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復興中學高二語文下學期期末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題。曲阜尋根曲阜孔廟的大成殿和北京紫禁城的太和殿、泰安岱廟的天貺殿,被譽為東方三大殿。近年農歷八月廿七日孔子誕辰,都要在這里奏中和韶樂,演八佾舞,向至圣先師頂禮膜拜,把今人引入遠哉悠悠的春秋末歲西狩獲麟的古老風氣之中。我是暮春三月到曲阜開“魯迅與孔子學術研討會”的,未能躬逢其盛。站在清朝雍正皇帝手書的“大成殿”金字匾額下方擋駕的綠欄桿之外,遠遠地望著頭戴十二旒冕、身著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一如古代帝王威儀的孔子坐像,敬則敬矣,卻沒有多少親切感。當一個人被歷代權貴顯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際,我輩平民書生只有敬而遠之的份兒。記得多少年前,到處繪作“橫眉冷對”的魯迅肖像,連孩童也問他爸爸:“魯迅爺爺很厲害吧?”圣人、偉人能否帶點人情味?魯迅晚年對此有所警覺,有所疑惑。他孝其母而愛其子,寫了《答客誚》詩,自我辯解道:“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彼麑憽对诂F(xiàn)代中國的孔夫子》,向被視為非孔之作,其行文揭示權勢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眾對孔子惟有恭謹,卻不親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榮,體悟到人生榮辱如白云蒼狗的悲涼感。這對后人如何看待偉人(包括孔子和魯迅本人)和偉人之學,是富有啟迪價值的。吾非孔門圣裔,這番曲阜尋根是要尋文化之根。中國成為數(shù)千年文明古國而不墮,成為禮儀之邦而富有風流儒雅趣味,甚至士人階層列為“四民之首”成為歷代社會的共識,孔子之功是不可沒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學惟有與時俱進、從善如流、不斷生發(fā)新機,后人尋根時,才會感到與血肉相連。在大成殿盤龍翔鳳、金碧輝煌的靈光中,我感到圣人離我彌遠,感到尋根的失落。惟有回首殿前一株挺拔蒼翠的檜樹,辨讀“先師手植檜”的刻石,才漸漸辨認出孔子的身影,似乎這位身材魁偉的慈祥老人也荷鋤培土,和我們一道參加植樹節(jié)??鬃又矙u相傳有二株,唐朝封演《封氏聞見記》稱:“曲阜縣文宣王廟內并殿西南各有柏葉松身之樹,各高五丈,枯槁已久。相傳夫子手植,永嘉三年其樹枯死?!痹瓨錃v經(jīng)兵災火劫,在廢墟上重生,在禍難后僅存的樹樁上復發(fā)新條。今存者已歷二百六十年風雨,老干如鐵,繁枝似蓋,顯示了在風火雷電中不可摧磨的生命力,其樹冠已在同大成門爭日光中越過大成門的屋脊了?!睹献印とf章下》載:“孔子,圣之時者也??鬃又^集大成。集大成也者,金聲而玉振之也。金聲也者,始條理也;玉振之也者,終條理也?!泵献舆@段話,為孔子形象定型化。于今的孔廟,已樹起“金聲玉振坊”、“圣時門”、“大成門”、“大成殿”,組合成堅強的自南而北的孔廟中軸線,比生命力,先師手植檜終于日益一日地高出大成門屋脊,便是極妙的象征。因為這時存在一條深植于泥土,并不息地抽出枝葉而迎接日日其新的陽光的根。曲阜“三孔”中引起我留連仰慕的樹木,還有孔府花園的五君子柏。這株經(jīng)歷四百余年風雨的柏樹,有若匪夷所思的巨掌伸出五指,采攝陽光和云霞,擁抱著寄居其間的一株古槐。我欽佩其博大胸襟,在樹前留影。我想,柏與槐的根系是無心自立門戶的,它們互相糾結,共同抗御風雨雷電。一者枝桿如虬,一者翠葉婆娑,相互掩映,相互扶持,各抒所長,榮辱與共,創(chuàng)造了“五柏抱槐”的曠世奇觀。由根深葉茂,我聯(lián)想到水源。老根無水,其生命勢必枯竭,是不能重生的??鬃拥母?,孔子的降生地在尼山,那里的水名曰:“智源”。我這次來去匆匆,未及踏訪。據(jù)《闕里志·山川》:“沂水出魯城東南,尼丘山是也;流下注為智源溪?!逼渌杏^川亭,相傳是孔子觀五川匯流之處??鬃釉诖ㄉ蠂@光陰易逝,一川秀水融匯著多少浩茫的人生感觸??讖R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喚起游人的親切感吧,但它已改作奉祀孔子先人的家廟,而且每個先人都封了王爵,宅中有孔子當年飲水的古井,據(jù)稱那井水是“既清且渫”的,如今已成暗濁的止水。井旁有乾隆皇帝“故宅井贊碑”。鐫刻有這位盛世群王的“飲水拜師”銘文:“我取一勺,以飲以思,嗚呼宣圣,實我之師。”不過,井之四周已筑起雕花石欄、四角碑亭,儼然“圣水”的模樣。這也就失去了我去年在紹興魯迅故居看百草園中的水井,尚能聯(lián)想到少年魯迅聽蟋蟀彈琴、看云雀高飛,挖掘何首烏、采搞覆盆子的自然趣味了。15.參觀曲阜“三孔”作者主要寫了哪幾方面的內容?16.作者為什么“感到尋根的失落”?17.結合原文,應該如何理解第4段中的“人情味”?參考答案:15.孔子坐像,孔子手植檜,五君子柏、孔子故宅水井。
16.因為作者看到了權勢者對孔子的高捧和利用,民眾對孔子的恭敬和疏遠感到圣人離自己很遙遠。
