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山東省臨沂市平邑街道第一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1頁
2022年度山東省臨沂市平邑街道第一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2頁
2022年度山東省臨沂市平邑街道第一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3頁
2022年度山東省臨沂市平邑街道第一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4頁
2022年度山東省臨沂市平邑街道第一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2年度山東省臨沂市平邑街道第一中學高三歷史上學期期末試題含解析一、選擇題(每小題2分,共60分)1.二戰(zhàn)后初期,作為布雷頓森林體系重要組成部分的世界銀行,其籌措資金的主要來源是美國。根據協(xié)議規(guī)定,借貸國在使用貸款時須由世界銀行的代表監(jiān)督,其用途主要是購買美國商品。這表明布雷頓森林體系①妨礙了經濟全球化進程

②有利于美國對外經濟的擴張③導致世界經濟畸形發(fā)展

④強化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支配地位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參考答案:C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影響。聯(lián)系所學知識,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形成一方面,為世界貨幣關系提供了統(tǒng)一的標準和基礎,有利于維持戰(zhàn)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同時,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條件。另一方面,加強了美國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特權和支配地位,美國掌握了世界金融霸權,確立美國在金融方面的霸主地位。根據材料有效信息,突出了美國的作用,故②④符合,①③說法有誤。2.“(辛亥)革命的不徹底,遷就妥協(xié),使大盜竊國,軍閥攘權……革命無統(tǒng)治之威,人民乏制裁之力,再看那舊染污俗,絲毫未能觸及?!睘榇?,20世紀前期先進的中國人主張A.進行二次革命

B.實行“實業(yè)救國”

C.改造文化心理

D.實施預備立憲參考答案:C3.安徽境內歷史遺存豐富,人文景觀眾多。圖3中體現(xiàn)儒家倫理思想的是

參考答案:B4.西塞羅說:“事實上有一種真正的法律——正確的理性——與自然相適應,它適用于所有的人并且是永恒不變的?!粫诹_馬立一項規(guī)則,而在雅典立另一項規(guī)則,也不會今天立一種,明天立一種。有的將是一種永恒不變的法律,任何時期、任何民族都必須遵守的法律。”這表明(

)A.西塞羅是自然法之父 B.人生而平等是自然法的基本內容C.自然法是正確的理性 D.自然法是法律學的思想基礎參考答案:D5.董煟在《救荒全書》中記載:“(宋代)救荒之法不一,而大致有五:常平以賑糶(賣出);義倉以賑濟;不足則勸分于有力之家;又遏糴(買入)有禁,抑價有禁。”材料表明A.賑濟的對象沒有選擇性B.否定利用市場調節(jié)手段C.賑災救助措施的多樣性D.富民沒有參與災荒賑濟參考答案:C【詳解】宋代救荒之法有五種,這充分體現(xiàn)了宋代賑災救助措施的多樣性,故C項正確;材料體現(xiàn)出賑濟的對象是有選擇性的,主要針對災荒人群,故A項錯誤;材料信息“遏糴(買入)有禁,抑價有禁”說明利用了市場調節(jié)手段,故B項錯誤;“不足則勸分于有力之家”說明富民參與災荒賑濟,故D項錯誤。6.《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分道以總郡縣,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郡縣有請則為達于省?!睋丝芍克続.是中書省派駐邊疆的地方機構B.為宣政院轄屬的地方宗教機構C.是掌管軍政大權的行省分設機構D.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僧俗首領掌管參考答案:C【詳解】從材料中“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可知宣慰司掌握軍政大權,從“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郡縣有請則為達于省”,可知宣慰司是受命于行省,介于行省和郡縣之間的機構,故C正確;從“行省有政令則布于下”,可知宣慰司不是中書省外派機構,故A錯誤;從材料“宣慰司,掌軍民之務”可知宣慰司不是管理宗教的機構,故B錯誤;材料中沒有體現(xiàn)宣慰司被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的僧俗首領掌管,故D錯誤。7.荀子認為:“天之生民,非為君也;天之立君,以為民也。”董仲舒也說:“天之生民,非為王也,而天立王,以為民也。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乎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毕鄬τ谲髯樱偈鍭.繼承了荀子的天命觀 B.強調了對君主暴政的制約C.突出了天的神秘性 D.初步具有了人民主權觀念參考答案:B本題主要考查“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材料體現(xiàn)了荀子的重民思想,以民為本,董仲舒在此基礎上提出“故其德足以安樂民者,天乎之;其惡足以賊害民者,天奪之”,認為如果天子無道,上天便會降災于他,督促統(tǒng)治者要施行德治,實際上是對君主暴政的制約,故本題正確選項為B;A項是二者的相同點;C項表述不符題意;D項“人民主權觀念”說法錯誤。8.下列對不結盟運動的認識,不正確的是(

