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為了簡化存貨的核算,企業(yè)可以采用計劃成本法對存貨的收入、發(fā)出及結存進行日常核算。計劃成本法的基本核算程序:計劃成本法是指存貨的日常收入、發(fā)出和結存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并設置“材料成本差異”科目登記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異;月末,再通過對存貨成本差異的分攤,將發(fā)出存貨的計劃成本和結存存貨的計劃成本調整為實際成本進行反映的一種核算方法。第四節(jié)
計劃成本法第四節(jié)計劃成本法存貨的收入、發(fā)出和結余均按預先制定的計劃成本計價核算。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的差異通過“材料成本差異”賬戶進行反映。期末將發(fā)出存貨調整為實際成本的一種存貨計價方法。
一、賬戶設置:“材料采購”賬戶:“原材料”賬戶“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賬戶設置:“材料采購”賬戶:資產類賬戶核算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已經付款或已開除商業(yè)匯票,但尚未驗收入庫的原材料。借方登記采購材料的實際成本,貸方登記采購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按照材料的品種規(guī)格設置明細賬材料采購1.原材料的實際1.驗收入庫原材料采購成本的成本
余:尚未到達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材料采購1.原材料的實際1.驗收入庫原材料采購成本的計劃成本2.轉出入庫材料的2.轉出入庫材料節(jié)約差異的超支差異余:尚未到達驗收入庫材料的實際成本“材料成本差異”賬戶資產類賬戶核算采用計劃成本進行原材料日常核算的企業(yè)實際成本與計劃成本之間的差額。該科目借方登記實際成本大于計劃成本的差額(超支差異),貸方登記實際成本小于計劃成本的差額(節(jié)約差異)以及月末分配的材料成本差異。材料成本差異1.轉入入庫材料的1.轉入入庫材料超支差異節(jié)約差異2.轉出出庫材料的2.轉出出庫材料節(jié)約差異的超支差異余:庫存材料的余:庫存材料的超支差異節(jié)約差異“原材料”賬戶資產類賬戶用于核算企業(yè)庫存材料的收發(fā)和結存情況。借方登記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貸方登記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余額在借方,表示月末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按照材料品種規(guī)格設置明細賬。原材料
期初余額發(fā)出原入庫原材料的材料的計劃成本計劃成本
余:庫存材料的計劃成本
200材料采購原材料320030002003000材料成本差異
100材料采購原材料290030003000材料成本差異100按計劃成本計價核算時購買材料和按實際成本計價核算的情況是一致的:1.錢貨兩清2.款已付,料未到3.料已到,結算憑證未到4.預付款購貨5.賒購只是無論是否已經入庫,一定要通過材料采購賬戶核算。1.購入原材料的核算借:材料采購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應付賬款/應付票據/預付賬款
2.原材料按計劃成本驗收入庫的核算借:原材料(計劃成本)貸:材料采購同時結轉入庫材料的差異:超支差:借:材料成本差異貸:材料采購節(jié)約差:借:材料采購貸:材料成本差異
2.原材料按計劃成本驗收入庫的核算按計劃成本驗收入庫同時結轉入庫材料的超支差異借:原材料(計劃成本)
材料成本差異貸:材料采購按計劃成本驗收入庫同時結轉入庫材料的節(jié)約差異借:原材料(計劃成本)貸:材料采購(實際成本)材料成本差異3.發(fā)出原材料的核算采用計劃成本法對原材料進行核算時,日常發(fā)出材料按計劃成本計價
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等貸:原材料
(計劃成本)
4.結轉發(fā)出材料應該負擔的差異超支差:借: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貸:材料成本差異節(jié)約差:借:材料成本差異貸:生產成本/制造費用/管理費用銀行存款材料采購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實際采購成本入庫計劃成本發(fā)出材料計劃成本入庫超支差異入庫節(jié)約差發(fā)出材料負擔差異銀行存款材料采購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實際采購成本入庫計劃成本發(fā)出材料計劃成本入庫超支差異入庫節(jié)約差發(fā)出材料負擔差異應交稅費
例:9月2日購進甲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8000元,增值稅額為1360元,發(fā)票等結算憑證已經收到,貨款已通過銀行支付。借:材料采購8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360貸:銀行存款9360
例:甲材料驗收入庫,該批材料的計劃成本為7500元。
借:原材料7500貸:材料采購7500
同時,結轉入庫材料的超支差異:
借:材料成本差異500
貸:材料采購500例:甲材料驗收入庫,該批材料的計劃成本為7500元。
借:原材料7500材料成本差異500
貸:材料采購8000
例:企業(yè)本月消耗原材料計劃成本150000元,生產產品領用120000元,車間一般消耗15000元,行政管理人員消耗10000元,銷售部門領用5000元。
借:生產成本120000
制造費用15000
管理費用10000
銷售費用5000
貸:原材料150000回放例:企業(yè)本月消耗原材料計劃成本150000元,生產產品領用120000元,車間一般消耗15000元,行政管理人員消耗10000元,銷售部門領用5000元。本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是1%.
借:生產成本120000×1%.
