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1-2022學年上海啟秀實驗中學高二語文月考試卷含解析一、現(xiàn)代文閱讀(35分,共3題)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題文藝是一種表現(xiàn)而不是一種賣弄。表現(xiàn)的理想是文情并茂,“充實而有光輝”,雖經(jīng)苦心雕琢,卻是天衣無縫,自然熨貼,不現(xiàn)勉強作為痕跡。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像一個大家閨秀,引人注目而卻不招邀人注目,舉止大方之中仍有她的貞靜幽閑,有她的高貴的身份。藝術和人一樣,有它的品格,我們常說某種藝術品高,某種藝術品低,品的高低固然可以在多方面見出,最重要的仍在作者的態(tài)度。品高的是誠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華完美。品低的是內不充實而外求光輝,存心賣弄,像小家娼婦涂脂抹粉,招搖過市,眉挑目送的樣子。文藝的賣弄有種種方式。最普遍的是賣弄詞藻,只顧堆砌漂亮的字眼,顯得花枝招展,絢爛奪目,不管它對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絕對的必要。從前駢儷文犯這毛病的最多,現(xiàn)在新進作家也有時不免。其次是賣弄學識。文藝作者不能沒有學識,但是他的學識須如鹽溶解在水里,嘗得出味,指不出形狀。有時飽學的作者無心中在作品中流露學識,我們尚不免有“學問汩沒性靈”之感,至于有意要賣弄學識,如暴發(fā)戶對人夸數(shù)家珍,在尋常人如此已足見趣味低劣,在文藝作品中如此更不免令人作嘔了。過去中國文人犯這病的最多,在詩中用僻典,談哲理,寫古字,都是最顯著的例。新文學作家常愛把自己知道比較清楚的材料不分皂白地和盤托出,不管它是否對于表現(xiàn)情調、描寫人物或是點明故事為絕對必需,寫農(nóng)村就把農(nóng)村所有的東西都擺進去,寫官場也就把官場所有的奇形怪狀都擺進去,有如雜貨店,七零八落的貨物亂堆在一起,沒有一點整一性,連比較著名的作品如賽珍珠的《大地》,吳趼人的《二十年來目睹之怪現(xiàn)狀》之類均不免此病,這也還是賣弄學識。第三是賣弄才氣。文藝作者固不能沒有才氣,但是逞才使氣,存心炫耀,仍是趣味低劣。像英國哲學家休謨和法國詩人魏爾蘭所一再指示的,文學不應只有“雄辯”(eloquence),而且?guī)Р坏眯坜q的色彩?!靶坜q”是以口舌爭勝,說話的人要顯出他聰明,要博得群眾的羨慕,要講究話的“效果”,要拿出一副可以鎮(zhèn)壓人說服人的本領給人看,免不掉許多裝模作樣,愈顯得出才氣愈易成功。但是這種浮淺的炫耀對于文學作品卻是大污點。一般文學作者越有才氣,也就越難避免炫耀雄辯的毛病。從前文人夸口下筆萬言,倚馬可待,文成一字不易,做詩押險韻,和韻的詩一做就是幾十首,用堂皇鏗鏘的字面,戲劇式表情的語調,浩浩蕩蕩,一瀉直下,乍聽似可喜,細玩無余味,這些都是賣弄才氣,用雄辯術于文學。愛好這一類的作品在趣味上仍不很高。選自朱光潛《文學上的低級趣味》1.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A.藝術有品格。品高的藝術通常追求內在的充實而不“外求光輝”。B.現(xiàn)在新進作家在寫駢儷文時也愛犯賣弄辭藻的毛病,只顧堆砌漂亮的詞眼。C.文藝工作者要有學識,但是這種學識體現(xiàn)在文藝作品中,要無形,不漏痕跡。D.文學作者越有才氣,就越喜歡炫耀雄辯,并以此顯示出一副可以鎮(zhèn)壓人說服人的本領。2.下列對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第一、二段主要從作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方面提出文藝的特點是“表現(xiàn)而不是賣弄”,并分別對“表現(xiàn)”和“賣弄”在文藝中的體現(xiàn)做了形象的闡述。B.從第三段起,作者重點論述“賣弄”。文章分別列舉了文藝作者賣弄的幾個層面,論證條理清楚。C.舉例論證是本文突出的論證方法。比如,用“大家閨秀”論證品高的藝術品,用“小家娼婦”論證品低的藝術品,說服力強。D.本文論證語言生動形象,論證方式多樣,說理深入淺出,增強了閱讀興趣。3.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A.一件完美的藝術品引人注目卻不招邀人注目,就在于它不賣弄,不做作。B.如果對作品思想感情的表達有必要,那么,辭藻絢麗奪目也是無可非議的。C.作品中用典也是作者賣弄學識的體現(xiàn),跟作者要表達的感情并沒有太大的關系。D.文藝作品中,賣弄是作者創(chuàng)作態(tài)度的一種體現(xiàn),賣弄的作品,藝術品位不會很高。參考答案:1.C
2.C
3.C【1題詳解】題干是“下列關于原文內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這是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篩選和概括能力。解答此類題,首先應瀏覽選項的內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關的句子,最后進行辨析。A項,“不‘外求光輝’”說法錯誤,原文是說“誠于中,形于外,表里如一的高華完美”。B項,“現(xiàn)在新進作家在寫駢儷文時也愛犯賣弄辭藻的毛病,只顧堆砌漂亮的詞眼”說法于文無據(jù),原文是“文藝的賣弄有種種方式。最普遍的是賣弄詞藻,只顧堆砌漂亮的字眼,顯得花枝招展,絢爛奪目,不管它對于思想情感是否有絕對的必要。從前駢儷文犯這毛病的最多,現(xiàn)在新進作家也有時不免”。D項,“就越喜歡炫耀雄辯”說法錯誤,文中是說“也就越難避免炫耀雄辯的毛病”。故選C?!?題詳解】題干是“下列對論證的相關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這是考查學生對論點、論據(jù)、論證以及論證結構等的把握,同時考查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C項,“舉例論證是本文突出的論證方法”說法錯誤,本文突出的論證方法不是舉例論證,是比喻論證。故選C?!?題詳解】題干是“根據(jù)原文內容,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是考查篩選整合信息能力。解答此類題,要辨明檢索區(qū)間,確定對應語句;聯(lián)系上下文體會,要死摳字眼;對詞語的解說要抓住本質,將解釋的含意放在被解釋的詞語處,看上下文是否連貫、恰當;尋求稱代詞與稱代內容的聯(lián)系,將稱代的內容代入原文理解,聯(lián)系全文的傾向性,檢查該解釋是否與全文保持一致。C項,文中是說用“僻典”,且不是所有的用典跟情感都沒有關系。故選C?!军c睛】做選擇題,基本方法是排除法。但還要用好“比對法”。就是把選項內容與原文有關內容認真、仔細地比較、對照,不符合原文意思的,就是錯誤項,反之則為正確項。那么,要比對哪些內容呢?比對詞語,命題者在設置選項時對原句作了改裝、重組,即主要采取了“刪”(刪除原文的狀語、定語、補語,改變原意)、“漏”(只強調問題的一個方面,有意漏掉重要信息,斷章取義)、“改”(改換詞語,曲解文意)、“湊”(胡亂拼湊、東拉西扯、無中生有、隨意組合信息)等方式設誤。要看看選項在對原句改造過程中,刪去了哪些詞,改了哪些詞,添了哪些詞,它們是否與原文意思一致。一般而言,選項中的下面這些詞語最值得我們優(yōu)先比對:指代詞(如“它”“其”等),比對它是否有偷換概念之嫌;范圍詞(如“都”“所有”“人人”等),看它是否有任意擴大或縮小外延現(xiàn)象;程度詞、時間詞(如“或許”“大概”“必定”“可能”“似乎”“已經(jīng)”“將來”等),看它是否混淆偶然與必然、已然與未然,說法絕對等。