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的測量試的題目及問題解釋_第1頁
建筑工程的測量試的題目及問題解釋_第2頁
建筑工程的測量試的題目及問題解釋_第3頁
建筑工程的測量試的題目及問題解釋_第4頁
建筑工程的測量試的題目及問題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實用標準文案建筑工程測量試題庫參考答案一、 填空題地面點到假定水準面的鉛垂距離稱為該點的相對高程。通過平均海水面的水準面稱為大地水準面。測量工作的基本工作是高程測量、水平角度測量、距離測量。測量使用的平面直角坐標是以兩條相互垂直線的交點為坐標原點,以南北方向為X軸,以東西方向為Y軸。地面點位若用地理坐標表示,應為經(jīng)度、緯度和絕對高程。地面兩點間高程之差,稱為該兩點間的高差。在測量中國,將地表面當平面對待,指的是在100平方千米圍時,距離測量數(shù)據(jù)不至于影響測量成果的精度。測量學的分類,大致可分為大地測量學、普通測量學、攝影測量學、工程測量學、地圖繪制學。9. 地球是一個旋轉(zhuǎn)的橢球體,如果把它看作圓球,其半徑的概值為 6371Km我國的珠穆朗瑪峰頂?shù)慕^對高程為8848.13m。地面點的經(jīng)度為該點的子午面與首子午面所夾的二面角。地面點的緯度為該點的鉛垂線與赤道平面所組成的角度。測量工作的程序是從整體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測量學的任務是測定和測設。直線定向的標準方向有真子午線方向、磁子午線方向、坐標縱軸方向。由坐標縱軸線北端方向順時針轉(zhuǎn)到測線的水平夾角為直線的坐標方位角。17.距離丈量的相對誤差的公式為 D=D+△Ld+△Lt+△Lh。18.坐標方位角的取值圍是 0°-360°。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確定直線方向的工作稱為直線定向,用目估法或經(jīng)緯儀法把許多點標定在某一已知直線上的工作為直線定線。20.距離丈量是用相對誤差來衡量其精度的,該誤差是用分子為 1的分數(shù)形式來表示。用平量法丈量距離的三個基本要尺子要拉平、標桿要立直且定線要直、對點投點和讀數(shù)要準確。直線的象限是指直線與標準方向的北端或南端所夾的銳角,并要標注所在象限。某點磁偏角為該點的磁北方向與該點的真北方向的夾角。24.某直線的方位角與該直線的反方位角相差 180°。地面點的標志,按保存時間長短可分為臨時性標志和永久性標志。丈量地面兩點間的距離,指的是兩點間的水平距離森林羅盤儀的主要組成部分為望遠鏡、羅盤盒和基座。某直線的方位角為123°20′,則它的位角為303°20′。水準儀的檢驗和校正的項目有圓水準器的檢校、十字絲橫絲垂直與儀器豎直軸、水準管軸平行于儀器豎軸。水準儀主要軸線之間應滿足的幾何關(guān)系為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圓水準管軸平行于豎軸、十字絲中絲垂直于豎軸。由于水準儀校正不完善而剩余的i角誤差對一段水準路線高差值的影響是后視距和與前視距和之差的大小成正比。32.閉合水準路線高差閉合差的計算公式為 fh=∑hi-(h8-hA).水準儀的主要軸線有圓水準器軸、儀器豎軸、望遠鏡視準軸、水準管軸。水準測量中,轉(zhuǎn)點的作用是傳遞高程,在同一轉(zhuǎn)點上,既有本站前視讀數(shù),又有下站后視讀數(shù)。水準儀上圓水準器的作用是使儀器豎軸鉛垂,管水準器的作用是使儀器視線水平。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通過水準管零點與壁圓弧的切線為水準管軸。轉(zhuǎn)動物鏡對光螺旋的目的是使用目標影像清晰。一般工程水準測量高程差允許閉和差為±40√L或±12√n。一測站的高差hab為負值時,表示A點高,B點低。用高差法進行普通水準測量的計算校核的公式是∑h=∑a-∑b=H終-H始。微傾水準儀由望遠鏡、水準器、基座三部分組成。通過圓水準器壁圓弧零點的法線稱為圓水準器軸。微傾水準儀精平操作是旋轉(zhuǎn)望遠鏡微傾螺旋使水準管的氣泡劇中,符合影像符合。水準測量高差閉合的調(diào)整方法是將閉合差反其符號,按各測段的水準路線長度成比例分配或按測站數(shù)成比例分配。用水準儀望遠鏡筒上的準星和照門照準水準尺后,在目鏡中看到圖像不清晰,應該物鏡對光螺旋,若地十字絲不清晰,應旋轉(zhuǎn)目鏡對光螺旋。水準點的符號,采用英文字母BM表示。水位測量的測站校核,一般用雙面尺法或變換儀高法。支水準路線,既不是附全路線,也不是閉合路線,要求進行往返測量,才能求出高差閉合差。水準測量時,由于尺豎立不直,該讀數(shù)值比正確讀數(shù)偏大。水準測量的轉(zhuǎn)點,若找不到堅實穩(wěn)定且凸起的地方,必須用尺墊踩實后立尺。為了消除i角誤差,每站前視、后視距離應大致相等,每測段水準路線的前視距離和后視距離之和應大致相等。水準測量中絲讀數(shù)時,不論是正像或倒像,應由小到大,并估讀到mm數(shù)。測量時,記錄員應對觀測員讀的數(shù)值,再復誦一遍,無異議時,才可記錄在表中。記錄有誤,不能用橡皮擦拭,應劃掉重記。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使用測量成果時,對未經(jīng)校核與調(diào)整的成果,不能使用。55.從A到B進行往返水準測量,其高差為:往測 3.625m;返測-3.631m,則A、B之間的高差hAB=3.628m。已知B點高程為241.000m,A、B點間的高差hAB=+1.000m,則A點高程為240.000m。A點在大地水準面上,B點在高于大地水準面100m的水準面上,則A點的絕對高程是0m,B點的絕對高程是 100m。58.在水準測量中,水準儀安裝在兩立尺點等距處,可以消除 i角誤差、地球曲率的影響、大氣折光的影響及望遠鏡對光調(diào)焦運行的誤差 。已知A點相對高程為100m,B點相對高程為-200m,則高差hAB=+300m;若A點在大地水準面上,則B點的絕對高程為-300m。在進行水準測量時,對地面上A、B、C點的水準尺讀取讀數(shù),其值分別為1.325m,1.005m,1.555m,則高差hBA=-0.32m,hBC=-0.55m,hCA=+0.23m經(jīng)緯儀的安置工作包括對中、整平。豎直角就是在同一豎直面,視線與水平線之夾角。用J6級經(jīng)緯儀觀測豎角,盤右時豎盤讀數(shù)為R=260°00′12″,已知豎盤指標差x=-12″,則正確的豎盤讀數(shù)為260°00′24″。經(jīng)緯儀的主要幾何軸線有視準軸、水準管軸、豎軸、橫軸。經(jīng)緯儀安置過程中,整平的目的是使水平度盤水平使儀器豎軸鉛垂,對中的目的是使儀器中心與測站點位于同一鉛垂線上。