制造費用15000×1%
管理費用10000×1%
銷售費用5000×1%
貸:材料成本差異150000×1%回放采購入庫環(huán)節(jié)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400020001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50000余額2000發(fā)出材料環(huán)節(jié)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原材料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20000050000500002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500002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500002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500002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500002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500002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余額6000生產成本材料成本差異2000800050000200020000050000余額150000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材料成本差異率是指材料的成本差異額占材料計劃成本的比率。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計劃成本差異率按月計算,不是一批材料的差異率,而是一個月所有材料的差異率。那么,一個月倉庫里共有多少材料呢?材料成本差異率=差異/計劃成本=月初結存材料的成本差異±本月收入材料的成本差異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本月收入材料的計劃成本注意:計算時,超支差異用證書表示;節(jié)約差異用負數表示返回例.2008年3月1日,A企業(yè)庫存甲材料的計劃成本50000元,成本差異為超支差異1000元,本月購入甲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50000元,成本差異為超支差異5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1000+5000)/(50000+150000)=3%差異率3%是什么經濟含義呢?表示100元計劃成本中有3元超支差異?;蛘?元計劃成本中有0.03元超支差異。例.企業(yè)月初庫存甲材料的計劃成本20000元,成本差異為超支差異1000元,本月購入甲材料的計劃成本為60000元,成本差異為節(jié)約差異5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1000-5000)/(20000+60000)=-5%差異率-5%是什么經濟含義呢?表示100元計劃成本中有5元節(jié)約差異?;蛘?元計劃成本中有0.05元節(jié)約差異。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實際成本=計劃成本±成本差異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發(fā)出材料的計劃成本×材料成本差異率例:2008年3月,A企業(yè)本月消耗原材料計劃成本40000元,生產產品領用30000元,車間一般消耗6000元,行政管理人員消耗4000元。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3%。借:生產成本30000
制造費用6000
管理費用4000
貸:原材料40000結轉A企業(yè)發(fā)出材料應該負擔的差異:
借:生產成本30000×3%
制造費用6000×3%
管理費用4000×3%
貸:材料成本差異
40000×3%例.企業(yè)月初庫存甲材料的計劃成本200000元,成本差異為超支差異9000元,本月購入甲材料的計劃成本為50000元,成本差異為節(jié)約差異4000元。計算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材料成本差異率=(9000-4000)/(200000+50000)=2%例.某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成本差異為超支2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1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萬元。
A.超支5B.節(jié)約5
C.超支15D.節(jié)約15
參考答案:A
06單選19某企業(yè)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25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為超支45萬元;當月入庫材料的計劃成本為550萬元,材料成本差異為節(jié)約85萬元;當月生產車間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600萬元。當月生產車間領用材料的實際成本為(
)萬元。
A.502.5
B.570
C.630
D.697.5解析:本月的材料成本差異率=(45-85)/(250+550)*100%=-5%,則當月生產車間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節(jié)約差異為600*-5%=-30萬元,則當月生產車間領用的材料的實際成本為600-30=570萬元。07單選1.某企業(yè)采用計劃成本進行材料的日常核算。月初結存材料的計劃成本為80萬元,成本差異為超支20萬元。當月購入材料一批,實際成本為110萬元,計劃成本為12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萬元,當月領用材料應負擔的材料成本差異為()萬元。
A.超支5B.節(jié)約5C.超支15D.節(jié)約15
參考答案:A
答案解析:[20+(110-120)]/(80+120)×100=5(超支)
某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小規(guī)模納稅人,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A材料計劃單位成本每噸20元.本期購進A材料6000噸,收到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2000元,增值稅額為17340元。另發(fā)生運雜費1400元,途中保險費359元。原材料抵達后驗收入庫5995噸,運輸途中發(fā)生合理損耗5噸。購進A材料發(fā)生的材料成本差異為()元。實際成本-計劃成本=(102000+17340+1400+359)-5995×20=1199元某工業(yè)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甲材料計劃單位成本每公斤10元.該企業(yè)2008年4月有關資料如下:1.原材料賬戶期初余額4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賬戶期初貸方余額500元,材料采購賬戶月初借方余額10600元。(上述余額均為甲材料的)2.4月5日,企業(yè)上月已付款的甲材料1000公斤如數收到,已經驗收入庫。3.4月15日,從外地A公司購入甲材料60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fā)票注明的材料價款59000元,增值稅額1003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達4.4月20日,A公司購入的甲材料到達,驗收時發(fā)現(xiàn)短缺40公斤,經查明為途中合理損耗。5.4月30日,匯總本月發(fā)料憑證,本月工發(fā)出材料7000公斤,全部用于產品生產。要求:1.根據上述業(yè)務編制會計分錄