17.首先應看到偉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其次是要客觀對待這種情感,不應該將偉人神圣化?!?5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容理解與分析及歸納內容要點的能力。解答此類試題,需要立足文本內容,對文章進行段落的劃分,篩選文中的重要語句,整合后作答。重點關注各段的段首和段尾句,分條作答。結合文本內容“遠遠地望著頭戴十二旒冕、身著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一如古代帝王威儀的孔子坐像”“孔子植檜相傳有二株”“曲阜‘三孔’中引起我留連仰慕的樹木,還有孔府花園的五君子柏”“孔廟之旁有孔子故宅,大概能喚起游人的親切感吧”等分析概括即可?!?6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本內容理解與分析。解答此類試題,需要審清題干要求,如本題“作者為什么‘感到尋根的失落’”,分析作者“感到尋根的失落”的原因,把握文章內容,概括文章主題。答題能利用原文詞語,盡可能使用。沒有原文詞語可利用時,要注意語言文字表達的準確性和層次性,做到言簡意賅。結合“遠遠地望著頭戴十二旒冕、身著十二章王服,手捧鎮(zhèn)圭,一如古代帝王威儀的孔子坐像,敬則敬矣,卻沒有多少親切感。當一個人被歷代權貴顯儒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際,我輩平民書生只有敬而遠之的份兒”“使民眾對孔子惟有恭謹,卻不親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榮,體悟到人生榮辱如白云蒼狗的悲涼感”“中國成為數(shù)千年文明古國而不墮,成為禮儀之邦而富有風流儒雅趣味,甚至士人階層列為‘四民之首’成為歷代社會的共識,孔子之功是不可沒的。但圣人也是人,其學惟有與時俱進、從善如流、不斷生發(fā)新機,后人尋根時,才會感到與血肉相連。在大成殿盤龍翔鳳、金碧輝煌的靈光中,我感到圣人離我彌遠”等分析可知,因為作者看到了權勢者把孔子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際,民眾對孔子只有敬而遠之的份兒,感到圣人離自己很遙遠。【17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詞語的含義的能力。本題的考點是詞語的含義。解答思路:解詞+內容+情感。方法:聯(lián)系詞語本義,結合語境分析詞語的含義,以及表達的感情。理解詞語一般先理解其表面義,然后要結合語境及課文內容,具體理解出它的語境義及所包含的情感,務必遵循“詞不離句,句不離篇”的原則?!叭饲槲丁保Y合“到處繪作‘橫眉冷對’的魯迅肖像,連孩童也問他爸爸:‘魯迅爺爺很厲害吧?’”“他孝其母而愛其子”分析可知,偉人也有普通人的情感;結合“其行文揭示權勢者的利用和后儒的僵化,使民眾對孔子惟有恭謹,卻不親密,又于孔子生前落魄,身后暴榮,體悟到人生榮辱如白云蒼狗的悲涼感。這對后人如何看待偉人(包括孔子和魯迅本人)和偉人之學,是富有啟迪價值的”分析可知,后人應該客觀、正確看待偉人,不應該把他們拜至高不可攀的天云之際。【點睛】解釋詞語在語境中被臨時賦予的含義是常見的命題形式。一般來說,散文試題考查詞語的含義,特別關注詞語的語境義,而不是詞典中所詮釋的規(guī)范義。答題思路:①考慮文章或段落的主題,結合主題來答詞語的含義;②根據(jù)該詞語前后語句的內容、含義來推斷。注意:如果知道該詞語的原始意義解釋,一定不要忽略詞語在語境中的含義。2.閱讀下面文段,完成6—8題。建筑和語言文字一樣,一個民族總是創(chuàng)造出他們世世代代所喜愛,因而沿用的慣例,成了法式。在西方,希臘、羅馬體系創(chuàng)造了它們的“五種典范”,成為它們建筑的方式。中國建筑怎樣砍割并組織木材成為梁架,成為斗拱,成為一“間”,成為個別建筑物的框架,怎樣用舉架的公式求得屋頂?shù)那婧颓€輪廓;怎樣結束瓦頂;怎樣求得臺基、臺階、欄桿的比例;怎樣切削生硬的結構部分,使同時成為柔和的、曲面的、圖案型的裝飾物;怎樣布置并聯(lián)系各種不同的個別建筑,組成庭院;這都是我們建筑上兩三千年沿用并發(fā)展下來的慣例法式。無論每種具體的實物怎樣地千變萬化,它們都遵循著那些法式。構件與構件之間,構件和它們的加工處理裝飾,個別建筑物和個別建筑物之間,都有一定的處理方法和相互關系,所以我們說它是一種建筑上的“文法”。至如梁、柱、枋、檁、門、窗、墻、瓦、檻、階、欄桿、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戧獸、正房、廂房、游廊、庭院、夾道等等,那就是我們建筑上的“詞匯”,是構成一座或一組建筑的不可少的構件和因素。這種“文法”有一定的拘束性,但同時也有極大的運用的靈活性,能有多樣性的表現(xiàn)。也如同做文章一樣,在文法的拘束性之下,仍可以有許多體裁,有多樣性的創(chuàng)作,如文章之有詩、詞、歌、賦、論著、散文、小說等等。建筑的“文章”也可因不同的命題,有“大文章”或“小品”。大文章如宮殿、廟宇等等;“小品”如山亭、水榭、一軒、一樓。文字上有一面橫額,一副對子,純粹作點綴裝飾用的。建筑也有類似的東西,如在路的盡頭的一座影壁,或橫跨街中心的幾座牌樓等等。它們之所以都是中國建筑,具有共同的中國建筑的特性和特色,就是因為它們都用中國建筑的“詞匯”,遵循著中國建筑的“文法”所組織起來的。運用這“文法”的規(guī)則,為了不同的需要,可以用極不相同的“詞匯”構成極不相同的體形,表達極不相同的情感,解決極不相同的問題,創(chuàng)造極不相同的類型。這種“詞匯”和“文法”到底是什么呢?歸根說來,它們是從世世代代的勞動人民在長期建筑活動的實踐中所累積的經(jīng)驗中提煉出來的,經(jīng)過千百年的考驗,而普遍地受到承認而遵守的規(guī)則和慣例。它是智慧的結晶,是勞動和創(chuàng)造成果的總結。它不是一人一時的創(chuàng)作,它是整個民族和地方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的產(chǎn)物。(節(jié)選自梁思成《中國建筑的特征》)6.下列有關對文中“文法”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文法”指在一個民族里,由匠師所遵守,被人民所承認,世世代代人都喜愛,都沿用而成慣例的一定建筑法式、審美方式。