根據(jù)水平角的測角原理,經(jīng)緯儀的視準軸應與橫軸相垂直。當經(jīng)緯儀的豎軸位于鉛垂線位置時,照準部的水準管氣泡應在任何位置都劇中。整平經(jīng)緯儀時,先將水準管與一對腳螺旋連線平行,轉(zhuǎn)動兩腳螺旋使氣泡劇中,再轉(zhuǎn)動照準部90°,調(diào)節(jié)另一腳螺旋使氣泡劇中。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經(jīng)緯儀各軸線間應滿足下列幾何關(guān)系LL⊥VV、CC⊥HH、HH⊥VV、十字絲豎絲垂直于HH、光學對中器的光軸與儀器豎軸重合。豎盤指標差是指當視線水平,指標水準管氣泡劇中時,指標沒指向90°或90°的整數(shù)倍所產(chǎn)生的讀數(shù)差值。用測回法測定某目標的豎直角,可消除指標差誤差的影響。經(jīng)緯儀豎盤指標差計算公式為X=1/2(a右-a左)=1/2(R+L-360°。)水平制動螺旋經(jīng)檢查沒有發(fā)現(xiàn)問題,但在難測過程中國發(fā)現(xiàn)微動螺旋失效,其原因是沒有將水平制動螺旋制緊。豎盤讀數(shù)前必須將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否則該豎盤讀數(shù)是錯誤的。測微尺的最大數(shù)值是度盤的最小刻劃。經(jīng)緯儀由照準部、水平度盤、基座三部分組成。經(jīng)緯儀是測定角度的儀器,它既能觀測水平角,又可以觀測豎直角。水平角是經(jīng)緯儀置測站點后,所照準兩目標的視線,在水平投影面上的夾角。豎直角有正、負之分,仰角為正,俯角為負。豎直角為照準目標的視線與該視線所在豎面上的水平線之夾角。經(jīng)緯儀在檢、校中,視準軸應垂直與橫軸的檢驗有兩種方法。它們分別為橫尺法和讀數(shù)法。經(jīng)緯儀豎盤指標差為零,當望遠鏡視線水平,豎盤指標水準管氣泡居中時,豎盤讀數(shù)應為90°或90°的倍數(shù)。用測回法觀測水平角,可以消除儀器誤差中的視準軸誤差、橫軸誤差、度盤偏心差。觀測誤差按性質(zhì)可分為系統(tǒng)誤差和偶然誤差兩類。測量誤差是由于儀器本身誤差、觀測誤差、外界自然條件影響三方面的原因產(chǎn)生的。直線丈量的精度是用相對誤差來衡量的。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87.相同的觀測條件下,一測站高差的中誤差為 m=±√([△△]/n)。衡量觀測值精度的指標是中誤差、容許差和相對誤差。89.對某目標進行n次等精度觀測,某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是觀測值中誤差的0.797倍。90.在等精度觀測中,對某一角度重復觀測多次,觀測值之間互有差異,其觀測精度是相同的。在同等條件下,對某一角度重復觀測n次,觀測值為l1、l1、?、ln,其誤差均為m,則該量的算術(shù)平均值及其中誤差分別為∑Li/n和±√([△△]/n)。在觀測條件不變的情況下,為了提高測量的精度,其唯一方法是提高儀器的等級。當測量誤差大小與觀測值大小有關(guān)時,衡量測量精度一般用相對誤差來表示。測量誤差大于極限誤差時,被認為是錯誤,必須重測。用經(jīng)緯儀對某角觀測四次,由觀測結(jié)果算得觀測值中誤差為±20″。則該角的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為±10″。某線段長度為300m,相對誤差為1/1500,則該線段中誤差為±0.2m。有一N邊多邊形,觀測了N-1個角度,其中誤差均為±10″,則第N個角度的中誤差是 。導線的布置形式有閉合導線、附和導線、支導線??刂茰y量分為平面和高程控制。閉合導線的縱橫坐標增量之和理論上應為零,但由于有誤差存在,實際不為零,應為 。小三角鎖近似平差的主要步驟是角度閉合差的計算和調(diào)整、基線閉合差的計算和調(diào)整。導線測量的外業(yè)工作是踏堪選點、測角、丈量邊長。丈量基線邊長應進行的三項改正計算是尺長改正、溫度改正、傾斜改正。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閉合導線坐標計算過程中,閉合差的計算與調(diào)整有角度閉合差的計算和調(diào)整、坐標增量閉合差的計算和調(diào)整。觀測水平角時,觀測方向為兩個方向時,其觀測方法采用測回法測角,三個以上方向時采用方向觀測法測角。小區(qū)域平面控制網(wǎng)一般采用小三角網(wǎng)和方格網(wǎng)。小三角網(wǎng)的布置形式有單三角鎖、中點多邊形、大地四邊形、線形三角形。一對雙面水準尺的紅、黑面的零點差應為4.687m、4.787m。四等水準測量,采用雙面水準尺時,每站有8個前、后視讀數(shù)。在方向觀測法中,2C互差是同一測回各方向之間是2C誤差之差值。地面上有A、B、C三點,已知AB邊的坐標方位角為35°23′,又測得左夾角為89°34′,則CB邊的坐標方位角為 124°57′。設A、B兩點的縱坐標分別為500m、600m,則縱坐標增量△XBA=-100m。113. 設有閉合導線 ABCD,算得縱坐標增量為△ xBA=+100.00m, △xCB=-50.00m, △xCD=-100.03m, △xAD=+50.01m, 則縱坐標增量閉合差 fx=0.02m。在同一幅圖力,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等高線平距相等表示坡度均勻。平板儀的安置包括對中、整平、定向三項工作。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的相鄰點的連線。118.在碎部測量中采用視距測量法,不論視線水平或傾斜,視距是從 儀器橫軸中點到十字絲所照準目標點之間的距離。平板儀測圖是采用正射投影方法和圖上圖形與地面圖形相似的原理成圖的。120.若知道某地形圖上線段AB的長度是3.5cm,而該長度代表實地水平距離為17.5m,則該地形圖的比例尺為1:500,比例尺精度為50mm。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121.圓曲線的測設元素是指切線長、曲線長、外距、切曲差。122.圓曲線的主點有圓曲線起點、中點、終點。123.用切線支距法測設設圓曲線一般是以曲線的起點或終點為坐標原點,以切線方向為X軸,以垂直于切線方向的半徑方向為y軸。124.縱斷面圖地面線是根據(jù)中樁里程和地面高程繪制的。125.已知后視A點高程為Ha,A尺的讀數(shù)為a,前視點B尺的讀數(shù)為b,其視線高為Ha+a,B點的高程等于Ha+a-b 。.在施工測量中測設點的平面位置,根據(jù)地形條件和施工控制點的布設,可采用 直角坐標法、極坐標法、角度交會法、和距離交會法。127.