比對關系,(句間、分句間的邏輯關系),看這種關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是否合理。比對句間關系,則要求考生不只是單純地篩選信息,更應在篩選的基礎上關注信息間的聯(lián)系。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完成下列小題。一人一校一國家1898年7月的一天,山東威海衛(wèi)的日本太陽旗降下,中國黃龍旗升起。第二天黃龍旗降下,英國國旗升起。這就是發(fā)生在中國土地上的“國幟三易”。原來,甲午戰(zhàn)爭中國戰(zhàn)敗,帝國主義列強加緊瓜分中國:德、法、俄各有所得,英國強租了九龍半島和威海衛(wèi),強制占據(jù)威海衛(wèi)的日本將威海衛(wèi)歸還中國,再由中國轉租給英國。目睹這一幕國恥的北洋水師見習駕駛官張伯苓,受到強烈刺激。張伯苓是天津人,13歲考入設在天津的北洋水師學堂。1894年張伯苓在水師學堂畢業(yè),翌年春天到通濟艦。他親眼見到了“國幟三易”,聯(lián)想到甲午戰(zhàn)爭前的中國海軍力量明顯占優(yōu),為什么卻戰(zhàn)敗了?問題在人。要想改變中國面貌,必須改造人,興辦新式教育,培育一代新人。張伯苓懷著這樣的信念離開北洋水師,決計以教育救國。1898年張伯苓應嚴修之聘做家館老師,教授其子弟。1904年春天,嚴、張二人東渡日本考察教育,看到推廣新式教育,重視科學技術,是日本明治維新以后迅速強盛的根本原因。中國要想富強,也要走這條路。他們辦起一所私立中學堂,張伯苓任監(jiān)督,當年秋季招收學生73名,年底改名為敬業(yè)中學堂。此后,學生人數(shù)日增,校舍不夠使用,開明邑紳鄭菊如捐出天津舊城西南一塊十多畝的荒地,嚴、張即在這里興建新校舍。因為這處新校舍在城南的開洼,稱為南開洼,簡稱南開,學校因此在1907年改名南開中學堂,1912年改稱南開學校,張伯苓任校長。張伯苓在到處化緣籌集辦學經(jīng)費的同時,千方百計聘請飽學之士來校任教,范文瀾、何其芳、老舍等先生都先后在南開任課。張伯苓從南開中學創(chuàng)辦起就注重教育學生怎樣做人,旨在全面培養(yǎng)與造就適應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他定南開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彼匾曅奚斫逃?,每周親自講修身課。一次修身課上張伯苓講不許學生抽煙,當場有學生發(fā)問:“您不許我們抽煙,為什么自己抽煙?”張伯苓當即喚校工,將自己所存的呂宋煙全數(shù)取來,當眾銷毀。校工惜之,他答道:“不如此,不能表示我的決心,從今以后,我與諸同學共同戒煙。”從此終身不再吸煙。南開在校學生也再無吸煙者。張伯苓把近代西方體育引進學校,重視體育課和師生的身體鍛煉,辟有體育場,舉辦天津市運動會,自己也多次擔任全國運動會、華北運動會的總裁判。南開中學看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張伯苓不讓學生死記硬背,也不迎合教育部門推行的各種會考。為了培養(yǎng)學生具備手腦并用、知學合一的能力,學校增設了“社會視察”和“木工金工技能”兩門必修課程,組建了校辦工廠。私立南開中學升留級制度嚴格,淘汰率高。當時人們常說:“進南開難,畢業(yè)也難。”學校擇優(yōu)錄取,考試認真,評分嚴格,畢業(yè)率約為50%。在張伯苓等人的共同努力下,南開中學培養(yǎng)出了以周恩來、馬駿為代表的優(yōu)秀學生,并逐步實現(xiàn)了興辦南開系列學校的設想:在南開中學的基礎上,1919年9月創(chuàng)建南開大學,1923年增設南開女中,1928年增設南開小學,形成舊中國私人創(chuàng)辦的建制完整的南開系列學校。其中南開女中始建于1923年,到了1924年,就已經(jīng)有四名女子進入南開中學和男生一起聽課了。南開中學的辦學成績引起海內外矚目,孫中山曾贊譽說,南開是世界有名的好學校。胡適稱張伯苓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一位創(chuàng)造者”。在抗日戰(zhàn)爭時期,張伯苓熱心襄贊國事。很多南開學生、校友,向往延安革命圣地,請張伯苓代為介紹,他都一一給他們寫了介紹信,將大批有生力量遷往抗日后方。張伯苓重視對學生的愛國教育,經(jīng)常用親身經(jīng)歷的“國幟三易”激勵學生的愛國熱情。1935年11月張伯苓赴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對抗日戰(zhàn)爭時局的清醒認識,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學(1938年12月更名為重慶南開中學)。平津淪陷,當時許多學校都因倉促遷川多有不便,惟獨南開中學從容應變,弦誦未輟。1937年盧溝橋事變后,日本侵略者的飛機對南開中學、南開大學進行了瘋狂的轟炸。當南開校園的硝煙還未散盡的時候,張伯苓大義凜然地宣告:“敵人所能毀者,南開之物質;敵人所不能毀者,南開之精神?!睆埐叩乃淖訌堝a祜投筆從戎,以身殉國,張伯苓聞訊說:“我本人出身水師,今老矣,每以不能殺敵報國為恨,而今吾兒為國捐軀,可無遺憾了?!?949年4月,蔣介石兩次到張伯苓住所,要求先生離開重慶。去臺灣或去美國,可任其選擇。張伯苓始終不應。蔣氏又派蔣經(jīng)國和張群先后三次勸行。張伯苓以“不愿離開南開學校,更不想離開祖國”為詞,拒絕了蔣氏最后的邀請。1951年2月23日,為南開教育辛勞畢生的張伯苓與世長辭,享年75歲。逝世的第二天,日理萬機的周恩來專程到天津吊唁,他送的花圈緞帶上寫著:“伯苓師千古!學生周恩來敬挽”。他說:“張校長一生是進步的,愛國的;他辦教育是有成績的,有功于人民的。”(摘編自《愛國教育家張伯苓》)4.下列對傳記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恰當?shù)囊豁検牵?/p>
)A.從全文看,張伯苓制定的南開校訓“允公允能,日新月異”中“允公”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敬業(yè)、獻身精神;“允能”就是培養(yǎng)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本領;“日新月異”就是要求隨著時代的前進而不斷革新。B.南開中學以全面培養(yǎng)與造就適應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旨,故意加大考試難度,畢業(yè)率只有50%左右。C.張伯苓對抗日時局有著清醒認識,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于1936年8月建成南渝中學。當許多學校都因倉促遷川無法正常上課時,惟獨南開中學的學生們能正常學習。D.四子張錫祜以身殉國后,張伯苓的一番話既表露了對兒子殺敵報國的稱許,也隱含了痛失愛子的哀傷,還表達了不能親上戰(zhàn)場報國的終身遺憾。5.胡適稱張伯苓為“中國現(xiàn)代教育的一位創(chuàng)造者”。張伯苓的創(chuàng)造性表現(xiàn)在哪里?6.文章以“一人一校一國家”為題,請聯(lián)系全文談談你對標題中張伯苓“一人”與“一國家”關系的理解。參考答案:4.A
5.①變家館為新式學堂,推廣新式教育;②把近代西方體育引進學校;③重實踐,重能力;④形成舊中國私人創(chuàng)辦的建制完整的南開系列學校;⑤興辦女中。
