而采取一系列行政措施。只有在違法行為等停止、消除或者行政主體實現了對被許可人的懲罰后,行政許可才恢復其法律效力。4.對于撤銷、注銷和中止行政許可的救濟
行政主體依法撤銷行政許可,被許可人或者其他利害關系人的合法權益因此而受到損害的,盡管行政許可的撤銷是合法的,是符合公共利益的,但是,被許可人和其他利害關系人有權請求得到相應的補償,行政主體應當依法給予補償。
因被許可人以欺詐、脅迫、賄賂等不正當手段而取得的行政許可被撤銷的,被許可人基于該行政許可所取得的利益不受保護。
對于行政許可的撤銷、注銷與中止不服的,同樣適用申請行政復議和提起行政訴訟的規(guī)定。二、行政征收(一)行政征收的含義
行政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根據國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向行政相對人強制地取得稅、費以及土地、企業(yè)等其他財產權益的行政行為。(二)行政征收的特征1.強制性2.形式多樣性3.無償性和相應的補償性4.法定性5.先定性和固定性(三)行政征收的種類1.稅的征收
稅的征收,是國家稅收機關依法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手段。2.費的征收
費的征收,是一定行政機關為行政相對人提供一定的公益服務,或授予國家資源和資金的使用權而收取的代價。3.土地征收土地征收,是指行政主體根據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土地所有權并給予補償的行政行為。4.企業(yè)征收企業(yè)征收,是指國家根據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中外合資經營企業(yè)、外資企業(yè)等的所有權的行政征收行為,是企業(yè)國有化的一種重要途徑和形態(tài)。5.其他財產權的征收(四)行政征收法律關系主體1.征收主體
行政征收的主體只能是行政機關。
但是,在具體的行政征收中,哪一個行政機關成為某一特定征收對象的行政征收主體,則由法律予以規(guī)定。
行政征收主體通過一定程序完成行政征收,實質上是依據行政征收行為而建立的行政征收法律關系雙方主體間的權利和義務而進行的。2.被征收主體
在行政征收法律關系中,與行政征收主體相對應的另一方主體即被征收主體,由于行政征收種類的不同,各被征收主體的權利、義務有所不同。
(五)行政征收的原則1.行政征收法定原則2.行政征收公平負擔與受益者負擔原則3.行政征收公開、公平、公正原則4.行政征收效率原則5.行政征收確保財政收入、促進社會經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原則6.行政征收尊重個人和組織財產權原則(六)行政征收的程序———以稅收征收程序為例1.行政征收事項的登記2.繳納鑒定3.繳納申報4.款項征收三、行政征用(一)行政征用的含義
行政征用,是指行政主體根據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相對人的財產使用權或者勞務,并給予相應補償的行政行為。(二)行政征用的種類1.土地征用土地征用,是指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強制地取得集體經濟組織所有土地和全民所有土地的使用權并給予補償。2.勞務征用勞務征用,是指行政主體基于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的需要,在突發(fā)性事件等緊急情況下,強制地征集勞務并給予相應補償的行政行為。3.房屋、設備、交通運輸工具等財產的征用(三)行政征用的特征1.強制性2.公益性3.一定的補償性4.法定性四、行政確認(一)行政確認的含義
行政確認,是指行政主體依法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法律關系或有關法律事實進行甄別,給予確定、認定、證明(或否定)并予以宣告的具體行政行為。(二)行政確認的特征1.行政確認行為的主體是行政主體2.行政確認行為的內容或者目的是對行政相對人的法律地位和權利義務的確定或者否定3.行政確認權是國家行政權的組成部分4.行政確認是要式行政行為5.行政確認是羈束性行政行為(三)行政確認的內容
1.法律事實的確認