)A.是20世紀60年代由亞非拉新興獨立國家建立的國際政治集團B.其目的是為了謀求第三世界國家的獨立、主權和發(fā)展C.推動了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向多極化發(fā)展D.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起到了制約作用參考答案:A9.宋代諫官的職責是每月要向皇帝報告一次,稱為“月課"。他們可以把平時隨便聽到的一點情況就向皇帝報告,無需證據確鑿,若奏彈不實,諫官不必受到懲罰。如果御史臺的諫官上任后百日之內無所糾彈,則罷作外官或罰“辱臺錢”。該規(guī)定產生的直接影響是(

)A.致使皇權達到頂峰

B.助推耳目機關分化相權C.助長諫官濫用彈劾權

D.導致地方權力過度削弱參考答案:C考點:本題主要考查宋代監(jiān)察制度,考查學生準確分析歷史材料的能力。難度中等。由“宋代諫官的職責是每月要向皇帝報告一次,稱為月課”“如果御史臺的諫官上任后百日之內無所糾彈,則罷作外官或罰辱臺錢”可知向皇帝奏彈已是諫官必須完成的任務,而不管實際是否需要上奏,直接結果是助長諫官濫用彈劾權。C項正確。A項是在清代設置軍機處后;B、D項與材料信息無關。10.巴黎公社共有86名委員,其中工人約30名,其余是新聞記者、職員、教師和醫(yī)生。公社委員們之間雖然有政治分歧,但沒有權力斗爭,一直盡心盡力為這個200萬人口的城市提供公共服務。他們也能達成共識,實行一些進步的和民主的政策。由此可見,巴黎公社A.踐行了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B.接受了馬克思主義C.真正具有了社會主義革命性質D.具有鮮明的民主性參考答案:D【詳解】民主集中制的組織原則表現(xiàn)為少數(shù)服從多數(shù),下級組織服從上級組織,這不符合材料“公社委員們之間雖然有政治分歧,但沒有權力斗爭”,故A錯誤;材料內容無法體現(xiàn)巴黎公社接受了馬克思主義,故B錯誤;材料沒有反映無產階級推翻資產階級統(tǒng)治,不能體現(xiàn)社會主義革命的性質,故C錯誤;材料“雖然有政治分歧……盡心盡力……也能達成共識,實行一些進步的和民主的政策”體現(xiàn)了巴黎公社的進步性與民主性,故D正確。故選D。11.摩爾斯電碼是美國人薩繆爾·摩爾斯于1844年發(fā)明的,它是一種時通時斷的信號代碼,通過不同的排列順序來表達不同的英文字母、數(shù)字和標點符號。這一設計A.直接催生電話公司的建立

B.與發(fā)電機同時期發(fā)明C.促進有線電報的發(fā)展

D.奠定現(xiàn)代信息技術基礎參考答案:C12.圣旨詔書的開頭語,常多“奉天承運”,梁山好漢也不得不打出“替天行道”的旗幟來做打家劫舍的事業(yè)。據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實的結論是:A、中國古代封建迷信盛行

B、君權至高無上,可以無限擴張C、君權神授理論已提出并得到社會認同D、此種提法來源于道家的學說參考答案:C13.某同學以《1899年的上?!窞橹黝},創(chuàng)設了下列場景,其中可能被老師否決的是A.很多市民到商務印書館購買新書