6.①“一人”字面上指張伯苓,突顯他畢其一生熱情投入教育事業(yè),以身報國,矢志未渝的人格;②“一國家”指的是張伯苓一生強烈熱愛著祖國,從決計以教育救國,為國培養(yǎng)人才,開創(chuàng)教育先河,到進行愛國教育,宣傳愛國思想,甚至在生命彌留之際,仍激勵南開學子竭盡所能,建設富強康樂的新中國。③“一人”“一國家”高度概括了張伯苓和國家的緊密聯(lián)系,傳神地塑造了張伯苓的愛國形象,準確地評價了他一生的貢獻、精練地概括了他的愛國精神。4.試題分析:B項,強加因果,不是因為“以全面培養(yǎng)與造就適應國家和社會需要的高素質人才為旨”才故意讓考試很難;C因果顛倒,“對抗日時局有著清醒認識,他特意赴四川考察教育”錯,文中是他在四川考察教育后,基于對抗日戰(zhàn)爭時局的清醒認識,率先在成創(chuàng)辦學校;D“還表達了不能親上戰(zhàn)場報國的終身遺憾”錯,應該是遺憾得償?shù)男牢俊項通過閱讀全文可得知是正確的。點睛:這道題既涉及到了對張伯苓精神品質的理解,也涉及到了對文章主旨的探究。閱讀時可先解讀標題,然后閱讀全文聯(lián)系現(xiàn)實思考傳主的人生經(jīng)歷,把握傳主精神品質,概括作者觀點態(tài)度評價,總結文章手法技巧,然后將選項與原文對照,用排除法得出答案。5.試題分析:本題考查傳主的事跡,信息分散于第三段到第五段,仔細閱讀可篩選出第三段,寫張伯苓看到日本推廣新式教育,重視科學技術,認為中國想要富強也要走這條路,辦起私立學堂,請來很多知名人士授課;第四段,寫張伯苓的辦學理念,“重視修身教育”“把近代西方體育引進學校,重視體育課和師生的身體鍛煉”“看重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第五段寫張伯苓建立女中,并“形成舊中國私人創(chuàng)辦的建制完整的南開系列學?!?。綜合這些信息分條歸納可得出答案。點睛:本題考查篩選信息和概括要點能力,解答時首先要閱讀題干要求,找準相關的信息區(qū)間,看作者選擇了哪些材料或事跡來表現(xiàn)傳主的品質或貢獻。需要提取的信息點理清之后,還要注意答案的加工整合,該分解的要分解、該合并的要合并、該概括的要概括,分條作答。6.試題分析:從表層上看,“一人”就是指本文的傳主張伯苓,“一國家”就是指中國;從全文來看,文章展示了張伯苓為使國家富強畢生所做的努力,他為國奉獻了“一人”,奉獻了自己的全部;“一?!辈⒉皇侵妇唧w哪一個學校,而是指張伯苓通過辦學為國家做貢獻,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感。傳記以“一人一校一國家”為標題暗示了傳主的身份,概括了傳主的主要事跡,突出了傳主的愛國精神。點睛:本題考查對文章標題含義的理解。這類題目解答可以按照以下幾個步驟進行,第一,看標題內容,包括標題的本義和深層含義:是否概括文章的主要內容,是否點明寫作對象;第二思考與主旨的關系:是否文眼,能否揭示主旨,闡明文章中心,能否表明作者的情感態(tài)度,是否是作者的情感的觸發(fā)點;第三如果是寫人的文章,要思考與人物的關系:能否表明人物性格,是否顯示作者對人物的評價和態(tài)度。第四看修辭手法:是否運用了哪種修辭手法,或表現(xiàn)手法,有什么作用;第五,綜合上述思考所得總結出答案。3.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題。
越冬
于心亮①西風一起,莊稼就東一塊西一塊地熟了。悠悠然扛根镢頭拎張鐮,漫不經(jīng)心地就把秋天收割進場院中去了。地耕過,耙過,種上冬小麥。也有不耕的,留作隔年春地,就有群群愛占便宜的麻雀鬧哄哄地飛來,爭搶著撿東西吃。麻雀飛走的時候,冬天也就到了。②男人把農(nóng)具擦亮,掛好,放穩(wěn)妥。屋里卷個簡單的被筒出來,肩一扛,說:“看好家啊!”就撇下缸缸袋袋的糧食,撇下大垛大垛的莊稼秸子,還撇下個孤孤單單的女人,然后放心地扔了門,大踏步地走向遠方。③女人漠不關心地翻曬糧食,等男人走遠了,才慌慌亂亂地跳起來。倚著門框,拿眼睛把男人咬成一個小點,咬呀咬呀,咬沒了……④陽光很好的日子里,女人換身衣服,屋里對貓說:“看好家啊!”屋外對狗說:“把家看好啊!”然后女人走出來,有條不紊地做許多事:花生蔓、地瓜蔓、豆秸磨成豬飼料,賣掉……玉米秸、高粱桿鍘成騾馬飼料,賣掉……稻草、小麥秸子編成草簾子,賣掉……⑤老天,全都是些變錢的好東西。夜晚里,關嚴房門,堵好窗戶,亮個暗淡的燈泡,把床底下的鞋子一只一只摸出來,往外掏,掏出錢,蘸著唾沫點一點,然后手捂胸口小心喘氣說:“媽呀,這么多!”⑥冬天可就大踏步地走近了。女人灌壺水,揣個饃,推上木車,遠遠去山上荒坡割草。密密實實的草,割成個個草捆,懶漢樣橫七豎八地躺滿坡。女人累了,喝口涼水,啃個冷饃,看天上孤雁鳴向遠方,看過冬刺猬馱滿紅果跑回洞中,女人悵悵然嘆口氣,默下頭,繼續(xù)割草……⑦莊稼秸子空出的地方又被山草厚厚實實垛滿了。風起下雪的夜里,它們就變成柔柔的火苗在炕洞里慢慢地燒。女人酸著身子橫在炕上,好盼能有個人來替自己捶捶背,揉揉肩,說個疼心話兒??墒菦]有。女人就憤憤地罵:這個冤家!睡不著了,怎么躺也睡不著,那就干脆起來,把東屋糧食挪到西屋,把西屋糧食搬到東屋,來回倒騰。不知覺間,晨光可就慢慢地把窗戶舔亮了。⑧亮天了,雞鵝全叫。端個食盆子堵上它們的嘴,又給貓狗拉拉架,日頭就悄悄地爬上房脊了。胡亂抓把東西給自己填填肚子,撿點手工活兒拿著,鎖上門,去村里說話能說到一塊兒的人家去串門子。巧了,雙雙在路上碰頭了。去你家?去我家?得,還是來我家吧!歡天喜地地回來,捧把花生攤鍋里慢慢地烘著,人就坐上炕頭,大聲喜氣地先說一會兒高聲話,然后聲音就漸漸矮下去,矮成只見嘴皮子動彈的聲音。過一會兒,說累了,就從鍋里捧出花生,香著嘴眼,美美地吃。又一邊干著活計一邊繼續(xù)說著悄悄話,說啊說啊,就慢慢地牽到自家男人了,口氣里就開始又怨又怒,最后忍不住開口罵起來。罵半天,不知誰又嘆口氣說:“一個大老爺們家窩在家里,沒出息!他們愿闖,闖去唄!”于是,屋子里又呼隆騰起一片激賞來,在屋的溫暖里樸素地飛翔,飛呀飛呀,飛累了,便都不說話,偷偷喜著面孔,愣著眼神,沉沉實實地在各自的心里想上那么一會兒……⑨日頭一天一天起落,日子也在一天一天慢慢地過。趕集日子,女人把手工制作的炊具笤帚之類小物件挑到人叢中間去賣,高聲細氣地吆喝上一番,女人心里也就跟著敞亮幾分。賣掉東西,換來幾張票子,緊攥在手心里掂量著買點啥,左瞅右瞧,卻瞧見一個籠子里鎖只黃鼠狼,看看眉眼可憐,遂掏出錢,沒猶豫買下了,暖暖捂在懷里,心里怦怦地跑回家,割點臘肉去喂,卻不吃,悵悵嘆口氣,抱到門口手一送:“去吧“。黃鼠狼擺擺尾,“倏悠”一聲,鉆進草垛里去了。⑩隔年春,男人回來,屋外抱草,瞧見一群黃鼠狼銜尾從面前悠悠跑過,驚慌跳起來,要去打。女人說:“雞鵝不少,打它做啥呢?“春日里,大大小小黃鼠狼跑出來溜著墻根曬暖。貓狗看見了,也不管,晃晃尾,去一旁了。(選自《微型小說新世界》,有刪改)14.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請結合文本作簡要分析。15.賞析文中的畫線句子。(1)倚著門框,拿眼睛把男人咬成一個小點,咬呀咬呀,咬沒了……(2)看天上孤雁鳴向遠方,看過冬刺猬馱滿紅果跑回洞中。16.試結合文本,分析小說中“女人”這一人物形象。17.小說以“越冬”為題,有何好處?請結合文本進行探究。參考答案:14.(1)秋收結束,暗示后文“男人”將離開家;(2)“冬天也就到了”,照應了文章的題目。
15.(1)說明女人眺望丈夫時間之久;“咬”字既有對丈夫的埋怨之情,也有對丈夫離去的戀戀不舍之情。(2)看到孤雁則想到離家在外的丈夫,看到刺猬回洞則希望丈夫回家;眼中之景,觸發(fā)“女人”內心的惆悵之情。
16.(1)丈夫離家后,“女人”做許多事,在山坡上割草,喝涼水,啃冷饃,說明“女人”吃苦耐勞,自強自立;夜里盼望有人捶背、揉肩、說話,表明“女人”孤獨寂寞,渴望溫暖;(3)理解男人不愿窩在家里要出去闖的愿望,說明“女人”識大體、理解人;(4)毫不猶豫買黃鼠狼并放走,體現(xiàn)“女人”的善良。