B.“文法”包括中國建筑的基本特征所呈現(xiàn)出來的一定的風格、手法、方式,包括建成什么體形,表達什么情感等因素。
C.“文法”是從世世代代勞動人民在長期建筑實踐中積累的經(jīng)驗中形成的普遍規(guī)則,是整個民族和地方的物質和精神條件下的產(chǎn)物。
D.比起文章語法極大的靈活性來,中國建筑的“文法”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在“文法”的拘束性下,創(chuàng)造的多樣性就大大減弱了。7.下列對第二段劃線處“建筑的‘文章’”的內涵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中國建筑的“文章”中可以有金碧輝煌的宮殿、氣勢恢宏的廟宇等所謂鴻篇巨制。
B.中國建筑的“文章”中可以有山亭、水榭、一軒、一樓這樣的精致小品。
C.中國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在建筑物上安排橫額、對子等秀麗文字,以作點綴裝飾。
D.中國建筑的“文章”中可以在路的盡頭立一座影壁,或建橫跨街中心的牌樓。
8.根據(jù)文意,下列有關中國建筑的“文法”的推斷、想象不合理的一項是
A.運用中國建筑的“文法”的規(guī)則,可以為了不同需要而使用極不相同的“詞匯”,來建造不同類型的房屋,表達不同的情感。
B.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是世世代代勞動人民長期建筑實踐的結晶,經(jīng)過千百年的考驗,被普遍承認,也將被后世所有匠師所遵守。
C.由中國建筑的“詞匯”和“文法”組織而成的建筑形式,原先產(chǎn)生于木材結構,但很快地就越過了材料的限制,同樣運用到磚石結構的建筑上去。
D.中國建筑把朱紅作為大建筑物屋身的主要顏色,用在柱、門窗和墻壁上,用彩繪圖案裝飾木構架的上部結構,是使用得最大膽的“文法”。參考答案:3.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詩和其他藝術都是情感的流露。情感是心理中極原始的一種要素。人在理智發(fā)達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發(fā)達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驅遣者。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動,其中有許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個人所特有的成分。這就是說,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個性,群性是得諸遺傳的,是永恒的,不易變化的;個性是成于環(huán)境的,是隨環(huán)境而變化的。環(huán)境隨人隨時而異,所以人類的情感時時在變化;遺傳的傾向為多數(shù)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變化之中有不變化者存在。藝術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個性的分別,它在變化之中也有不變化者存在。比如單拿詩來說,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絕、詞的交替是變化,而格律則為變化中的不變化者。變化就是創(chuàng)造,不變化就是因襲。把不變化者歸納成為原則,就是自然律。這種自然律可以用為規(guī)范律,因為它本來是人類共同的情感需要。但是只有群性而無個性,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只有因襲而無創(chuàng)造,也就不能產(chǎn)生藝術。末流者忘記這個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變成死板的形式。格律在經(jīng)過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這是事實,但是這絕不是格律本身的罪過,我們不能因噎廢食。格律不能束縛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如果真是詩人,格律會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詩人,有格律他的詩固然腐濫,無格律它也還是腐濫。古今大藝術家大半都從格律入手。藝術須寓整齊于變化。一味齊整,如鐘擺搖動聲,固然單調;一味變化,如市場嘈雜聲,也還是單調。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從整齊入手,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會使作者在整齊之中求變化以避免單調。從變化入手,則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果卻仍還于單調。