B.報童們在租界內兜售《申報》C.新式學堂師生討論近代數(shù)理知識

D.知縣在縣衙公堂閱讀《民報》參考答案:D14.明朝中央的正式司法機關有刑部、大理寺和都察院,審判專屬刑部,大理寺專管復核,兩者都須接受都察院的監(jiān)督。凡遇有重大或疑難案件,三個部門組成“三法司”,進行三司會審,最后由皇帝裁決。這反映出明朝A.司法權力由皇帝直接控制B.監(jiān)察機構喪失獨立性C.司法制度開始向近代轉型D.司法與監(jiān)察有機結合參考答案:D材料“凡遇有重大或疑難案件,進行三司會審”說明明朝司法與監(jiān)督部門的監(jiān)察進行有機結合,故D項正確;最后由皇帝裁負責審核,決,說明不是直接控制,故A項錯誤;監(jiān)察機構負責審核,并不是沒有獨立性,故B項錯誤;明朝司法制度仍然是封建社會的司法特點,不具有近代司法特點,故C項錯誤。15.我國古典文學名著《水滸傳》中共有二十余處描寫“殺牛宰馬”的場面。與其時代相近的其他作品相比,《水滸傳》中屠牛、吃牛肉的描寫特點是很突出的。這種描寫特點反映的是A.北宋的畜牧業(yè)落后B.重農抑商政策的影響C.人民反封建的精神D.宋元時期政治的黑暗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本題考查明清小說的特點?!端疂G傳》揭露了當時尖銳對立的社會矛盾和“官逼民反”的殘酷現(xiàn)實,牛在古代農業(yè)社會中具有重要價值,是重要的生產工具,故“殺牛宰馬”表現(xiàn)了對社會價值的反抗,C項符合題意。ABD無法體現(xiàn)??键c:古代中國的科學技術與文學藝術·古代的文學成就·明清小說16.下圖是1953年版人民幣10元券背面圖案,圖案的設計理念體現(xiàn)了(

)①民族團結原則

②民族平等原則③民族區(qū)域自治制度正式創(chuàng)立

④黨和政府尊重少數(shù)民族文化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參考答案:D17.《八路軍軍歌》中唱道:“一旦強虜寇邊疆,慷慨悲歌奔戰(zhàn)場?!逼渲小翱犊璞紤?zhàn)場”指的是A.九一八事變后,在東北淪陷區(qū)進行抗日

B.發(fā)表抗日通電,號召全民族抗戰(zhàn)

C.從長征途中奔赴抗戰(zhàn)前線

D.開辟抗日根據地,把敵后變成抗日前線參考答案:D18.1511年底,馬丁?路德訪問了羅馬,之后他憤怒地斥之為“骯臟的城”。這是因為他看到羅馬教會A.反對宗教改革B.極其腐敗墮落

C.兜售“贖罪券”D.厲行政治迫害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依據所學可知,1517年,羅馬教廷到德意志兜售“贖罪券”,引發(fā)了馬丁?路德宗教改革,故排除AC兩項;D與材料“骯臟的城”不符;“骯臟的城”揭示的是教會的腐敗,所以應選B??键c: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與發(fā)展?文藝復興與宗教改革?馬丁?路德宗教改革19.下列是中國古代中央機構的示意圖,其演化的先后順序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④②③

D.②③④①參考答案:C20.有學者認為,三省合一辦公場所"政事堂”(后來改為“中書門下”)的出現(xiàn)明顯與“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馳。其理由在于,“政事堂”的出現(xiàn)A.迎合了強化皇權的需要 B.破壞了原有的決策程序C.提升了中書省法定地位 D.存在相權集中擴大趨勢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三省六部制。根據所學知識,隋唐朝時期,實行三省六部制,目的是通過分散相權加強君主專制;唐初確立三省制以后,由于三省事權分立,往往產生弊端,唐太宗遂決定三省長官合署辦公,其辦公地點稱為政事堂,三省制逐漸向三省合一制發(fā)展。中書門下體制建立以后,三省機構依然存在,且三省出入命令的分工在形式上更趨嚴密和完善。但三省與宰相分離,中書門下成為宰相府署,獨立于三省機構之上,所以D符合題意;A、B、C體現(xiàn)不出與“三省制”之本意背道而馳。21.2011年8月5日,《愛爾蘭時報》在評價某組織時說,它“正面臨一個十字路口,一條道路通向政治影響深遠的進一步融合,另一條通往無序瓦解的暗谷。如果半個世紀的融合以突然解體告終,歐洲經濟和政治版圖將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動蕩?!边@個組織指的是(