建筑場地的平面控制,主要有 建筑基線、建筑方格網(wǎng)和導線等形式;高程控制在一般情況下,采用四等水準測量方法。.建筑物定位后,在開挖基槽前一般要把軸線延長到槽外安全地點,延長軸線的方法有兩種,即龍門板法和軸線控制樁法。129.高層樓房建筑物軸線豎向投測的方法主要有吊錘法、 經(jīng)緯儀投測法和激光鉛錘儀法。四、名詞解釋1、圓水準器軸——圓水準器零點(或中點)法線。2、管水準器軸——管水準器圓弧零點(或中點)切線。3、水平角——過地面任意兩方向鉛垂面之間的兩面角。4、垂直角——地面任意方向與水平面在豎直面的夾角。5、視差——物像沒有成在望遠鏡十字絲分劃板面上,產(chǎn)生的照準或讀數(shù)誤差。6、真北方向——地面P點真子午面與地球表面交線稱為真子午線,真子午線在P點的切線北方向稱真北方向。7、等高距——相鄰兩條等高線的高差。8、水準面——處處與鉛垂線垂直的連續(xù)封閉曲面。9、直線定向——確定地面直線與標準北方向的水平角。10、直線定線——用鋼尺分段丈量直線長度時,使分段點位于待丈量直線上,有目測法與經(jīng)緯儀法。11、豎盤指標差——經(jīng)緯儀安置在測站上,望遠鏡置于盤左位置,視準軸水平,豎盤指標管水準氣泡居中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或豎盤指標補償器工作正常 ),豎盤讀數(shù)與標準值 (一般為90°)之差為指標差。12、坐標正算——根據(jù)一條邊長的方位角與水平距離,計算坐標增量。13、坐標反算——根據(jù)一條邊長的坐標增量,計算方位角與水平距離。14、直線的坐標方位角 ——直線起點坐標北方向,順時針到直線的水平夾角,其值應位于 0°~360°之間。15、地物——地面上天然或人工形成的物體,它包括湖泊、河流、海洋、房屋、道路、橋梁等。16、地貌——地表高低起伏的形態(tài),它包括山地、丘陵與平原等。17、地形——地物和地貌總稱。18、測定——使用測量儀器和工具, 通過測量與計算將地物和地貌的位置按一定比例尺、 規(guī)定的符號縮小繪制成地形圖,供科學研究與工程建設規(guī)劃設計使用。19、測設——將在地形圖上設計建筑物和構(gòu)筑物的位置在實地標定出來,作為施工的依據(jù)。20、誤差傳播定律 ——反映直接觀測量的誤差與函數(shù)誤差的關(guān)系。五、簡答題、測量工作的基本原則是什么?從整體到局部——測量控制網(wǎng)布設時,應按從高等級向低等級的方法布設,先布設一等網(wǎng),二等網(wǎng)為在一等網(wǎng)的基礎上加密,三等網(wǎng)為在二等網(wǎng)的基礎上加密,四等網(wǎng)為在三等網(wǎng)的基礎上加密。先控制后碎部——測量地物或地貌特征點三維坐標稱為碎部測量,碎部測量應在控制點上安置儀器測量,因此碎部測量之前,應先布設控制網(wǎng),進行控制測量,測量出控制點的三維坐標。、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義的?有何作用?答:比例尺精度等于 0.1M(mm),M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確定測圖時距離的測量精度。例如,取M=500,比例尺精度為 50mm=5cm ,測繪 1:500 比例尺的地形圖時,要求測距誤差應小于5cm。、微傾式水準儀有哪些軸線?圓水準器軸——LL,豎軸——VV,管水準器軸——LL,視準軸——CC。4、用公式RABarctanyAB計算出的象限角RAB,如何將其換算為坐標方位角AB?xABxAB>0,yAB>0時,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B=RAB;xAB<0,yAB>0時,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B=RAB+180°;xAB<0,yAB<0時,R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B=RAB+180°;xAB>0,yAB<0時,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B=RAB+360°。、等高線有哪些特性?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相等。②等高線是閉合曲線, 不能中斷(間曲線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圖閉合, 則必定在相鄰的其它圖幅閉合。③等高線只有在陡崖或懸崖處才會重合或相交。④等高線經(jīng)過山脊或山谷時改變方向,因此山脊線與山谷線應和改變方向處的等高線的切線垂直相交。⑤在同一幅地形圖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線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等高線平距小則表示地面坡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度大;平距相等則坡度相同。傾斜平面的等高線是一組間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線。、用中絲讀數(shù)法進行四等水準測量時,每站觀測順序是什么?照準后視標尺黑面,直讀視距,精確整平,讀取標尺中絲讀數(shù);照準后視標尺紅面,讀取標尺中絲讀數(shù);照準前視標尺黑面,直讀視距,精確整平,讀取標尺中絲讀數(shù);照準前視標尺紅面,讀取標尺中絲讀數(shù)。上述觀測順序簡稱為“后—后—前—前”。、導線坐標計算的一般步驟是什么?計算方位角閉合差f,f<f限時,反號平均分配f;推算導線邊的方位角,計算導線邊的坐標增量x,y,計算坐標增量閉合差fx,fy,計算全長相對閉合差Kfx2fy2D為導線各邊長之和,如果,式中DK<K限,按邊長比例分配fx,fy。計算改正后的導線邊的坐標增量,推算未知點的平面坐標。8、水準測量時為什么要求前后視距相等?水準儀視準軸不平行于管水準器軸之差稱為 i角,當每站的前后視距相等時, i角對前后視讀數(shù)的影響大小相等,符號相同,計算高差時可以抵消。9、視差是如何產(chǎn)生的?消除視差的步驟?物像沒有成在十字絲分劃板上。 望遠鏡照準明亮背景, 旋轉(zhuǎn)目鏡調(diào)焦螺旋, 使十字絲十分清晰; 照準目標,旋轉(zhuǎn)物鏡調(diào)焦螺旋,使目標像十分清晰。二、 簡述題1.測量學的任務和作用是什么?答:從測量目的和技術(shù)來看,其主要任務是測定和測設。作用:(1)勘測設計階段 為選線測制帶狀地形圖;(2)施工階段 把線路和各種建筑物正確地測設到地面上;(3)竣工測量 對建筑物進行竣工測量;(4)運營階段 為改建、擴建而進行的各種測量;(5)變形觀測 為安全運營,防止災害進行變形測量。