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級微觀經濟學(第14講)課程PPT_第1頁
中級微觀經濟學(第14講)課程PPT_第2頁
中級微觀經濟學(第14講)課程PPT_第3頁
中級微觀經濟學(第14講)課程PPT_第4頁
中級微觀經濟學(第14講)課程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reparedby:FernandoQuijano,Illustrator一般均衡與經濟效率一般均衡分析交換的效率公平與效率生產的效率自由貿易的好處總結:競爭性市場的效率一般均衡分析1●

局部均衡分析

某一市場的均衡價格和數(shù)量的決定不受到其他市場影響的決定過程●

一般均衡分析

考慮到相關市場之間的反饋效應,所有相關市場的價格和數(shù)量都是同步決定的一種分析方法反饋效應是指某一個市場的價格和數(shù)量調整所導致的相關市場的價格或數(shù)量調整。實際上,完全的一般均衡分析,即估計一個市場的變動對所有其他市場的影響,是不可行的。為此,我們將只限于兩到三個緊密相關的市場。例如,在考慮對石油征稅時,我們可能還要考慮天然氣、煤和電等市場。圖1相互依賴的兩個市場:(a)電影票和(b)DVD租賃當市場是相互依賴的時候,所有產品的價格必須同時決定。這里,對電影票征稅使(a)圖中電影的供給從SM上移到S*M。較高的電影票價格(6.35美元而不是6.00美元)一開始使(b)圖中的DVD需求上移(從DV移到D'V),這導致DVD價格上升(從3.00美元上升到3.50美元)。兩個相互依賴的市場——向一般均衡移動較高的DVD價格反饋到電影票市場,導致需求從DM移到D'M,電影的價格從6.35美元提高到6.75美元。這會一直持續(xù)到一般均衡的實現(xiàn),在(a)圖中就是D*M和S*M的相交處,這時的電影票價格為6.82美元;在(b)圖中就是D*V和SV的相交處,這時的DVD價格為3.58美元。圖2相互依賴的兩個市場:(a)電影票和(b)DVD租賃一般均衡的實現(xiàn)必須同時決定電影和DVD兩者的均衡價格和均衡數(shù)量事實上,要找出均衡價格(和數(shù)量),我們就必須找出使所有相關市場所需求的數(shù)量和所供給的數(shù)量相等的兩個價格。對于我們的兩個市場,這就意味著要找出四個方程式(電影票的供給、電影票的需求、DVD租賃的供給,以及DVD租賃的需求),求解出四個未知數(shù)。一般均衡的實現(xiàn)對一種產品征稅會影響到其他產品的價格和銷售——這是決策者在設計稅收政策時需要記住的要確定稅收的全部效應,就需要一般均衡分析。局部均衡分析會低估稅收的效應,一般均衡分析表明,稅收對電影票價格的影響要更大些。電影和DVD是替代品,如果有關的商品是互補品,局部均衡分析會高估稅收的效應。EXAMPLE乙醇汽油的國際市場巴西和美國是世界乙醇汽油市場的主要生產商,在2005年的世界總產出中,它們占據(jù)了超過90%的市場份額。