2.計算本月材料成本差異率
3.計算本月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
4.計算月末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借:原材料10000
材料成本差異600
貸:材料采購10600
借:材料采購59000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10030
貸:銀行存款69030借:原材料59600
貸:材料采購59000
材料成本差異600
借:生產成本7000
貸:原材料7000材料成本差異率=(-500+600-600)/(40000+10000+59600)=-0.4562%本月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成本差異=70000×(-0.4562%)=-319.34元借:材料成本差異319.34
貸:生產成本319.34計算月末庫存材料的實際成本=(40000+10000+59600-70000)-(500-319.34)=39419.34元例:2008年3月1日,A企業(yè)庫存甲材料的計劃成本100000元,成本差異為節(jié)約差異1000元,本月購入甲材料的計劃成本為100000元,成本差異為超支差異400元。當月生產領用材料計劃成本150000元,當月生產領用材料應負擔的差異是()材料成本差異=(-1000+400)/(100000+100000)×150000=-450元6.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據以計算發(fā)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本期銷貨毛利=本期銷貨收入-本期銷貨成本銷貨成本=銷貨收入-銷貨毛利
銷貨成本+銷貨毛利=銷貨收入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收入×100%
銷售毛利=銷售收入×毛利率
銷貨成本=銷售收入×(1-毛利率)
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某商場2007年4月1日針織品存貨1800萬元,本月購進3000萬元。本月銷售收入3400萬元,上季度該類商品的毛利率是25%,計算本月已銷售商品和月末庫存商品成本。本月銷售收入3400萬元本月銷售毛利3400×25%=850萬元本月銷售成本=3400-850=2550萬元期末庫存商品成本=1800+3000-2550=2250萬元。
某商場2007年8月1日化妝品存貨1000萬元,本月購進4000萬元。本月銷售收入4000萬元,上季度該類化妝品的毛利率是25%,計算本月月末庫存商品成本。本月商品銷售成本=4000×(1-25%)
=3000萬元本月期末庫存商品成本=1000+4000-3000=2000萬元某企業(yè)存貨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計算發(fā)出存貨成本。該企業(yè)2008年1月份實際毛利率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貨成本為1200萬元,2月份購入存貨成本為2800萬元,銷售收入為3000萬元,銷售退回為300萬元。該企業(yè)2月末存貨成本為()萬元。A、1300B、1900C、2110D、2200毛利=(3000-300)*30%=810萬元本期銷貨成本=(3000-300)-810=1890萬元期末存貨成本=1200+2800-1890=2110萬元某企業(yè)存貨的日常核算采用毛利率法計算發(fā)出存貨成本。該企業(yè)2009年1月份實際毛利率30%,本年度2月1日的存貨成本為2200萬元,2月份購入存貨成本為3800萬元,銷售收入為3000萬元,銷售退回為200萬元,銷售折讓100萬元。該企業(yè)2月末存貨成本為()萬元。A、3300B、3900C、4110D、4200毛利=(3000-200-100)*30%=810萬元本期銷貨成本=(3000-300)-810=1890萬元期末存貨成本=2200+3800-1890=4110萬元
7.售價金額核算法售價金額核算法又稱零售價格法,是根據按零售價格計算的本期可供銷售的商品總額減去已經銷售的商品銷售額即為按零售價格的期末存貨額;然后按商品成本同零售價的比率,計算存貨價值。例:p92返回
返回
某商場2007年7月期初庫存商品進價成本100萬元,售價總額110萬元。本月購進該商品的進價成本75萬元,售價總額90萬元。本月銷售收入120萬元。計算本月月末庫存商品成本。
商品進銷差價率=
(110-100)+(90-75)110+90=12.5%本月銷售商品的進銷差價=120×12.5%=15萬元本月銷售商品成本=120-15=105萬元本月月末庫存商品成本=100+75-105=70萬元2006年.甲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17%。原材料采用實際成本核算,原材料發(fā)出采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計價。運輸費不考慮增值稅。
2006年4月,與A材料相關的資料如下:
(1)1日,“原材料—A材料”科目余額20000元(共2000公斤,其中含3月末驗收入庫但因發(fā)票賬單未到而以2000元暫估入賬的A材料200公斤)(2)5日,收到3月末以暫估價入庫A材料的發(fā)票賬單,貨款1800元,增值稅額306
元,對方代墊運輸費400元,全部款項已用轉賬支票付訖。(3)8日,以匯兌結算方式購入A材料3000公斤,發(fā)票賬單已收到,貨款36000元,
增值稅額6120元,運輸費用1000元。材料尚未到達,款項已由銀行存款支付。
(4)11日,收到8日采購的A材料,驗收時發(fā)現(xiàn)只有2950公斤。經檢查,短缺的50公斤確定為運輸途中的合理損耗,A材料驗收入庫。
(5)18日,持銀行匯票80000元購入A材料5000公斤,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貨款為49500元,增值稅額為8415元,另支付運輸費用2000元,材料已驗收入庫,剩余票款退回并存入銀行。
(6)21日,基本生產車間自制A材料50公斤驗收入庫,總成本為600元。
(7)30日,根據“發(fā)料憑證匯總表”的記錄,4月份基本生產車間為生產產品領用A材料6000公斤,車間管理部門領用A材料1000公斤,企業(yè)管理部門領用A材料1000公斤。
要求:
(1)計算甲企業(yè)4月份發(fā)出A材料的單位成本。
(2)根據上述資料,編制甲企業(yè)4月份與A材料有關的會計分錄。
(“應交稅金”科目要求寫出明細科目和專欄名稱,答案中的金額單位用元表示)
(1)發(fā)出A材料的單位成本=(20000-2000+2200+37000+51500+600)/(2000+2950+5000+50)=109300/10000=10.93(元/公斤)
(2)①借:應付賬款2000
貸:原材料
2000
②借:原材料2200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306
貸:銀行存款
2506
③借:在途物資
37000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6120
貸:銀行存款
43120
④借:原材料37000
貸:在途物資
37000
⑤借:原材料51500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8415
銀行存款20085
貸:其他貨幣資金
80000
⑥借:原材料600
貸:生產成本
600
⑦借:生產成本65580
制造費用10930
管理費用10930
貸:原材料
87440