)A.北約 B.華約 C.歐共體 D.歐盟參考答案:D試題解析:由題目中的信息“如果半個世紀的融合以突然解體告終,歐洲經濟和政治版圖將經歷一場翻天覆地的大動蕩”可知該組織應為區(qū)域性的經濟合作組織,故排除屬于軍事組織的A、B兩項;C項于1993年被歐盟取代,早于題目中的時間“2011年”,故排除。本題應選D項。22.美國漢學家白彬菊指出:軍機處實現(xiàn)了從“君主專政”向“大臣行政”、從“直接的帝國個人專制”向“君臣聯(lián)合行政”的轉變,這種變化使清政權在“中年”時走向昌盛,并最終延長了其壽命。作者旨在說明軍機處的設立(

)A.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B.有利于建立高效政府C.對皇帝權力有所約束

D.借鑒了西方民主制度參考答案:C試題分析:據材料提到,軍機處實現(xiàn)了從“君主專政”向“大臣行政”、從“直接的帝國個人專制”向“君臣聯(lián)合行政”的轉變??走向昌盛,結合所學知識可知,作者旨在說明軍機處的設立對皇帝權力有所約束,體現(xiàn)“君臣聯(lián)合行政”,故C正確。材料無法體現(xiàn)軍機處使君主專制達到頂峰,故A排除。材料也未涉及建立高效政府的問題,故B排除。軍機處屬于封建專制制度,不可能借鑒西方民主制度,故D排除??键c: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軍機處23.有學者將馬克斯·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說的“宗教的理性化”概括為“懷著宗教般的熱情賺錢、從事商業(yè)和經濟活動”。下列教派最能體現(xiàn)韋伯所指的“宗教的理性化”的是A.天主教 B.路德教 C.佛教 D.加爾文教參考答案:D本題主要考查宗教改革,旨在考查學生對教材主干知識的再認再現(xiàn)和提取材料有效信息的能力。根據材料文字“懷著宗教般的熱情賺錢、從事商業(yè)和經濟活動”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這正是加爾文的主張。A、B、C三項表述都不符合題意,均排除;D項表述符合題意,正確。24.17-18世紀,日本是中國主要白銀來源地,占到3/4。日本禁止白銀大規(guī)模出口后,中國的白銀遂主要來自美洲。但受拉美獨立運動影響,世界金銀產量在1790-1830年間驟然減少了約50%。于是,1808-1856年間,中國遭遇嚴重白銀短缺,銀貴錢賤。這表明A.清朝國內貨幣市場完全被西方列強操控B.世界白銀供給驟減是銀貴錢賤的重要原因C.鴉片流入是中國白銀凈流出的根本原因D.中國早在鴉片戰(zhàn)爭前就被卷入世界體系參考答案:B【詳解】A選項,表述不準確中國的國內白銀有自產也有外流,故排除;B選項,由“世界金銀產量在1790-1830年間驟然減少了約50%。于是,1808-1856年間,中國遭遇嚴重白銀短缺,銀貴錢賤”可以推知,故正確;C選項,材料并未涉及鴉片流入,故排除;D選項,鴉片戰(zhàn)爭之前中國實行閉關鎖國自然經濟占主導,與世界體系的聯(lián)系較少,故排除。25.下列語句出自不同時期的歷史文獻或歷史人物之口,其中分析不恰當?shù)氖羌祝骸奥玖Ρ緲I(yè),耕織致粟帛多者,事末利及怠而貧者,舉以為收孥。”乙:“凡士工商賈,皆賴食于農,以故農為天下之本務,而工賈皆其末也?!北骸吧碳r而立,農賴商而行”丁:“世儒不察,以工商為末,妄議抑之”A.甲乙的觀點相似,都認為農業(yè)涉及民生,應加以重視B.乙丙的觀點相對立,乙強調農本,丙強調農商相互依存C.丙丁的觀點相對立,丙強調農商相互依存,丁強調工商為末D.甲丁的觀點相對立,甲強調農本,丁強調工商為本參考答案:C26.1937年7月7日,駐華北l3軍悍然發(fā)動盧溝橋事變,全面抗戰(zhàn)爆發(fā)。日本在華北地區(qū)駐軍的特權始于A.甲午中日戰(zhàn)爭之后B.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之后C.辛亥革命失敗之后D.九一八事變之后參考答案:B試題分析:本題主要考查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此題考查外國侵華史以及在中國謀求的各種特權。八國聯(lián)軍侵華后,簽訂了《辛丑條約》,規(guī)定拆除北京至大沽的炮臺,準許各國派兵駐守北京至山海關鐵路沿線要地,故日本可以在此駐軍。故本題答案選B項,ACD不符合題意??键c:近代中國軍民維護國家主權的斗爭·列強對中國的侵略·八國聯(lián)軍侵華戰(zhàn)爭27.21世紀初的一份研究成果認為1920~1936年間中國民營工礦業(yè)“頑強地有突出的發(fā)展”,所以把這一時期稱之為中國民族工業(yè)繼“黃金時代”之后的“白銀時代”。為此你認為下列表述不可以作為史實依據的是A.棉紡業(yè)、面粉業(yè)繼續(xù)發(fā)展