3.高斯投影的方法是什么?答:高斯投影首先是將地球按經(jīng)線劃分成帶,投影時設想用一個空心橢圓柱橫套在參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考橢球體外面,使橢圓柱與某一中央子午線相切,將球面上的圖形按保角投影的原理投影到圓柱體面上,然后將圓柱體沿著過南北極的母線切開,展開成為平面,并在該平面上定義平面直角坐標系。4.由于標準方向的不同,方位角可以分為哪幾類?答:可以分為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坐標方位角。真方位角是以過直線起點和地球南、北極的真子午線指北端為標準方向的方位角。磁方位角是以過直線起點和地球磁場南、北極的磁子午線指北端為標準方向的方位角。坐標方位角是以過直線起點的平面坐標縱軸平行線指北端為標準方向的方位角。5.在一個測站上,高差的正、負號說明什么問題 ?答:在一個測站上,高差等于后視讀數(shù)減去前視讀數(shù)。高差為正,說明后視讀數(shù)大于前視讀數(shù);高差為負,說明后視讀數(shù)小于前視讀數(shù)。6.DS3型微傾式水準儀上的圓水準器和管水準器各有什么作用 ?答:圓水準器是用來指示豎軸是否豎直的裝置。管水準器是用來指示視準軸是否水平的裝置。7.簡述在一個測站上進行普通水準測量時, DS3型微傾式水準儀的操作使用方法及步驟。答:(1)安置水準儀;(2)粗略整平;(3)瞄準水準尺 (4)精確整平與讀數(shù)。8.簡述水準測量的原理。答:水準測量原理是利用水準儀所提供的水平視線,并借助水準尺,來測定地面兩點間的高差,然后根據(jù)其中一點的已知高程推算出另一點的高程。9.什么叫水準點、中間點和轉(zhuǎn)點?它們的作用是否相同?答:不同。事先埋設標志在地面上,用水準測量方法建立的高程控制點稱為水準點。水準測量時每站之間的立尺點,僅起高程傳遞作用,稱為轉(zhuǎn)點。水準測量時每站除轉(zhuǎn)點外,測定了其它點的高程值,這些點不起高程傳遞作用,稱為中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間點。整理水準測量數(shù)據(jù)時,計算檢核所依據(jù)的的基本公式?答:∑h=∑a-∑b。水準測量的測站檢核常用什么方法?答:變動儀器高法或雙面尺法。水準測量中,使前后視距大致相等,可以消除或削弱什么誤差?答:可以消除或削弱水準管軸不平行視準軸的誤差、地球曲率產(chǎn)生的誤差、大氣折光產(chǎn)生的誤差。何謂視差?產(chǎn)生視差的原因是什么?怎樣消除視差?答:眼睛在目鏡端上、下微動,若看到十字絲與標尺的影像有相對移動時,這種現(xiàn)象稱為視差。由于視差的存在,當眼睛與目鏡的相對位置不同時,會得到不同的讀數(shù),從而增大了讀數(shù)的誤差。消除的方法是反復仔細調(diào)節(jié)物鏡和目鏡調(diào)焦螺旋,直到眼睛上、下移動時讀數(shù)不變?yōu)橹?。水準儀i角的檢驗和校正過程是什么?答:檢驗步驟:(1)在較平坦的場地選擇相距約為 80m的A、B兩點,在A、B兩點放尺墊或打木樁。用皮丈量出AB的中點C.(2)將水準儀安置在 C點,測量高差hAB。由于前、后視距相等,因此 i角對前、后視讀數(shù)產(chǎn)生的誤差都相等。因此計算出的高差 hAB不受i角誤差影響,為了提高高差的觀測精度,可采用兩次儀器高差法。當兩次高差之差不大于 3mm時,取平均值作為觀測成果。(3)將水準儀移到一個立尺點的附近,儀器與近尺的視距應稍大于儀器的最短視距, 測量A、B兩點高差hAB,若hAB=hAB,則水準管平行于視準軸,否則存在 i角誤差,不符合測量規(guī)要求時,必須校正。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校法:儀器搬站后,由于與近尺點視距很短, i角誤差對讀數(shù) b2影響很小,可以忽略。因儀器距A點最近,i角誤差對遠尺讀數(shù)上的影響 XA最大,校正時首先計算視準軸水平時在遠尺上的應有讀數(shù)a2,然后保持望遠鏡不動,轉(zhuǎn)動微傾螺旋,改變視線位置,使儀器在遠尺讀數(shù)為a2。此時視準軸處于水平狀態(tài),但水準管軸不水平了。最后用校正針撥動位于目鏡端水準管上下兩個校正螺絲。校正時必須先松一個后緊一個,直至水準管氣泡嚴密符合。經(jīng)緯儀有哪些部分組成?水平度盤和豎直度盤有什么區(qū)別?答:主要有照準部、水平度盤和基座組成。水平度盤是一個刻有分劃線的光學玻璃圓盤,用于測量水平角,按順時針方向標有數(shù)字,它與照準部是分離的,觀測水平角時,其位置相對固定,不隨照準部一起轉(zhuǎn)動。豎盤是一個帶有刻度注記的光學玻璃圓盤,固定在一起,用于測量豎直角,當望遠鏡在豎直面轉(zhuǎn)動時,豎盤也隨之轉(zhuǎn)動,但用于讀數(shù)的指針不動。經(jīng)緯儀的軸線有哪些?各軸線之間應滿足的關(guān)系是什么?答:經(jīng)緯儀的主要軸線有:照準部水準管軸LL、儀器豎軸VV、望遠鏡視準軸CC、儀器橫軸HH。滿足關(guān)系:(1)照準部水準管軸 LL垂直于儀器豎軸 VV;(2)視準軸CC垂直于儀器橫軸 HH;(3)儀器橫軸HH垂直于儀器豎軸VV。.光學對中器的檢驗和校正過程是什么?答:(1)裝在照準部上的光學對中器檢驗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點上加上儀器并整平。用對中器刻七圈的中心瞄準地面點 A,并作“+”字記號,轉(zhuǎn)動照準部 180°,若對中呂刻劃圈的中心偏離“+”字中心,則須校正。校法:找出“+”字中心與刻劃圈中心的中點 P,調(diào)節(jié)轉(zhuǎn)向棱鏡座上的調(diào)節(jié)螺釘,直至刻劃圈中心與P點重合。(2)裝在基座上的光學對中器檢驗方法:在平坦地面任意一點上架儀器并整平。沿基座的邊緣用鉛筆把基座輪廓畫在三角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架頂部的平面上。然后在地面上放一紙,將對中器刻劃圈中心的位置在紙上標出,稍送連接螺旋,轉(zhuǎn)動基座120°,使基座的邊緣與三角架頂部所劃的基座輪廓邊對齊,旋緊連接螺旋并整平儀器,又將刻劃圈中心的位置在紙上標出,再轉(zhuǎn)動基座 120°,重復以上操作。以上3次在紙上標出的點若不重合,則定出示誤三角形的中點,一邊校正。校法:用撥針或螺絲刀轉(zhuǎn)動對中器的調(diào)整螺絲,時期刻劃圈中心對準示誤三角形的中心點。18.試述測量誤差的主要來源有哪些方面 ?答:(1)測量儀器。由于測量儀器的制造不十分完善及檢驗、校正的殘余誤差,必然使觀測值中包含有因儀器本身而產(chǎn)生的測量誤差。觀測者。操作儀器的觀測員感覺器官的鑒別能力有一定局限性,所以在儀器的安置、照準、讀數(shù)等方面都不可避免地會產(chǎn)生測量誤差。