(1)技術鑒定(2)衛(wèi)生檢疫(3)撫恤性質和等級的鑒定(4)公證(5)其他2.法律關系的確認
(1)不動產所有權的確認(2)不動產使用權的確認(3)合同效力的確認(4)專利權確認(四)行政確認的種類及范圍1.公安行政確認2.民政行政確認3.勞動行政確認4.衛(wèi)生行政確認5.經濟行政確認6.司法行政確認五、行政給付(一)行政給付的含義行政給付即行政物質幫助,是指行政主體在公民年老、疾病或喪失勞動能力等情況或其他特殊情況下,依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賦予其一定的物質權益或與物質有關的權益的具體行政行為。(二)行政給付的特征1.行政給付是行政主體依法向行政相對人給付金錢或實物的行政行為2.行政給付的對象是特定的行政相對人3.行政給付是一種依申請的行政行為4.行政給付是依法作出的行政行為(三)行政給付的內容
行政給付的內容是指行政機關通過行政給付行為賦予給付對象一定的物質上的權益或與物質相關的權益。(四)行政給付的種類1.撫恤金2.特定人員離退休金3.社會救濟、福利金4.自然災害救濟金及救濟物資(五)行政給付的原則
應該堅持公平、公正的原則,對符合條件的公民一律平等地實施,不允許有差別對待。對于行政給付的申請,行政機關通常只要沒有正當的理由便不得拒絕給付。(六)行政給付程序
行政給付作為行政機關的一種法律行為,須按照一定程序實施。各種行政給付的具體程序應由有關法律、法規(guī)或規(guī)章規(guī)定,至少應由統(tǒng)一的政策規(guī)定。不同形式的行政給付程序也存在一些共同的程序規(guī)則,主要有:申請程序、審查程序、批準程序與實施程序。六、行政獎勵(一)行政獎勵的含義
行政獎勵,是指行政主體為表彰先進、激勵后進,充分調動和激發(fā)人們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依照法定條件和程序,對為國家、人民和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或模范地遵紀守法的行政相對人,給予物質的或精神的獎勵的具體行政行為。(二)行政獎勵的特征1.實施行政獎勵的主體是國家行政機關或法律法規(guī)授權的其他社會組織2.行政獎勵的目的在于表彰先進,激勵和推動后進3.行政獎勵的對象是對國家、人民和社會作出突出貢獻或模范地遵紀守法的集體和個人4.行政獎勵的內容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獎勵(三)行政獎勵的性質1.行政獎勵是具體行政行為2.行政獎勵行為不具有強制執(zhí)行力3.行政獎勵是一種法定的行為(四)行政獎勵的基本原則1.依法獎勵、實事求是的原則2.獎勵與受獎行為相當的原則3.精神獎勵和物質獎勵相結合的原則4.公正、合理、民主、平等的原則5.及時性、時效性和穩(wěn)定性原則(五)行政獎勵的構成要件1.符合法定的獎勵條件和標準2.符合法定的獎勵形式3.符合法定的獎勵權限4.符合法定的獎勵程序(六)行政獎勵的內容和形式1.精神方面的權益,如授予“勞動模范”等。2.物質方面的權益,即發(fā)給獎金或各種各樣的獎品。3.職權方面的權益,即予以晉級或晉職。
七、行政強制(一)行政強制的含義及類型
行政強制是指行政主體為實現行政目的,對相對人的財產、身體及自由等予以強制而采取的措施,包括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zhí)行。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在行政管理過程中,為制止違法行為、防止證據損毀、避免危害發(fā)生、控制危險擴大等情形,依法對公民的人身自由實施暫時性限制,或者對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財物實施暫時性控制的行為。行政強制執(zhí)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行政強制措施與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主要區(qū)別有:(1)前提不同(2)目的不同(3)實施的主體不同(4)實施的程序不同(二)行政強制的基本原則1.法定原則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應當依照法定的權限、范圍、條件和程序。包括:(1)依法設定行政強制(2)依法實施行政強制2.適當原則