基本生產車間領用的材料為6000*10.93=65580元,應計入生產成本;車間管理部門領用的材料為1000*10.93=10930元,應計入制造費用;管理部門領用材料為1000*10.93=10930元,應計入管理費用。要求:1)完成上述業(yè)務的會計分錄2)計算材料成本差異率,計算發(fā)出材料應負擔的差異,并編制會計分錄3)計算月末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第四節(jié)其他存貨一、委托加工物資(一)委托加工物資的計價委托加工物資其實際成本應包括(1)加工中耗用物資的實際成本(2)支付的加工費用(3)支付的稅金(消費稅、不能抵扣的增值稅)(4)支付的往返運雜費(二)委托加工物資的核算設置“委托加工物資”科目核算。資產類賬戶
委托加工物資1.發(fā)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加工完成2.運雜費的委托加工物資3.加工費4.稅金余額:未加工完的委托加工物資的實際成本
1.發(fā)出材料時借:委托加工物資貸:原材料2.支付加工費、增值稅、運雜費等借:委托加工物資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貸:銀行存款等科目
3.交納的消費稅①委托加工的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委托方應將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額計入成本
借:委托加工物資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②委托加工的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委托方繳納的消費準予抵扣。借:應交稅費—交消費稅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委托加工的物資應繳納的消費稅如果給出了貨物的銷售價格:消費稅=銷售價格×消費稅率如果沒有給出貨物的銷售價格:消費稅=組成計稅價格×消費稅率組成計稅價格=(加工費+材料費)/(1-消費稅率)(4)加工完成收回加工物資,按加工收回物資的實際成本和剩余物資的實際成本。借:庫存商品原材料貸:委托加工物資
P89例46.47.48.49返回例:甲企業(yè)委托乙企業(yè)加工材料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加工費為3000元,增值稅率510元,運雜費200元,消費稅率為10%,材料加工完成收回后繼續(xù)用于生產應稅消費品。材料加工完畢驗收入庫。1.發(fā)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資10000
貸:原材料100002.支付加工費、增值稅時:借:委托加工材料3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35104.支付運雜費時借:委托加工物資
200
貸:銀行存款2005.支付消費稅時:借: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1444.44
貸:銀行存款1444.446.加工完成驗收入庫借:原材料13200
貸:委托加工物資13200
例:乙企業(yè)委托甲企業(yè)加工材料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10000元,用銀行存款支付加工費為3000元,增值稅率510元,運雜費200元,消費稅率為10%,材料加工完成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材料加工完畢驗收入庫。1.發(fā)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資10000
貸:原材料100002.支付加工費、增值稅、消費稅和運雜費時:借:委托加工物資4644.44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510
貸:銀行存款5154.443.加工完成驗收入庫時,借:原材料14644.44
貸:委托加工材料14644.44注意細節(jié):1.關于消費稅①委托加工的物資收回后直接用于銷售的,委托方應將受托方代收代交的消費稅額計入成本(委托加工物資)②委托加工的物資收回后用于連續(xù)生產應稅消費品的,繳納的消費稅準予抵扣(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注意細節(jié):2.發(fā)出材料時,原材料的價值應該是實際成本,如果是計劃成本,應該同時結轉差異,差異率按月初的差異率計算。月初差異率=月初差異/月初計劃成本3.支付加工費的同時還支付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可以抵扣。例:某企業(yè)為增值稅一般納稅人,適用的增值稅率17%,消費稅率為10%,該企業(yè)委托甲企業(yè)加工材料一批,屬于應稅消費品。材料加工完成收回后繼續(xù)用于生產應稅消費品。發(fā)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200萬元,支付加工費(不含稅)90萬元,支付增值稅15.3萬元。該批材料已加工完畢驗收入庫,其成本()萬元。
A、290B、300C、320D、335.3
答案A例:某一般納稅企業(yè)委托外單位加工一批應稅消費品,材料加工完成收回后直接出售。發(fā)出原材料的實際成本為50萬元,支付加工費(不含稅)5萬元,受托方增值稅率17%。受托方代收代交消費稅1萬元。該批材料已加工完畢驗收入庫,其成本()萬元。
A、63.5B、56C、58.5D、55
答案B例:甲企業(yè)委托乙企業(yè)加工材料一批,用于繼續(xù)生產應稅應稅消費品。甲、乙企業(yè)均為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率17%,消費稅率為5%。甲企業(yè)對原材料采用計劃成本核算。有關資料如下:1.甲企業(yè)發(fā)出材料一批,計劃成本70000元,差異率2%。2.用存款支付加工費為4600元,同時支付增值稅和消費稅率。3.材料加工完畢驗收入庫,加工費等尚未支付。4.甲企業(yè)用存款支付往返運雜費600元。5.甲企業(yè)委托乙企業(yè)加工完成后的材料計劃成本80000元,驗收入庫。1.發(fā)出委托加工材料:借:委托加工物資71400
貸:原材料70000
材料成本差異14002.支付加工費、增值稅、消費稅和運雜費時:借:委托加工物資46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782
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4000
貸:銀行存款93823.借:委托加工物資600
貸:銀行存款
6004.加工完成驗收入庫時,借:原材料80000
貸:委托加工材料76600
材料成本差異3400二、包裝物包裝物是指企業(yè)為了包裝本企業(yè)的商品、產品而儲備的各種包裝容器,如桶、箱、瓶、壇、袋等。包括:1.生產過程中用于包裝產品的包裝物。2.隨同產品出售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3.隨同產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4.出租或出借的包裝物。
“包裝物”賬戶資產類賬戶周轉材料—包裝物
入庫存包裝物成本發(fā)出包裝物成本余額:庫存包裝物成本發(fā)出包裝物的核算(1)生產經營過程中用于包裝商品、產品的包裝物。借:生產成本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例:2008年7月1日,企業(yè)一生產車間領用包裝物一批,實際成本40000元。做會計分錄如下:借:生產成本400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40000(2)隨同商品、產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借:銷售費用貸:周轉材料—包裝物例:企業(yè)銷售產品領用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一批,其計劃成本8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1%,此項業(yè)務應計入銷售費用賬戶的金額為()A、8000B、7920C、0D、8080答案D(3)隨同產品出售而單獨計價的包裝物。轉出包裝物的成本:
借:其他業(yè)務成本貸:周轉材料—包裝物出售的包裝物的收入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業(yè)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例:甲企業(yè)產品時,有隨同產品銷售但單獨計價的包裝物一批。取得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上注明的價款為10000元,增值稅銷項稅額為1700元,款項已通過銀行收回。包裝物成本為12000元。借:銀行存款117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10000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同時應于銷售發(fā)出時,單獨反映其銷售成本:借:其他業(yè)務成本120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12000例:企業(yè)對隨同商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進行會計處理時,包裝物的實際成本結轉到()A、制造費用賬戶B、銷售費用賬戶C、管理費用賬戶D、其他業(yè)務成本賬戶答案D例:企業(yè)銷售產品領用單獨計價的包裝物一批,其計劃成本80000元,材料成本差異率-1%,銷售售價100000元,增值稅17000元,款項收存銀行。借:銀行存款1170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100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0借:其他業(yè)務成本800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80000借:材料成本差異800
貸:其他業(yè)務成本800(4)出借包裝物借:銷售費用貸:周轉材料—包裝物例:企業(yè)出售商品時對隨同商品出借的包裝物進行會計處理時,包裝物的實際成本結轉到()A、制造費用賬戶B、銷售費用賬戶C、管理費用賬戶D、其他業(yè)務成本賬戶答案
B
(5)出租包裝物出租包裝物的收入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業(yè)務收入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出租包裝物的成本借:其他業(yè)務成本貸:周轉材料—包裝物
返回例
:甲企業(yè)4月5日出租包裝物一批,收到租入單位交來的現(xiàn)金702元,包裝物的成本800元。借:庫存現(xiàn)金702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600(702÷1.17)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02結轉成本時:借:其他業(yè)務成本800
貸:周轉材料—包裝物800(6)收到包裝物的押金:借:銀行存款貸:其他應付款退回押金借:其他應付款貸:銀行存款
沒收押金借:其他應付款貸:其他業(yè)務收入(押金÷1.17)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例:2007年12月31日,乙企業(yè)8月13日租入的包裝物到期未還給甲企業(yè),甲企業(yè)依合同規(guī)定沒收其押金13000元。沒收的押金應交的消費稅金額為1000元。借:其他應付款11700
貸:其他業(yè)務收入10000(11700÷1.17)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1700借:其他業(yè)務支出1000
貸:應交稅費—應交消費稅1000出租、出借的包裝物,如果金額較大,包裝物的成本也可以采用分次攤銷法攤銷。下列各項,應計入“其他業(yè)務成本”賬戶的有:A、出借包裝物的成本的攤銷B、出租包裝物的成本的攤銷C、隨同商品品出售而不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D、隨同商品品出售單獨計價的包裝物成本答案BD三、低值易耗品不能作為固定資產的各種用具物品,如工具、管理用具、玻璃器皿以及在經營過程中周轉使用的包裝容器等。(1)一般工具;(2)專用工具;(3)替換設備;(4)勞動保護用品;(5)管理用具;(6)其他低值易耗品的攤銷方法1.一次轉銷法2.分次攤銷法(一)一次轉銷法在領用時就將其全部賬面價值計入有關成本費用,借:制造費用等科目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
適用于價值較低或極易損壞的管理用具和小型工具、卡具等特定、專用工具。2008年9月1日,企業(yè)鑄造生產車間領用工具一批,成本6000元,采用一次攤銷法。
做會計分錄如下:
借:制造費用6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6000
(二)分次攤銷法
即按照領用的次數平均攤銷。領用時先攤銷其賬面價值的單次平均攤銷額。適用于可供多次反復使用的低值易耗品。返回領用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每次攤銷時:借:制造費用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
返回報廢時借:制造費用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同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返回例:甲企業(yè)的基本生產車間領用專用工具一批,實際成本為90000元,采用分次攤銷法進行攤銷。該專用工具預計能使用三次。領用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9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90000第一次領用時攤銷三分之一:借:制造費用3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30000第二次領用時再攤銷三分之一:借:制造費用3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30000第三次領用時再攤銷剩余的三分之一:借:制造費用3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30000同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9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900002008年3月1日,乙企業(yè)行政管理部門領用一批新的低值易耗品,成本為20000元,采用分次攤銷法分兩次進行攤銷,賬務處理如下:領用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2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庫20000
第一次攤銷借:管理費用1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10000
第二次攤銷借:管理費用1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10000同時:借: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攤銷20000
貸:周轉材料—低值易耗品—在用20000
第五節(jié)存貨的清查
一、存貨清查概述(一)存貨清查的概念及清查方法
存貨清查是財產清查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指對各種存貨通過實地盤點,確定存貨的實際存在數量并與賬面資料核對,保證賬實相符的專門方法。
(二)存貨清查的意義