外界條件。觀測時所處的外界條件發(fā)生變化,例如,溫度高低、濕度大小、風力強弱以及大氣折光等因素的影響都會產(chǎn)生測量誤差。.光電測距法的原理是什么?答:通過測量光波在待測距離 D上往返傳播一次所需要的時間 t2D按D=1/2ct 2D和c=c0 /n來計算待測距離 D(c為光在大氣中的傳播速度、 c0為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 n為大氣折射率)測量豎直角與測量水平角有何不同?觀測豎直角時豎盤指標水準管的氣泡為何一定要居中?答:測定豎直角時,水平視線方向的讀數(shù)是不需要讀取的。它是一個固定數(shù)值。在正確情況下,它是90°的整倍數(shù),如00、900、1800、2700 等。所以測定豎直角時,實際上只要視線對準目標后讀一個數(shù)就行了。水平度盤應位于水平位置,豎盤應在豎直面。這一項是通過照準部水準管的氣泡居中來實現(xiàn)的。21.測站點與不同高度的兩點連線所組成的夾角是不是水平角 ?為什么?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答:不是,水平角是地面上兩直線之間的夾角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光學經(jīng)緯儀在構(gòu)造上應滿足什么幾何關(guān)系?答:光學經(jīng)緯儀在構(gòu)造上應滿足以下幾何關(guān)系:照準部水準管軸垂直于豎軸;視準軸垂直于橫軸;橫軸垂直于豎軸;十字絲豎絲垂直于橫軸。光學經(jīng)緯儀在構(gòu)造上應滿足什么幾何關(guān)系?答:光學經(jīng)緯儀在構(gòu)造上應滿足以下幾何關(guān)系:照準部水準管軸垂直于豎軸;視準軸垂直于橫軸;橫軸垂直于豎軸;十字絲豎絲垂直于橫軸??刂凭W(wǎng)一般可以分為哪幾種類型?答:可以分為:國家控制網(wǎng)、城市控制網(wǎng)、工程控制網(wǎng)、小區(qū)域控制網(wǎng)、圖根控制網(wǎng)。何謂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答:地形圖上任意兩點間的長度和相應的實地水平長度之比,稱為地圖比例尺;在測量工作中將圖上0.1mm 相當于實地的水平距離,稱為比例尺的精度。例如,比例尺為 1∶500的地形圖比例尺精度為 0.05m。鋼尺量距主要有哪些誤差?答:主要有:定線誤差、尺長誤差、溫度誤差、拉力誤差、傾斜誤差、鋼尺垂曲誤差、丈量誤差、感覺器官和儀器的性能受到一定的限制,及觀測時受到外界條件的影響等原因所造成。偶然誤差的特征是什么?答:(1)在一定條件下的有限觀測值中,其誤差的絕對值不會超過一定極限;(2)絕對值較小的誤差比絕對值較大的誤差出現(xiàn)次數(shù)多;(3)絕對值相等的正誤差與負誤差出現(xiàn)的次數(shù)大致相等;(4)隨著觀測資料無限增加,偶然誤差的算數(shù)平均值趨近于零。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誤差衡量的精度指標有哪些?答:中誤差、平均誤差、相對誤差、容許誤差(限差)導線測量的外業(yè)步驟或過程是什么?答:踏堪選點及建立坐標、角度測量、邊長測量和連接測量。導線測量的業(yè)包括哪些工作?答:導線測量的業(yè)就是進行數(shù)據(jù)處理,消除角度和邊長觀測值中偶然誤差的影響,最終推算出導線點的坐標。導線測量的布設形式及業(yè)計算的思路是什么?答:導線測量的布設形式主要有:閉合導線、附合導線、支導線。導線選點時注意哪些問題?答:實地選點時,應注意下列幾點:(1)導線點在測區(qū)應分布均勻。相鄰導線點之間應互相通視,便于觀測。導線點周圍應視野開闊,以利于碎部測量或施工放樣。導線點位應選在土質(zhì)堅實處,便于埋設標志和安置儀器。何謂等高線?它有哪些特性?答:等高線是地面上高程相同的各相鄰點連成的閉合曲線。位于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的高程相同。等高線是閉合的曲線。除遇懸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線一般不能相交。等高距相同的情況下,等高線越密,即等高線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稀,即等高線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緩。等高線遇山脊線或山谷線應垂直相交,并改變方向。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測量工作應遵循哪些基本原則?為什么要遵循這些原則?答:在程序上“由整體到局部”;在工作步驟上“先控制后碎部”,即先進行控制測量,然后進行碎部測量;在精度上“有高級到低級”。遵循上述基本原則可以減少測量誤差的傳遞和積累;同時,由于建立了統(tǒng)一的控制網(wǎng),可以分區(qū)平行作業(yè),從而加快測量工作的進展速度。六、計算題39.已知A、B兩點的坐標為 XA=1011.358m,Y A=1185.395m ;點B的坐標為XB=883.122m,YB=1284.855m。在AB線段的延長線上定出一點C,BC間的距離DBC=50.000m,計算C點的坐標。解:△XAB=XB–XA=-128.236m,△YAB=YB–YA=99.46m(2分)可以計算出AB邊的方位角αAB為:142°12′10″(6分)(可通過不同方法計算,如先計算象限角,再計算方位角)C在AB延長線上,故αAB=αBC=142°12′10″△X=DBC*cosα=-39.509;△Y=DBC*sinα=30.643BCBCBCBCC點的坐標為:X=843.613;Y=1315.49840.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 對某段距離測量了五次, 各次長度分別為: 121.314m,121.330m,121.320m,121.327m,121.335m。試求:(1)該距離算術(shù)平均值;(2)距離觀測值的中誤差;(3)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4)距離的相對誤差。解:(1)算術(shù)平均值L=121.325m(2分)(2)觀測值的中誤差m=±[[vv]/(n-1)]1/2=±0.0083m(5分)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3)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m=±[[vv]/n*(n-1)]1/2=±0.0037m(8分)L距離的相對誤差為:mL/L=1:326851、設A點高程為15.023m,欲測設設計高程為16.000m的B點,水準儀安置在A、B兩點之間,讀得A尺讀數(shù)a=2.340m,B尺讀數(shù)b為多少時,才能使尺底高程為B點高程。