17.(1)交代了小說發(fā)生的自然環(huán)境;(2)展現(xiàn)了主人公越冬時的孤獨寂寞之情;(3)體現(xiàn)了文章的主旨:踏實勤奮、滿懷希望、充滿愛心,就能夠越過情感的冬天。14.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段落在文中的作用,解答此題,可根據(jù)段落位置來分析,本題考查的是第一段,故結合著①點明題目;②開門見山;③總領全文;④為下文作鋪墊,與下文形成對比、反襯,使文章有波瀾;⑤交代思路等角度作答。解答此題時,可從結構和內容兩個方面入手。內容方面,可先概括出段落內容,從暗示和推動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的角度作答;在結構方面,可從照應題目的角度作答??键c:分析作品結構,概括作品主題。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分析作品體裁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能力層級為分析綜合C15.試題分析:此題考查賞析語句的能力。解答此題,可結合上下文的語境來正確揣摩重點語句的含意,并從表現(xiàn)手法及表達效果的角度分析,第一句是人物描寫中的細節(jié)刻畫,要重點分析動詞“咬”包含的豐富情感。第二句則正確理解“孤雁鳴向遠方”和“刺猬馱滿紅果跑回洞”的象征意義和觸景生情手法的運用??键c:體會重要語句的豐富含意,品味精彩的語言表達藝術。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16.試題分析:小說中塑造人物的手法主要正面和側面,正面主要是肖像、語言、動作、心理,側面主要是環(huán)境的烘托,對他人的影響以及他人的評價等,在文中找到這些句子進行歸納,可以找到到答案。答題時注意用文中的事實對性格進行解釋分析。例如,夜里盼望有人捶背、揉肩、說話,刻畫出了“女人”孤獨寂寞,渴望溫暖的形象。以此類推??键c:欣賞作品的形象,賞析作品的內涵,領悟作品的藝術魅力。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17.試題分析:此題考查文章標題的作用,答題時,首先要知道文章標題的一般性作用:1.全文的線索,推動情節(jié)的發(fā)展;2.總結文章內容,點名主旨(突出)主題;3.形式新穎,吸引讀者;4.反映人物情感的變化等,然后再結合著文章具體內容來分析標題的作用。解答這道題的前提是全面而準確地理解“冬”的含意:其表層含義,用來渲染環(huán)境;其象征意義則是用于烘托人物,深化主題??键c:對作品表現(xiàn)出來的價值判斷和審美取向作出評價。能力層級為鑒賞評價D。二、古代詩文閱讀(35分,共3題)4.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題。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進士。授主事。督逋山西,憫其民貧,不俟奏報輒返。尚芧李鐩劾之,有詔復往。最乃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陳歲災民困狀,請緩其徵。從之。歷郎中,治水淮、揚。值世宗即位,上言:“寶應汜光湖西南高,東北下。而東北堤岸不逾三尺,雨霪風厲,輒沖決,陰阻運舟,良田悉遭其害。宜如往年白圭修筑高郵康濟湖,專敕大臣加修內河,培舊堤為外障,可百年無患,是為上策。其次于緣河樹杙數(shù)重,稍障風波,而增舊堤,毋使庳薄,亦足支數(shù)年。若但窒隙補闕,茍冀無事,一遇霾潦,蕩為巨浸,是為無策?!辈孔h用其中策焉。出為寧波知府。請罷浙東貢幣,詔悉以銀充,民以為便。世宗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等皆以直諫得罪。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帝立召與語,大悅。朝用言:“帝深居無與外人接,則黃金可成,不死藥可得?!钡垡鎼?,諭廷臣令太子監(jiān)國,“朕少假一二年,親政如初?!迸e朝愕不敢言。最抗疏諫曰:“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土,欲服食求神仙耳。神仙乃山棲澡練者所為,豈有高居黃屋紫闥,靡衣玉食,而能白日翀舉者?臣雖至愚,不敢奉詔。”帝大怒,立下詔獄,重杖之,杖未畢而死。最既死,監(jiān)國議亦罷。明年,勛以罪瘐死。朝用詐偽覺,亦伏誅。隆慶元年,贈最右副都御史,謚忠節(jié)。(選自《明史》列傳第九十七,有刪改)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A.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B.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C.會方士段刺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D.會方士段朝用者/以所煉白金器百余因郭勛以進/云以盛飲食/供齋醮/即神仙可致也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
)A.“徵”,在古代是五音(宮、商、角、徵、羽)之一?!搬纭焙汀罢鳌笔莾蓚€字,但都有“征收賦稅”的意思。在本文中指“征收賦稅”。B.“部議”,舊時指中央各部內的決定。在文中指的是戶部部內的決定。C.“方士”,即方術之士,古代稱從事求仙、煉丹等活動的人,在周朝被賜予同名官職。后來泛指從事醫(yī)、卜、星、相類職業(yè)的人。D.“監(jiān)國”,通常是指皇帝外出時,由一重要人物(例如太子)留守宮廷處理國事。也指君主未能親政,由他人代理朝政。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楊最體恤百姓。他到山西催繳租稅,看到百姓的貧困狀況,于心不忍,沒有向皇上請示就返回了。他請求皇上改變浙東百姓交納財物的方式,以適應百姓的需要。B.楊最頗有見識。他曾負責治理淮水、揚子江的水患,提出了三條治理寶應汜光湖的對策,最后中策被釆納。C.楊最忠君直諫。明世宗喜好神仙之術,許多大臣都因直言進諫而獲罪,但楊最仍不顧自身安危提出反對意見,最后遭受杖刑重罰致死。D.楊最終得昭雪。在他死后,太子監(jiān)國沒有實行,郭勛畏罪自殺,而蠱惑皇上的奸臣方士也得到了懲罰。隆慶元年,楊最受到了朝廷的追封。13.把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若但窒隙補闕,茍冀無事,一遇霪潦,蕩為巨浸,是為無策。(2)陛下春秋方壯,乃圣諭及此,不過得一方士,欲服食求神仙耳。參考答案:10.D
11.B
12.D
13.(1)如果只是堵塞縫隙和彌補缺口,希望暫時無事,一旦久雨成澇,積成大水,這就沒有對策了。(2)陛下正值壯年,卻下詔令談及這樣的事,只不過見到一個方士,就想服藥成為神仙。【10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文言斷句。此類試題解答時,是先疏通大意,然后利用句中的人名、地名、官職名、文言虛詞、句子結構以及語段中動詞的賓語或補語等斷句?!耙颉笔峭ㄟ^的意思,不需要斷開,排除A項。“云”是動詞,說的意思,排除C項。“致”的主語是“神仙”,排除B項。句意:正巧有個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煉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通過郭勛向皇上進獻,說用這盛飲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請來神仙。故選D。點睛:文言斷句的題目,首先注意一些常見的標志性的虛詞,注意結構的對稱,這是基礎,其次注意斷句題大多集中在對人稱的轉換和在句中充當?shù)某煞值目己?,還要注意一個事件不要強行斷開,不然句子就會支離破碎,相反兩個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斷開。