美國和巴西的乙醇汽油市場彼此高度相關,美國對國內市場的管制將顯著影響到巴西的市場EXAMPLE乙醇汽油的國際市場為了促進對于汽油的代替,美國政府對每加侖的乙醇汽油給予0.51美元的稅收優(yōu)惠。為了防止國外的乙醇汽油生產商從該法案獲益,美國政府對進口的乙醇汽油征收0.54美元的進口稅。該政策起到了作用美國將越來越多的玉米投入到乙醇汽油的生產,同時從巴西的進口下降了。在給玉米的生產商創(chuàng)造收益的同時,該政策也給消費者帶來了損失。如果美國政府取消稅收和補貼的話,從巴西進口的利用更便宜的甘蔗生產的乙醇汽油將會增加,這會使得美國消費者獲益。EXAMPLE圖2取消乙醇汽油關稅對巴西出口的影響如果美國對國外生產的乙醇汽油取消關稅,巴西將出口更多的乙醇汽油到美國,取代國內更加昂貴的玉米生產的乙醇汽油。最終,美國的乙醇汽油價格將下降,使得美國消費者獲益。乙醇汽油的國際市場EXAMPLE2全球股票市場的“傳導”全球的股票市場傾向于一起變動,這一現(xiàn)象被稱為“金融傳導”。存在三個基本原因,其中兩個都是一般均衡的表現(xiàn):第一,全球的股票(以及債券)市場已經高度融合任何影響一國股價的外部股票對于其他國家股價的影響都是同向的第二,整個世界的經濟條件越來越相關,而經濟條件是決定股票價格的重要因素。美國的衰退會導致歐洲的衰退,相反也是一樣。這就是一般均衡導致全球股市傳導的另一個效應。EXAMPLE2圖3美國和歐洲的股價三個股價指數(shù)——美國的標準普爾指數(shù)(S&P500)、英國的富時指數(shù)(FTSE)以及德國的德國綜合指數(shù)(DAX)——畫在了一幅圖中,數(shù)量水平被統(tǒng)一在1984年為100的水平。這些指數(shù)傾向于一起運動,同時上升和下降。全球股票市場的“傳導”經濟效率一個競爭性市場是有效率的,因為它使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剩余達到最大。這個重要的經濟效率概念適用于市場間互動的情形嗎?而且還伴有自由貿易或貿易限制,市場導向或計劃經濟,高度管制或自由放任。幸運的是,我們還有一個經濟效率的概念可以適用于即使根本沒有市場的情形,只要人們簡單地相互交易即可。經濟效率本章要集中討論許多相互競爭或相互交易的主體形成的多個市場間的互動問題在一般均衡中競爭性市場的運行具有重要的公平含義,我們需要考慮這些有關公平的議題。經濟效率我們集中討論兩個國家(每個國家用一個消費者或生產者來表示)、兩種商品的情形,而不是多個國家多種商品和服務的情形。開始于一個沒有生產的純交換模型假設兩個個人(代表兩國)有一些商品(如食品和衣服)作為稟賦,他們將用這些商品進行交換。這些交易通過討價還價來完成,而不是競爭性市場的結果,交易的發(fā)生是因為對于雙方都有好處。接著會引入生產,并重新定義一個效率的概念——技術效率。最后,我們會轉移到競爭性市場運行機制的分析中交換的效率2●