【解】水準儀的儀器高為Hi15.+2.23=17.363m,則B尺的后視讀數(shù)應為b=17.363-16=1.363m,此時,B尺零點的高程為16m。2、在1∶2000地形圖上,量得一段距離d=23.2cm,其測量中誤差md±0.1cm,求該段距離的實地長度D及中誤差mD?!窘狻緿dM23.2×2000=464m,mDMmd2000×0.1=200cm=2m。3、已知圖中 AB的坐標方位角,觀測了圖中四個水平角,試計算邊長B→1,1→2,2→3,3→4的坐標方位角?!窘狻?B1 °15′27″+90°29′25″-180°=107°44′52″107°44′52″+106°16′32″-180°=34°01′24″23 34°01′24″+270°52′48″-180° 圖推算支導線的坐標方位角=124°54′12″124°54′12″+299°35′46″-180°=244°29′58″1、如圖,已知а12=49°20′,試寫出公式并計算其余各邊的坐標方位角(12分)x24а12 125°25′ 136°10′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13解:前=后+°+左3分前=后+°-右3分23=12+°-125°25′2分49°20′+°-125°25′=103°55′2分34=23+°+136°10′2分=103°55′+180°+136°10′=147°45′2分4、在同一觀測條件下,對某水平角觀測了五測回,觀測值分別為: 39°40′30″,39°40′48″,39°40′54″,39°40′42″,39°40′36″,試計算:①該角的算術(shù)平均值—— 39°40′42″;②一測回水平角觀測中誤差—— ±9.487″;③五測回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 ±4.243″。5、在一個直角三角形中,獨立丈量了兩條直角邊a,b,其中誤差均為m,試推導由a,b邊計算所得斜邊c的中誤差mc的公式?【解】斜邊c的計算公式為ca2b2,全微分得1(a211(a21dcb2)22adab2)22bdb22adabdbcc2222應用誤差傳播定律得mc2a2m2b2m2ac2bm2m2cc6、已知AB89°12′01″,xB3065.347m,yB2135.265m,坐標推算路線為B→1→2,測得坐標推算路線的右角分別為B32°30′12″,1261°06′16″,水平距離分別為DB1123.704m,D1298.506m,試計算1,2點的平面坐標?!窘狻?)推算坐標方位角B189°12′01″-32°30′12″+180°=236°41′49″236°41′49″-261°06′16″+180°=155°35′33″計算坐標增量xB1 123.704×cos236°41′49″=-67.922m ,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yB1123.704×sin236°41′49″=-103.389m。x1298.506×cos155°35′33″=-89.702m,y1298.506×sin155°35′33″=40.705m。計算1,2點的平面坐標x1 3065.347-67.922=2997.425my1 2135.265-103.389=2031.876mx2 2997.425-89.702=2907.723my2 2031.876+40.705=2072.581m、試完成下列測回法水平角觀測手簿的計算。測站豎盤水平度盤讀數(shù)半測回角值一測回平均角值目標(°′″)(°′″)(°′″)位置A006241113954左1114618一測回C1113951BA18006481113948右2914636C、完成下列豎直角觀測手簿的計算,不需要寫公式,全部計算均在表格中完成。測目豎盤豎盤讀半測回豎直角指標差一測回豎直角站標位置(°′″)(°′″)(″)(°′″)B左81184284118684124右278413084130A左1240330-340330C12-340318右2355654-3403069、用計算器完成下表的視距測量計算。其中儀器高 i=1.52m,豎直角的計算公式為平距離和高差計算取位至 0.01m,需要寫出計算公式和計算過程 )

L 900 L。(水目標上絲讀數(shù)下絲讀數(shù)豎盤讀數(shù)水平距離(m)高差(m)(m)(°′″)(m)10.9602.00383o50'24"103.11.16610、已知1、2點的平面坐標列于下表,試用計算器計算坐標方位角12,計算取位到1″。點名X(m)Y(m)方向方位角(°′″)144810.10123796.972244644.02523763.9771→21911412.7211、在測站A進行視距測量,儀器高i1.45m,望遠鏡盤左照準B點標尺,中絲讀數(shù)v2.56m,視距間隔為l0.586m,豎盤讀數(shù)L=93°28′,求水平距離D及高差h?!窘狻緿100cos2(90L)100××°′2=58.386ml0.586(cos(90-9328))hDtan(90L)iv58.386×tan(-3°28′)+1.45-2.56=-4.647m12、已知控制點A、B及待定點P的坐標如下:點名X(m)Y(m)方向方位角(°′″)平距(m)A3189.2102.567B3185.1652126.704A→B99191024.460P3200.5062124.304A→P62215924.536試在表格中計算 A→B的方位角,A→P的方位角,A→P的水平距離。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13、如圖所示,已知水準點BMA的高程為33.012m,1、2、3點為待定高程點,水準測量觀測的各段高差及路線長度標注在圖中,試計算各點高程。要求在下列表格中計算。計算題13點號L(km)h(m)V(mm)h+V(m)H(m)A33.0120.4-1.4240.008-1.4161+2.3731.5690.30.006+2.3826233.978+2.380.50.009+2.3945336.3720.3-3.3660.006-3.360A33.0121.5-0.0.0.000輔助30L(mm)=±36.7mmfh容計算14、下圖為某支導線的已知數(shù)據(jù)與觀測數(shù)據(jù),試在下列表格中計算1、2、3點的平面坐標。