古今大藝術家大半后來都做到脫化格律的境界。他們都從束縛中掙扎得自由,從整齊中醞釀出變化。格律是死方法,全賴人能活用。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網(wǎng)球,打到嫻熟時雖無心于球規(guī)而自合于球規(guī)。在不識球規(guī)者看,球手好像縱橫如意,略無牽就規(guī)范的痕跡;在識球規(guī)者看,他卻處處循規(guī)蹈矩。姜白石說得好:“文以文而工,不以文而妙?!惫ぴ诟衤啥顒t在神髓風骨??追蜃幼缘佬摒B(yǎng)經(jīng)驗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边@是道德家的極境,也是藝術家的極境?!皬男乃?,不逾矩”,藝術的創(chuàng)造活動盡于這七個字了?!皬男乃闭咄坝饩亍?,“不逾矩”者又往往不能“從心所欲”。凡是藝術家都要能打破這個矛盾??追蜃拥娇煲赖臅r候才做到這種境界,可見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大非易事。(摘編自朱光潛《談美書簡》)1.下列關于“格律”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格律是詩歌中的不變化者,體現(xiàn)的是整齊、規(guī)范和人類共同的情感需要。但只有整齊而無變化,只有因襲而無創(chuàng)造,格律就會變成死板的形式。B.格律在經(jīng)過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但這并不是格律本身的罪過,而是人不能活用它造成的,因此,我們不能因噎廢食。C.格律不能束縛天才,天才之作往往工在格律而妙在神髓風骨。格律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藝術家的地位,即使他遵循了格律,詩歌也仍然腐濫。D.古今大藝術家的創(chuàng)造活動都從格律入手,但后來都達到了脫化格律的境界;是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使他們在整齊之中求變化,避免了單調。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情感是心理中極原始的一種要素,它先于理智而產(chǎn)生,但在理智發(fā)達之后,它又會受到理智的驅遣。B.藝術是情感的流露,它也有群性和個性之別,講究寓整齊于變化,但由整齊到變化易,由變化到整齊難。C.詩歌從四言、五言到七言,從古、律、絕到詞,體現(xiàn)的是形式的變化,但它們在音節(jié)上都講究格律,體現(xiàn)的又是詩歌的共同特點。D.“從心所欲”和“不逾矩”是一對矛盾,藝術家要打破這個矛盾,做到循格律而能脫化格律,這是非常不容易的。3.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內容的一項是
(
)A.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動,它一方面有群性,另一方面也有個性。群性由遺傳得來,不易變化;個性則成于環(huán)境,會隨著環(huán)境而變化。B.作者認為善用格律者好比打網(wǎng)球,旨在說明將格律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時,就可以超越格律的束縛而達到自由的創(chuàng)作境界。C.作者認為一味變化也還是單調,所以他不主張從變化入手,認為變化之上不能再有變化,本來是求新奇而結果卻仍還于單調。D.“從心所欲,不逾矩”是道德家和藝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這也說明道德與藝術常常是相關聯(lián)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藝術上達到較高的境界。參考答案:1.D2.A3.D1.本題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義的能力。D項,“是創(chuàng)造的本能和特別情境的需要使他們在整齊之中求變化,避免了單調”文中無依據(jù)。2.本題考查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A項,“但在理智發(fā)達之后,它又會受到理智的驅遣”錯,原文是“在理智既發(fā)達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驅遣者”。3.本題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觀點態(tài)度的能力。D項,“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藝術上達到較高的境界”文中無依據(jù)。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閱讀,完成7~9題,每題3分。一瓢道人
袁中道