選擇題答題時注意選項的對比,然后結合文意進行分析?!?1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見的古代文化知識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文化常識包括古代文化中天文、歷法、樂律、地理、官職、科舉、姓名、宗法等。這類試題一般不考過于冷僻的內容,涉及的大多是科舉、姓名、禮俗等,考生要注重平時知識的積累。B項,“在文中指的是戶部部內的決定”錯誤?!安孔h”在文中指的是工部,因為前文所議之事屬于水利工程。故選B?!?2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概括和分析文章內容的能力。此類試題解答時,抓住題干,讀全讀準。對題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個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準確地把握題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選對的還是選錯的,是概括內容還是分析觀點。D項,“郭勛畏罪自殺”錯,結合文本內容“最既死,監(jiān)國議亦罷。明年,勛以罪瘐死”分析可知,郭勛是因罪在獄中病死。故選D?!?3題詳解】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文言語句翻譯。此類試題解答時,首先要找出專有名詞,即人名、地名、官職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確定關鍵字進行翻譯,一般為直譯。文言文的翻譯,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換、組詞、保留、省略。(1)“但”,只是;“補闕”,堵塞、彌補;“冀”,希望;“霪潦”,久雨成澇;“為”,成為;“是”,代詞,這。(2)“春秋”,年歲、光陰;“方”,正;“乃”,連詞,卻;“圣諭”,下詔令;“此”,代詞,這件事;“欲”,想;“神仙”,成為神仙(名詞活用為動詞)?!军c睛】參考譯文:楊最,字殿之。射洪人。正德十二年考中進士。被任命為主事。到山西督促交納拖欠的租稅,對老百姓的貧困非常同情,沒有奏請皇上就返回了。尚書李鐩彈劾他,皇上詔令他再去。楊最與巡按御史牛天麟極力陳奏年成不好老百姓的貧困情況,請求延緩征收賦稅。皇上應允了他的請求。歷任郎中,曾治理淮河和揚子江水患。正趕上明世宗即位,向皇上進言說:“寶應汜光湖西南高,東北低。東北的堤岸高出水面不過三尺,到了雨大風急的時候,就會決口,影響船只運輸,良田都會遭受災害。應該像當年白圭修筑高郵的康濟湖大堤一樣,專門任命大臣修筑內河,加高舊堤作為外層的屏障,可以確保一百年沒有水患,這是上等的對策。其次是在沿河邊釘多重木樁,能稍微阻礙風波,增加舊堤厚度,不要過于低矮,也可以支撐多年。如果只是堵塞縫隙和彌補缺口,希望暫時無事,一旦久雨成澇,積成大水,這就沒有對策了”。工部分析研究后,決定采納他的第二條建議。后來出任寧波知府。請示皇上允許浙東的老百姓停止交納財物,下令全部以銀子來代替,老百姓覺得非常方便。明世宗喜好神仙。給事中顧存仁等都因直言進諫而獲罪。正巧有個叫段朝用的方士,把自己煉造的白金器具百余件通過郭勛向皇上進獻,說用這盛飲食物品,供奉祭品,就可以請來神仙?;噬狭⒓凑賮砼c他交談,十分高興。段朝用說:皇上住在深宮里不要與外人接觸,就會煉成黃金,得到長生不老的藥?;噬细痈吲d,下令朝內的大臣讓太子監(jiān)理朝政,“我暫時退隱一兩年,然后和當初一樣管理朝政?!闭麄€朝廷上下都十分驚愕,不敢說話。楊最向皇上直言進諫說:“陛下正值壯年,卻下詔令談及這樣的事,只不過見到一個方士,就想服藥成為神仙。神仙是住在山中修煉的人所做的,哪里有居住在豪華的宮殿里,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精美的食物,卻能在白天飛上天的呢?我即使十分愚蠢,也不敢照旨行事?!被噬洗笈?,立即下詔將楊最關進監(jiān)獄,重施杖刑,杖刑還沒有結束,楊最就死了。楊最死后,太子監(jiān)國的提議也沒有實行。第二年,郭勛因罪在獄中病死,段朝用的騙術也被識破,后被處死。隆慶元年,封楊最為右副都御史,謚號忠節(jié)。5.文言文閱讀(本題共4小題,19分)灌將軍夫者,潁陰人也。夫父張孟,嘗為潁陰侯灌嬰舍人,得幸,因進至二千石,后以灌氏姓為灌孟。吳楚反時,潁陰侯灌何為將軍,屬太尉,請灌孟為校尉。夫以千人與父俱。灌孟年老,潁陰侯強請之,郁郁不得意,故戰(zhàn)常陷堅,遂死吳軍中。軍法,父子俱從軍,有死事,得與喪歸。灌夫不肯隨喪歸。奮曰:“愿取吳王若將軍頭,以報父之仇?!庇谑枪喾虮患壮株?,募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數(shù)十人。及出壁門,莫敢前。獨二人及從奴十數(shù)騎馳入?yún)擒?,至吳將麾下,所殺傷?shù)十人。不得前,復馳還,走入漢壁,其奴皆亡,獨從一騎歸。夫身被大創(chuàng)十余,適有萬金良藥,故得無死。夫創(chuàng)少瘳,又復請將軍曰:“吾益知吳壁中曲折,請復往。”將軍壯義之,恐亡夫,乃言太尉,太尉乃固止之。吳已破,灌夫以此名聞天下。潁陰侯言之上,上以夫為中郎將。數(shù)月,坐法去。后家居長安,長安中諸公莫弗稱之。孝景時,至代相。孝景崩,今上初即位,以為淮陽天下屯勁兵處,故徙夫為淮陽太守。建元元年,入為太仆。二年,夫與長樂衛(wèi)尉竇甫飲,輕重不得,夫醉,搏甫。甫,竇太后昆弟也。上恐太后誅夫,徙為燕相。灌夫為人剛直使酒,不好面諛。貴戚諸有勢在己之右,不欲加禮,必陵之;諸士在己之左,愈貧賤,尤益敬與鈞。稠人廣眾,薦寵下輩。士亦以此多之。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家累數(shù)千萬,食客日數(shù)十百人,陂池田園,宗族賓客為權利,橫于潁川。潁川兒乃歌之曰:“潁水清,灌氏寧;潁水濁,灌氏族?!?節(jié)選自《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10.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A.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B.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C.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D.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11.下列對文中加點詞語的相關內容的解說不正確的一項是()A.侯:侯爵,為我國封建時代五等爵位之一,在公爵之下,在伯爵、子爵、男爵之上,享有封地,可世襲。潁陰侯以潁陰為封地。B.舍人:戰(zhàn)國至漢初,王公貴族的侍從、賓客、左右親近之人的通稱?!妒酚洝分杏涊d的藺相如、戰(zhàn)國四公子等都做過舍人。C.二千石:漢代官員俸祿一半發(fā)谷,一半發(fā)錢,地方郡一級的政權長官年祿是二千石,后世常常以“二千石”來代指地方郡守級的官員。D.崩:古代稱帝王或王后死為“崩”,稱高等級妃嬪、諸侯或有封爵的大官的死為“薨”,稱大夫的死為“卒”。12.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A.灌夫父子受到兩代潁陰侯恩寵。灌夫的父親因為得到潁陰侯家的恩幸而改姓灌,灌夫因為潁陰侯的推薦而為官。B.灌夫作戰(zhàn)勇猛,視死如歸。與吳軍的戰(zhàn)斗非常慘烈,身受十余處重傷,當傷好一些后,他又再次請求出戰(zhàn)。C.灌夫為人粗魯、任性、不拘小節(jié)。和竇太后的弟弟竇甫一起飲酒,喝醉后出手打死了竇甫,竇太后沒有殺他,而是把他調任做了燕相。D.灌夫剛強直爽蔑視權貴。他不喜歡阿諛奉承,甚至會凌辱地位高于自己的權貴;對貧賤的士人恭敬有加,還在公開場合推薦夸獎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們因此而贊美他。13.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軍法,父子俱從軍,有死事,得與喪歸。(2)募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數(shù)十人。及出壁門,莫敢前。參考答案:10.D