行政強制適當原則,要求行政強制的設定和實施都必須對手段與目的、手段的強度與目的進行衡量。3.說服教育和強制相結合的原則4.行政強制不得濫用原則5.保障相對人程序性權利原則(三)行政強制措施1.行政強制措施的含義和特征
行政強制措施是指行政機關為了查明事實,或者為了預防、制止、控制違法行為、危害狀態(tài),或者為了保障行政管理工作的順利進行,以及在緊急情況下排除緊急妨礙、消除緊急危險,根據現實情況的需要,按照法定的方式,依職權對有關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人身、財產及行為進行暫時性限制,以實現一定的行政目的的行為。行政強制措施的主要特征表現為:(1)直接強制性。(2)手段性。(3)非制裁性。(4)暫時性。2.行政強制措施的種類(1)限制公民人身自由。(2)查封場所、設施或者財物。(3)扣押財物。(4)凍結存款、匯款。(5)其他行政強制措施第一,進入生產經營場所的強制檢查。第二,對產品或商品的強制檢驗。第三,進入或處置土地、建筑物、住宅。第四,臨時緊急征用交通工具或其他財產。第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強制措施。3.行政強制措施設定權的分配(1)法律的設定權。(2)行政法規(guī)的設定權。(3)地方性法規(guī)的設定權。4.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程序(1)行政強制措施的適用條件。(2)行政強制措施的實施主體。(3)行政強制措施的一般程序。(4)當場實施行政強制措施的程序。(5)限制人身自由的實施程序。(6)查封、扣押的實施程序。(7)凍結的實施程序。(四)行政強制執(zhí)行1.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含義與特征
行政強制執(zhí)行是指行政機關或者行政機關申請人民法院,對不履行行政決定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依法強制履行義務的行為。
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主要特征是:(1)不履行應履行的義務,是適用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前提條件。(2)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主體是行政機關或人民法院。(3)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目的是實現義務的履行。(4)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對象具有廣泛性和法定性。(5)在行政強制執(zhí)行中不得進行執(zhí)行和解。
2.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種類(1)根據法定方式分類:加處罰款或者滯納金;劃撥存款、匯款;拍賣或者依法處理查封、扣押的場所、設施或者財物;排除妨礙、恢復原狀;代履行;其他強制執(zhí)行方式。。(2)根據執(zhí)行機關分類:行政機關強制執(zhí)行和人民申請法院強制執(zhí)行。(3)根據執(zhí)行對象分類:對物(財產)的執(zhí)行、對行為的執(zhí)行和對人身自由的執(zhí)行。(4)根據執(zhí)行手段的分類:間接強制(又分為代履行和執(zhí)行罰)和直接強制。3.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設定權《行政強制法》第13條規(guī)定,行政強制執(zhí)行由法律設定4.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原則(1)依法執(zhí)行的原則(2)說服教育和強制相結合的原則(3)及時、準確、手段正當的原則(4)執(zhí)行標的有限的原則(5)強制與預防相結合的原則(6)保護當事人合法權益的原則(7)協(xié)助執(zhí)行的原則5.行政強制執(zhí)行的程序(1)一般規(guī)定(2)金錢給付義務的執(zhí)行程序(3)代履行的執(zhí)行程序(4)申請人民法院強制執(zhí)行的程序