一瓢道人,不知其名姓,嘗持一瓢浪游鄂岳間,人遂呼為一瓢道人。道人少讀書不得志,棄去,走江浙從軍。時倭寇方盛,道人拳勇非常,從小校得功,至裨將。后失律畏誅,匿于群盜,出沒吳楚間,久乃厭之,以資市歌舞妓十余人,賣酒淮揚間,所得市門資,悉以自奉,諸妓更代侍之。無日不擁艷冶,食酒肉,聽絲竹,飲食供侍,擬于王者。又十余年,心復厭之,亡去,乞食湖湘間。后至澧,澧人初不識,既久,出語顛狂,多奇中,發(fā)藥有效。信口作詩,有異語,人漸敬之。饋好衣服飲食,皆受而棄之,人以此多延款道人。道人棲古廟中。一日于爐灰里取金一錠,付祝云:“為我召僧來禮懺。”懺畢,買一棺自坐其中,不覆,令十余人移至城市上,手作拱揖狀,大呼曰:“年來甚擾諸公,貧道別矣?!彪m小巷間,無不周遍!一市大驚!復還至廟中,乃仰臥命眾人日:“可覆我。”眾人不敢覆,視之,已去矣。遂覆而埋之。舉之甚輕,不類有人者。余聞而大異焉。人又問曰:“審有道者,不宜淫且盜;淫且盜者,又不宜脫然生死。余大有疑,以問子?!庇嘣唬骸坝嗯c汝皆人也,烏能知之?夫濟顛①之酒也,三車②之肉也,寒山、拾得③之垢也,皆非天眼莫能知也。古之諸佛,固有隱于豬狗中者,況人類乎?爾與余何足以知之哉!”【注】①濟顛:濟公和尚。②三車:唐玄奘弟子,因出行總是一車裝滿美酒,一車裝美女,一車裝佛經(jīng),所以當時的人都稱他為“三車和尚”。③寒山、拾得:唐朝兩個著名的和尚,相傳是文殊和普賢菩薩的化身。7.對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
)A.時倭寇方盛
盛:猖獗B.久乃厭之
厭:滿足C.悉以自奉
奉:供養(yǎng)D.審有道者,不宜淫且盜
審:確實8.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組是(
)A.人遂呼為一瓢道人
為我召僧來禮懺B.飲食供侍,擬于王者
一日于爐灰里取金一挺C.人以此多延款道人
余大有疑,以問子D.遂覆而埋之
余聞而大異焉9.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一瓢道人持一瓢云游浪跡,因而得名,一生遭遇曲折坎坷且又離奇,富有傳奇色彩。B.一瓢道人曾浪游鄂岳,入海戰(zhàn)倭,出沒吳楚,賣酒淮揚,乞食湖湘,最終歿于澧州。C.一瓢道人狷狂放達卻又學識博雜,行事怪僻,奇談異論但又多言中,時人訝異驚嘆。D.作者認為一瓢道人和濟顛、三車和尚一樣喜歡喝酒吃肉,癲狂怪誕,對他的評價頗為不屑。參考答案:7.選B(厭:厭倦)8.選D(均為連詞,表順承;A動詞,是/介詞.替、給;B介詞,與/介詞,從;C連詞,表因果/介詞,拿、用)9.選D(通過最后一段可知,作者認為一瓢道人和濟顛、二車道人都是凡人難以理解的人,非天眼莫能知,就如古代諸佛和高僧。)一瓢道人,不知道他的名姓,曾經(jīng)手持一個瓢在湖北湖南一帶浪跡游蕩.于是人們就稱呼池為一瓢道人。道人少年讀書不得志,棄學出走,跑到江浙一帶參軍。當時倭寇正猖獗,道人拳腳勇氣非同一般,從一個小校立大功,慢慢升至裨將。后來違犯法律害怕被殺。隱匿在群盜中。出沒吳楚之間,很久之后厭倦了這種生活,用錢買了十多個歌舞妓,在淮揚賣酒,所獲得的錢財,全部用來侍候自己,那些歌舞妓輪流伺候他。沒有一天不是左擁右抱,喝酒吃肉,聽絲竹音樂,飲食供奉,可比王者。又過了十多年,心里又厭棄了。偷偷離去.在湖湘間乞討。后來又到了澧州。澧州百姓開始不認識他,一段時間之后,一瓢道人說話癲狂,但多說中,所賜醫(yī)藥也有效果。隨口作詩,卻有奇語,人們慢慢敬重他。贈送他好的衣服好的飲食。他都接受又丟棄.別人因為這樣更加款待道人。道人睡在古廟中。一天從爐灰里掏取一錠金子,交給廟祝說:"替我招來僧人來做懺悔。"懺悔完畢,買了一具棺木,自己坐進去,不蓋,命令十多人抬到集市,雙手打拱作揖,大叫說:"這一年來特別打擾諸位,貧道告別了。"即使小巷間,沒有不走遍的,一市百姓非常吃驚。他再次回到屆中,于是仰臥在棺材里命令眾人說:"可以蓋上我。"眾人不敢蓋,再看他,已經(jīng)死了。于是蓋上棺木并且埋葬了他。抬起棺木時特別輕,不像里面躺了人。我聽說后對此感到很奇怪。有一個人又問我說:"那些確實有道之人,不應該放縱并且偷盜;放縱并且偷盜之人,又不該超脫生死。我大有疑問,用這個問題問您。"我說:"我和你都是一樣的人,怎么能夠知道呢?濟顛喜歡喝酒,三車道人喜歡吃肉,寒山、拾得身體污垢,如果不是天眼不能知曉。古代的各個佛本來就有隱藏在豬狗之中的,何況是人?你和我怎么能夠知道這些!"5.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許仲宣,字希粲,青州人。漢乾祐中,登進士第,時年十八。周顯德初,解褐授濟陰主簿,考功員外郎張義薦為淄州團練判官。宋初赴調,引對便殿。仲宣氣貌雄偉,太祖悅之,擢授太子中允,受詔知北海軍。仲宣度其山川形勢、地理廣袤可以為州郡,因畫圖上之,遂升為濰州。初,議建牧馬監(jiān),令仲宣行視諸州,頗得善地。從征并門,掌給納,四十余州資糧悉能集事。帝益知其強干。開寶四年,知荊南轉運事。及征江南,又兼南面隨軍轉運事,兵數(shù)十萬,供饋無闕。南唐平,以漕挽功拜刑部郎中。中謝日,召升殿獎諭,賜緋。九年,詔知永興軍府事。太宗嗣位,遷兵部郎中,驛召赴闕,賜金紫。授西川轉運使,屬西南夷寇鈔邊境,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改廣南轉運使,會征交州,其地炎瘴,士卒死者十二三,大將孫全興等失律,仲宣因奏罷其兵。不待報,即以兵分屯諸州,開庫賞賜,草檄書以諭交州。交州即送款內附,遣使修貢。仲宣復上章待罪,帝嘉之。八年,仲宣為左諫議大夫。未幾,召還,以本官權度支。仲宣性寬恕,倜儻不檢,有心計。初,為濟陰主簿時,令與簿分掌縣印。令畜嬖妾,與其室爭寵,令弗能禁。嬖欲陷其主,竊取其印藏之,封識如故,以授仲宣。翌日署事,發(fā)匣,則無其印,因逮捕縣吏數(shù)輩及令、簿家人,下獄鞫問,果得之于令舍灶突中。令聞之,倉皇失措,仲宣處之晏然,人服其量。嘗從征江南,都部署曹彬令取陶器數(shù)萬,給士卒為燈具。仲宣已預料置,奉之如其數(shù)。其才干類此。