交換經濟

兩個或多個消費者之間交換兩種商品的市場●

帕累托有效配置一種商品配置,一個人的境況無法在其他人的情況不變壞的情況下變好帕累托有效不同于經濟效率概念按照帕累托有效的定義,我們知道在帕累托有效下,不存在增進兩人福利的可能。如果我們增進一個人的福利,那一定是以另一個人為代價。不過,我們并不能保證達到帕累托有效的配置能夠使得兩人相加的福利最大化。交換的效率帕累托有效涉及到了公平的含義可能存在某種可能的方法對商品進行創(chuàng)新的配置,它能夠令兩個人的總福利增加,但是其中一人的狀況變壞。如果我們通過重新配置商品,使得其中一人的狀況略微變壞,而另一人的狀況顯著變好。雖然這么做違反帕累托有效的原則,但這難道不是一個更好的事嗎?對此問題無法提出簡單的回答對此問題的答案取決于你是怎樣看待公平這件事的貿易的好處TABLE1貿易的好處個人初試配置貿易最終配置詹姆斯7F,1C–1F,+1C6F,2C凱倫3F,5C+1F,–1C4F,4C凱倫由于有很多的衣服和很少的食品,她以衣服換食品的MRS=3。她愿意放棄3單位的衣服來獲得1單位的食品詹姆斯用衣服換食品的MRS=1/2他只愿意放棄1/2單位的衣服來獲得1單位的食品了貿易的好處由于詹姆斯對衣服的估價比凱倫高,而凱倫對食品的估價比詹姆斯高,這樣就有進行互惠貿易的余地了。為了得到另一單位的食品,凱倫愿意用3單位的衣服來進行貿易。詹姆斯愿意放棄1單位的食品來得到1/2單位的衣服。實際的貿易條件要看交易雙方的討價還價過程可能的結果是(詹姆斯的)1單位食品交換(凱倫的)1/2單位到3單位之間任何數(shù)量的衣服。貿易的好處TABLE1貿易的好處個人初試配置貿易最終配置詹姆斯7F,1C–1F,+1C6F,2C凱倫3F,5C+1F,–1C4F,4C假設凱倫向詹姆斯提出用1單位衣服換1單位食品,并且詹姆斯也同意,兩人就會都得益。只要兩個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不同,就有進行互惠貿易的余地,貿易會使兩個消費者都得益。要獲得經濟效率,兩個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必須相等。在有許多商品和消費者時,這一重要結論仍然成立:只有當商品的分配使任何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對于所有的消費者都相等時,商品的配置才是有效率的。埃奇沃思盒狀圖●

埃奇沃思盒狀圖

用來表示兩種產品在兩人之間的所有可能配置組合,或兩種投入在兩個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投入組合的圖形。圖4埃奇沃思盒狀圖中的交換埃奇沃思盒狀圖中的每一點都同時代表詹姆斯和凱倫的食品和衣服的商品組合。例如,在A點,詹姆斯有7單位食品和1單位衣服,而凱倫有3單位食品和5單位衣服。詹姆斯放棄1F換回1C,從A點移到B點。凱倫放棄1C得到1F,也從A點移到B點。這樣,B點就代表進行了互惠交易之后詹姆斯和凱倫兩人的商品組合。有效配置圖5交換的效率埃奇沃思盒狀圖顯示了每個消費者通過交換商品來提高他們滿意程度的可能性。若A點給出了初始的資源配置,則陰影部分描述了所有可能的互惠貿易。即使從無效率配置開始進行的貿易使兩人都得益,新的配置也不一定是有效配置。當無差異曲線相切時,MRS相等,一個人不可能在不使另一個人受損的情況下得益。D和C兩者都是有效配置。詹姆斯更喜歡D,凱倫更喜歡C。很難預測討價還價后實現(xiàn)的配置,因為它取決于交易者之間的討價還價能力。契約曲線圖6契約曲線契約曲線包含了所有消費者無差異曲線相切的配置。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是有效率的,因為一個人無法在不使另一個人境況變糟的情況下使自己的境況得到改善?!?/p>

契約曲線兩個消費者之間所有有效配置點所組成的曲線,或是兩種商品生產之間的兩種投入品的所有有效配置所組成的曲線。競爭性市場中的消費者均衡在競爭性市場中,兩種商品的價格決定消費者交換的條件。如果A點是商品的初始配置點,價格線PP'代表價格比例,則競爭性市場會導致C點的均衡,該點是兩條無差異曲線的相切點。結果,競爭性均衡是有效率的。均衡是每個市場需求的數(shù)量等于供給的數(shù)量時的一組價格這也是競爭性市場均衡,因為所有的供給者和需求者都是價格接受者。當食物與衣服的需求量與供給量不相等時,市場是非均衡的。這種不均衡應當只是暫時的?!?/p>