八、行政裁決(一)行政裁決的含義
行政裁決,是指依法由行政機關依照法律授權,對當事人之間發(fā)生的、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與合同無關的民事糾紛進行審查,并作出裁決的行政行為。
(二)行政裁決的特征1.當事人之間發(fā)生了與行政管理活動密切相關的民事糾紛,是行政裁決的前提。2.行政裁決的主體是法律授權的行政機關。3.行政裁決程序依當事人的申請開始。4.行政裁決是行政機關行使行政裁決權的活動,具有法律效力。(三)行政裁決的原則
1.公平、平等的原則2.簡便、迅速的原則3.客觀、準確的原則(四)行政裁決的種類1.權屬糾紛的裁決2.侵權糾紛的裁決3.損害賠償糾紛的裁決4.權屬糾紛、侵權糾紛和損害賠償及其裁決之間的關系九、行政調解(一)行政調解的含義
行政調解,是指由行政機關主持的,以國家政策、法律為依據,以自愿為原則,通過說服教育的方法,促使雙方當事人友好協(xié)商,達成協(xié)議,從而解決爭議的方法和活動。(二)行政調解的特征1.行政調解是由行政機關主持的,其調解主體僅限于行政機關。2.行政調解以當事人自愿為原則。3.行政調解是一種訴訟外的調解,它不是仲裁或行政訴訟的必經程序,不能限制當事人的仲裁申請權和司法訴權。4.行政調解的對象既可以是民事爭議又可以是行政爭議。(三)行政調解的種類1.依據行政調解的效力,可分為正式調解和非正式調解。2.依據行政調解的對象,可分為民事爭議調解和行政爭議調解。(四)行政調解的程序1.提交調解申請2.征求意見3.調查事實4.調停、斡旋5.調解協(xié)議書的送達(五)行政調解的法律后果1.行政處理后果2.強制執(zhí)行后果十、行政處罰(一)行政處罰的含義
行政處罰,是指行政主體為達到對違法者予以懲戒,促使其以后不再犯,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的目的,依法對行政相對人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給予人身的、財產的、名譽的及其他形式的法律制裁的行政行為。(二)行政處罰的特征
1.行政處罰的主體是行政主體,實施行政處罰必須依據法定權限。2.行政處罰是針對有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行為(違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為)的行政相對人的制裁。3.行政處罰的目的既是為了有效實施行政管理,維護公共利益和社會秩序,保護公民、法人或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同時也是對違法者予以懲戒和教育,使其以后不再犯。4.行政處罰是對于違反行政法律規(guī)范尚未構成犯罪的行政相對人的制裁。(三)行政處罰種類1.人身罰亦稱自由罰,是限制或剝奪違法者人身自由的行政處罰。(1)行政拘留(2)驅逐出境、禁止進境或出境、限期出境2.財產罰財產罰是特定的行政機關或法定的其他組織強迫違法者交納一定數額的金錢或一定數量的物品,或者限制、剝奪其某種財產權的處罰。(1)罰款(2)沒收3.行為罰
亦稱能力罰,是限制或剝奪行政違法者某些特定行為能力和資格的處罰。(1)責令停產停業(yè)(2)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執(zhí)照4.申誡罰
亦稱精神罰或影響聲譽罰,是行政機關向違法者發(fā)出警戒,申明其有違法行為,通過對其名譽、榮譽、信譽等施加影響,引起其精神上的警惕,使其不再違法的處罰形式。(1)警告(2)通報批評(四)責令當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違法行為1.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的內容及形態(tài)
《行政處罰法》第23條規(guī)定:“行政機關實施行政處罰時,應當責令當事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保ǖ?3條)
改正違法行為,包括停止違法行為,積極主動地協(xié)助行政處罰實施機關調查取證,消除違法行為所造成的不良后果,造成損害的,則要依法承擔民事責任,依法予以賠償。