淳化元年,卒,年六十一。(節(jié)選自《宋史·許仲宣傳》,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B.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C.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D.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乾祐,指年號。年號是封建王朝用來紀年的名稱,文中還有“顯德”“開寶”等。B.漕挽,“漕”指水路運輸,“挽”指陸路運輸?!颁睢敝杆?、陸運輸,也指運輸糧餉。C.賜緋,賜給緋色官服。指官員官品不及而皇帝推恩特賜準許服緋,以示恩寵。D.權,暫時代理官職。一般指官吏補充缺職,也可指由候補而正式任命。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許仲宣才貌兼?zhèn)?,歷仕數(shù)朝。后漢時年僅十八歲的他就考中進士及第;后周時歷任數(shù)職;宋朝初年赴朝廷聽候調遣,受到太祖賞識,被提拔任用。B.許仲宣精明能干,政績斐然。征伐并門和江南時,他負責錢財和糧食供應,能保障軍需;曹彬需要數(shù)萬件陶器給士兵做燈具,他能預先料到,如數(shù)交付。C.許仲宣審時度勢,決策果斷。征討交州,形勢不利,他上奏請求罷兵;未得到朝廷答復就讓軍隊分駐各州,打開國庫賞賜士卒,并起草文書曉諭交州。D.許仲宣處變不驚,頗有器量。在他與縣令分掌縣印時,縣印丟失,上司下令逮捕縣府所有小吏,且把縣令及主簿的家人也投入獄中審問??h今聽說后,倉皇失措,仲宣卻泰然處之。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仲宣度其山川形勢、地理廣袤可以為州郡,因畫圖上之,遂升為濰州。(2)嬖欲陷其主,竊取其印藏之,封識如故,以授仲宣。參考答案:10.C
11.D
12.D
13.(1)許仲宣估量這個地方的山川地勢、土地廣袤可以立為州郡,于是畫圖上呈皇帝,就升任濰州知州。(2)寵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盜取他的縣印藏起來,(印匣)封存的標記和原來一樣,把它(印匣)交給許仲宣?!?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題,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在斷句時特別要注意:①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②句子結構的對稱性。③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④句子成分的省略。⑤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本題“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句意為:許仲宣親自到大度河,用叛逆和歸順的利害相告,用威力和福運宣示,夷人全部歸服。適逢言事官說,江南用兵時,許仲宣吞沒國家錢財,因此召回朝廷,下令御史臺搜集全部財務會計簿查對,總共幾年才完畢,許仲宣沒有欺騙和隱瞞。從語法結構和句意上看,“仲宣”作主語,“親至”作狀語,“大渡河”作賓語,“諭”作謂語,結構完整,應斷開;“以逆順示以威福夷”為仲宣到大渡河之后所做的事,“以逆順示”“以威福夷”為兩件事且句式結構相同,應斷開;“夷人”作主語,“率”作副詞,“服”作謂語,賓語省略,結構完整,應斷開;“會”,恰逢,句首副詞,“言事者”作主語,“云”,說,作謂語,主謂結構完整,應斷開;“江表用兵時”為時間狀語,應斷開;“仲宣”作主語,“干沒”作謂語,“官錢”作賓語,結構完整,應斷開;“召還”與“令”為兩個動詞,代表兩件不同的事件,二者間應斷開;“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敝小坝放_”作主語,“盡”為副詞,“索”作謂語,“財計簿”作賓語,“鉤?!弊髻e語補足語,這是一句完整的句子,作“令”的賓語從句,應斷開;“凡”,總共,作謂語,“數(shù)年”作賓語,“而”作連詞,修飾“畢”,主語省略,結構完整,應斷開;“無有”作謂語,“欺瞞”作賓語,主語省略,結構完整,應斷開。故本句斷句為“仲宣親至大度河/諭以逆順/示以威福/夷人率服/會言事者云/江表用兵時/仲宣干沒官錢/召還/令御史臺盡索財計簿鉤校/凡數(shù)年而畢/無有欺隱/”,與C項相符。故選C?!?1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識記文化常識的能力。古代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D項,“一般指官吏補充缺職,也可指由候補而正式任命”錯誤?!皺唷敝恢笗簳r代理官職,并沒有“官吏補充缺職,也可指由候補而正式任命”的意思。故選D?!?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歸納內容要點,概括中心意思的能力。解答時要整體理解文章內容,把握人物、事件以及作者的觀點態(tài)度等內容,尤其要重視對原文中關鍵細節(jié)的理解??墒褂眉僭O法與代入法,與選項所在段落進行比對。D項,“逮捕縣府所有小吏”理解有誤,原文是“因逮捕縣吏數(shù)輩及令、簿家人”,意為“于是逮捕縣府的幾個小吏以及縣令、主簿的家人”,是逮捕了幾個小吏,并不是全部的小吏。