超額需求

需求量超過供給量的情況●

超額供給供給量超過需求量的情況在我們這個例子中,每個凱倫對食品的需求大于每個詹姆斯愿意出售的數(shù)量,而每個凱倫愿意用衣服進行貿易的數(shù)量又大于每個詹姆斯所需求的數(shù)量,我們就可預期食品的價格相對于衣服的價格會上漲。隨著價格的變動,市場上所有人的需求也會變化。最終,價格會一直調整到均衡實現(xiàn)。競爭性市場的經濟效率現(xiàn)在可以理解微觀經濟分析的一個基本結論了從圖6的C點看到,競爭性均衡的配置是有效率的。其主要理由是:C點必須在兩條無差異曲線的切點上,如果不在,其中一個人的滿足就沒有最大化;詹姆斯或凱倫就愿意進行貿易以達到更高的效用水平。這一結論在一個交換框架內和在一個所有市場都是完全競爭的一般均衡框架內都是成立的。這是描述亞當·斯密看不見的手的運行過程的最直接的方法因為它告訴我們,經濟可以自動有效率地配置資源,而無需政府的管制。競爭性市場的經濟效率由于消費者和生產者在價格給定的情況下所進行的獨立行動,使得市場能夠以經濟上有效率的方式運行。這種看不見的手的結論通常是作為一種標準,使所有現(xiàn)實世界中的市場運作能夠與之進行比較。對某些人來說,看不見的手支持較少政府干預的規(guī)范論點,其理由是市場是高度競爭的。對另一些人來說,看不見的手支持政府扮演更廣泛的角色,其理由是需要政府干預來使市場變得更有競爭性。競爭性市場的經濟效率競爭性均衡在經濟上有效率的結論通常被描述為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可以正式地表述為:如果所有人都在競爭性市場上進行交易,則所有互利的交易都將得以完成,而其產生的均衡資源配置將是帕累托有效的。●

福利經濟學

對市場和經濟政策的規(guī)范評價讓我們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總結一下我們所知道的競爭性均衡:由于無差異曲線是相切的,消費者的所有邊際替代率都相等。由于每條無差異曲線都與價格線相切,每個人用食品交換衣服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兩種商品的價格之比。用MRSFC表示食品對衣服的邊際替代率,兩種商品的價格為PF和PC,則:(1)

公平與效率3圖8效用可能性邊界效用的可能性邊界●

用兩人的效用水平來衡量所有有效的資源配置的曲線效用可能性邊界顯示了兩個人通過貿易達到契約曲線上有效率結果時,每個人的效用水平。點E、F和G對應于契約曲線上的點,因而是有效率的。點H是無效率的,因為任何在陰影區(qū)域內的貿易都會使兩人中的一個或兩人的境況都改善。點H代表了一種無效率的配置因為任何在陰影區(qū)域內進行的交易都使兩人中的一個或者兩人得益在L點,兩人的境況都會更好,但它是不可能達到的。因為兩種商品的數(shù)量不足以產生該點所代表的效用水平看來得出這樣的結論似乎是合理的一種配置要公平就必須得是帕累托有效的將H點與F和E進行比較F和E都是帕累托有效的,并且(相對于H點)每一點都使一個人得益而沒有使另一個人受損。因此,相對于F點或E點來說,一個經濟在H點進行資源配置,對詹姆斯或凱倫或對他們兩人都是不公平的。假定H和G是唯一可能的配置,G點是否比H點更公平些呢?不一定與H點相比,G點給詹姆斯較多的效用,給凱倫較少的效用。有些人會覺得H點比G點更公平;而另一些人會有相反的感覺??梢缘贸鼋Y論:一種無效率的資源配置可能比另一種有效率的配置更公平。關鍵是如何定義公平配置即使我們僅限于效用可能性邊界上的所有點,哪一點是最公平的?答案取決于一個人對公平是如何定義的,因而取決于對效用的人際比較。社會福利函數(shù)●

社會福利函數(shù)