11.B
12.C
13.①軍法規(guī)定,父子ー起參軍,有一個戰(zhàn)死,未死者可以護送靈柩回來。②灌夫召集了軍中與他友好并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幾十個人。等到走出軍門,沒有人敢再前進?!?0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文言斷句的能力。解答此類題目,應先把句子代入原文,結合語境理解句子的大概意思,然后要注意一些常見的句尾、句首標志性的詞語,句子結構的對稱,文中詞語充當?shù)某煞?,句子成分的省略,敘事內容的變化等。本題中,“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這段話是說“灌夫不喜歡文章經(jīng)學,愛打抱不平,已經(jīng)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辦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無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圈出名詞或代詞,如“夫”“文學”“豪桀大猾”,然后根據(jù)句意和語法進行排除?!胺颉敝浮肮喾颉保侵髡Z,“喜”是謂語,“文學”是賓語,主謂賓俱全,“文學”后可以斷開,且“好”的是“任俠”,故在“文學”和“好”之間斷開,排除AC兩項;“所與交通者”是所字結構,由“所”和后面的動詞構成名詞性短語,即“和他交往的那些人”,中間不能斷開,這就排除B項;這段話的正確標點是“夫不喜文學,好任俠,已然諾。所與交通者,無非豪桀大猾”,故D項正確。故選:D【11題詳解】本題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識的能力,文化常識的考核主要集中在古代的一些稱謂、官職的變遷、建筑的名稱、年號、謚號、廟號、一些文書的名稱、官場的一些禮節(jié)、朝廷的一些機構、典章制度、行政區(qū)劃、還有一些避諱的說法等。平時注意積累,尤其是課本的注釋的相關內容,答題時還要注意結合語境的含義作答。B項,“戰(zhàn)國四公子等都做過舍人”錯誤,戰(zhàn)國四公子并非舍人出身,“舍人”在戰(zhàn)國及漢初時是指王公貴人私門之官,而“戰(zhàn)國四公子”是指戰(zhàn)國時期四位有名的政治活動家,皆以禮賢下士而聞名于世,他們分別是信陵君魏無忌,春申君黃歇,孟嘗君田文,平原君趙勝,故B項錯誤。故選:B。【12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本內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類題目,考生應先明確題干的要求,即選出“正確”還是“錯誤”的一項,然后依據(jù)人名、地名、官名、時間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選項對應的語句,再與選項進行比較分析。A項,與文本一致,正確;B項,與文本一致,正確;D項,與文本一致,正確;C項,“打死了竇甫”錯誤,文章第二段說的是“二年,夫與長樂衛(wèi)尉竇甫飲,輕重不得,夫醉,搏甫”,由“搏”可知,應為“毆打”,并非“打死”;“竇太后沒有殺他,而是把他調任做了燕相”錯誤,第二段最后說“上恐太后誅夫,徙為燕相”,“上”指“皇上”,由此可知,把他”徙為燕相”的是皇帝而非竇太后,故C項錯誤。故選C?!?3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翻譯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譯要結合語句所在語境,整體把握大意,注意關鍵詞的落實翻譯,另外要關注是否有特殊語法現(xiàn)象,比如活用,通假,特殊句式等。第一句中,“軍法”,名詞做狀語,按照軍隊法規(guī);“俱”,都,一起;“從軍”,參軍;“得與喪歸”前面省略主語“未死者”;“得”,能夠,可以;“喪”,名詞,靈柩;“歸”,回去。第二句中,句首添加主語“灌夫”;“募”,召集;“軍中壯士所善愿從者”,定語后置句,應為“軍中所善愿從的壯士”,“從”,跟隨;“及”,等到;“壁”,營壘;“莫”,沒有人;“前”,名詞做動詞,前進?!军c睛】文言斷句的基本原則:要通讀全文,仔細體會詞、短語以及句子之間的聯(lián)系。要先易后難,把會斷的句子先斷開,逐步縮小范圍,直到把所有的句子都斷開。要重視內容,斷完后根據(jù)句子的含義、文章的內容再核對一遍。名詞斷句法。通讀全文,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國家名、官職名等。這些名詞常在句中作主語或賓語。然后考慮:什么人,辦什么事情,采用什么方式,取得什么結果等。(找動詞)文言句式中,主謂結構居多,但主語常省略。借助句子成份,關鍵是抓住動詞,以動詞為中心,找前后結構關系,確定主干,從而斷開句子。虛詞斷句法。①文言文中常見放在句首的發(fā)語詞有:夫、蓋、焉、惟、斯等等;②放在句尾的語氣詞有:也、矣、乎、哉、與(歟)、焉、耶(邪)等等;③以、于、為、則、而,往往用于句中,在他們的前后一般就不斷句;(“而”表轉折而且后面為一個比較長和完整的句子時,“而”字前面要斷開)④有些復音虛詞大體上都位于一句話的開頭,這些詞前一般要斷句。比如:且夫、若夫、乃夫、已而、至若、于是、雖然、至于、是故、向使、縱使等等。⑤疑問語氣詞:何、胡、安、曷、奚、盍、焉、孰、孰與、何如、奈何、如之何、若之何等詞或固定結構之后,一般可構成疑問句,只要貫通上下文意,就可斷句。⑥復句中的關聯(lián)詞:雖、雖然、縱、縱使、向使、假使、茍、故、是故、則、然則、或、況、而況、且、若夫、至于、至若、已而、于是、豈、豈非,在它們的前面一般要斷開。對話標志斷句法。文言文中對話、引文常常用“曰”“云”為標志,兩人對話,一般在第一次問答出現(xiàn)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語省略。遇到對話,根據(jù)上下文判斷對話雙方,來斷句。語序句式斷句法.文言文中的特殊句式和格式對文言文句讀有著非常大的幫助。文言文也是講究修辭的,頂真、排比、對偶、對稱、反復是文言文中常見的修辭方法。句式整齊,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點。利用這兩大特點,我們就可以比較好地斷句。附參考譯文:灌將軍夫是潁陰人。灌夫的父親是張孟,曾經(jīng)做過潁陰侯灌嬰的家臣,受到灌嬰的寵信,便推薦他,官至二千石級,所以用灌氏家的姓叫灌孟。吳楚叛亂時,潁陰侯灌何擔任將軍,是太尉周亞夫的部下,他向太尉推薦灌孟擔任校尉。灌夫帶領一千人與父親一起從軍。灌孟年紀已經(jīng)老了,潁陰侯勉強推薦他,所以灌孟郁郁不得志,每逢作戰(zhàn)時,常常攻擊敵人的堅強陣地,因而戰(zhàn)死在吳軍中。按照當時軍法的規(guī)定,父子一起從軍參戰(zhàn),有一個為國戰(zhàn)死,未死者可以護送靈柩回來。