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實施方案_第1頁
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實施方案_第2頁
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實施方案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示范推廣實施方案一、目的意義茶葉產業(yè)是我市的重要特色產業(yè)之一,202*年我市茶葉種植面積已達11.5萬畝,長期以來都是采用化學防治控制茶葉有害生物,由于化學農藥的不合理使用,在防治時殺死有害生物的同時也殺死有益生物(天敵),造成有害生物種群得不到有效調控,因此防治間隔期越來越短,而有害生物危害越來越重,尤其是害蟲體系發(fā)生變化,增加了防治難度和防治成本,一般茶園年防治次數(shù)8—12次以上,防治成本300—400元/畝,因此探索茶園綠色防控技術,打造和諧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生產綠色食品是茶葉生產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的首要任務;為加快我市綠色茶園建設步伐,我市設立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片。通過采用生物防治投放天敵、利用物理防治等防治技術取代化學防治,達到對環(huán)境零污染,通過生態(tài)園的建設,創(chuàng)造茶園生物多樣性,達到自然調控有害生物危害率在允許水平之內,達到每年減少施藥數(shù)6-9次,每畝節(jié)約成本120-150元,有效改善茶園生態(tài)環(huán)境,提高茶葉安全品質和產品價格。二、組織保障加強組織領導。我局計劃成立由行政領導和技術專家組成的茶葉病蟲害綠色防控領導小組,協(xié)調制定技術方案、組織、督導落實各項措施。三、實施內容1.全面清潔茶園:冬季將茶園內的枯枝落葉和茶樹上的病蟲枝葉清理出茶園集中銷毀。2.全面推廣應用生物農藥。禁用化學農藥及生物農藥中含復配型制劑,達到茶園化學農藥零污染。生物農藥:蘇云金桿菌、苦參堿、白僵菌、綠僵菌以上制劑根據(jù)茶園病蟲發(fā)生情況來定。3.釋放天敵:捕食螨,每畝20包;異色螵蟲每畝20-30塊卵。4.茶園種植綠肥植物或全園生草栽培,同時禁止化學除草。雜草影響茶葉生長的,可用割草機割去地面10cm以上部分,創(chuàng)造有利于天敵生存的環(huán)境。5.黃板:每畝25片黃板。6.建立茶園病蟲觀測圃:在南洋北寮村茶園觀測圃,了解生防茶園病蟲種群消長動態(tài)及時調控有害生物對茶葉質量的影響。四、具體安排1.舉辦技術培訓班和印發(fā)技術資料:在南洋、永福、雙洋、赤水等鄉(xiāng)(鎮(zhèn))舉辦3期的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技術培訓班,授課人員由植保站邀請上級生防專家和本站人員及當?shù)剞r技站技術員組成;要求實施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片的茶農最少要參加一次的技術培訓,并發(fā)放技術資料到各茶農手中。2.選擇示范片,分別在南洋設約350畝、永福約100畝、雙洋約150畝的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中心示范片共約600畝。3.春茶采摘結束后茶園開始生草栽培;6月份按每畝25片安裝黃板。4.5月中、下旬,根據(jù)示范茶園主要病蟲種類,選擇生物農藥,進行全面防治,將病蟲數(shù)控制在允許范圍內。5.6月上旬,檢查驗收,符合標準的茶園及時投放捕食螨,每畝30-50袋和異色螵蟲每畝20-30塊卵。不達標的茶園必需補治一次,把病蟲基數(shù)控制在一定量內才能投放捕食螨。6.捕食螨投放后,定期(7-10天)對茶園進行檢查,及時掌握茶園的病蟲發(fā)生情況,如發(fā)現(xiàn)問題,應及時匯報,及時組織專家進行指導。五、調查、小結1.每10天調查一次,分別調查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示范片與化防區(qū)病蟲害發(fā)生情況。2.調查內容病害:茶餅病、赤(白)星病、炭疽?。幌x害:茶假眼小綠葉蟬、茶螨及季節(jié)性發(fā)生的害蟲種類。3.調查標準計算方法。按茶葉病蟲調查標準計算方法執(zhí)行。4.根據(jù)調查結果進行分析和做好技術總結。六、經費預算(從農作物病蟲害防治經費中支出)1.南洋設約350畝、永福約100畝、雙洋約150畝的茶園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中心示范片共約600畝,每畝補助60元,約36000元。用于購買捕食螨、生物農藥等投入品。2.綠色防控技術培訓經費:計劃培訓3期,約300人次,每期費用(交通和授課費)1000元×3=3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