為社會中的每個個體的效用函數(shù)設定一個權數(shù),以決定社會的最優(yōu)狀態(tài)。社會福利函數(shù)常常用于評價那些對不同人群產生不同影響的政策有一種社會福利函數(shù),稱為功利主義的社會福利函數(shù),賦予每個人的效用相同的權數(shù),并隨之將社會所有成員的總效用最大化。社會福利函數(shù)每一種社會福利函數(shù)都與一種有關公平的特定觀點相聯(lián)系但是某些觀點并不顯性地賦予個人效用以權重,因此不能用一個社會福利函數(shù)來表示。一種市場主導的觀點認為,競爭性市場的結果是公平的,因為它鼓勵那些最有能力的和工作最努力的人。如果E是競爭性均衡配置,則E就被認為比F更公平,盡管在該點商品的配置沒有F那么平均。社會福利函數(shù)當涉及兩個以上的人時,公平一詞的意思就更復雜了。羅爾斯主義(Rawlsian)的觀點認為這是一個個人無法預知自己稟賦的世界羅爾斯認為,面對一個你無法知曉自己“命定”的世界,你會希望有一個制度安排,能讓境況最差的人得到起碼的關照。確切地說,根據(jù)羅爾斯的觀點,最公平的配置應該使得社會中境況最差的人效用達到最大化。社會福利函數(shù)羅爾斯主義有時候可能是平均主義(egalitarian)商品在社會所有成員間的等量配置不過,羅爾斯主義并不一定就是平均主義。假設對生產力較高的人比對生產力較低的人給予更高的獎勵,我們就能使最有生產力的人更努力地工作。這能生產出更多的商品和服務,其中的一些可通過再分配使社會中最窮的人境況變好。TABLE2公平的四種觀點1.平均主義——社會的所有成員都得到同等數(shù)量的商品2.羅爾斯主義——使境況最糟的人的效用最大化3.功利主義——使社會所有成員的總效用最大化4.市場主導——市場結果是最公平的社會福利函數(shù)社會福利函數(shù)表2列出了四種關于公平的觀點,它們大致是從最平均到最不平均排列的。平均主義的觀點明確要求等量配置,而羅爾斯主義給予平均較重的權數(shù)。否則的話,某些人可能會比別人境況糟得多。功利主義傾向于要求在社會境況最好和最糟的人之間有所區(qū)別。最后,市場主導的觀點可能會導致商品和服務配置的極度不平均。公平與完全競爭競爭性均衡能夠在契約線上每一點出現(xiàn),這是微觀經濟學的一個基本結論。它之所以重要,是因為它為一個基本的規(guī)范問題提出了答案:公平與效率之間是否有一種權衡取舍?換句話說,一個想實現(xiàn)更為公平資源配置的社會是否必然以一種帕累托有效的方式運行?由福利經濟學第二定理給出的答案告訴我們,再分配并不必然與經濟效率沖突。此第二定理可以表述如下:如果個人的偏好是凸的,則每種帕累托有效配置(契約曲線上的每一點)都是某些商品的初始配置下能夠得到的競爭性均衡。公平與完全競爭確切地說,這一定理告訴我們,任何一種被認為是公平的均衡都可以通過資源在個人之間的適當配置來實現(xiàn),而這樣一種配置本身并不必然會產生低效率。遺憾的是,我們社會中所有再分配收入政策都會帶來經濟成本。稅收可能激勵人們少工作,或使得廠商將資源用于避稅而不是生產產品。因此,實際上,公平和效率之間的目標有非此即彼的矛盾,在兩者之間必須做出困難的選擇。建立在第一和第二定理上的福利經濟學,為涉及公平與效率的公共政策等規(guī)范問題提供了有用的分析框架。生產的效率4投入效率●