但灌夫不肯隨同父親的靈柩回去。他慷慨激昂地表示:“希望斬取吳王或者吳國將軍的頭,以替父親報仇?!庇谑枪喾蚺湘z甲,手拿戈戟,召集了軍中與他素來有交情又愿意跟他同去的勇士幾十個人。等到走出軍門,沒有人敢再前進。只有兩人和灌夫屬下的奴隸共十多個騎兵飛奔沖入?yún)擒娭?,一直到達吳軍的將旗之下,殺死殺傷敵軍幾十人。不能再繼續(xù)前進了,又飛馬返回漢軍營地,所帶去的奴隸全都戰(zhàn)死了,只有他一人回來。灌夫身上受重創(chuàng)十多處,恰好有名貴的良藥,所以才得不死。灌夫的創(chuàng)傷稍稍好轉,又向將軍請求說:“我現(xiàn)在更加了解吳軍營壘中路徑曲折,請您讓我再回去?!睂④娬J為他勇敢而有義氣,恐怕灌夫戰(zhàn)死,便向太尉周亞夫報告,太尉堅決地阻止他。等到吳軍被攻破,灌夫也因此名聞天下。潁陰侯把灌夫的情況向皇上匯報了,皇上就任命灌夫擔任中郎將。過了幾個月,因為犯法而丟了官。后來到長安安了家,長安城中的許多顯貴沒有不稱贊他的。漢景帝時,灌夫官至代國國相。景帝去世,當今皇上武帝剛即位,認為淮陽是天下的交通樞紐,必須駐扎強大的兵力加以防守,因此調任灌夫擔任淮陽太守。建元元年,又把灌夫內調為太仆。二年,灌夫與長樂衛(wèi)尉竇甫喝酒,灌夫喝醉了,打了竇甫。竇甫,是竇太后的兄弟?;噬峡峙赂]太后殺灌夫,調派他擔任了燕國國相。灌夫為人剛強直爽,好發(fā)酒瘋,不喜歡當面奉承人。對皇親國戚及有勢力的人,凡是地位在自己以上的,他不但不想對他們表示尊敬,反而要想辦法去凌辱他們;對地位在自己之下的許多士人,越是貧賤的,就更加恭敬,跟他們平等相待。在大庭廣眾中,推薦夸獎那些比自己地位低的人。士人們因此而推重他。灌夫不喜歡文章經(jīng)學,愛打抱不平,已經(jīng)答應了別人的事,一定辦到。凡和他交往的那些人,無不是杰出人士或大奸巨猾。他家中積累的資產(chǎn)有幾千萬,每天的食客少則幾十,多則近百。為了在田園中修筑堤塘,灌溉農(nóng)田,他的宗族和賓客擴張權勢,壟斷利益,在潁川一帶橫行霸道。潁川的兒童于是作歌唱道:“潁水清清,灌氏安寧;潁水渾濁,灌氏滅族。6.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共19分,選擇題每小題3分)夫人情莫不貪生惡死,念父母,顧妻子,至激于義理者不然,乃有所不得已也。今仆不幸,早失父母,無兄弟之親,獨身孤立,少卿視仆于妻子何如哉?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仆雖怯懦,欲茍活,亦頗識去就之分矣,何至自沉溺縲紲之辱哉!且夫臧獲婢妾,猶能引決,況若仆之不得已乎?所以隱忍茍活,幽于糞土之中而不辭者,恨私心有所不盡,鄙陋沒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唯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蓋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不韋遷蜀,世傳《呂覽》;韓非囚秦,《說難》《孤憤》;《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結,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來者。乃如左丘無目,孫子斷足,終不可用,退而論書策,以舒其憤,思垂空文以自見。仆竊不遜,近自托于無能之辭,網(wǎng)羅天下放失舊聞,考之行事,稽其成敗興壞之理,上計軒轅,下至于茲,為十表,本紀十二,書八章,世家三十,列傳七十,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草創(chuàng)未就,會遭此禍,惜其不成,是以就極刑而無慍色。仆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仆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然此可為智者道,難為俗人言也!且負下未易居,下流多謗議。仆以口語遇遭此禍,重為鄉(xiāng)黨所笑,以污辱先人,亦何面目復上父母之丘墓乎?雖累百世,垢彌甚耳!是以腸一日而九回,居則忽忽若有所亡,出則不知所如往。每念斯恥,汗未嘗不發(fā)背沾衣也。身直為閨閣之臣,寧得自引深藏于巖穴邪?故且從俗浮沉,與時俯仰,以通其狂惑。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之私心剌謬乎?今雖欲自雕琢,曼辭以自飾,無益,于俗不信,適足取辱耳。要之死日,然后是非乃定。書不能悉意,故略陳固陋。
(司馬遷《報任安書》)9.下列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正確的一項是A.且勇者不必死節(jié)
死:死亡
B.雖萬被戮
被:遭受C.則仆償前辱之責
責:職責
D.恨私心有所不盡
恨:痛恨10.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組是A.考之行事
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B.惜其不成
其可怪也歟C.然后是非乃定
乃欲引節(jié),斯不亦遠乎D.仆以口語遇遭此禍
垣墻周庭,以當南日11.下列對選文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作者以古代仁人志士受辱著書的例子自比,是為了說明痛苦的環(huán)境更能磨礪人的意志,逆境比順境更能造就人。B.司馬遷認為真正勇敢的人是不用守節(jié)而死的,自己之所以忍辱負重是因為“私心有所不盡”,這從一個側面體現(xiàn)出了作者的生死觀和榮辱觀。C.司馬遷認為自己希望通過著書立說來抵償所受的侮辱的這一想法并不是人人都能理解的,其中隱晦地表達了希望任安能了解自己苦衷之意。D.作者運用對比的手法、駢散結合的句式、豐富的例子,展現(xiàn)了自己內心的吶喊、憤怒的抗爭,雖愁思欲絕,卻激昂勁健。ks5u12.把文中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7分)①《詩》三百篇,大底圣賢發(fā)憤之所為作也。(2分)
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2分)ks5u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仆之私心剌謬乎?(3分)
參考答案:9.B10.C(乃:副詞,才A代詞,它/音節(jié)助詞,無義;B代詞,它/語氣詞,表強調;D介詞,因為/表目的,用來)11.A12.①《詩經(jīng)》三百篇,也大多是圣賢們?yōu)槭惆l(fā)郁憤而寫出來的。(“大底”翻譯為“大多”給1分,“發(fā)憤‘翻譯為“抒發(fā)郁憤”給1分。)②也是想以此探究天道與人事之間的關系,弄通古今變化的規(guī)律,成為一家之說。(“際”翻譯為“關系”,給1分;“變”翻譯成名詞性詞語,給1分)③如今少卿竟教我推賢進士,恐怕和我個人的想法相違背吧?(“無乃……乎”翻譯為“恐怕……吧”,給1分;“剌謬”翻譯為“相違背”,給1分;語句通順,給1分。)三、語言文字運用(20分,共4題)7.下面文字中有多處語病,找出三處,先寫出有語病句子的序號,然后加以修改。(5分)①在空軍航空兵某師飛行大隊長孟凡升參加一次集訓時,駕機升空不到兩分鐘,突然發(fā)現(xiàn)飛機發(fā)動機轉速異常、溫度下降。②他迅速反應到發(fā)動機有重大問題。③在生死考驗的瞬間,他立即與指揮員報告。④收到指令,他果斷操縱飛機尋找場地,在確認飛機無法迫降后,才請示跳傘。⑤為了避開村莊,直到允許跳傘的最后時刻之際,他才跳傘。⑥傘剛打開,人就著地了。⑦孟凡升多次在短短的48秒內主動放棄跳傘機會,有效避免了更大損失。⑧48秒,生死關頭見素質,更見精神!