B.部分國產產品出口日本C.新興工業(yè)部門有較大發(fā)展

D.民間開始出現(xiàn)辦廠熱潮參考答案:D略28.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fā)展》中說:“那是,世界史用頭立地的時代。”最初,這句話的意思是:人的頭腦以及通過頭腦的思維發(fā)現(xiàn)的原理,要求成為一切人類活動和社會結合的基礎。其中“那時”是指()A.文藝復興時期

B.宗教改革時期

C.啟蒙運動時期

D.工業(yè)革命時期參考答案:C文藝復興時期,人文主義精神是提倡人性,提倡享受現(xiàn)實,批判神性,批判時禁欲蒙昧思想,與材料不符,故A項錯誤;宗教改革倡導的是人文主義宗教觀,并未反對宗教信仰,與科學理性并不相符,故B項錯誤;材料中所講的“人的頭腦以及通過......和社會的結合的基礎”,講的就是理性成為指導人們去探索和開發(fā)世界的理論工具,這是啟蒙時代所獨具的特點,故C項正確;工業(yè)革命時期,人已經在科學理性指導下推動社會變革,故D項錯誤。29.理學排斥私心,主張“存天理,滅人欲”,以此來壓抑個性,壓抑人性。李贄則認為:“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無私則無心矣?!睂钯椷@一思想認識正確的是()A.宣揚私心為以權謀私者張目

B.肯定私心的合理性以宣揚個人自由C.承認私欲膨脹的合理合法性

D.否定公心以彰顯反傳統(tǒng)的叛逆精神參考答案:B題目中未涉及為以權謀私者服務、對私欲膨脹的承認及對“公心”的否定,故無法得出A、C、D三項的結論;材料“夫私者人之心也。人必有私,而后其心乃見,無私則無心矣”的大意為:自私心是人類的天性,人都是有自私心的,時間長了就會看見,如果沒有自私心,就是沒有人性的。這體現(xiàn)了李贄對私心合理性的肯定和對個人自由的宣揚,故選B。30.下列政治舉措中,不屬于漢武帝時代的是

A.實行刺史制度

B.設置西域都護

C.實行察舉制

D.頒布“推恩令”參考答案:B二、非選擇題(共40分)31.對于世界文學特點的了解,可以幫助我們理解人類文化發(fā)展的多樣性。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商業(yè)日益變成欺詐。革命的箴言“博愛”在競爭的詭計和嫉妒中獲得了實現(xiàn)。賄賂代替了暴力壓迫,金錢代替刀劍,成為社會權力的第一杠桿……總之,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摘自恩格斯《反社林論》材料二