一是如實反映存貨的數量和實際成本,保護存貨的安全完整,做到賬實相符。二是可以弄清企業(yè)有無屬于呆滯積壓物資的存貨,以便及時處理,挖掘潛力,加速資金的周轉。(三)存貨清查的種類
存貨清查按照范圍可分為:全面清查局部清查二、存貨數量的盤存方法
(一)實地盤存制(二)永續(xù)盤存制(一)實地盤存制
實地盤存制也稱定期盤存制。是指企業(yè)在會計期末通過對存貨進行實地盤點,以確定期末存貨的結存數量,然后分別乘以各項存貨的單價,計算出期末存貨的成本,記人各有關存貨賬戶,并據以計算出本期已耗用或已銷售存貨成本的一種存貨盤存方法。采用這種方法,平時只在賬簿中登記存貨增加的數量和金額,不登記發(fā)出的數量,期末通過對實物的實地盤點來確定存貨的實際結存數量,并據以計算期末存貨成本,然后采用推算方法,倒擠出本期耗用或已銷存貨的成本。這一方法通常也稱為“以存計耗”或“以存計銷”。定期盤存制所依據的基本等式為:期末存貨=期初存貨+本期購貨-本期耗用本期耗用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期末存貨成本優(yōu)點:會計核算工作比較簡單。缺點:一是不能隨時反映存貨收入、發(fā)出和結存的動態(tài),不便于管理人員掌握情況;二是容易掩蓋存貨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為的損失;三是采用這種方法不能隨時結轉成本。適用情況:自然消耗大、數量不穩(wěn)定的鮮活商品。在商業(yè)企業(yè)中實地盤存制則廣泛應用。(二)永續(xù)盤存制
永續(xù)盤存制也稱賬面盤存制,是指通過設置詳細的存貨明細賬,逐筆或逐日地記錄存貨收入、發(fā)出的數量和金額,以隨時結出結余存貨的數量和金額的一種存貨盤存方法。其計算公式為:期末存貨數量=期初存貨數量+本期購貨數量一本期耗用(或銷貨)數量期末存貨成本=期初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一本期耗用(或銷貨)成本優(yōu)點:與實地盤存制相比,永續(xù)盤存制手續(xù)比較嚴密,能有效地對財產物資在收、發(fā)、存環(huán)節(jié)實施監(jiān)督與控制,有利于加強財務管理。多數工業(yè)企業(yè)所采用。采用永續(xù)盤存制,要做到賬實相符,就必須配合實地盤點清查。三、存貨清查結果的處理(一)清查結果
1.填寫盤存單
2.編制存貨盤點報告表
(實存賬存對比表)實存﹥賬存盤盈實存﹤賬存盤虧(二)盤盈盤虧的處理程序
首先,在報經有關部門批準處理之前,根據“存貨盤點報告表”,將盤盈盤虧的存貨,先作為待處理財產溢余或損失處理,同時按盤盈盤虧存貨的實際成本調整存貨的賬面價值,使存貨賬實相符。
其次,在報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根據存貨盤盈盤虧的不同原因和處理結果,將待處理的財產損溢結轉到不同的賬戶,以便落實經濟責任。(三)存貨清查結果的賬務處理
1.存貨盤盈的處理存貨盤盈一般是由于收發(fā)計量或核算上的錯誤等原因造成,企業(yè)應根據“存貨盤點報告表”及時辦理存貨入賬手續(xù),調整存貨的賬面記錄借: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
經有關部門批準后,再沖減管理費用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貸:管理費用
例:2007年12月31日,某企業(yè)對原材料進行盤點,發(fā)現(xiàn)盤盈A材料200公斤,實際單位成本5元。經查,屬于材料收發(fā)計量方面的錯誤。
借:原材料—A材料100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1000
經有關部門批準后,沖減管理費用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1000
貸:管理費用1000
2.存貨盤虧的處理
發(fā)生盤虧或毀損的存貨,在報經批準前,應根據“存貨盤點報告表”,按盤虧存貨的成本調整存貨賬面記錄數: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貸:原材料/周轉材料/庫存商品在按規(guī)定程序報請有關部門批準之后,應根據盤盈、盤虧和毀損的原因及批準意見,分別進行相應的賬務處理1.屬于自然損耗產生的定額內損耗,經批準后轉作管理費用。借:管理費用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2.屬于計量收發(fā)差錯和管理不善等原因造成的存貨短缺或毀損,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可收回的保險賠償和過失人的賠償,然后將其凈損失計入管理費用。借:原材料/銀行存款其他應收款管理費用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3.屬于自然災害等不可抗拒的原因而造成的存貨毀損,應先扣除殘料價值和可收回的保險賠償,然后將凈損失轉入營業(yè)外支出。借:原材料/銀行存款/
其他應收款營業(yè)外支出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例:2007年12月31日,某企業(yè)對原材料進行盤點,發(fā)現(xiàn)盤虧B材料200公斤,實際單位成本20元,轉出增值稅進項稅額為680元。經查,屬于雷電引起火災造成的毀損。其中,收回殘料500元,驗收入庫;應由保險公司應賠償1000元,余款按規(guī)定計入營業(yè)外支出。
借: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4680
貸:原材料4000
應交稅費
—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轉出)680
借:原材料500
其他應收款1000
營業(yè)外支出3180
貸:待處理財產損溢
—待處理流動資產損溢4680第六節(jié)存貨的期末計價企業(yè)會計準則規(guī)定,資產負債表日,存貨按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計量。一、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一)含義
1.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孰低法是對期末存貨按照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兩者較低者進行計價的方法。當成本低于可變現(xiàn)凈值時,存貨按成本計價當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時,存貨按可變現(xiàn)凈值計價。2.存貨成本是指期末存貨的實際成本。如果企業(yè)在存貨成本的日常核算中采用計劃成本法、售價金額核算法等簡化核算方法,則成本應為經調整后的實際成本。3.可變現(xiàn)凈值是指在日常活動中,存貨的估計售價減去至完工時估計將要發(fā)生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以及相關稅費后的凈額。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估計售價-進一步加工成本-銷售費用-銷售稅金
fanhui(二)確定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應考慮的因素
1.以取得確鑿證據為基礎確鑿證據(可靠證據)是指對確定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有直接影響的的客觀證明,如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等。2.持有存貨的目的:由于存貨持有的目的不同,確定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的計算方法也不同。企業(yè)持有存貨的目的有:1)出售:如庫存商品(有合同約定和沒有合同約定)2)生產耗用:如原材料3)準備出售的材料(生產不再需要)