技術上有效率廠商盡可能節(jié)約地利用投入來生產給定的產量時的情形在生產過程中,如果在不減少另一種商品產出的情況下,投入配置不能使一種商品的產出增加,這種配置就是技術上有效率的。生產效率假定兩種投入:勞動和資本的總供給固定生產兩種產品:食品和衣服許多人擁有投入品,并通過出售它們獲得收入收入在商品和衣服之間分配生產效率觀察結果供給和需求之間的聯(lián)系(收入和支出)一種投入價格變化引起收入和需求的變化,這形成了一種反饋效應。通過反反饋效應,使用一般均衡分析生產效率埃奇沃斯盒狀圖每個軸衡量一種投入品的數(shù)量橫軸:勞動,50小時縱軸:資本,30小時原點代表產量OF=食品OC=衣服60F50F40L30L衣服生產中的勞動生產效率50L0C0F30K衣服生產中的資本20L10L20K10K10L20L30L40L50L食品生產中的資本10K20K30K30C25C10C80F食品生產中的勞動BCDA每個點衡量生產中的投入A:35Land5K—食品B:15Land25K—服裝每條等產量先表示生產既定產量的投入品組合)食品:50,60,&80服裝:10,25,&30A

是無效的偏好陰影區(qū)域,而不是A)B和

C

是有效率的生產契約曲線表明所有有效率的結合點生產的效率如果投入市場是競爭性的,有效率的生產點就能達到。如果勞動和資本市場是完全競爭的,則工資率w在所有的行業(yè)都相同。資本的租賃價格r也會相同,而不論資本是用在食品行業(yè)還是服裝行業(yè)。從第7章知道,如果食品和衣服生產者使得生產成本最小化,它們就會在利用勞動和資本的組合時使兩種投入的邊際產出之比等于投入價格之比,即

(2)因為MRTS是廠商等產量線的斜率,所以競爭性均衡在生產上是有效率的。

生產可能性邊界●

生產可能性邊界在給定數(shù)量的投入下,兩種產品的各種可能性產出組合的曲線圖9生產可能性邊界生產可能性邊界顯示所有有效率的產出組合。生產可能性邊界是凹向原點的,因為其斜率(邊際轉換率)隨著食品生產水平的提高而提高?!?/p>

邊際轉換率

為了生產一單位某種商品所必須減少的另一種商品的產量當我們沿生產可能性邊界增加食品的生產時,MRT增加。在MRT低的時候,生產食品的邊際成本MCF與生產衣服的邊際成本MCC之比也較低。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斜率度量了生產一種商品的MC與生產另一種商品的MC的比例。在邊界上的每一點,下述條件成立:邊際轉換率

(3)產出效率一個經濟要有效率,商品不僅必須以最低成本生產,而且生產的商品組合必須與人們購買的意愿相一致。邊際轉換率衡量減少衣服生產來增加1單位額外食品的成本。一個經濟要有效率地生產,對每個消費者來說,只有當邊際替代率等于邊際轉換率,即:

(4)產出效率要理解為什么這個條件對效率是必需的,假定邊際轉換率等于1,但邊際替代率等于2。這時消費者就愿意放棄2單位衣服來得到1單位食品,但是得到額外食品的成本只是1單位的衣服損失。顯然,食品生產得太少。要實現(xiàn)效率,食品生產必須增加,從而使邊際替代率下降,邊際轉換率提高,直到兩者相等。只有在所有各對商品的MRS=MRT時,結果才是有效率的。圖10產出效率當兩種商品之間的邊際轉換率(它衡量生產一種商品相對于另一種商品的成本)等于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它衡量消費一種商品相對于另一種商品的邊際收益)時,有效率的產出組合就被生產出來了。產出市場的效率當產出市場是完全競爭的時候,所有消費者對他們預算的配置都使他們的兩種商品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價格之比。對于我們的兩種商品(食品和衣服)來說有:

(5)每個利潤最大化的廠商都會將其生產調整到價格等于邊際成本那一點。對我們的兩種商品來說,即:

由于邊際轉換率等于邊際成本之比,就有:

OUTPUTEFFICIENCY在一個競爭性產出市場上,人們在他們的邊際替代率等于價格之比的那一點上消費。生產者選擇的是邊際轉換率等于價格之比的產出。由于邊際替代率等于邊際轉換率,競爭性產出市場是有效率的。任何其他價格比都將導致對一種商品的超額需求和對另一種商品的超額供給。自由貿易的好處5比較優(yōu)勢●