點名水平角方位角水平距離xyxy°′″°′″mmmmmA2375930B9901081570038225.853-207.9188.2092507.691215.63532116745361444614.032-113.5680.2012299.771303.8488121231124875738172.5716.141172.4622186.211384.032192.351556.5014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計算題1415、為了求得E點的高程,分別從已知水準點A,B,C出發(fā)進行水準測量,計算得到E點的高程值及各段的路線長列于下表中,試求⑴E點高程的加權(quán)平均值 (取位至mm);78.321m⑵單位權(quán)中誤差;⑶E點高程加權(quán)平均值的中誤差。E點路線長Li權(quán)改正數(shù)PiVi2路線高程值(km)Pi1LiVi(mm)(m)A→E78.3162.50.4510B→E78.3294.00.25-816C→E78.3205.00.210.2Σ0.859026.2【解】E點高程的加權(quán)平均值——78.321m。[PVV]±3.6mm單位權(quán)中誤差——m0n1E點高程加權(quán)平均值的中誤差mHW[PVV][P]n±3.9mm116、已知1、2、3、4、5五個控制點的平面坐標列于下表,試計算出方位角31,32,34與35計算取位到秒。點名X(m)Y(m)點名X(m)Y(m)14957.2193588.47844644.0253763.97724870.5783989.61954730.5243903.41634810.1013796.97231=305°12′27.5″,32=72°34′17.6″34=191°14′12.7″,35=°46′53.78″17、在相同的觀測條件下,對某段距離丈量了 5次,各次丈量的長度分別為: .413、.435、.420、.428m、.444。試求: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距離的算術(shù)平均值;觀測值的中誤差;算術(shù)平均值的中誤差算術(shù)平均值的相對中誤差。【解】l=.428m,m=±0.012m,ml=±0.005m,Kl=0.005/.428=1/27885。18、用鋼尺往、返丈量了一段距離,其平均值為167.38m,要求量距的相對誤差為1/15000,問往、返丈量這段距離的絕對誤差不能超過多少?【解】1。,D15000=167.38/15000=0.011mD1500019、已知交點里程為K3+182.76,轉(zhuǎn)角R25°48′,圓曲線半徑R300m,試計算曲線測設元素與主點里程。【解】曲線測設元素TRtan(2)=68.709m,LR=.088m,ER(sec1)7.768m180 2J 2T L 2.33m主點里程ZY=3182.76-68.709=3114.051m=K3+114.QZ=3114.+.088/2=3181.595m=K3+181.595YZ=3114.+.088=3249.139m=K3+249.1.已知HA=358.236m,HB=632.410m,求hAB和hBA2.設A點高程為101.352m,當后視讀數(shù)為1.154m,前視讀數(shù)為1.328m時,問高差是多少,待測點B的高程是多少?試繪圖示意。試計算水準測量記錄成果,用高差法完成以下表格:測后視讀數(shù)前視讀數(shù)(m)高差(m)高程(m)備注點2.142已知水準BMA123.446點TP10.9281.258TP21.6641.235TP31.6721.431B2.123.854總和Σa=Σb=Σh=HB-HA=計算Σa-Σb=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閉合水準路線計算。實測高差(m)改正數(shù)(m)高程點名測站數(shù)改正后高差(m)(m)BMA12-3.411-18+2.550215-8.9083BM22+9.826-A總和水準測量成果整理距離實測高差高差改正數(shù)改正后高差高程點號(m)(m)(m)(m)(km)A2.1 -2.22411.1 -3.12020.8 2.22031.0 3.174A∑fh=50mm <fh容=±40 =±89mm完成表格并寫出計算過程。測距離實測高差改正數(shù)(m點(km)(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0-0.0053.32123.1501.503.32626.471A-0.004-1.7671.30-1.76324.704B0.85-2.830-0.003-2.833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C21.871-0.002-0.1340.75-0.13221.737D-0.0061.413BM01.801.41923.150Σ6.200.020-0.0200fh=20mm<fh容=±40=±99mm8. 一支水準路線 AB。已知水準點 A的高程為 75.523m ,往、返測站平均值為 15站。往測高差為 -1.234m,返測高差為 +1.238m ,試求B點的高程。解:高差閉合差:高差容許閉合: ;改正后高差:點高程:完成表格并寫出計算過程。測距離實測高差改正數(shù)(m點(km)(m)m)改正后高差(m)高程(m)BM7-30.53047.0401300.53347.570A-4-0.170200-0.16647.400B-100.1834900.19347.583C-70.2273700.23447.810D-81.02048.830BM84101.Σ16001.822-321.790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水平角計算水平度盤讀數(shù)半測回角一測回角測站目標豎盤位置°′″°′″°′″A900106左895948OB1800054895957A2700054右900006B00100分析:差值為負,加360°。半測回較差不超過40″。完成以下水平角計算表格測站豎盤位置目標水平度盤讀數(shù)半測回角值一測回平均值各測回平均值°′″°′″°′″°′″0左A000124463724463733B463848右A1800112463742B22638544637270左A900006463712463721B1363718右A2700112463730B3163842分析:半測回較差不超過40″,一測回間較差不超過24″。完成以下水平角計算表格豎盤位置目水平度盤讀數(shù)半測回角值一測回角值各測回平均值測站標o’”o’”o’”o’”A00130650642650645O左B650812第一A1800142650648測回右B2450830650648A900224650648650651O左B1550912第二A2700236650654測回右B3350930完成下表中全圓方向法觀測水平角的計算。