3.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所謂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是指自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報告批準報出日之間發(fā)生的需要調整或說明的事項。它包括調整事項和非調整事項兩類:調整事項:對資產負債表日存在的情況提供進一步證據的事項;非調整事項是資產負債表日后才發(fā)生的事項。例1.B公司2006年8月向A公司銷售商品,貨款234000元未付。如果2006年11月A公司財務狀況不佳,到年末還未償付,
B公司已按應收賬款的5%提取了壞賬準備。到2007年2月,B公司收到通知,A公司破產,無法償還所欠貨款。那么B公司應將此事項作為調整事項,調整2006年度的會計報表。例2.B公司2006年8月向A公司銷售商品,貨款234000元未付。2006年底A公司未償付,
B公司已按應收賬款的5%提取了壞賬準備。到2007年2月,B公司收到通知,A公司發(fā)生了一場火災、燒毀了大部分廠房,已無力償還所欠貨款。那么B公司應將此事項作為非調整事項,不調整2006年度的會計報表,只需要在報表附注中進行說明。這里說的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的影響,是指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直接相關的價格與成本波動等。其中,與資產負債表日后事項直接相關的價格與成本波動,是指在資產負債表日至財務會計報表批準報出日之間發(fā)生的,與本企業(yè)存貨直接相關的存貨的價格或成本發(fā)生了變動。
例3:2006年12月31日,某品牌小轎車的市場售價為200000元,假定2007年2月15日,由于受國際石油市場的影響,國內汽油價格發(fā)生了較大的波動,由此造成國內市場汽車銷量下降,從而導致該品牌汽車市場銷售價格下跌至190000元,在這種情況下,編制2006年12月31日的資產負債表時,企業(yè)應根據新的汽車銷售價格作為確定其可變現(xiàn)凈值的基礎。(三)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的確定企業(yè)應當定期對存貨進行全面檢查,如果由于存貨毀損、全部或部分陳舊過時或銷售價格低于成本等原因,使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則應該按照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的部分,計提存貨跌價準備。
1.存貨減值跡象的判斷存貨存在下列情況之一時,表明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1)該存貨的市場價格持續(xù)下跌,并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無回升的希望;(2)企業(yè)使用該想原材料生產的產品的成本大于產品的銷售價格;(3)企業(yè)因產品更新?lián)Q代,原有庫存原材料已不適應新產品的需要,而該原材料的市場價格又低于其賬面成本(4)因企業(yè)所提供的商品或勞務過時或消費者偏好改變而使市場的需求發(fā)生變化,導致市場價格逐漸下跌;(5)其他足以證明該項存貨實質上已經發(fā)生減值的情形。存貨存在下列情形之一,其可變現(xiàn)凈值為零(1)已霉爛變質的存貨;(2)已過期且無轉讓價值的存貨;(3)生產中已不再需要,并且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4)其他足以證明已無使用價值和轉讓價值的存貨。
將其賬面價值轉銷,計入資產減值損失。2.不同情況下存貨可變現(xiàn)凈值的計算(1)直接用于出售的商品存貨,沒有銷售合同約定的??勺儸F(xiàn)凈值為商品市場銷售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等后的金額。可變現(xiàn)凈值=銷售價格-銷售費用-相關稅費【例4】2006年12月31日,某企業(yè)A型號產品的賬面價值為1160000元,數量為10件,單位成本為116000元。
2006年12月31日,A型號產品的市場銷售價格為200000元/件。10件A型號產品的預計銷售費用和稅金為50000元。市場銷售價格(200000×10)A型號產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2000000-50000=1950000元其成本1160000元低于可變現(xiàn)凈值1950000元成本低于其可變現(xiàn)凈值,產品A仍按成本計量,不計提存貨跌價準備。(2)用于出售的材料等,應當以材料的市場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后的金額作為其可變現(xiàn)凈值。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材料的銷售價格-銷售費用-相關稅費例5:2007年末,某企業(yè)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決定停止B型號產品的生產,為減少損失,該企業(yè)決定將原材料中專門用于生產B型號產品的原材料—鋁材全部出售。
2007年12月31日,企業(yè)庫存鋁材數量10噸,總成本為800000元,根據市場調查,此種鋁材的市場銷售價格為50000元/噸,同時銷售10噸鋁材還需發(fā)生銷售費用及稅金3000元。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鋁材的銷售價格-銷售費用-相關稅費=(50000×10)-3000=497000元該鋁材的成本800000元,其可變現(xiàn)凈值低于成本(800000-497000)303000元,應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303000元。(3)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如原材料、在產品、委托加工材料等,由于持有該材料的目的是用于生產產成品,而不是出售,該材料的價值將體現(xiàn)在用其生產的產品上。因此,在確定其的可變現(xiàn)凈值時,需要用以其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與該產成品的生產成本進行比較。如果該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高于其成本,則該材料應當按照其成本計量。需要經過加工的材料存貨,期末價值確定步驟第一步:計算用該原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產成品的售價-相關稅費如果: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大于產成品的生產成本則該材料依然按照其成本反映如果: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小于產成品的生產成本則該材料按照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反映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產品的售價-進一步加工成本-相關稅費
例6:2007年12月31日,某企業(yè)庫存原材料—C材料的賬面成本為150000元,市場購買價格為130000,假定不發(fā)生其他購買費用。C材料要用來生產甲設備。用C材料生產的甲設備的市場售價是
600000元,預計銷售費用和稅金80000元。設備的生產成本400000元。甲設備可變現(xiàn)價值=600000-80000=520000元成本400000元,甲設備可變現(xiàn)價值高于成本則C材料仍然按照成本150000元反映,不需要計提存貨跌價準備。例7:2007年12月31日,某企業(yè)庫存原材料的賬面價值為500000元,市場價格為450000元,假設不發(fā)生其他購買費用。由于C材料的市場銷售價格下降,用C材料生產的D型機器的市場售價由1500000下降為1300000元,但其生產成本仍為1400000元,將加工成D型機器尚需投入900000元,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為300000元。計算步驟:第一步計算用該原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D型機器的可變現(xiàn)凈值=D型機器的估計的售價-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稅金=1300000-300000=1000000元