它是資產階級政權確立和鞏固后,社會矛盾充分暴露,人們對現(xiàn)存社會秩序的幻想破滅,不得不重新研究現(xiàn)實以圖改造社會的產物。它是早期工業(yè)化后一階段的主要文學思潮,這股思潮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初。(這一時期)作家以文學活動作為社會斗爭的武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和黑暗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馬克壵《世界文明史》摘編(1)根據材料一,判斷世界文學領域由此而產生的藝術流派是什么?其成就最高的是哪兩個國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文學流派在歐洲產生的原因。(2)材料二中的“文學思潮”指什么?發(fā)源于哪一國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這一“文學思潮”的主要特點。(3)以19世紀末20世紀初亞非拉文學特點為例,說明工業(yè)文明的發(fā)展對東西方文化交流的影響。參考答案:考點:I1:浪漫主義文學;I2:現(xiàn)實主義文學;I5:亞非拉美文學.分析:(1)考查對浪漫主義文學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材料中有效信息的提取能力;(2)考查對現(xiàn)實主義文學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材料的綜合閱讀理解能力;(3)考查對亞非拉文學知識點的掌握,考查對課本知識點的靈活運用能力;解答:(1)第一問流派,據材料一“同啟蒙學者的華美約言比起來,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結合所學分析得出浪漫主義文學;第二問國家,結合所學,得出英國與法國;第三問原因,據材料一“由理性的勝利,建立起來的社會制度和政治制度竟是一幅令人極度失望的諷刺畫”得出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社會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產生強烈的反差,結合所學分析得出:起源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向歐美擴展,法國大革命的沖擊下,歐洲民族、民主運動的迅速發(fā)展;(2)第一問思潮,據材料二“是早期工業(yè)化后一階段的主要文學思潮,這股思潮一直延續(xù)到20世紀初”“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和黑暗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得出批判現(xiàn)實主義;第二問國家,結合學得出法國;第三問特點,據材料二“以文學活動作為社會斗爭的武器,對資本主義社會的罪惡和黑暗進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得出,真實再現(xiàn)當時社會現(xiàn)實,深刻揭露批判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弊端;(3)影響,據材料中“理解人類文化發(fā)展的多樣性”,結合所學,從亞非拉文學、世界文化交流等角度回答即可得出民族特色和文化的共融性.答案:(1)流派:浪漫主義文學;國家:英國與法國;原因:起源于英國的工業(yè)革命向歐美擴展;法國大革命的沖擊下,歐洲民族、民主運動的迅速發(fā)展;啟蒙思想家所倡導的社會理想與現(xiàn)實之間的產生強烈的反差.(2)思潮:批判現(xiàn)實主義.國家:法國.特點:真實再現(xiàn)當時社會現(xiàn)實,深刻揭露批判當時的社會矛盾和弊端,并進行深入剖析和強烈批判,鼓舞人們斗爭勇氣,堅定人們勝利信心.(3)影響:亞非拉文學在保留民族特色的基礎上,與歐美文學相融合,并逐漸獲得世界的承認.工業(yè)革命影響下,世界各國各地區(qū)的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與頻繁,接近了世界的距離,體現(xiàn)了文化的共融性.3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1850—1899年的567種譯著中,應用科學占40%,自然科學占30%,歷史、地理占10%,社會科學占8%,宗教、哲學、文學和藝術占3.5%?!⒚绹抑鳌既孔g著的85%,而日本作品僅占15%?!幾孕熘屑s《中國近代史》材料二1902年至1904年,譯著中來自日本的占全部573篇著作的62.2%。而來自英國的減少到10.7%,美國的占6.l%。在573部譯著中,社會科學占25.5%,歷史和地理占24%,自然科學占21%,應用科學占10.5%,哲學占6.5%,文學占4.8%?!熘屑s《中國近代史》材料三走向世界是歷史發(fā)展的必然現(xiàn)象,但在近代中國邁出這一步,并把這一步向前推進,卻是坎坷的。盡管那些主張學習西方的早先的中國人,大都是激于外國侵略,恥己之不如人,要把別人打痛了自己的東西學過來,“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報仇雪恨。……還有一層,為使中國放眼世界,不要徒以“漢官威儀”自詡,而要看到西方國家的發(fā)展,有所借鑒,改變中國政治、經濟、軍事、文化諸方面的落后狀況。——陳旭麓主編《近代中國八十年》(1)根據材料一、二,指出近代中國在向外國學習上所發(fā)生的變化,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發(fā)生變化的主要原因。(2)依據材料三,概括近代先進中國人主張學習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