比較優(yōu)勢國家1在生產某一商品上相對于國家2具有優(yōu)勢,因為對于國家1,生產該商品的成本與生產其他商品的成本之比低于國家2?!?/p>

絕對優(yōu)勢

國家1生產某商品的成本低于國家2生產同樣商品的成本,這種情形稱國家1在生產該商品上相對國家2具有絕對優(yōu)勢。TABLE3生產乳酪和葡萄酒所需的小時數(shù)CHEESE(1磅)WINE(1加侖)荷蘭12意大利63國家間的貿易會導致什么比較優(yōu)勢決定了兩個國家開展貿易以后會發(fā)生什么當貿易發(fā)生以后,結果取決于每種商品相對于另一種商品的價格。假定在荷蘭和意大利,兩國出售1加侖葡萄酒和1磅乳酪的價格都一樣。假定兩個國家都是充分就業(yè),增加葡萄酒產量的唯一方法是把勞動從乳酪生產部門轉移到制酒部門中,反之亦是。國家間的貿易會導致什么荷蘭專業(yè)化生產乳酪,并將它出口到意大利交換葡萄酒是有利的。如果荷蘭生產24磅乳酪并用6磅進行貿易,它就能消費18磅乳酪和6加侖葡萄酒。這相對于沒有貿易時的18磅乳酪和3加侖葡萄酒來說絕對是一種改善。國家間的貿易會導致什么專業(yè)化生產葡萄酒對意大利是有利的假定意大利生產8加侖葡萄酒并用6加侖進行貿易,它就能夠消費6磅乳酪和2加侖葡萄酒。這相對于沒有貿易時的3磅乳酪和2加侖葡萄酒來說也同樣是一種改善生產可能性邊界的擴張圖12來自貿易的獲益沒有貿易時,生產和消費都在A點,與乳酪對葡萄酒2比1的相對價格相適應。開展貿易后,相對價格為1單位乳酪對1單位葡萄酒,國內生產現(xiàn)在處在B點,而國內消費在D點。自由貿易使效用從U1提高到U2。EXAMPLE3貿易任務和iPod的生產一個產品可能包含一系列的任務,而每一個任務都可以由貿易完成。至于這些任務在哪里以及如何執(zhí)行,則是有效生產和貿易的一個重要部分。iPod的生產是實實在在的全球分擔。TABLE4iPod生產中的不同任務組成部分公司生產地點價格($)占零售價的比重(%)產品設計/概念蘋果(美國)美國79.8526.7硬盤(30GB)東芝(日本)中國73.3924.6顯示器松下和東芝日本20.396.8錄像處理器博通(U.S)臺灣或者新加坡8.362.8中央處理器PortaPlayer(U.S.)美國或臺灣4.941.7元件組裝英達業(yè)集團(T臺灣)中國3.701.2其他部件(約450)--33.6211.2所有部件--144.4048.3分銷和零售-美國74.7525.0最終零售價299.00100.0EXAMPLE4專門保護的成本和收益從20世紀80年代初一直到進入90年代,對保護主義政策的需求穩(wěn)步增長。無論是關心與許多亞洲國家進行的貿易,還是與北美自由貿易區(qū)(NAFTA)相關的議題,至今貿易保護主義都是存在爭議的主題。保護主義可以有很多形式:它們包括關稅和配額、管制性阻礙、對國內生產者的補貼以及對外匯使用的控制。TABLE16.5貿易保護成本的數(shù)量化單位:百萬美元產業(yè)生產者獲益a消費者損失b效率損失c出版6221,02059橙汁7961,071265紡織品和服裝44,88355,0849,895碳鋼7,75313,873673彩電38885714乳制品10,20111,2212,795肉3,2643,672296糖1,4312,882614a.關稅條件下的生產者獲益被定義為圖13中的梯形面積A。b.消費者損失是圖13中區(qū)域A、B、C和D的面積之和。c.這些由圖13中的三角形B和C的面積給出。圖13進口關稅或配額(一般情形)進口削減后,國內價格從Pw上升到P*,這可通過規(guī)定配額或征收關稅T=P*-Pw來實現(xiàn)。梯形A仍為國內生產者的得益,消費者損失為A+B+C+D。如果征收關稅,政府收入為D。所以,國內凈損失為B+C。相反,如果規(guī)定配額,矩形D則成為國外生產者的利潤,國內凈損失為B+C+D。進口配額與關稅總結——競爭性市場的效率6關于一般均衡和經濟效率的分析過程,取得了兩個重要的結論。第一,對任何初始的資源配置,個人之間的競爭性交換過程,無論是通過交換、投入要素市場還是產出品市場,都將導致帕累托有效率的結果。這被稱為福利經濟學第一定理。福利經濟學的第二定理告訴我們,在確定的(公認理想的)條件下,公平和效率問題能夠清楚地區(qū)別對待。如果我們想要將公平問題放在一邊,那我們就知道存在一個競爭性均衡,可以最大化消費者和生產者的剩余,即經濟效率。總結——競爭性市場的效率福利經濟學的兩個定理都極其依賴市場是競爭的假設遺憾的是,當市場由于某種原因不再是競爭性時,這兩個結論中沒有一個必然成立。交換中、要素市場中以及產品市場中實現(xiàn)經濟效率所需條件1.