故選D。13題詳解】本題考查理解并翻譯文中的句子的能力。此題要在準確把握文意的基礎上,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理解文中某些關鍵性語句,如重點實詞、虛詞意義、判斷句、被動句、賓語前置、成分省略和詞類活用等,用規(guī)范的現(xiàn)代漢語把它表達出來。此題翻譯時需要注意的關鍵詞句有:(1)度:估量。形勢:地勢。因:于是。(2)竊?。核较卤I取。封識:封存的標記。授:交給?!军c睛】對于文言斷句類型的題目,不要急于答題,應當先誦讀這個篇段,通過誦讀,力求對全文的內容有個大體的了解,憑語感將能斷開的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難斷處,遵循先易后難的原則。找虛詞、察對話、依總分、據(jù)修辭、對稱、反復、辨句式。參考譯文:許仲宣,字希粲,青州人。后漢乾佑年間,進士及第,當時十八歲。后周顯德初年,初人仕授官為濟陰主簿,考官員外郎張義推薦他擔任淄州團練判官。宋朝初年,許仲宣趕赴朝廷聽候調遣,皇帝在便殿召見他詢問對答。許仲宣氣概容貌雄偉,太祖喜歡他。提拔為太子中允,領受詔命為北海知軍。許仲宣估量這個地方的山川地勢、土地廣袤可以立為州郡,于是畫圖上呈皇帝,就升任濰州知州。起初,議論設立牧馬監(jiān),下令許仲宣出行視察各州,獲得很多好地。跟隨征伐并門,掌管出納,四十多州的錢財和糧食全部能夠調集?;实鄹又浪芨?。開寶四年,主管荊南轉運事。等到征伐江南,又兼南面隨軍轉運事,軍隊幾十萬,供應不缺。南唐平定,靠運輸糧餉的功勞升任刑部郎中。受職入朝謝恩時,召他升殿獎勵表彰,賜給緋色的官服。九年,下詔主管永興軍府事。太宗繼位,許仲宣升為兵部郎中.乘坐驛馬召赴朝廷,賜金紫。授官西川轉運使,恰值西南夷入侵掠奪邊境,許仲宣親自到大度河,以叛逆和歸順的利害相告,以威力和福運宣示,夷人全部歸服。適逢言事官說,江南用兵時,許仲宣吞沒國家錢財,因此召回朝廷,下令御史臺搜集全部財務會計簿查對,總共幾年才完畢,許仲宣沒有欺騙和隱瞞。改任廣南轉運使,正值征伐交州,其地炎熱有瘴氣,士卒死的達到十分之二三,大將孫全興等人行軍無紀律,許仲宣因此上奏朝廷,請求罷兵。不等朝廷答復,就把軍隊分駐各州,打開國庫賞賜士卒,草擬文書告諭交州。交州就表示投降歸附,派遣使臣獻納貢品。許仲宣又上疏待降罪,皇帝嘉獎了他。太平興國八年,許仲宣任左諫議大夫。不久,召回,以本官暫時代理度支一職。許仲宣性情寬厚仁恕,倜儻而不約束白己的言行,有心計。當初,任濟陰主簿時,縣令與主簿輪流掌管縣印。縣令養(yǎng)寵妾,與妻室爭寵,縣令不能禁止。寵妾想陷害她的主人,私下盜取他的縣印藏起來,封存的標記和原來一樣,把它(印匣)交給許仲宣。第二天辦理公事,打開印匣,則沒有縣印,于是逮捕縣府的幾個小吏以及縣令、主簿的家人,投入監(jiān)獄審問,果然在縣令住房的煙囪中找到。縣令聽到這件事,倉皇失措,許仲宣處之安然.人們佩服他的器量。他曾經(jīng)跟隨征伐江南,都部署曹彬下令取來陶器幾萬件,給士兵做燈具。許仲宣預先料到準備好,按數(shù)交給他。他的才干就像這樣。淳化元年,去世,享年六十一歲。6.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10題。黃霸字次公,淮陽陽夏人也。霸少學律令,喜為吏。以廉稱,察補河東均輸長,復察廉為河南太守丞。霸為人明察內敏,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足知,善御眾。為丞,處議當于法,合人心,太守甚任之,吏民愛敬焉。昭帝立,幼,大將軍霍光秉政,大臣爭權,上官桀等與燕王謀作亂,光既誅之,遂遵武帝法度,以刑罰痛繩群下,由是俗吏上嚴酷以為能,而霸獨用寬和為名。會宣帝即位,在民間時知百姓苦吏急也,聞霸持法平,召以為廷尉正。后擢為揚州刺史。嘗欲有所司察,擇長年廉吏遣行,屬令周密。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霸與語道此。后日吏還謁霸,霸見迎勞之,曰:“甚苦!食于道旁乃為烏所盜肉?!崩舸篌@,以霸具知其起居,所問不敢有所隱。鰥寡孤獨有死無以葬者,鄉(xiāng)部書言,霸具為區(qū)處,某所大木可以為棺,某亭豬子可以祭,吏往皆如言。其識事聰明如此,吏民不知所出,咸稱神明。奸人去入它郡,盜賊日少。霸力行教化而后誅罰,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后數(shù)月,征霸為太子太傅,遷御史大夫。五鳳三年,代丙吉為丞相,封建成侯,食邑六百戶。為相五歲,甘露三年薨,謚曰定侯。(選自《漢書·循吏傳》)6.對下列句子中加點字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
)A.察補河東均輸長
察:把握機會B.為丞,處議當于法
當:適合,得當C.以刑罰痛繩群下
繩:約束D.及務耕桑
務:從事7.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字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
)A.①食于道旁乃為烏所盜肉
②治為天下第一B.①以廉稱,察補河東均輸長
②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C.①而霸獨用寬和為名
②霸力行教化而后誅罰D.①處議當于法
②時上垂意于治8.下面四組,全都表現(xiàn)黃霸“守法且處事合民心”的一組是(
)①處議當于法,合人心
②嚴酷以為能③選擇良吏,分部宣布詔令
④吏民不知所出,咸稱神明⑤力行教化而后誅罰