《行政處罰法》第23條是基于我國有關具體法律、法規(guī)的規(guī)定進行的總結性規(guī)定。2.責令改正或者限期改正與行政處罰的區(qū)別和聯系區(qū)別表現為如下四點:(1)概念有別(2)性質及內容不同(3)形式各異(4)角度不同聯系表現在如下三個方面:(1)起因相同。二者均是由于相對人的違法行為引起的。(2)目的一致。二者的根本目的均是維護行政管理秩序,保護公民和組織的合法權益,維護公共利益。(3)同步進行。在實施行政處罰時,往往同時責令違法行為人改正或者限期改正違法行為。(五)行政處罰的原則1.處罰法定的原則(1)處罰設定權的法定性(2)處罰主體及其職權的法定性(3)被處罰行為的法定性(4)處罰的種類、內容和程序的法定性2.處罰公正、公開的原則3.處罰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4.保障相對人權利的原則實質上是由保障相對人陳述權、申辯權的原則和無救濟便無處罰的原則構成的。5.職能分離的原則(1)行政處罰的設定機關和實施機關相分離(2)行政處罰的調查、檢查人員和行政處罰的決定人員相分離(3)作出罰款決定的機關和收繳罰款的機構分離(4)由非本案人員擔任聽證主持人的原則6.一事不再罰的原則
行政處罰以懲戒違法行為人,使其以后不再犯為目的,而不是以某種義務的履行為目的,所以一次處罰即可達到目的。該原則包括如下三層意思:(1)對當事人的同一個違法行為,不得給予兩次以上罰款的行政處罰。(2)違法行為構成犯罪的,行政機關必須將案件移送司法機關,依法追究刑事責任(3)違法行為構成犯罪,人民法院判處拘役或者有期徒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行政拘留的,應當依法折抵相應刑期;人民法院判處罰金時,行政機關已經給予當事人罰款處罰的,應當折抵相應罰金。(六)行政處罰的程序
1.行政處罰決定程序(1)簡易程序也稱當場處罰程序,是指國家行政機關或者法律授權的組織對符合法定條件的行政處罰事項,當場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的處罰程序。(2)一般程序或稱為普通程序,是指除法律特別規(guī)定應當適用簡易程序和聽證程序的以外,行政處罰通常所應適用的程序。(3)聽證程序
《行政處罰法》第42條規(guī)定的聽證程序,在采取狹義的聽證概念的同時,又將其適用范圍進行了相應的限制。
聽證程序,即行政機關為了查明案件事實、公正合理地實施行政處罰,在作出責令停產停業(yè)、吊銷許可證或者執(zhí)照、較大額罰款等行政處罰決定之前,應當事人要求,通過公開舉行由有關各方利害關系人參加的聽證會,廣泛聽取意見的方式、方法和制度。
聽證程序具有如下特征:第一、聽證是由行政機關主持的并由有關利害關系人參加的程序。第二、聽證公開進行。但涉及國家機密、商業(yè)秘密和個人隱私的除外。第三、聽證程序只適用于行政處罰領域的特定案件。第四、聽證程序的適用以當事人申請為前提。第五、組織聽證是行政機關的法定義務。
2.行政處罰執(zhí)行程序行政處罰執(zhí)行程序,是指有關國家機關保證行政處罰決定所確定的當事人的義務得以履行的程序。行政處罰執(zhí)行程序主要包括如下內容:(1)專門機構收繳罰款(2)當場收繳罰款(3)執(zhí)行保障措施3.《治安管理處罰法》對行政處罰程序的發(fā)展《治安管理處罰法》充實、完善了處罰程序方面的內容,其主要變化在于:一是明確規(guī)定排除非法證據;二是明確規(guī)定了回避制度;三是明確規(guī)定了傳喚詢問的時限,原則規(guī)定了“通知家屬”的程序;四是規(guī)范了搜查、人身檢查等強制措施的執(zhí)行程序;五是取消了復議前置程序。十一、行政指導(一)行政指導的概念、方式和類型1.行政指導的概念
行政指導,是指國家行政機關在其所管轄事務的范圍內,對于特定的人、企業(yè)、社會團體等,運用非強制性手段,獲得相對人的同意或協(xié)助,指導行政相對人采取或不采取某種行為,以實現一定行政目的的行為。
2.行政指導的方式和類型
行政指導,通常采用說服、教育、示范、勸告、建議、協(xié)商、政策指導、提供經費幫助、提供知識/技術幫助等非強制性手段和方法。從行政指導的作用看來,一般可以分為助成性行政指導、規(guī)制性行政指導和調整性行政指導三大類。(1)助成性行政指導(2)規(guī)制性行政指導(3)調整性行政指導(二)行政指導的特征