參考答案:①“在”調至“參加”前②“反映”改為“意識”③“與”改為“向”⑤刪除“之際”⑦“多次”調至“主動放棄”前。
(寫出三個,每個1分)①“在”放在句首,造成句子沒有主語;②“反映”與其后的賓語不搭配,改為“意識”就可以了③介詞“與”引進比較或動作的對象,改為“向”有“對”“朝”的意思,引進動作對象⑤“之際”與“時刻”重復,要刪除;⑦“多次”是修飾動作放棄的,應緊跟在“主動放棄”前。【解析】8.下面一段文字,銜接最恰當?shù)囊唤M是①然而,我覺得“界面”代替“紙面”閱讀,損失的可能是時間的縱深和歷史的厚重②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就我個人的經(jīng)驗而言,閱讀其實是一種有重量的精神運動③如今,網(wǎng)絡閱讀成為人們生活重要的組成部分④人類的閱讀行為也隨之發(fā)生了革命性的變化:眼睛在網(wǎng)上快速、便捷的“暴走”,逐漸替代已往細嚼慢咽似的傳統(tǒng)閱讀⑤新媒介使昔日“紙面”凝聚的諸多藝術的神性,不斷被“界面”的感覺顛覆和碾軋⑥人在獲得大面積爆炸性信息的同時,也會有某種難言的失重感A.③④⑤①⑥②
B.⑥②④⑤①③
C.⑥②⑤③④①
D.③④⑥②①⑤參考答案:A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言表達連貫的能力。連貫的題目應注意時空語序、邏輯語序、陳述對象一致、句子結構對稱等問題,答題是先確定某幾組句子肯定是挨著的,據(jù)此排除其它選項,然后總體審查。第③句是該段的中心句;第④句“隨之”所指代的內容是“網(wǎng)絡閱讀,因此,應該緊接其后;第①句“然而”把第⑤句與其前后聯(lián)系起來;第②句是總結性話語,應放在第⑥句的后面。故選D。考點:語言表達簡明、連貫、得體、準確、鮮明、生動。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9.依照示例的句式,運用對偶修辭給人物寫評價。(4分)示例:《祝福》中的祥林嫂:一生若草芥,譏笑聲中行乞魯鎮(zhèn);殘年如風燭,祝福聲里慘死街頭。(1)《水滸傳》中的林沖:(2)《紅樓夢》中的王熙鳳:參考答案:(1)雪壓山神廟,英雄遭難落荒地;火燒草料場,義士殺敵上梁山。(2)八面玲瓏,放誕潑辣,明是一把火;巧言狡黠,機關算盡,暗是一把刀。(每小題2分,內容和語言形式各占1分。)試題分析:要寫出對人物的評價,修辭上需要對偶。注意內容和形式?!究键c定位】選用、仿用、變換句式。能力層級為表達運用E?!炯记牲c撥】是指按照題目已經(jīng)給出的語句,再另外寫出與之相仿的句子。仿寫句子,高考試題一般除在內容上有要求之外,在形式上也有比較具體的要求,例如,仿寫句子與被仿寫句句式要相同,修辭要相同等。做仿寫試題,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要順應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做到仿寫句與被仿寫句內容貫通,感情一致,風格類似。
②要先分析被仿寫句的結構。注意是單句還是復句?關聯(lián)詞語也要相同或類同。
③主要被仿寫句中使用的修辭手法。④仿寫句和被仿寫句在字數(shù)上要相等或大致相等。10.下列各句,沒有語病的一項是A.在拍攝《戰(zhàn)狠2》的前期吳京去特種部隊訓練了18個月,目的就是為了讓電影人物更加真實,18個月他把自己當作真正的特種兵。B.阿里云全球計劃扎根印度以及印度尼西亞,覆蓋全球17個區(qū)域,吸引了來自全球的眾多人才,讓中國科技獲得高速發(fā)展。C.霧霾天氣將嚴重影響市民的身體健康,在政府出臺合理措施之前,民眾最關心的是如何有效實施個人護理,防止霧霾不帶來危害。D.發(fā)達國家的經(jīng)驗表明,實現(xiàn)從“制造型國家”向“創(chuàng)造國家”的戰(zhàn)略轉型,最關鍵的是要大幅度提高企業(yè)的自主創(chuàng)新,而這又有懶于高技能人才的培養(yǎng)。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考查語病。應先瀏覽選項,排除有明顯錯誤標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謂賓的成分壓縮句子,先觀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當、殘缺等問題,再分析修飾成分。A項,句式雜糅,把“為了”去掉。C項,不合邏輯,應刪去“不”。D項,成分殘缺,“自主創(chuàng)新”后面應加上“的能力”。六、寫作(60分,共1題)1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jù)要求作文。從上世紀50年代的糧票、大鍋飯到如今提倡綠色健康食品;從1952年鐵路營業(yè)里程僅2.29萬公里到“地鐵覆蓋全城、高鐵聯(lián)通全國、專車隨叫隨到、快遞次日可達”;從1949年80%的文盲率到全民教育、終身教育;從技術薄弱、科技工業(yè)水平低下到中國天眼、北斗衛(wèi)星等;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chǎn)之間的矛盾”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jīng)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fā)展之間的矛盾?!薄▏呤苣暌詠恚覈C合實力日益強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作為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讀完材料,你有怎樣具體的認識和感悟?請根據(jù)材料含意,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參考答案:例文:變化全華夏,美好滿中國風雨滄桑七十載,砥礪奮進強國夢。建國70周年以來,中國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大鍋飯到如今提倡綠色健康食品,從技術薄弱、科技工業(yè)水平低下到中國天眼、北斗衛(wèi)星;從社會矛盾的變化到祖國即將圓夢。時代在進步,“美好”在變化,隨著國家實力的不斷增強,我國發(fā)展勢頭更是不可阻擋。東方巨龍,翱翔天際,放眼祖國,燦若虹霓。作為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我眼中的美好首先是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人民是一個國家的立國之本,作為以人為本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一直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新時代領路人在十九大報告中指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人民生活日漸美好,最直觀的感受是衣食住行的變化。市場商品琳瑯滿目,人們按需購物;還可以不出家門,網(wǎng)上購物。出行方面,地鐵覆蓋全城、高鐵聯(lián)通全國、專車隨叫隨到。業(yè)余文化生活豐富多彩,欣賞戲劇,跳廣場舞;博物館、圖書館免費開放,成了周末好去處。所有這些,無不彰顯著人民生活的美好。我眼中的美好還是科技進步,自主研發(fā),創(chuàng)新卓越。一個國家的實力,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科技生產(chǎn)力。如今的中國,正走著中國特色的新路,科技發(fā)展日新月異,自主研發(fā)頻頻出新。移動支付遍布城鄉(xiāng),憑借一部手機可以走遍中國。天眼北斗衛(wèi)星,散裂中子源等科技的突破,標志著我國即將開始新紀元。“蛟龍”深潛,“嫦娥”登月。復興號時速三百五十公里,量子衛(wèi)星墨子號世界第一。超算系統(tǒng)“神威·太湖之光”居世界之冠,國產(chǎn)大飛機、三代核電、新能源汽車等搶占了制高點,實現(xiàn)了從“跟跑”到“并跑”“領跑”的躍升??萍既藛T的努力,國家領導人的正確指導,讓中國一步步走向輝煌,更加美好。我眼中的美好還是教育水平的不斷提高。教育是一個國家乃至整個民族復興強大的基礎,是人們實現(xiàn)美好理想的重要途徑。作為高三學子的我,實實在在地享受了九年義務教育?,F(xiàn)在義務教育取得豐碩成果,入學率達到94%,國家近年出臺一系列優(yōu)惠政策,縮小地區(qū)間教育的差異。在不遠的將來,9年義務教育將變成12年義務教育,更多的學生能夠輕松上學。現(xiàn)在的高中教育正朝著多樣化、有特色的方向發(fā)展。得益于科技進步,多媒體基本普及,上課更加高效便捷。大學擴招,高等教育人才比例逐年提高。高等教育正在從大眾化的發(fā)展階段快速邁向普及化階段。我眼中的美好都是由一代代人不懈努力創(chuàng)造得來的,不久的將來,我們也將登上新時代的舞臺,接過他們手中的接力棒。馬克·吐溫說:“黃金時代在我們前面,而不在我們背后”,生長在新時代的中學生,是黃金時代的主力軍,感受著祖國的美好,更要以讓世界震驚之力推動時代變化,要以赤子之心為祖國更加美好承擔起一份應有的責任,肩負起復興中華的偉大使命。相信以我之力,更能壯我中華之景,起我中華之勢。泱泱華夏,更加美好。加油,美好中國!【詳解】“本題考查審題和寫作能力。審準題是寫好作文的前提,常見審題立意的方法有:抓取關鍵詞句、由果溯因法、由現(xiàn)象看本質法、象征比喻法、聯(lián)系現(xiàn)實法等等。本次審題材料比較簡單,是平時訓練中比較多的一類,但熟悉處往往無風景,所以寫好、出彩、奪高分也不容易。所給材料信息鋪排列舉了建國七十周年以來,我國綜合實力日益強大,人民生活日益美好的表現(xiàn),多角度多側面展示。從中可見國家的發(fā)展繁盛,暗示學生寫作的立意點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軋機鑄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年艾球威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生成AI如何推動高等教育變革
- 2025年汽車專用料改性聚丙烯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高職院校提升辦學能力的有效路徑與實踐方案
- 2025年檸條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2025班組三級安全培訓考試試題答案A卷
- 2024年圖書管理員知識測評試題及答案
- 2024-2025工廠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考點梳理】
- 高精度射頻模數(shù)轉換器關鍵技術研究
- 北京海淀區(qū)重點高中高一物理下學期期中考試試卷含答案
- DL-T5153-2014火力發(fā)電廠廠用電設計技術規(guī)程
- 《中藥種植技術》課件-第九章 藥用植物的采收、加工與貯運
- JT-GQB-016-2000關于采用交通行業(yè)標準《公路橋涵標準圖》有關問題的通知
- 2024年注冊安全工程師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完整版】
- 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DBJ-T 15-101-2022
- 中華民族共同體概論課件專家版4第四講 天下秩序與華夏共同體的演進(夏商周時期)
- 2023年海南省初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歷史真題(答案詳解)
- UHPC板幕墻施工方案
- 《中國人民站起來了》練習(含解析)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上冊
- 創(chuàng)新創(chuàng)效方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