⑥奸人去入它郡,盜賊日少A.①③⑤
B.②④⑤
C.①④⑥
D.②⑤⑥9.下列對原文的敘述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黃霸自幼學習法律,且喜歡為官。曾先后在河東河南擔任官職,廉潔自守,受到百姓的愛戴。B.黃霸多方了解情況,御下有術,下屬官員以為黃霸知道自己的底細,對他非常忠實。C.黃霸做潁州太守時,讓長輩們率領著伍長,到各屬縣宣傳皇上的詔令,用來告誡人們多做善事防止奸邪。D.黃霸執(zhí)法寬緩平和,不同于當時俗吏嚴酷苛刻,后來得到宣帝的賞識,被授予廷尉正的官職。10.斷句和翻譯。(9分)(1)用“/”給文中畫波浪線的句子斷句。(3分)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霸與語道此(2)翻譯下面語句(6分)①霸為人明察內敏,又習文法,然溫良有讓(3分)②種樹畜養(yǎng),去食谷馬(3分)參考答案:6.A7.B
8.A9.C.10.(1)斷句:吏出/不敢舍郵亭/食于道旁/烏攫其肉/民有欲詣府口言事者適見之/霸與語/道此(錯1-2處扣1分,錯3-4處扣2分,錯5處不得分。在“者”后面停頓不算錯)(2)翻譯:①黃霸為人觀察入微,心思敏捷,又通曉法律條文,然而性情溫和善良懂得謙讓(“明察”“習”“讓”各1分)②種植莊稼果木飼養(yǎng)家畜,減少吃糧的馬匹(“種樹”“畜養(yǎng)”“去食谷馬”各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近些年來,一些節(jié)目和廣告隨意篡改、亂用成語,如把“盡善盡美”改為“晉善晉美”。為此,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發(fā)出禁令,要求各類廣播電視節(jié)目和廣告不得使用或介紹根據(jù)網(wǎng)絡語言、仿照成語形式生造的詞語,如“喜大普奔”“人艱不拆”等。此禁令一出,立刻在微博上引起巨大爭議。請你設計一場辯論賽,為“挺禁派”與“反禁派”擬寫理由。要求:(1)觀點鮮明;(2)能夠表達出中心意思。(5分)
“挺禁派”:
“反禁派”:
參考答案:“挺禁派”:贊同。華夏文化幾千載,智慧結晶豈能編?語言規(guī)范便交流,優(yōu)秀文化代代傳。“反禁派”:反對。語言創(chuàng)新多妙處,推陳出新味更濃;歷史發(fā)展屢證明,文化包容更多彩。8.下列各句中表達得體的一句是A.令郎在高中參加了物理競賽,他有一些問題想向您請教,還望您不吝賜教。B.我積極參加本學期學校的讀書征文比賽活動,經(jīng)過幾次修改后,我把完成的參賽作品《夢瓷》送給語文老師雅正。C.暑假期間,以小吳為組長的研究性學習小組經(jīng)過調查研究,寫出了《關于7路公交車的調查》研究報告,文中對線路、??奎c、運營時間等提出了改進意見,并且責成有關部門研究落實。D.咱們是最好的朋友,這次你要競選學校學生會主席,我會鼎力相助的。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語言表達。A項,“令郎”,敬稱對方兒子。C項,“責成”,指定某人或某機構辦成某件事。用于上級對下級。D項,“鼎力相助”,敬辭,一般用于請人幫助時的客氣話。點睛:能夠恰當?shù)厥褂谜Z言體現(xiàn)語境和語體,選擇恰當?shù)脑~語、語體和語氣。語言要符合表達者身份和接受者的接受因素;語言表達能符合特定的場合、目的需要;語言表達有分寸感??荚囶}型包括用詞得體、分寸得當、身份相符、場合相配、依據(jù)語境進行角色轉換、書面語與口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夜間商業(yè)街區(qū)治安巡邏打更服務協(xié)議范本4篇
- 2025年度個人信用貸款簡易合同范本年度更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掛名轉讓過戶手續(xù)辦理服務協(xié)議4篇
- 2025廠房租賃安全協(xié)議書:消防安全責任與維護細則2篇
- 二零二五年度車輛安全技術研發(fā)獎勵合同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砂石料行業(yè)碳排放交易合同范本3篇
- 自我驅動學習如何有效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案例分析
- 科技園區(qū)巡察的智能化與標準化進程
- 百色2025年廣西百色邊境管理支隊招聘輔警10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度個人信用保證合同范本5篇
- 八年級語文下冊 成語故事 第十五課 諱疾忌醫(yī) 第六課時 口語交際教案 新教版(漢語)
- 中考語文二輪復習:記敘文閱讀物象的作用(含練習題及答案)
- 老年外科患者圍手術期營養(yǎng)支持中國專家共識(2024版)
- 子宮畸形的超聲診斷
- 2024年1月高考適應性測試“九省聯(lián)考”數(shù)學 試題(學生版+解析版)
- (正式版)JBT 11270-2024 立體倉庫組合式鋼結構貨架技術規(guī)范
- EPC項目采購階段質量保證措施
- T-NAHIEM 101-2023 急診科建設與設備配置標準
- 《復旦大學》課件
- 針灸與按摩綜合療法
- 四川2024年專業(yè)技術人員公需科目“數(shù)字經(jīng)濟與驅動發(fā)展”參考答案(通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