交換的效率:所有的交換都必須位于交換契約曲線上,使每個消費者的食品對衣服的邊際替代率都相等,即:

對消費者來說,預算線與可得到的最高無差異曲線的相切確保了邊際替代率相等,即:

2.

生產中要素使用的效率

每個生產者通過選擇勞動和資本投入來使利潤最大化,這使得投入的價格比等于邊際技術替代率,即:

3.

產品市場的效率:產品的組合必須這樣來選擇:它使產品之間的邊際轉換率等于消費者的邊際替代率,即:

利潤最大化的生產者會把產出提高到邊際成本與價格相等的那一點,即:

消費者要使他們在競爭性市場中的滿足最大化,只有當下式成立

其結果是:

因此,產出效率條件得到滿足。效率要求商品生產的組合形式和成本與人們支付的意愿相符合市場為什么會失靈?7競爭性市場失靈有四種基本原因市場勢力不完全信息外部性公共物品。市場勢力當生產者或要素的供給者擁有市場勢力時,無效率會產生。假設埃奇沃思盒狀圖中的食品生產者擁有壟斷勢力它因此選擇邊際收益(而不是價格)與邊際成本相等的產出,并以比競爭性市場高的價格出售較低的產出。較低的產出意味著食品生產的邊際成本較低多出來的生產要素將被配置到衣服生產中,使衣服生產的邊際成本上升。結果,邊際轉換率會下降,因為MRTFC=MCF/MCC。例如,我們可能最終處在圖9中的生產可能性邊界上的A點生產出太少的食品和太多的衣服是一種產出的無效率,因為具有市場勢力的廠商在他們的產出決策中所使用的價格與消費者在他們的消費決策中所使用的價格不一致。市場勢力同樣的論點也可適用于要素市場假設工會對食品生產的勞動供給具有市場勢力,為食品產業(yè)提供的勞動量就會過少,同時工資(wF)過高;而為服裝產業(yè)提供的勞動就會過多,同時工資(wC)會過低。在服裝產業(yè),投入的效率條件得到滿足,因為MRTSLKC=wC/r。在食品產業(yè),支付的工資將高于服裝產業(yè)。因此,MRTSLKF

=wF/r>wC/r=MRTSLKC。結果就是投入無效率,因為效率要求在所有商品的生產中技術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