1.行政指導的非強制性。即相對人對行政指導服從的任意性。2.行政指導的事實行為性。行政指導采取指導、勸告、建議及其他不具有法律強制力的手段,行政機關和相對人之間不產生任何法律意義上的權利義務關系,不發(fā)生任何法律效果。3.行政指導的能動性。4.行政指導關系中行政機關的優(yōu)越性。(三)行政指導的是非功過行政機關只要采取行政指導的形式,就可以不受法的拘束,在自己所掌管的范圍內機動地把握行政需要的變化,補充法律的不完備。行政機關靈活自如地采取隨機應變的對應措施,在經濟行政領域中,根據形勢的變化,對有關企業(yè)進行經常性的適當而妥貼的行政指導,對于避免經濟資源的不合理配置,發(fā)揮著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行政指導,特別是法定外的行政指導,由于不受任何法的制約,完全依據行政機關的判斷,有時難以明確責任的所在,有時甚至因行政機關的恣意專橫而導致損害相對人權利和利益的結果發(fā)生。(四)關于行政指導的法律救濟
1.行政指導的法律根據2.實施行政指導的條件(1)行政指導必須是屬于該行政機關的組織法上的權限的事項(2)行政指導也要服從法律優(yōu)先的原則(3)行政指導是要求相對人進行任意協(xié)助的作用(4)當行政指導的要件由法律規(guī)定時,行政指導的權限自身受法律制約3.對行政指導的救濟途徑擴大行政訴訟等救濟途徑,充實和完善救濟程序,比要求行政指導有法律根據更有意義。當由于行政指導蒙受意外的損害時,除通過行政訴訟進行救濟外,還必須允許提出國家賠償請求。但是,是否服從行政指導,畢竟是相對人的自由,因而受到損害不能一概歸責于行政指導。在損害賠償的實際中,因果關系的成立也很難得以承認。十二、行政合同
(一)行政合同的含義和特征
行政機關為實現行政目的,與行政相對人之間基于相反方向的意思一致而締結的契約,稱為行政合同,或稱為行政契約。1.行政合同的當事人中必須有一方是行政主體2.行政合同的內容是執(zhí)行公務3.行政合同條款中規(guī)定私法以外的規(guī)則4.行政合同受特殊法律規(guī)范調整5.行政合同實行特定管轄制,一般應由行政法院或行政庭管轄(二)行政合同的幾種分類方法1.根據行政關系的范圍不同,可以分為內部合同和外部合同2.根據合同內容的不同,可以分為承包合同、轉讓合同和委托合同3.其他分類方法(1)根據合同是否具有給付內容,將行政合同分為有金錢給付內容的合同和無金錢給付內容的合同。(2)根據行政機關的職務范圍不同,將行政合同分為各種專業(yè)管理合同,如工業(yè)管理行政合同、交通管理行政合同等。(三)我國行政合同的具體表現形式1.土地有償出讓、承包合同是指國家以土地所有者的身份將土地使用權在一定時期內讓與土地使用者,并由土地使用者向國家支付土地使用權出讓金的合同行為。這是對土地進行有效管理的重要方式。2.全民所有制工業(y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制定職業(yè)發(fā)展路線圖計劃
- 印刷行業(yè)美工工作總結
- 《豪宅精裝修解讀》課件
- 《制肺部疾病》課件
- 2023年山東省聊城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2023年山東省菏澤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2023年河南省許昌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2卷含答案
- 2023年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和浩特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2022年貴州省遵義市公開招聘警務輔助人員輔警筆試自考題1卷含答案
- 《糖尿病飲食護理》課件
- 光伏扶貧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鈑金沖壓件質量要求
- 2022年高考全國甲卷語文試題評講課件55張
- 欠條(標準模版)
- 項目財務核算業(yè)務藍圖
- 8.臺球助教速成培訓手冊0.9萬字
- 深圳京基·KKmall市場考察報告(45頁
- 國家開放大學電大本科《西方社會學》2023-2024期末試題及答案(試卷代號:1296)
- JBT5323-91立體倉庫焊接式鋼結構貨架 技術條件
- 60m3臥式液化石油氣儲罐設計
- 命題多維細目表()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