測 測 目 盤左 盤右 平均讀數(shù) 一測回歸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站回標°′″°′″°′″零方向值數(shù)°′″A002121800200(00210)0000000206O1B3744152174405374410374200C1102904290285211028581102648D1501451330144315014471501237A00218180020800213分析:半測回歸零誤差6″計算方向觀測法測水平角目標盤左讀數(shù)盤右讀數(shù)2C平均讀數(shù)歸零方向值測站°′″°′″″°′″°′″A3001062100118-06(300115)00000300112B635854243585400635854335739O9428122742818-06942815642700CD15312483331254-0615312511231136A3001122100124-12300118分析:二倍視準軸誤差未超過13″豎直角計算測站目標豎盤豎盤讀數(shù)半測回角指標差″一測回角備注位置°′″°′″°′″OA左872654233060323309豎直度盤按右272331223312順時針B左972654-72654-03-72657右2623300-72700分析:順時針公式аL=90°,аR=R-270°,豎盤指標差不超過±25″-L豎直角觀測成果整理.目豎盤豎盤讀數(shù)半測回指示差一測回備注測標位置°′″角°′″″角°′″站A左942318-42318-21-42309盤左視線水平時讀O右2653600-42400數(shù)為90°,視線上斜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B左82360072400-1872342讀數(shù)減少右277232472324分析:豎盤指標差不超過±25″17. 欲測量建筑物軸線 A、B兩點的水平距離,往測 DAB=215.687m ,返測DBA=215.694m ,則A、B兩點間的水平距離為多少?評價其質(zhì)量。解:18. 已知直線 BC的坐標方位角為 135o00’,又推得 AC的象限角為北偏東 60o00’,求小夾角∠BCA。解:分析:見圖19. 已測得各直線的坐標方位角分別為a 1=25 030,a2=165030,a3=248040,a4=336050,,試分別求出它們的象限角和反坐標方位角。解:R1=а1=25o30’,ⅠⅡ;,Ⅲ;,Ⅳ;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20. 對某高差等精度觀測了 5次,觀測值分別為 -13.149m 、-13.146m 、-13.154m 、-13.147m 、-13.134m,求該高差的算術(shù)平均值和中誤差。解:21. 對某角度等精度觀測 6測回,觀測值分別為 82°19′18″,82°19′24″,82°19′30″,82°19′12″,82°19′12″,82°19′30″,求該角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及其中誤差。解:22. 對某角度等精度觀測 5測回,觀測值分別為 48°17′18″、48°17′24″、48°17′30″、48°17′06″、48°17′12″,求該角度的算術(shù)平均值和中誤差。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解:設對某邊等精度觀測了6個測回,觀測值分別為108.601m、108.600m、108.608m、108.620m、108.624m 、108.631m ,求算術(shù)平均值和相對中誤差。解:24. 在1∶2000 地形圖上,量得一段距離 d=23.2 厘米,其測量中誤差 md=±0.1厘米,求該段距離的實地長度和中誤差。分析:按照倍函數(shù)誤差傳播定律計算。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解:25. 設對某邊等精度觀測了 4個測回,觀測值分別為 168.610m ,168.600m ,168.620m ,168.610m ,求算術(shù)平均值和中誤差。解:26. 有一圓形地塊,測得其半徑 r=27.45m ,觀測中誤差為± 0.02m ,求該地塊的面積 S及其中誤差 ms。分析:按照倍函數(shù)誤差傳播定律計算。解:27. 有一形建筑物,測得其一邊的邊長為 a=38.52m ,觀測中誤差為± 0.02m ,求該建筑物的面積 S及其中誤差。分析:按照倍函數(shù)誤差傳播定律計算。解: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28. 設對某距離丈量了 6次,其結(jié)果為 240.311 、240.301 、240.316 、240.324 、240.319 、240.320 ,試求其結(jié)果的最可靠值、算術(shù)平均值中誤差及其相對中誤差?分析:取算術(shù)平均值為最可靠值。注意 [v]=-0.001解:31.在1:5000 地形圖上,量得一段距離 d=32.7 厘米,其測量中誤差 md=±0.1厘米,求該段距離的實地長度D及中誤差mD。解:32.在測站 A進行視距測量,儀器高 i=1.52m ,照準B點時,中絲讀數(shù) l=1.96m ,視距間隔為 n=0.935m ,豎直角α=-3°12′,求AB的水平距離 D及高差h。解:33.在測站 A進行視距測量,儀器高 i=1.45m ,照準B點時,中絲讀數(shù) v=1.45m ,視距間隔為 l=0.385m ,豎直角α=-3°28′,求水平距離D及高差 h。解:精彩文檔實用標準文案閉合導線成果整理。點號觀測角值(左角)改正數(shù)改正后角值坐標方位角°′″″°′″°′″A803000B743010-107430003350000C870010-108700002420000D1150010-1011500001770000A833010-10833000803000B∑3600040-403600000完成表格并寫出計算過程閉合導線坐標計算表角度觀測改正后的水平距值(右角)點角度方位角離坐標增量改正后坐標增量坐標號°′″°′″°′″m△/m△/m△/m△/mx/my/mxyxy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⑾1112.01200.00500.00+0.03-0.0187.9969.3338150087.9669.34-07″10248210248287.99569.33021152687.5809+0.02058-37.6179.08-07″-37.6379.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