第二步,將用該原材料所生產的產成品的可變現(xiàn)凈值與其成本進行比較。
D型機器的可變現(xiàn)凈值1000000元,小于其生產成本1400000元,因此,C材料應按其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
第三步,計算C原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并確定其期末價值。
C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D型機器的估計的售價-將材料加工成D型機器尚需投入的成本-估計的銷售費用及稅金=1300000-900000-300000
=100000元
C材料的可變現(xiàn)凈值100000元小于其成本500000元,因此,C材料的期末價值為其可變現(xiàn)凈值100000元,即C材料應計提存貨跌價準備400000元。在公司2006年12月31日資產負債表的存貨項目之中C材料應按100000(500000–400000)元列示。例8:2007年12月31日,某企業(yè)庫存C材料料的賬面價值為600000元,市場價格為550000元,假設發(fā)生其他購買費用。由于C材料的市場銷售價格下降,用C材料生產的D型機器的市場售價由1600000下降為1350000元,但其生產成本仍為1400000元,將加工成D型機器尚需投入800000元,估計銷售費用及稅金為50000元。(4)為執(zhí)行銷售合同或者勞務合同而持有的存貨其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減去估計的銷售費用和相關稅費等的金額確定。企業(yè)與購買方簽訂了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下同),并且銷售合同訂購的數量大于或等于企業(yè)持有的存貨數量,在這種情況下,與該項銷售合同直接相關的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合同價格為計量基礎。
如果企業(yè)銷售合同所規(guī)定的標的物還沒有生產出來,但持有專門用于生產該標的物的材料,則其可變現(xiàn)凈值也應當以合同價格作為計量基礎。
例9:2007年6月10日,某企業(yè)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08年2月10日,該企業(yè)應按每臺40000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A型號的機器10臺。
2007年12月31日,該企業(yè)A型號的機器的賬面價值為1200000元,數量6臺,單位成本每臺200000元。在這種情況下,計算庫存A型號的機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時,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價格2400000元(400000×6)作為計量基礎,計算其可變現(xiàn)凈值。
2006年12月11日,某企業(yè)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07年3月10日,該企業(yè)應按每臺40000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10臺B型號的機器。
2006年12月31日,該企業(yè)還沒有生產出該批機器,但持有專門用于生產該批10臺機器的庫存原材料—鋼材,其賬面價值為800000元,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700000元。
本例中,根據與乙公司簽訂的銷售合同,該企業(yè)B型號的機器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雖然還未生產,但持有專門用于生產該批機器的庫存材料—鋼材,且可生產的B型號機器的數量不大于銷售合同訂購數量。在此情況下,計算該批原材料—鋼材的可變現(xiàn)凈值時,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B型號機器的銷售價格總額4000000元(400000×10)作為計量基礎。如果企業(yè)持有的同一項存貨的數量多于銷售合同或勞務合同訂購的數量的,應分別確定其可變現(xiàn)凈值,并在其相對應的成本進行比較,分別確定存貨跌價準備的計提或轉回金額。超出合同部分的存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當以一般銷售價格為基礎計算。2006年9月10日,某企業(yè)與乙公司簽訂了一份不可撤銷的銷售合同,雙方約定,2007年3月15日,該企業(yè)應按每臺200000元的價格向乙公司提供B型號的機器10臺。2006年12月31日,B型號的機器的賬面價值為1920000元,數量為12臺,單位成本為每臺160000元。2006年12月31日,B型號的機器的市場銷售價格為每臺250000元。
本例中,根據與乙公司簽訂了的銷售合同,該批機器的銷售價格已由銷售合同約定,但是其庫存數量大于銷售合同約定的數量。在這種情況下,對于銷售合同約定數量內(10臺)的B型號的機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以銷售合同約定的價格總額2000000元(200000×10)作為計量基礎;而對于超出部分(2臺)的B型號的機器的可變現(xiàn)凈值應以一般價格總額500000元(250000×2)作為計量基礎。(三)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的比較方法1.單項比較方法存貨跌價準備應按單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計量。也就是說,在計提存貨跌價準備時,企業(yè)應將每個存貨項目的成本與可變現(xiàn)凈值逐一進行比較,取其較低者作為計量存貨的依據,并且將成本高于可變現(xiàn)凈值的差額作為存貨跌價準備予以計提。企業(yè)應當根據管理要求以及所擁有存貨的特點,具體規(guī)定各個存貨項目的確定標準,例如,企業(yè)可以將某一型號和規(guī)格的存貨作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活動匯報分析指南
- 成都商鋪租賃合同樣本
- 2025年信息技術服務人工勞務分包合同樣本
- 2025年二手住宅買賣融資合同
- 2025年個人獨資企業(yè)股份買賣協(xié)議
- 2025年勞動合同爭議和解協(xié)議書格式
- 2025年策劃租賃辦公室合同續(xù)約協(xié)議書
- 2025年信息技術策劃顧問服務框架協(xié)議
- 2025年旅游行業(yè)策劃合作聯(lián)盟協(xié)議
- 2025年住宅小區(qū)物業(yè)經理聘請協(xié)議
- 特種設備及重要設備安全管理制度
- DB3502T052-2019 家政服務規(guī)范 家庭搬家
- 《自主神經系統(tǒng)》課件
- 2025集團公司內部借款合同范本
- 遼寧省名校聯(lián)盟2025屆高三上學期1月份聯(lián)合考試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山西地質集團社會招聘高頻重點提升(共500題)附帶答案詳解
- 2024-2025學年遼寧省沈陽市沈河區(qū)七年級(上)期末英語試卷(含答案)
- 前牙即刻種植的臨床應用
- 2024-2025學年初中七年級上學期數學期末綜合卷(人教版)含答案
- 體育活動策劃與組織課件
- 公司違規(guī)違紀連帶處罰制度模版(2篇)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